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 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007)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 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 008)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009)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010)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 髓也。(01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012)
8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 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 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 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 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
5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 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 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029)
学习《伤寒论》,你选对本子了吗?《伤寒论》溯本求源考证记
学习《伤寒论》,你选对本子了吗?《伤寒论》溯本求源考证记到了王叔和以后,有一本书《小品方》,这个《小品方》是东晋之末,东晋以后就是南北朝,就是说东晋的末年,南朝的刘宋元贞元年,有一个医学家叫陈延之,陈延之写了一个《小品方》12卷,这个唐朝末年以后《小品方》在中国丢失了。
但这个书传到了日本,日本80年代,在天日和图书资料中心发掘出了《小品方》的手抄本。
这个手抄本是什么时代抄的呢?在唐朝以前抄的。
日本把这个手抄本用高度的放大的拍摄技术拍摄,这个拍摄技术比较好,连皱了的都可以拍摄出来。
就是在这个《小品方》仍然是12卷,现在只存在卷1的序言和卷1的全部。
这个《小品方》我根据的是《辨伤寒》9卷,一定要记住这个辨字,还有《杂病方》8卷,他是东晋人,这个时候,《伤寒论》16卷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杂病方》,一个是《辨伤寒》。
那个《伤寒论》不是辨“三阴三阳”,辨什么?所以当时的口头语就是《辨伤寒》。
大家看,它的名不是10卷吗,后来怎么变成6卷呢?怕有一些去掉了,这个没有关系啊。
这个《辨伤寒》9卷就是《伤寒杂病论》的16卷。
在东晋之末南朝、刘宋之初,它完全地保存了。
这个古代的卷,变成第三声就是卷,现在把书的卷与把书籍卷起来的卷看成同一个意思。
把那个字数多的整理成两卷就两卷。
所以卷数不一样。
可见《伤寒论》从西晋16卷就已经开始分家了,到东晋再独立。
然后,到了梁朝有个阮孝绪,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七录》。
他说我做记录整理这个七录的数目的时候我见到了《辨伤寒》10卷。
这个《辨伤寒》10卷就是来自于陈延芝的《辨伤寒》9卷。
这一段话,我这个分两个路线来讲。
左边《辨伤寒》10卷见于隋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是二十四史里边的正史的目录。
在我们考证古书进行文献研究的时候它具有极端的权威。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金华录经籍志》等等。
他说《辨伤寒》10卷后来变成两个途径在流传。
第一个流传到了隋朝,隋朝的时候把坚的“坚”字改成“硬”。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校注(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内容提要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
但该书年代久远,文 字古朴,为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
全书共十卷。
卷劉渡舟 主编錢超塵 副主编毛雨澤 郝萬山 写裴永清 劉渡舟 錢超塵 编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 李克紹湯萬春审定《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 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孫志潔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
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
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
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 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
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0六五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检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
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
汪本和赵本《注解伤寒论》比较
汪本和赵本《注解伤寒论》比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和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
本文对这两个版本从文献学角度作了较深入的比较。
认为两个版本内容基本一致,在序文和正文文字方面有所不同。
针对《注解伤寒论》在近代整理出版中存在的序文问题,提出文献整理再版必须尽可能地保存文献的原貌。
认为比较可以取长补短,是学习和研究文献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注解伤寒论》汪济川刻本赵开美刻本版本比较《注解伤寒论》是金朝·成无己对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的注解,成书于1144年,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
成无己,聊摄(今山东聊城西)人,金代著名医家,他对仲景学说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成氏参阅《内经》、《难经》等书,阐注《伤寒论》,辨析六经及仲景用方,切近临床,论述颇详,阐述己见,有所发挥,是以“经”注解《伤寒论》的开山之作。
该书作为成无己的代表作之一,称得上是理论结合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正如汪琥所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王太仆(王冰)之注《内经》”。
《注解伤寒论》所用底本为宋本《伤寒论》,或者是志平本,或者是元佑本[1]。
宋本《伤寒论》是白文本,流传不广,《注解伤寒论》成书以后,因其注释详尽,为众多医家欢迎,一直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对于《伤寒论》的流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以下简称“汪本”)和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以下简称“赵本”),近代都曾有影印本发行,并被改版重印。
汪本成书比赵本早54年,前者为单行本,后者被收录于《仲景全书》中,位于《伤寒论》之后。
在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各重印本时发现,它们在序文和正文文字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认识这两个版本的原貌,经查阅中国中医研究院馆藏1919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年)汪济川刻本[2],以及199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明·万历己亥(1599年)赵开美刻《仲景全书》的影印本[3],并以赵开美刻《仲景全书》中的宋本《伤寒论》为参照,对其序文和正文文字进行了比较。
伤寒论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晋代E.东汉末年答案:E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王叔和B.成无己C.张机D.林亿E.华佗答案:C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A.孙思邈B.王叔和C.成无己D.林亿E.柯韵伯答案:C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答案:B 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答案:C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D.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E.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答案:B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A.循经传B.表里传C.直中D.并病E.合病答案:B8.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A.直中B.并病C.表里传D.两感E.越经传答案:D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A.113首B.112首C.111首D.397首 E.245首答案:B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B.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D.全面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E.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答案:B(二)X型题1.“伤寒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伤寒论》的版本及流传情况B.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C.《内经》的成书年代D.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E.《伤寒论》的学术发展史答案:ABDE2.构成“伤寒学”的要素包括:A.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内容B.长期的学术发展史与不同的学术流派C.大量的研究文献与一定数量与水平的研究队伍D.资金与硬件条件的支持E.在中医学的学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答案:ABCE3.《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包括:A.《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汤液经》E.《甲乙经》答案:ABCD4.《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A.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B.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C.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E.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书目总清单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书目总清单xx:自古求学必备书目,或购或抄,欲做学问必不可少。
下列书目为中医临床大家携手文献整理专家将现存世中医经典名著精选,以现代数码技术处理后精制影印,各分卷附请当代中医专家、教授撰写引言、导读,并在原文基础上作点校、注释。
所有书目网络均可购得。
xx按:所有书目皆为古籍原版之影印,大量第一次得见真面目之珍本,幸甚。
书目图样ISBN书名版本定价978-7-5357-8290-8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上)清光绪元年1875善成堂本180.00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下)978-7-5357-8405-6难经经释、难经悬解清雍正5年1727徐氏洄溪草堂刻本、清同治11年1872冯氏刻本70.00978-7-5357-8393-6素问直解(上)清光绪13年18 87浙江书局本260.00素问直解(下)978-7-5357-8390-5难经集注清嘉庆宛委别藏本85.00978-7-5357-8386-8内经评文(上)清光绪24年1898周氏丛书本210.00内经评文(下)978-7-5357-8288-5古本难经阐注清乾隆3年体仁堂刻本70.00978-7-5357-8287-8内经知要清光绪9年崇德堂刻本65.00978-7-5357-8291-5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清江阴朱文震校刊本、清刻《刘河间伤寒六书》本100.00978-7-5357-8523-7内经博议清乾隆元年孙石芝抄本86.00978-7-5357-8522-0读素问钞明嘉靖6年休宁程确斋初刻本95.00978-7-5357-8571-8黄帝内经素问上明顾从德影刻宋嘉祐本200黄帝内经素问下978-7-5357-8597-8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津一筏宣明:清末xx震重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一筏:清道光13-24年1833-1844昭代丛书本110978-7-5357-8603-6灵枢经明赵府居敬堂刻本120978-7-5357-8601-2素问入式运气论奥、运气论奥:元刻本运气:清内府抄本68978-7-5357-7020-2伤寒论明赵开美仿宋本74.00978-7-5357-7032-5注解伤寒论清光绪6年1880扫叶山房刻本64.00978-7-5357-7024-0伤寒明理论、伤寒活人指掌、伤寒兼证析义宋景定1261建安庆有堂新刊本、明崇祯5年1632金陵原刻本、清康熙6年1667金阊书业堂刻本88.00978-7-5357-7029-5伤寒总病论、伤寒发微论清道光3年1823黄氏士礼居覆宋刻本、明万历39年1611乔山堂刘龙田刻本63.00978-7-5357-7015-8伤寒类证活人书清光绪23年1897儒林堂刻本92.00978-7-5357-7018-9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伤寒要旨药方元刻本、清咸丰3年1853仁和胡氏木活字本、宋乾道7年1171姑孰郡斋刻本83.00978-7-5357-7016-5伤寒补亡论清道光1年1821徐锦校刻本心太平轩藏板104.00978-7-5357-7028-8伤寒直格、伤寒贯珠集元天历1年1328建安翠岩精舍刻本、日本文政9年1826小川氏校刻本稽古斋藏板89.00978-7-5357-7031-8尚论篇清乾隆28年1763黎川陈守诚刻本77.00978-7-5357-7030-1尚论后篇清乾隆28年1763黎川陈守诚刻本69.00978-7-5357-7019-6伤寒来苏集(上)清乾隆20年1755马中骅校订本145.00伤寒来苏集(下)978-7-5357-7025-7伤寒溯源集(上)清康熙47年1708虚白室刊本190.00伤寒溯源集(下)978-7-5357-7026-4伤寒悬解清道光12年1832长沙徐氏燮和精舍刻黄氏医书八种本80.00978-7-5357-7021-9伤寒论纲目(上)清同治13年1847湖北崇文书局刻本160.00伤寒论纲目(下)978-7-5357-7022-6伤寒论浅注清光绪2年1876懿惠堂刻本72.00978-7-5357-7027-1伤寒寻源清光绪7年1881刻本62.00978-7-5357-7014-1金匮玉函经二注清道光12年1832刻本吴郡经义斋藏板104.00978-7-5357-7012-7金匮钩玄、金匮要略心典清光绪33年1907京师医局据朱文震刻本修补印本、清雍正10年1732刻本遂初堂藏板97.00978-7-5357-7013-4金匮翼(上)清嘉庆18年1813赵亮彩刻本120.00金匮翼(下)978-7-5357-6097-5金匮要略浅注清光绪13年1887五福堂刻本76.00978-7-5357-7298-5金匮要略方论元至元6年1340邓珍刊本55.00978-7-5357-8284-7金匮玉函经清康熙55年1716陈世杰刻本76.00978-7-5357-8533-6金匮要略论注(上)清光绪5年扫叶山房本160.00金匮要略论注(下)978-7-5357-8576-3金匮要略直解清康熙12年刻本135978-7-5357-8587-9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伤寒六书纂要辨疑金匮:明刊本纂要辨疑:明崇祯5年1632金陵刻本118978-7-5357-8584-8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指掌标本:清光绪33年1907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指掌:清嘉庆12年1807刻本115978-7-5357-8582-4伤寒撮要清道光19年瑞鹤堂刻本110978-7-5357-8579-4伤寒论本旨上清同治6年聚文堂刊本248伤寒论本旨下978-7-5357-8578-7伤寒论后条辨上清康熙10年1671式好堂刊本260伤寒论后条辨下978-7-5357-8604-3伤寒论证辨清康熙51年1712许华生刻本80978-7-5357-8589-3伤寒微旨论、伤寒正宗微旨论:xx4年长xx书室丛书本正宗:清康熙刻本120978-7-5357-8575-6伤寒绪论清康熙6年1667刻本138978-7-5357-8574-9伤寒缵论清康熙6年1667刻本135978-7-5357-8577-0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上清顺治6年1649刻本360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下978-7-5357-8197-0广瘟疫论、湿热条辨清乾隆48年1783刻本、清光绪7年1881慈水杨采青校简香斋刻本75.00978-7-5357-8191-8温病条辨(上)清嘉庆18年1813问心堂刻本135.00温病条辨(下)978-7-5357-8194-9痧胀玉衡清康熙14年1675书业堂刻本85.00978-7-5357-8186-4痧胀源流、疫疹一得清道光21年1841三省堂刻本、清抄嘉庆16年重刻本70.00978-7-5357-8193-2伤寒瘟疫条辨(上)清乾隆50年1785刻本140.00伤寒瘟疫条辨(下)978-7-5357-8187-1时病论(上)清光绪10年(1884)至13年(1887)三xxxxxxxx房刻本120.00时病论(下)978-7-5357-8198-7松峰说疫(上)清咸丰10年1860近文堂藏版105.00松峰说疫(下)978-7-5357-8196-3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清同治2年1863上海崇本堂刻本70.00978-7-5357-8188-8温热经纬(上)清咸丰2年1852刻本105.00温热经纬(下)978-7-5357-8190-1温热暑疫全书清康熙18年1679著者序刻本70.00978-7-5357-8195-6温疫论、痎疟论疏清康熙48年1709刘敞校刻本、光绪4年当归草堂本80.00978-7-5357-8189-5温热论、瘟疫明辨清光绪3年1877周氏医学全书本、清乾隆15年1750汪氏紫峰刻本70.00978-7-5357-8192-5阴证略例、温热病指南集清光绪2年1876至13年1887归安陆氏刻十万卷楼丛书本、清光绪2年1876云间复园刻本75.00978-7-5357-8527-5瘟疫论类编清咸丰10年刻本68.00978-7-5357-8526-8瘟疫论补注清光绪21年1895扬州文富堂刻本70.00978-7-5357-8292-2医宗备要清嘉庆19年1814忠恕堂刻本65.00978-7-5357-8404-9脉义简摩(上)清光绪22年1896周氏医学丛书本140.00脉义简摩(下)978-7-5357-8380-6脉简补义清光绪22年丙申(1896)池阳周学海刻周氏医学丛书本75.00978-7-5357-8525-1诊病奇侅清光绪14年1888四明王仁乾于日本铅印本60.00978-7-5357-8301-1脉诀指掌病式图说、脉学辑要指掌:xx29年《医统》本;辑要:日本宽政7年1795江户万笈堂刻本聿修堂藏板68.00978-7-5357-8388-2诊宗三昧清康熙28年己巳(1689)金阊书业堂刻本60.00978-7-5357-8297-7察病指南、四诊法指南:xx宽永21年1644刻本70.00978-7-5357-8293-9脉经元天历1330刻本95.00978-7-5357-8528-2脉诀汇辨(上)清康熙61年校勘本128.00脉诀汇辨(下)978-7-5357-8418-6三指禅清光绪21年乙未(1895)澹雅书局刻本65.00978-7-5357-8529-9病机沙篆清刻本80.00978-7-5357-8534-3医灯续焰(上)清顺治9年初刊本280.00医灯续焰(中)医灯续焰(下)978-7-5357-8391-2广成先生玉函经、崔真人脉诀、诊家索隐玉函经:xxxxxx;xx真人:xx《xx十书》本;xx:清嘉庆4年1799刻本65.00978-7-5357-8389-9形色外诊简摩清光绪22年1896周氏医学丛书本75.00978-7-5357-8376-9脉诀刊误集解明崇祯6年1633重刻本76.00978-7-5357-8414-8望诊遵经清光绪元年1875求志堂刻本88.00978-7-5357-8299-1诊家直诀、重订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直诀:清光绪22年1896周氏医学丛书本;重订、章句:清光绪17年1891至清宣统3年1911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刻本;68.00978-7-5357-8600-5脉理宗经脉粹:xx永正15年抄本宗经:清刻孤本88978-7-5357-8581-7识病捷法明万历11年刻本230978-7-5357-8586-2四诊脉鉴大全清康熙33年1694体仁堂刻本75978-7-5357-8473-5诊家正眼医学辑要正眼:清康熙6年1667士材三书本辑要:清道光16年1836刻本90978-7-5357-8455-1医方集解清康熙21年(1682)宏道堂刻本100.00978-7-5357-8457-5古今名医方论清康熙14年1675古怀堂刻本90.00978-7-5357-8494-0医方论清光绪14年1888扫叶山房刻本70.00978-7-5357-8491-9千金翼方(上)元大德11年1307梅溪书院刻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270.00千金翼方(中)千金翼方(下)978-7-5357-8454-4仁斋直指方论宋刻本120.00978-7-5357-8493-3史载之方宛委别藏本65.00978-7-5357-8453-7世医得效方(上)元刻本(配补)400.00世医得效方(中)世医得效方(下)978-7-5357-8452-0肘后备急方明万历2年1574李栻-刘自化本110.00978-7-5357-8558-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元大德8年1305勤有堂本90.00978-7-5357-8496-4洪氏集验方、潜斋简效方宋乾道6年1170姑孰郡斋刻本、清咸丰3年1853重庆堂本70.00978-7-5357-8560-2普济本事方日享保20年1735刻本120.00978-7-5357-8497-1急救良方、易简方急救:xx29年1550自刻本xx:日天保4年1830刻本100978-7-5357-8182-6成方切用(上)清乾隆26年1761利济堂刻本300成方切用(下)978-7-5357-8498-8是斋百一选方日本宽正11年1799覆元刻本160978-7-5357-8495-7医方考(上)明万历14年亮明斋刻本200医方考(下)978-7-5357-8490-2备急千金要方一日本影宋本550备急千金要方二备急千金要方三备急千金要方四978-7-5357-8492-6串雅内外编清乾隆年间抄本150978-7-5357-84-1本草从新清光绪6年1880扫叶山房刊本120978-7-5357-8739-2本草汇言一清顺治2年大成斋藏版470本草汇言二本草汇言三本草汇言四978-7-5357-8508-4本草衍义宋庆元元年1195年重修本60978-7-5357-8509-1雷公炮制药性赋清光绪32年1906扫叶山房本50978-7-5357-汤液本草清光绪33年医统本95978-7-5357-8483-4药性通考清道光29年1849原刻本130978-7-5357-8482-7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一金泰和1249张存惠晦明轩刊本360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四978-7-5357-8573-2本草备要、药性巧合记备:清康熙22年1683还读斋初刊本巧:清同治9年抄本98978-7-5357-8499-5本草纲目拾遗(上)清同治3年1864张应昌刻、10年1871吉心堂刊行230本草纲目拾遗(中)本草纲目拾遗(下)978-7-5357-8819-1本草求原上清道光28年1848远安堂刻本300本草求原下978-7-5357-8487-2本经逢原上清康熙乙亥1695长洲张隽永堂刻本230本经逢原下978-7-5357-8486-5得配本草清嘉庆9年1804小眉山馆活字盘珠集本130978-7-5357-8818-4雷公炮制药性解明天启2年翁氏初刻本80978-7-5357-8488-9神农本草经疏一四库本360神农本草经疏一神农本草经疏一978-7-5357-8387-5内外伤辨惑论、中风论内外伤:明万历29年1601吴勉学校刻本、中风:清光绪10年1884刻本65.00978-7-5357-8387-5慎柔五书清顺治毘陵石震刻本65.00978-7-5357-8663-0丹溪心法(上)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80.00丹溪心法(下)978-7-5357-8536-7百效内科全书(上)明(约1644年)藜光堂刻本130.00百效内科全书(下)978-7-5357-8409-4理虚元鉴血症良方理虚:xx36年1771刻本;血症:清康熙51年1712刻本60.00978-7-5357-8316-5脾胃论明万历29年吴勉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65.00978-7-5357-8537-4内科摘录清同治4年1865萍乡文氏延庆堂刻本60.00978-7-5357-8375-2痢疾论清道光27年1847谦益堂刻本70.00978-7-5357-8295-3痰火点雪明建邑书林刘大易刻本75.00978-7-5357-8605-0脉因证治清光绪《芋园丛书》本105.00978-7-5357-8572-5此事难知、症治析疑录此:xx29年1601xx藏版析疑:清抄本(孤)105978-7-5357-8538-1内科摘要伤暑全书内:xx19年1591序刻本暑:明末xx刻本(初刻本)98978-7-5357-8442-1疮疡经验全书(上)明隆庆3年1569刻本180.00疮疡经验全书(下)978-7-5357-8441-4外科证治全生集、伤科大成全生:清光绪33年1907刻本;大成:清光绪17年1891刻本65.00978-7-5357-8445-2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外科发挥仙授:xx刻本;发挥:清康熙18年1679刻本75.00978-7-5357-8446-9刘涓子鬼遗方、外科精义刘涓子:xx刻本;精义:明万历29年刻本80.00978-7-5357-8448-3伤科补要清嘉庆23年18引溪志远堂刻本90.00978-7-5357-8443-8外科精要、卫济宝书、大河外科精要:清东溪堂刻本《薛氏医按二十四种》;卫济:四库本;xx:明万历31年刻本90.00978-7-5357-8447-6洞天奥旨清乾隆55年大雅堂刻本125.00978-7-5357-8444-5正体类要、外科百效全书正体:xx按二十四种;百效:清书林xx刻本80.00978-7-5357-8449-0伤科汇纂(上)清嘉庆23年18博施堂抄本220.00伤科汇纂(下)978-7-5357-8450-6徐评外科正宗(上)清咸丰10年1860海宁许氏刻本180徐评外科正宗(下)978-7-5357-8432-2经效产宝、胎产秘书清光绪3年1877影宋刻本、清道光25年1845止园刻本80.00978-7-5357-8563-3女科济阴要语万金方、女医杂言、妇科约囊万金方济阴:清xx手抄本;杂言:xx13年1585刊本(孤);约囊:清抄本98.00978-7-5357-8424-7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宋刻本88.00978-7-5357-8431-5女科撮要、妇科玉尺撮要:xx27年1548刻本;xx:清乾隆49年1784刻本98.00978-7-5357-8565-7胎产大法、保生胎养良方大法:xx26年1846刻本;胎养:清光绪6年1880活字本80.00978-7-5357-8422-3增广大生要旨、达生编清咸丰8年1858扫叶山房刻本、清乾隆39年1774敬文堂刻本90.00978-7-5357-8428-5竹林女科证治清光绪怀德堂本115.00978-7-5357-8423-0胤产全书明1602书林乔山堂刻本90.00978-7-5357-8440-7胎产心法(上)清雍正8年1730广西左江观察使署刻本140.00胎产心法(下)978-7-5357-8421-6胎产新书清光绪12年1886汉皋成媄堂刻本108.00978-7-5357-8429-2产宝百问、产宝诸方清抄本、四库本80.00978-7-5357-8564-0女科经纶清乾隆46年1781遗经堂刻本115978-7-5357-8434-6傅青主女科清同治8年1869湖北崇文书局刻本85978-7-5357-8436-0幼科释谜、颅囟经清乾隆39年1774上海朱增惠春坪氏校刻本、四库本90.00978-7-5357-8438-4幼科要略、活幼心法清道光24年1844经鉏堂本、清乾隆59年1794皖江熙湖李氏据康熙15年刻本重刻本80.00978-7-5357-8439-1小儿病源方论、幼科铁镜清嘉庆宛委别藏本、清光绪21年1895贵池刘氏信天堂刻本85.00978-7-5357-8435-3麻科活人全书清光绪19年1893丰城李福田刻本105.00978-7-5357-8426-1幼科发挥、福幼编清乾隆6年敷文堂刻万密斋书本、清道光16年1836六安临潼田氏刻本85.00978-7-5357-8437-7婴童百问(上)明嘉靖21年1542礼部奉昌校刻本170.00婴童百问(下)978-7-5357-8451-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上)明弘治2年1489刻本190.00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下)978-7-5357-8433-9小儿药证直诀清康熙起秀堂刻本85.00978-7-5357-8427-8慈幼新书清乾隆11年1746刻本110.00978-7-5357-8525-4幼幼集成(上)清乾隆16年1751刻本198.00幼幼集成(下)清乾隆16年1751刻本978-7-5357-8463-6疫痧草喉科秘钥喉科心法草:清光绪14年1888xx梓文斋刻本钥:清光绪12年重刊本心法:清光绪4年1878xx文枢堂刻本90978-7-5357-8465-0喉科紫珍集清嘉庆9年1804京江尊仁堂刻本85978-7-5357-8456-8喉痧正的疫喉浅论正的:清光绪16年1890xxxx刻本浅论:清光绪5年1879存吾春斋刻本70978-7-5357-8742-2审视瑶函请初刻本160978-7-5357-8459-9咽喉脉证通论喉科指掌通论:xx21年刻本指掌:清乾隆22年1757刻本65978-7-5357-8460-5一草亭目科全书原机启微集一草亭:清康熙51年1712xxxx刻本原机:xx14年1809书业堂刻本65978-7-5357-8458-2尤氏喉科囊秘喉书尤氏:清嘉庆13年1808张氏刻本60978-7-5357-8461-2重楼玉钥白喉辨证重楼:清道光18年1838苏城喜墨斋初刻本白喉:清光绪6年1880黎培敬序刻本70978-7-5357-8462-9秘传眼科龙木论明万历7年1579刻本120978-7-5357-8464-3目经大成(上)清嘉庆22年1817达道堂刻本180目经大成(下)978-7-5357-8377-6针灸问对四库本75.00978-7-5357-8289-2针灸聚英(上)明嘉靖16年1537陶师文刻本120.00针灸聚英(下)978-7-5357-8379-0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正统8年1443石刻拓本75.00978-7-5357-8378-3推拿广意清江阴学古山房刻本70.00978-7-5357-5973-3针经摘英集、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元刻本、四库本55.00978-7-5357-8300-4十四经发挥、太乙神针明万历吴琯刻《薛氏医案》本、清同治7年1868刻本55.00978-7-5357-8294-6厘正按摩要术清光绪15年1889张氏刻述古斋幼科新书本90.00978-7-5357-8286-1针灸大成(上)明万历29年1601赵文炳刻本265.00针灸大成(中)针灸大成(下)978-7-5357-8394-3备急灸法秘传备急:清xxxx十瓣同心xx影xx;灸法:清光绪9年1883刘氏乐善堂刻本55978-7-5357-8602-9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针灸素难要旨窦太师:济生拔萃本要旨:日宝历3年大阪弘昭轩书林刻本上海乐善堂1887年重印90978-7-5357-8598-5神灸经纶清咸丰3年元刻本110978-7-5357-8419-3神应经传悟灵济录神应:明成化10年1474朝鲜重刊洪熙元年1425本传悟:清同治8年抄本95978-7-5357-8599-2针灸甲乙经上清末朱文震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48针灸甲乙经下978-7-5357-8507-7养生月览、类修要诀、养生四要养、类:清精抄明万历22年《寿养丛书》本、四要:清康熙51年视履堂刻本60.00978-7-5357-8504-6饮膳正要、食色绅言、玉房秘诀明景泰七年刻本、明万历绣水沈氏刻本、清光绪33年双梅影庵丛书80.00978-7-5357-8467-4抱朴子内篇、修龄要旨明嘉靖44年1565鲁藩本、涵芬楼影清道光11年六安晁氏木活字本100.00978-7-5357-8506-0调疾饮食辨、勿药元诠1、清道光3年1823经国堂本2清嘉庆4年1799医方集解本130978-7-5357-8469-8三元参赞延寿书、老老恒言、赤凤髓1明《正统道藏》本2清同治9年1870刻本3明万历25年1597刊本夷门广牍80978-7-5357-8502-2山居四要明万历20年寿养丛书本50978-7-5357-8503-9寿亲养老新书清同治9年1870刻本80978-7-5357-8468-1泰定养生论、养性延命录、逍遥子导引诀1日本天保6年影抄明正德4年1509刊本2道藏本3明万历25年1597刊本夷门广牍105978-7-5357-8500-8卫生汇录清抄本(故宫孤本)80978-7-5357-8501-5香奁润色寿世青编1清人精抄明万历寿养丛书本2清康熙47年1708《士材三书》本80978-7-5357-8505-3遵生八笺一明万历19年1591高濂自刊本540遵生八笺二遵生八笺三遵生八笺四978-7-5357-8570-1卫生编清乾隆2年1737刻本(孤本)60978-7-5357-8403-2医贯清康熙26年1687天盖楼刻本120.00978-7-5357-8408-7医学发明客尘医话明万历刻本、清嘉庆8年1803刻本60.00978-7-5357-8541-1芷园臆草存案、医贯砭清乾隆30年1765刻本、清雍正5年1727至乾隆29年1764刻本半松斋藏板徐氏医书六种55.00978-7-5357-8530-5壶中医相论、壶中药方便、百度解壶中:xx1829xx合刊本;百毒解:清道光12年1832先慎堂刻本70.00978-7-5357-8511-4笔花医镜清光绪20年1894延清崇文坊刻本80.00978-7-5357-8535-0医说(上)宋刻本180.00医说(下)978-7-5357-8510-7折肱漫录清乾隆59年1794修敬堂刻本70.00978-7-5357-8532-9医学源流论四库本70.00978-7-5357-8539-8续医说日本万治元年1658刻本60.00978-7-5357-8392-9吴鞠通医案民国裘氏刻医药丛书本128.00978-7-5357-8540-4推求师意、医略正误师意:xx13年1534刻本;医略:明嘉靖刻本68.00978-7-5357-8296-0读医随笔清光绪24年1898皖南建德周氏刻本108.00978-7-5357-8531-2三合集清康熙38年1699江宁汪琦刻98.00978-7-5357-8410-0医经溯洄集、洄溪医案溯洄:四库本;洄溪:清咸丰7年1857刻本85.00978-7-5357-8381-3名医类案(上)四库本360.00名医类案(中)名医类案(下)978-7-5357-8412-4研经言清光绪5年1879月河莫氏刻本90.00978-7-5357-8542-8医经正本书、侣山堂类辩医经:明初刻本;侣山堂:xx33年1768xx刻本70.00978-7-5357-8406-3医学读书记、慎疾刍言读书:清嘉庆19年1814刻本松风阁藏板;慎疾刍言:清道光28年1848长洲谢嘉孚契兰堂刻本68.00978-7-5357-8407-0冷庐医话清光绪23年丁酉(1897)刻本乌程xx藏板90.00978-7-5357-8524-4扁鹊仓公列传、医故扁鹊:xxxx3年庚戌(1850)存诚药室据宋建安黄善夫刻本影印本;医故:清光绪xx梓文阁刻书带草堂丛书本76.00978-7-5357-8474-2巢氏诸病源候论上元刻本280巢氏诸病源候论下978-7-5357-8478-0类证治裁(上)清咸丰元年研经堂初刻本210类证治裁(中)类证治裁(下)978-7-5357-8476-6石室秘录清康熙刻本翰宝楼藏板140978-7-5357-8777-4卫生宝鉴明嘉靖14年1535明德堂刊本180978-7-5357-8472-8血证论怪疴单1清光绪16年1890唐氏家藏版2明万历25年《夷门广牍》版110978-7-5357-8741-5医学纲目一明嘉靖44年1565曹灼刊本830医学纲目二医学纲目三医学纲目四医学纲目五医学纲目六978-7-5357-8475-9云林神彀明万历25年1597刻本70978-7-5357-8477-3景岳全书一清乾隆33年1768藜照楼藏版630景岳全书二景岳全书三景岳全书四景岳全书五景岳全书六978-7-5357-8124-6先醒斋笔记中藏经1明万历43年1615丁元荐刻本2清嘉庆13年1808孙星衍校勘本100978-7-5357-8470-4医学心悟清雍正10年1732慎德堂刻本150978-7-5357-8612-8医学源流古今医史1日本宽永9年1632刻本2清抄本98978-7-5357-8471-1医学正传(上)明嘉靖10年1531刻本258医学正传(下)。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9条浅析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9条浅析复习一下:太阴病本身有下利,伴有腹满而痛。
这种下利为病态下利,生了病,有寒邪,所以越下利腹胀满越厉害,此病不会好。
这一条所说的下利,为驱邪外出的反映,是好现象,是脾气实,腹会胀去,是一个作解胀气,这不是有寒,而是脾家实。
其人体内素有湿热,或肠中有秽浊之物不可排出,借着脾家实的排便,一次排不出去,排泄十多次将肠中秽浊之物排泄出去了,不用吃药,腹泻可自止。
比如吃了脏东西后,腹痛阵阵,急上厕所五六次后,不用服药腹痛就好了。
这种情况说明脾胃之气充足,脾气实则肠中腐秽之物不可存留,正气驱邪外出。
不像阳经之病可靠发汗之法,这是脾肠胃之病,从大便排泄而出。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也有湿热凝结于肠胃,七八日后出现暴烦下利,脾气实,腐秽当去,这是好现象。
因为手足温是热象而不是寒象,反映了太阴之气尚足,不虚衰。
太阴病喜有阳气,脾气足则有驱邪外出之能。
若虚寒则下利,因为寒湿与湿热虽都是病邪,若属于热性,脾气实,就会有驱邪外出的作用,这说明《伤寒论》太阴病喜阳气充实。
另外,这两种下利情况是不同的,一种是正气恢复,邪气退却的下利;另一种是正气虚寒,邪气不解的下利。
今天接着看:279、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尔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这一条主要说明太阴脾本身的阴阳气血不和的证治。
本太阳病。
字面意思就是:本来是太阳病。
太阳病先前讲了那么多,不明白的再复习一下。
那太阳病本应该用汗法,这个时候作为医生的,没有判断清楚,结果用了下法。
这就属于误诊误治了。
这个时候除了太阳病的症状外,又出现了新的症状:腹胀,时有腹痛。
太阴之为病。
腹满。
时腹自痛。
为什么会这样呢?邪气本来在表,这样一下,结果邪气内陷于太阴了。
这样一来,太阴本身气血就不调和了,气不和则腹胀,血不和则时有疼痛。
病机:脾之气血不和。
病因:误下。
处方:桂枝加芍药汤。
但在临床上见到这种情况时,不要只局限于“本太阳病,医反下之”这种情况,只要出现这个病,就可用桂枝加芍药汤。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校注劉渡舟主编錢超塵副主编毛雨澤郝萬山孫志潔裴永清劉渡舟錢超塵编写(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李克紹湯萬春审定内容提要《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
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为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
全书共十卷。
卷一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
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
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
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
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〇六五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检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
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
正确解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正确解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展开全文北宋时,太宗诏令“翰林医官院,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
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将家藏的《伤寒论》编录进上,最初被收载于《太平圣惠方》中;治平二年,校正医书局林亿辈以高继冲本为基础校修了《伤寒论》;治平三年,又校修了《伤寒论》的表里本《金匮玉函经》;根据王洙在蠹简中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又将中、下两卷校修为《金匮要略》并署名汉·张机。
宋本《伤寒论》早已失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版本《伤寒论》,多是明·赵开美本的校本或再校本;与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对比,只有个别字辞不同,所以基本上都再现宋本《伤寒论》的原貌。
但自从北宋朝廷将《伤寒论》刊行以后,儒医们就开始用《内经》的理论进行解释;历经宋元、明清,随着注解人数的增多逐渐形成了辨证论治派、重订错简派、维护旧论派、五运六气派与近代的中西汇通派。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伤寒论》的专著我国不下1600种,日本汉方学者也有300多种;而打开仲景之门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至今已涌现出了四十多种学说。
尽管他们各有其道,但在临床应用《伤寒论》方时,主要还是靠背诵条文,至今也不得要领!有位人类学家的话,也许为我们打开仲景之门指明了方向:(若)“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质”。
一、汉唐之际的医经家与经方家根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西汉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侍医李国柱校方技,将医书校为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其中医经家是通过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用针石汤火等外治法治疗疾病;经方家则是根据中草药的性味与所主症状,用积累的经验方证治疗疾病。
魏·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也说:“夫医道之所兴,其来久矣”。
“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
“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
《伤寒杂病论》之《张仲景原序》是张仲景撰写的吗?
《伤寒杂病论》之《张仲景原序》是张仲景撰写的吗?《伤寒杂病论》之《张仲景原序》是张仲景撰写的吗?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引子(转引观点不同的两篇文章)一、《伤寒论自序》质疑(《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07期P320)湖北省鄂州市华容人民医院廖又明《伤寒杂病论》原书早已亡佚。
传之于世的《伤寒论》一书,学术界一般公认确系张仲景著作。
然而,《伤寒论》之自序(以下简称《序》),恐非仲景原作。
不信,请看以下疑点。
避讳《序》文首句云:“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东汉开国皇帝为刘秀,是时应避“秀”字讳。
如“茂(秀)才异等诏”。
前几版统编本科教材皆谓张机生活在公元150-219年,考其时系恒帝刘志(132-167),少帝刘辩(176-190),献帝刘协(181-234)即位之时,然《序》中“降志屈节”、“平脉辨证”,均未避“志”字、“辨”(“辩”与“辨”通)字之讳,并无改字、空字、缺笔之象。
殇帝刘隆,《金匮要略》中用“淋”而不用“癃”,而《难经》则用“癃”而不用“淋”。
说明仲景有避讳之例,而《序》文却不避讳,当非出自仲景手笔。
史实张机生卒年代有如前所述,今又有人说生活于二世纪中叶至三世纪中叶,而三世纪中叶为三国时代,其时战乱频繁,大疫流行。
如曹植《说疫气》:“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曹操亦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建安七才子之一王粲的《七哀诗》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均说明当时大疫流行之广,死证之多,而疟、利、霍乱等病死率应不在伤寒之下,可《序》中却言:“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气。
”又观《伤寒论》文,死证并不多见。
《序》中言:“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上古”一词实指汉代以前,仲景本为汉代,诚非自述之语气。
文体汉代行文用词委婉,常以“不幸”、“见背”、“不禄”表示人之死亡,且有“入境问禁,入门问讳”之礼仪,而《序》中却直言:“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82条浅析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82条浅析282、少阴病。
欲吐不吐。
心烦。
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
属少阴也。
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
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
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
故令色白也。
这一条论述:少阴病阳虚水火不济。
这一条又象热,又象寒。
“欲吐不吐,心烦,自利而渴”很像热证,但它并不是热证,是一个少阴病虚寒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这分明就是少阴病的寒证嘛。
少阴抗邪无力,出现欲受不甘,欲拒不能的情形,就会“欲吐不吐,且心烦”。
“但欲寐”,反映了少阴病的本质,阳气一虚,阴气用事,阴多阳少。
此时,可见少阴病的主证:“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主证见之,应用四逆汤以温之,扶阳以消阴。
在临床上见到“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搞不清是阴是阳,是寒是热,因而治疗不及时,就会使病拖延了。
初得病时,“欲吐不吐,心烦”,正气还有抗邪之意,到了五六日时,阳气更虚,寒邪更盛,就“自利而渴”。
“自利”为自发下利,少阴有寒,就有了里寒少阴火衰,寒盛于里,出现下利。
为什么会渴?自利不渴属太阴也,自利而渴属少阴也。
少阴主下焦,肾阳存于下焦,肾阳有气化津液的作用,肾阳一虚衰,不能气化津液,致津液缺乏,就会口渴。
少阴病拖延到五六日,邪更盛,少阴正气更衰。
肾主水,心主火。
少阴阳虚在下,火无阳以温,就出现下利。
肾水无阳气以蒸化津液,不能上升,就出现口渴,需引水自救,而饮下的水因少阴阳虚不化而不能变成正常的津液。
从心烦、口渴这些症状看,像是有阳热,但从腹泻下利、但欲寐来看,这人又是虚寒证。
关键看症状: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凡小便不黄不赤,而是小便清白的,为少阴虚有寒,不能制水。
此病下利,但欲寐,且小便色白,这是少阴寒证。
心烦,欲吐不吐,口渴,皆为少阴阳虚气化不利,少阴想要抗邪而又无力,此实际为少阴阳虚的反映。
比如: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头痛有热者。
与承气汤。
其小便清者。
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
《伤寒论》
《伤寒论》·序《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医学著作。
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是中医学习的源泉。
学好《伤寒论》,才能学好中医。
现就伤寒、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的涵义,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著书动机、成书时间、流传、版本、注家、学术发展及如何学习《伤寒论》分别作一探讨。
伤寒有三重含义,其一是一切外感病之统称,如《难经》伤寒有五的“伤寒”,《伤寒论》的“伤寒”;其二是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不包括温病;其三是太阳伤寒的“伤寒”。
六经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是六气的名词。
依据阳热在地下地上的多少而命名。
六气来源于自然,然后应用于人身。
一年大气的圆运动,春木主生,夏火主长,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
生长收藏化,五行运动性能也。
大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运动不圆,偏见之气也。
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故曰六气。
二火者,君火运行,重在上升;相火运行,重在下降。
相火由秋降人水中,再由春升上,乃为君火。
而君火又随相火下降。
名曰五行,其实六行。
木气偏见,则病风。
君火之气偏见,则病热。
相火之气偏见,则病暑。
金气偏见,则病燥。
水气偏见,则病寒。
土气偏见,则病湿。
六行六气的圆运动,四节一气。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属初之气,即厥阴风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属二之气,即少阴君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属三之气,即少阳相火,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属四之气,即太阴湿土,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属五之气,即阳明燥金,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属六之气,即太阳寒水。
人身个体有表有里。
荣卫主表,脏腑主里。
太阳经主表,并不确切,十二脏腑之表,三阴三阳各居一半,太阳只占十二分之二,太阳如何能传三阴,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将“荣卫”二字代替“太阳”二字,这由表传里显而易见。
太阳腑指膀胱,不是小肠;少阳只有经,不在表,居人身半表半里,没有腑病;阳明经在表中,阳明腑指胃,不是大肠;太阴脏指脾,不是肺;少阴脏是肾,不是心;厥阴脏是肝,不是心包。
《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导语】:《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
(19)《伤寒论》古传本研究综述
(19)《伤寒论》古传本研究综述《伤寒杂病论》于汉末(约公元200—210年)成书,至宋治平2年(公元1065年)林亿等将伤寒部份的文字定型为《伤寒论》,史料记载的张仲景书目及卷数纷然杂陈。
宋治平至今九百余年,《伤寒论》的版本及有关专著又有大量增加,古今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整理研究。
现就近30年主要的有关文献,从《伤寒杂病论》传本研究方法,《伤寒杂病论》定型以前的古传本、《伤寒论》文字的定型和版本系统,《伤寒论》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五个方面综述了《伤寒论》版本的历史沿革,综述如下:一、传本研究方法1、宋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自《伤寒论》问世后,至治平二年刻印出版,后世称之为“宋本”。
宋本《伤寒论》的出版,促进了《伤寒论》的流传和研究,从而掀起了我国医学史上《伤寒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通观宋代医家(包括后为金人的成无己)研究《伤寒论》著作,其学术成就不如他们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大。
王永谦对宋代治伤寒学家研究《伤寒论》的思想方法总结为重编补充、宋本原貌注释、归纳、医案分析等几个方面并加以论述,1、重编补充是多数宋代治伤寒学家针对宋本《伤寒论》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①重编原文②从《伤寒杂病论》入手研究③补充《伤寒论》之不足;2、宋本原貌注释,成无己是按宋本《伤寒论》原貌顺文逐条注释的首创者;3、归纳和综论;4、医案分析,首推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
2、《伤寒论》传本的目录学研究《伤寒论》问世至今,研究注释可稽考者,约有五百余家,国内现存近四百种,散见于笔记、刊物等各种资料中。
傅元谋指出独立成书专门研究《伤寒论》的著作书目有1061种,分属753家。
面对如此丰富的医籍,有必要进行编目与分类的目录学研究。
耿鉴庭提出如下的编目与分类:1.伤寒论:本文。
别本如《金匮玉函经》等。
注释如《注解伤寒论》等。
发挥如《伤寒类证活人书》等。
论方如《伤寒附翼》等。
歌赋如《伤寒百症歌》等。
图表如《伤寒审证表》等。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XX人民出版,XX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XX人民出版、XX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 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 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X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 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 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 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明末赵开美摹刻宋本《伤寒论》今藏何处
明末赵开美摹刻宋本《伤寒论》今藏何处宋本《伤寒论》最初指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刊行的大字本《伤寒论》及小字本《伤寒论》。
大字本刊行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小字本刊行于北宋元佑三年(1008),大小字本南宋未再刊行。
1908年清末官员徐矩庵在宋本《伤寒论》首页写有一则墨书题记,称“《伤寒论》世无善本,余藏治平官刊大字影写本”。
徐氏所藏大字本或天壤间今已无存矣。
明末万历27年(1599)江苏常熟著名藏书家赵开美偶得元佑小字本《伤寒论》,摹刻于《仲景全书》,元佑小字本《伤寒论》旋即亡佚。
《仲景全书》包括四部书,除《伤寒论》外,尚有《注解伤寒论》、宋代宋云公《伤寒类证》、《金匮要略方论》,其中以《伤寒论》摹刻最为精美逼真,字形字距行格版式一仍元佑旧貌,后世尊称赵开美《伤寒论》摹刻本为“宋本伤寒论”。
今世所称“宋本伤寒论”者,非指北宋治平大字本、元佑小字本,而指赵开美摹刻本。
据笔者访查目击,今世宋本《伤寒论》仅存三部,珍逾拱璧,人间罕觏,实为书林之奇珍,国家之重宝也。
笔者对此三部宋本《伤寒论》,目击之,手抚之,略知一二,简述如下。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珍藏一部,上下两函。
上函赵开美《刻仲景全书序》栏线外有“中央卫生研究院图书馆藏”、“津沽张氏藏善本医书”方型朱印,右下角栏内有“柏心堂”、“志刚藏书”、“郭元极印”三枚小型朱章。
“志刚”姓张,“津沽张氏”即张志刚。
这些图章透露出此书之收藏家及流传过程。
卷四至卷十每卷末页均刻有所据底本,卷四末页为“世让堂翻刻宋版赵氏家藏印”十二字,其余皆为“世让堂翻宋版”六字。
“世让堂”是刻工赵应其家的堂号,宋本《伤寒论》小字本曾藏于赵开美家据以翻刻。
这些文字对于鉴别版本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中医古籍出版社于1997年、2001年两次影印,共影印100部。
惜未按原尺寸影印,《伤寒类证》漏印两页14行。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珍藏一部。
上下两函,每函6册。
该书原为满洲医科大学所藏,第一册扉页签有“东亚满洲医科大学”长方朱章。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校注劉渡舟主编錢超塵副主编毛雨澤郝萬山孫志潔裴永清劉渡舟錢超塵编写(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李克紹湯萬春审定内容提要《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
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为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
全书共十卷。
卷一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
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
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
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
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〇六五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检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
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
《伤寒论》传本的歧出,不利于医家的研习和使用,也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因此急需对《伤寒论》加以整理和校勘。
于是在北宋治平年间,朝廷命林億、孙奇等人对《伤寒论》加以校勘。
这部经过北宋政府认可的《伤寒论》检定本,在治平二年校勘完毕,先后刻成大小两种字体的本子颁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宋本《伤寒论》的简单来历。
宋本《伤寒论》的出现,在《伤寒论》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宋本《伤寒论》校讫和颁行,结束了自王叔和以来八百年的传本歧出、经文讹衍倒夺时有出现的混乱局面,从此我国才有一个官定的《伤寒论》标准本。
自北宋治平二年到现在,又过了九百多年,宋本《伤寒论》以它隽美的刊刻、整齐的版式、精审的校勘而被无数校勘家和收藏家视为无上珍品。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著名藏书家和校雠家赵开美获得了一部原刊宋本《伤寒论》,他採用摹刻的方法把它刻印下来,收在他辑刻的《仲景全书》中。
北宋刊刻的《伤寒论》,虽然早已失传了,但赵开美辑刻的《仲景全书》还有少数几部流传下来,其中的《伤寒论》,从字体、版式,到墨色的浓淡,都保存了宋本《伤寒论》的原貌。
目前《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已成了人间难得的瑰宝了。
我们这次校注和整理《伤寒论》所採用的底本,就是北京图书馆收藏的《仲景全书·伤寒论》原刻本。
在过去,有一些注释家曾採用赵开美《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作为底本进行校注,如日本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陆渊雷《伤寒论今释》、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等,大都只取其中三阴三阳篇进行注释阐发,对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脉证并治及诸可诸不可等篇,均予删去。
所以,许多读者看到的并不是《仲景全书》中的全本《伤寒论》,而是节本《伤寒论》。
我们这次整理研究《伤寒论》,抱着对底本极为忠实的态度,不加删裁,以使广大读者看到赵开美摹刻的宋本《伤寒论》的全文。
目前,学术界对辨脉平脉伤寒例篇及诸可诸不可篇聚讼不已,我们认为,从整理古籍这个特定角度出发,对这部分文字必须加以保留,这对于全面研究《伤寒论》是很有意义的。
本次校注所採用的主校本、参校本如下:《金匮玉函经》(简称《玉函》),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公元一七一六年)上海陈氏起秀堂刻本影印本;《注解伤寒论》,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一五四四年)汪济川刊本;《金匮要略》,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刊古今医统正脉本;《脉经》,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元广勤堂刊本影印本;《千金要方》,(简称《千金》)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一八四九年江户医学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千金翼方》,(简称《千金翼》)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一八四九年江户医学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外台秘要》,(简称《外台》)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经居余堂本影印本、《敦煌残卷·伤寒论》复制件。
此外在校勘过程中,尚参阅了《太平圣惠方》、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及陆渊雷《伤寒论今释》等。
这次校注《伤寒论》,有几个问题需加说明。
根据卫生部中医司原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制定的《中医古籍校注通则》的要求,重点中医古籍的校注本包括五项内容,即提要、按语、校勘、注释和校注后记。
《伤寒论》校注本是这样处理上述五个问题的:提要。
提要是对有关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
赵刻宋本《伤寒论》分为十卷二十二篇,每篇写一提要,共写提要二十二段。
读者根据提要,可以掌握每篇的宏纲大旨。
按语。
按语的作用在于揭示有关条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或解释歧义,或指出其临床价值等,从而予人以启迪。
我们深深感到,这部分内容十分难写。
自成无己以来治《伤寒论》者不下数百家,几乎每家都对《伤寒论》的条文发表过如同按语一类的意见,又由于注家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不一,角度不同,所以各家的见解也往往有不少差异,有时还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看法。
我们在写按语的时候,曾认真研究了前人和时贤的重要论著,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注意在博採各家之长的同时而断以己意。
全书共写按语三百三十余条,把这些按语联系起来看,基本上可以反映我们对《伤寒论》的理解和主要观点。
按语写在有关条文的后面,但不是每条必按,而是当按则按,有时则在几个条文之后才写一个按语,以反映这几个条文的内在联系。
从辨不可发汗,到辨发汗吐下后共八篇,其中许多条文与前面三阴三阳篇是重复的,因此,这八篇的按语校注较少,可参看三阴三阳篇有关按语及校注。
校勘。
我们採取的主要校勘方法与原则是:一、凡需校勘的字句,皆于其右下角加注序号,序号外括以方括号。
校语写在相应的序号下。
二、赵刻宋本《伤寒论》是目前最好的《伤寒论》传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我们除了直接改正了其中五个明显的锗字以外,其余文字,一律不加改动。
改正了的五个讹字,在校注后记中已作了说明。
三、凡底本与校本不同而底本又不误的,我们採取了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校本的字词具有较大校勘价值的,一般均加收录写出校语。
例本书卷三:“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下出一序码,写了如下校语:《玉函》卷二、《脉经》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宜小承气汤”。
又如本书卷四:“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我们在“实”字下出一序码,写了如下校语:《玉函》卷二、《脉经》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虚实”。
写出这些校语,当然不意味着校本一定对而底本有误,但是校本中的这些文字对读者确有很大启发。
另一种是对校本中没有什么校勘价值的某些字词,及某些虚词,一般不加校勘,以免烦琐。
四、对某些必须作出选择和判断的校勘,我们在认真研究原文和参考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慎重地加一“是”字表明我们的取舍和判断。
例如太阳上篇桂枝加葛根汤方有“麻黄”,但是根据方意和前人的意见,本方是不当有麻黄的,于是我们在“麻黄”条下写道:“《玉函》卷七无。
是。
”又比如太阳上篇芍药甘草汤方作“白芍药”,但是在张仲景时代,芍药入药,尚未区分赤白,因此我们考虑“白”字可能出于后人增益,所以在“白”字条下写了如下校语:“《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七无。
是。
”北宋林億、孙奇等人对《伤寒论》的校勘,作了许多工作,但限于当时的校勘体例,校语多写作“一作某”、“一云某”,而不写出自何书。
本次校勘对宋臣所出校语一一加以核对,并大都找出宋臣引文出处。
如卷一辨脉法:“脉煢煢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林億等“阳起衰也”加注说:“一云阴气。
”究竟哪一校本写作“阴气”,他没有说,我们在《千金》和《太平圣惠方》里找到了“阴气”的出处,并写了如下校语:“《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太平圣惠方》卷八作「阴气」。
是。
”考察宋臣校勘用书,对于研究《伤寒论》的不同传本和它在历史上发生的影响,以及对我们这次校勘工作,都有许多启发。
六、明赵开美摹刻宋本《伤寒论》时,把不少俗体字也沿袭下来。
如陰作隂、怪作恠、徵作徴、舊作舊等,当然书中的俗体字不止以上这几个。
我们把书中的俗体字都改成现在通行的规范繁体字,未出注说明,以免繁冗。
七、本书中「鞕」字,《脉经》、《千金翼》、《玉函》、《敦煌残卷》均作「堅」因「鞕」字出现频率甚高,校不胜校,故仅在本书首见处辨脉法出注说明「下同」,后见则略之。
八、校勘与标点有密切关系。
《仲景全书·伤寒论》採用的是圈点断句法,即古人在自己诵读的时候,在他认为需要略作语气停顿的地方加上一个「〇」。
这种方法很容易把句子弄得支离破碎,而且带有断句者个人的主观随意性,我们认为给《伤寒论》加上准确的标点符号,改变目前《伤寒论》标点混乱的情况,是有重要意义的。
我们这次在给《伤寒论》加标点时,曾参考了前人的圈点法,也参考了当代许多使用新式标点的著作,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了标点符号。
但有的句子到底应该加什么标点才合适,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
如太阳上篇:「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若火熏之」后面是加句号好,还是加逗号好,还是加句号逗号都可以,历来都存在分歧。
我们把「若火熏之」一句看作是对症状的描写,句意到此已告一小段落,所以加了句号。
有的学者认为「若火熏之」说的是误治之法,所以这句话的后面应该用逗号。
现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九、底本目录各篇末无「第一、第二……第二十二」序数,今据正文补,不另出校注记。
注释。
注释以解释词义为主,同时给较冷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加注汉语拼音和同音字。
解释词义力求简明,适当举出书证以证明我们的词义训诂是有根据的。
书证都核对了原书,使用的都是第一手资料。
校注后记。
我们原写了近六万字校注后记,分八个专题系统地考证《伤寒论》。
这八个专题的题目是:⑴宋臣校定《伤寒论》等重要医籍之鸟瞰;⑵北宋校定《伤寒论》所据底本考;⑶北宋校定本《伤寒论》从宋至今流传简史考;⑷《金匮玉函经》源流四考;⑸《伤寒论》小目考;⑹序例及诸可诸不可概说;⑺《伤寒条辨》《尚论》末附仲景原书概说;⑻《伤寒论》校勘训诂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