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培训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花瓷
黑瓷
青瓷
白瓷
茶道-六用 茶具-品饮
1、因地制宜
华北:用大瓷壶泡茶 江浙:有盖瓷杯、玻璃 杯 四川:盖碗 潮汕:紫砂壶、盖碗
2、因茶制宜
细嫩的名绿茶:玻璃杯 普通红绿茶:有盖瓷杯、瓷壶 花茶:盖碗、有盖瓷杯 乌龙茶:紫砂壶、倒钟型盖碗
茶具的选用
三、习茶
红、绿和花茶
每克干茶冲泡5060毫升沸水,茶水 比例为1:50-60
第三节、茶的分类与鉴赏
• 一、茶叶分类
1、按制造方法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红茶
黑茶
绿茶篇
•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一般采摘茶树的茶芽或
嫩芽,经过高温杀青再揉捻,最后干燥。即将鲜叶 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 持其绿叶绿汤的特点。
•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造型——干燥;
• 名贵品种有:
茶中国艺茶文化
教学目的
1、了解茶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2、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3、熟悉茶的种类及作用 4、掌握饮茶的各种技艺
第一节、中国茶文化概述
•
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
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
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
咖啡和可可)之一。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
誉为“茶的祖国”。
论煮水
• 一要大火快煮,不 可文火久烧;
• 二要燃料不得有异 味,以防污染水质;
• 三要烧水容器要加 盖;
• 四要不可重复烧煮, 煮水至初沸即 可。
泡茶水温
•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种类及制
茶原料有很大的关系。较粗老的原料加工成的茶 叶,宜用沸水直接冲泡;用细嫩原料加工而成的 茶叶,宜用降温后的水冲泡。
主要为白毫银针,也称银针白毫; • 白叶茶——采用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加工而成为
白牡丹,以单片叶片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为贡眉或 寿眉
青茶(乌龙茶)篇
• 青茶为半发酵茶,有天然花果香,叶底“绿叶
红镶边”。主产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 • 工艺:鲜叶——萎凋——做青(晾青、摇青)
——炒青——揉捻——干燥; • 名贵品种有:闽北的大红袍、肉桂、凤凰水仙,
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 ——“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 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 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 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 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 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
• 饮具,主要为茶壶、杯具、盖碗等,如紫砂 壶;
• 贮具,贮水的水方,贮茶的茶仓,柜等;
• 洁具,茶巾,承装废水的水盂,茶盘,壶承 等;
• 辅具:茶夹、茶漏、茶匙、茶则、茶针拢入 茶筒,组成茶道六用,又称差道具;以竹、 木材质制作。其他辅具如茶荷用来欣赏茶叶, 过滤网、养壶笔等常见用于茶艺中,还有各 种增添茶趣的小茶玩等。
另还有茶饮料等
提神益思 提高工效
补充营养 增强体质
止渴生津 消食除腻
减肥健美 强心防病
杀菌消炎 利尿解毒
煮茶叶蛋、茶叶枕、食品 色素、花肥、洗发护发、 除口腔异味、解酒、订婚 的聘礼之一、美肤健肤
其他用途
1、禁忌 2、方法
忌茶叶含水量较多 严禁茶叶与异味接触 防止茶叶挤压
坛藏法 罐藏法 坛藏法 袋藏法 冷藏法
用粗老原料加工成的砖茶,敲碎后即使用l00℃的沸水冲泡,
茶汁也很难浸出,所以喝砖茶时,要放在锅中熬煮,方可饮用。
各种乌龙茶,因采用茶树新梢快要成熟时的茶叶加工而成,
必须用100℃的沸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温度,还要在冲
泡前用沸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沸水淋壶身。
大宗花茶、红茶及低档绿茶也要用100℃的沸水冲泡。 中档绿茶,采制原料适中,宜选用90℃左右的水温冲泡; 采摘比较细嫩的名优绿茶,最好将水烧至100℃ ,降至75℃
平 地 茶
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 后之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5、再加工茶
• —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 桂花茶)
• —紧压茶(黑砖,茯砖,方茶,饼茶) • —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 • —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 • —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茶,菊花茶)
• 四、中国名茶欣赏
西湖龙井
洞庭碧螺春
庐山云雾 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君山银针
信阳毛尖
大红袍
祁门红茶
安溪铁观音
第四节 茶之道
中国茶道
• 中国茶道:(和、静、怡、真) • 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伦理之和,
美学之和,养生之和) • 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中国茶道正
是通过茶事,创造和平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 心境,与大自然融涵去会,达到天人合一的 天乐境界) • 怡:中国茶道修习过程中茶人的身心感受 (怡目悦口的直觉感受,怡心悦意的审美领 悟,怡神悦志的精神升华) • 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求物这真,情之 真,性之真,道之真)
茶叶用量
普洱茶
通常一只200毫 升的茶杯放干茶 5-10克
乌龙茶
用茶量最多的是乌 龙茶,每次用量几 乎为茶壶容积的二 分之一,甚至更多
黑茶
西藏、新疆及内蒙古等地 少数民族所饮用的黑茶浓 度很高,通常50克茶加 水1.5公斤左右,并在茶 中加糖、奶或盐、酥油等
1、洁具
用开水洗泡茶具清洁饮茶用具,提 高茶具的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 相对稳定,不会因水、器温度不一 而影响茶叶冲泡后的品质
• 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 —干燥;
•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是黄茶的代表 。此外,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莫干黄芽、沩山 毛尖、北港毛尖鹿苑茶、大青叶也是黄茶的名优 之作。
白茶篇
• 白茶为轻微发酵茶,毫色银白,主产于闽北的
政和和闽东的福鼎等县,师傅健身的特产茶。 • 加工工艺:鲜叶——萎凋——干燥; • 白茶又分白芽茶和白叶茶两类: • 白芽茶——采用肥壮的单芽为原料加工而成,
黑茶篇
• 黑茶为后发酵茶,加工成毛茶后再进行发酵。
主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品质 特征为色泽黑醇,香气陈香,滋味醇和。 • 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渥堆— —干燥;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 黑茶的代表有:湖北的黑砖茶、湖南的天尖、 广西的六堡、四川的康砖、云南的普洱茶等。普 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 和日本很普及。
•四、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 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 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 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 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宋代斗茶乐
宋代市井斗茶
宋辽点茶
•六、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
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 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 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 、花纹千姿百态。
唐伯虎的《品茶图 》
文征明《品茶图 》
•七、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2、按薰花种类来分类
素茶:未薰花的茶叶。 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 树兰花茶、桂花茶……等
生茶 半熟 熟茶
轻焙火仅焙乾水份于5%以下 焙火稍高,时间稍长 高温长时间焙火
• 4、按产地不同来分类
高 山 茶
各产茶区内,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以上的地区,包括有阿 里山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中央山脉和台东山脉等 。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 ,肥硕,白毫显露,香气馥郁,耐冲泡。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五、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
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 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 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 ,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民间 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一、茶文化内涵
•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 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
二、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
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 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 与行业。 • 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 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 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 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 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茶事旅游。
八、中国茶区
•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共有21个省(区、市) 967 个县。中国是全世界茶叶产量最多,茶园面积最大的国家。 更是茶的故乡。
• 中国四大茶区 • 1、西南茶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西藏东部,
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主产红茶,绿茶,黑茶,也是大叶 种红碎茶基地之一。 • 2、华南茶区: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台湾等,主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六堡茶,为中 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之一。 • 3、江南茶区:位于长沙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 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产区。 生产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及各种名茶: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 • 4、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 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主产绿茶。
后,方可泡茶。
对一般大宗红、绿茶,冲泡3-4分钟后饮用,就能获得最佳感
;
细嫩茶与粗老茶,碎末形茶与外形完整的茶,松散茶与紧压
茶相比,冲泡时间要短些;
金属茶具 瓷器茶具 紫砂茶具
漆茶具 玻璃茶具 竹木茶具 其它茶具
搪瓷茶具、 玉石、水 晶、玛瑙 为材料制 作的茶具
茶具
• 煮具,用于烧水,如水壶;
台湾的冻顶乌龙、白毫乌龙、闽南的铁观音、黄 金桂、永春佛手,广东的凤凰单丛、领头单从等 。其中尤以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为青茶之 最。
红茶篇
• 红茶始于17世纪初期中国,发源地是福建武
夷山的星村桐木,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红茶 为全发酵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 • 加工工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 —干燥; • 在揉捻加工加上揉切,成茶为红碎茶。 • 名品代表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工夫红茶 有滇红功夫、祁红功夫,政和功夫等,红碎茶有 CTC茶,产自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国外名红茶 代表有阿萨姆红茶(印度)、斯里兰卡红茶。
来自百度文库
神农尝百草
第二节、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一、茶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 另说神农肚皮透明,吃下东西外面能看 清楚。有一天尝到一种树叶,发现叶子在肚 子里往复流动像在检查什么。一次神农中毒, 他就采那种叶子来吃,结果得救。因而称为 “查”,后人们叫成“茶”了。
《神农本草》记载: “茶味苦,饮之使人 益思,少卧,轻身, 明目。”
• 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竹叶青、庐山云雾 、六安瓜片、蒙顶甘露、太平猴魁、碧潭飘雪、安 吉白茶、顾渚紫笋、信阳毛尖、雁荡毛峰、华顶云 雾、涌溪火青、敬亭绿雪、峨眉峨蕊、都匀毛尖、 雨花茶、普陀佛茶等。
黄茶篇
• 黄茶为轻发酵茶,黄茶的品质特征是黄汤黄叶 ,滋味甜醇。其制作一般不揉捻或杀青后稍稍揉 捻,再经“闷黄”技术后进行干燥。
•二、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 东汉华佗《食经》中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到 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 法和饮用。
西周原始瓷提梁壶
四川蒙顶山上汉代吴理真手植的七株茶树
•三、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 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 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一、饮茶用水——水为茶之母
古人论水:《茶经》中有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 下。”
古人称可为天下第一泉的有:北京 玉泉,山东济南趵突泉,云南安宁 碧玉泉,峨眉玉液泉,江苏镇江中 冷泉庐山康王谷谷帘泉等。 现代用水: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 使用净水器、“养水”即静置一昼 夜使氯气挥发。
济南趵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