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培训讲义
茶艺培训ppt课件
![茶艺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cc53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9.png)
的错误。
互动交流
鼓励学员之间互相交流泡茶心得 和经验,共同提高泡茶技艺。
05
品茶技艺
品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闻茶香
通过干嗅、湿嗅等方法,感受 茶叶的香气类型、高低、强弱 等。
看汤色
观察茶汤的色泽、清澈度等, 判断茶叶的品质。
观茶形
观察干茶外形,判断茶叶的发 酵程度、发酵类型、陈化时间 等。
掌握水温、投茶量、泡茶时间等要素,以及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奉茶礼仪
学习奉茶的姿势、顺序和礼仪用语,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艺术表现
通过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形式,增强茶艺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茶艺表演的欣赏与评价
欣赏角度
从泡茶技艺、茶席设计、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欣 赏茶艺表演。
评价标准
评价茶艺表演的技艺水平、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 涵的传达效果。
温杯洁具
用沸水清洗品茗杯等茶具,提高茶具温度,便 于茶香挥发。
取茶投壶
根据茶叶类型选择合适的投茶量,投入茶壶中。
注水冲泡
用适宜温度的水进行冲泡,注意水流要平稳、注水 方式要得当。
闻香观色
冲泡后静置片刻,闻茶香、观汤色,判断茶叶品质。
品味茶汤
细细品味茶汤的滋味,感受其浓淡、厚薄、醇涩等 变化。
观察叶底
茶滤
03
过滤茶渣,保持茶汤清澈。
茶具的种类与功能
茶荷
盛放茶叶,便于观赏茶叶外形。
茶巾
擦拭茶具,保持清洁。
茶具的选购与保养
选购原则
根据茶叶种类、泡茶方式、个人 喜好和预算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茶
具。
材质选择
紫砂、陶瓷、玻璃等材质各有特点, 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1d7d51f7ec4afe04a1dff2.png)
茶艺培训资料第一讲茶艺的基本概念及茶叶的茶叶的生产与制作茶叶,咖啡、可可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茶艺的界说茶艺的定义: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
狭义的定义: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茶艺的范围凡是有关茶叶的产、制、销、用等一系列的过程,都属于茶艺的范围:茶山之旅、参观制茶过程。
如何选购茶叶、如何泡好一壶茶。
茶艺的内容1、茶艺的分类, 从时间上看,茶艺可以分为古代茶艺和现代茶艺。
, 从形式上可分为表演茶艺和生活茶艺。
, 从地狱上看可分为民俗茶艺和民族茶艺。
, 从社会阶层上可分为宫廷茶艺、官府茶艺和寺庙茶艺等。
2、茶艺的具体内容茶艺的具体内容包含了技艺,礼法和道三个部分。
, 技艺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
, 礼法是指礼仪和规范。
, 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方向,是人生的哲学。
3、茶艺人员仪容仪表的要求:得体的着装、整齐的发型、优美的手势、姣好的面部、优雅的举止关于茶艺礼仪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本有系统的茶学专著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陆羽又名疾,字季疵,又字鸿渐,陆羽人称茶圣、茶癫、茶仙等。
茶具的介绍泡茶用具(1)主泡器 :a 茶船(水方):用来盛放水的器皿b 壶承:用来摆放紫砂壶的器皿c 紫砂壶:用来沏泡乌龙茶的容器d 盖置:用来垫放壶盖的器皿e 壶垫:放在壶乘上,用来垫放紫砂壶。
f 茶海: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的容器g 闻香杯:用来闻茶汤的香气的容器h 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的味道的容器i 杯托:用来摆放闻香杯、品茗杯的器皿(2)备水器(随手泡):用来盛放泡茶用水的容器(3)辅助用具:a 茶则:用来盛茶叶的工具b 茶匙:协助茶则将茶叶拨至壶中的工具c 茶针: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通的工具d 茶漏:放在壶口处防止茶叶茶叶外溢的工具e 茶夹: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的工具f 茶巾:用来擦拭茶具g:温度计:用来测量水的温度h :计时器:用来计算泡茶的时间i: 储茶器:平日用来储存茶叶的茶桶第二讲茶叶的生产与制作一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1、茶色与香气从茶树上摘下来的嫩叶称为茶青,也就是鲜叶茶青摘下里之后,首先要让他消失一些水分,称为萎调然后就是发酵,发酵是茶青和空气接触产生氧化的作用他与一般东西的发酵是不同的,其实就是叶子的渥红作用茶青发酵的过程,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发酵的结果是茶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程度愈多颜色愈红发酵也影响茶叶的香气,因不同的发酵程度,而有不同的香气种类,不发酵的绿茶是菜香,是天然新鲜的香气,全发酵的红茶则是麦芽糖香,半发酵的乌龙茶,他的发酵可以分为轻发酵(如包种茶)中发酵(如洞顶茶,铁观音茶)和重发酵(如白毫乌龙茶)因此,乌龙茶的香气可以从花香,果香到熟果香都有,发酵程度的不同,对于茶叶的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
茶艺知识培训课件
![茶艺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eb1614580216fc700afd9c.png)
2019/10/3
39
乌龙茶茶具(瓷器)摆设
1)主泡器:茶盘、茶壶、茶海、闻香杯、品茗杯。 2)备水器:随手泡。 3)辅助用具:奉茶盘、杯托、茶滤、茶则、茶匙、茶针、茶漏、茶 夹、茶巾、储茶罐。
2019/10/3
40
乌龙茶茶具(瓷器)摆设
1)主泡器:茶船、茶盏、茶杯。 2)备水器:随手泡。 3)辅助用具:奉茶盘、茶荷、茶海、茶则、茶匙、茶针、茶漏、茶 夹、茶巾、储茶罐。
侧行步:当走在茶客前面引领茶客时,或向客人们展示干茶 时,须走侧行步。引领茶客时,尽量走在茶客的左边,因为 右边为大。上身稍向右转体,需做手势尽量用左手。
转身步:在行进中,向左转体时,要在右脚落地时,以右脚 掌为轴向左转90度;向右转体时相反;转体时都要身体先转, 头随后转,表示礼貌。
2019/10/3
2019/10/3
20
1。正式坐姿:
入坐时,略轻而缓,但不失朝气,走到坐位前面转身,右 脚后退半步,左脚跟上,然后轻稳地坐下。最好坐椅子的 一半或2/3处,穿长裙的要用手把裙向前拢一下。坐下后上 身正直,头正目平,嘴巴微闭,下巴微收,脸带微笑,小 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自然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 男士以松开一拳为宜,女士双脚并拢,与身体垂直放置, 或者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交叉成直线。注意两手搭放在右腿 根部,右手放在左手上,且两手臂尽量向两侧打开,不要 夹住,腋下留有空间,显得优雅大方。
茶艺表演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是表演者(或茶人)在茶事过程中以 茶为媒体去沟通自然、内省自性、完善自我的艺术追求。内在气质不 是一时的功夫,需要表演者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加深对茶道精 神的理解,才能由形似到神似,真正表现出茶艺之真谛。
2019/10/3
30
茶艺与服务培训讲义(PPT 75页)
![茶艺与服务培训讲义(PPT 7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988bf66763231126edb11b1.png)
知识点二:绿茶(含西湖龙井)的作用:
1.绿茶抗衰老 2.绿茶抗菌 3.绿茶降血脂 4.绿茶瘦身减脂 5.绿茶防龋齿、清口臭 6.绿茶防癌 7.绿茶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8.绿茶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茶艺与服务
五.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一:仪态练习
坐姿:①挺胸收腹,双肩自然下垂,手放在茶巾上,坐椅子的1/3,进行练习;
2.温杯
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
3.鉴赏干茶
鉴赏杭白菊的外形和色泽。
4.白龙入宫
将杭白菊投入玻璃杯中
5.悬壶高冲
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 让茶叶在水中翻动
茶艺与服务
任务一 沏泡菊花茶
6.静心润茶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叶,使干茶吸水舒展
2.赏茶
即观赏花茶的外形,闻花茶的香气,察看茶坯的质量
3.投茶
根据盖碗的大小来选择投茶量
4.润茶
冲泡花茶宜用90℃左右的开水,首先冲入盖碗容积的1/4的热水来润茶
5.泡茶
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水,使杯中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顷刻间香气缥缈
茶艺与服务
任务二 沏泡茉莉花茶
6.闷茶
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 共同化育茶的精神
16.喜闻幽香
茶艺与服务
任务二:沏泡福建乌龙茶
方法与步骤
17.初品奇茗
18.收杯尽具
茶艺与服务
福建乌龙茶的制作
(1)闽南乌龙茶初制工序:凉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 揉→复烘→复包揉→足火。 (2)闽北乌龙茶的初制工序:晒青→凉青→摇青(做手) →炒青→揉捻→复 炒→复揉→毛火→扇簸摊凉→拣剔→足火→炖火。
茶艺培训讲义
![茶艺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ab5f916a8114431b90dd8c3.png)
茶艺培训讲义第一部分中国茶道(3学时)★★★★第二部分茶器选配(2学时)★★★★★第三部分茶艺技能(10学时)★★★★★第四部分茶养生与保健(1学时)★★第五部分茶文化艺术赏析(2学时)★★第六部分茶馆文化(2学时)★★★★第七部分茶礼仪与规范(5学时)★★★★★第一部分中国茶道1.1中国茶道概述人们在品茶过程中除了获得对色、香、味、形等感官上的享受之外,还上升到体验心灵感受的境界,发展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这种追求往往包含一定的审美要求与哲学内涵。
特别是在茶艺的演示过程中,人们的这种精神追求常常会体现出某种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这就是所谓的茶道。
茶道属东方文化。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唐代。
如唐代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又如唐代封演所写的《封式闻见录》中载有:“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之言。
1.2 中国茶道主要内容1.2.1茶道的基本含义中国文化中的“道”,本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其运动的规律与准则。
中国“茶道”的基本含义则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亨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
主要分为艺术、道德、哲学和宗教四个方面,即:(1)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2)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3)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4)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1.2.2 茶道的渊源中国茶道源自远古的茶图腾信仰。
远古的茶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所以在人们表现出虔诚的狂热状态和执着追求生命“正道”的同时,必然伴有某种深入持久而厚重的信仰、法度与礼仪,这也是茶道的最初渊源。
有着茶图腾的烙印及民族品格折射的茶道,是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目前,人们熟知的茶道渊源有三个主要时期:神农时期,西周时期,秦汉时期。
茶艺培训内容
![茶艺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eb63c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3.png)
茶艺培训内容一、基础知识讲解1、茶的历史发展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
历史文献中记载:西周初年谢玄把茶叶带回京师后,茶叶便流传到中国大地。
汉代武则天朝定中国茶文化,茶盛行于中国。
宋代,茶舞开始演变形成,清代茶文化发展到了顶峰。
2、茶叶的品种中国茶叶品种繁多,大致可以分为:花茶、芽茶、茯茶、茶饼、熟茶等。
各地的茶叶文化也有所不同,如西南地区以熟茶为主,西北地区以花茶为主,东南地区以铁观音为主。
3、茶叶功效茶叶有多种功效,它能够抑制及抗氧化,有助于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此外,茶叶还具有减肥、降压、抗癌、抗菌等作用。
4、茶叶鉴赏茶叶鉴赏主要有茶头观、茶香观、茶汤观、茶色观、茶实观五个部分。
茶叶的选择分为绿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红茶等。
二、茶艺示范1、茶具的摆放茶具的摆放有自然风格、简约风格、传统风格、繁复风格等。
摆放时要注意视觉效果,比如茶杯与茶壶的大小比例要协调,搭配茶几时切忌重复一样的摆件,而是要以形态、色彩上丰富多样。
2、清洗茶具清洗茶具时,要用温开水乳液的比例(1:30),把茶具放入温开水乳液解毒消毒,入水后揉匀后漂洗几下即可,若有污斑,可用毛巾沾一点苏打粉擦拭。
3、沏茶沏茶分为两步,1.热开水浸泡茶叶,茶叶和开水的比例为1:50,注意水温控制在95~100度之内;2.冲泡茶,将茶叶放入茶碗,用热开水冲泡,通常2g-3g茶叶可冲出500ml茶,冲泡时要煎沏搅拌均匀,以保持茶水的浓度和口感。
4、饮茶饮茶时要先观赏,观赏茶叶特性、茶汤色泽,欣赏茶叶的香气,然后再品尝口感、滋味和香气,吸着香气,养茶的过程流程完毕。
三、茶艺考试1、茶具选择茶具的选择是按照不同茶类,如绿茶、乌龙茶、铁观音等,搭配不同的茶具。
2、茶艺表演表演者要熟悉茶艺礼仪和茶艺动作,以及每个动作与茶的相互关系。
茶艺中还应注意表演者的举手动作、身体美妙动作以及抓滩等细节,给观众带来美妙的视觉效果。
3、茶叶知识考生需要对茶叶品种,功效,鉴赏等知识进行考试,以验证其对茶艺的了解程度。
茶艺培训完整版ppt课件标准版
![茶艺培训完整版ppt课件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8cd3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2.png)
白茶
轻微发酵的茶,口感清甜。代 表茶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口感清爽鲜美。 代表茶品有龙井、碧螺春、黄 山毛峰等。
乌龙茶
半发酵的茶,具有独特的韵味。 代表茶品有铁观音、大红袍、 凤凰单丛等。
黑茶
后发酵的茶,具有独特的陈香。 代表茶品有普洱熟茶、六堡茶 等。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01
02
文化的博大精深。
07
茶艺表演艺术与欣赏
茶艺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流程设计
要点一
茶叶
要点二
茶具
选择优质、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如龙井、普洱、大红袍等。
选用与茶叶相匹配的茶具,如紫砂壶、玻璃杯、盖碗等。
茶艺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流程设计
水
选用清澈、甘甜的山泉水 或纯净水。
火候
掌握适宜的煮水温度和泡 茶时间。
环境
营造优雅、宁静的茶艺表 演环境,如古典音乐、禅 意空间等。
用水选择
泡茶用水以山泉水为佳,其次是江河 水、井水和自来水。应避免使用含有 异味或杂质的水。
水不同温种控类制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
泡。一般来说,绿茶需要80℃左右的 水温,红茶需要95℃以上的水温,乌 龙茶需要接近100℃的水温,白茶和 黑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控制 水温的方法包括使用温度计、观察水 的沸腾程度和手感等。
的绿茶或白茶等。
特殊需求人群
如需要减肥、降压、降糖等人群, 应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茶叶品种, 如乌龙茶和普洱茶具有减肥功效,
绿茶具有降压作用等。
感谢观看
THANKS
对比体验
君山银针和黄芽茶在口感、香气等方面有所不同。君山银针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 而黄芽茶香气清悦,滋味醇厚回甘。通过对比体验,可以更好地感受不同黄茶的独特魅力。
茶艺师培训资料
![茶艺师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57c72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5.png)
茶艺师培训资料一第一章礼仪与接待茶艺服务人员的礼仪贯通于茶艺馆接待服务的全过程,也贯通于宾客从进入茶艺馆到离开茶艺馆的始终。
在茶艺馆各个环节的服务中,礼仪更要得到具体的落实与体现。
惟独这样,才干最大限度地满足宾客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节礼仪礼仪是调整和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手段。
具体地说,礼仪具有尊重、约束、教育、调节的作用。
礼仪是一个复合词,它是有形的,存在于社会的一切交往活动中,其基本形式受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民族习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语言、行为表情、服饰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一、接待礼仪与技巧茶艺馆是宾客进行休闲的场所,宾客在工作之余来此歇息,香茗和悠悠古乐能使他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茶艺馆也是交际场所,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往往喜欢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洽谈生意,一些公司或者团体有时也特意选择在这样的气氛中座谈等;茶艺馆还是私人聚会的好场所,人们往往乐意到这里来款待亲朋好友;年轻的情侣更热中于在这优雅的环境里约会。
为了烘托茶艺馆温馨的气氛,茶艺服务人员在为宾客提供良好服务时,接待的礼仪与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以下是每一位茶艺服务人员在接待宾客时需要注意和掌握的:1.上岗前,要做好仪表、仪容的自我检查,做到仪表整洁、仪容端正。
2.上岗后,要做到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思想集中,随时准备接待每一位来宾。
3 .宾客进入茶艺馆时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的问候,通过夸姣的语言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一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同时将不同的宾客引领到能使他们满意的坐位上。
4.如果一位宾客再次光暂时又带来了几位新宾客,那末对这些宾客要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应特殊热情地招呼接待。
5.恭敬地向宾客递上清洁的茶单,耐心地等待宾客的吩咐,子细地听清、完整地记牢宾客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遍,以免浮现差错。
6.留意宾客的细小要求,如“茶叶用量的多少”等问题,一定要尊重宾客的意见,严格按宾客的要求去做。
7.当宾客对饮用什么茶或者选用什么茶食拿不定主意时,可热情礼貌地推荐,使宾客感受到服务周到。
茶艺培训资料课件(1)
![茶艺培训资料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73b32a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f.png)
茶道精神与实践
精神
茶道精神是茶艺文化的核心。它强调的是清静、和敬、简约、淡泊的理念,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在 茶道实践中,注重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实践
茶道精神需要通过实践来体验和领悟。从泡茶、奉茶到品茗,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茶道精神。在实践中,要注重 细节和感悟,不断修炼和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同时,通过与同道的交流和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茶艺知识和实 践经验。
品茶文化与艺术
品茶文化
品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品茶文化涵盖了茶叶的种植、采摘、 制作、冲泡、品尝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
品茶也是一种艺术。从茶叶的冲泡技巧、器皿的选择搭配,到品茶的感受和表达 ,都体现了艺术的魅力。在品茶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茶叶的色、香、味、形之美 ,领略艺术的独特魅力。
02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未经发酵,色泽鲜绿,口感清爽 鲜美,富含抗氧化物质。
乌龙茶
半发酵茶,色泽砂绿,口感醇和 回甘,具有独特的岩香。
红茶
全发酵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 ,具有浓郁的果香和花香。
白茶
轻度发酵,色泽银白,口感清甜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采摘
根据茶叶品种和品质要求,选择合适 的采摘时间和方式,以保证茶叶的鲜 嫩度和营养成分。
。
茶艺表演与比赛案例
茶艺表演与比赛案例
茶艺表演与比赛是展示和交流茶艺的重要平台,通过学习优秀表演与比赛案例,学员可以 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茶艺表演技巧和评分标准,提升自己的表演和比赛水平。
茶艺表演技巧
在茶艺表演中,学员需要掌握舞台表演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将茶叶、水、器、境、艺融为 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茶艺魅力。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茶叶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以更好地进 行表演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农尝百草
第二节、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一、茶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 另说神农肚皮透明,吃下东西外面能看 清楚。有一天尝到一种树叶,发现叶子在肚 子里往复流动像在检查什么。一次神农中毒, 他就采那种叶子来吃,结果得救。因而称为 “查”,后人们叫成“茶”了。
《神农本草》记载: “茶味苦,饮之使人 益思,少卧,轻身, 明目。”
用粗老原料加工成的砖茶,敲碎后即使用l00℃的沸水冲泡,
茶汁也很难浸出,所以喝砖茶时,要放在锅中熬煮,方可饮用。
各种乌龙茶,因采用茶树新梢快要成熟时的茶叶加工而成,
必须用100℃的沸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温度,还要在冲
泡前用沸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沸水淋壶身。
大宗花茶、红茶及低档绿茶也要用100℃的沸水冲泡。 中档绿茶,采制原料适中,宜选用90℃左右的水温冲泡; 采摘比较细嫩的名优绿茶,最好将水烧至100℃ ,降至75℃
茶中国艺茶文化
教学目的
1、了解茶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2、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3、熟悉茶的种类及作用 4、掌握饮茶的各种技艺
第一节、中国茶文化概述
•
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
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
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
咖啡和可可)之一。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
誉为“茶的祖国”。
青花瓷
黑瓷
青瓷
白瓷
茶道-六用 茶具-品饮
1、因地制宜
华北:用大瓷壶泡茶 江浙:有盖瓷杯、玻璃 杯 四川:盖碗 潮汕:紫砂壶、盖碗
2、因茶制宜
细嫩的名绿茶:玻璃杯 普通红绿茶:有盖瓷杯、瓷壶 花茶:盖碗、有盖瓷杯 乌龙茶:紫砂壶、倒钟型盖碗
茶具的选用
三、习茶
红、绿和花茶
每克干茶冲泡5060毫升沸水,茶水 比例为1:50-60
茶叶用量
普洱茶
通常一只200毫 升的茶杯放干茶 5-10克
乌龙茶
用茶量最多的是乌 龙茶,每次用量几 乎为茶壶容积的二 分之一,甚至更多
黑茶
西藏、新疆及内蒙古等地 少数民族所饮用的黑茶浓 度很高,通常50克茶加 水1.5公斤左右,并在茶 中加糖、奶或盐、酥油等
1、洁具
用开水洗泡茶具清洁饮茶用具,提 高茶具的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 相对稳定,不会因水、器温度不一 而影响茶叶冲泡后的品质
宋代斗茶乐
宋代市井斗茶
宋辽点茶
•六、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
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 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 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 、花纹千姿百态。
唐伯虎的《品茶图 》
文征明《品茶图 》
•七、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 饮具,主要为茶壶、杯具、盖碗等,如紫砂 壶;
• 贮具,贮水的水方,贮茶的茶仓,柜等;
• 洁具,茶巾,承装废水的水盂,茶盘,壶承 等;
• 辅具:茶夹、茶漏、茶匙、茶则、茶针拢入 茶筒,组成茶道六用,又称差道具;以竹、 木材质制作。其他辅具如茶荷用来欣赏茶叶, 过滤网、养壶笔等常见用于茶艺中,还有各 种增添茶趣的小茶玩等。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五、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
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 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 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 ,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民间 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第三节、茶的分类与鉴赏
• 一、茶叶分类
1、按制造方法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红茶
黑茶
绿茶篇
•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一般采摘茶树的茶芽或
嫩芽,经过高温杀青再揉捻,最
•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造型——干燥;
• 名贵品种有:
• 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竹叶青、庐山云雾 、六安瓜片、蒙顶甘露、太平猴魁、碧潭飘雪、安 吉白茶、顾渚紫笋、信阳毛尖、雁荡毛峰、华顶云 雾、涌溪火青、敬亭绿雪、峨眉峨蕊、都匀毛尖、 雨花茶、普陀佛茶等。
黄茶篇
• 黄茶为轻发酵茶,黄茶的品质特征是黄汤黄叶 ,滋味甜醇。其制作一般不揉捻或杀青后稍稍揉 捻,再经“闷黄”技术后进行干燥。
•二、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 东汉华佗《食经》中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到 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 法和饮用。
西周原始瓷提梁壶
四川蒙顶山上汉代吴理真手植的七株茶树
•三、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 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 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另还有茶饮料等
提神益思 提高工效
补充营养 增强体质
止渴生津 消食除腻
减肥健美 强心防病
杀菌消炎 利尿解毒
煮茶叶蛋、茶叶枕、食品 色素、花肥、洗发护发、 除口腔异味、解酒、订婚 的聘礼之一、美肤健肤
其他用途
1、禁忌 2、方法
忌茶叶含水量较多 严禁茶叶与异味接触 防止茶叶挤压
坛藏法 罐藏法 坛藏法 袋藏法 冷藏法
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 ——“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 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 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 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 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 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
平 地 茶
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 后之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5、再加工茶
• —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 桂花茶)
• —紧压茶(黑砖,茯砖,方茶,饼茶) • —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 • —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 • —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茶,菊花茶)
八、中国茶区
•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共有21个省(区、市) 967 个县。中国是全世界茶叶产量最多,茶园面积最大的国家。 更是茶的故乡。
• 中国四大茶区 • 1、西南茶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西藏东部,
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主产红茶,绿茶,黑茶,也是大叶 种红碎茶基地之一。 • 2、华南茶区: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台湾等,主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六堡茶,为中 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之一。 • 3、江南茶区:位于长沙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 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产区。 生产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及各种名茶: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 • 4、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 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主产绿茶。
主要为白毫银针,也称银针白毫; • 白叶茶——采用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加工而成为
白牡丹,以单片叶片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为贡眉或 寿眉
青茶(乌龙茶)篇
• 青茶为半发酵茶,有天然花果香,叶底“绿叶
红镶边”。主产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 • 工艺:鲜叶——萎凋——做青(晾青、摇青)
——炒青——揉捻——干燥; • 名贵品种有:闽北的大红袍、肉桂、凤凰水仙,
•四、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 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 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 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 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一、饮茶用水——水为茶之母
古人论水:《茶经》中有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 下。”
古人称可为天下第一泉的有:北京 玉泉,山东济南趵突泉,云南安宁 碧玉泉,峨眉玉液泉,江苏镇江中 冷泉庐山康王谷谷帘泉等。 现代用水: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 使用净水器、“养水”即静置一昼 夜使氯气挥发。
济南趵突泉
一、茶文化内涵
•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 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
二、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
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 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 与行业。 • 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 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 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 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 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茶事旅游。
黑茶篇
• 黑茶为后发酵茶,加工成毛茶后再进行发酵。
主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品质 特征为色泽黑醇,香气陈香,滋味醇和。 • 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渥堆— —干燥;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 黑茶的代表有:湖北的黑砖茶、湖南的天尖、 广西的六堡、四川的康砖、云南的普洱茶等。普 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 和日本很普及。
•2、按薰花种类来分类
素茶:未薰花的茶叶。 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 树兰花茶、桂花茶……等
生茶 半熟 熟茶
轻焙火仅焙乾水份于5%以下 焙火稍高,时间稍长 高温长时间焙火
• 4、按产地不同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