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之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高考元素化合物重点知识及例题分析讲解

元素化合物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在中考试题中,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知识具有易懂、好学、难记、难用等特点。
这部分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检验等方面来介绍每一种物质和每一类物质,相互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复习思路如下:主要抓住“性质”这个核心,把握内在的联系,就可以更全面、深入、清晰地认识物质。
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最好是找出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重要代表物及其重要知识点(见下),跳出章节的限制,将他们的知识点尽可能连成串,让知识系统化(重点要落实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以采用列表对比法(如CO和CO2,H2、CO和CH4)、口诀记忆法(如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归类记忆法(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知识网络图等。
另外,要注意总结和归纳物质化学反应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这部分重要的知识有:1.熟练掌握元素符号2.熟记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3.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4.熟记有特征颜色的物质5.熟记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6.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8.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关系图(六圈图)9.连续反应关系(1)Ca系列:Ca→CaO→Ca(OH)2→CaCO3→CaO(2)C系列:C→CO2→H2CO3→Na2CO3→CO2(3)Cu系列:Cu→CuO→CuCl2→Cu(OH)2→CuSO4→Cu (4)Fe系列:考试层次要求和考试内容(据中考考试说明)1.初步了解的知识①空气、水的污染与防治;②灭火器简介;③水的物理性质;④铁的物理性质;⑤浓硫酸的性质;⑥甲醇、醋酸、煤和石油、能源;⑦生铁和钢;⑧硝酸。
2.了解的知识①空气的成分与水的物理性质和组成;②O2、CO2的物理性质及用途;③O2的工业制法;④C、CO的化学性质;⑤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⑥甲烷、酒精的性质和用途;⑦酸、碱的通性;⑧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⑨化学肥料的特性和种类。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的,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例如氧、氢、铜等。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进行分类。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氨(NH3)、二氧化碳(CO2)等。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常见的离子和分子式。
2.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质燃烧反应、置换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了解其特点和示例,并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内容。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和解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强力联系,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2)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单位。
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化学反应方式,需要掌握分子的几何构型和键角度等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常用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来解释和预测反应的变化。
5. 酸碱理论和溶液平衡(1)酸碱理论:酸碱理论包括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等,用于描述和解释酸碱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了解酸碱指示剂、pH值等相关知识对于理解溶液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溶液平衡:溶液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平衡状态,包括饱和溶解度、离子平衡等内容。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要点】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1.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F、O、Cl、N、Br、I、S、P、C、Si 、H:2.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是并不完全一致的:如元素的非金属性O>Cl, N >Br;而单质的活泼性:O2< Cl2,N2<Br2。
3.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如F2、Cl2、Br2、I2与H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Cl>Br>I。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 >PH3,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I>S>P。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则非金属性Cl>S>P>C>Si。
(5)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单质。
如2F2+2H2O=4HF+O2↑;O2+4HCl=2H2O+2Cl2(地康法制Cl2);Cl2+2NaBr=2NaCl+Br2;3Cl2+2NH3=N2+6HCl;Cl2+H2S=S+2HCl。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2->I->Br->Cl->F-,则非金属性S<I<Br<Cl<F。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2CuCl2;2Cu+S Cu2S,说明非金属性Cl>S。
二、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注意反应条件、现象、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三、常见非全属单质的制取方法1.电解法①电解水溶液:如2NaCl +2H 2O 电解2NaOH +Cl 2↑+H 2↑②电解熔融物:如2KHF 2 电解F 2↑+H 2↑+2KF2.分解法:如2KClO 3 MnO 22KCl +3O 2↑ CH 4C +2H 2 2H 2O 2MnO 22H 2O +O 2↑ 3.置换法:如Cl 2+2NaBr =2NaCl +Br 2 2H 2S +O 2(不足) 点燃2H 2O +2S4.氧化法:如MnO 2+4HCl MnCl 2+Cl 2↑+2H 2O4NaBr +3H 2SO 4+MnO 2=2Na 2SO 4+MnSO 4+2Br 2+3H 2O5.还原法:C +H 2O CO +H 2,Zn +2HCl =ZnCl 2+H 2↑ 2C + SiO 2Si +2CO ↑【例题分析】[例题1]氯化碘(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 、HI 和HClOB 、HCl 和HIOC、HClO3和HIOD、HClO和HIO【拓展】从某些方面看,NH3和H2O相当,NH4+和H3O+(简写为H+)相当,NH2-和OH-相当,NH2-(有时还包括N3-)和O2-相当(1) 已知在液氨中下列2个反应能发生,完成并配平方程式:NH4Cl + KNH2→ , NH4I + PbNH →(2) 已知M为正二价金属,完成下列反应式:M+NH3→,MO+NH4Cl →M(NH2)2→[例题2]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事实是()①硫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形成H2S、H2S受热300℃左右分解。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正确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 电子发生转移正确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能列举、描述、辨识钠及其化合物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见方法。
3.能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从钠元素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性质,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钠的活泼性的本质是容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钠发生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
考点考题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2020浙江7月选考第9、12题2020山东等级考第1题2019全国Ⅱ卷第11题2019江苏高考第6题考点二:碳酸钠碳酸氢2020山东等级考第2题钠2018江苏高考第3、9题2018全国Ⅱ卷第7题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讲有以下规律:1.从考查题型和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呈现,主要选择一些重要的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或新型化合物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难溶物的溶解平衡等核心考点进行考查。
2.从命题思路上看,高考试题中元素化合物不单独出现,而是分散到不同题型和题目中。
选择题一般直接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填空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通常以物质的判断、化学式的书写、微粒的检验和鉴定等形式;二是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知识相结合,如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实验、计算等。
3.从考查学科素养的角度看注重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根据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构建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模型。
2.元素化合物是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的载体。
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基础性考点)一、钠的性质与应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银白色固体比水小,比煤油大较小较低,低于100 ℃2.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表现还原性。
高考化学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

元素及其化合物1、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部分,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知识特点是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和计算的载体,其信息量大,反应复杂,常作为综合试题的知识背景或突破思维的解题题眼。
2、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必须先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部关系,方法是:“抓重点,理关系,用规律,全考虑”。
①抓重点:以每族典型元素为代表,以化学性质为抓手,依次学习其存在、制法、用途、检验等“一条龙”知识,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②理关系:依据知识内在联系,按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盐的顺序,将零碎的知识编织成网络,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滴水不漏③用规律:用好化学反应特有的规律,如以强置弱等规律,弄清物质间相互反应。
④全考虑:将元素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理解,从而达到解综合试题时能将所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信手拈来。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本学科理论、计算或跨学科知识间的外部关系,采取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①分析:将综合试题拆分思考。
②综合:将分散的“点”衔接到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块”中。
③抽象:在分析综合基础上,提取相关信息。
④具体:将提取出的信息具体化,衔接到综合试题中,从而完整解题。
(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⑴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O、Cl、N、Br、I、S、P、C、Si、H。
⑵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①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③最外层电子数: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是以强列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
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⑶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其应用元素的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恒心】高考化学夯实基础-专题10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答案
1.√;2.√;3.×(正确为:Na2O2是淡黄色固体,氧元
素呈-1价,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4.√; 5.×(正确为:焰色反应是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 变化。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 色钴玻璃片观察));6.√;7.√;8.√;9.√;10.√;11.√; 12.√;13.×(正确为: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 色,最后变为红褐色。);14.√;15.√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2.鉴别Na2CO3、NaHCO3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提示】 ①取少量固体样品加热,能够产生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NaHCO3。②取少量固体样
品加入过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大的为
NaHCO3。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立即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
)。
6.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2Al+2OH-+2H2O===2AlO2- +3H2↑,1 mol Al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失 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
)。
三级排查
7. Al2O3+6H+===2Al3++3H2O,Al2O3+2OH-=== 2AlO2-+H2O,则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l(OH)3 +3H+===Al3++3H2O,Al(OH)3+OH-===AlO2-+ 2H2O,则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 ( )。
2. 将钠投进水中,钠浮在水面上,熔化的钠球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响声,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钠和水反 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 液变红色,2Na+2H2O===2Na++2OH-+H2↑。 ( )。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一、关键信息1、元素化合物的分类金属元素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化合物2、常见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3、常见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氯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二、金属元素化合物11 钠及其化合物111 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112 钠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13 氧化钠的性质: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114 过氧化钠的性质: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15 碳酸钠的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16 碳酸氢钠的性质:白色细小晶体,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受热易分解,与酸反应比碳酸钠剧烈。
12 铝及其化合物121 铝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122 铝单质的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123 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24 氢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受热易分解。
125 铝盐(如氯化铝)的性质:能与碱反应,当碱不足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碱过量时生成偏铝酸盐。
13 铁及其化合物131 铁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32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33 氧化亚铁的性质: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易被氧化为氧化铁。
134 氧化铁的性质: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135 四氧化三铁的性质: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 考点拓展提升课 常见的过渡金属

(黄色)
(橙红色)
在酸性溶液中,Cr2O72- 具有强氧化性,如可以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Cr2O72- + 6Cl-+14H+===2Cr3++3Cl2↑+7H2O,但在碱性溶液中 CrO42- 的氧化性要弱得多。
(2)Cr(Ⅲ)在酸性条件下以 Cr3+存在,碱性条件下以 Cr(OH)3、[Cr(OH)4]-(或 CrO- 2 ) 存在。 ①Cr3+在酸性条件下是稳定的,只能被强氧化剂氧化,如 2Cr3++3PbO2+H2O=== 3Pb2++Cr2O72- +2H+; 但在碱性条件下能被氧化成 CrO42- ,如 2Cr3++3H2O2+10OH-===2CrO24- +8H2O。 ②在碱性溶液中,CrO- 2 可以被 H2O2 氧化为 CrO42- ,2CrO- 2 +3H2O2+2OH- ===2CrO42- +4H2O。
【解析】步骤Ⅰ发生反应:4Fe(CrO2)2+10Na2CO3+7O2=高==温== 8Na2CrO4+4NaFeO2
+10CO2。步骤Ⅱ:Na2CrO4、NaFeO2 溶于水,其中 NaFeO2 与 H2O 反应生成 Fe(OH)3 和 NaOH,Fe(OH)3 过滤后可除去。步骤Ⅲ:溶液中的主要成分为 Na2CrO4 和 NaOH, 加入 H2SO4 适量,将 NaOH 转化为 Na2SO4,Na2CrO4 转化为 Na2Cr2O7。步骤Ⅳ:蒸 发结晶除去 Na2SO4,故滤渣成分为 Na2SO4,滤液中为 Na2Cr2O7。(2)高温有利于提高 物质的溶解度,提高浸取率,A 错误;由以上分析,B、C 正确,D 错误。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2)BC
还原性较弱,只有用强氧化剂才能将 Cr3+氧化成 Cr2O27- ,+6 价铬在酸性条件下以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进行知识应用和能力 测试。 用化工生产、能源、材料、环境等生产、生活 方面的常见化学事物为背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 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的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知 识及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 考查的元素不限于考试说明中的元素(主要9 种另加Mg、Br、I),考查的物质也不限于熟悉的 物质。因此,要重视化学原理与化学方法在元素 化合物知识中的复习。
(宁夏08-26) 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 宁夏08-26) 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 08 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 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 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化合物
(1)氧化物 MgO、FeO、 ①碱性氧化物:Na2O、MgO、FeO、Fe2O3、CuO 碱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CO2、SO2、SO3、SiO2 酸性氧化物: ③两性氧化物:Al2O3 两性氧化物: ④过氧化物:H2O2、Na2O2 过氧化物: ⑤其他:CO、NO、NO2、H2O 其他:CO、NO、
(二)、利用反应规律复习元素化合 物知识。 抓住两条主线: •复分解反应原理主线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主线
1、通过复分解反应原理复习元素化合物知 识。 必须准备的知识有四点:①常见物质的 溶解性。②常见的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③ 几种弱酸的相对强弱。④常见的不挥发性物 质与挥发性物质。 要求:熟练应用复分解反应原理。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 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 (广东2009- 21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3 [Fe(C2O4 )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 广东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 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 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 , 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 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 进行实验和探究 。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 、 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 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 盐酸、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HNO3、1.0 mol·L-1盐酸、1.0 mol·L-1 NaOH、3% 、 H2O2 、0.1mol·L-1KI、0.1 mol·L-1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 、 、澄清石灰水、氧化铜、 水。 (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 ( A)、 浓硫酸 、 灼热氧化铜 ( B)、 澄清石 ) 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 ) 浓硫酸、灼热氧化铜( ) 灰水( ) 观察到A、 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 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灰水 ( C), 观察到 、 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 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则气体产 物是 。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 盐只有K 盐只有 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现象是 。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2: 假设3: 假设1: ; 假设 : ;假设 : 。 假设 :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 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 根据 ② 中方案进行实验 。 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与结 论。 (答题表格略 答题表格略) 答题表格略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第11讲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件

4.注意亚铁盐及 Fe(OH)2 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如某溶 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不能断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也可能含有 Fe2+。 5.注意铁单质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也有生成二价铁化合物的可能性。 反应中若铁为足量,最终铁元素将以二价铁形式存在,因为 2Fe3++ Fe===3Fe2+。
答案 A
注意点
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1.NO- 3 与 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2.过量的 Fe 与硝酸作用,或在 Fe 和 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要注意 产生的 Fe3+还可以氧化单质 Fe 这一隐含反应:Fe+2Fe3+===3Fe2+。 3.注意 FeCl3、Fe2(SO4)3 的水溶液蒸干所得剩余固体的区别。FeCl3 溶液加 热浓缩时,因 Fe3+水解和 HCl 的挥发,得到的固体为 Fe(OH)3,如灼烧后 得到红色的 Fe2O3 固体。但 Fe2(SO4)3 溶液蒸干时,因硫酸是难挥发性酸, 将不能得到 Fe(OH)3 固体。
△ 答案 ①2Na+O2=====Na2O2 ②2Na+2H2O===2Na++2OH-+H2↑ ③2Na2O2+2H2O===4NaOH+O2↑ ④2Na2O2+2CO2===2Na2CO3+O2
通电 ⑤2Cl-+2H2O=====2OH-+Cl2↑+H2↑ ⑥Na2CO3+CO2+H2O===2NaHCO3
铝及其化合物
研习 3】写出图中标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4讲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4讲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标要求】1.能列举、描述、辨识碳和硅两种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示主要化学性质。
2.能从材料组成的角度对无机非金属材料进行分类,并合理使用。
3.能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了解C、Si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根据碳、硅的结构,预测在一定条件下碳、硅及其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与碳、硅有关的热点问题(如光导纤维、硅电池、半导体材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考点考题考点一:硅无机非金属材料2021浙江6月选考第9题2021广东选择考第1题2021广东选择考第4题2021山东等级考第17题2021浙江1月选考第21题2021全国乙卷第26题2020山东等级考第4题2020浙江7月选考第9题2020浙江7月选考第24题2020浙江1月选考第8题2020山东等级考第9题2019全国Ⅰ卷第1、26题2019全国Ⅲ卷第1题2018全国Ⅲ卷第28题考点二:碳及其氧化物2021山东等级考第2题2020全国Ⅱ卷第9题2020全国Ⅲ卷第28题2019全国Ⅰ卷第28题2019全国Ⅱ卷第26题2018全国Ⅰ卷第13题2018全国Ⅱ卷第27题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讲有以下规律:1.从考查题型和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呈现,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碳及其氧化物的结构、性质。
(2)以传统文化、先进科学技术为素材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性质、应用等。
(3)与环境相结合考查碳循环。
(4)以水煤气变换为载体,考查盖斯定律、化学平衡等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
(5)原料中涉及硅元素的工艺流程中,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从命题思路上看,侧重从晶体结构、物质类型、化合价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认知碳、硅两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载体考查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通过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的考查,树立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意识。
高考化学_知识点7: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知识点1:钠及其化合物考点1:钠及其氧化物考法1:单质钠的性质及应用母题1.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普通【题文】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制取金属钠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钠D.钠可以从四氯化钛中置换出钛【答案】C【考点】钠的化学性质【解析】解: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烧碱、氢气和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获得金属钠,故A正确;B、钠在没有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点燃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B正确;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C错误;D、Na是活泼金属,具有强还原性,所以用钠从四氯化钛中置换钛,利用了钠的强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C。
【备注】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B、钠在没有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点燃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D、Na是活泼金属,具有强还原性。
考法2:钠与水反应的综合利用母题1. 2015秋•吉林校级月考普通【题文】将Na、Na2O、Na2O2的混合物4.34g与足量的水反应,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放电条件下,气体之间恰好完全反应,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B.1:1:2C.1:2:2D.4:3:2【答案】D【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解析】解:钠与水、过氧化钠与水、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2H2+O2放电2H2O,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它们反应的计量数之比,即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由方程式可得钠与过氧化钠的关系式为:4Na﹣﹣2H2﹣﹣O2﹣﹣2Na2O2所以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2:1,而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确定,显然D中符合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选D。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2讲铁及其化合物

第2讲铁及其化合物考点一:铁铁的氧化物(基础性考点)铁的位置和结构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存在1.铁:(1)铁的位置与结构。
(2)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特性银白色固体良好被磁铁吸引(3)化学性质。
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辨易错(1)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提示: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2)铁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提示:铁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3)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6H+===2Fe3++3H2↑。
(×) 提示:浓盐酸只能把Fe氧化为Fe2+。
2.铁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
化学式FeO Fe2O3Fe3O4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铁的价态+2价+3价+2价,+3价(2)化学性质。
①FeO、Fe2O3、Fe3O4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Fe3O4+8H+===2Fe3++Fe2++4H2O。
②Fe3O4分别与HNO3和H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28H++NO-3===9Fe3++NO↑+14H2O;Fe3O4+8H++2I-===3Fe2++I2+4H2O。
注意:(1)与氧化性酸反应FeO和Fe3O4与HNO3等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时,主要考虑Fe2+被氧化成Fe3+。
(2)与还原性酸反应Fe2O3、Fe3O4、Fe(OH)3与HI等具有强还原性酸反应时,除考虑与H+的反应外,还考虑Fe3+被还原为Fe2+。
深思考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
某班同学在学习铁的知识时,对“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上网查寻,有两种解释:A.因为在铁表面上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2024年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共____字)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和化合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碳及其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构造和命名:掌握碳原子的四个化学键和其它元素的化学键的构造,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 电子结构:了解碳原子的电离能和亲电性的影响,掌握稳定价态和自由基的性质等知识。
4. 键的活化: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的机理,了解力学化学键和能量效应等知识。
5. 官能团:掌握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官能团的转化和反应类型。
二、有机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掌握饱和烃的燃烧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了解芳香烃的电子取代和加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2. 共轭体系:了解共轭体系的构造和性质,掌握共轭体系的反应类型和机理。
3. 核磁共振:掌握核磁共振谱的原理和解读方法,了解不同官能团在核磁共振谱上的表现形式。
4. 紫外可见光谱:了解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和解读方法,掌握官能团在紫外可见光谱上的吸收特征。
5. 红外光谱:掌握红外光谱的原理和解读方法,了解官能团在红外光谱上的特征峰和伸缩振动的对应关系。
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1. 反应条件:掌握有机合成反应中的温度、压力、pH值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了解溶剂的选择和溶胶液的制备方法。
2. 反应催化剂:了解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作用机制,掌握常用催化剂和催化剂的去除方法。
3. N-芳基亚胺:了解N-芳基亚胺的合成和反应类型,掌握N-芳基亚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 有机合成路线:从官能团的角度出发,了解有机合成的常用路线和策略,掌握有机合成的核心原理。
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化合物的溶解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掌握有机溶剂的选择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2. 反应速率和平衡:了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有机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因素。
3. 酸碱性和离子性:掌握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和碱性,了解碱性和离子性对反应的影响。
高考化学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钠是“极其活泼”金属的代表,学习钠的性质可类比知道第ⅠA族、第ⅡA族活泼金属的一般性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1)理清知识主线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2)形成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怎样处理钠屑?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写出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Cu2+===Cu(OH)2↓+H2↑+2Na+。
(3)怎样将Na2CO3溶液转化为NaOH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
(4)向NaOH 、Na 2CO 3、NaHCO 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H -+H +===H 2O ;CO 2-3+H +===HCO -3; HCO -3+H +===H 2O +CO 2↑。
(5)怎样除去CO 2中的SO 2气体(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 2+2HCO -3===2CO 2↑+SO 2-3+H 2O 。
(6)怎样除去Na 2CO 3溶液中的NaHCO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HCO -3+OH -===CO 2-3+H 2O 。
(7)怎样除去NaHCO 3溶液中的Na 2CO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