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海洋与生命》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海洋与生命》ppt课件(2)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海洋与生命》ppt课件(2)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3.生命在海洋中诞生的四个
条件是什么?
海洋与生命
(一)浩瀚的海洋 说明海洋既大又深 1. (1-3)说明海洋之大 2.(4) 说明海洋之深 3.(5) 总括海洋既大又深
(二)生命的摇篮 说明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 1.(1-3)说明生命是怎样在海洋中诞生的 2.(4-10)说明生命在海洋中诞生的原因 3.(11-12)说明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是由 海洋鱼类、藻类进化而成的
虎鲸胆大而狡猾,且残暴贪食,是辽阔 海洋里“横行不法的暴徒”。虎鲸的英文名 称有杀鲸凶手之意。不少人在海上屡屡目睹 虎鲸袭击海豚、海狮以及大型鲸类的惊心动 魄的情景。
海牛和儒良本来都是普通的海栖 或河栖哺乳动物,它们长得体肥颈 短,既不像牛,也无黄牛的犄角, 更无粗壮有力的四肢,它的外貌与 人也毫无相似之外。只是它们的胸 部都有一对乳房,乳房的位置与人 的相仿。当母兽拥抱仔兽喂奶,头 部和胸部露出海面,宛如人在海中 游泳,故有“美人鱼”的雅称
乌贼属头足纲,十足目,乌贼科,又可称为花 枝、墨鱼、墨贼仔。乌贼为海产动物,由近海到远洋 都有分布,和章鱼、鹦鹉螺关系密切,体型大小不一 致。乌贼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足三部分。足在前方, 躯干在后,头位于中间。足的侧面突出为触手,基部 包围着头部。触手上有许多吸盘,用以捕捉并握紧猎 物。口中有齿舌及坚硬的角质喙,可以咬死小生物并 撕成碎片。
乌贼的直肠上方有一墨囊,能分泌棕黑色的液汁, 遇到敌害时,能喷出以混乱敌人的视线而逃走。乌贼 是雌雄异体,生殖腺在内脏囊的后半部。乌贼喜爱吃 鱼、贝类、甲壳类等,属于凶猛的肉食者,对渔业而 言是有害的,但可供人类食用。
章鱼跟乌贼一样,也是属于头足类的动物,因为 它的脚也是生在头顶上的。不过它只有八只脚,而 没有像乌贼那样专门用来捕捉食物的捉脚。它的八 只脚很长,好像八条带子,所以渔民们都把它叫作 “八带鱼”。章鱼的身体里面也有墨囊,而且所含 的墨汁也是含有毒素的,不但可以用来防御敌人, 而且还可以用来进攻敌人。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海洋与生命》ppt课件1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海洋与生命》ppt课件1

一.布置作业
1. 完成《导学与同步训练》中阅读分析作 业;
2. 预习《读写分册》97页《眼睛与仿生 学》,根据《导学与同步训练》中的导学部 分了解课文,弄清课文思路和结构,问题知 识,写作特色。
3. 在预习后,完成《导学与同步训练》中 的基础知识作业。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第三层:(4——7自然段)说明海洋植物是供养 海洋动物的天然“牧草”。
写作特点
(一) 语言精确周密又生动形象 (1) 精确周密。课文在介绍海洋生物学知识
时,使用了较多的专业性词语。 (2) 形象生动。语言的形象生动具体表现在
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和形象性、描绘性的词语。 按事物的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
阅读分析讲解: 1、róng măng 2、B 3、壮美 4、联想和想象 作用:写出了岩石、草坂、野草、
船只“的诗意”,表现了景色优美 5、A 6、A 检查预习作业情况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海洋的概况,说明海洋的深广。 这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3自然段)写海大。首先从直 观感觉写起,描述海洋的辽阔,接着从地图 上看,进一步显示海洋之大,最后用精确的 数字说明海大。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thank
you!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第十二课海洋与生命

第十二课海洋与生命
【释义】:。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
足以影响全局。
4
例:
【词语】:新陈代谢 【注音】:xinchendaixie 【释义】: 陈,陈旧的;代,替换;谢,凋谢,衰亡。指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
物质的过程。也指新事物不断产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例:
【词语】: 扼杀 【注音】:e sha
二、先让学生总结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后老师纠正总结对学生未说到的 地方补充,而对学生说错的地方加以纠正。
教 三、课后练习 用句型造句:
学 (1) “……吧”: 我们就这样做吧。
过 (2) “哪里……,哪里就……”: 哪里有你哪里就是我的家。
程 四、课后小结 重视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检查他们的书 面表达能力,发现他们出错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己 归纳总结全文表达的基本意思。
例:我校女职工有 300 多名,占全校职工总人数的 94%
作业 1、复述课文。 2、预习课文,并找出课文分段大意。
9
周次
第十二周
时间
第三节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题
第十二课 海洋与生命
新课题目
第三课时
理解课文 1
一、知识目标
通过自读理解课文,进一步掌握课文叙述方式和段落大意。
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故事叙述
学 天然屏障,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注意作者在详述说明时所用的比喻句式和所用的语气。如:原始生
过 命的诞生像一声春雷,打破了海洋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因 此,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第三段(13~17 自然段) 海洋中的植物与陆地上植物的生存是同样的道理。合理地开发和保护, 会使浩瀚的海洋永远成为人类的“天然牧场”。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童裳亮[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2 、学习本文运用描写、比较和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懂得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它的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道理。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事理。

2 .教学难点: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它的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道理。

也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 教学步骤 ](一)导语:早在 2500 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那么,海洋为什么对人类有着这么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揭开这个秘密。

( 板书:海洋与生命 )(二)作家及背景:本文是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教授童裳亮同志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三)初步把握课文,理清课文结构:1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处理字词。

瀚 h à n 淀 di à n 翱翔á oxi á ng 莼 ch ú n 浒 h ǔ2 讲解:教师讲解科学名词,扫平阅读障碍。

( 1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 2 )石莼、浒苔、礁膜,都是绿藻。

石莼,一作“石蓴”,亦称海白菜。

浒苔,也叫“苔条”。

礁膜,又叫石菜、绿紫菜。

三种藻类植物,晒干以后都可以使用。

3 理清结构:学生讨论结构提纲,教师归纳。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 1 ―― 3 )自然段:用描述的方法,抒情的笔调,介绍海洋之大。

( 1 )浩瀚的海洋第( 4 )自然段:用确凿事实说明海洋之深。

第( 5 )自然段:小结,海洋又大又深。

第( 6 ―― 8 )自然段:说明原始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 2 )生命的摇篮第( 9 ―― 15 )自然段:从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说明原始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四年级设计者: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海洋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海洋为生命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

2、学习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总—分)。

3、培养保护海洋、保护人类家园的美好意识。

教学难点:课文中较为生僻的专用名词
教学重点: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谁知道我们人类生命最初诞生在哪儿呀?没错,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诞生在海洋里。

要想知道为什么什么会诞生在海洋里吗?那就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

二、自由读课文。

找出海洋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哪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再默读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列出本文的写作顺序。

1、小组合作讨论
2、小组汇报,选出最优秀的讨论成果。

3、为每一段写一个小标题。

4、说说这样的写作顺序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有什么好处?
5、以后写作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

四、拓展练习。

1、海洋除了对人类提供以上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外,还为我们人类提供了那些呢?(自由发言)。

2、通过学习知道海洋对于生命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当今污染日益严重的海洋、水源呢?(写在文章的最后)。

六、板书设计:海洋对生命的重要性
含有生命所必须的无机盐

海洋为生命提供的条件水有很高的热容量
水能吸收伤害生命的紫外线
七、作业:1、练习册
2、搜集有关海洋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海洋与生命》(用)

《海洋与生命》(用)
1、列数字:能使读者对事物获得具体而确切的印象。但 是要注意数字的准确性、真实性,对于一些估计的数字要 交代清楚,而且应力接近实际。 2、作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突出事物的 特点。 3、作描述:生动,形象
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
问题五: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突出海洋的“大” 和“深”呢?这和下面的内容有何关系呢?
结语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狄米斯托克利(古希腊)
哭泣的海洋
滥捕滥杀
哭泣的海洋
滥捕滥杀
哭泣的海洋
滥捕滥杀
哭泣的海洋
海洋垃圾
哭泣的海洋
冰川融化
哭泣的海洋
赤潮
警钟长鸣
海洋诞生了我们, 海洋也会毁灭我们!
( 2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生命所必需 的无机盐要靠水来溶解。
( 3 )原始生命的诞生需要一定温度,而 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海洋成了天然的温 箱。
( 4 )水能有效地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使原始生命不至被紫外线所扼杀。
为了证明原始生命诞生于海洋中, 作者巧妙地运用大不分动物体液、 包括人的血液都是半咸的这个奇特 的现象来加以说明。
海 马
海龟
乌贼属头足纲,十足目,乌贼科,又可称 为花枝、墨鱼、墨贼仔。
章鱼跟乌贼一样,也是属于头足类的动物。
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的重要成员。
海胆是棘皮动物家族中的另一成员
海锦、水母和珊瑚是原始的动 物。它们起源于7亿年以前,身体 结构十分简单,这一点不同于所有 其他无脊椎动物。
先说“根据化石所见,这些原始生命和今 天的细菌相似。”再说“出现象蓝藻一样 的原始生命”,然后说“逐步形成了原生、 海棉动物……以至出现了象鱼类这样的比 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这是逻辑顺序说 明法。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

新课教学30分钟本节小结使读者对海洋的深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层(第5段)用比较句式突出海大水深。

这一部分概括说明了海洋既大且深,为后文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打下基础。

正因为海洋深广才孕育了生命,成为生命得天然“牧场”。

(二)第二部分,说明生命在海洋中诞生发展,回顾生物进化历程,是全文重点。

这一部分共十二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3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首先指出人类把陆地看作故乡,但很远的祖先却生活在海洋里,因为原始生命是在海洋里诞生的,时间是“大约在三十二亿年以前”;接着阐述了原始生命诞生的意义,“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新纪元”;然后说明了原始生命发展的四个方向:一是动物,一是海藻。

第二层(4-9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

首先指出海洋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不是偶然的,是由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

然后分别从生物的组成,水的“溶剂”作用,水的“温床”、“屏障”功能等方面说明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层(10-12段),说明高等动植物的诞生与海洋的密切关系。

这一层作者先阐述海水由淡变咸的过程,并引述今天大部分动物体及人体血液是半咸的事实作为佐证,然后说明海洋对生物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限制、高级动物在陆地上诞生及部分高级动植物返回海洋的过程及原因。

这一部分阐述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及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说明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三)第三部分说明海洋是“天然的牧场”,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

这一部分共七段,可分三层:第一层(第1段),承上启下,“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概括总结了第一、二部分的内容,“如今是天然的牧场”则概括提示了下文的内容。

第二层(第2-3段),介绍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说明他们是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

第三层(4-7段),介绍了丰富的海洋植物,说明他们的作用。

这一部分分别介绍了海洋丰富的植物,说明他们有的是人们珍贵的食品,有的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药材,有的“供养着几百亿吨级的海洋动物”,从而强调了如今的海洋是生命的“天然牧场”,与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海洋与生命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童裳亮我们之前学了《包身工》,那是一篇报告文学,属于记叙文,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海洋与生命》。

一、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和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

(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

)(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

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

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

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知识小品文)。

(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图表(列数字)、、分类别、、引用说明、、引资料等。

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事例说明文。

课文选自《科学实验》,作者是童裳亮。

童裳亮教授是浙江临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

1980-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1986-1987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研究。

(完整版)海洋与生命(教案)

(完整版)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童裳亮[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2 、学习本文按事物质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以及综合运用多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按事物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以及综合运用多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本文按事物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教学设想]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点将本文的知识点运用概念图方式进行条理化,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逻辑顺序。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文:上课之前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知道是“类人猿——类猿人—-猿”,如果再问,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了.如果再问,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从哪里来的呢,可能大部分同学都说不清了.今天我们学过这篇文章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现在就开始我们的生命之旅——《海洋与生命》 ( 投影:海洋与生命)二、作家及背景:童裳亮,山东海洋学院教授、科普作家。

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

本文是他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三、课文研析(一)解题、学习说明文知识大家从题目上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讲了哪些内容?课文讲了“海洋”、“生命”及“海洋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我们理解的重点应放在“与”字上,即海洋与生命的关系上。

这种说明事物之间关系的说明文,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

大家通过阅读第五册知道,依据不同的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实物说明文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事理说明文.现在大家阅读有关事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见“单元训练目标”)好,大家了解了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这篇文章。

(二)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三)内容研析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十分明晰的,一共有三个小标题,最后还有一段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写这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先来看这四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最后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问题一:这部分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浩瀚)问题二:这部分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的“浩瀚”?(“大”、“深”)问题三:为了说明海洋的“大"和“深”,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列数字 2、作比较,此外还进行了假设)问题四:“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列数字:能使读者对事物获得具体而确切的印象。

语文版语文第8课《海洋与生命》教案

语文版语文第8课《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童裳亮我们之前学了《包身工》,那是一篇报告文学,属于记叙文,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海洋与生命》。

一、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

(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

)(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

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

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

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引用说明、摹状貌、引资料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事例说明文。

课文选自《科学实验》,作者是童裳亮。

童裳亮教授是浙江临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

8《海洋与生命》学案

8《海洋与生命》学案

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程学案
课题:《海洋与生命》
编写人:贺燕婷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的语言和写法,进行筛选信息的训练。

2.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对偶句,品味精彩的语句。

【重点、难点】
重点:本文在过渡、照应方面是比较讲究的,请结合课文内容做些分析。

难点:课后第二题2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词语积累荡漾死寂开辟新纪元搏斗曝晒
展翅翱翔森林成阴微不足道举足轻重
【达标测试】
一、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第4-9段,回答问题1.对4-9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体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B.海水的温度在冬季和夏季都相对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海的面积大。

C.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死原始生命的危险,所以紫外线对人体只有害处。

D.第8段的中心句“阳光虽然为生命所_____,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杀死原始生命的危险”。

E.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充足的水,无机盐,适宜的温度,防紫外线杀伤。

二、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拓展延伸】
保护海洋资源(水资源)我们能做什么?。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海洋与生命》教案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童裳亮我们之前学了《包身工》,那是一篇报告文学,属于记叙文,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海洋与生命》。

一、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

(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

)(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

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

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

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引用说明、摹状貌、引资料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事例说明文。

课文选自《科学实验》,作者是童裳亮。

童裳亮教授是浙江临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

第十二课 海洋与生命

第十二课 海洋与生命

第十二课海洋与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自学并掌握好本课的词语,灵活应用重点词,达到会用词语造句的程度。

(2)能以较快的速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流利地回答问题并学会用句型。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2.能力目标:(1)学生能用重点词造句,组成词组。

(2)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件叙述的前因后果,能够进行与课文有关的对话。

3.德育目标:(1)教育学生学词语时应该学的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2)阅读课文,学会重视写作方式,应用在自己的学习上。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2)学生能流利准确地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流利地回答问题。

(3)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1)词语要求会读,会写,完全理解,并会运用。

(2)能够概括段落,准确把握课文的结构。

教学方法(1)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2)自读,分段讲解,转述段落,总结全文。

课题第十二课海洋与生命题目第一课时讲解运用词语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与要求1、通过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词语的读音,意思和词意。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词语,达到会写会读的程度。

2、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1、掌握词语的运用范围。

2、能够概括段意,准确把握课文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首先学习课文的词语学习:请同学们翻开书的115页一、教学内容海滨hǎi bīn海边;沿海地带:~浴场丨~城市。

海: 海hǎi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

海域。

《海洋与生命》学案资料讲解

《海洋与生命》学案资料讲解

《海洋与生命》学案《海洋与生命》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按事物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按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2、学习本文运用描述、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能懂得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其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道理。

3、学会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4、学习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趣。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按事物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按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2、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学习难点】学习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习时数】3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童裳亮,作家,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教授。

《海洋与生命》是他为《科学与实验》杂志写的一篇。

2、识记文体科普说明文有两种:一种是科学小品,另一种是一般科学说明文。

科学小品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在说明中兼用文艺性笔调讲述科学道理,介绍科学知识,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表现科学内容的文章。

一般科学说明文是单纯客观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不大讲文艺性笔调。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海滨.()细菌.()死寂.()曝.晒()溶剂.()屏.障()脊.椎()甲壳.()石莼.()浒.苔()礁.膜()茂盛.()2、解释下列词语。

①异养生物:②自养生物:③自食其力:④举足轻重:⑤搏斗:⑥形形色色:⑦微不足道:三、合作探究㈠理清结构层次。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全文由三个小标题组成,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㈡研读第一部分1、朗读课文。

2、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为什么?3、作者是怎样介绍海洋之大?4、在介绍海洋之大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作者是怎样介绍海洋之深?6、在介绍海洋之深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7、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海洋的大和深呢?四、课后作业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海茫茫,水汪汪。

2、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3、正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样,优越的海洋环境也限制了生物向高级的方向发展。

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教案导入(5分钟)新授(40分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

2、概括课文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居住的地球,到处都存在着生命.从大洋深处到广阔的海洋表面,从幽深的山谷到高耸的山顶,到处都有生物活动。

目前,已知全球有动物150万钟,植物50万种,其中海洋里就有动物18万种,植物2万种。

种类繁多的生物起源于何处呢?科学家一致认为,它们起源于海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海洋与生命》。

这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科普说明文,以生动的笔调和充分的材料,揭示了海洋与生命的本质联系,说明了海洋昔日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如今是养育生命的“牧场”,启示人们充分合理地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使其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三、讨论分析内容及结构这是一篇介绍海洋知识的科普说明文。

全文由三个小标题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浩瀚的海洋”的“浩大”和“水深”,为生命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场所。

第一层(1--3自然段)说明海洋之大。

第二层(4自然段)说明海洋之深。

第三层(5自然段)概括海洋的大和深。

第二部分以“生命的摇篮”为题说明生命在海洋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了海洋与生命的本质联系。

新授(25分钟)第一层(1--4自然段)说明生命是怎样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

第二层(5--9自然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层(10--11自然段)说明陆地高级动植物是如何由海洋动植物进化而成的。

第三部分以“天然牧场”为题说明海洋为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一层(1--3自然段)说明海洋的动植物资源及对人类的作用。

第二层(4--7自然段)说明海洋里的植物资源及与海洋动物资源的关系。

第三层(8--11自然段)以抒情的笔调介绍了我国的海域情况和海洋资源情况,以激励人们努力开发海洋资源,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精读有关语段,学习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海洋与生命说课稿

海洋与生命说课稿

海洋与生命说课稿《海洋与生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洋与生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海洋与生命》是一篇介绍海洋与生命关系的科普说明文。

文章从海洋的大环境说起,阐述了海洋在生命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海洋与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还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说明文阅读经验,对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说明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海洋与生命这样较为复杂和抽象的科学知识,他们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关系,掌握文中的重要科学知识。

(2)学生能够学习并运用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提高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1、教学重点(1)理解海洋在生命诞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一些较为抽象和复杂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2)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教案(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二语文日日清(C)卷《海洋与生命》2014-3-17日星期一出题者:赵艳茹许景华刘达知识链接一、作家及背景童裳亮,山东海洋学院教授、科普作家。

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

本文是他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二、重点词语注音瀚淀翱翔石莼浒苔茎脂肪氯化钠棘皮动物硬壳曝嗮三、文章的结构层次,请将空补充完整。

高二语文日日清(C)卷《海洋与生命》2014-3-18日星期二四、研读课文重点突破(一)浩瀚的海洋问题一:这部分围绕哪个词来写的?问题二:这部分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的“浩瀚”问题三:作者在这里突出海洋的“大”和“深”呢这和后面的内容有何关系(二)生命的摇篮1、生命是怎样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1—3自然段)2、原始生命在海洋里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4—9自然段)3、陆地高级动植物是如何由海洋动植物进化而成的(10—12自然段)(三) 天然的牧场昔日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那么今天的海洋与生命,特别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四)1、这篇说明文运用了一些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除了说明,还有一些什么样的表达方式?2、这篇文章中都运用了哪些说明顺序?(五)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有哪些?高二语文日日清(B)卷《海洋与生命》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出题者:赵艳茹许景华刘达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1)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80%以上,不会缺水之忧。

()2)水是良好的溶济,海水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和溶解氧。

原始生命可以轻松从水中获取。

()3)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水体浩大,温变大,天然的“温床”。

()4)水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5)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71%()二、、说出下列各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深度是11034米。

第十二课海洋与生命教案分析

第十二课海洋与生命教案分析

周次第十二周编号授课时间负责人签字课题第十二课海洋与生命新课题目第一课时讲解运用词语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知识目标自学并掌握好本课的“荡漾,浩大,祖祖辈辈,原始,媒介,举足轻重,扼杀,,捕获,罢了”等词语,灵活应用重点词,达到会用重点词组词组,造句的程度。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教学重点1、掌握“荡漾,浩大,祖祖辈辈,原始,媒介,举足轻重,扼杀,,捕获,罢了”等词语并灵活应用。

2、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1、掌握词语的运用范围。

2、联系生活实际,围绕“高尚的施舍”的论点进行思考。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班班通,课件,课本、黑板、粉笔、教案导入新课海洋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海洋的知识,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是生命的摇篮,为什么是天然牧场。

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关于这方面的一部分重点词语吧!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板书重点词语。

(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

(3)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

(4)让学生用词语组词组,造句,进行评论。

一,前提测评题:听写第十二课的词语并用重点词语组词组。

二,词语解释:海滨:海边;沿海地带:~浴场丨~城市。

纪元:纪年的开始,如公历以传说的耶稣出生那一年为元年。

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狭长的海底凹地。

两侧坡度陡急,分布于大洋边缘。

如太平洋的菲律宾海沟、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沟等。

紫外线:又称“紫外光”。

波长介于紫光与x射线之间的电磁辐射。

波长范围为004~039微米,属不可见光。

是阳光的组成成分,紫外光谱能量约占阳光辐射能的83%。

其显著效应是化学作用,且能杀菌。

医学上常用以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

容量:1.容器能够容纳物质的量。

2.容纳的数量。

水产: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合成:①由部分组成整体:~词丨合力是分力~的。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

课型:新授授课时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按事物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按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2、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既讲究精确、周密,又讲究生动、形象。

3、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按事物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按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导入:这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科普说明文,以生动的笔调和充分的材料,揭示了海洋与生命的本质联系,说明了海洋昔日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今日是养育生命的“牧场”,启示人们充分合理的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使其位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新课:学生阅读学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特点。

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结构:全文由三个小标题及结尾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概述海洋的深广。

这一部分共五段,可分三层:第一层(1-3段),说明海洋之大,文章开头以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了海洋美丽的景象,以具体数据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海洋之辽阔,这样写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层(第4段),说明海洋之深,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海洋的平均深度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相比,并大胆想象“如果把整个地球表面铲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两个假设句的运用,使读者对海洋的深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层(第5段),小结,用比较句式突出海大水深。

这一部分概括说明了海洋既大且深,为后文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打下基础。

正因为海洋深广才孕育了生命,成为生命得天然“牧场”。

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部分),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这一部分共十二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3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首先指出人类把陆地看作故乡,但很远的祖先却生活在海洋里,因为原始生命是在海洋里诞生的,时间是“大约在三十二亿年以前”;接着阐述了原始生命诞生的意义,“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新纪元”;然后说明了原始生命发展的四个方向:一是动物,一是海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与生命我们之前学了《包身工》,那是一篇报告文学,属于记叙文,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海洋与生命》。

一、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

(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

)(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

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

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

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引用说明、摹状貌、引资料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事例说明文。

课文选自《科学实验》,作者是童裳亮。

童裳亮教授是浙江临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

1980-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1986-1987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研究。

历任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主任、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海洋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等职。

长期从事海洋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主要著作有:《鱼类生理学》、《海洋生物技术》、《仿生技术》、《中老年健康自助》等。

他也是一名科普作家。

《海洋与生命》一文于1985年入编全国高中《语文》课本作为教材,他的科普图书《海洋生物趣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篇事理说明文《海洋与生命》。

本文分了三个小标题给大家讲述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板书:浩瀚的海洋、生命的摇篮、天然的牧场、广阔的前景)结尾。

各小节分层次:一、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第一标题是“浩瀚的海洋”共五段,请同学读,大家思考一下这部分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总结)第一层(1-3段),说明海洋之大,文章开头以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了海洋辽阔的美景,之后从地图上观看地球全貌是“海茫茫,水汪汪”,最后把海洋与陆地作比较,突出“海洋的确浩大”。

以具体数据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海洋之辽阔。

(说明方法以及效果: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第二层(第4段),说明海洋之深,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海洋的平均深度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相比,将世界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与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相比(并大胆想象“如果把整个地球表面铲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两个假设句的运用,使读者对海洋的深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而使人们具体了解海洋不仅大而且十分深邃。

第三层(第5段),小结,用比较句式突出海大水深。

(作比较)1.总结(找同学说):作者是怎样写海洋之大、海洋之深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开篇第一自然段,是摹状貌说明。

文中的“辽阔”“无尽”“无数”“与蓝天接壤”“海茫茫,水汪汪”等词语描绘了浩瀚无际的海洋;“碧波”“金色的阳光”“银色”等词语又勾画出一副壮丽的海洋风景。

这些描述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摹状貌就是这样将说明对象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部分还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除上述提到的两组对比外,这一部分的结论“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也是作比较说明(板书:)2.为什么作者要先介绍海洋的大和深呢?作者先阐述海洋大且深的显著特点,是为后文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打基础。

正因为海洋的深广,才孕育了生命,才成为了生命的天然牧场。

没有辽阔浩瀚的海洋就不会有孕育生命的环境,也就不会有今天丰富的水产资源。

二、第二个人标题“生命的摇篮”,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

这一部分共十二段,大家读一下,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看,为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第一层(1-3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首先指出人类把陆地看作故乡,但很远的祖先却生活在海洋里,因为最原始生命是在海洋里诞生的,时间是“大约在三十二亿年以前”,一亿年后出现蓝藻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命(这就是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两个生物学名词);接着阐述了原始生命诞生的意义,文中怎么说的?“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新纪元”;然后接着说原始生命的发展,呈现了两个方向:一是原生动物,一是海洋藻类。

这里陈述了生命最初是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

接下来第二层第二层(4-9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

首先第四段概括性指出海洋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不是偶然的,是由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

然后分别从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水的“溶剂”作用,水的“温床”、水的“屏障”功能等方面说明海洋具备原始生命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说明生命在海洋里的一诞生的原因:原因有四:(1)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是生物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因此水是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前提。

(2)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要靠水来溶解。

(3)原始生命的诞生需要一定温度,而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海洋成了天然的温箱。

(4)水能有效地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原始生命不至被紫外线所扼杀。

第三层(10-12段),说明高等动植物的诞生与海洋的关系。

这一层作者先阐述海水由淡变咸的过程,并引述今天大部分动物体及人体血液是半咸的事实作为佐证,然后说明海洋对生物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限制、高级动物在陆地上诞生及部分高级植物返回海洋等内容。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我们知道原始生命是诞生在海洋里,那又怎么会在进化位高等动植物时来到陆地上呢?首先告诉我高等动植物的进化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在陆地上进化?明确:1.海洋环境的优越对生物向高级阶段发展造成了限制,2.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气候的变化,一部分海洋变成陆地,迫使一些生物由水生向陆生转化。

海洋生命与陆地生命是一个怎样的进化和迁徙过程?原始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是在陆地上诞生的。

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气候的变化,一部分海洋变成陆地,迫使一些生物由水生向陆生转化。

海洋中的高等植物是从陆地返回海洋的。

我们看到,高等动植物的诞生与海洋的密切关系。

这一部分阐述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及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高等动植物的诞生与海洋的关系,从而说明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请大家想一想这部分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部分主要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采用了顺序说明。

第七、八自然段中先说“大约在32亿年以前”,再说“大约一亿年以前”,然后说“经历亿万年的进化”这是时间顺序说明法;先说“根据化石所见,这些原始生命和今天的细菌相似。

”再说“出现象蓝藻一样的原始生命”,然后说“逐步形成了原生、海棉动物……以至出现了象鱼类这样的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这是逻辑顺序说明法。

顺序说明可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板书: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有作解释、打比方等。

文章第5-8自然段用了作解释的说明方法,对海洋有利于原始生命产生和发展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一加以说明。

用“摇篮”“温床”“温箱”“屏障”等名词打比方对海洋的作用进行恰如其分的说明,用“春雷”比喻原始生命,这些都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这种方法可使事理说得浅显易懂,确切具体,简洁生动。

(板书:作解释、打比方)小结: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命的发展进化离不开海洋,这就是海洋与生命的基本关系。

作者在说明时,首先是证明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这一基本事实,然后分析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的四个原因,这就不仅讲清了事物的特征,还讲清了事物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指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使文章不仅有一定的广度,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三、昔日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那么今天的海洋与生命,特别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呢?(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回答)我们来看第三部分“天然的牧场”。

这一部分说明里海洋在今天继续养育着生命,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层(第1段),承上启下,“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概括总结了第一、二部分的内容,“如今是天然的牧场”则概括提示了下文的内容。

第二层(第2-3段),首先介绍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然后说明他们是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

第三层(4-7段),介绍了丰富的海洋植物,说明他们的作用。

首先是第4段,用生动的语言说明无论是什么样的海洋动物,都是以植物生产的现成的有机物作为燃料开动自己这部“生命机器”。

突出了海洋植物的重要性。

接着作者为我们分别介绍了海洋丰富的植物,各色各样、无所不有,并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作用。

作者都介绍了哪些海洋植物呢?说明它们的作用。

——(1)海洋里海面可见的多种多样的海洋植物,这些海洋植物,不仅为海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且不少植物是人们珍贵的食品,有的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药材。

(2)肉眼看不见的:海洋植物中最多的是海藻,它们是海洋的主人。

其中单细胞海藻,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分布广,它们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约等于陆地植物的总产量,甚至更多一些,“供养着几百亿吨级的海洋动物”,是真正的牧草。

因此说海洋是天然的牧场。

8.指名学生说说这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说明方法。

(板书:举例子)第5自然段说明各种各样的藻类植物时用了举例说明,第6自然段在说明单细胞海藻时,举了甲藻和硅藻两个例子。

把海洋比成是天然的“牧场”;把动物、植物比成是“生命机器”“燃料”;把海洋藻类比成是“海洋牧草”;把占海洋植物总量的95%的单细胞海藻比成“主人”“隐士”“牧草”。

这些都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逻辑顺序此外这部分还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例如:从第5自然的海边说到第6自然的海面。

(板书:空间顺序)小结:作者阐述了海洋的各色植物,它们有的是人们珍贵的食品,有的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药材,有的“供养着几百亿吨级的海洋动物”,从而强调了如今的海洋是生命的“天然牧场”,与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