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矿物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t 2 n( ) d
n——每个采样单元布设的最少采样点数; s——样本相对标准偏差,即变异系数; t——置信因子,当置信水平为95%时,t值为1.96;
55~85 40~55 0~55
55~85 30~55 0~40 55~75 10~55 0~30 0~55 0~35
类 别
黏壤土 类
黏土类
2、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基础,
与土壤矿物质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 (动植物残骸、腐殖质等) 3、土壤水和空气: 土壤水:溶有土壤中可溶成分的稀溶液
土壤空气:土壤中气体的总称
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 (一) 布设原则 (1)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2)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在有污染的地方布点。 (3)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
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二) 采样点数量
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素确 定。一般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3个采样点。单个采 样单元内采样点数可按下式估算:
土壤背景值的表达方法: 算术平均值 x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 x 2s 几何平均值±几何标准偏差 M D 我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表达方法: 95%置信度 如元素测定值符合正态分布: 用算术平均值 用几何平均值
x 2s
M D 2 MD 2
如元素测定值呈对数正态分布:
四、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危害的表现形式:影响农作物生长、 污染物被农作物吸收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 体健 化学污染物 污染物种类 生物类污染物
b、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与岩石中各元素
的含量相似。
c、土壤机械组成:指不同大小颗粒(砂粒、 粉沙粒、粘粒)的相对含量。 我国土壤粒级分类参见书263页表5-1国 际制土壤质地分类见表5-2
表5.1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颗粒名称
石块 粗砾 细砾 粗沙砾
粒径/mm
>10 10~3 3~1 1~0.25
(三)土壤生物 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藻类等)及动物(原生动物、蚯蚓、线虫类等) 对进入 土壤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 的形态转化起着主导作用,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 贡献者。
蚯蚓
放线菌
细菌
线虫
图5.1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 吸附性 • 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划分为九级:
4.土壤背景值调查
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 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
二、资料的收集
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和 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 三、监测项目(根据监测目的确定) 背景值要求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污染事故监测仅测定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项目;
土壤质量监测测定影响自然生态和植物正常生长
石砾
沙砾 粉粒 黏粒
细沙砾
粗粉粒 细粉粒 粗黏粒
0.25~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细黏粒
<0.001
表5.2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各级土粒质量分数/%
质地分类 砂土类 壤土类 质地名称 砂土及壤质砂土 黏粒 (<0.002mm) 0~15 粉沙砾 (0.002~0.02mm) 0~15 沙砾 (0.02~2mm) 85~100
矿物质(质量占固相 总质量的95%~98%) 土壤固相 (占容积的50%) 土壤 有机质和生物(质量 占固相总质量的2%~ 5%)
土壤溶液
空隙
空气
土壤溶液和空气占土壤总体积的50%, 且二者之间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的状态。
土壤矿物质按其组成分为:
原生矿物质 :它是各种岩石经受不同程度 的物理风化,仍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 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 次生矿物质:次生矿物质大多是原生矿物 质经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
中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呈东南
酸西北碱的规律。土壤的酸碱性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氧化-还原性
• 三、土壤背景值: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或污 染程度的标准 •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它代表一定环境 单元中的一个统计量的特征值 背景值(地质学):指在各区域正常地质地理 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元素在各类自然体中的 正常含量 环境科学上: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影响下,尚 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不同土壤的本底值相差很大 (p266表5-3)
砂质壤土 壤土 粉砂质壤土
砂质黏壤土 黏壤土 粉砂质黏壤土 砂质黏土 壤质黏土 粉砂质黏土 黏土 重黏土
0~15 0~15 0~15
15~25 15~25 15~25 25~45 25~45 25~45 45~65 65~100
0~45 35~45 45~100
0~30 20~45 45~85 0~20 0~45 45~75 0~35 0~35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
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第四节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第五节 土壤污Baidu Nhomakorabea物的测定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知识
一、土壤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 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水分和空气等固、液、 气三相组成的复杂体系。
1、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由岩石经风化而 来的,一般占土壤固体部分质量的95%~98%。 矿物质直接影响土壤性质,又是植物矿质养分 的主要来源,故同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1.土壤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土壤质量标准要求测定的项目,判断
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水平,并预测其发展变
化趋势。
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 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 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
在进行污水、污泥土地利用、固体废弃物的 土地处理过程中,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定点长期 动态监测,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可 防止土壤污染。
重金属 硫化物 氟化物 农药
: 病原微生 物
90锶、137铯
放射性污染物:
五、土壤质量标准
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或范围, 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 我国颁布的这类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土壤环 境质量指标(GB/T18407—2001)、无公害农产 品茶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NY5020—2001); 有的省(市)还制定了这类地方标准。
n——每个采样单元布设的最少采样点数; s——样本相对标准偏差,即变异系数; t——置信因子,当置信水平为95%时,t值为1.96;
55~85 40~55 0~55
55~85 30~55 0~40 55~75 10~55 0~30 0~55 0~35
类 别
黏壤土 类
黏土类
2、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基础,
与土壤矿物质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 (动植物残骸、腐殖质等) 3、土壤水和空气: 土壤水:溶有土壤中可溶成分的稀溶液
土壤空气:土壤中气体的总称
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 (一) 布设原则 (1)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2)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在有污染的地方布点。 (3)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
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二) 采样点数量
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素确 定。一般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3个采样点。单个采 样单元内采样点数可按下式估算:
土壤背景值的表达方法: 算术平均值 x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 x 2s 几何平均值±几何标准偏差 M D 我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表达方法: 95%置信度 如元素测定值符合正态分布: 用算术平均值 用几何平均值
x 2s
M D 2 MD 2
如元素测定值呈对数正态分布:
四、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危害的表现形式:影响农作物生长、 污染物被农作物吸收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 体健 化学污染物 污染物种类 生物类污染物
b、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与岩石中各元素
的含量相似。
c、土壤机械组成:指不同大小颗粒(砂粒、 粉沙粒、粘粒)的相对含量。 我国土壤粒级分类参见书263页表5-1国 际制土壤质地分类见表5-2
表5.1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颗粒名称
石块 粗砾 细砾 粗沙砾
粒径/mm
>10 10~3 3~1 1~0.25
(三)土壤生物 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藻类等)及动物(原生动物、蚯蚓、线虫类等) 对进入 土壤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 的形态转化起着主导作用,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 贡献者。
蚯蚓
放线菌
细菌
线虫
图5.1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 吸附性 • 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划分为九级:
4.土壤背景值调查
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 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
二、资料的收集
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和 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 三、监测项目(根据监测目的确定) 背景值要求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污染事故监测仅测定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项目;
土壤质量监测测定影响自然生态和植物正常生长
石砾
沙砾 粉粒 黏粒
细沙砾
粗粉粒 细粉粒 粗黏粒
0.25~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细黏粒
<0.001
表5.2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各级土粒质量分数/%
质地分类 砂土类 壤土类 质地名称 砂土及壤质砂土 黏粒 (<0.002mm) 0~15 粉沙砾 (0.002~0.02mm) 0~15 沙砾 (0.02~2mm) 85~100
矿物质(质量占固相 总质量的95%~98%) 土壤固相 (占容积的50%) 土壤 有机质和生物(质量 占固相总质量的2%~ 5%)
土壤溶液
空隙
空气
土壤溶液和空气占土壤总体积的50%, 且二者之间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的状态。
土壤矿物质按其组成分为:
原生矿物质 :它是各种岩石经受不同程度 的物理风化,仍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 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 次生矿物质:次生矿物质大多是原生矿物 质经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
中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呈东南
酸西北碱的规律。土壤的酸碱性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氧化-还原性
• 三、土壤背景值: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或污 染程度的标准 •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它代表一定环境 单元中的一个统计量的特征值 背景值(地质学):指在各区域正常地质地理 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元素在各类自然体中的 正常含量 环境科学上: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影响下,尚 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不同土壤的本底值相差很大 (p266表5-3)
砂质壤土 壤土 粉砂质壤土
砂质黏壤土 黏壤土 粉砂质黏壤土 砂质黏土 壤质黏土 粉砂质黏土 黏土 重黏土
0~15 0~15 0~15
15~25 15~25 15~25 25~45 25~45 25~45 45~65 65~100
0~45 35~45 45~100
0~30 20~45 45~85 0~20 0~45 45~75 0~35 0~35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
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第四节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第五节 土壤污Baidu Nhomakorabea物的测定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知识
一、土壤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 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水分和空气等固、液、 气三相组成的复杂体系。
1、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由岩石经风化而 来的,一般占土壤固体部分质量的95%~98%。 矿物质直接影响土壤性质,又是植物矿质养分 的主要来源,故同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1.土壤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土壤质量标准要求测定的项目,判断
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水平,并预测其发展变
化趋势。
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 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 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
在进行污水、污泥土地利用、固体废弃物的 土地处理过程中,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定点长期 动态监测,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可 防止土壤污染。
重金属 硫化物 氟化物 农药
: 病原微生 物
90锶、137铯
放射性污染物:
五、土壤质量标准
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或范围, 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 我国颁布的这类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土壤环 境质量指标(GB/T18407—2001)、无公害农产 品茶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NY5020—2001); 有的省(市)还制定了这类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