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主要描写了我国
母亲河黄河的壮丽景观和对人民的滋润和教育。

课文中首先介绍了黄河的起源和流经的地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巍峨山脉,经过六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流经的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和美丽的风景,同时也是我国农业
的重要基地。

接下来,课文描述了黄河的壮丽景观。

黄河上游的河水湍急,奔腾澎湃,形成了壮丽
的悬崖峡谷和雄伟的大峡谷。

而下游的河水平缓,辽阔开阔,形成了壮丽的水草世界。

课文还介绍了黄河流经的地区的特点。

这些地区多山,土地贫瘠,但由于黄河每年的
泥沙淤积,让这片土地变得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最后,课文强调了黄河对人民的滋润和教育。

黄河不仅给人们提供饮水和灌溉用水,
还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黄河曾经滋养了曹操、杨洪基等众多杰出人物,同时也在
不断教育着人们勇往直前、奋发向前的精神。

总之,《黄河颂》这篇课文通过对黄河的描写,展示了我国这条母亲河的壮丽和伟大,传达了对黄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同时,也借助黄河这一伟大的象征,向读者传递了
人们勇往直前、奋发向前的信念和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全解

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全解

《黄河颂》全解《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同时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本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朗诵词部分、歌词部分和尾声。

朗诵词部分是序曲,诗人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这部分语言精练,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歌词部分是全诗的主体。

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描写黄河奔腾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第二层,从哺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个方面来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第三层,诗人直抒胸臆,代表中华儿女发出了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尾声部分是对全诗的总结。

诗人再次发出对黄河精神的赞颂,表明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无比自豪的心情,同时号召全民族兴起抗日救亡的烽火。

全诗充满了壮志豪情,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

这首诗歌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对黄河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

同时,诗歌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手法,直接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黄河的崇敬、赞美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感情。

此外,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注重押韵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同时,诗歌的语言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更显得真实可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总的来说,《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黄河的雄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热爱和关注。

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音乐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优质ppt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优质ppt课件

中河
光 未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黄 河 风 采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黄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自学指导 :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学习做批注的方法并完成问题
2.“奔”“掀”“结”“劈”等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作者用“奔”“掀”“结”“劈”等动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黄河雄壮的气势、豪迈的气概。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 一代代炎黄子孙。
“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 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制胜法宝。
自学指导 :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学习做批注的方法并完成问题
4.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 (1)比喻,将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的无数条支流就 是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臂膀”。 (2)形象地体现了黄河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恢弘磅礴的气势,正足以激发民族精神和信念。
自学指导 : 整体感知
5.“望”字统领哪些内容?采用了那些视角?有何作用?
①“望”字统领的内容从“黄河滚滚”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望”的内容,既有写实 ,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先是远镜头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接着近 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 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 开到黄河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② 远镜头——近镜头——俯瞰——纵向——横向 ③ 远近结合,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雄浑开阔、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坚不可摧的 黄河立体画卷。

黄河颂说课稿5篇

黄河颂说课稿5篇

黄河颂说课稿5篇黄河颂说课稿5篇黄河颂说课稿1 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p 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学习《黄河颂》这首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根底,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理解黄河。

二、说目的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读,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的为:1.知识才能目的:①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②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才能2.过程和方法目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通过研讨分析^p 来深化理解诗歌3.情感目的:①深化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化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②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进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三、学生情况分析^p 及教学重点、难点确实定初一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诗歌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浅薄甚或偏向诗歌语言凝练,表意深化含蓄,因此不能作过多、过繁的分析^p ,否那么会难为学生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深化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体会对文中精彩语句的品读,可以理解把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同时,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汉语优美丰富的表现力这篇课文非常合适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进一步加深文章对学生的感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2、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3、搜集信息、概括信息,养成勤写、勤积累的好习惯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诵读感知”“合作探究”“四边对话”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局部是深化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老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旋律激昂,气势磅礴,课前,老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借助直观的黄河图片和音乐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____一思路分析^p 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教材解析: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波涛汹涌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长、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

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诗人一直酝酿着“黄河”的诗作。

这年除夕的一个联欢会上,诗人朗诵了这部诗作。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听了诗人的朗诵,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窑洞里,他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同年3月31日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举行首演,引起巨大反响。

不久,《黄河大合唱》很快传遍中国各地。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即《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这八个乐章,或描绘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或赞颂民族的精神和传统的文化,或控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表现中国人民奋起斗争而发出的胜利的呼喊。

在表现形式上,各章歌词或是奔放热情的自由诗,或是优美雅致的散文诗,或具刚健朴素的民歌风,无不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黄河颂》PPT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黄河颂》PPT课件

结合下面问题,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字是关键点?
2、全诗共两段,歌颂黄河的是哪一段? 3、第二段都是歌颂黄河的内容吗?
4、第二段歌颂黄河的是哪些诗句? 5、这些诗句从哪些方面歌颂黄河?可以分为 几层?
诗人歌颂黄河的目的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 民族,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 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 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 河,保卫中国。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
谢谢大家
光未然,原
名张光年。现代 诗人,文学评论 家。1936年到延 安,创作了歌颂 中华民族精神的 组诗《黄河大合 唱》,经冼星海 谱曲后风行全国。
读《教材1+1》第52页“生难字”和 “多音字”,注意字形和读音。
强迫 (qiǎng ) 澎 pài( 湃 )
屏障 ( píng) 狂lán( 澜 ) 哺育( bǔ ) diān峰( 巅 )
读《教材1+1》第52页“成语”和“词 语集锦”。
1、体格和精力。 2、比喻培养。
( 体魄 ) ( 哺育 )
3、形容水势广阔浩大。 ( 浩浩荡荡)
4、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诗文。 ( 赞歌 )
5、比喻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 摇篮 )
听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情 感。
自由朗读诗歌,深入了解 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解析版)

05、《黄河颂》——群文阅读怎样赏析诗歌?——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诗人在诗中综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了黄河。

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说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如“啊!黄河!”三次出现,构成反复,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又能帮助我们提高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力。

同时,修辞手法也是中考诗歌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简要分析诗歌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可采用以下步骤:1、准确指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点出这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

3、指出这种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注意:在中考试题中,对古诗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考查时,有时候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借助对名句的赏析间接考查。

答题模式: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

【真题演练】(一)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01、本诗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本诗饱含激情地描绘了长江的气质、气势;热情讴歌了长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指出其对我们民族不断前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02、结合《黄河颂》,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
3.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黄河的伟大形象,表达对中华民族的赞美之情;
4.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探讨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如:对仗、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黄河颂》,使学生感受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伟大,理解黄河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让学生成为讨论的主体。但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偏离主题,这时我需要适时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上来,确保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黄河颂》的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中生字词,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源自情,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具体内容包括:
1.阅读课文《黄河颂》,了解黄河的历史地位和地理特点;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磅礴、狂澜、惊涛、激流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结构的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黄河相关的文化或地理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黄河精神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意写作活动。学生将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句。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ppt课件(37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ppt课件(37ppt)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富贵比作浮云,表现了孔子淡泊富贵的高尚品格,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 格和旷达的精神,坚持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句话对消除当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为谋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的弊端,具有 重要的意义。 2.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 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教材P28,批在 教材P29,批在 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 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一泻万丈( ) xiè
字形易错
(qiá)nɡ坚强
屏 ( bīn)ɡ屏营
强 (qiǎ)nɡ强词夺理
( bǐn)ɡ屏息凝神
(jiàn)ɡ倔强
读音易错, 读“jué”。
意为“惶恐的样子(多用于奏章、书札)”。
• 字形辨析
障(zhànɡ)屏障 嶂(zhànɡ)重峦叠嶂 彰(zhānɡ)表彰
澜(lán)狂澜 斓(lán)斑斓 谰(lán)谰言
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河下游四里的教练营大操场同学兵玩球时,这个人也必参加热闹。大操场里极多牛粪,有一次同人争球,见牛粪也拚命一脚踢去,弄
得另一个人全身一塌胡涂。这朋友眼睛不能辨别面前的皮球同牛粪,心地可雪亮透明。体力身材皆不如人,倒有个很好的脑子。玩虽 玩得厉害,应月考时各种功课皆有极好成绩。性情诙谐而快乐,并且富于应变之才,因此全校一切正当活动少不了他,大家亲昵的称 呼他为“印瞎子”,承认他的聪明,同时也断定他会短命。

2022年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2022年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2022年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

教学难点:把握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课后生字组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课后生字组词

《黄河颂》课后生字组词的中英文版如下:中文版生字组词:1.巅(diān):巅峰、山巅2.澎湃(péng pài):澎湃的波涛、激情澎湃3.狂澜(kuáng lán):掀起狂澜、力挽狂澜4.浊流(zhuó liú):浊流宛转、澄清浊流5.宛转(wǎn zhuǎn):歌声宛转、宛转曲折6.屏障(píng zhàng):天然的屏障、筑起屏障7.哺育(bǔ yù):哺育生命、哺育成长8.榜样(bǎng yàng):树立榜样、学习榜样英文版对应解释:1.巅(diān): Summit, peak1.巅峰: Summit peak2.山巅: Mountain summit2.澎湃(péng pài): Surging, tumultuous1.澎湃的波涛: Surging waves2.激情澎湃: Overflowing with passion3.狂澜(kuáng lán): Torrential waves, violent surge1.掀起狂澜: Raise violent waves2.力挽狂澜: Turn the tide4.浊流(zhuó liú): Turbid current, muddy flow1.浊流宛转: Turbid current twists and turns2.澄清浊流: Clarify the turbid flow5.宛转(wǎn zhuǎn): Melodious, winding1.歌声宛转: Melodious singing2.宛转曲折: Winding and tortuous6.屏障(píng zhàng): Barrier, shield1.天然的屏障: Natural barrier2.筑起屏障: Build a shield7.哺育(bǔ yù): Nurse, foster1.哺育生命: Nurture life2.哺育成长: Foster growth8.榜样(bǎng yàng): Role model, example1.树立榜样: Set an example2.学习榜样: Learn from a role model请注意,英文翻译可能因语境和个人理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里提供的是一种基础的翻译方式。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知识点】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精练精析(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精练精析(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劈.开(pī) 澎湃.(bài) 山巅.(diān)B.浊.流(zhú) 扮.演(bàn) 构筑.(zhù)C.哺.育(pǔ) 发源.(yuán) 屏障.(zhànɡ)D.体魄.(pò) 宛.转(wǎn) 流泻.(xi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掀起万丈狂澜..。

(巨大的波浪)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雄壮、雄伟)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里是比喻支流)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D.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5.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6.综合性学习。

班上开展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

第三层:“学黄河” 发出誓言。
反复 修辞手法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 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 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以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收束全诗,使 诗歌的主题得以扩展深化。
赏析、探究:
1.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 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 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该 是哪个字?统领到哪?
第二层“颂黄河”歌颂黄河是
啊!黄河! 民族的摇篮和屏障,泽被众生,激
励中华民族。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体现了黄河磅礴、勇 不可当的气势,把黄 河众多支流比喻成臂 膀,突出宽广和气势 磅礴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整体感知
【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 /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象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
这些句子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 你认为是从哪些角度写的,表现了黄河 的什么特点?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 /这里,/我们要在你的面前,/献一首长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英雄”赋予黄河人的精神面貌,奠定歌颂赞美基调。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黄河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静下心来想想,体会一下中
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生发出来的磅礴的爱国激情。

参考答案:
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二、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
哪种抒情方式?你还能从自己读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参考答案:
本诗属于直接抒情。

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举例:闻一多的《太阳吟》属于直接抒情,上学期学过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则属于间接抒情。

三、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
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

1.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2.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两三处词句,仔细品味并加上
批注。

参考答案:
字词作用的批注,第三处是在提示诗歌的内容层次,第四处是在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五处是对结尾特点的评价。

【批注示例】语句: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批注: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四、举办以小组为单位的诗歌朗诵比赛。

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设计
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认真练习,在班里展示。

五、课外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黄河颂》课文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做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课文赏析《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歌颂了黄河的宏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充满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首先,诗人通过对黄河的生动描绘,展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桀骜不驯的血性。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这些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河的震撼力。

同时,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表现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其次,诗歌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赞美。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这表现了黄河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奋勇抗争,前赴后继。

这种英雄气概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诗歌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发扬民族精神的决心。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表现了诗人对黄河精神的崇敬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之,《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
蒋福英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范读及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责任感以
及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问你们知道有哪些有关于黄河的古诗诗句吗?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黄河北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自古以来就是在文学作品出频频出现的形象,今天我们要学习到一篇
有关于黄河的现代诗歌——《黄河颂》。

二、文学常识
(一)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二)《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xiǎn)星海谱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
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三)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

现代作家、评论家。

学:齐读文学常识部分。

师:《黄河颂》本是一部合唱音乐作品,那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刚刚大家欣赏到的这首歌是由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表现了黄河的壮阔、磅礴的气势。

一首歌包括旋律和歌词,这首歌的旋律能够表现黄河儿女的
英雄气概,那么它的歌词是否和它的旋律相配,也能表现出这种气势和气概呢?现在我们要学习下这首歌的歌词部分。

三、积累字词
(学生齐读;教师纠错,强调易读错字音、易写错字)
巅 diān 澎湃 péngpài 狂澜 lán 屏障 píngzhàng 哺育 bǔ九曲连环qū:本意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

现在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四、朗诵诗歌
听泛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划朗读节奏。

听了朗读,发现这首歌的歌词读起来也非常有气势,和音乐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第一单元学习重点的合并段落,接下来我们要对歌词诗句进行合并,请大家对诗歌主题部分——歌词部分进行层次的划分。

五、并诗句理思路品描写
(一)并诗句理思路
(学生发言,教师启发。

注意主语的转换,前两部分歌颂黄河,最后一部分转换为号召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1.描绘黄河的自然特点。

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2.赞颂黄河的历史作用。

从第一个“啊!黄河”到“发扬滋长”。

3.倡导我们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从“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到诗歌最后。

4.诗歌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气魄。

(二)品描写
接下来我们对这三个层次逐层进行解读,首先是描写部分。

1.看视频《黄河波浪》
2.看了视频,你会用什么词语描写黄河呢?(学生集体发言)请把文中这些词划出来。

滚滚、奔、澎湃、掀、狂澜
其中“奔”、“掀”等词最能反映黄河的力量,不可阻挡。

3.展示《黄河地图》,能反映诗歌哪些语句呢?
浊流玩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黄河呈大“几”字形,有九个重大的弯;黄河发源巴颜克拉山,向东注入
海洋;原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一带称为中原地区
4.其中哪些词语最能反映黄河的气魄?请划出。

宛转、九曲连环、奔、劈
其中“奔”、“劈”等词最能反映黄河的力量与气魄,不可阻挡
5.刚划出的这些词语都是什么词性的?
诗人用的是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表现的黄河气魄的。

齐声朗读诗歌第一部分。

六、朗诵诗歌,体会诗情
朗读诗歌抒情部分,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黄河在中华民
族历史上所起的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启发。


(一)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黄河分别比喻成“摇篮”、“巨人”、“臂膀”。

(二)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分析)
1.摇篮——孕育了中华民族
展示《原始人遗址》,朗读诗歌: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故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没有黄河,就没有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发源地,是孕育我们出生的
母亲河!)
2.巨人——保护了中华民族
(黄河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3.臂膀——哺育了中华民族
(千万条铁的臂膀是指黄河的支流,支流灌溉了黄河流域。

)
补充:
这三个部分顺序可以颠倒吗?
不行。

黄河是母亲,中华民族是母亲的孩子,在母亲的孕育、保护、哺育
下才得以出生、生存、成长,对应着孩子的成长过程。

七、品读议论,体味主旨
读议论部分,联系创作背景,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歌颂黄河?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一)看视频《南京大屠杀》
(二)品味情感
这首诗歌歌颂黄河是为了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这首诗歌借歌颂黄河表达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板书】
黄河颂
光未然
1.描绘黄河的自然特点
2.赞颂黄河的历史作用
3.倡导我们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