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脂肪酸与肿瘤
游离脂肪酸_脂肪酸氧化_fao_巨噬细胞极化_理论说明
游离脂肪酸脂肪酸氧化fao 巨噬细胞极化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存在于机体内。
它们是脂肪的组成要素,通过脂肪分解释放出来或通过饮食摄入进入机体。
不同来源的游离脂肪酸在人体中具有多样化的作用和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游离脂肪酸、脂肪酸氧化和FAO与巨噬细胞极化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游离脂肪酸的定义、来源及其对机体的作用和影响。
然后,探讨脂肪酸氧化反应、相关代谢途径以及其在生理和疾病中的意义。
接着,重点关注FAO在巨噬细胞极化调控中起到的作用机制,并深入分析FAO在免疫反应调节中的意义及其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游离脂肪酸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及FAO在该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分析游离脂肪酸与脂肪酸氧化、FAO和巨噬细胞极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体免疫调节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途径。
此外,本文也旨在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展望。
2. 游离脂肪酸2.1 定义和来源游离脂肪酸是一类不与甘油结合的脂肪酸分子,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
它们是由脂肪组织分解的三酰甘油释放出来,或者通过摄入富含脂肪的食物而进入体内。
2.2 作用和影响游离脂肪酸在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被身体各个组织利用为能量来源,尤其在长时间的低血糖状态下。
此外,游离脂肪酸也是合成细胞膜、激素和信号分子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单元。
然而,过多或长时间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
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展。
此外,某些特定类型的游离脂肪酸还可能导致细胞毒性和炎症反应。
2.3 调控机制游离脂肪酸水平受多个因素的调控。
脂肪组织中三酰甘油的分解通过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嗜肌酸激活的脂肪激酶(ATGL)等酶的作用来释放游离脂肪酸。
肿瘤治疗中的血脂代谢异常与处理
肿瘤治疗中的血脂代谢异常与处理肿瘤代谢异常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持续的生长信号、死亡逃逸、永生复制、血管再生等肿瘤经典特征并列,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肿瘤细胞本身便会出现脂质代谢的变化,肿瘤组织中常发现脂质合成的激活[1],这不仅可以为细胞的生长提供额外的能量,也能作为激素和第二信使前体物质参与到细胞信号传导等生命活动当中[3],借此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等多个环节[4]一、肿瘤治疗中血脂异常近年来,患者在接受抗肿瘤的治疗中出现血脂异常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的关注,这得益于血脂与心血管事件的密切联系。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实际上广义的血脂异常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5]。
引起血脂升高的治疗有:1.内分泌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内分泌药物对血脂的影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产生差异可能与人种、年龄等因素有关[6]。
以乳腺癌为例,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7]。
内分泌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如氟维司群)、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戈舍瑞林等)等。
研究发现他莫昔芬及托瑞米芬具有降低TC、TG的作用,但托瑞米芬可升高HDL,而他莫昔芬则会降低HDL[8-10]。
AIs对血脂的影响同样无定论,多个实验结果受药物种类及实验设计的不同而不同,多数文章认为依西美坦有轻度降低血脂的作用,而来曲唑和阿那曲唑则会轻度升高血脂或基本不影响血脂[6, 10, 11]。
在前列腺癌及乳腺癌中均广泛使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戈舍瑞林等)也会引起TC、TG、HDL的升高,但对LDL 影响较小[6]。
肿瘤微环境的代谢产物
肿瘤微环境的代谢产物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复杂的代谢活动,产生了多种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并对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肿瘤微环境代谢产物:
1. 乳酸(Lactate):在缺氧条件下,肿瘤细胞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大量的乳酸。
乳酸的积累可以导致肿瘤酸化,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并且可能对免疫细胞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2.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肿瘤细胞可以从周围组织中获取游离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
游离脂肪酸的代谢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
3. 氨(Ammonia):肿瘤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可以导致肿瘤酸化,并且可能对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4. 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s)代谢产物:肿瘤微环境中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如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和信号通路来调节肿瘤生长和免疫应答。
5.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某些肿瘤细胞可以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神经递质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这些肿瘤微环境的代谢产物对于肿瘤的发展和免疫应答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这些代谢产物以及它们与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肿瘤微环境的生物学特性,
并为肿瘤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发展提供新的线索。
中药抗肿瘤药理有哪些
中药抗肿瘤药理有哪些关于《中药抗肿瘤药理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针对许多得了肿瘤病症的病人,全是非常痛楚的,由于肿瘤无法得到合理的医治会发展趋势的迅速,乃至会出現无法控制,因此许多得了肿瘤的病人,想充足了解一下中药材抗肿瘤的药理学,为你能尽早的掌握,就来全方位看一下下边详尽的详细介绍,期待对你控制肿瘤有协助.一、影响肿瘤细胞的一切正常新陈代谢肿瘤细胞有生长发育快和不成熟的特性,其核苷酸新陈代谢出现异常活跃性,有很多中药材根据对核苷酸新陈代谢的影响而对肿瘤细胞具备抑止或破坏力功效,如黄芩、黄柏中的小檗碱可插进肿瘤细胞的dna双螺旋结构中,使不可以一切正常地拷贝和基因表达,进而抑止肿瘤细胞的繁育,山慈菇、喜树碱、虎杖、降香、龙葵、青黛、蓖麻、补骨脂等也是有相近的功效,红毛五加的茎皮及树根皮中的挥发油对人塑造败血症粒细胞有抑止其生长发育的功效,能抑制其dna各期的微生物生成。
大青叶中的靛玉红、冬凌草、全虫、防己、枸杞、鸦胆子、穿心莲、猪苓、麻椒碱抑止肿瘤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生成及其蛋白的翻译过程而抑止蛋白的微生物生成,进而抑止肿瘤细胞的一切正常生长发育;靛玉红还可诱发漫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脂类溶解,使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比率扩大,减少膜脂类流通性使膜蛋白恢复过来,推动膜酶促反应、媒介的运行及其各种各样蛋白激酶作用,也提升蛋白的微生物生成,进而抑止恶变体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衍;久已了解,camp抑止细胞的增殖,cgmp推动体细胞有丝分裂,肿瘤体细胞的camp水准显著降低,其恶变水平越高而camp 水准越低,一些癌症药物根据提升camp水准而具备功效,甘草可提升胃黏膜的camp成分,使贲门、幽门黏膜的camp水准明显上升,用以治疗胃癌配入棘籽可提升功效;斑蝥抑止camp磷酸二酯酶特异性而提升camp水准,且使camp/cgmp比率回暖。
山参、天门冬、麦冬、薏苡仁、猪苓、薏米仁、白术茯苓、白芍、百合花、赤芍、淮山药、扁豆、磨菇、鸦胆子等也可以使肿瘤体细胞的camp提升而具备防癌功效,配入棘籽可提升功效。
肿瘤条件下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位无关。肿瘤的存在,是诱导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 因,其他冈子包括炎性反应也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 生。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葡萄糖储存减少,外周组织 对葡萄糖的氧化显著减少、氧化底物部分从葡萄糖 转化为脂肪酸。肿瘤病人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胰岛 素受体信号转导障碍有关。肿瘤病人机体多种细胞 因子升高,是导致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障碍的重要 原因…。肿瘤病人糖代谢障碍的详细机制有待进 一步研究。
1糖类代谢
肿瘤病人的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葡萄糖的氧 化和利川降低,葡萄糖转化增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素分泌相对不足。 1920年,著名生化学家Otto Warburg发现,在有
氧条件下肿瘤细胞大量摄取葡萄糖,并产生乳酸的 现象,被称之为“Warburg效应”。大多数正常组织 在有氧时通过糖的有氧分解获取能量,只有在缺氧 时,才进行无氧糖酵解。肿瘤组织则不同,即使在有 氧条件下也主要以无氧糖酵解获取能量,肿瘤细胞 中约50%的ATP来源于糖酵解途径。这可能与瘤 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瘤细胞的酶谱变化,特别 是糖酵解的关键酶活性增加和同工酶谱的改变有 关。己糖激酶Ⅱ(HK一1I)、ATP柠檬酸水解酶 (ACL)(正常细胞为6一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脱
葡萄糖在肿瘤细胞内酵解仅生成2分子ATP 和2分子乳酸。乳酸在肝内重新生成1分子葡萄糖 时需消耗6分子ATP,每一次循环冈此有4个高能 磷酸键的损失,因而在这一无效循环中浪费了大量 的能量。正常情况下,乳酸(Coil)循环仅占葡萄糖 转化的20%,而在癌性恶病质病人中却增加至 50%,60%的乳酸再次进入Coil循环。肿瘤病人乳 酸水平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呈正相关,与病人生 存率呈负相关"J。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的糖异 生作用增加,是肿瘤病人葡萄糖转化增加的最主要 特征,葡萄糖转化增加的最直接受到肿瘤分期、组织 类型以及是否存在恶病质等的影响。
肿瘤病人的代谢特点
营养不 良 的 肿 瘤 病 人 能 量 消 耗 异 常 的 分 别 达 到 #D= 和 两篇著作均表明能量消耗降低病人比例要多于能量 #’= , 消耗升高的病人。 I,?0 等人发现肿瘤病人的生存期与能量代谢的改变 密切相关, 在代谢正常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仅为 !%ED 个月, 低代谢病人为 %!E" 个月, 高代谢病人为 (%ED 个月。他们的 研究显示能量代谢的改变与病人年龄、 性别、 体重、 营养状 况以及有无肝脏转移无明显相关
[L] 通过动物实验揭示在肿瘤的不同时期能 J/K3<@ 等人
恶性肿瘤病人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甚高, 尤以胃肠道 肿瘤病人明显。肿瘤病人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和机制颇为 复杂, 有肿瘤导致全身的代谢改变, 也有来自抗肿瘤治疗的 相关因素。本文拟就肿瘤病人的代谢改变作一综述。 ! 能量代谢改变 肿瘤的存在将改变宿主能量消耗 ( +,+-./ +01+,2345-+, 。在众多文献中, 肿瘤病人实测的能量消耗主要为基 66) 础能量消耗 ( 766) 或通过代谢测定的静息能量消耗 ( )66) 。 预测的能量消耗是通过 89--3:;7+,+23<4 公式计算, 定义能量 大 消耗的测定值在预测值的 ’"= > !!"= 之间为正常代谢, 于 !!"= 为高代谢, 小于 ’"= 为低代谢。 大多数但并非所有肿瘤病人出现能量消耗增加, 早期 对成 人 急 性 白 血 病 的 研 究 显 示 基 础 代 谢 率 上 升 &= >
[="] [=%] 发生变化, 对某些氨基酸有特殊需求 。王亮等人 的
肿瘤恶病质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肿瘤恶病质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肿瘤恶病质(cancer cachexia,CAC)是指肿瘤疾病状态下机体自身组织被消耗的不良现象。
临床上以短期内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厌食、乏力、疲劳、衰竭、脂肪和肌肉群进行性消耗和脏器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
常见于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约有50%晚期肿瘤和80%终末期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生恶病质,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恶病质的发生机制很复杂,可能由代谢异常,宿主免疫系统产生致炎细胞因子、体循环中肿瘤产生的分解代谢因子,及体内各种因子平衡失调、摄食减少等因素引起。
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一理论可以满意地解释恶病质状态。
现就目前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1 代谢异常机体的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机体代谢异常,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加强,无效的能量利用升高(高代谢表现)是产生恶病质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实体癌患者体质量下降之前基础代谢率(BMR)就已升高并伴随体内儿茶酚胺升高,而非癌性营养不良者儿茶酚胺降低。
1.1 糖类代谢异常糖类是机体可直接利用的能量,正常机体生命活动供能70﹪来自糖类,为有氧呼吸方式。
肿瘤患者机体内的组织,或因同工酶的改变或因血管生成不良而缺氧,几乎全靠糖酵解供能,是一种低效产能方式,故肿瘤消耗大量的葡萄糖。
它的主要表现为葡萄糖生成增加和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
研究发现乳酸和生糖氨基酸的异生作用增加是肿瘤患者葡萄糖转化增加的最主要特征。
也有学者认为,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在胰岛素抗性改变,葡萄糖合成、糖异生和葡萄糖乳酸(Gori )循环活性增加,葡萄糖耐量和周转下降。
研究表明60%的肿瘤患者存在糖耐量下降,Cori循环增加与机体体质量丧失之间存在明显关系[1]。
正常情况下,Cori循环占20%供葡萄糖转化,而在恶病质的肿瘤患者中则增至50%,且可处理60%的乳酸[2]。
1.2 脂肪代谢异常当正常人体摄取能量过多时,常被转化为脂肪储存。
脂肪细胞中的三酰甘油是脂肪贮存的主要方式,而经水解三酰甘油成游离脂肪酸而进人血浆,给机体供能。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游离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简称FAS)是一种关键酶,在生物体内负责合成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不仅是生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还参与细胞膜的组成以及信号传导等生理过程。
因此,研究游离脂肪酸合成酶对于理解脂质代谢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游离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游离脂肪酸是由乙酰辅酶A(Acetyl-CoA)作为起始物质,在细胞质中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合成而成。
游离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游离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中,该复合体由多个酶活性位点组成,包括脱水酶、酮酸还原酶、酮酸合酶等。
游离脂肪酸的合成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1.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进入游离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与二氧化碳和ATP发生反应,生成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所需的底物:酮酸(malonyl-CoA)。
2.酮酸与乙酰辅酶A羧化酶结合,形成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中间体。
3.活性中间体与游离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中的其他酶活性位点进行一系列的反应,包括脱水、还原、合酶等催化步骤。
这些反应使得乙酰辅酶A的碳链逐渐延长,并最终形成长链脂肪酸。
4.合成的长链脂肪酸经过进一步的修饰,例如酰化、酰基转移等反应,最终形成不同类型的脂质分子。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是一个大型复合酶,由多个亚单位组成。
在人类中,游离脂肪酸合成酶的主要亚单位包括α、β、γ、δ、ε五个亚单位。
每个亚单位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共同参与游离脂肪酸的合成过程。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的调控游离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
这些调控机制可以分为转录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在转录水平上,游离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受到多个转录因子的调控。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转录因子SREBP(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它能够结合游离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促进其转录和表达。
脂肪细胞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脂肪分解 是脂 肪细胞产 生脂肪 酸及 能量 的过程 。在 这 个过程中 ,甘油三酯被分解 成脂肪 酸和甘 油 。这个 过程需 要 3个关 键酶参 与 ,每一个分 别从甘油 支架 中移 除一个 脂 肪酸 。第 一个 关键 酶是 脂肪甘油 三酯脂肪酶 ( A TG L ) ,使 甘油 三 酯 变 成 甘 油 二 酯。第 二 步 由 激 素 敏 感 性 脂 肪 酶 ( HS L )参与 ,生成单酰基甘油 。最后一步水解反应是在 单
带来 广泛 的病理变 化。如脂肪 细胞发生 功能失 调后产 生大
量 的游 离 脂 肪 酸 ,破 坏 临 近 细 胞 的 细 胞 膜 ,导 致 内质 网 应
激及线粒体损伤 _ 2 ] 。为 了减轻 毒性 ,游离 脂肪 酸与甘 油发
组织才 由传统 的角 色转变 成具 有 多种功 能 的 内分 泌 器官 , 调节机体能量及代谢 的平 衡 。近几 年肿瘤研 究重点 逐渐从
1 4年 7月 第 l 5 卷 第 4期
C h i n J C l i n Ob s t e t Gy n e c o l J u l y 2 0 1 4 ,Vo 1 . 1 5 ,No . 4
・
综述 ・
脂 肪 细胞 与妇 科 恶性 肿 瘤关 系 的研 究 进展
李明 霞 李 小平 魏 丽惠
酯[ 5 ] 。整 个 脂 肪生 成 过 程 的 限速 酶是 乙 酰辅 酶 A 羧 化 酶 。
白色脂肪主要是储存 甘油三酯 ,并 能将其分 解成游 离 的脂
肪 酸 释 放 出 去 。此 外 还 可 以 通 过 分 泌 脂 肪 因子 、瘦 素 及 促
进非脂肪细胞 B 一 氧化作用来 降低能量 的摄 入及外周脂肪 水
、
脂 肪 细 胞 的 生 理 、病 理 及 生 物 学 特 性
游离脂肪酸正常值范围
游离脂肪酸正常值范围游离脂肪酸正常值范围一、解析:1、游离脂肪酸(FFA)是一种特殊的非甘油三酯脂肪。
它是一种短链脂肪酸,主要由油酸和硬脂酸组成;2、游离脂肪酸主要由肝脏代谢而来,是脂肪贮存和合成的重要来源,也是脂代谢轻重要的素材;3、游离脂肪酸的健康参考值为0.8mmol/L ~ 1.7mmol/L,依据机构不同有所不同,如果偏低,可能是肝脏和胰腺功能下降,偏高则可能是肝脏和胰腺疾病。
二、脂代谢1、脂代谢是指脂肪(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体内发生合成、氧化、消解、转化、储存等一系列反应的过程。
2、脂代谢受消化液的吸收量和调节,主要包括脂肪的摄取、脂肪的合成、脂肪的储存、脂肪的分解和脂肪的转化等。
3、脂代谢出现失调时,会造成血清的游离脂肪酸偏高或偏低,以及血脂分型的改变,造成肝脏、心脏等多系统疾病。
三、游离脂肪酸的正常参考值1、游离脂肪酸正常值一般是0.8mmol/L ~ 1.7mmol/L 之间,如果偏低,可能是肝脏和胰腺功能下降;2、偏高则表示肝脏和胰腺活动减慢,可能是由于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胰腺炎、溶血性疾病等病因所引起;3、如果游离脂肪酸明显偏高,则可能是恶性肿瘤或者肝病所致,需要及时就医。
四、游离脂肪酸调节1、抑制脂肪贮存:充分休息,适当运动,坚持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新陈代谢率,促进脂肪的消耗;2、调整饮食:控制摄入高脂肪食物,如猪油、肥肉、黄油等,多吃大量的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增加植物性脂肪的摄入;3、补充营养:多吃含有抗氧化剂,比如含有丰富维生素C、维生素E和亚麻酸等营养,可以有效抑制脂肪氧化,防止脂肪滞留;4、定期疗养:增强肝脏和胰腺功能,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脂代谢,如口服中草药、促进荷尔蒙分泌的物质等,以有效达到调节脂肪代谢的目的。
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与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
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与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胡红琳;王佑民;王长江;刘玲;时照明【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年(卷),期】2008(25)10【摘要】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游离脂肪酸(FFA)与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19例肥胖和29例正常体重受试者,采用RT-PCR检测腹部皮下与大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脂联素、TNF-α、FFA等指标.结果 (1)肥胖患者的血清TNF-α、FFA高于正常体重组;脂联素降低.(2)肥胖组中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低于皮下脂肪组织和正常体重组网膜脂肪组织.(3)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4)腹部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联素受体1、脂联素受体2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脂联素、FFA呈负相关.结论肥胖人群的血清TNF-α、FFA升高,脂联素降低,且其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量亦降低;血清FFA升高与腹部皮下脂联素受体表达下调相关.【总页数】3页(P690-692)【作者】胡红琳;王佑民;王长江;刘玲;时照明【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相关文献】1.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游离脂肪酸、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陈凯庭;郝亚楠;董学勤;高颖;谭宓;刘一然;张晓青;李红岩;安艳荣2.肥胖者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 [J], 陈明卫;时照明;何衡杰;周剑;王佑民;王长江;章秋;胡红琳3.男女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中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 mRNA表达的比较 [J], 陈明卫;时照明;何衡杰;周剑;王长江;章秋;胡红琳;王佑民4.肥胖人群抵抗素表达与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水平的研究[J], 胡红琳;王佑民;王长江;周剑;刘玲5.超重人群脂肪组织脂联素受体的表达与血清瘦素、游离脂肪酸的关系 [J], 刘玲;胡国平;王佑民;杨明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类代谢调节和慢生长型恶性肿瘤
脂类代谢调节和慢生长型恶性肿瘤脂类代谢对于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体内,脂类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和结构物质,同时也是信号分子和调节因子。
脂类的代谢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肿瘤的生长和恶化。
一、脂类代谢和肿瘤发生脂类代谢异常是导致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脂类主要包括脂肪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等多种类型,它们通过合成、分解、转运和氧化还原等过程,维持人体内脂质的平衡。
脂肪酸是组成细胞膜的基础单元,同时也是能量来源之一。
在生物体内,脂肪酸通过脂肪酸合成酶(FAS)合成,再经由三酰甘油(TAG)代谢途径,氧化成为二氧化碳、水和ATP等物质。
而磷脂则是建立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在细胞会经受到氧化应激,导致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
此时,一些磷脂转移酶(PLTP、LPCAT等)和磷酸二酯酶(PDE)的表达水平会上升,以修复细胞膜和保护细胞稳定。
然而,当脂类代谢过程以不同形式受到干扰,从而会影响到肿瘤发生和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高浓度脂肪酸的毒性作用:过度摄入饱和脂肪酸或过多进食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会导致血浆内的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引起胰岛素耐受性及胰岛素分泌不足,由此反过来导致血糖升高和脂肪酸酰化加重。
在这种状态下,产生大量多余的脂肪酸在血浆和肝脏中聚积,从而导致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症等代谢类疾病的发生。
同时,过量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会激活 TLR4 和 NLRP3 等炎症信号通路,在免疫细胞中引发炎症反应,增加ATP等一系列细胞信号物质的释放,间接影响细胞分裂和增殖,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2、胆固醇代谢的异常: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脂质分子,在细胞膜的搭建、维持和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胆固醇代谢异常会导致 APOB、LDLR、HMGCS1 等基因表达异常和脂肪酸β氧化酶活性降低等现象的出现,进而影响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二、慢生长型肿瘤和脂类代谢的关系慢生长型肿瘤是一类生长速度缓慢、不易侵犯及转移的肿瘤,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列腺癌、肾癌等疾病。
游离脂肪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游离脂肪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游离脂肪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限,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游离脂肪酸在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游离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调节细胞生理活动的信号分子。
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首先,游离脂肪酸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添加游离脂肪酸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加快,并且侵袭能力也增强。
此外,游离脂肪酸还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使癌细胞在体内长期存活。
其次,游离脂肪酸还可以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代谢途径。
前列腺癌细胞对葡萄糖的依赖性较低,而对脂肪酸的依赖性较高。
研究发现,游离脂肪酸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脂肪酸合成,增加细胞内脂肪酸含量,并通过脂肪酸代谢通路为细胞提供能量。
此外,游离脂肪酸还可以激活前列腺癌细胞的脂肪酸氧化代谢途径,增强细胞内脂肪酸的分解和利用。
这些代谢调节作用可能是游离脂肪酸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一个重要机制。
另外,游离脂肪酸还可以通过作用于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来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研究发现,游离脂肪酸可以影响前列腺癌细胞中多个信号通路的活性,如核因子κB (NF-κB)通路、Wnt/β-catenin通路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等。
此外,游离脂肪酸还能够调节转录因子的表达和活性,如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调节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结起来,游离脂肪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机制涉及增殖和侵袭能力的调节、代谢途径的调控以及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作用。
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与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
60・ 9
志 20 0 8年 1 第 2 0月 5卷 第 1 0期
JCi n r d O t e 0 8V 12 No. 0 l It nMe 。 co r 0 .o.5 n e b 2 1
.
・
论著 ・
脂 联 素 及 其受 体 m N R A表 达 与血 清游 离 脂 肪 酸 、 瘤 坏 死 因子 的研 究 肿
mN R A表达的关 系。方法 1 9例肥胖和 2 9例正常体重受试者 , 采用 R .C TP R检测腹部皮下与大网膜 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及其受体 m N R A的表达水 平 , 同时测定血 清脂联 素、N .. F T Ff、 A等指标 。结果 tF () 1 肥胖患者 的血清 T Fd、F N — F A高于正常体重组 ; 脂联素降低。( ) 2 肥胖组 中网膜脂肪组 织脂 联素 mN R A表达量低 于皮下脂肪组织和正常体重组网膜脂肪组织 。( ) 3 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 m N R A表达 量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 。( ) 4 腹部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联素受体 1脂联 素受体 2mR A表 达水 平与 、 N 血清脂联素 、F F A呈负相关 。结论 肥胖人群的血清 T Fd F A升高, N . 、F 脂联素降低 , 且其网膜脂 肪组
o ei . 3 T ea M1mR x rsinlvli ie t dp s isew sn gt ey creae t PN b s y ( ) h p NA epeso e e n o na a ioet u a e av l orltdwi A . t n l s1m N xrs o ee m na ai s j t wt o syw r s ri n y w a l o r( )h p R A epes nl l i o et d oeo s e s i b i ee i I — I i v sn l p f uc h e t b 目i f
脂联素与肿瘤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脂联素与肿瘤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杨文平;姜宗飞【摘要】Adipose tissu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body,which is not only a storage organ, but also an endocrine organ.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adiponectin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at volume.Adiponectin appears to be connected with not only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but also with tumori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Plasma of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 decrease is probably a new risk factor for tumor. Here is to review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iponectin and tumors.%脂肪组织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储存器官,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分泌的众多脂肪因子中,脂联素是唯一随脂肪体积变大而在血液中浓度降低的因子,不但在糖、脂类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血浆中脂联素浓度降低对肿瘤来说可能是一种新的危险因素.现就脂联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15【总页数】3页(P2293-2295)【关键词】细胞因子;脂联素;肿瘤【作者】杨文平;姜宗飞【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脂肪组织只是一个储存能量的器官,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的储存库,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1]。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游离脂肪酸合成酶:深入探索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引言在我们的身体中,脂肪酸合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简称FAS)是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
它负责将碳源和能量转化为脂肪酸,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结构。
本文将深入探讨游离脂肪酸合成酶的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疾病的关联。
I.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的结构游离脂肪酸合成酶是一个巨大的多功能酶复合体,由多个功能酶模块组成。
具体而言,FAS包括七个不同的酶活性区域,每个酶活性区域都负责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不同反应步骤。
这些功能酶模块通过互连的结构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高度有序和高度复杂的酶机制。
此结构使得FAS能够高效地催化游离脂肪酸的合成,并保证反应过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II.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的功能游离脂肪酸合成酶在细胞内扮演着脂肪酸合成途径的中枢角色。
该酶催化串联的化学反应,将乙酰辅酶A(Acetyl-CoA)和丙酮辅酶A (Malonyl-CoA)转化为长链脂肪酸。
脂肪酸是结构脂类和能量储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用作细胞膜的组分以及脂肪组织的能量储备。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的催化作用,确保脂肪酸的合成能够高效进行。
III. 游离脂肪酸合成酶与疾病的关联游离脂肪酸合成酶的异常表达或功能失调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最突出的是肿瘤发展。
许多肿瘤细胞表达增强的FAS,这使得它们能够高效地合成脂肪酸,以支持其增长和生存所需的能量和结构。
因此,FAS已成为一个潜在的抗肿瘤药物靶点。
此外,游离脂肪酸合成酶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也有关联,尽管这些关系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IV. 总结与展望游离脂肪酸合成酶作为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在细胞代谢和疾病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复杂的结构和多功能性使其能够高效地合成脂肪酸,并确保细胞能够满足对能量和结构的需求。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Ξ刘惠敏 姜秋芬 戴尚飞 李兴发(河北医科大学基础所 石家庄 050017)摘 要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游离脂肪酸(FFA)的方法。
测定了20例正常人和16例糖尿病人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人的C16∶1等三种脂肪酸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异。
就脂肪酸类与疾病的关系作了讨论。
关键词 血浆 游离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脂类物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通过检测血浆中脂肪酸水平,可以研究某些重要疾病与脂质及脂肪酸的关系。
特别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它们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而且还能促使胆固醇的转变和排泄,从而降胝血中胆固醇的浓度,因此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并就其在临床上的意义加以讨论。
1 材料和方法1.1 测试对象正常人组:20名(男10,女10),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8.96岁。
系本校1995级体检正常的学生,部分来自血站体检合格的献血者。
病人组:16名(男8,女8),年龄44岁~70岁,平均年龄60.7岁。
均系 型糖尿病人,病史5~15年。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日立663-50气相色谱仪,装有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 I D)有毛细管装置。
C16∶0等十种脂肪酸标品为A lltech公司产品。
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氟化硼、甲醇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色谱条件色谱柱:OV-101玻璃毛细管柱,0.25 mm×18m,液膜厚度为0.25Λm(日立公司产品)。
检测器:F I D。
柱温起始温度170℃,保持3m in,以3℃ m in速率升温至220℃,保持5m in。
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器温度230℃。
载气为氢气,70m l m in。
分流式进样,分流比为100∶1。
1.4 提取与酯化提取:取2m l空腹血浆,加6m l甲醇,12 m l氯仿,充分振摇,2500r m in离心10m in,吸去上层水相,滤去蛋白,用0.5m l氯仿洗滤纸一次,滤液在60℃下N2吹赶至0.5m l。
游离脂肪酸776
游离脂肪酸776摘要:I.游离脂肪酸的概念- 游离脂肪酸的定义- 游离脂肪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II.游离脂肪酸的来源- 饮食中的游离脂肪酸- 人体内生成的游离脂肪酸III.游离脂肪酸的影响因素- 饮食因素- 生活习惯因素- 生理因素IV.游离脂肪酸的测量方法- 血液检测- 尿液检测V.游离脂肪酸的临床应用- 用于诊断和评估疾病- 用于治疗疾病VI.游离脂肪酸的注意事项- 控制游离脂肪酸的摄入- 定期检测游离脂肪酸水平正文: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简称FFA)是指在人体内没有与蛋白质结合的脂肪酸。
它们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于脂肪组织中,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游离脂肪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不仅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还与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游离脂肪酸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饮食中的游离脂肪酸,如动物性脂肪、油脂等;二是人体内生成的游离脂肪酸,主要在肝脏、肌肉等组织中通过脂肪酸氧化生成。
游离脂肪酸的影响因素包括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和生理因素等。
饮食因素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游离脂肪酸的水平;生活习惯因素中,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会影响游离脂肪酸的代谢;生理因素中,性别、年龄、遗传等因素也会影响游离脂肪酸的水平。
游离脂肪酸的测量方法有血液检测和尿液检测两种。
血液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可以直接反映体内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尿液检测则操作简便,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在临床应用方面,游离脂肪酸主要用于诊断和评估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以及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游离脂肪酸还可以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通过控制游离脂肪酸的摄入和增加其消耗,达到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的目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游离脂肪酸的摄入是预防游离脂肪酸相关疾病的关键。
人们应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疾病和癌症中的应用
游离脂肪酸定义:
游离脂肪酸(NEFA)是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量极少,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10%,在血浆中半衰期2~3分钟,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组织利用。
游离脂肪酸(NEFA)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等,引起细胞内微器损害,而且能增强细胞因子毒性,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疾病和癌症中的应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重要临床表现,从简单的脂肪肝到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直至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表现就是三酰基甘油(TAG)在肝脏的堆积。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其堆积于肝脏的三酰基甘油60%是游离脂肪酸(NEFA),来源于血浆游离脂肪酸池,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直接决定了进入肝脏的游离脂肪酸的绝对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据相关文献,在禁食状态,80%的脂肪酸由脂肪组织生成并释放到血浆游离脂肪酸池中,哪怕在进食状态下,此数值仍达到60%,因此由脂肪组织过度生成的脂肪酸将经由血浆游离脂肪酸池流入肝脏,从而造成三酰基甘油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脏中形成堆积[1]。
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作用于肝细胞可致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和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浸润。
即使极低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也可改变粘膜的通透性,导致粘膜受损,损伤内皮细胞。
因此,血清或肝脏中NEFA浓度略有增加即可损伤肝细胞。
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可作为癌症死亡率的独立相关指标(相对风险可达1.66,95%
置信区间1.25,2.21,根据年龄,吸烟史,心率和体质指数调整)[2]。
高浓度血浆游离脂肪酸可作为癌症死亡的预示,尤其是在最高浓度的20%患者中,如果是与吸烟或酒精相关癌症中,则其预示性将更为强烈。
众所周知,过多饱和脂肪饮食,将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生。
在禁食状态下,储存的甘油三酯将分解为游离脂肪酸,造成游离脂肪酸在人体中循环流通。
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向心性肥胖,系统性的游离脂肪酸循环流通升高,已经被证实可作为某些癌症的风险因子,如胰腺癌,肝癌,肾癌和子宫内膜癌等。
升高的游离脂肪酸可作为这些癌症的常规检测指标[2]。
游离脂肪酸可能与癌症诱发和生长相关,但是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关于这方面的解释。
无论如何,在肝脏疾病中检测游离脂肪酸对于监测肝脏疾病进程非常有效,而对于癌症病人检测游离脂肪酸,其强烈的癌症患者死亡率预示性则更加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High Plasma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Are Predictive of Cancer Mortality but No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Results from the Paris Prospective Study, Am J Epidemiol Vol. 153, No. 3,
2001:292-298
[2]Contribution of adipose tissue and de novo lipogenesis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 Clin Invest. 2005;115(5):113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