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教学

合集下载

诱思探究教学

诱思探究教学

四、导向性信息的设计
操作流程中每一步都会用到导向性信息, 导向性信息的设置因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教 师设定的问题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 教师的导向性信息必须是要求明确、学生具 有可操作性、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导向性信 息主要是落实学生的做、看、读、听、议、 写,让学生亲身体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恰当合适的导向性信息,能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 动脑思、动笔写、动口议、动眼看。
我认为诱思探究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 中解放出来。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学习效 率。
3、诱思探究教学不仅强调学生的 “思”,还注重学生的“练”,提出 练有六法,即做、看、听、读、议、 写。做、看是基础,听、读是主导, 议是交流,写是迁移。诱思探究教学 把“练”的规律和方法作了科学的、 合理的安排,大大提高了“练”的效 能。
加工信息
升华信息
三个认知层次,在每个认知层 次中,都可以设计一环套一环的学 生学习活动,一般都是用课件投影 出教师经认真备课后设计出的导向 性信息,使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学 什么(完成传承性课程)?”“怎 么学(完成体验性课程)?” 从而真正实现教师的“满堂教”变 为学生的“满堂学”。
每一个认知层次都要依据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 难点”的原则,以及学科特点, 特别是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 并瞄准学习目标,安排一些必 要地,有利于学生完成该认知 层次任务的学习活动,为此, 必须充分发挥导向性信息应有 的教学功能。
导向性信息范例:
5、请再次认真朗读课文,分析下面问题, 可以相互议论,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 的同学不要重复前面同学发言的内容, 可以补充,也可以提出不同见解。 6、认真阅读课本P60-62的相关内容,边阅 读边把关键地方标出来,阅读完毕之后, 完成以下3个问题,有的问题需要你写在练 习纸上,有的问题需要你组织好语言再举 手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取 他的发言内容,做好补充发言的准备,不 要重复前面学生的见解,可以谈自己的不 同意见,也可以进行补充完善。时间5分钟。

论高中政治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论高中政治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论高中政治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课堂应用高中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阶段,而诱思探究教学法则是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工具。

本文将围绕高中政治课堂应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展开探讨。

一、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诱思探究(EPI:Experience-Process-Integration)教学法,又称体验教学,强调通过学生的体验和亲身实践,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积极性,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

该教学法的基本流程为:体验(对新概念和问题进行感性体验)- 思考(学生基于感性体验基础上思考问题)- 交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 实践(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完成作业和调查研究)- 整合(反思、归纳与升华)。

诱思探究教学法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将教育视为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体验,并将教学和学习的重点置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上,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1.创设情境政治课堂中,引入生动、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和进行思考的原材料。

情境可以通过教师讲述、组织浏览图片和短片,或搜集相关新闻等方式呈现。

例如,通过“一张红十字会展板引发的思考”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感性体验,从而产生问题,并由此进入课题研究和分析。

2.融合实践政治课程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关键阶段,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探究调查、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和模拟选举等方式,将学生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政治的力量,提升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引导思辨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参与思辨过程。

例如,通过设计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材料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思熟虑、全面探讨,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不局限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体现思维的主体性与探究性。

4.提升交流政治探究是通过学生深度思考形成的个人见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反思,与同学和教师进行共同探讨和碰撞思想的机会。

《诱思探究 [“诱思探究”谋高效]》

《诱思探究 [“诱思探究”谋高效]》

《诱思探究[“诱思探究”谋高效]》“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讲究的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其所涵盖的内容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而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总结出这些地理现象的规律,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地理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地理非常适于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应用。

“诱思探究教学”设计为观察――思索――启发――研究四个环节。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地理教学中“诱思探究”法的尝试。

一、精心备课课堂教学效果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对教材理解掌握的深透程度。

在备课中我追求两个境界,一是把教科书读“厚”。

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从教材前后的联系中弄清本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细致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3、弄清本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把教科书读“薄”。

也就是在熟悉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学法”,把文本上的文字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能够吸引学生视听的课堂“台词”。

二、自主预习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预习要求,培养其课前预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预习的方法。

开始时,学生的预习仅仅是忽略图形、粗略看书、简单填空(学案主干知识)、做几个会做的题,既没有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也不能明确疑点、难点。

所以,教师要明确要求预习环节:明确内容及课标要求――学习教材(分析图形)――完成主干知识(整体把握)点击思维――即时巩固。

预习过程中要用双色笔做笔记,标出疑难点,要善于发现问题。

三、课堂探究1.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动起来。

允许学生出错,不打击学生;对积极参与或有进步的学生要适时、真诚地给予表扬;适时运用竞争、游戏等方法营造活跃、向上的课堂气氛;运用现代教育设备技术手段,多感官刺激学生,让学生形成“我的课堂我精彩”的理念。

2.互动探究的问题设计要有层次,要多结合实际,回扣基本知识,注重知识的生成;互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对于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方法,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探究数学问题,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1.2 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讲授内容过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深,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中职数学教学中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合作学习,学生往往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沦为知识的“接收者”,而非“创造者”。

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部分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数学难以理解和应用,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

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互动与合作、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方面,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字数:256】2. 正文2.1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在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中,学生被鼓励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语文诱思探究的几种有效方式

语文诱思探究的几种有效方式

语文诱思探究的几种有效方式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一味灌输,需要充当着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以诱导为手段,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促使其积极而主动的思考探究、实践体验,突显主体地位。

对此,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下几种常见而有效的诱思探究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形象探究法,获得具体化感知形象探究,即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形象材料,学生经历观察、处理信息等过程展开形象思维活动,由表象进入深层探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形象探究法符合学生思维认知特点。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其思维活动虽然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抽象思维水平还有待提高,得以直观形象为支撑。

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快速吸引学生,使其置身文本意境,加深知识理解,思维由低水平转化到高水平,教师就不能死守教材,程序化教学,要善于结合教学需求,巧用直观手段,刺激学生多重感官,丰富具体感知与表象认知,给学生自主与深层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如学习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蓝蓝的威尼斯》时,有些学生因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等条件制约,不能很好地想象威尼斯“水上都市”的奇特瑰丽风采。

为丰富学生直观感知,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灵活运用形象探究法,通过图画、视频等手段,给学生营造生动形象、富有动态与美感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

比如课前引导同学们先观看《欧洲庄园:威尼斯》录像片段,当风光旖旎的水城自远渐近映入在同学们眼帘时,他们不知不觉间被吸引过来。

随着画面的继续展开,历史悠久的美丽建筑,阡陌纵横的浪漫河道,加上声情并茂精彩解说,同学们自然陶醉在文化艺术气息浓厚、风光绚丽多姿的威尼斯,兴趣盎然地跟随教师的步伐来学习课文。

另外,学习之后,还可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写篇“游览”“水上城市”威尼斯的短文。

于是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动笔,相互交流,升华情感,其效果远远优于僵硬程式化教学。

二、体验探究法,感受实践性乐趣由语文新课标看,语文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尊重同学们的独特体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开展诱思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开展诱思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开展诱思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关键词〕诱导;直觉性;积极性;缜密性;深刻性;创造性近年来,笔者经过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开展“诱思探究”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变“学习数学”为“研究数学”,而且能克服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主动、生动的发展,从而使数学成绩明显提高。

下面,谈谈本人在“诱思探究”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演示诱导,培养思维的直觉性有些问题因太过抽象而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时,教师可采用实物和教具进行示范性演示,来讲述或印证抽象的问题,使问题更直观、易懂。

如:推导“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公式”时,教师若按课本方式平铺直叙,先构图,再作辅助线、面,学生会很难理解,只能被动接受。

如果巧制模具(用纸板做直角梯形,沿斜腰上端点的高折可得要画的线、面),利用模具演示诱导,既直观又明了,学生一看就明白,而且对怎样建模、怎样计算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引趣诱导,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

学生有了内在的兴趣,就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学科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方法及其美的表现,无不蕴含着引人入胜的兴趣因素。

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的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数学美等方面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

设疑诱导,培养思维的缜密性有了疑惑才能产生认识冲突,激发认识需求。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解疑、再设疑的过程,即“无疑——有疑——无疑”这样一条波浪式路线。

数学语言障碍是学生解题时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学语言包含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是数学特有的符号化体系,能使语言思维在思维的可见形式下再现出来。

因此,教师可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设误,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进行适当的点拨、诱导,使学生自己把问题弄懂、弄通,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引申诱导,挖掘思维的深刻性数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为了使学生会学习、能探究,教师可诱导学生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对特殊问题进行推广研究,寻找新的途径,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本例题、习题潜在的功能,以题攻题,从而提高应用水平。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到教育教学中。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发现,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兴趣和意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增强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概述1、教学目标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探究性,例如贫与富的差距,教师应该在课前设计好上课内容,并写出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并且发现问题。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最终得出结论,同时多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探索问题的方法,增加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形式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提供者,还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主导的学习,同时还通过创造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1、建立学生探究式学习型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建立学生探究式学习型课堂,鼓励学生在撕破题目的一层层外壳,发现题目的本质。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一个数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再将所有思路进行讨论,由此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2、设计教学活动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非常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数学实验室,将学习和游戏相结合。

例如,运用数独等数字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时体验到数学思维的快乐和乐趣。

3、利用多媒体设备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实际案例演示问题策略,纵向整合各学科知识,将数学引入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利用投影设备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常用数学知识在物业管理、市场营销、社区治理等实际应用领域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

2023-11-04contents •引言•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现状及问题•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在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中的实践•实践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科学思维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说,科学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的科学思维,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对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影响,以期为高中教育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研究提供支持。

02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诱导”为核心,通过启发、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和内在需要,关注个体的情感、兴趣和动机。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和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VS03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现状及问题科学思维的培养是高中生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适应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数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职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相对较低,数学学习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中职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学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而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正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教学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探讨其在提高中职生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二、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简介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发现,主动探索问题,并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学习。

在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非传统的灌输者,学生则成为课堂的主体和活跃者。

1.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设计符合他们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的问题,切忌题目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起中职生的思考和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打折、食物烹饪等,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提供资源和引导学生探索在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方法,同时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实例和材料,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3. 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问题,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诱思探究”教学法

“诱思探究”教学法
张熊飞教授作“诱思探究”教学方法指 导
3013年11月14日
景谷一中
一、作现状分析及介绍“诱思探究教学法”:
师师生Fra bibliotek生生







记忆水平(注入式) 单向灌输式:满堂灌 特征:死读书、读 死书、读书 死、书呆子。

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被动式) 鹦鹉学舌 理解水平 双向谈话式:满堂教 特征:鹦鹉学舌,配合教师, 生 教会知识,被动接受; 考试机器,高分低能。
(二)内容:总体结构有分三大部分。
1、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2、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3、迁移应用,加深理解。(课后作业设计在该模块中)
这种模式 :
对教师的要求:不当讲解员,要当引路人。 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过引路人,要学全靠自用心。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二、 课件的设计要求和制作方法:
(一)设计要求:
1、不使用背景、艺术字、边框、动画。 2、每个内容开头空两格。 3、顺序符合:一、(一)、1、(1)、①,按这种模式依次往下。 4、字体颜色:只用三种颜色,红色、黑色、深蓝色。 5、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 ①大标题是什么,如:复习旧知,奠定基础;深入探究,突破难点;迁移应用,加 深理解等。(字体颜色:黑色或红色) ②学什么,可直接说明要让学生做××页的第×题。(字体颜色:黑色) ③怎么做,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进行交流展示等。这个环节要求 教师对学困生怎么学也设计进去,如:可以看课本或问同桌,不知道对或错的写在作业 本上。 ④出示答案,这个环节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改错。(答案用红色)

生 师
思维水平(主动式) 多向交流式:
第一种模式称为满堂灌,第二种模式称为满堂教,第三种模式称为满堂学。

课堂教学“诱思——探究”模式

课堂教学“诱思——探究”模式

课堂教学“诱思——探究”模式大连二十四中学王红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已从传统教育所主张的系统讲授教学法转变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包括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的主线上来。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承担起课堂导演这一角色,创建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化学学科的知识传授。

同时培养学生一丝不敬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内容。

一、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一)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已从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通过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气加强双基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

教师只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沿着化学研究规律积极探索,使学生从原来的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正如古语云:“授人以鱼,只教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

(二)根据奥苏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创设问题情况,引导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求,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动机。

(三)通过“诱导、暗示”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的迁移。

二、功能目标(一)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诱思探究训练,使学生自己“学会”化学知识,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化学知识体系。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感知的敏锐性和目的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在较直观、形象地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三、实施条件(一)教师方面:1.教师必须有精深而广博的化学专业知识、实验知识、化学史知识、化学方法论知识。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化学方法论知识,它是学习化学、研究、探索和应用化学知识的指导理论。

只有掌握它才能帮助学生从事化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

2.教师必须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合理科学守安排整个教学活动。

3.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举。

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第一篇: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一、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基础张熊飞教授陕西礼泉人,196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达27年。

1987年调回陕西师大任教后,张熊飞开始专门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创立“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对于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至今,“诱思探究教学”已被推广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0多所学校的许多学科教学当中。

张熊飞老师以及他的团队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社会任务为己任,巧妙地创建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的一系列关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大众化的教学理论即诱思探究教学法。

诱思探究教学法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诱思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模式论及三维教学目标论。

张熊飞老师帮我们指出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归纳为“循循善诱”;学生要真正实现主体地位,核心特征是独立性,重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归纳为“独立思考”。

诱思探究教学法教学规律: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这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

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这就是教学辩证法的真谛。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

诱思探究教学法就是教师取材于现实,升华于现实,用导向性信息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我作为一位高中的数学老师,现在在初中支教,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呢,张熊飞老师帮助我找到了数学教学的新思维—探究性教学法,其实质就是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论中的僵化模式和以偏概全的弊端。

二、对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理解1.教与学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取一定与数学有关的现实材料,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及动手实践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诱导,让学生自己判断、推理,探究新的知识。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张雄飞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经过全国各地成功的实践,“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

本文将着眼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探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学科内涵与操作方法,并简明阐释“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在语文实际教学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力求为今后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趋于完善,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理论。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诱思”即循循善诱,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其主导性的地位,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考。

“探”即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主体地位。

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诱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

并尤其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与培养,这也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模式相暗合。

语文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一方面它注重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一方面又十分注重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建构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由于这些学科特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就有了充分的现实基础。

通过课堂的诱思和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融入课堂,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下面笔者将以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的《庖丁解牛》和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中《归园田居》为例,探究“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完整的贯彻诱思探究模式的教学理念与思想,整堂课可由“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和“登堂入室”三个成语导入,既积累了成语,又生动有趣,活泼自然,创设了情境,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生成奠定基础。

诱思探究教法总结2

诱思探究教法总结2

诱思探究教学总结诱思探究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如何使它更符合我国学生的认知发展、思维形成以及教学的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查研究、运用操作、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其主动地获得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诱思探究教学的内涵及特征(一)诱思探究教学的基本内涵诱思探究教学是以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可以获得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方法以及进行的各种活动;能动地学习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研究能力;可以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新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问题有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探究性学习的思想源于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了解析的多样化方式。

它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探究技能3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和灵魂,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探究技能起统率和支配作用。

探究性学习是指把科学探究引进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例如,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由陕西师范大学的张熊飞教授首先提出,并在多所学校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学校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充实、完善,最终由陕西省推广到全国的一项大面积提高教育素质的科研成果。

张熊飞教授解释“诱思探究”时说:“诱,是指教师的循循善诱;思,是指学生独立思考;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

诱思探究教学的思想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它强调教师“教”的教过程,应该是“诱导”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应该是“思考、探索”的过程。

作为地理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大胆突破“以讲为主”或“精讲多练”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时间、空间、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面对新课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诱思探究的精神,大力挖掘探究问题,提供探究素材,给出探究的时间,整理探究的结论,让诱思探究精神在地理教学中闪光!下面谈谈我在地理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与思考:一、挖掘探究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方向。

课前准备好了问题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所以在备课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挖掘适合探究的问题。

这是以前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地方。

以前备课往往想的是这一节怎么讲,讲什么,讲多深,在什么地方穿插练习等。

就是安排自学问题也多是把内容疏理一下,给学生一个阅读提示。

现在要让探究精神活跃起来,就一定要精心准备探究问题了。

一个好的探究问题,往往能够贯通思维,划难为易,对整节、整章的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利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日本时,我选择了“日本经济发达原因”这个重要问题,对其进行了四个层面的探究:一探日本自的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二探日本然资源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三探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四探日本为什么大量在其它国家建立生产与销售基地。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一、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即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提倡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

在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 提倡问题导向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 强调合作学习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协作。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开展合作探究,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注重实践性诱思式探究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通过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创设情境,培养数学思维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欲望。

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可以通过实际的三角形模型,让学生自己感受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学习数列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有关数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寻找规律,最终解决问题。

论高中政治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论高中政治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论高中政治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高中政治诱思探究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
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诱思探究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
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在讲解民主政治时,教师可以提出“你认为民
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民主政治的意义
和作用。

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要通过问题的分
析和解答,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

诱思探究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往往对
枯燥的政治知识没有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探究教学法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活实例、案例分析等方式,使政治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
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
学生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诱思探究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果。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一)诱导思维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诱导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是问题情境的创设。

其目的是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准备。

2.呈现问题、启发诱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表达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研究3.自主探究、设疑质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的天地,倡导他们去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结构的同时提出问题。

这种自我设疑能挑战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合作探究、解惑释疑组织小组学习:通常同桌或同组针对某一个语言点,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去交际,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

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的突发性的创新语言拿到班级扩展,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组间交流:对小组交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进行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并达成共识。

同时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并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地平等合作关系。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交际的全过程。

在合作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创新,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分享、互补、竞争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

5.分层练习、强化口语表达能力大量操练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掌握知识、运用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的重要手段;它除了运用巩固所学知识以外,还起着拓宽思维、培养开口说能力。

在交际中,根据实际情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并引导有层次的操练,有助于学生运用口语去迁移交际,自主合作交流,让学生要有成就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我校开花结果张士贺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熊飞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概括总结的。

他集古今中外教育理论为一体,是启发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如今,这一教学理论已应用到中小学各个学科,先后两次通过国家级鉴定,并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被誉为操作性强、易学、实用、有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丰富的发展内涵和很强的生命力,为在课堂学科教学领域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去冬今春以来,我们焦作市几所市直初中也引进了这一教学理论并大力推广。

经过理论学习、实地参观、专家报告、统一组织知识测试,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已深深地扎根于广大教师的脑海中,激发出了他们极大的热情。

现在,我校参与这一实践的学科教师,也在组织“一课二上三讨论”,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这一理论,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大家有了不少的心得体会。

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还表现出对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懵懂。

我们在进行实践研究,但它的思想内涵、具体的教学思想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明白,在实践中表现得手足无措。

这期教研诱思探究专刊,我们选择了几篇有代表性的好文章,以供大家切搓交流,借鉴提高。

我们相信:全校各科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征途上,一定会身体力行、勇于学习、勇于实践、勇于改革、勇于总结。

大家一定能让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我校开出朵朵鲜花,结下累累硕果。

诱思探究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诱思探究教学发展历程“诱思探究教学”的研究,其雏形可以上溯至上个世纪60年代张熊飞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的探索性学生实验,旨在尝试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20多年来,张熊飞和他的研究伙伴始终紧紧抓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开一展研究,本着“边实验、边总结、边概括、边推广”的研究方针,沿着“实践丰富科研,科研形成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的研究途径,进行了不懈努力。

实验经历了18年共四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1981年9月至1987年8月),调查体验阶段,主要特征是调查,目的在于掌握教学的现状。

从这个阶段调查研究的切身体验中,张熊飞认识到,许多改革成果具有明显的经验性和生硬的技术化色彩;运用时则表现出严重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特征,违背了教学论应该是科学性、伦理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基本观点。

同时,绝大部分教改实验仅探索了教学全过程的某一方面,而以点概面,难以反映教学过程的全貌。

学科教学论应该形成全方位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由此,诱思探究教学产生了“萌芽”:仅仅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根本不行的,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后来发表的《谈谈探索性学生实验的实施》一文成为了“探究教学过程”的雏形。

学习老一辈的教学经验“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从而体验到知识、能力、品行间的和谐关系,是对“三维教学目标论”的初步认识。

第二阶段(1987年9月至1990年8月),实验摸索阶段,主要特征是实验,目的在于摸索教学的规律性。

张熊飞把前阶段成功的经验运用于实践,在4个学校的10个自然班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了有计划的实验,使教学的规律性逐渐明朗化,开始认识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和谐关系及其实现途径。

同时,他还总结了前30年进行的物理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归纳出了某些教学规律,这成为了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雏形。

为了改变当时一些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恶果,张熊飞将实验标准确定为:第一,质量标准,即向课堂要教学质量;第二,效率标准,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且把后者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同时,明确了实验研究的具体任务是:其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既能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进行教学研究的学者型教师。

此阶段所形成的初步理论虽然反映了教学系统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但还是片断式的、互不联系的,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结构。

第三阶段(1990年9月至1996年8月),筛选深化阶段。

主要特征是筛选,目的在于构建学科教学论的演绎结构。

在此阶段,原国家教委将诱思探究教学向其他学科推广作为一项任务来抓,开阔了改革的思路。

张熊飞一方面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运用已有的理论认识,促进了一批实验基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一批教师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教学理论演绎结构,于1993年出版了《诱思探究教学导论》。

其中,在阐述“三维教学目标论”时,明确提出了“学科教学要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并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予了理论界定:“大面积”指全体学生,“提高”不是绝对的优秀标准,而是培优促差、在原有基础上的相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指考试成绩。

经过了这一阶段,实验探索仍需要进一步定量化、规范化,其理论成果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

第四阶段(1996年9月至2001年1月),验证升华阶段。

主要特征是验证,目的在于完善和升华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深化研究从实验探索和理论升华两方面展开,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一定实验根据的系统理论。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内涵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诱思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模式论和三维教学目标论。

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和谐关系。

张熊飞分析了教与学的各自职能: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归纳为“循循善诱”;学生要真正实现主体地位,核心特征是独立性,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归纳为“独立思考”。

其后,他分析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职能,认识了四条教学规律: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

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就是教学辩证法真谛。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

简言之,就是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自然有一定的运行机制。

张熊飞分析了学生学习全过程所内涵的过程与要素后,构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探究性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论中的僵化模式和以偏概全的弊端。

这就是探究教学模式论。

基础教育要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开拓型人才。

具体到教学领域则要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目标。

这就是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三维教学目标论。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并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是“三维教学目标”的精华所在。

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同时掌握质疑、解疑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科学的精神,以求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诱导、思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励学生创新的目的。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三个方面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发挥教学职能→启动教学机制→实现教学价值。

这一内在逻辑联系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教学系统:思想上是启发式,过程上是探究式,目标上是发展式。

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诱思探究教学立足于更新教学思想来解决具体教法问题,是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结合。

其核心在于学生的“思”,“思”的前提是教师的“诱”,“思”的结果则是学生的“探究”。

因此,从提高学生素质着眼,在教学思想上突出教师的“诱”,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循循善诱”,以引路、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作风。

基于这种认识,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体现在“探究”上。

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自主思考,大胆探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诱思探究教学”着意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认知规律,循循善诱,不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被压抑的潜能。

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诱思探究教学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这一要求,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源”的作用,更要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尊重:学生不是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是变学为思,变学为悟。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研究问题,寻找答案。

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策略,并逐渐形成热爱学习、乐于探究的品质。

诱思探究教学不仅强调学生的“思”,还注重学生的“练”,提出练有六法,即做、看、听、读、议、写。

做、看是基础,听、读是主导,议是交流,写是迁移。

诱思探究教学把“练”的规律和方法作了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大大提高了“练”的效能。

诚如张熊飞所言,诱思探究教学不是封闭静止的体系,而是处于不断检验与发展的过程之中。

尽管它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要充分发挥诱思探究思想,还需要不断努力深化。

真正落实诱思探究教学,还有许多困难有待解决。

在教学管理中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建议所谓诱思探究教学法,是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具体化,其内涵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

最终的结论是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主体作用的本质是发展,以和谐的教学职能,保证教学价值实现。

具体实施如下:1.采取理论探究法。

这是由教材本身特点决定的。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理论知识,遵循“由所谓的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认识途径,通过理论探索和演绎研究,或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来诱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采取形象探究法。

这种方法侧重于以形象材料进行形象思维活动,处理形象信息,来完成教学的探索层次。

这种形象探究,既让学生感到有味,印象深刻,又能有效地开发右脑功能,成倍地提高教学效率。

3.采取实验探究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由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形容,迁移深化的四个步骤来完成。

贯穿这四个步骤的一根红线应该是使学生始终是知识的探索者,研究者,激发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采取体验探究法。

这种方法更多地应用于社会科学的教学,是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施探索层次的。

这就得让学生投入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自身体验,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研究归纳,掌握其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完成教学任务。

5.采取经验探究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学生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对周围一切事物接触之后所积累的经验,通过设疑激情,诱发再现,发掘事物的深层底蕴启发学生推进认识升华,探究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使学生获得理性知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事物的能力。

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更新教学观念。

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再好的教学方法执行起来也会走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