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5.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5.中国山水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理论,学生能够识读和理解山水画的构成要素,运用水墨技法进行美术表现,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同时,通过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学生将锻炼创意实践的能力,并深入理解中国山水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 ⑤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但整体来说,讨论内容较为表面,缺乏深度。为此,我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最后,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虽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但评价标准较为模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优缺点认识不清晰。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明确评价标准,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
板书设计
1.中国山水画定义与特点
- ①自然山水为题材
- ②融合哲学、文化和审美
- ③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2.中国山水画组成部分
- ①山
- ②水
- ③树
- ④石
- ⑤云
3.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
- ①水墨技法
- ②勾皴技法
- ③泼墨技法
4.中国山水画意境
- ①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
- ②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通过绘画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中国山水画__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和评价山水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山水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难点: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导入本课。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
2. 教师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示范绘画步骤。
3. 教师分析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如意境、笔墨、构图等,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山水画的美。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绘画步骤,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小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性和美感,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热爱。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观后感,表达对山水画的认知和感悟。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中国山水画“三远法”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山水画——“三远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山水画中“三远法”2.感受“三远法”在中国山水画中表达的意境之美。
3.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鉴赏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区分“三远法”2.学会感受山水画中“三远法”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教师设问:何为三远法?宋代的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学生学习并理解(二)探究一:怎样区分平远、深远、高远法?教师利用PPT分别展示: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学生思考作品中采用了那种三远法构图?教师讲解:平远法的特点:多次的由近向远平视并由层层平视景物相叠组成的画面。
高远法的特点:由上而下去表现对象,使得画面山高势雄、气概威武。
深远法的特点:由景前层层递进,深远无比,显得天宽地远。
小结:此三远正是视点在纵向移动过程中,所处低、中、高三种视位观察景物时所生成的仰、平、俯三种透视关系。
(三)探究二:“三远法”在山水画中表达了怎样的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思考回答它运用了高远法的构图表现了大山的雄伟气魄。
达到了山势逼人的震撼效果。
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是一种仰视的视角,适合表现巍峨宏伟的山势。
“高远”的山水画给人一种什么意境呢?,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易于引起观赏者情绪上的激动,其高处可以将人带入一个远离尘俗的境界。
2、教师展示《富春山居图》提问:这是谁的作品?学生回答。
在这幅作品中大量的使用了平远法,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初秋的江南清旷平远的秀丽景色。
平远法,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平视的视角。
平远”给人以“冲融”、“冲淡”的感觉,不会给人的精神带来任何压迫。
一般说来,“平远”视角的山水画用墨轻淡,在一片平和中,把人的思绪引向远方。
中国画——山水:教案设计
中国画——山水: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山水画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要求。
3.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1)呈现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画的特点和意蕴。
(2)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表现形式、艺术表现力和技法。
(3)通过课件、实景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和艺术传统。
2.知识讲解和互动探究(1)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要素:构图、形态、笔墨等,并逐一分析和讲解。
(2)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如水墨渲染、淡墨浓染、破墨、点染等,并进行互动探究。
(3)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绘画山水画,并进行绘画实践指导和讲解。
3.创作互动和评价(1)学生自主创作山水画,并在班内互相交流和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作品,进行现场点评或收集教学范例进行评价。
(3)教师进行总结和回顾,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究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和讲解法: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实景讲解法:通过实景案例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表现力和技法。
3.引导和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绘画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对绘画技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能否真正把握绘画要素和画法。
3.考察学生的创新和表现力,能否自主创作和开拓想象。
4.教师在给予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注重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身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中国山水画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画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3、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热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难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画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师:同学们好!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有一个视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视频)师:山水画不仅能表述一个故事,而且还蕴含了许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中国的文化、精神。
而早期的山水画主要是呈现了真实的景物,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画家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了其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中国山水画》。
二、山水画的画法师:通过描绘自然界中山水树木、天地云气,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山水画画家们把真实的景呈现在纸上,供别人观赏,同时也在这变化莫测的山水间藏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那么山水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师: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些画山水画的运笔方法:(展示动态图片)勾勒法:用巨锋笔式勾画,常用于勾线等。
皴笔法:笔上沾少许墨、色在山石上擦画,此法曰皴擦,常用于多种皴。
师: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绘画的方法:(展示图片)师:我们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山水画有一种朦胧美,那么这种朦胧的感觉是怎么造成的呢?这就是渲染!渲染的方法有很多:平染法:将墨色均匀的平涂在画面上曰平染。
分染法:将墨色涂在画面上,然后用清水笔将边缘染开,形成浓淡自然过渡效果。
师:中国画主要表现意境美,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通过时空镜象的描绘,在情与景的高度结合后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中国画是一种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其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
师:画国画山水画,我们可以概括成五个步骤。
(1)用小号狼毫笔调重墨,勾画出山头的形状。
边勾边皴,皴下不皴上,皴暗不皴明。
(2)由近至远,勾勒出山的大形;对山的暗面加以皴笔。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人美版2013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教学理念:《中国山水画》一课是初中重要的欣赏与造型实践课之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中国山水画欣赏方法和基本的造型技能,帮助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
用示范教学手段,引导鼓励学生进行造型表现,培养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学习。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要求学生通过观看教材示图,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地进行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鉴于八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认知,教学中应做到放手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悟与审美体验。
由于学生们欠缺书法的基本功,在造型表现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落墨表现,不要拘泥于太多的专业技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热情。
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学生能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学会石头及树的基本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提问法、讲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评价法、多媒体展示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欣赏中的得到美的体验,领悟山水画的艺术美。
通过示范教学法,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山水画的基础知识树石的绘画步骤及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
2.山水画的山石和树木绘画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技巧和形式表现;在山水画的树石绘画中体会笔情墨趣。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三、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呈现了什么画面?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作品赏析,直观感知1.教师展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看到这幅作品想到什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沁园春长沙》,给人以雄壮豪迈壮阔的景观。
2.继续提问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描绘了万千山峰的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
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
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
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传达出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环节三:比较欣赏,形式分析1.教师展示《富春山居图》,你能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什么?又能想到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富春山居图》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有过多细微描绘物象表面。
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幅作品讲究经营布局,注重笔墨韵味,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山水画”一章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基本技法,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元素创作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墨色运用和细节描绘。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运用线条、墨色表现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笔、墨水、宣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墨水、宣纸、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3. 技法讲解: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墨色运用、线条勾勒等基本技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4.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现场创作一幅山水画,边画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步骤学习。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山水画,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单的山水画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画的基本知识(1)起源与发展(2)特点(3)基本技法2. 创作步骤(1)构图(2)勾勒线条(3)墨色渲染(4)细节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要点:(1)构图合理,层次分明;(2)线条流畅,墨色浓淡相宜;(3)描绘出家乡的特色景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有远近层次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
如何控制水墨的浓淡,表现出远近层次的景色。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墨汁、颜料、学生用纸、调色盘、水桶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自然风光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欣赏,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导入课题并板书《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1、名家作品对比欣赏。
感受画家的不同表现技法带给人不同艺术视觉效果。
2、赏析画家作品找变化。
①感知发现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表现方法。
②了解墨色浓淡、深浅变化。
3、实践、探究:
①学习中国画用笔方法。
②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
4、教师示范并讲解:
①学会概括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
②掌握中国画中表现山水景物的几种基本技法:勾、皴、点、染。
5、欣赏、分析:
欣赏、分析学生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构图形式。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构思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大胆地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表现出近景、中景、远景。
要求:①大胆作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②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适当施淡彩。
③注意室内清洁卫生。
三、展评。
1、作业展示、评价。
2、教师总结。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
教案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技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二、教学准备:
1. 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3. 示范绘制基本山水画的构图和表现技法,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4.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通过素描、绘画等形式进行实践训练;
5. 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欣赏和评价各自的作品;
6. 总结讲解,强调中国山水画要求学生注重自然的观察和表达。
四、教学延伸:
1. 邀请专业画家来校进行山水画表演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山水画展览,增强他们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组织学生参加山水画比赛,展示他们的绘画才华。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践训练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创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名作欣赏,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演变、表现语言、风格特征,并对一件山水画作品尝试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语言,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语言、表现形式、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作品意境营造的欣赏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我们到山里去旅行,常常会发觉大自然的伟大。
山中的巨石,高耸的树木,峡谷里奔流的小溪,这些景物给我们一种莫名的感动,使我们很想画下来。
山水画的根源便来自我们内心对山水的喜爱。
可是,要把高山大河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是很困难的。
中国的画家们是如何表现这些景色的呢?思考山水画以描绘山水自然风景为主体,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山水画中我们还会探寻到什么?中国山水画又为什么不称为风景画?有没有同学欣赏过中国山水画?我们一起来赏析山水画,探寻山水画的独特之美。
今天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分小组进行归纳:A组隋唐(青绿山水)、B组北宋(水墨山水)、C组南宋(水墨山水)、D组元(文人画)。
二、欣赏解析魏晋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期,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隋:《游春图》是我国已知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卷,以春游为主题,画幅虽不大,场面却开阔。
辽阔的水面为远近的山坡所环抱,画中湖水融融,青山叠翠,白云缭绕,桃花绽开,一派春和景明,树木、亭台、船只等将游春的环境点缀得富有生活气息,可以感受到春山带给我们的大自然表情。
画中人物虽小,却描绘的很具体。
或乘骑于山径,或泛舟于湖上,姿态各异。
画中的山用石青、石绿染出一片明媚的春色,展子虔的这种画法发展到唐代的李思训,便形成了“青绿山水”,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独具风格的画体,有的还勾以金色,称为“金碧山水”。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中国山水画_美术_高中_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二)主要知识点1.中西画家描绘景物的空间表现手法差异。
2.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思维方式和“因心造境”的艺术创作特点。
3.中国山水画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画面空间的深度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清明节去哪旅游了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哪里的景色让你印象深刻?你们描绘的太美了,(没关系,这节课我给大家当导游)我们中华大地有千山万水,中国画里有万水千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畅游中国传统山水画。
(板书:中国传统山水画)(二)教学过程师:有一幅山水画,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出,惊艳了世界;2017年再次在故宫博物院展出,人们需要排三个多小时队,才能欣赏画卷5分钟;更震撼的是它的作者绘成这幅名垂千古的杰作时,年仅18岁。
大家能猜出这幅画的名字吗?生:师:对,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千里江山图》),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课件视频介绍《千里江山图》)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画面给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你来谈谈。
生:师:这样一幅旷世名作,它的作者竟然是一个跟我们年纪相仿的18岁翩翩少年,王希孟的内心一定充满了豪情壮志?才装得下千里江山!也许当我们慢慢变老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就变得谦卑,可能画出来的就不再是千里江山,也许是百里江山,十里江山,富春山,所以,同学们,你若不勇敢,青春便会老去。
你再来谈谈你的见解。
生:师:这幅画设色艳丽,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为主,是青绿山水画的杰出代表,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注重手法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彩如宝石般光彩耀人。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一、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通过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和文化素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和创造美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定义、起源、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色彩、笔法、意境和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如地运用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能够独立完成精美的艺术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会欣赏和珍惜自然,关注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学内容(1)中国山水画概述•定义与分类:什么是山水画,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和形式;•起源与发展: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画面构成:山水画的构图原理、人物、物象和色彩表现;•画笔运用:毛笔、颜料和纸张的使用技巧;•意境表现:描绘自然景物,刻画山水情趣和人文内涵。
(3) 实践操作和评价•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并就作品的构图、色彩、笔法及意境等进行自我评价和交流。
2.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山水画的典型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讲解PPT或者教材,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定义、分类、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色彩、笔法和意境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结合画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和学习兴趣。
(3) 技法演示(20分钟)老师做一两幅山水画作品展示过程和技法,强化学生们对中国山水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认识,同时给学生提供参考和启示,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中国山水画初中教案板书
中国山水画初中教案板书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山水画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墨汁、毛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山水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介绍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如勾、皴、擦、染、点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法,自行尝试绘制山水画小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绘画建议。
四、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山水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性和技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山水画的认知和收获。
板书设计:中国山水画历史背景:- 起源:魏晋时期- 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基本技法:- 勾:用线条勾勒出山石、树木等轮廓。
- 皴:用干笔、枯笔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地。
- 擦:用软笔、枯笔擦出山石的暗部和阴影。
- 染:用淡墨或色彩染出山石、树木的立体感。
- 点:用点笔表现树木的枝叶和山石上的细节。
表现手法:- 意境:通过山水画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境。
- 笔墨:运用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等变化表现山水的美感。
- 构图:合理的布局和空间处理,使画面和谐统一。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一、学情分析: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被世人所接受、了解。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有义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这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体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所描绘的对象的本质,了解山水画情景交融的审美观及其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观,体会山水画中所蕴藏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
三、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大自然或画中去感受美好山川的无尽的意趣。
丰富自身的感受能力。
参与山水画内涵的探究活动,积累经验,丰富自身的感受能力。
通过作品理解画家的心境,丰富审美经验,提高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以达到整体素养的提高。
四、重点与难点: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在学习山水画的前提下,充分体会中国文化的内涵。
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
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五:教具准备:本课教学相关幻灯片以及图片、视屏、音乐、相关工具材料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视频导入《中国风水墨动画》提出问题:动画中运用到了那种艺术形式?由此问题,引出中国水墨画。
简要介绍中国画的历史地位以及重要作用。
回顾上节课内容,中国画从内容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国山水画。
2、山水画有哪些独特的地方?(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亲和,是山水画的基础。
在古人看来,把大自然融入笔墨之中,这是山水画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精神。
(2)中国山水画在表现上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使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山水画的意境追求的是诗的意境,空阔流动的意境,不受真情实景的制约。
【活动】看画猜诗展示国画作品,让学生猜是描绘的那句古诗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它不是自然景观的客观再现,而是通过自然景观的表现,赋予大自然以文化的内涵。
初中美术_自然意境——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1课《中国山水画》主备人:学科:苏教版美术年级:八年级(上册)课型:欣赏·评述课时安排:总2课时此为第一课时一、指导思想: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
本科通过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赏析,丰富而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国画的辉煌成就,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欣赏中国古代绘画的平台。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艺术欣赏的兴趣,储存艺术欣赏的知识,开阔艺术欣赏的眼界,提高艺术欣赏的水平。
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名山大川各具特色,山水画的根源,便来自我们内心对自然山水的感悟。
山水画以描绘自然界山水景色为主体,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摹,也是画家精神的诉求与流露。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写道:“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山水画的造境主旨是围绕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写照和表现万物与内心世界的合一。
本课重在感受中国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精选的十五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山水画名家之作。
分别以“高山仰止、水色空濛、寄情山水、沧海桑田、江山多娇”为标题,从山水画的文化背景,山水画的笔墨、章法、意境、设色,山水画的风格流派、代表画家等方面予以介绍。
让学生在欣赏、比较、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感受和体会中国山水画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演变、风格流派,初步了解山水画常见的表现技法。
情感目标:通过山水画作品赏析,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体会与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增加保护环境的意识。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感受历代画家如何将自然造化与个人心性相结合,在绘画中表现自然之美,借山水之景抒自己之情。
理解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学习多角度欣赏山水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美术年级八年级学期秋季课题中国山水画教科书书名:美术教材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语言和特点,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精神;学生学会山水画的绘画步骤,并能以盛世中国,山河来贺!以锦绣山河,献礼祖国华诞为背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素材和生活体验,创作一幅能表达对祖国山河情感的山水画作。
2.过程与方法:创设生活真实情景以锦绣山河,献礼祖国华诞为背景,用水墨丹青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欣赏《溪山行旅图》,了解山有三远,并体会画家范宽是如何运用构图来抒发胸臆的;对比分析《富春山居图》与《踏歌图》中的构图、立意、笔法,皴法是中国画家通过对南北方不同地质地貌和山石肌理结构特征加以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绘画技法,从而理解何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观看微课视频,学习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步骤;欣赏《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江山如此多娇》,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在美术世界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创作观念和方式;结合学生生活,以《锦绣中华,大美河山》为主题,为祖国江山绘制山水画,并能用美术作品表达思想与情感,发展创意能力。
3.情感:学生能体验中国山水画的乐趣;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爱与情;态度:学生能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探究,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体验笔情墨趣,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更加亲近这一传统文化,并乐于、善于、勇于表现。
理解“美术可以表达思想与情感,并发展创意能力”。
价值观:通过体会中国山水画的美质,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山水画中寄托着画家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山水画绘画步骤,并能运用美术作品传达爱国情怀,发展创意能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任务设计意图课前准备导入教授新课教师提出本课真实情境任务:为弘扬爱国情,喜迎国庆节,学校将组织开展“用水墨丹青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中国画比赛活动。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扬中市外国语中学-王美玲)
1.师生共赏
(1)山水画的成熟——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多媒体出示中国山水画发展脉络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演变历史,知晓本科学习内容。
引领学生赏析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指出画中人物、景物比例恰当,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科。
简单介绍散点透视法,生理解后连线练习。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学生从构图、技法、画面内容、意境营造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全班点评、分享。
四、悟内涵——拓展延伸,体悟内涵
比对中、西方山水画、风景画的称谓不同。
请学中国山水画相匹配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学习状态,发挥艺术通感的作用易于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学段
学科
美术
学校
执教
课题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含重、难点)
本课属八年级上册教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山水画以自然界山水景色为题材,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了画家对自自然的认识、审美价值。本课选取隋唐、两宋共6件作品进行教学。作品均为中国历代山水画名家之作,分别以“高山仰止”、“水色空濛”为标题,从风格流派、代表画家、笔墨技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学生在欣赏、分析、探究、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感受和体会中国山水画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古代山水画家游走山水,寄情山水的艺术情怀为学生学习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变迁中的家园》做了铺垫。独特的艺术也让学生在比较中轻松进行第四课《空间与层次》和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的学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的学习主要由学生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围绕学习建议对作品内容、构图、技法等进行了赏析。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与表达的时空,也能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课程类型:美术课程课题:中国山水画艺术教材版本: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表现自然景色的能力。
4. 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3. 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欣赏。
4.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2. 难点:运用山水画技法表现自然景色,领悟山水画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墨、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墨、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山水画的特点和魅力。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3. 作品欣赏:教师展示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艺术特点。
4. 实践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3. 山水画的意境表现。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尝试用山水画的技法进行描绘。
2. 收集中国山水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和创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导入环节讨论山水画的特点和魅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如《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2.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山水画能够经久不衰,受到人们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美术》第十课中国画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画的影响,从早期和近代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讲述了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内容难度不大,结合范例、范作中的实例较多,只需演示后归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通过一个课时完成,首先从大量的范作名画入手,引入引入课题,通过介绍分类几个流派、皴法主要方面进行讲解。
教学创新点
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山水画与环境的关系。
纵向比较:山顶——山坡——山谷——平原。
横向比较:河流——沙地——阴坡——阳坡。
对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树木造型进行分析,特别强调不同树木的生长状况如草木、乔木、灌木适于生活的环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分析能力以及表型能力。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教学目标
1.知识
知道中国画的组成、流派以及现在所存在的几种分类。
2.欣赏、讲解、分析通过PPT中各位名家作品的展示并讲解绘画手法,创作背景以及对时代绘画的影响,如: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顾恺之的《韩熙载夜宴图》
梁楷的《泼墨仙人》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张大千的《爱莲湖》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范增的《老子出关》等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PPT名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画的流派、种类以及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事实是本节的难点
手法、创作时代、流派、皴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盛世当中,艺术的追求成了一种生活的所必须的东西,在这过程中中国画的收藏、欣赏、了解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进行新课
(1)中国美术史的讲解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从最早的魏晋南北朝到近代的发展过程,所产生的流派,几种分类,各种手法以及对不同时代的影响。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
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
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
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
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
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
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
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
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
(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
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
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凉油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
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
随意将它们对在一起,这时两铅块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
实验似乎得到分子间没有引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我们的猜想,应再进一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