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与视觉的基础知识介绍
小学科学第一课视觉(课件)
![小学科学第一课视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7dc8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8.png)
小学科学第一课视觉(课件)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小学生学习科学来说,视觉的认识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视觉的基本原理、视觉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视觉的保护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视觉的基本原理视觉是人类通过眼睛感知外界事物的方式,它是由光线经过眼睛中的角膜、瞳孔、晶状体等结构折射和聚焦在视网膜上,然后由视网膜传递到大脑进行解读,最终形成图像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光线的颜色、亮度、方向等因素都会对视觉产生影响。
二、视觉在生活中的应用视觉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对于我们观察和了解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到周围的景物、人物、颜色等,从而增加对世界的认知。
此外,视觉也在许多行业和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医学影像学、农业的观测和测量等。
三、视觉的保护视觉的保护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保护视觉的方法:1.保证良好的照明环境: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都应该有足够的光线,避免过暗或过亮的环境对眼睛的伤害。
2.正确用眼姿势:小学生在学习和用眼过程中,应当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用眼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3.适当的休息:每隔一段时间,小学生应该进行一些眼部放松操,同时远离电子屏幕,给眼睛一些休息时间。
4.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宜过长,每天需要适度的运动和户外活动,保持眼睛和全身的健康。
5. 饮食健康:适量摄入维生素A、C和E等对眼睛健康有益的营养素,如鱼类、蔬菜、水果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视觉健康,使我们的眼睛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视觉对于小学生学习科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视觉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
同时也要关注视觉的保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保护自己的视觉健康。
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希望这节小学科学的第一课视觉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1 光与视觉的基础知识
![1 光与视觉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838aefeaeaad1f346933ff9.png)
光与视觉的基础知识郭奉杰杭州浙大三色仪器有限公司人眼的视觉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广义上它的波长从几个纳米至一毫米左右,而人眼所能看见的只是一小部分,通常波长范围为380nm至780nm,我们把这部分光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的波长不同,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就不同。
单色光波长由长至短,对应的颜色感觉由红到紫。
一般认为:•红色780nm~620nm 橙色620nm~590nm 黄色590nm~560nm•黄绿色560nm~530nm 绿色530nm~500nm 青色550nm~470nm•蓝色470nm~430nm 紫色430nm~380nm•上述的范围只是根据人们的习惯大致划分。
实际上随着波长的变化,颜色是连续渐变的,没有严格的界限。
•物体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
•发光体的颜色由它本身发出的光谱所确定,如白炽灯发黄和日光灯发白。
•不发光体的颜色与照射光的光谱和不发光体对照射光的反射、透射特性有关。
如绿叶反射绿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现绿色;绿叶拿到暗室的红灯下观察成了黑色。
•由此可见,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而色是人眼对这种物质的视觉反应白炽灯卤粉荧光灯低压汞灯三基色荧光灯三基色绿粉蓝色LED色温与标准光源•照明光源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光谱功率分布情况会直接影响被照物体的颜色。
通常的照明光源,如太阳光、日光等发的光虽然都是白光,但它们的光谱成分相差很大,用它们照射相同物体时,呈现的颜色则相差较大。
根据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的规定,使用的标准光源主要有A、B、C、D、E五种,并以“色温”来表征。
65• 1. 色温•光源的色温是用来描述光源的光谱分布的物理量。
在色度学上,它通常用光源的光与绝对黑体发出的光相比较,并用绝对黑体的绝对温度来表征。
•绝对黑体是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光线,而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
当绝对黑体被加热时,能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光谱能量的分布只与加热的温度有关,温度低时光谱能量偏重于长波长区,温度升高时光谱能量逐渐偏重到短波长区。
视觉的原理
![视觉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09b9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6.png)
视觉的原理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它让我们能够感知世界,理解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视觉的原理是指人类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它涉及到光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从光的传播、眼睛的结构、视觉信息的处理等方面,介绍视觉的原理。
首先,光的传播是视觉的基础。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而在介质中传播时则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反射或透射光线。
人眼所看到的物体,实际上是被照射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产生的视觉效果。
因此,光的传播对于视觉感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眼睛的结构对于视觉的实现至关重要。
人类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它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
当光线进入眼睛后,首先经过角膜和瞳孔,然后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
这一系列的过程使得人类能够感知外界的光信号,并产生视觉感知。
最后,视觉信息的处理是视觉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脑皮层中,视觉信息会被进行多层次的处理和分析。
比如,边缘检测、形状识别、颜色感知等都是视觉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
大脑会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最终形成人类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这一过程涉及到神经元的活动、神经传导等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视觉的原理涉及到光的传播、眼睛的结构以及视觉信息的处理等多个方面。
它是一个涉及到光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视觉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光学与视觉基础知识
![光学与视觉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ad8b2827375a417876f8f98.png)
2.1 辐射度学基本知识
2.1.4 辐射亮度
辐射亮度Le,表示的是面辐射源沿不同方向 的辐射能力的差异,也就是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内 的辐射通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Le ,
dI e dS cos
dS
d2Φe dΩ cos
(2-1)
其中,有一种特殊的辐射体,其辐射强度在空
间的分布上满足余弦关系,这种辐射体的辐射亮度 是均匀的,与方向角θ无关。太阳、漫反射面都可以 看作是余弦辐射体。
辐射强度Ie表示的是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 的辐射通量,辐射强度的单位是:瓦/球面度。辐射 强度反映了辐射源能量分布的各向异性的特点,也 就是说Ie随方向改变而改变。
图2-1辐射强度
光电图像处理
2.1 辐射度学基本知识
2.1.3 辐射出射度与辐射照度
辐射出度Me,指的是面辐射源的辐射能 力及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另外一个与之比 较相近的量辐射,辐射照度Ee,定义也基本 类似,它指的是,辐射接收面上单位面积接 受的辐射通量。它们的单位都是瓦/平方米, 计算公式也一致。但要注意它们两者之间的 区别。
(2-5)
光电图像处理
2.3 光度学的概念与物理量
2.3.2 光度量的基本物理量
表2-1 光度量与辐射度量的对应关系
辐射度量
符号
单位名称
光度量
符号
辐[射]能
Qe
辐[射]通量
或
Φe
辐[射]功率
焦耳 (J) 瓦 (W)
光能
Qv
光通量
或
Φv
光功率
辐[射]照度
Ee
瓦/平方米 (W·m-2) [光]照度
Ev
光电图像处理
2.4 色度学基础知识
视光学
![视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b8eec232eefdc8d376ee32d7.png)
第一章基础光学第一节光我们所能看到外界物体就是因为光的作用。
人眼直接看到的光都是可见光。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米/秒。
根据光波波长的不同,光可分为: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宇宙射线波长(纳米)10000 760 380 2001纳米=10^-11米红外线、紫外线会灼伤人眼的角膜、晶状体,人眼不可直接接受,而太阳镜可以阻挡紫外线。
第二节屈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之为“折射”,在视光学中把“折射”称之为“屈光”。
为了表示方向改变程度的大小,我们用折射率(n’)来表示,又称为屈光指数。
光在空气中折射率为1,而在别的物质中折射率都比1大,譬如人眼角膜屈光指数为1.377。
我们刚才谈到可见光,也就是常说的白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
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科学家做了以下这个实验:由此可见,三棱镜的折射规律是:光线总是折向三角形的基底方向。
第三节透镜如果我们用两个三棱镜的基底连在一起,根据三棱镜的折射特性,光线都向基底方向折射,并聚于一点,这点称为焦点,根据它的形状特征我们称为凸透镜,焦点到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如果将两个三棱镜的顶尖连在一起,根据三棱镜的折射特性,光线都向基底方向折射,所以光线会发散,但其反向沿长线会聚于一点,这点就称为(虚)焦点,根据它的形状特征我们称为凹透镜,焦点到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可以想象,透镜由于凸凹程度的不同,它们对光线的屈光(折射)能力就不一样,为表示透镜屈光能力的不同,我们引入概念–––屈光度,用D表示,D=1/ f,由此,若焦距为1米的透镜,那么它的屈光度就是1.00D,若此透镜是凸透镜,它有着“会聚”光的特征,就记为+1.00D;若此透镜是凹透镜,它有着“发散”光的特征,就记为-1.00D。
第二章眼的屈光系统第一节总论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眼球壁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球内层(视网膜):视网膜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的构造眼的附属器:眼眶、睫毛、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视路第二节眼的构造眼球位于眼眶的前半部,依靠筋膜悬吊于眼眶中。
眼科基础知识应知应会
![眼科基础知识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117673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7.png)
眼科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眼科基础知识应知应会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之一,起着接收光线并将其转换为视觉信号的重要作用。
我们对于眼睛的基础知识应知应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我们的视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眼部问题,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些基础知识我们需要了解。
以下是关于眼科基础知识的一些要点:1. 视觉机制:眼睛的视觉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最终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经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形成视觉信息。
我们需要了解这一过程,才能更好地了解眼睛的功能和视力问题。
2. 近视、远视、散光:这是我们常见的三种视力问题。
近视是指看近物清晰而看远物模糊,是由于眼球过长或者晶状体屈光度过强导致的;远视则是看远物清晰而看近物模糊,通常是由于眼球过短或者晶状体屈光度不足导致的;散光则是由于角膜不规则造成的光线聚焦不准确。
了解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眼镜或者隐形眼镜。
3. 角膜疾病:角膜是眼睛最外层的透明组织,主要负责光线的折射。
常见的角膜疾病包括干眼症、角膜炎、角膜溃疡等。
需要注意的是,角膜不规则会导致视力模糊和散光,严重时可能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手术。
4. 眼底疾病:眼底是眼睛内部最重要的结构之一,主要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
常见的眼底疾病包括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玻璃体混浊等。
这些疾病通常需要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5. 预防眼病:保护眼睛健康,预防眼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注意定期进行眼睛检查,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或者长时间在强光下工作。
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护眼部健康。
眼科基础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常识,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我们的视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眼部问题。
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己的眼睛健康,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眼病的发生。
现代色度学-第一章 光与彩色视觉
![现代色度学-第一章 光与彩色视觉](https://img.taocdn.com/s3/m/1e9a205dbe23482fb4da4c4f.png)
绪论Introductionz zz[先进色度学-advanced colorimetry]进入90年代,出现了解释各种色貌现象(color appearance phenomena:Simultaneous Contrast, Crispening and Spreading(扩增现象), Bezold-Brucke Hue Shift, Abney Effect, Hunt Effect, Helmholtz-Kohlrausch Effect, Stevens Effect, Helson-Judd Effect, Bartleson-Breneman Equations, Discounting-the-Illuminant)、不同媒体间颜色传递和数字视频、其他工业应用的需求等(Vienna Experts Symposium (1996)、Industrial Demand Uniformity of Practice (like CIELAB) ),对基本色度学提出了扩展要求。
这些现象表明,视场(the visual field)的各个方面对刺激色貌的影响。
色貌模型(color appearance models: CAM)就是要解决特定的照明、背景和观察环境等参数下的CIE色度参数(如三刺激值)进行色貌属性参数(如明度、彩度、色相) 计算或预测的一组数学表达式或数学模型,与基本色度学对应即advanced colorimetry[1]。
z色度学研究的具体内容z色度学是研究颜色度量和评价方法的一门学科,是颜色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z色度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在复杂环境中物体颜色外貌的度量问题。
目前距离此目标还很遥远;近十年“色貌模型”研究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z所以,颜色测量问题(包括仪器)、颜色参数(即色空间或色度坐标,包括物理参数和心理参数)、物理参数与心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换(即色貌模型)、色差等是色度学的具体内容。
照明基本知识培训
![照明基本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dc89408f12d2af90242e639.png)
第一章照明基本知识§ 1-1、概述1-1、照明的意义:什么是照明?单纯的光源并不等于照明,照明是能给周围各种对象以适宜的光分布,通过视觉达到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1)易正确识别人们所欲知的对象。
2)易确切了解人们所处的周围的状况。
照明大致可分为:以功能为主的明视照明和以舒适感为主的气氛照明。
作为照明的目的,明视固然重要,而舒适感、高兴、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前者和视觉工作对象关系密切而后者与环境关系大。
从照明的属性看,可分为生理照明和心理照明。
当然,属于何种照明,不能简单决定,而是要看各种照明所给的比重大小,照明对象和照明技术的关系列于表一照明对象与照明技术关系(表一)1-2.对照明技术的要求:综合以上的叙述,可见对照明技术有如下四方面的要求1)满足照明质量的要求(照度、均匀度、防眩光、显色性等)2)实用,灵活3)节约用电,安全可靠4)便于维护和保养1-3.简述照明发展史远古时期,人类祖先发现了火,这完全是生理照明的需求,以便于生存,取暖直至狩猎煮食、打仗,于是火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直至十八世纪前,煤油和气灯是电灯发明以前的主要照明。
近、现代照明是从电能的被发现和利用开始的。
从此照明工程学也随之诞生。
照明的发展是随着光源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首先发明白炽灯,在白炽灯基础上研制成卤钨灯。
随着荧光灯的发明,标志着电致发光的出现,作为低压放电灯在荧光灯之后又研制出低压钠灯及氖灯,高压放电灯最先研制出来的是汞灯,随之面市的是高压钠灯,金卤灯、氙灯、镝灯……作为光源的新品种场致发光也在20世纪后期研制出来,这就是发光二极管,LED的大功率已进入实用阶段。
1-4.照明的组成1、光源的实用分类白炽灯----热幅射——白炽发光—卤钨灯汞灯金卤灯高压放电灯高压钠灯氙灯光源---电致发光荧光灯低压放电灯低压钠灯--- 场致发光————LED---激光发光———激光2、灯具:从光束角来分有窄光束,中光束和宽光束从反射器的进步是从搪瓷,高纯铝氧化到玻璃镀膜直到现在的棱形玻璃以增加局部的漫反射和折射而减少眩光增加均匀度。
光学与视光学基础课程
![光学与视光学基础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c586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4.png)
光学与视光学基础课程光学与视光学基础课程是眼科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连接眼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
此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光学、生理学、物理学等,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首先,光学是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光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光的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后续学习视光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生理学也是这门课程的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人眼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人眼的工作原理以及视觉系统对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过程。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视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此外,物理学也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如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等。
学生还需要了解各种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在眼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今后从事眼科临床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和实践,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光学与视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眼科临床工作的需要。
总之,光学与视光学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学生需要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眼科临床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光学与视光学基础课程的知识对于眼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了解光学的原理以及各种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视觉矫正方案。
视觉的基本参数
![视觉的基本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c56af8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9.png)
视觉的基本参数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我们通过视觉感知世界,接收并处理大量的信息。
视觉的基本参数是指影响人们视觉感知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明度、色度、对比度和空间频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参数及其在视觉中的重要性。
一、明度明度是指物体表面反射或发射的光线强度。
明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物体的亮暗感知。
明度差异大的物体往往能够更加显著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明度还与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关,明亮的颜色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而暗淡的颜色则容易引发压抑的情绪。
因此,在设计中合理运用明度可以起到引导情绪、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
二、色度色度是指物体在光线照射下所呈现的颜色。
不同的颜色能够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比如,红色往往与激情和能量相关联,蓝色则给人一种平静和冷静的感觉。
在视觉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度可以达到突出主题、创造氛围的目的。
同时,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也会影响色度的感知,亮度高的颜色更容易吸引人的视觉注意。
三、对比度对比度是指物体亮度之间的相对差异程度。
高对比度能够使物体更加清晰和鲜明地呈现出来,提高物体的辨识度。
在视觉设计中,对比度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同时也增加了视觉的吸引力。
然而,过高的对比度可能会导致视觉疲劳,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注意平衡对比度的程度。
四、空间频率空间频率是指图像中变化的频率和范围。
简单来说,它反映了图像中不同元素的大小和间距。
空间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图像的细节感知和形状识别。
高空间频率的图像更加细腻和复杂,适合表达细节丰富的信息,而低空间频率的图像更加粗糙和简洁,适合表达整体结构。
在视觉设计中,合理运用空间频率可以使得图像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
综上所述,明度、色度、对比度和空间频率是视觉的基本参数,它们共同影响着我们对图像的感知和理解。
在视觉设计中,合理运用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更加吸引人的作品,并有效传达想要表达的信息。
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参数,根据具体需求来调整和运用,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照明基础培训第二章:光和视觉
![照明基础培训第二章:光和视觉](https://img.taocdn.com/s3/m/ed5fed7a01f69e3143329466.png)
光和视觉
郑雅琴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视觉特性 第三节 视觉功效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视觉特性
一、暗视觉、明视觉和中介视觉
亮度在10CD/㎡以上时,人眼为明视觉; 亮度在0.000001~0.01 CD/㎡为暗视觉; 亮度在0.01~10 CD/㎡之间为中介视觉。 照度较高显得明亮的条件下,才有良好的颜色感。 在低照度的暗视觉中,颜色感则很差,因此,各种颜色的物体都给 人以蓝、灰的色感
例如坐在强太阳光下看书或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看高亮度的电视, 当人眼的视野必须在亮度相差很大的环境中相互转换时,就会感 到不适。 这种不舒服的情况会引起眼的一种逃避动作而使视力下降。
在美国路易斯安娜洲闷热潮湿的薄暮中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大卡车发生 了故障,停在了路边,夜幕渐渐降临,黑色的卡车很难被其它车辆看到, 于是一位恰好路过的好心司机打开了车头灯,以警告卡车这条在线的车 辆,就在这时,一位驾驶着有划痕的挡风玻璃的小车正由西向东接进了 这辆卡车,车头灯光束通过挡风玻璃发生了散射,扰乱了小车驾驶员的 视觉,结果他还没看到卡车就成为交通事故的牺牲品。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某些环境因素来尽量保持视野中各种光线亮度 的趋向一致,才能减少这种眩光对我们的影响。 例如:当人在漆黑的房子里看电视时点一盏小灯便可避免不适型眩光。 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使用计算机引发的视疲劳其实也与不适型眩光有关, 计算机显示屏本身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光线是否协调很关键;比如显示屏 放在明亮的窗前时眼会感到来自显示屏周围的眩光,这时重新调整显示屏 的位置或安装窗帘则可以解决问题;相反,如果周围环境光线太暗,使用 者也会感到来自屏幕的眩光而产生后像效应,导致眼疲劳与视物模糊。 如果引起眩光是来自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这种反光是特殊的,其中大部 份被形成了偏振光,即光线被限定在一个平面中振动,这时普通的滤光镜 并不起作用,只有偏振光眼镜来消除这种眩光。
视觉的基本原理范文
![视觉的基本原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89ef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2.png)
视觉的基本原理范文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它通过感知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将外界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信息转化为人们可以理解的图像。
视觉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眼球的构造和机理、视觉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等。
光的传播是视觉的基本前提,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即光线从光源发出后在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折射和反射现象,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折射。
反射是光线遇到界面后沿原来的路径返回,折射是光线遇到界面后改变传播方向。
眼球是视觉的感受器官,它的构造与机理决定了我们能够看到外界的图像。
眼球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光线首先通过角膜,然后进入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光线的进入量。
光线进入眼球后会经过晶状体的折射,使得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这些神经信号会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处理。
视觉皮层是视觉信息处理的主要区域,它由多个区域组成,每个区域负责不同的视觉功能。
例如,V1区负责边缘检测和方向感知,V4区负责颜色识别,MT区负责运动感知等。
在视觉皮层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神经回路,通过这些神经回路,大脑能够对视觉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产生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除了基本的光传播和视觉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颜色感知也是视觉的重要方面。
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不同的波长对应不同的颜色。
人眼能够感知的颜色范围是有限的,主要包括红、橙、黄、绿、蓝和紫等颜色。
在视觉系统中,我们的大脑会对颜色进行分析和辨别,从而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识别不同的颜色。
总之,视觉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眼球的构造和机理、视觉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颜色感知等方面。
通过理解这些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视觉的工作方式,从而深入研究和应用视觉技术,如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
视觉的研究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人类的视觉功能的改善和康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视觉的基本现象 普通心理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视觉的基本现象 普通心理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038ee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9.png)
视觉的基本现象普通心理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视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也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径。
它通过眼睛和大脑之间的复杂协同作用,将外部环境的光线信息转化为我们能够理解和识别的图像。
作为一门专注于研究视觉现象和感知的学科,视觉心理学旨在深入了解人类是如何感知、注意和记忆视觉信息的。
在这个领域,研究者们探索了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以及与其他心理过程(如注意力和记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视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需要探讨和了解视觉的感知、注意力和记忆三个基本现象。
首先,视觉的感知是指我们如何通过视觉系统感知环境中的各种视觉刺激。
这包括了我们对颜色、形状、大小、运动等视觉属性的感知能力。
其次,视觉的注意力是指我们在众多视觉刺激中选择性地关注和处理特定的信息。
注意力的分配可以影响我们对环境中不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效果。
最后,视觉的记忆是指我们如何存储和检索与视觉相关的信息。
我们的记忆系统对过去的视觉经验起着关键的作用,使我们能够识别、回忆和辨别各种视觉对象和场景。
通过深入研究视觉心理学中的这些基本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感知和认知的机制,并且对于应用领域,如广告、设计和教育等,也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将以这三个基本现象为主线,探讨视觉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以期增进对视觉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分别是视觉的感知、视觉的注意力和视觉的记忆。
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视觉心理学的基本现象。
在这些内容中,我们将深入研究人类视觉系统的运作方式,探讨视觉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着重介绍视觉的感知。
视觉的感知是指人们通过眼睛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
我们将深入研究人类视觉系统如何感知光线、颜色、形状和运动等视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是如何被加工和解读的。
通过了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视觉的原理
![视觉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451c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2.png)
视觉的原理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它通过眼睛获取外界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大脑可以理解的图像。
我们的视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首先,让我们谈谈光线的传播。
光是一种电磁波,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一部分光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或折射。
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其实是反射或折射到我们眼睛中的光线。
眼睛是视觉系统的核心器官。
它由许多组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角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
当光线进入眼睛时,它首先通过透明的角膜,进一步通过瞳孔。
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然后,光线通过晶状体,它可以调整形状来对焦在不同的距离上。
晶状体将光线聚焦在位于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由许多视觉感光细胞组成的凹凸结构。
在视网膜上,光线激活了这些细胞,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接下来,电信号被传送到眼球的后部,通过光神经纤维进入大脑。
这些神经信号在大脑中被解码和分析。
大脑的视觉皮层处理并整合这些信号,以形成我们所观察到的图像。
除了光线的传播和眼睛的组成部分外,视觉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色彩、亮度、对比度以及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对物体的感知。
总之,视觉是一种复杂而令人惊奇的感觉。
通过眼睛、大脑以及各种感光细胞的协同作用,我们能够看到丰富多样的视觉世界。
视觉检测基础知识
![视觉检测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628fa657fd5360cba1adb9b.png)
视觉检测的基础知识
内容概略:
一、光源
二、镜头
三、相机
四、分辨率、精度、公差间的关系
视觉检测的基础知识(一)光源
觉检测硬件构成的基本部分和光源相关的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就是光源颜色和光源形状。
2016-7A p o l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的前沿应用视
一、什么是颜色?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视觉神经的感觉。
颜色具有三个特性,即色相,饱和度和明亮度。
▼简单讲就是光线照到物体,反射到眼中的部分被大脑感知,引起的一种感觉。
通过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明亮度Value来表示,即我们常说的HSV。
当然,颜色有不止一种表示方法,RGB三原色也是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但是对人类最直观感受的方式是HSV。
二,什么是HSV?
色相Hue
▼如果将色彩分类,可分为含有颜色的有彩色与不含颜色的无彩色(黑、白、灰)两种。
在有彩色中,红、蓝、黄等颜色的种类即称为“色相(Hue)”。
光学基础知识光的颜色和频率
![光学基础知识光的颜色和频率](https://img.taocdn.com/s3/m/510e5e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f.png)
光学基础知识光的颜色和频率光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它既具有粒子性的特点,又具有波单特性。
而我们所见到的光的颜色实际上是光的频率所决定的。
本文将介绍光的颜色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光的颜色对人类视觉的影响。
一、光的频率与颜色光的频率是指光波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它的单位是赫兹(Hz)。
光的频率越高,光的颜色也就越偏向于紫色;而频率越低,光的颜色则越偏向于红色。
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研究,当光的频率在4×10^14 Hz到8×10^14 Hz 之间时,我们人类的眼睛能够感知到这种频率的光,对应的颜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这被称为可见光谱。
在可见光谱中,红光的频率最低,为大约4×10^14 Hz,而紫光的频率最高,为大约8×10^14 Hz。
根据频率的变化,可见光谱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种颜色。
二、光的频率对视觉的影响光的颜色对人类的视觉有直接的影响。
不同颜色的光对人类的视觉感受和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红光的频率较低,具有较长的波长,给人一种暖和、舒适的感觉,常被用于营造温馨的氛围。
橙色的频率略高于红色,它是一种明亮而活泼的颜色,能够唤起人们的注意力,常被用于标志和警示。
黄色光的频率稍高,给人一种明亮、开朗的感觉,常被用于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
绿光的频率较中等,是人眼最敏感的颜色,能够给人带来平静和放松的感觉,常被用于舒缓情绪和促进集中注意力。
青色的频率略高于绿色,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常被用于代表自然和健康。
蓝光的频率较高,给人一种冷静、冷淡的感觉,常被用于传递冷静和专业的形象。
紫光的频率最高,给人一种神秘、高贵的感觉,常被用于表达神秘和浪漫的情绪。
三、光的颜色与频率的应用由于光的颜色与频率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利用光的颜色和频率在许多领域进行应用。
在医疗领域,不同颜色的光被用于疗法和诊断。
例如,红光疗法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蓝光被用于治疗皮肤疾病。
光线与视觉
![光线与视觉](https://img.taocdn.com/s3/m/78289d8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3.png)
《光线与视觉》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光线的概念及其在视觉形成中的作用。
2.学生能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并知道光线如何通过眼睛形成视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光线与视觉现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引导学生珍惜和保护视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光线的概念及其在视觉形成中的作用,眼睛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光线在眼睛内部的折射和聚焦过程,以及视觉形成的复杂机制。
四、教学资源1.眼球模型2.光线传播示意图3.多媒体教学课件4.实验器材(如凸透镜、光源等)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知识,提问学生光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创设情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看电影、看书等),引出光线与视觉的话题。
•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光线在视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阅读教材,识记与光线和视觉相关的生字词。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光线的概念及其特性。
•讲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等部分。
•结合眼球模型和光线传播示意图,详细解释光线如何通过眼睛形成视觉的过程。
4. 总结拓展•学生尝试使用凸透镜模拟眼睛的聚焦作用,观察光线的聚焦现象。
•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保护视力的方法,讨论近视等视力问题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教师总结,强调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并拓展讲解其他与视觉相关的科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光线与视觉•光线的概念与特性•眼睛的基本结构•光线通过眼睛形成视觉的过程•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七、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光线与视觉概念的理解程度、对眼睛结构的认识、对视觉形成过程的掌握情况等。
眼睛的结构和感光原理
![眼睛的结构和感光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1d9d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d.png)
眼睛的结构和感光原理一、眼睛的结构1.角膜:眼睛的前部透明层,负责保护眼球并开始聚焦光线。
2.瞳孔:位于虹膜中央的开口,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3.虹膜:含有色素的环状组织,控制瞳孔的大小。
4.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的透明结构,进一步聚焦光线到视网膜。
5.玻璃体: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透明胶状物质。
6.视网膜:眼睛内部的感光层,含有感光细胞。
7.视神经:将视网膜上的视觉信息传输到大脑。
二、感光原理1.光感受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2.视杆细胞:主要负责在暗光条件下感知视觉,形成黑白视觉。
3.视锥细胞:主要负责在明亮条件下感知视觉,形成彩色视觉。
4.视觉色素:感光细胞中的光感受色素,视杆细胞含有视紫红质,视锥细胞含有三种不同的色素。
5.光电转换:光感受器将光能转换为电信号。
6.神经传递:电信号通过视网膜的神经网络传递到视神经。
7.大脑处理:视神经将信号传输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大脑解析信号形成视觉感知。
三、视觉功能1.视力: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决定。
2.视野:眼睛看到的范围,分为中心视野(注视点周围)和周边视野(注视点以外)。
3.调节:眼睛适应不同距离物体清晰成像的能力,由晶状体的弹性实现。
4.聚焦:眼睛调节晶状体厚度,使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5.色觉:视锥细胞感知不同波长的光,产生彩色视觉。
四、眼睛保健1.预防近视: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适当眼保健操,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2.护眼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保持眼睛健康。
3.避免疲劳:长时间用眼后注意休息,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4.保护眼睛:避免受到外伤和有害辐射,佩戴护目镜进行剧烈运动。
五、异常情况1.近视:眼球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
2.远视:眼球轴过短或角膜曲率过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
3.散光:角膜不规则弯曲,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多个点上。
4.老花眼:随着年龄增长,眼睛调节能力下降,难以聚焦近处物体。
浅析光与人的视觉特性
![浅析光与人的视觉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90b155abb0717fd5360cdc5f.png)
第 8 总第 18期 期 3 20 年 4月 07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ne n oi S i eTe h o o y & Ec n my a n c n lg oo
No 8 h 3 t SH . ,t e 1 8 h i e S Ap . 0 7 t2 0
~
1 1 光 和 颜 色 的 本 质 。 光 的 本 质 是 什 么 ? 光 学 和 . 电磁 场 理 论 指 出 : 是 以 电 磁 波 形 式 存 在 的 微 粒 子 光 流 , 一种 能携 带能量 的特殊 物质 , 是 一种 电磁辐 是 既 射 。 电磁
名耘 曩■ 乜
无熊 电波
l 驴
氲井 线
I1 o0
X静缱
l
亭宙 射拽
1u 0
可冕
图 1 可 见 光 在 电磁 波 谱 中的 位 置 颜 色 的本 质 是 什 么 ? 由实 验 得 知 , 色 是 不 同 颜 另一 种 是 本 身 发 光 的 色 源 , 的 辐 射 光 谱 引 起 人 眼 它 波长 的 光 波 通 过 人 眼 视 觉 产 生 的 印 象 。 例 如 , 用 产 生一定 色彩感 觉 。 5 0 m 波 长 的光 作 用 于 人 眼 , 的 感 觉 印 象 是 绿 色 5n 人 1 3 标 准 光 源 。 为 了 便 于 对 标 准 光 源 进 行 比 较 和 . 光 , 7 0 m 波 长 的 光 作 用 于 人 眼 , 的 感 觉 印 象 用 0n 人 计算 , 绝 对黑 体 的辐 射温 度一 色温 表 示光 源 的光 用 谱 性 能 。绝 对 黑 体 是 指 既 不 反 射 也 不 透 射 光 线 , 而 是红 色的 。 光 有 单 色 光 和 复 合 光 之 分 。 单 一 波 长 的 光 叫 单 能完 全 吸收入射光 的物体 , 所 以称为 绝对黑 体 , 之 是 色光 , 几 种 波长 混 合 成 的光 叫 复合 光 。一 定 成 分 有 因 为外 界 有 光 线 入 射 时 , 它 全 部 吸 收 , 有 一 丝 光 被 没 的 复 合 光 有 一 种 确 定 的 颜 色 与 之 对 应 , 一 种 颜 色 但 线反射 或透射 , 而人 眼看 上 去是 全 黑 的。绝对 黑 因 光 的 感 觉 并 不 对 应 一 种 光 谱 组 合 , 可 能 是 由 多 种 有 体 在 自然 界 是 不 存 在 的 , 实 验 模 型 是 一 个 中 空 的 其 单 色 光 的 复 合 光 谱 组 合 引 起 的 , 如 , 4 n 波 长 例 56m 内壁 涂 黑 的球 体 , 其 上 面 开 了一 个 小 孔 , 入 小 孔 在 进 的绿 光 与 7 0 m 波 长 的 红 光 按 一 定 比 例 混 合 后 作 0r i 的 光 辐 射 经 内 壁 多 次 反 射 , 收 , 不 能 再 逸 出 到 外 吸 已 用 于 人 眼 , 得 到 波 长 为 5 0 m 的 黄 光 感 觉 。 此 时 可 8n 面 , 个 小孔就 相 当于绝对黑 体 。 这 当 绝 对 黑 体 被 加 热 时 能 辐 射 出 连 续 光 谱 , 对 绝 人 眼 已分 不 清 是 单 色 黄 光 还 是 红 、 两 色 的 混 合 光 。 绿 有 人 说 太 阳 光 只 是 红 、 、 、 、 、 、 的七 色 光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黑 体 温 度 越 高 辐 射 的 光 谱 中蓝 色 成 分 越 多 , 色 成 红 组合 。其实 这种说 法是 不 妥 当 的 , 为 太 阳 光是 多 因 分 越 少 。 光 源 的 色 温 是 这 样 定 义 的 , 源 的 可 见 光 光 种单 色光 的组合 , 止 七 色 , 包 含 全 部 可见 光 谱 , 不 它 谱 在 某 温 度 的 绝 对 黑 体 辐 射 的 可 见 光 谱 相 同 或 相 近 , 对 黑 体 的 温 度 称 为 该 光 源 的 色 温 , 位 以绝 对 绝 单 给人 以 白色感觉 。 温度 开 氏度 ( 表 示 。 色 温 与 光 源 的 实 际 温 度 无 K) 1 2 光 源 和 色 源 。 光 源 有 两 种 , 种 是 物 体 自身 发 . 一 关 , 色 电 视 机 荧 光 屏 的 实 际 温 度 为 常 温 , 其 白场 彩 而 光 的 , 如 太 阳、 电后 的 电光 、 燃 后 的蜡 烛 等 。 例 通 点 另 一 种 是 自身 不 发 光 , 发 光 光 源 的 照 射 下 , 于 反 色 温 是 6 0 K。 在 由 50 射或透射 而 成为光 源 , 如 能反 射光 的平 面镜 、 透 例 能 在 电 视 节 目拍 摄 过 程 中 , 明光 源 的作 用 非 常 照 重 要 , 光 谱 功 率 分 布 情 况 会 直 接 影 响 被 照 物 体 的 其 色 光 的红 玻 璃 等 。 色 光 源 有 两 种 , 种 是 不 发 光 的 物 质 , 在 一 定 一 它 颜 色 。 太 阳光 虽 然 是 自然 界 中 最 大 的 白 光 光 源 , 但 功 率 波 谱 的 照 射 下 , 反 射 一 定 的 光 谱 成 分 并 吸 收 因 它 的光谱功率 分 布是 随 季 节、 辰 、 候 而 变化 的 , 时 气 其余 部分 而呈现 相应 的色彩 , 如 太 阳照射 在树上 , 例 不 适 合 作 为 标 准 光 源 。根 据 CI 国 际 照 明 委 员 会 ) E( 树 叶 反 射 了绿 光 并 吸 收 其 他 光 谱 而 成 为 绿 色 树 叶 ; 的 规 定 , 电视 系 统 中 使 用 的 标 准 光 源 主 要 有 A、 在 B、
认识常见的光与视觉
![认识常见的光与视觉](https://img.taocdn.com/s3/m/030fb1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e.png)
认识常见的光与视觉光和视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光的传播和视觉的感知是人类与世界交流和认知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光的性质和视觉的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常见的光与视觉现象。
一、光的性质1.光的传播路径光的传播是沿直线路径进行的,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可以推测出光的传播性质。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棵树时,光线从树上反射并进入我们的眼睛,形成了树的影像。
这是由于光线在传播过程中直线传播的特性。
2.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快的,约为每秒300,000千米。
当光通过介质时,如空气、水或玻璃,它的速度会减小。
这是因为光在介质中与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导致速度降低。
3.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线遇到介质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反弹回去,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方向。
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以及为什么奇观中的光线被折射成不同的颜色。
4.光的颜色光线的颜色取决于其波长。
不同波长的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知,构成了可见光谱。
例如,红色光的波长较长,而紫色光的波长较短。
二、视觉的原理1.眼睛的结构人眼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眼球、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角膜和晶状体负责聚焦光线,将其投射到视网膜上。
2.视网膜的感知视网膜位于眼球内部,是视觉感知的关键部位。
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聚焦后,形成一个倒置的影像投射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能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
3.色彩感知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对彩色光线敏感,负责我们对颜色的感知;而视杆细胞对亮度和暗度的变化敏感,负责我们在暗光环境下的视觉。
4.视觉中枢接收到视神经传递的信息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
这包括对形状、大小、运动等视觉信息的分析,从而使我们能够认识和感知周围的世界。
相信通过对光的性质和视觉原理的了解,读者对常见的光与视觉现象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与视觉的基础知识郭奉杰杭州浙大三色仪器有限公司人眼的视觉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广义上它的波长从几个纳米至一毫米左右,而人眼所能看见的只是一小部分,通常波长范围为380nm至780nm,我们把这部分光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的波长不同,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就不同。
单色光波长由长至短,对应的颜色感觉由红到紫。
一般认为:•红色780nm~620nm 橙色620nm~590nm 黄色590nm~560nm•黄绿色560nm~530nm 绿色530nm~500nm 青色550nm~470nm•蓝色470nm~430nm 紫色430nm~380nm•上述的范围只是根据人们的习惯大致划分。
实际上随着波长的变化,颜色是连续渐变的,没有严格的界限。
•物体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
•发光体的颜色由它本身发出的光谱所确定,如白炽灯发黄和日光灯发白。
•不发光体的颜色与照射光的光谱和不发光体对照射光的反射、透射特性有关。
如绿叶反射绿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现绿色;绿叶拿到暗室的红灯下观察成了黑色。
•由此可见,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而色是人眼对这种物质的视觉反应白炽灯卤粉荧光灯低压汞灯三基色荧光灯三基色绿粉蓝色LED色温与标准光源•照明光源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光谱功率分布情况会直接影响被照物体的颜色。
通常的照明光源,如太阳光、日光等发的光虽然都是白光,但它们的光谱成分相差很大,用它们照射相同物体时,呈现的颜色则相差较大。
根据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的规定,使用的标准光源主要有A、B、C、D、E五种,并以“色温”来表征。
65• 1. 色温•光源的色温是用来描述光源的光谱分布的物理量。
在色度学上,它通常用光源的光与绝对黑体发出的光相比较,并用绝对黑体的绝对温度来表征。
•绝对黑体是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光线,而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
当绝对黑体被加热时,能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光谱能量的分布只与加热的温度有关,温度低时光谱能量偏重于长波长区,温度升高时光谱能量逐渐偏重到短波长区。
•光源的色温:当光源的可见光谱与某温度的绝对黑体的辐射的可见光谱相同或接近时,就将此时绝对黑体的绝对温度称为该白光源的色温。
例如,一个温度为2800K的钨丝灯泡所发出的光色与绝对黑体在温度为2856K时的光谱相同,则该灯泡所发出的光的色温就是2856K。
•要注意的是,色温用来表示光源的光谱特性,并非光源的实际温度。
引入“色温”的概念,是为了进行色度的计算和白光的比较。
标准白光源•使用的标准光源主要有A 、B 、C 、D 65、E 五种,其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如图几种标准光源的光谱分布所示。
••A 光源: 色温为2856K ,相当于2800K 钨丝灯所发的光。
••B 光源: 色温为4874K ,相当于中午直射的太阳光。
••C 光源: 色温为6774K ,相当于白天的自然光••D 65光源: 色温为6504K ,相当于白天平均照明光••E 光源: 色温为5500K ,是一种理想的等能量的白光(E 白),实际并不存在,它的采用可简化色度学的计算。
几种标准光源的光谱分布光谱光视效率•视神经细胞分为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
杆状细胞主要决定人眼对弱暗光的视觉反应,锥状细胞产要决定人眼对明亮光的视觉反应。
视神经细胞对不同波长的感光灵敏度不一样,对绿光的灵敏度最高,而对蓝光和红光的灵敏度则低得多。
图为CIE推荐的人眼的相对光谱光视效率函数曲线,分别称为“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V(λ)”和“暗视觉光谱光视效率V’(λ)”。
•人眼对颜色的感觉主要由锥体细胞起作用,而且锥体细胞只有当亮度大于几个cd/M2以上时才起作用。
根据三色学说及多年来的大量实验证明,人眼视网膜上含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锥体细胞,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视色素,这三种不同光谱敏感性的视色素的光谱吸收峰值分别约在440-450nm;530-540nm;560-570nm处,分别称为亲蓝、亲绿、亲红视色素。
外界光辐射进入人眼时被三种锥体细胞按它们各自的吸收特性吸收,细胞色素吸收光子后引起光化学反应,视色素被分解漂白,同时触发生物能,引起神经活动,将视觉信息通过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传至神经中枢,引起颜色刺激。
•光通量(Luminous flux)•光通量是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也即为辐射通量(或辐射功率)能够被人眼视觉系统所感受的那部分有效当量。
•单位是流明(lumen),简写为lm 。
•当λ=555nm时的单色光辐射功率为1W时,产生的光通量为683 lm,或称1光瓦。
在其它波长时,由于相对视敏函数下降,相同辐射功率产生的光通量随之下降。
彩色三要素•彩色三要素指的是彩色光的亮度、色调、饱和度这三个量。
•亮度: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
光源的辐射能量越大,亮度就越高;不发光体的反射能力越强,亮度越高。
•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个分量光的亮度之和。
•另外,亮度还和波长有关,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对视觉引起的亮度感觉也不相同,这就是已经介绍过的视敏特性。
•色调:指彩色的颜色类别。
我们通常所说的红、绿、蓝等指的就是色调。
前面讲到不同波长的光颜色不同,也是指的色调不同。
•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深浅、浓淡程度。
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越浓。
各种谱色光都是饱和度最高的彩色。
饱和度与彩色光中掺入的白光比例有关,掺入的白光越多,饱和度就越小。
因此,饱和度也称为色纯度。
•饱和度的大小用百分制衡量,100%的饱和度表示彩色光中没有白光成分,所有谱色光的饱和度都是100%;饱和度为零表示全是白光,没有任何色调。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它既说明了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了颜色的深浅程度三基色原理•人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
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单色光叫三基色光,而这一发现也被总结成三基色定理,其主要内容如下:•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都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这些彩色也可以分解成三基色;•三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即其中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它两种基色混合得到;•混合色的色调和饱和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混合色的亮度是三基色亮度之和。
•另外,任何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
所谓补色,就是它与某一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时,可产生白色。
红、绿、蓝的补色分别是青、品红、黄。
色度系统•彩色同其它物理量一样,可以进行计算和度量。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计量的基础。
•彩色的计量是通过确定三基色光对人眼的刺激程度来进行的,因此,需要规定三基色光的精确波长值和三基色光对人眼刺激程度的单位量。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色度系统RGB色度系统•对于任意给定的彩色光F,其配色方程可写成•F =R[R] + G[G] + B[B]•如果用相互垂直的三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三个相互独立的基色R、G、B,那么任意一个彩色就能用此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彩色矢量来表征。
•利用配色试验所得数据,常因人而异。
因此,CIE推荐了一种国际通用的标准分布色系数数据,它是由很多正常视觉观测者的观测结果取平均所组成。
所谓分布色系数是指辐射功率为1瓦(注意,不是1光瓦)波长为l 的单色光所需要的三基色的单位数,分布色系数:配出辐射功率为1 瓦、波长为λ的单色光所需要的三个某色光的单位数。
用r(λ)、g(λ)、b(λ) 表示。
•色度坐标或相对三色系数r、g、b:•m = R + G + B ——称为色模•r = R/m•g = G/m• b = B/m•r + g + b = 1•所以混合色的色度唯一地由r、g、b中的两个就可以明确地表示。
因此各种彩色的色度可以采用二维表示法。
CIE1931 RGB色度图•谱色轨迹:根据各谱色光的色度坐标值可绘出可见光谱在r一g平面上的坐标位置。
由它们连接而成的一条舌形曲线,称为谱色轨迹•自然界中的彩色(也称实色)都能用整个闭合曲线及其内部的相应点的坐标表示。
坐标位置越靠近谱色轨迹,所对应的彩色越纯,即饱和度越高;而越靠近E 点,所对应的彩色的饱和度越低。
•RGB 计色制的缺点–在色度图上不能直接表示出亮度,计算某色光的亮度非常复杂和不方便。
–混色曲线r(λ)、g(λ)、b(λ) 中有负值存在,计算和实际测量容易出差。
–谱色轨迹不全在坐标的第一象限内,作图也感不便。
XYZ色度系统•XYZ 制的基本思想:选三个基色单位[X]、[Y]、[Z],它所组成的三角形将单色光频谱全面包围在内,而且使三个色坐标中的一个恰好等于色光的亮度。
•在XYZ制中,配色方程为F = X[X] + Y[Y] + Z[Z]•三基色单位[X]、[Y]、[Z] 满足的三个条件:–①用它们配出实际彩色时,三个色系数X、Y、Z 均为正值。
–②为了便于计算,使合成彩色光的亮度仅由Y[Y] 确定,并规定1[Y] 的光通量为1 光瓦。
–③当X = Y = Z 时,仍代表等能白光E白。
CIE 1931 XYZ 色度图•由W 点(等能白光)引向谱色轨迹的直线均为等色调波长线,其与谱色轨迹的交点所对应的波长,即为该直线上各点彩色的色调波长。
•等饱和度线——由色调波长不同而饱和度相同的各点联成的曲线。
•在等色调波长线WG 上,越靠近W 点,饱和度越低,到W 点则成为纯白光;越靠近谱色轨迹,则饱和度越高(越纯),到谱色轨迹上成为相应波长的单色光F λ。
•某彩色光F 的饱和度:•补色波长如WK 的补色波长为WM 的540nm %100×=WGWF S F•由人眼分辨颜色变化的能力是有限的,故对色度差很小的两种颜色,人眼分辨不出它们的差异。
只有当色度差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人眼才能觉察出它们的差异,人眼刚刚能觉察出颜色差别所对应的色度差称为刚辨差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通过实验表明:在CIE色度图上,不同位置或者同一位置的不同方向,人眼的刚辨差是不相同的。
•1942年麦克亚当(Macadam)对25种色光进行实验,在每个色光点大约沿5到9个对侧方向上测量刚辨差。
结果得到的是一些面积大小各异、长短轴不等的椭圆,称为麦克亚当椭圆,不同位置的麦克亚当椭圆面积相差很大,靠近520nm处的椭圆面积大约是400nm处随圆面积的20倍。
这表明人眼对蓝色区域颜色变化相当敏感,而对饱和度较高的黄、绿、青部分的颜色变化不太敏感。
•经过某种投影变换,能使各点的刚辨差的均匀性比XYZ计色坐标系要好得多,这就是均匀色标系统(制)CIE 1964 UCS色度图CIE1960色度空间及色差公式•从一开始研究色彩学,人们为了使色彩设计和复制更精确、更完美,为色彩的转换和校正制定合适的调整尺度或比例,减少由于空间的不均匀而带来的复制误差,在不断寻找一种最均匀的色彩空间,这种色彩空间,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上相等的几何距离在视觉上有对应相等的色差,把易测的空间距离作为色彩感觉差别量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