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
实证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浅谈康有为科技思想
维普资讯
圈
垒
实证 的科学 方 法和 乖 学 精袖 斗
一
垂 垂
浅 谈 康 有 为 科 技 思 想
有 类似 的说 明文 字 。 可 以 说康 有 为 是 较早 提 倡 逻辑 方 法 的 人 ,他 比 严复 翻 译 的 西 方 逻 辑 学 要早 好 几 年 。 不 过 ,他 未 将 这 种 近 代 思 维 方 法运 用 于 自然 科 学的 探 索 ,所 以 对 自然 科 学 的 推 动 没 有 明显 的 效 果 。 此 外 ,他 也 认 识 到 数 学 的 重 要 作 用 。 康 有 为 还是 近 代 中 国较 早 运用 数 学 方 法 阐 释 人 文 理论 ,将 其 提 升 为 一种 科 学 的 思 维 方 法 的 人 。 除前 面 我 们 所 讲 的他 在 实 理 公法 全 书 中 ,模 拟 古 希 腊数 学 家 欧 几 里 德 的 几 何 定理 ,把 所 要 探 索 的各 种 社 会 实 际 问题 ,归 纳为 实 理 、公 法 、 比例 加 以 推 演 外 ,他 还 运用 代 数 法 详 细 阐述 托 古 改 制 的 “ 三世 说 ” ,将方 法论 的 变革 与政 治 变革 相 结合 ,最 终抛弃 陈 旧的 经学方法 。1906 年 在美 洲 致 函各 埠 华 人 学 生 的 信 中 写道 : “ 国欲 自立 自强 ,非 大 开 铁 舰 铁 厂 及 一 中 切 工 艺 ,无 以为 自强 之 道 。 不 学工 艺 ,而 望 中 国之 强 , 口望他 人 之 不欺 凌 削弱 ,犹 无胎之欲 生子 也 ,必无望 矣。欲 学工艺 ,则 不 通 算 学 及 至浅 普 通 之 学 ,则 无 以为 学 工 艺 之 路 。 不仅 讲 了工艺 与 自强 的关 系 ,更 ” 强 调 了数 学 乃工 艺 之 基 础 。甚 至把 数 学 夸 大 到不 切 实际 的地 步 , “ 凡算 学 大 明 ,必 其 政 事大 修 ,文 物大 盛之 际” 。这 种看 法 , 固 然 有 其 幼稚 的一 面 ,但 也 说 明他 充 分 认 识 到 了数 学在 近代 科 学 中的重 要地 位 。 爱 因斯 坦 说 :“ 方 科学 的发 展是 以两 西 个 伟大的 成就为 基础 的 ,那就 是 :希腊哲 学 家 发 明形式 逻 辑 体 系 ( 欧 几里 德 几 何 学 在 中) ,以 及 ( 在文 艺 复兴 时期 )发现 通过 系 统 的实 验可 能 找 出 因果 关 系 。 从这 个意 义 ” 上 说 ,康 有为真 正开始 接触到 了西方 科学之 实 质 ,并 最终 突破 传统 不 重视 逻辑 的禁 区 , 开 启了思 想解放 的闸 门 ,引进西方科 学方 法 意 味着在 认识论 上怀疑 中 国传 统 ,最突 出的 表 现则是康 有为的 “ 两考 ” (新 学伪 经考》 Ⅸ 、 《 孔子 改制 考 》 ,它使古 经 的真 像毕 露 ,经 ) 传 的威 信扫 地 ,种 下 了疑古 思 潮的 种子 。 康 有为 从 注 经 穷 理 的理 论 思 维 到 实证 科 学 的 理论 思 维 的 转 变 ,正 反映 了在 中 国 近 代 资 产 阶级 民主 进 程 中 理论 思 维 的 特 定 形 式 和 内 容 。 西 方 著 名 科 学 史家 托 马 斯 . s. 库恩 说 :“ 科学理论 应 当精 确” ,也 即 “ 在 这 一 理 论 范 围 内从 理 论 导 出 的结 论 应 表 明 同现有 观察 实 验 的结果 相 符 。 康有 为敏 锐 ” 地 悟到 这 一 点 ,并 最 早树 立 西 方 逻辑 学所 代 表 的科 学 实 证 精神 ,确 立 了方 法论 科学 观 。戊戌时期 ,论 证方法 论的重 要人物 还有 严复 ,但严 复发表 《 论世变 之亟》 原 强》 、《 、 《 救亡决论 ,阐述西学格致 已在 1 9 5年,而 8 他 发表 专 论 西 方 科学 方 法 的 《 学 门 径功 西 用》更在 1 8年 ,故康有 为乃是揭示科学 9 8 方法论 的最早 思想 家和实 践者 。总之 ,康有 为 引进 西方 实验 、逻辑 、数学 方法 ,从理性 主 义 和 实证 精 神 两 方 面 闯入 西 方 科学 的殿 堂 ,大 大肯定 了人 的理性 认识能 力 ,开 启 了 近 代 中 国科 学 方 法 论 思 想 的 先 河 。
中华民族与西方不同的十种科学精神
恢复中华科学文化的主体地位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兼论中华民族与西方不同的十种科学精神袁立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图腾式代称,随着祖国巨龙的腾飞,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不断提高。
但是,龙文化塈中华文化作为整体,数百年来始终没有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文化和主流学术体系。
在跨跃世纪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只有恢复东方学术的主体地位,即不再以西方的价值体系和学术观来评价和认识中华学术和东方文明,东西方文明才能在真正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人类更高层次的新的学术体系和文明体系。
我们处在一个西方学术体系统治整个地球的时代。
但是,全人类应该明确,年轻的西方学术是在自古希腊时代开始的学术分离运动中逐渐从东方学术中脱胎分裂出来的,其直接来源是西亚、北非古代学术。
但是,四大发明甚至包括被西方称作阿拉伯数字或印度数字的符号,都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
应该提出的问题是:被西方广泛应用并带来革命性历史变迁的这些东西,在发明它的这片土地上并没有给这个国度带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甚至它们根本就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受中国的罗盘和佛教经典的宇宙观启发而写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曾经有过类似的疑问,他说:西方文明的所有经典发明和发现中国都有了,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中国的贤哲们似乎没有走上产生西方这些成果的那条道路。
实际上,被西方重视的许多成就不仅在东方诞生的途径迥异于西方,而且往往在中华学术体系中并不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根本没有真正特别的地位。
例如,“氧”元素在中国被发现,只是作为方士冶炼外丹产生的副产吕,仅因为它在炼丹过程中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方士才把它的性状记录了下来;而西方自氧气被发现之后,氧化反应即被广泛利用,成为近代化学的开端。
试论西方的科学精神
西方科学精神一、西方科学的历史根源(一)科学主要有两个历史根源。
具有技术和哲学两方面的意义。
(二)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同时也导源于罗马。
(三)需要是技术(发明)之母,而好奇心则是科学之母。
二、西方科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动因有两个:一是社会需要;二是人文背景。
(一)西方科学的文化背景1.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这场革命发生在此时,基本原因就是将这种工艺和实验的精神用于探求真理,这种精神突然由美术界扩展到科学界。
这正是列奥纳多以及他的同行们所做的工作。
此时此地,现代科学才得以诞生。
”2.启蒙运动:卓越的哲学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是如此,启蒙运动也是如此。
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
新的哲学化方法的发现与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
”“这场革命终于被叫做科学革命,一个与伽利荣.伽利略、约翰内斯.开普勒、勒内.笛卡儿以及艾萨克.牛顿这样的伟大名字相联系的文化事件。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
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是‘牛顿的’,其哲学就是‘牛顿主义’的哲学。
”(二)西方科学的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生产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和技术,从来就是由于生产的需要,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三、西方科学革命及主要成就(一)近代自然科学革命1.摆脱神学统治,为真理而斗争第一个用科学为武器向宗教神学提出挑战的是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他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
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在哥白尼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无限宇宙论,彻底否定了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论。
1600年2月17日,他被罗马教廷在罗马百花广场活活烧死,为真理而英勇献身。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总结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总结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总结写1000字西方人文主义是一种针对人类自由、尊严和个体价值的哲学思潮,强调人类能够通过理性和自由意志,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
它追求对人性的完善和全面发展,并力图摆脱宗教或传统权威对个人的束缚,提倡个体的独立和自主。
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具有如下几个重要方面:1. 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人类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存在,认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无可争议的。
人文主义者关注人类的幸福、自由和个体的自我实现,并反对任何形式的人类压迫和剥削。
2. 人道主义和仁慈:人文主义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
人道主义的核心是将他人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鼓励人们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并通过帮助和支持他人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3. 自由主义和个体自由:西方人文主义主张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人文主义者认为自由是人类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个体应该能够以理性和自由意志行动,发展自己的潜能,并在没有过度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个体和社会的繁荣。
4. 理性主义和科学:人文主义者倡导以理性和科学为指导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他们相信通过合理的思考和科学的研究,人类可以获得真实和普遍有效的知识,并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5. 人本主义教育: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他们倡导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体发展和全面培养个人能力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追求学生的自主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公民,并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6. 人文主义艺术和文化:人文主义对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他们认为艺术和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和创造性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人文主义倡导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统,鼓励人们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中发现和实现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体价值。
总之,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强调人类的自由、尊严和个体价值。
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关注人道主义和仁慈的精神,主张个体的自由和独立,追求理性和科学,强调人本主义教育和多元化的艺术和文化。
西方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来源与发展
西方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来源与发展一、从古典人本主义到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Anthropologism),泛指一切从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由于对人的具体解释各异,人本主义在性质上和表现形式上也不相同。
有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也有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Humainsm 有时译为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通常是一致的,但所指的范围略有差异。
后者(人道主义)主要是指谈论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的学说,偏重于道德伦理的含义,前者除了包含道德伦理的含义以外,往往还包括关于人的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换言之:它往往指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哲学理论,因此范围更为广泛。
近代西方哲学从它开始形成的时代起,就已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从哲学上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本主义运动。
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他们主张用人代替神。
这里的人是具有五情六欲的人,而不只是抽象的人的观念;但他们撇开了人的社会性,从这方面说又是抽象的人。
人文主义者反对和嘲笑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经院哲学,要求运用和发扬人本身所固有的理性力量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使之服从人的目的。
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主张面向自然、服从自然的唯物主义是一致的,有的人甚至得出了唯物主义的结论。
这种人本主义与依靠人们正常的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来认识世界的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是一致的,与资产阶级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的伦理学上的乐观主义以及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也是一致的。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者和唯物主义者以及十九世纪初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给自己的哲学挂上人本主义或者人文主义的招牌,但他们的思想正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他们进一步把关于人的学说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肯定结合起来。
《科学:思想史、方法论与社会学》第一讲文字版
第一讲古代的科学形态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个模样;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无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还是科学精神主要来自于西方。
追溯上去,远古神话中对自然神的崇拜.并提炼出体现自然力量的秩序观念,特别是受到自然哲学的强烈熏陶,都有助于培养认识自然的兴趣,提高改变自然的技能。
事实上,西方科学思想有两个重要的传统,即“拯救现象”与“逻各斯中心主义”,这在起初就表现为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而它们也最接近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学面貌。
与之相比照,东方文明,包括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中国与古代印度文明则更古老、更关注农业,他们的科学似乎不那么系统与严谨,而显得更实用,也更富有人情味。
一、神话(迷思)滥筋神话(myth)的本义,或许就像它的音译一样,是“迷思”,而相比于蒙昧或懵懂,那是一种颇有想象力的、虚构的、不可靠的“思”。
远古时代的各地神话充满着对自然的神秘感与敬畏。
(一)创世故事从混沌中诞生了拉(Ra),太阳、月亮分别处拉的双目,拉自身受孕,以口吐气生出代表光明、空气的舒(shu)和代表雾的阴性泰芙努持(Tefnut.舒的配偶)。
舒和泰芙努持又生出连成一体的子女格卜(Geb,大地)和努持(Nut,苍天);舒托起努特,使天地分离。
天和地结合又诞生奥西里斯(Osiris,生长,死而复生的化身,但在更多场合是阴间统治者)、伊西斯(Isis,王者的化身,也是奥西里斯的妻子)、塞特(Seth,沙漠,恶势力)和奈芙蒂斯(Nephthy,宝座)。
奥西里斯和伊西斯之子就是荷拉斯(Horus,鹰头统治者)。
荷拉斯长大成人,战胜了谋害其父的塞特,当上了埃及国王。
而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两河之间地方的意思)苏美尔·阿卡得文明的巴比伦神话是这样的,太切有天神安努(Anu)、大气神恩利尔(Enlil)和水神恩基(Enki),恩利尔使天与地分离,造化万物,并赐予人们劳作的本领,恩基监护万物止长,等管农事和繁衍,也是智慧的代表。
《西方的智慧》
《西方的智慧》引言概述:西方的智慧是指西方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体系。
西方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哲学、科学、艺术、政治和教育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西方的智慧。
一、哲学智慧:1.1 逻辑思维:西方哲学注重逻辑思维,强调推理和辩证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在西方哲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1.2 人文关心:西方哲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倡人文关心,关注人类的幸福和社会公正。
1.3 自由思量:西方哲学鼓励个体的自由思量和独立精神,倡导对权威的质疑和批评。
二、科学智慧:2.1 实证主义:西方科学智慧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追求客观真理,强调观察、实验和验证的重要性。
2.2 理性思维:西方科学注重理性思维,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来解决问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2.3 创新精神:西方科学鼓励创新精神,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三、艺术智慧:3.1 创造力:西方艺术强调创造力的培养,鼓励艺术家独立思量、勇于创新,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3.2 表现力:西方艺术注重表现力的培养,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3.3 艺术审美:西方艺术注重审美价值的追求,强调美的感受和审美标准的建立。
四、政治智慧:4.1 民主制度:西方政治智慧倡导民主制度,强调人民的参预和权利保障,追求公平和社会正义。
4.2 法治精神:西方政治注重法治精神,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4.3 分权制衡:西方政治倡导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和滥用。
五、教育智慧:5.1 终身学习:西方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身素质。
5.2 自主学习: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3 实践教育:西方教育注重实践教育,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西方的智慧体现在哲学、科学、艺术、政治和教育等多个领域,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发展与西方的区别
我国古代科学发展与西方的区别一、导言我国古代科学发展与西方的区别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两者在科技、哲学、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因为历史、地理、政治等因素引起的,更是因为两种文明本身的内在特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我国古代科学发展与西方的区别,以期能够全面、客观地展现两者的不同之处。
二、科学观念1. 我国古代科学观念的特点我国古代科学观念具有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相克等特点。
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相伴相生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看作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
我国古代科学观念还注重阴阳平衡和五行协调,相信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在阴阳相互作用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基础上运转的。
2. 西方古代科学观念的特点相比之下,西方古代的科学观念更加强调理性思维、实证主义和逻辑推理。
西方人将自然界的运行看作是由一系列客观规律控制的,认为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揭示这些规律,并且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可以加以解释。
三、科学成就1. 我国古代科学成就我国古代在农业、医药、数学、天文学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我国古代农业方面发明了水利工程、耕作工具、植物栽培技术等,使得我国古代农业水平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在医药领域,我国古代发明了针灸、草药等疗法,并且对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我国古代还在数学、天文学方面有着独特的成就,如出现了天文单位制度、编制了大量的星图和历法等。
2. 西方古代科学成就西方古代科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
希腊人在几何学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欧洲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了现代科学的发展,牛顿和达尔文等科学家都为西方古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科学方法1. 我国古代科学方法我国古代的科学方法注重经验观察和归纳总结。
古时的我国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丰富的自然规律和技术经验。
2. 西方古代科学方法相比之下,西方古代的科学方法更加强调实验和理论推导。
西方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
代典籍的发现加强了人类的批判观念,
但革命本身却只能由实验哲学家完
成。”
在他看来,“这场革命发生在此
时,基本原因就是将这种工艺和实验
的精神用于探求真理,这种精神突然 由美术界扩展到科学界。这正是列奥
纳多以及他的同行们所做的工作。此
时此地,现代科学才得以诞生。”
2.启蒙运动:卓越的哲学世纪
技术传统密切相关的话,那么,后者
则主要触及的是科学的文化层面,并
与科学的精神传统密切相关。
科学进步既有其经济的和技 术的根源,同时又有其思想的和 文化的根源。
(一)西方科学的文化背景
1.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
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
人的发现导致世界的发现。
加林:“围绕各种问题和研究工
“这场革命终于被叫做科学革 命,一个与伽利荣.伽利略、约翰
内斯.开普勒、勒内.笛卡儿以及艾 萨克.牛顿这样的伟大名字相联系
的文化事件。”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 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 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
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 是‘牛顿的’,其哲学就是‘牛 顿主义’的哲学。”
(二)西方科学的社会背景
去如同在今天一样也许是科学知识的
主要动力。需要称之为是技术(发明) 之母,而好奇心则是科学之母。”
与需要和好奇心相对应,构 成两种科学的动机和目的:一种 是追求实用和功利;另一种则是 追求知识和理想。
二、西方科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从科学的外部环境看,推动科学 进步的主要动因有两个:一是社会需 要;二是人文背景。如果说,前者主 要触及科学的技术层面,并与科学的
作的呼声是:艺术家、科学家、传教
浅谈西方自然科学观
浅谈西方自然科学观摘要:自然科学观是对自然科学的性质、理论结构、方法、基本概念、成长条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作用以及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的哲学思考。
而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自然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方自然科学观构成了当代的科学哲学,主要包括逻辑实证主义、操作主义、逻辑实用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等,更多地关注和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自然科学问题,但只局限于知识的范围内。
中西方在自然科学观上有着渊源的历史差异。
不同于东方的“天人合一”观点的自然科学观,西方主要是主客二分学说,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 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
让人们从屈服于神转而面向自然、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获得巨大力量,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取得双方的互赢。
关键词:自然科学观,西方,利用自然,和谐发展。
Abstract:Natural science is the nature of natural scie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ory, methods, basic concepts, growth conditions, the law of developm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rol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other form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other issues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s the only correct guid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Natural science constitute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of science, mainly including logical positivism, logic operation, pragmatism and critical rationalism, pay more attention to and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natural science, but only limited to the scope of knowledge. China and the west has a history of origin differences in natural science. Different east of "nature and humanity" view of natural science, mainly western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theory, think humans rely o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 conquering nature, has unlimited ability to transform nature. Let people from yield to god turned to nature, the nature and use of natural, free from ignorance and superstition, a huge power, so as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human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only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can obtain win-win on both sides.Key words: natural science, the west, the use of nat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自然科学观是对自然科学的性质、理论结构、方法、基本概念、成长条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作用以及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特别是哲学)的关系等问题所进行的哲学思考。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总结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指源于欧洲近代启蒙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论,其核心观点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理性思维和实证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为目标。
下面是对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总结:首先,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是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因此,科学主义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和论证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主义教育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应用和科学的社会意义,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质疑和分析的能力。
科学主义教育认为,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主义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和做出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学生具备辨别真伪、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再次,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科学主义教育认为,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可以得到可靠、准确的知识和结论。
科学主义教育将实证研究方法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科学主义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培养实证精神和科学态度。
最后,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公平。
科学主义教育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获得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启蒙。
科学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普及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平的重要途径,教育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和资源。
科学主义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职业需求。
综上所述,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注重科学素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实证研究方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
误谈西方科学精神的内涵
误谈西方科学精神的内涵当谈到西方文化精神时,我们就会下意识想到五四运动时提出的两大口号“民主”和“科学”,毫无疑问,我们多多少少都是将理性与科学和西方文化相联系,当然历来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探讨也是众说纷纭,这里就从历来的讨论和西方文化本身就西方精神内涵按我自己的理解作一点阐释。
对于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基本精神以及两者间的差异这个问题近百年来一直是中国思想界讨论的热点,早在戊戌前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就对此进行认真探讨,例:严复认为“西之人力今以胜古”、“西人首明平等”、“西人以公治天下”等。
到五四时期,许多思想家在此基础上做出进一步论述,如陈独秀1915年曾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探讨并总结道“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
纵观这些观点以及与东方文化的比较,学者们的立场多为扬西抑中,宣传西方文化精神积极的一面,当然这样的认识局限于当时人们对于西方文化有限的认识和复杂的国情,自是有其片面不足的一面。
对于西方文化及精神,我认为其有别于中国文化的在于文化中科学精神的主导地位。
自古希腊时期即产生的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引发西方人对于超自然神秘力量的畏惧与膜拜,同时也激发他们征服和驾驭自然的雄心。
之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科学发现和论述,自然科学在西方文化中占到了主导地位。
也是在那基础之上,才可能建立起今天现代科技的辉煌大厦。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和探求真理的执着。
思想凌驾于信仰之上,逻辑和科学凌驾于迷信之上,科学、法律和宗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支柱。
我想,这才是真正西方文化及科学精神的内涵,相较之前的片面认识,那些真可谓是误谈了。
最后,我想用爱因斯坦他在阐述西方文化精神时的一段话作结“那些我们认为在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人,全部浸透着真正的宗教观念,他们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是完美的,并且能使追求知识的理性的努力有所感受。
如果这种新年不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的信念,如果那些寻求知识的人未曾受过斯宾诺莎对沈的理智的爱的激动,那么,他们就难会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笛卡尔知识点总结
笛卡尔知识点总结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是17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是启蒙运动的开创性人物之一,他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创始人”,其著作对西方哲学和科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在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思想和研究。
一、哲学思想1.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唯一不可怀疑的真理,它成为笛卡尔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
笛卡尔强调个体的思维活动和存在优先于一切,他试图以此来解决所谓的“懒人谬误”,即“如何证明外界存在”。
2. 怀疑论——笛卡尔的思想方法。
笛卡尔提出怀疑论,他认为人们不应轻信传统观念和科学理论,而应以怀疑为出发点,通过推理和证明来寻找真理。
他以自己的哲学体系为例,以怀疑的态度来挑战一切传统的观念和学说。
3. 精神和物质二元论——笛卡尔的本体论观点。
笛卡尔主张精神和物质是不同的实体,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存在形式。
他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和意识是独立于身体的物质存在的,这种观点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神学思想——笛卡尔的宗教信仰。
笛卡尔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一些哲学思想受到了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他试图以哲学的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不朽,并与自然科学相协调。
5.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笛卡尔的道德观。
笛卡尔认为,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存在,人的行为和选择不是决定论的结果,而是人自己的决定。
他强调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性,试图建立一个自由和理性的道德体系。
6. 数学方法——笛卡尔的思辨方法。
笛卡尔以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哲学的思考和研究,他试图建立一个严谨的逻辑体系和知识体系。
他将代数和几何学的方法应用到哲学中,强调逻辑推理和精确分析的重要性。
二、数学成就1. 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的数学创新。
笛卡尔提出了坐标几何学,即笛卡尔坐标系,这是一种将代数和几何相统一起来的方法。
总结西方管理思想特点的句子
总结西方管理思想特点的句子西方管理思想特点体现了其在管理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独特优势。
以下是对西方管理思想特点的详细总结:1. 科学性:西方管理思想以科学为基础,并强调对组织和个体行为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过程中的变化和复杂性,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 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西方管理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认为每个员工都应该被视为有自主性的个体,具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这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是西方管理成功的关键之一。
3. 民主和合作:西方管理思想倡导民主和合作的管理模式。
它强调员工的参与和沟通,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4. 创新和变革:西方管理思想鼓励创新和变革,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组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创新和变革也被视为保持组织竞争力和成功的关键。
5. 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西方管理思想注重目标的设定和达成,强调结果的导向。
它倡导管理者明确组织的愿景和目标,并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衡量标准,以提高工作绩效和组织效益。
6.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西方管理思想认为管理者应该是组织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具有明确的职责和责任。
他们应该担负起领导和激励员工的责任,并为组织的成功做出贡献。
7. 反思和学习:西方管理思想强调反思和学习的重要性。
它鼓励管理者和员工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反思和学习,组织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绩效和效能。
8. 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西方管理思想强调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
它认为组织应该不断寻找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的效率和质量,以达到更好的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9. 风险管理和决策制定:西方管理思想注重风险管理和决策制定。
它强调管理者需要在不确定和复杂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并对潜在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决策的效果和结果。
10. 多元文化和多样性:西方管理思想认可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的重要性。
泰勒斯思想总结
泰勒斯思想总结泰勒斯思想总结:泰勒斯(Thales)是古希腊早期的一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
虽然他的观点没有完整的传世,但根据历史记载和后人的阐述,我们可以对他的思想进行一定的总结。
1. 唯物主义和自然观泰勒斯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存在即是生命”。
他拒绝相信神话和神秘力量的存在,相反,他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自然规律来解释和理解。
他尤其关注自然界,认为自然是人类能够感知和理解的唯一真理。
他试图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释自然现象,打破了神话和宗教的束缚。
2. 水是一切的起源泰勒斯认为水是存在的起源和根本元素。
他认为水具有生命力和变化的能力,水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他通过观察水和气候现象的变化,得出了这一结论。
虽然他的这一观点在现代科学中已经被否定,但他的思考和探讨对于后来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 数学和几何学的发展泰勒斯也被认为是数学和几何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引入了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并且试图用数学方法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
他的追随者利用这些概念进一步发展了数学和几何学,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4. 自由意志和人类在泰勒斯看来,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拥有与其他事物相似的属性和特点。
他认为人类拥有自由意志,能够主动地思考、行动和决策。
他坚信人类的自主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奴役和束缚。
5. 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泰勒斯强调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重要性。
他认为理论只有通过实证和实践才能得到验证和证明。
他积极倡导实践性的哲学,通过实践来验证和验证理论。
6. 追求智慧和真理泰勒斯追求智慧和真理,试图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来揭示自然和人类的本质。
他的这一追求与古希腊哲学的特点紧密相连,对后来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泰勒斯的思想并没有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样系统和完整,但他的思考和贡献对于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和追求智慧的精神为后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西方科学:思想、方法、精神
:
二、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同时也导源于罗马 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
怀特海在探讨现代科学的起源问题时, 怀特海在探讨现代科学的起源问题时,更进一步揭示了 科学之所以产生的人文根源。他认为, 科学之所以产生的人文根源。他认为, 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同时也导源于罗马” “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同时也导源于罗马” 希腊代表着重理论的科学传统,它是欧洲的母亲, “希腊代表着重理论的科学传统,它是欧洲的母亲,在 那里可以找到现代观念的源头。 那里可以找到现代观念的源头。” 罗马人代表着重实际的工艺传统。 罗马人代表着重实际的工艺传统。也正是由于有了重实 际的精神,科学与技术、 际的精神,科学与技术、学识与事实才能结合起来 现代科学与实际世界保持密切联系, “现代科学与实际世界保持密切联系,因而在思想上增 加了动力,这一点就是从罗马这一派源流得来的。” 加了动力,这一点就是从罗马这一派源流得来的。
从文化特征的角度看, 3、从文化特征的角度看,西方科学体现着一种哲学精神和技术精神 的有机结合。 的有机结合。 哲学精神: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智力冒险、 哲学精神: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智力冒险、思想者和理想主义的 精神 技术精神:重视实践经验与技能、观察和实验、强调效用和工具理性, 技术精神:重视实践经验与技能、观察和实验、强调效用和工具理性, 实践家的精神。 实践家的精神。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 4、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体现着一种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 精神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 力的杠杆” 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3、实证科学方法论的确立 实证科学方法论有受控性、逻辑性、 实证科学方法论有受控性、逻辑性、实验检验性的传统特 这三者之构成实证科学方法论的传统, 点,这三者之构成实证科学方法论的传统,这是近代科学 的成果能够取得全人类共识的保证, 的成果能够取得全人类共识的保证,也是近代科学能够蓬 勃发展并经过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勃发展并经过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西方科学精神,起源,发展
——从中西方关于“自我” 概念的差异说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概念
“我”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自相似的分形结构: 家——国——天下,君——臣——父子 兄弟——哥们
2、这个网络的主题和功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书· 大学》 仁、义、礼、智、信: 君子、圣人
哥白尼、开普勒、布罗诺: 日心说
3、宗教改革 ——新教传统的版本 (版本3)
西方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线索
希腊 城邦 化 时期 时期
古罗马
伊斯兰
东罗马— 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 西欧诸国,基督教
大学建立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革命
世界
中世纪基督教的内在矛盾
此生 来世 神性 人性
一般教徒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庄子》
中西方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看法
荀子: 水火 气 草木 气+生 禽兽 气+生+知 柏拉图:
植物灵魂: 欲望 动物灵魂:欲望 +激情 人类 气+生+知+义 人类灵魂: 欲望 +激情+理性
真正的理性思维包括 反思性思维和经验思维
自我成长
反思性思维
隐含观念 (三观)
教会教士
中世纪基督教 的两大怪胎
1、教会腐败:密室忏悔、赎罪券、神职 买卖,教士荒淫,通奸
2、宗教裁判所:异端审判,女巫迫害
宗教裁判所1252年开始建立,之后数百年30万 人遭受迫害,10万人被送上火刑柱
宗教改革的基本逻辑
利益 3
大我
利益 1: 利益 进入 2 天堂
事情1 事情2 事情3 小我
先定说: 坚信并证明自己是上 帝的选民 信仰:灵魂获救的内 在确证 善功:灵魂获救的 外在确证—简朴的生 活、勤奋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青年医生塞尔维特在从事血 液循环的研究中,发现了盖仑学说的错 误,并以自己有关血液循环的理论批判 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教义。结果,因反对 三位一体教义和宣传灵魂即血液这两大 异端罪状,被新教加尔文派判处火刑。 1553年10月27日英勇献身。
英国生理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的规律,彻底推翻了提出医学一千多 年的盖仑的血液潮汐理论。哈维在其 科学活动中,因为违背教会的观点, 曾遭受种种打击与迫害。
(三)需要是技术(发明)之 母,而好奇心则是科学之母。
萨顿:“科学从何时开始?它从哪儿 开始?它开始于人们试图解决无数的生 活问题的那个时候和那个地方。最初的 解决办法纯粹是权宜之计,但是开始时 必须这么做。这些权宜之计大概后来逐 渐地通过比较、概括、合理化、简化、 相互联系和一体化,于是,科学之网便 慢慢地被编织而成了。”
2.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 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
3.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 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三、西方科学革命及主要成就
(一)近代自然科学革命
1.摆脱神学统治,为真理而斗 争
第一个用科学为武器向宗教神学 提出挑战的是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 白尼,他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 论》,提出了日心说。
近代生物学是从突破中世纪奉为权 威的盖仑学说而开始的。其中,《人 体的构造》一书的出版(维萨留斯, 1543年)与血液循环理论的创立(哈 维,1616年)作出了重大贡献。
生物进化论的建立是近代生物学 的最重大成就,这是几代人共同劳动、 研究、创造的成果。其中,布丰关于 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拉马克的早期进 化学说、赖尔的地质渐变学说都起了 重要作用。
“科学的传统中由于包含有实践 的和理论的两个部分,它取得的成 果也就具有技术和哲学两方面的意 义。这样一来,科学就反过来影响 它的根源,而且实际上后来科学对 于那些离开它的直接根源最远的领 域也都产生了作用。”
(二)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同 时也导源于罗马。
怀特海在探讨现代科学的起 源问题时,更进一步揭示了科学 之所以产生的人文根源。他认为, “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同时也 导源于罗马。”
到了19世纪60年代,达尔文 与华莱士同时创立生物进化论, 其标志则是1859年《物种起源》 一书的出版。
1838——1839年,施赖登与施旺 建立的细胞学说是近代生物学的又一 重大成就。它揭示了动植物之间在结 构上及生命活动的基础上的统一性, 为生物学与化学、物理学的联结架起 了一座桥梁。
3.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
萨顿则侧重于强调文艺复兴 中的工艺和实验精神对近代科学 的影响。
“文艺复兴如果只是简单地回到古 代,就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远不止 此,文艺复兴是回到自然。……人文 主义者已经为此铺平了道路,因为古 代典籍的发现加强了人类的批判观念, 但革命本身却只能由实验哲学家完 成。”
在他看来,“这场革命发生在此 时,基本原因就是将这种工艺和实验 的精神用于探求真理,这种精神突然 由美术界扩展到科学界。这正是列奥 纳多以及他的同行们所做的工作。此 时此地,现代科学才得以诞生。”
在任何研究中,人的尺度已必不 可少。神学化的哲学框架已经破碎, 一般概念的科学已在学院体系的空谈 里消失,而仅在一切具体的研究中保 持着活力:从这里升起了现代思想的 曙光。”
“如果说人文主义真的重新发现了 对人、人的能力和人对各种事物的理 解力的信念,那么科学试验的新方式、 革新了的世界观、企图征服和利用自 然的新努力也应当归功于人文主义的 影响。”
“这场革命终于被叫做科学革 命,一个与伽利荣.伽利略、约翰 内斯.开普勒、勒内.笛卡儿以及艾 萨克.牛顿这样的伟大名字相联系 的文化事件。”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 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 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
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 是‘牛顿的’,其哲学就是‘牛 顿主义’的哲学。”
“希腊代表着重理论的哲学传 统,它是欧洲的母亲,在那里可 以找到现代观念的源头。”
希腊天才人物富于哲学思辨,思 路明晰,擅长逻辑,并对数学很感兴 趣。他们充满了对一般原则的热忱, “要求得到清晰而大胆的观念,并用 严格的推理方法把这些观念加以推 演。”
罗马人代表着重实际的工艺 传统。“意大利在6世纪时有两个 为未来的时代奠定基础的杰出人 物,一个是圣.本笃,另一个是大 格黎哥里。”
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
梅森:“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科 学,是人类文明普遍进程中一个比 较晚的成果,在近代历史以前,很 少有什么不同于哲学家的传统,又 不同于工匠传统的科学传统可言”。
“一直要到中古晚期和近代初期, 这两种传统的各个成分才开始靠拢和 汇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新的传统, 即科学的传统。从此科学的发展就比 较独立了。”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捷列夫, 1869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伟大成就, 它为人类认识突破原子界限,进入微 观领域做了准备。19世纪后期,在化 学上另一重大成就则是“化学结构” 概念的提出(布特列洛夫,1861年)。
④生物学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的运动, 这是较之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更为高 级、更为复杂的运动。因此,从科学 的严格规范(数学运用、公理化体系) 来说,生物学成熟得较晚。
2.启蒙运动:卓越的哲学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是如此,启蒙 运动也是如此。
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 “我们的世纪 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哲 学化方法的发现与应用,与各种发现相 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 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 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骚动,就像冲破了 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 自然。”
2.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
经过16-17世纪摆脱神学统治 的斗争,自然科学走上了独立发 展的道路。经过16-19世纪近400年 的努力,初步建成了近代自然科 学的体系。
①数学 近代数学是从解析几何的产生而 开始的。解析几何把几何与代数结 合起来,并把数学的研究从常量推 向变量,为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 用开辟了道路。
1864年,麦克斯韦在前人工作基 础上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1865 年)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用 实验证明了电磁波之存在,成为科学 理论指导科学发现最生动的事例。
③化学 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义耳出版 了《怀疑的化学家》一书,根据大量 实验事实,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四 元素论”与医药化学家的“三元素 说”,建立了自己的元素概念,从而 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把化学 从炼金术的影响下解放出来。
“好奇心(人类最深刻的品性之 一,的确比人类本身还要古老)在过 去如同在今天一样也许是科学知识的 主要动力。需要称之为是技术(发明) 之母,而好奇心则是科学之母。”
与需要和好奇心相对应,构 成两种科学的动机和目的:一种 是追求实用和功利;另一种则是 追求知识和理想。
二、西方科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从科学的外部环境看,推动科学 进步的主要动因有两个:一是社会需 要;二是人文背景。如果说,前者主 要触及科学的技术层面,并与科学的 技术传统密切相关的话,那么,后者 则主要触及的是科学的文化层面,并 与科学的精神传统密切相关。
1678年,牛顿的《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一书出版,标志着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成为物理 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在机械运动研究的基础上, 物理学开始了对热运动的研究, 于19世纪上半叶,相继建立了热 运动的宏观理论——热力学及热 运动的统计理论。
进入19世纪,物理学研究的主攻 方向转向电磁运动。1820年,奥斯特 发现电流磁效应;1831年,法拉第发 现电磁感应定律;
在微积分基础上,建立和 发展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 微分几何及变分法,这就形成 了近代数学最重要的一个分 支——数学分析。
②物理学 物理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带头 学科,它对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起了 主导性的作用。
在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尔、 惠更斯、胡克等人对机械运动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牛顿进行了伟 大的综合。
“希腊人过于偏重理论。对他们来 说,科学仅仅是哲学的衍生物,格黎 哥里和圣.本笃都是重实际的人,重 视平凡事物的意义。他们把这种实际 的精神和自己的宗教与文化活动联系 起来。
尤其是由于有了圣.本笃的努 力,当时的隐修院才成了实际农 艺家、艺术家、圣哲与学者的家 园。”
也正是由于有了重实际的精神, 科学与技术、学术与事实才能结合起 来。“现代科学和实际世界保持密切 联系,因而在思想上增加了动力,这 一点就是从罗马这一派源流得来的。”
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在哥白尼 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无限宇宙论, 彻底否定了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论。 1600年2月17日,他被罗马教廷在罗 马百花广场活活烧死,为真理而英勇 献身。
近代实验科学之父伽利略以 自己的天文观察实验支持与宣传 哥白尼学说,遭终身监禁。
比利时医学家维萨留斯1543年完 成《人体结构》一书。他由于违背基 督教会不许进行人体解剖的禁令,提 出与盖仑学说(教会奉为经典)不同 的人体结构理论而惨遭迫害,1564年 困死于地中海的赞加岛。
西方科学: 思想、方法和精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孟建伟
一、西方科学的历史根源 二、西方科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西方科学革命及主要成就 四、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变
革及作用和局限 五、西方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历史
沿革 六、西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一、西方科学的历史根源
(一)科学主要有两个历史根源。 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 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 其次是哲学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
科学进步既有其经济的和技 术的根源,同时又有其思想的和 文化的根源。
(一)西方科学的文化
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 人的发现导致世界的发现。
加林:“围绕各种问题和研究工 作的呼声是:艺术家、科学家、传教 士和政治家们在工作中运用人的尺度。 这样,人的尺度也就显得多种多样: 时而表现为政治演说,时而表现为文 艺创作,时而表现为科技论文。
科学体系的内核——世界的机 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