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调查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调查问题研究
劳动力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和广泛关注。如何及时、准确、权威地提供劳动力资源数据,对科学制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十分重要。而劳动力资源数据,需要通过开展劳动力调查才能取得,因此,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劳动力调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力调查的现状
(一)劳动力的概念
劳动力指从事特定活动的劳动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劳动力指全部人口;狭义上的劳动力则指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在实际统计中,考虑劳动年龄和劳动能力两个因素的指标有劳动年龄人口和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二者的关系是: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之外实际参加劳动人数-劳动年龄内不可能参加劳动人数。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有就业权,也就是说16周岁是我国劳动年龄的起点,凡年满16周岁的人都是劳动力调查的对象。
(二)劳动力调查的主要途径
劳动力统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需要而产生并发展
起来的,目前劳动力调查的方法呈现多样化得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型普查。我们国家开展的每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都会牵涉
到人,即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每次对劳动力统计各有侧重,人口普查主要以人为主,调查人的基本情况,涵盖人口、劳动力资源总量、劳动资源素质、劳动资源结构、劳动资源地域分布,反映劳动者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普查侧重经济的普查,牵涉全社会所有单位的从业人员分类情况、从业人员在各经济类型、行业、职业情况等,侧重从业人员与经济的关系。农业普查侧重农业统计,能够反映乡村人口就业情况,以及乡村劳动力的流动情况。每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都会从不同侧面摸清劳动力资源总量与结构情况,是劳动力调查的重要方式。
2、人口抽样。如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主要调查和摸清辖区内所
有的人口情况以及劳动年龄内人口分布状况,民族状况、文化程度,就业方式;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通过人口抽样调查查清人口流动的数量、结构、流向等,为改革我国人口管理政策,促进人口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和区域劳动力资源配臵提供依据。
3、劳动力抽样调查。国家每年四次的劳动力抽样调查,通过对住户整群抽取部分样本,入户登记调查16岁以上人口分布情况,16
岁以上人口填报的项目主要有:性别、出生年月、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为取得收入而工作、工作单位或经济活动类型、就业身份、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未工作原因、是否找工作、不能工作的或未工作的原因、行业、职业、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目前主
要生活来源等21项具体指标,分清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4、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我省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省、市、县三级人口变动及城镇化变动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调查。调查规定时点居住在调查区域内或户口在调查区域未居住在调查区人员的情况。内容包括: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出生年月、户口登记状况、调查时点居住地等12个项目。
5、城镇单位从业情况调查。统计的范围是除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以外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由从业人员所在单位填写报表,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由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汇总取得数据。
6、妇女儿童监测。反映全社会口径、各部门的妇女就业状况以及妇女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国家每年组织一次调查。
7、农村劳动力统计。第一产业的乡村劳动力分布表,即通过县、乡、村、法人单位层层上报报表汇总取得的乡村劳动力数据。
8、部门统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调查。如公安部门的人口统计,反映不同年龄的人口情况;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和城镇登记失业统计;人事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员情况统计;组织部门的干部管理统计;党务部门组织的党员情况统计;民政部门组织的优抚人员统计、残疾人就业统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私营、个体、股
份单位的私营个体劳动者等等,都是按照对劳动力指标的特殊要求,制定部门统计表,从基层单位统计汇总叠加而成。
9、民间调查机构统计。需求对象委托调查机构组织调查。如:为反映企业用工情况,反映劳动力分布情况,需要开展重点调查,在重点企业抽取少数重点单位所进行得调查,反映企业用工的情况。了解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效应,开展农民工还乡情况调查时典型调查,有意识地选出少数有代表性乡镇村,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以反映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等。
总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取多方面得劳动力信息。
(三)当前劳动力信息的使用效果及需求情况
按照当前劳动力调查的方法及组织模式获取的劳动力信息为政府、部门管理及社会公众了解情况提供了依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方面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信息需求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劳动力信息需求情况呈现出要求提高、内容增多、范围扩大、频率加快、难度加大的新特势。
1、要求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就业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劳动就业进行管理的方式、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劳动力信息的需求从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等方面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公众也希望更方便的获取劳动力方面的各种信息。
2、内容增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由偏重于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而经济社会发展能否真正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否走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需要用更多的劳动力和就业等多方面的信息去进行分析判断。从人口普查情况看: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要求(长表)按户填报的项目有23项,按人填报的项目有26项,到明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可分别增加到30多项。现在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都在积极应对新的形势,逐步建立更全面,更完善的公共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资源市场,有利于就业信息共享,提高就业率。通过建立、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网络,来提高县、乡镇(街道)、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示范、指导作用,促使城乡剩余劳动力流动顺畅,并能及时获取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准确信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和成本。对城镇失业人员加强统计,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制定应对规模失业的工作预案。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社会各界对劳动力信息的内容需求呈逐步增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