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刑法总则讲座 PPT课件

刑法总则讲座 PPT课件

二、犯罪概说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1)犯罪的本质特征——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A.社会危害性的概念: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性 B.社会危害性的内容:现实侵害与侵害危险的统一 C.社会危害性的结构:主观恶性与客观侵害的统一 讨论:客观归罪 主观归罪 (2)犯罪的法律特征——刑事违法性 A.刑事违法性的概念:行为对刑法的违反性 B.刑事违法性的实质: a.形式的刑事违法性
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和分类 国事犯与普通犯/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身份犯与非身份犯/普 通犯与加重减轻犯
二、犯罪概说
一、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刑法第13条,正文+但书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 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 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 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 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定义方法: A.形式与实质相结合: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 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划定犯罪性质+达到一定程度 案例1: 蒲连升应垂危病人亲属王明成的要求为病人注射药物促其 死亡案。案例2: 儿子盗窃父母财物,公共场合扒窃行为。 2、但书的含义与功能 A.含义——行为情节轻微,不符合犯罪构成 B.功能 :实质犯罪构成出罪说
三、犯罪构成要件
(三)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区分要点:行为人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无预见。 疏忽大意过失是过失的基本型,所以没有事实表明行为人事先对危 害结果有认识或者预见的,通常认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案例:某甲特别喜欢小孩。一日带某乙经过大桥时,逗乙玩耍,将 乙提起悬于桥外,不慎失手将其落水溺死。甲的行为属于疏忽大意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分析:甲行为明显带有“冒险”性,根据人们在常识上知其存在造 成损害结果的危险,冒险行为被认为是“轻率”的行为,具有过于自信 也即“轻信”的特征。

全日制法硕刑法总则(上)PPT课件

全日制法硕刑法总则(上)PPT课件

.
21
(五)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手段
—只有当刑法明确规定某些犯罪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地 点或用特
点的方法实施时,它才成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
(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概念及特征 2、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类型及相关学说 (1) 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 (2) 直接因果关系——间接因果关系 (3)条件说与相当关系因果说 3、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
14
二、犯罪的构成
(一)犯罪构成概说
1、犯罪构成的历史渊源 2、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3、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1)联系: (2)区别: 4、犯罪构成的意义或作用 (1)划分罪与非罪的基础; (2)划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3)确定刑事责任的根据
.
15
(二)犯罪构成要件
1、犯罪构成要件的概念 2、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及体系 3、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
8
第二讲 刑法的原则和效力
一、刑法的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 (1)排斥习惯法; (2)否定不定期刑 (3)禁止事后法; (4)禁止类推和扩大解释 2、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 3、围绕罪刑法定原则的争议和思考 4、我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
.
9
(二)刑罚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20
(四)危害结果 1、危害结果的概念
—刑法所规定的、能够说明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受到的实 际侵害及程度的事实
2、危害结果的分类
3、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一切过失犯罪及某些故意犯罪 成立的必要条件”
(1)结果是某些犯罪成立的必备条件 (2)特定的结果可改变犯罪性质,成为适用他罪法定刑的条件 (3)特定的结果是某些故意完成形态的构成要件 (4)特定的结果是加重(提高)法定刑的条件 (5)特定的结果是变自诉罪为公诉罪的条件 (6)结果具有区分法定的结果犯、危险犯和行为犯的功能

刑法总论(课堂PPT)

刑法总论(课堂PPT)
24
▪ 两个条件: ▪ A、犯罪较重——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
期徒刑的; ▪ B、犯罪地国的法律也规定为犯罪的,体现
了“双重犯罪原则”。
25
▪ 4.普遍原则 ▪ 普遍原则又称世界法原则,是为了维护国
际社会的公共秩序,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 利益,对于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国际性犯罪, 无论犯罪人国籍如何、犯罪地在何处,各 个国家均可以适用本国刑法进行刑事追究; 如果抓获犯罪人的国家不适用自己国家的 刑法进行刑事追究,就应当将犯罪人引渡 至其他相关国家。
43
▪ 2、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 在我国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 院作的解释。凡涉及审判过程中应用法律 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凡涉及 到检察业务适用法律时,由最高人民检察 院负责解释。两家可以联合解释。值得引 起思考的是检察机关应当不应当享有解释 权,同学们可以研究。
▪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都是有效解释,但两 者解释的效力不同。发生冲突时,后者无 效。
44
▪ 3、学理解释。有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 科研部门、学者、专家及司法工作者所作 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不 可轻视之,它可以推动刑事立法和司法, 为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为司法提供参考。
45
案例
▪ 卞某,23岁,外国人,系某国在中国某大学的留 学生。
▪ 04年某日,卞某遭到另一外国留学生安某拳打后, 蓄意报复。次日,卞某手持木棍到安某寝室敲门。 安某将门打开后,卞某用木棍击打安某。安某挣 脱后,会同该校本国留学生翁某、风某、莫某等 7人,与卞某殴斗。在厮打过程中,卞某手持的 木棍被打掉,卞某随手用尖型菜刀乱刺,刺中对 方留学生翁某上腹,创伤透入胸腔,将肝脏切成 局部破损,经抢救无效,翁某于次日死亡。

刑法总论(课堂PPT)

刑法总论(课堂PPT)
24
▪ 两个条件: ▪ A、犯罪较重——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
期徒刑的; ▪ B、犯罪地国的法律也规定为犯罪的,体现
了“双重犯罪原则”。
25
▪ 4.普遍原则 ▪ 普遍原则又称世界法原则,是为了维护国
际社会的公共秩序,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 利益,对于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国际性犯罪, 无论犯罪人国籍如何、犯罪地在何处,各 个国家均可以适用本国刑法进行刑事追究; 如果抓获犯罪人的国家不适用自己国家的 刑法进行刑事追究,就应当将犯罪人引渡 至其他相关国家。
刑法
1
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 法律
刑法是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 应否负刑事责任以及是否使用刑罚和 适用什么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刑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区别
1.刑法和经济法的区别 2.刑法和民法的区别 3.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
3
第一章 刑法概说
4
第一章 刑法概说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刑法的概念及特征 刑法的功能 罪刑法定主义 刑法的适用范围 刑法的结构和解释
5
【学习重点】
▪ 刑法的概念;刑法的表现形式;刑法的保 护功能;刑法的保障功能;罪刑法定主义; 刑法的地域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
6
【学习难点】
▪ 刑法的概念和法律性质;罪刑法定原则和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 上所采用的原则以及关于属地管辖权、属 人管辖权、保护管辖权的规定;我国刑法 关于溯及力问题所采用的原则和规定。
13
补充: 刑法的基本原则
▪ 罪刑法定原则 ▪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4
▪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 ▪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

刑法总则课件(第六章)概况

刑法总则课件(第六章)概况

上编 刑法总论
目录 犯罪论之犯罪客观要件
二、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作为 (二)不作为
1.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 1.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 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 2.作为实施的方式有: 行该义务。它是与作为相对应的 另一基本形式。 1)利用行为人自身条件的作
危 害 二、 结 果 的 种 类
间接危害结果
上编 刑法总论
目录 犯罪论之犯罪客观要件
三、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的地位
即:危害结果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要素还是某些犯罪的 构成要件要素?
危害结果并非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要素,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 要件要素。
四、危害结果的作用
(一)区分罪与非罪
(二)区分此罪与彼罪
上编 刑法总论
目录 犯罪论之犯罪客观要件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不作为 的义务 4. 来源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3)法律行为(合同行为、自愿接受行 为) (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5.不作为犯罪的分类
纯正(真正)的不作为犯:只能由不作为形式实现的犯 罪;如遗弃罪 不纯正(不真正)的不作为犯:既可以由不作为形式实 现也可以由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罪。
(三)影响量刑轻重
(四)区分犯罪形态
上编 刑法总论
目录 犯罪论之犯罪客观要件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一)客观性 (二)相对性
(三)顺序性
(四)复杂性 (五)范围的特定性
上编 刑法总论
目录 犯罪论之犯罪客观要件
(三)关于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 四、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地位 1.没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不对结果承担责任。 2.有了因果关系,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则应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 3.因果关系不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危害结果是许多犯罪的构成要件。 时间、地点、方法是某些犯罪构成的要件。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
念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公民或单位。
自然人主体
单位主体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自然 案例:何某9岁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后其
案例:李某某日驾驶“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
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贾某不让李某将木材拉
出门。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贾某赶来
制止,李某一意孤行,仍继续开车出大门,将车前
面的贾某推挤到墙根处,贾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
令其停车。被告人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
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被摔后,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分析:法院坚持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充
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徐建平作出了公正的判 决。2003年4月1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判处犯故意杀人罪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徐建平不服,请求二审法院改判。12月 1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 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授权, 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之后几日对徐建平以 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概念
犯罪主体对于他所实施的危 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 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 罪动机等因素。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 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

《刑法总则》课件

《刑法总则》课件
总结词
案例研究共同犯罪的认定与处罚,探讨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原则。
详细描述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共同故意、共同行为和共同责任 等方面。同时,结合案例探讨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包括主犯、从犯和胁从犯的 处罚原则。此外,还应对实践中常见的共同犯罪类型进行案例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
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或放弃犯罪所呈现的状态 。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概述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 犯罪行为所应承受的,由 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 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的根据
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指决定 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各 种条件和因素,包括主观 条件和客观条件。
刑事处罚
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的定义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 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 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犯罪。
故意的认识因素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 社会的结果,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 故意两种。
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其中希望是指积极追求,放任是 指不阻止、不防止。
而轻信能够避免。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定义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包括主体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简单共犯、复杂共犯和特殊共犯等类型。
04
刑法总则的刑罚论
主刑
管制
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 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实 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及量刑。
刑事执行程序
刑罚执行
法院将生效判决交付执行机关执行,包括主 刑和附加刑的执行。

202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PPT课件

202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PPT课件
犯罪终止
在犯罪过程中,因出现某种法定情形或者基于某种法定事由而使犯罪停 止下来所呈现的状态。如行为人死亡、被抓获、自动放弃等。
03
犯罪中止与犯罪终止的区别
主要在于前者是自动放弃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后者则是因某种原因
而被迫停止。
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
共同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 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PPT课 件
目录
• 刑法概述 • 犯罪论 • 刑罚论 • 犯罪形态论 • 刑法分则概述 • 常见罪名解析
01
刑法概述
刑法的定义与作用
刑法的定义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的作用
保护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制 裁犯罪行为,预防犯罪。
刑法的体系结构
01
01 03
故意伤害罪
02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侵犯财产罪
盗窃罪
抢夺罪
抢劫罪
诈骗罪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扰乱公共秩序罪
01
03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危害公共卫生罪
05
妨害司法罪
02
妨害文物管理罪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罪并罚
先减后并、先并后减。
量刑情节
法定情节、酌定情节。
累犯与自首
累犯从重处罚,自首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罚的消灭与赦免
01
刑罚消灭的原因
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 免除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等。
02
赦免的种类

2024年度《刑法》完整ppt课件

2024年度《刑法》完整ppt课件

2024/3/23
徇私枉法、民事枉法 裁判、执行判决裁定 失职与滥用职权罪
24
05
刑法分则的适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3
25
量刑情节与量刑方法
量刑情节
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法定情节如自首、立功、累犯等,酌定情节如犯罪动机、手段、社会危害性等。
附则
规定刑法的生效时间、解释权等。
5
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 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 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 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 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
犯罪客观方面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 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 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 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 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 罪结果的心理态度。
20分类
犯罪既遂
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 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 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
部构成要件。
2024/3/23
犯罪预备
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 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犯罪未遂
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 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形
态。
10
犯罪中止
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 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 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刑法总则讲座 PPT课件

刑法总则讲座 PPT课件

三、犯罪构成要件
第五节 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
4、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 满*周岁,是指过了*周岁的生日第二天起认为已满*周岁。 定罪量刑应当以犯罪行为时的年龄为准。 案例:甲在庆祝自己18岁生日的晚宴上与其他顾客发生争执,持刀 扎死了两个人。甲犯罪时的年龄不满18周岁? 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1)应当从轻或 者减轻处罚;(2)不适用死刑。 案例中甲在生日当天晚上犯罪,所以未满18周岁。如果过了晚上12 点钟,到了生日的次日凌晨,就已满18周岁。
三、犯罪构成要件
第四节 刑事责任年龄 ④ 典型案例 I. 15周岁的某甲在拐卖幼女过程中,强行奸淫幼女。根据最高法《审 理未成年人刑案解释》第5条,15周岁的人犯强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II. 某甲(15岁)与某乙(20岁)共同绑架儿童丙索到5万元赎金后, 甲乙二人共同将丙杀害,属于绑架人质又杀害人质的情形,对甲应当以 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对乙适用绑架又杀害人质的处死刑的规定,以绑 架罪定罪处罚。 III.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奸淫幼女的,按照现行的司法解释,是 强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犯罪构成要件
(二)过失犯的认定 1. 普通过失,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根据行为是否超越社会的行为准则 确认有没有过失。 2. 业务过失,通常根据有没有“违章”、“违规”判断,并按照特别 规定优先的原则适用法律。
案例:某甲是某搬运场司机。某日在搬运场内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 规章,不慎将另一职工当场轧死。对甲的行为,是交通肇事罪?重大责 任事故罪?
刑法目的 b.实质的刑事违法性 思考1:行为违反刑法符合犯罪构成后还要不要考虑社会危害性
三、犯罪构成要件
第三节 过失犯罪的相关问题 刑罚第15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一)种类:疏忽大意过失,过于自信过失 (二)过失犯的认定 (三)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四)疏忽大意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五)过于自信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课件(总则)

刑法课件(总则)
(四)普遍管辖 1、所犯之罪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所规定的罪行 2、犯罪人在我国领域内被发现,我国就应当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 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3、适用其他三个原则无法进行管辖
案例一
A国公民甲乘座中国开往俄罗斯 的国际列车赴俄罗斯观光旅游。在列 车驶入俄罗斯国境内以后,甲与第三 国公民乙在列车上发生争执,甲遂掏 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将乙刺死。对于甲 应如何适用刑法?
极度的精密在法律中受到非难
第一编 刑法总论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本体论
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 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
第一编 刑法总论 目录
刑法本体论之刑法基本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名为规定不处罚, 法律不所及既往。 刑法格言: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 就没有刑罚。
第一编 刑法总论 目录
刑法本体论之刑法基本原则
法不是针对个别人而是针对一般人而设计
三、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一)在认定犯罪上应一律平等 (二)在刑法裁量方面应一律平等 (三)在刑罚执行上应一律平等
注意:平等并不等于无差别,平等 与区别对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造成 差别的原因
第一编 刑法总论 目录
第一编 刑法总论 目刑录法本体论之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二)在量刑时,法官既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同时 也要考虑人身危险性来裁量刑罚。特殊预防为主,兼顾一 般预防。
(三)在执行时,主要考虑人身危险性,侧重特殊预防。
第一编 刑法总论 目录
刑法本体论之刑法基本原则
罪责越重 刑罚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调控对象
保安处分
刑法调控手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2
2.刑法的渊源:
刑法典 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
一般渊源(普通渊源)
民族自治区刑法 特别渊源 特别行政区刑法
3.刑法的分类
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 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⑴形式分类 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 固有刑法与行政刑法
(2)性质分类 权威刑法与自由刑法 侵害刑法与意志刑法 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 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
②条文的简短性和概括性
例如:国外杀人罪与我国杀人罪的比较
③刑法的相对稳定性与惩治犯罪的现实需要的矛盾
理解:命令可以根据情况不同而更改,法律不可随意更改,必须有一定的 预见性和稳定性 。而犯罪形式是不断翻新的,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就应当 把刑法条文相对狭小的语词空间通过解释扩大。
.
12
2.解释的概念(根据立场不同分类) ①主观说:发掘阐明立法原意;
②谦抑主义: A.补充性 (双刃剑、界限内缩、最后手段)
B.片断性 (严重侵害、刑事政策、成文法局限性) C.宽容性 (诉讼经济、刑罚目的、处罚必要)
格言: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李斯特)
讨论1:同性恋、通奸、吸毒等无被害人犯罪 讨论2: 观看黄片
⑶刑法观念的转变
工具性→目的性 镇压性→建设性 义务性→权利性 强制性→教育性 惩罚性→维护性 万能性→有限性
②客观说:阐明说明客观意思(根据社会现实加以解释)
③折衷说:以主观解释为主客观解释为辅的立场
以客观解释为主主观解释为辅的立场
评论:1、立法原意不明确 2、起草者成为权威易导致人治 3、有利于避免 成文法的局限性 4、并不违反罪刑法定主义
3.解释的效力
①有权解释: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讨论:立法解释的限度
3、刑法的发展: ⑴国际化趋势
打击腐败、国际犯罪
⑵人权化趋势
重刑主义 保安处分
.
5
三、刑法的目的、性质和地位
⒈刑法的目的 ⑴ 外国: ①法益保护说:刑法的目的是防止对合法权益 的侵害,从客观上重
视行为所导致的法益侵害后果
②规范维护说:刑法的目的是对刑法规范的维护,从主观上重 视行
为反映出的社会危险性,具体分为:
司法解释的泛化
②无权解释(学理解释)
4.解释的方法
① 文理解释(语意分析)
②论理解释(扩大、缩小、当然等多种解释方法)
例如:贿赂、以下、杀人
.
13
第二节 刑法学的范畴
一、刑法学的体系
刑事事实科学 刑事侦查学 犯罪学 刑事政策学


刑事诉讼法学

注释刑法学

刑事立法学
理论刑法学
体 刑事规范科学
哲学刑法学
.
9
3.刑法的机能 ⑴行为规制机能:行为评价机能、意思决定机能(导向机能) ⑵法益保护机能: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 ⑶自由保障机能:保护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机能
格言: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宪章,又是犯罪人的宪章
.
10
五、刑法的规范、体系和解释
1、刑法规范: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禁止人们
实施犯罪行为、命令人们履行义务以免犯罪,指示司法人员如何认定犯罪和
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
行为规范和决意规范 ——
一般人
刑法规范 裁判规范和评价规范 ——
司法者
法益保护规范和文化伦理规范——立法者
2、刑法体系:
⑴演变过程:稀疏→完备
⑵我国的刑法体系:编→则(总则、分则、附则)→章→节→
条→款→项→目。
A.保障社会伦理说 B.保障规范同一说
整体目的——宪法目的 ⑵我国 ①刑法目的:保护合法权益 各章目的
各条目地
②刑法任务: 保护政权和社会制度
(刑法第2条) 保护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
保护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
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6
⒉刑法的性质: 讨论: ①规制内容的特定性 ③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⑤其他法律的保障性
讨论:重刑化与轻刑化 罪行均衡与刑法个别化
③正当: A.正当理论:报应正当论 预防正当论 折衷一体论 B.正当内涵:目的正当 内容适正 (3)自由
.
8
2.刑法的观念
⑴传统—国家主义、威权主义刑法观
①工具主义:刑法是镇压工具 ②万能主义:调控范围、刑罚投入——边际效应
⑵现代—民权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刑法观
①人本主义:关爱人、尊重人、促进人、保护人的人文
②法益保护的广泛性 ④部门法律的补充性
⒊刑法的地位 刑事法——民事法 基本法——根本法 强行法——任意法
实体法——程序法 公 法——私 法 司法法——行政法
.
7
四、刑法的价值、观念和机能
⒈刑法的价值 ⑴秩序:外发秩序——强制 内生秩序——诱导 ⑵正义:①平等(立法——形式平等、司法——实质平等)
②公平(罪行均衡)
.
3
二、刑法的制定、修改和发展
1.刑法的制定: ⑴制定根据:
A法律基础:宪法 宪政: 民主、人权、平等
讨论: 违宪审查 B实践根据:我国国情和抑制犯罪的实践经验 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 社会意识
⑵制定模式:
A立足本土 B创造移植
.
4
2、刑法的修改: (1)修改的技术:修订、修正、修改 (2)修改的启动:立法前瞻型 司法演进型
(3) 刑法条款:前段、中段、后段和但书(以但是予以提示的
对前段内容作出相反、例外、限制或补充规定的后段文字)
.
11
3、刑法的解释 1.解释的必要性(刑法条文简约、概括,必须通过具体解释以
适用具体案件) ①用语的边缘模糊性和语言的多义性
讨论:日常概念、规范概念和价值概念。例如:凶器、淫秽、重大结果

全体刑法学 实体刑法学
中国刑法学
刑罚执行学
外国刑法学
历史刑法学
研究 方法
研究 对象
.
14
刑法论
刑法概述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效力范围
犯罪概念 刑 刑法总论 犯罪论 犯罪构成
积极要件(客体客观主体主观) 消极要件(排除犯罪性行为)

停止形态
犯罪形态 共犯形态

罪数形态
刑事 刑罚论
观念、种类、裁量、执行、消灭
刑法总论讲义
主讲人: 詹红星
.
1
第一编 刑法论
第一章 刑法和刑法学的概念 第一节 刑法的范畴
一、刑法的概念、渊源和分类
⒈刑法的概念:Criminal law犯罪法 、Penal law刑罚法
学说: 犯罪与刑罚说
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说 犯罪与刑事责任说
通说: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
讨论:治安管理处罚行为

责任论
保安处分 种类、宣告、执行、消灭

侵害个人法益的犯罪
刑法分论 侵害社会法益的犯罪
侵害国家法益的犯罪
.
15
二、刑法学的历史
复仇——古代
峻刑——中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