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三废管理制度_三废管理制度规定

三废管理制度_三废管理制度规定

三废管理制度_三废管理制度规定三废管理制度篇1各实验室有毒、腐蚀性等废液(物)必须在实验室处理后才准排放,未经处理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或垃圾箱内。

1、实验室有毒、剧毒、强酸、强碱等实验废液(物),分别设置强碱中和缸、毒物处理缸,专作有害废液(物)处理。

2、有机溶剂应尽量回收处理再次利用,不能回收的要收集贮存,定期交三废管理人员处理。

3、含放射性废液(物)必须贮存在规定容器内保存到10个半衰期后再排出或掩埋。

4、严格贯彻国家环保法规,认真执行三废处理各项规定,严禁超标准排放。

5、某些化学性毒物的排放步骤:(一) 废气的处理:①集中式排气用于食品、水质、放射防护理化检验产生酸蒸气的消解样品处理室。

当样品用强酸消解有机质、蒸干挥发浓缩处理过程,需经排气净化设备方可排出室外。

②少量散发的有毒气体。

如精密仪器室,在原子吸收仪室火焰部分安排排气抽风罩,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③大量有毒气体需经过吸收处理,然后才能排出室外。

④可燃性有毒物可用于燃烧中供给充分的氧气使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 废水(液)的`处理:①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调节废水的PH为3-4,呈明显酸性后,加入铁粉,搅拌半小时,再用碱将废水PH调至9左右,继续搅拌10分钟,再加入高分子混凝剂,进行混凝后产生沉淀,上层清液可排放,其沉淀物收集后,再按废渣方法处理。

②含酚废液的处理:高浓度的酚可用乙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投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③氰废液的处理:氰化物的浓溶液,先以碱调至PH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使氰化物氧化分解,氰化物稀溶液,先以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上几克高锰酸钾(以3%计)使其氧化分解。

④含铬废液的处理:实验室铬酸溶液如失效变绿,可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蕊漏斗滤去氧化锰沉淀后再用、失效的废洗液可用废铁屑还原残留Cr(六价)到Cr为三价,再用碱液或石灰中和使其生成低毒Cr(OH)3 沉淀。

印刷厂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印刷厂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一、前言随着印刷行业的快速发展,印刷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以下简称“三废”)。

这些“三废”若不加以有效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印刷厂三废排放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印刷厂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印刷、装订、印刷材料生产、印刷设备维护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印刷厂成立三废排放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厂三废排放管理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2. 设立三废排放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三废排放管理工作,包括以下职责:(1)编制三废排放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负责三废排放设施的运行维护;(3)对三废排放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4)对违反三废排放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5)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三废排放管理工作情况。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三废排放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应确保本部门三废排放达标。

四、三废排放管理制度1. 废水排放管理(1)废水来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清洗印刷机、装订设备、印刷材料等产生的废水。

(2)废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3)废水排放:经处理后的废水应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得直接排放至河流、湖泊等水体。

2. 废气排放管理(1)废气来源: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印刷机、装订设备、印刷材料等产生的粉尘、溶剂挥发物等。

(2)废气处理:采用除尘、吸附、氧化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确保处理后的废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3)废气排放:经处理后的废气应通过专用排气管道排放至高空,不得直接排放至大气。

3. 固体废物管理(1)固体废物来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印刷废纸、废塑料、废溶剂等。

(2)固体废物分类: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分类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

(3)固体废物处理:废纸等可回收物应进行回收利用;废塑料、废溶剂等有害废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学校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学校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环境管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减少环境污染,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类教学、科研、生活及行政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下简称“三废”)。

三、管理职责1. 学校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全校“三废”排放管理工作。

2. 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三废”排放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具体措施、监督执行和定期检查。

3. 各部门、各班级及教职工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三废”排放管理工作。

四、管理制度1. 废气管理(1)学校应定期对教学、科研、生活及行政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2)对产生有害气体的设备,如实验室、食堂、印刷厂等,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废气治理,如安装废气处理设施、改进工艺等。

(3)加强实验室废气排放管理,确保实验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2. 废水管理(1)学校应建立健全废水排放系统,确保废水收集、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食堂、浴室、洗车场等生活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

(3)对实验室内产生的废液,应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排放。

3. 固体废物管理(1)学校应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体系。

(2)加强生活垃圾管理,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3)实验室固体废物应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严禁乱堆乱放。

五、监督检查1. 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定期对“三废”排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学校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对“三废”排放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三废”排放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三废”排放管理制度,造成环境污染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地方法律法规为准。

公司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公司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公司环境保护工作,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以下简称“三废”)排放管理。

第三条公司将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关于“三废”排放的法律法规,确保“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或地方要求。

第四条公司建立健全“三废”排放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全过程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三废”排放量。

第二章废水排放管理第五条公司废水排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源头控制,减少废水产生;(二)分类收集,合理处理;(三)达标排放,确保水环境安全。

第六条公司应设置专门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在排放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七条公司应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八条公司应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测,建立废水排放台账,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废水排放情况。

第三章废气排放管理第九条公司废气排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源头控制,减少废气产生;(二)净化处理,确保达标排放;(三)循环利用,降低排放量。

第十条公司应设置废气净化处理设施,确保废气在排放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公司应加强对废气排放的监测,建立废气排放台账,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废气排放情况。

第四章固体废物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固体废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分类收集,分类存放;(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三)达标处置,确保固体废物安全。

第十四条公司应设置固体废物收集、暂存设施,确保固体废物在收集、暂存过程中不污染环境。

第十五条公司应定期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处理,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减少填埋量。

第十六条公司应定期对固体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处置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五章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第十七条公司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三废”排放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XXX-安环- 37 “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XXX-安环- 37 “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有效规范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产生废水、废气、固废的排污单位。

第三条“工业三废”(以下简称“三废”)是指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生产废水是指厂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包括生产工艺排放废水、冷却排水、设备和场地清洗水、化验分析废水和装置区内收集的其它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指洗手间、浴室和食堂排放的废水。

工艺废气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固体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三废”的产生部门是“三废”治理、控制、排放的主体责任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污染治理设施的控制运行、污染物排放量及各项指标的控制,污染物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第五条品质保证课是“三废”的日常检测部门,负责对“三废”进行日常监测及监测数据的统计、汇总、上报。

第六条安全环境课是“三废”排放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三废”排放指标的制定下达、“三废”排放的审核、排放过程的检查与监督、危废管理以及公司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转移等职责。

第三章废水排放管理第七条本公司废水主要有工艺废水、生产车间和地面冲洗水、化验室废水、蒸汽管道吹扫排水、设备冲洗水等生产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初期雨水。

生产废水进入污水缓冲罐,在厂区内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送入考伯斯污水处理站处理;初期雨水送入考伯斯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与经化粪池处理过的生活污水混合后经同一排污口排入邳州市戴圩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三废”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统称。

这些废物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威胁。

因此,建立完善的“三废”管理制度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科学的废水处理制度。

废水处理是工业环保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水污染非常关键。

要建立科学、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明确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要求和技术指标。

应加大对废水治理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广应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能力和效率。

同时,要建立废水排放监测和数据公开制度,定期检测各类排水口的水质,并将监测结果公开,以便社会监督。

其次,完善废气净化管理制度。

废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建立健全的废气净化和治理制度,加强对工业废气排放的监督和管理。

制定相应的废气排放标准和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开展废气净化设施的技术改造和更新。

同时,加大对废气净化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废气净化效果和净化率。

并加强废气排放的监测,建立废气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公开制度,加强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再次,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废渣、废料和废弃物等。

要依法建立完善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规范。

鼓励企业进行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建立废物处理设施和处置场所,加强对废物处置过程的监管,确保废物处置安全和环境友好。

此外,还要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定严格的危险废物排放和处置标准,防止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最后,加强“三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要把“三废”管理纳入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关于“三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监督检查和处罚措施。

加大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同时,建立健全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企业“三废三同时”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三废三同时”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三废三同时”环保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企业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我公司特制定企业“三废三同时”环保管理制度,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本制度将从“企业三废”和“三同时”两个方面对环保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以下为详细内容:一、企业三废环保管理1.废气排放管理(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废气排放标准,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2)建立废气排放监控系统,对各废气排放口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排放数据。

(3)定期开展废气排放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排放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排放质量。

2.废水排放管理(1)遵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2)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监测废水排放,建立废水排放监测档案,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3.固体废物处理管理(1)建立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

(2)与专业废物处理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废弃物的安全、高效处理。

(3)严禁非法转卖、倾倒废弃物,确保废弃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二、企业三同时环保管理1.设备改造和更新(1)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更新和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2)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排放。

2.生产工艺控制(1)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工艺控制,降低废物产生和排放。

(2)加强原材料和产品质量控制,减少产生次品和废品。

3.宣传教育和培训(1)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设立环保奖励机制,树立环保先进典型,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以上为企业“三废三同时”环保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企业旨在通过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达到环保工作的规范和管理。

同时,企业将不断加强与环保监管部门的合作,积极推动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的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一、绪论三废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其中包括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三废的管理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三废管理制度,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二、废气管理制度1. 废气排放标准将各种工业废气按照其污染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

对于高污染废气,应要求企业采取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确保废气排放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

2. 废气治理措施对于产生大量废气的企业,应要求其安装和使用废气治理设备,如除尘装置、脱硫装置、脱氮装置等,以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 废气监测与报告企业应建立废气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和记录废气排放情况,并上报相关部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废气排放的监管,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整改要求。

三、废水管理制度1. 废水排放标准制定废水排放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废水给予相应的限值,以保证企业废水排放的合理和安全。

2. 废水处理设备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建设和使用废水处理设备,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3. 废水监测与报告企业应建立废水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和记录废水排放情况,并上报相关部门。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管,对不合格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四、固体废物管理制度1. 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将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分为可回收、可储存和可处置三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可回收废物应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可储存废物应采取储存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查;可处置废物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和使用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等,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废物回收利用加强对废物回收利用行业的规范和管理,鼓励企业进行废物资源化利用,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奖励,以提高回收利用率。

三废管理制度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三废管理制度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三废的处理和管理是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废物产生控制、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等环节。

废物产生控制是指在源头减少废物生成,采取节能节材和清洁生产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收集是指将产生的废物分类、分装,做好标识与记录,以便后续的贮存、运输和处置。

贮存是指将废物储存在指定的地点,采取封闭、密封、防渗漏等措施,以确保废物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运输是指将废物从产生地点运送到处置地点,需要采取专用运输工具和符合运输规定的包装。

利用是指对废物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

处置是指对无法利用的废物进行安全处理,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其变为无害的物质。

三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清洁生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它可以规范废物管理行为,防止废物乱倒乱排,减少环境风险和生态灾害。

它可以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降低环境负荷。

它还可以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三废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制度执行不到位,许多企业和个人对废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其次,废物处理技术和设备不完善,导致一些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造成二次污染。

再次,三废管理制度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统一和完善。

最后,废物管理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三废管理制度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继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动清洁生产和废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企业和个人应增强环保意识,主动履行环境责任,积极参与废物管理行动。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三废”零排放、清洁生产的目标,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三废管理制度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规范、控制和处理的一套管理机制。

三废是指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是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健康,各国都在不断完善和加强对三废的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监测评估、治理技术等方面。

在国家层面,立法机构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工业企业对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量限值、监管责任等内容,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三废排放达标。

同时,相关部门还会发布标准规范,对三废排放、处理、监测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方法,引导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监测评估是三废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情况、污染物浓度、处理效果等数据,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追踪污染源头,为企业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治理技术则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采取适当的治理技术和措施,减少排放量,提高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三废管理制度推动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促使企业加大对废水、废气和废渣治理的力度,提高了环保投入和治理效果。

同时,三废管理制度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依据和工具,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在实践中,不少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环保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实施三废资源化利用,推动了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三废管理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监管部门的人力、财力、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存在差距,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其次,一些企业对环保投入不够,存在漏排、欺骗监管、违法违规等行为,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和环保效果。

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加强对三废管理制度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废”管理制度范文(4篇)

“三废”管理制度范文(4篇)

“三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企业对“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的监管与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控制“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章“三废”管理机构第四条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三废”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指导企业内各生产经营单位的“三废”管理工作。

第五条“三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完善“三废”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二)开展“三废”排放监测和评估,确定限值标准并加强监督;(三)组织开展“三废”处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四)指导和检查各生产经营单位的“三废”收集、处理和排放工作;(五)及时报告和处理“三废”事故和紧急情况。

第三章“三废”收集与处理第六条各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三废”收集与处理设施,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七条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三废”收集计划,确保废气、废水和废渣能够被及时、全面地收集。

第八条废气的收集和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第九条废水的收集和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第十条废渣的收集和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一条“三废”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其“三废”收集、处理和排放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对于发现的“三废”超标排放行为,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责追究。

第十三条企业应每年对“三废”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四条对于违反“三废”管理制度的行为,企业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产整顿等措施。

第十五条对于在“三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和表彰,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

公司环保“三废”管理制度

公司环保“三废”管理制度

公司环保“三废”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减少企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制定了环保“三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化管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管理原则1.预防第一原则:加强源头治理,采取科学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措施,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处理分类原则: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按照不同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分类处理,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3.资源化利用原则:优先考虑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4.合法合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管理,确保公司在环保方面的合法合规经营。

三、责任与职责1.环保责任人:公司设立环保责任人,负责对全公司环保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并确保公司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3.员工责任:公司员工应积极参与环保工作,遵守环保规定,参加环保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并举报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

四、废气管理1.废气排放监控:对所有产生废气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监测废气排放浓度,确保废气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2.废气治理措施:对于产生有害废气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安装废气净化设备、排放管道加装高度等。

3.废气安全防护: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废气,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员工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五、废水管理1.废水收集与处理:对于产生废水的生产设备,应设立相应的收集系统,并进行前处理后排放,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2.废水再利用:对于能够回收利用的废水,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尽量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3.废水排放监测:应设立废水排放监测点,定期监测废水排放情况,确保排放水质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一、范围1、“三废”定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有害影响的废水、废气、废渣。

2、总经办具体负责日常的“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符合达标的排放源应竖立合格排放标志。

二、职责1、设立“三废”处理人员岗位负责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

2、总经办负责维护环保治理设施,在环保治理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时,有“三废”外排的生产工序必须停产,以杜绝污染物排放的出现。

3、定期进行环保技术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水平。

4、搞好工厂绿化,改善生产区及周围环境,接受市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程序要求1、废水方面1.1车间生产产生的废水及生活污水。

1.2车间产生废水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再利用,生活污水经过滤池滤过达标后排放。

2、废气方面:生产燃烧产生的含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经除尘处理。

3、生产车间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及硅渣采取出售的方法,不另设堆放场。

4、空调机、空压机及引风机等动力设备采用隔音、吸音及减振等治理措施。

5、公司内危险品必须按照有关危险品的管理规定贮存、保管以及销毁等,不得对生产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6、三废处理方案6.1废气的处理:少量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风设备排出室外,空气稀释。

毒气量大时,必须处理后再排出。

6.2含重金属废液的处理6.3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处理一般有机溶剂是指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由C、H、O元素构成的物质。

对此类物质的废液中的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

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可燃性物质的低浓度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

再者,废液中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

但是,对其易被生物分解的物质(即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容易分解的物质),其稀溶液经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6.4废料销毁生产中出现的固体废物不能随便乱放,以免发生事故。

如有放出有毒气体或自燃的危险废料不能丢进废品箱内和废水管道中,不溶进水的废料禁止丢进废水管理中,必须在适当的地方烧掉或用化学方法处理面无害物。

事业单位三废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三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规范事业单位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气、废水(以下简称“三废”)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事业单位所有产生“三废”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科学管理,确保“三废”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事业单位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三废”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三废”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三废”的产生、收集、储存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第六条专职或兼职环保管理人员负责“三废”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三废”管理计划、监督执行情况等。

第三章“三废”产生管理第七条严格控制“三废”产生,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八条对可能产生“三废”的设备、工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对产生“三废”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

第四章“三废”收集与储存管理第十条建立健全“三废”收集制度,明确分类、收集、储存标准。

第十一条“三废”收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分别设置收集容器。

第十二条“三废”储存设施应满足防雨、防渗、防泄漏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三条储存“三废”的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安全。

第五章“三废”处置管理第十四条“三废”处置应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

第十五条“三废”处置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第十六条与具有资质的环保机构签订“三废”处置协议,确保“三废”得到妥善处置。

第十七条对“三废”处置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处置时间、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等。

第六章监督与检查第十八条定期对“三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三废环保管理制度

三废环保管理制度

三废环保管理制度# 三废环保管理制度## 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化工厂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收集、处理、储存、运输和处置,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2. 适用于本化工厂内所有与三废管理相关的活动。

##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环保管理小组,负责三废环保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环保管理小组由工厂环保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 三、三废管理原则1. 减量化:通过优化工艺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三废的产生。

2. 无害化:确保三废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资源化:鼓励对三废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 四、三废产生与收集1.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分类收集,严禁混合收集不同种类的三废。

2. 定期检查收集系统,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三废泄漏。

## 五、三废处理与处置1. 废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

2. 废气处理:通过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处理废气,减少污染物排放。

3. 废渣处理:对废渣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防止有害物质渗入环境。

## 六、三废储存与运输1. 三废储存设施必须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三废运输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和污染。

## 七、监测与记录1. 建立三废监测体系,定期对三废的产生、处理和排放情况进行监测。

2. 记录三废管理的所有活动,包括产生量、处理量、排放量和处置方式等。

## 八、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1. 制定三废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等。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三废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 九、培训与宣传1. 对员工进行环保法规和三废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2. 通过宣传栏、培训会议等形式,宣传三废环保管理的重要性。

## 十、监督检查与考核1. 环保管理小组定期对三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第一章目的第一条为加强废水、噪声、废气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置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废气防治管理规定第二条废气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三条有组织排放指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除尘器、脱硫、脱硝设施进行治理后通过烟筒排放。

第四条无组织排放指物料露天堆放、转运产生扬尘,生产工艺环节跑冒排放的烟气。

第五条针对有组织排放,发电、铝业公司应将责任区域的废气治理设施纳入主体设备管理范畴。

与主体设备同等巡检、维护保养、检修。

严格按照废气处理工艺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禁止违规或超标排放工艺废气。

第六条各生产岗位要对生产系统中烟尘、烟气的无组织排放点进行控制,加强系统中跑、冒、滴、漏的封和堵;设备中溢出的物料,要及时回入系统中,防止二次扬尘;贮存、运输、装卸时,采取密闭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第七条发生非正常废气排放时,及时启动应急措施,防止污染事态扩大。

并立即查明原因,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八条在道路、附近村镇、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进行临时作业时,应遵守相关规范,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

运输车辆应控制物料的装载量并加盖篷布,运输时应尽量避免将物料洒落到厂区及沿途运输道路地面上。

第九条严禁随意停运、不正常运行(或拆除)废气治理设施。

第十条准的要求。

除此外应执行总量控制标准。

第三章固体废弃物防治管理规定第十一条公司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电厂炉渣、脱硫石膏、粉煤灰以及生产、办公、生活过程产生的废弃物。

第十二条各种废物应确保储存、处置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杜绝二次污染。

第十三条生产、生活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分类管理,选择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方式进行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严禁随意异置、堆放和倾倒固体废弃物。

第十四条加大危险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产生、处置记录。

安全环保部结合产生或处置的废弃物种类,制定专项管理和控制制度及应急方案,确保环境安全。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这些都是工业过程中不可避开地产生的污染物。

由于长期的不规范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对人类健康也产生了威逼。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持续恶化,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国需要出台一套完备的“三废”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规范的“三废”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流程。

一、“三废”分类管理“三废”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分类。

依照公司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其来源和成分进行分类,建立相关登记并实行台账管理,保证废物排出的清楚可追溯的技术档案。

废水处理分类针对工业废水,应当依据产业和含污染物的浓度来分为高浓度、中等浓度和低浓度各种类型废水,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分类管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废水,实行不同的处理方式,高浓度的废水实行中心化处理方法,中等浓度废水采纳化学物理方法处理,低浓度废水直接进行生物处理即可;另外,还要建立专门废水收集池,适时清理、处理废水,保证废水溢出漏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废气处理分类针对工业废气,应当依据其要素和所处行业进行各自分类。

建议实行先污染物源头掌控,再实行扩散吸附、燃烧氧化等其他整治方式。

例如,对于高温、非恶臭、大量释放的工业废气,应当采纳高温焚烧方式进行处理,通过高效的燃烧后净化系统相应处理;对于保存时间短、废气带有恶臭、有毒污染物质的废气,则需要采纳完全性的汲取、污染物焚烧、中和等方式进行处理,将捕集的废气送入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使其实现标准的排放标准。

废渣管理分类通常,工业废渣重要由工业污染物质经过沉淀、过滤、离心以及热处理等方式而产生的,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废渣的分类管理也应当是依据其来源、危害以及再利用性等属性进行分类。

其中,可再利用性较强的废渣,如水泥废料、铝土、锅炉废渣等可利用的废弃物,应快速建立再利用渠道,进行资源化再利用。

而对于有害的废渣,如重金属化合物、有机污染物质等,应当进行封掩处理或者不安全化废处理,确保其安全处置。

三废日常管理制度

三废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公司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办公活动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处理、处置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全体员工应遵守本制度,共同参与三废管理工作,确保公司三废排放达标,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第二章废水管理第四条废水排放标准1. 废水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特殊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应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排放标准执行。

第五条废水分类1. 生产废水:包括冷却水、洗涤水、清洗水等。

2. 生活废水:包括食堂、宿舍、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产生的废水。

第六条废水处理1. 生产废水应进行预处理,达到一定处理效果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设施。

2. 生活废水应集中收集,定期清运,不得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第七条废水排放监管1. 公司应定期对废水排放口进行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2. 对违反废水排放标准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停止排放,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章废气管理第八条废气排放标准1. 废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特殊行业废气排放标准应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排放标准执行。

第九条废气分类1. 生产废气:包括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气、设备排放的废气等。

2. 生活废气:包括食堂、宿舍、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产生的废气。

第十条废气处理1. 生产废气应进行收集、处理,达到一定处理效果后,方可排放。

2. 生活废气应集中收集,定期清运,不得直接排放。

第十一条废气排放监管1. 公司应定期对废气排放口进行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2. 对违反废气排放标准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停止排放,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四章固体废物管理第十二条固体废物分类1. 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废包装物等。

“三废”管理制度

“三废”管理制度

安徽省银山药业“三废”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企业内部“三废"的管理,降低“三废”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定义“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及固体危险废弃物的总称。

3.废气3。

1安环部应当按规定统计企业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较大改变时,应当及时更新。

3.2禁止在厂区焚烧、掩埋固体垃圾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各单位有责任教育其职工遵守上述规定。

3。

3挥发性原料、产品的储存必须采用密闭设施,储罐必须设置呼吸阀、压力调节装置.4。

废水4.1合理安排生产,对产生废水污染的工艺、设备逐步进行调整和技术改造,例如清洗用水用于下次相同产品的生产等。

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废水的排放量.4。

2技术中心产生的废液要统一收集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4。

3严禁向公司排水系统偷排废水、废酸、废碱或带有药物的各类物质。

4。

4安环部应当按规定统计企业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并提供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资料。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较大改变时,应当及时更新。

4。

5工厂实现雨污分流,生产污水不得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放。

4。

6对生产和设备检修中产生的废酸液、废碱液、残液或有机溶剂,必须做到本厂分档、循环套用于生产,或者经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理,不得随意排放.4。

7工厂所有废水通过污水管道集中排入园区污水处理站。

5.固体危险废物5.1产生固体危险废物的工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5。

2应当根据公司的经济、技术条件对产生的工业固体危险废物积极回收利用。

5.3不能再利用的废旧桶要及时处理,并且要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处理。

5.4各车间应当将固体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利用的集中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由相关班组装袋称重、贴上环保部门印制的标签并记录每天的产废数量,由车间主任记录每日固废报表,定期将报表上交给环保相关负责人,环保负责人及时做好固废台账以便环保部门核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股份有限公司
“三废”排放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规范公司内部排污行为,确保相关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长效稳定地达标排放,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三废”排放管理,在本公司区域内进行施工和从事其它活动的外单位及人员均必须遵守本条例。

(三)本制度所指“三废”,主要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声污染环境的物质。

二、废水及其它液体的排放
(一)公司内所有含污染性质的废水、废液等,都不得直接外排,必须经处理后符合规定的排放要求才能排放。

(二)公司内所产生的废水处理后须从规范排污口排放,禁止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其中。

(三)各循环水系统要确保设备的完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尽量减少循环的排放。

(四)对生产过程中流失于地面及机、泵、设备基础的机油、油漆等油性液体,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清理,不得用水、蒸气等冲入地沟,造成油污染。

(五)含酚、碱液、酸液、甲醇等有毒、有害液体的设备、管道、管件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完好,减少泄漏点,降低密封点泄漏率。

对泄漏的上述液体,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不得直接外排。

三、废气排放
(一)工艺废气
1、工艺废气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本公司的工艺废气主要为喷漆废气。

2、以上工艺废气均配套有废气处理装置,未经处理的工艺废气不得直接排放;若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应及时完善或添加装置。

3、处理后的气体从规范排气筒排放。

4、各生产车间要确保废气治理装置的完好,提高设备完好率,使废气处理率和废气排放达标率都达到100%。

(二)无组织废气的排放
1、无组织废气是指无规律且无排气筒的废气的排放。

本公司的无组织废气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泄漏产生的废气。

2、各生产单位及设备管理部门要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泄漏点,尽量减少无组织废气的排放。

四、固体废弃物(废渣)排放
(一)固体废弃物是指公司生产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和泥状、膏状物质。

本公司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漆渣、废乳油、废油漆桶、废槽渣、废活性碳、物化污泥、废金属边角料、生活垃圾等。

(二)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首先要考虑到综合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1、废金属边角料要首先考虑其用途和使用性能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其剩余量,同时考虑降级使用的可能性。

2漆渣、废乳油、废油漆桶、废槽渣、废活性碳、物化污泥等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应转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置。

3生活垃圾和其它生产垃圾必须倒入指定场地或垃圾桶,不得随意堆积在道路或公共场地。

五、噪声控制
(一)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要尽量选用低噪声或无噪声的生产设备。

(二)设备的招标、采购应把噪声值作为技术指标向供货方提出具体要求。

(三)对噪声大的设备和生产过程,要采取消声、吸声、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确保厂界噪声符合规定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