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2011最新版

合集下载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或雇工(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职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地税部门做好工伤保险费征收准备工作。

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并实行省级调剂金制度。

工伤保险基金现实行县(市)级统筹的地区要根据当地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向设区市全市统筹并轨,有关的设区市政府应按本办法制定相应措施,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工伤保险基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行业基准费率由统筹地区在国家规定的幅度范围内确定。

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提出,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可定期调整。

行业基准费率包括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

第七条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范围所属行业和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确定。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率实行浮动制度。

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必要的风险储备金等因素提出具体办法,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福建工伤保险条例

福建工伤保险条例

福建工伤保险条例福建工伤保险条例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福建省制定了《福建工伤保险条例》。

本条例共计1000字,主要内容包括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工伤保险的基金来源和使用、工伤认定和待遇发放等。

一、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福建省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用人单位和个体经营者。

用人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

个体经营者指非法人、非主体资格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自然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

二、工伤保险的基金来源和使用工伤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缴费。

缴费比例按照规定的基准线确定,福建省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工伤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和相关管理费用。

三、工伤认定和待遇发放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应当及时办理,福建省还设立了工伤认定机构,并明确了认定的条件和程序。

工伤认定结果应当及时通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并向劳动者核发工伤证书。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工伤津贴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福建省还规定了不同待遇的标准和支付方式。

四、工伤保险的管理和监督工伤保险的管理和监督由福建省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

福建省还建立了工伤保险统一收费管理平台,用于收集和管理工伤保险费用的相关信息。

同时,福建省还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工伤保险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处罚。

五、工伤保险的宣传和教育福建省积极开展工伤保险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向劳动者普及工伤保险的相关知识和政策。

此外,福建省还建立了工伤保险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工伤保险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活动。

六、工伤保险基金的绩效评估和目标管理福建省建立了工伤保险基金的绩效评估和目标管理机制,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新的发展目标。

七、附则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福建省还将配套制定实施细则,以明确具体的实施办法。

如有其他相关政策与本条例不一致的,以本条例为准。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规定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规定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规定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管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

第三条工伤职工多部位或者多组织器官遭受伤害的,应以治疗所需时间最长部位或器官的期限,依据《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见附件,以下称《分类目录》),确定该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

工伤职工所受伤害未列入《分类目录》的,以临床治愈或伤情相对稳定的时间确定其停工留薪期。

第四条工伤职工施行内固定治疗,在取内固定物时,享有30日停工留薪期。

第五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六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及时将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报送所在单位,申请停工留薪期。

用人单位根据医疗机构诊断和《分类目录》确定停工留薪期,书面通知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并告知其有异议的救济途径和申请延长期办法。

第七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停工留薪期发生争议的,可向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确认申请,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第八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对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不服的,自收到确认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确认。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停工留薪期的确认为最终确认。

第九条停工留薪期期满前15日内,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根据医疗机构诊断,可以向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延长期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全文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年1月1日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全文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年1月1日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全文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年1月1日起施行)(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2011年修订)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2011年修订)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04•【字号】闽政[2011]80号•【施行日期】2011.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伤保险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闽政[2011]8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根据国务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精神,对2004年印发的《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四日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苏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职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工伤保险费。

卫生、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和省级调剂金制度,并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第六条经办机构根据国家规定的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并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工伤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福建)

工伤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福建)

工伤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福建)工伤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福建)工伤赔偿是指用人单位因承诺支付工资、提供劳动保护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而导致员工因工作-related的事故或职业病受到损害时,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向员工提供的赔偿。

下面是福建地区工伤赔偿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的详细介绍。

一、工伤赔偿标准1. 工伤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工伤医疗费用包括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费、交通费和其他与医疗相关的费用。

医疗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项目计算,并根据《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予以支付。

2. 工伤护理费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护理费是指职工因工作-related的事故或职业病,需要在家中进行治疗和护理时,用人单位根据伤残程度、护理费用等相关因素予以支付。

3. 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根据职工的伤残程度和补助标准计算的,主要包括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四个等级。

4. 工亡抚恤金根据《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亡抚恤金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由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

5. 工伤精神损失抚慰金根据《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在工作-related的事故或职业病导致丧失精神损失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精神损失抚慰金。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是对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了工伤赔偿的范围、标准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

2. 《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是福建省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的地方性法规,对于福建地区的工伤赔偿标准和程序进行了规定。

3. 《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是对《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进一步解释和具体操作进行规定,对于工伤赔偿的具体细则进行了详细说明。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全文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得管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与《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就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得期限。

第三条工伤职工多部位或者多组织器官遭受伤害得,应以治疗所需时间最长部位或器官得期限,依据《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见附件,以下称《分类目录》),确定该工伤职工得停工留薪期。

工伤职工所受伤害未列入《分类目录》得,以临床治愈或伤情相对稳定得时间确定其停工留薪期。

第四条工伤职工施行内固定治疗,在取内固定物时,享有30日停工留薪期。

第五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得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六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及时将工伤医疗机构出具得诊断证明报送所在单位,申请停工留薪期。

用人单位根据医疗机构诊断与《分类目录》确定停工留薪期,书面通知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并告知其有异议得救济途径与申请延长期办法。

第七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停工留薪期发生争议得,可向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确认申请,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第八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对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得停工留薪期不服得,自收到确认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确认。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停工留薪期得确认为最终确认。

第九条停工留薪期期满前15日内,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根据医疗机构诊断,可以向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延长期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若干意见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若干意见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31•【字号】榕政综[2013]145号•【施行日期】2013.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工伤保险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若干意见(榕政综〔2013〕1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闽政〔2011〕80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和《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我市工伤保险基金继续实行市级统筹,统一参保范围和对象、统一缴费基数和费率、统一基金财务管理、统一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统一工伤待遇支付标准、统一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工伤保险经办业务实行分级管理。

二、工伤保险实行调剂金制度。

我市每年按征收工伤保险费总额的3%向省级上解工伤保险调剂金。

三、工伤保险实行储备金制度。

工伤保险储备金按不低于我市当年征收工伤保险费一个月的额度筹集,工伤保险基金历年结余部分并入储备金。

储备金在发生重大工伤事故或当期工伤保险基金不足支出时,由县(市、区)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市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后使用。

四、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国家规定的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一类行业、二类行业和三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为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1.0%、2.0%。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五、工伤保险费率实行浮动制度。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上两个缴费年度工伤保险费收支情况、工伤事故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必要的风险储备金等因素,在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基础上实行浮动费率,浮动费率每两年调整核定一次。

工伤保险条例-2011最新全文

工伤保险条例-2011最新全文

工伤保险条例-2011最新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2022年丨收藏版】全国各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文件

【2022年丨收藏版】全国各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文件

【2022年丨收藏版】全国各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文件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本文耗时半个月整理了各地的相关政策及文件;希望本文能给你带来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2022年现行全国各地工伤保险条例(点击蓝字链接查看详情)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至今)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陕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四川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山东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青海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江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湖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湖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河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辽宁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吉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黑龙江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北京市工伤保险条例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云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甘肃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若干规定》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实施办法2022年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相关文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工伤认定办法》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22年工伤保险待遇相关内容工伤赔偿范围速查『工伤职工应享待遇』工伤保险赔偿速查『各个时效节点』。

福建省关于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标准

福建省关于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标准

关于印发省本级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异地就医所需交通食宿
费标准的通知
闽人社文〔2011〕350号
各在闽中央企业、省(部)属有关单位、省社会劳动保险局、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闽政〔2011〕80号)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省本级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异地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规定如下:
一、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
(一)工伤职工在用人单位所在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就医的,其住院伙食补助费按每人每天20元标准计发;
(二)工伤职工转本省行政区域以外或本省行政区域内跨县(市、区)就医的,其住院伙食补助费按每人每天35元标准计发。

二、异地就医交通住宿费
(一)往返交通费用。

凭工伤职工提供的公共交通工具的车票(据)核销,每次就医核销一次往返交通费。

公共交通工具限于火车硬席(包括硬座和硬卧)、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城际轨道交通列车(二等票及以下)、普通客轮三等舱、公共客运汽(电)车;乘坐飞机按火车票硬卧票标准报销。

乘坐出租小汽车的费用不得报销。

(二)住宿费。

工伤职工到外省或本省跨县(市、区)就医等待住院的期限最长不超过7天,凭住宿费票据向省本级经办机构报销。

具体标准为:省内跨县(市、区)就医日报销限额150元;省外就医日报销限额200元。

三、执行时间: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关于《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贯彻意见

关于《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贯彻意见

关于《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贯彻意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2012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和《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闽政〔2011〕80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问题提出以下贯彻意见:一、实行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制度(一)实行时间:实行工伤保险费率浮动的首次调整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起,以后每两年调整一次。

(二)费率浮动标准和条件费率浮动标准:用人单位初次缴费费率按行业基准费率确定,以后除一类企业缴费费率不再调整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可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两年浮动一次。

在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上下各浮动两档:向上浮动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20%,向上浮动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50%;向下浮动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80%,向下浮动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50%。

费率向上浮动的条件:两年内工伤保险待遇支出总额超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总额,或者两年内有发生1-6级伤残的工伤事故以及工亡的,上浮费率一档,以后每两年考核调整一次,费率最高上浮不超过二档。

费率向下浮动的条件:连续两年未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可向下浮动一档,以后每两年考核调整一次,最多可向下浮动两档。

二、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支付标准2010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的,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按原渠道由用人单位支付。

2011年1月1日起发生工伤的,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同意后,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经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同意转外就医的,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转外就医所发生的交通、食宿费用。

2011年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2011年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2011年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全文)本文来源于新华社2010年12月24日17:58(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工伤保险有关规定处理意见的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工伤保险有关规定处理意见的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工伤保险有关规定处理意见的函
(人社厅函[2011]3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关于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如何理解和适用问题,经征得国务院法制办和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并商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提出如下处理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该条规定的“上下班途中”是指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和合理的上下班路途。

二、该规定的“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包括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和非本人主要责任的
城市轨道交通。

、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

其中,“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
件。

“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理
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三、“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认定应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司
法机关,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组织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为依据。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福建工伤保险

福建工伤保险

福建工伤保险福建工伤保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作职场中的工伤事故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供相应的救助,福建工伤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福建工伤保险旨在保护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受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提供相应的医疗救治、伤残赔偿和生活补贴等保障措施。

根据《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参保人员可以享受的待遇包括: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伤残津贴、生活补贴、丧葬补助等。

这些待遇的提供使得工伤保险成为了劳动者们的重要安全保障。

福建工伤保险的实施主体是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具体管理和承担保险责任的则是各级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参保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职工、城乡居民、公务员等,其中以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主要参保人群。

参保方式分为单位参保和个人参保,单位参保是由单位为其员工缴纳保险费用,而个人参保则是由自雇人员自己缴纳。

这样的参保方式既保证了各类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也有利于鼓励和推动企业加强对劳动安全措施的落实。

福建工伤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保险费用、政府的补助资金以及投资收益等。

为了确保保险基金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对保险基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运营。

此外,福建省还注重加强工伤预防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和防护设施的建设等措施,减少和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工伤保险的赔付压力。

福建工伤保险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数据显示,福建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工伤保险为受伤的劳动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和保障,保护了他们的权益,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总之,福建工伤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工伤防治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福建省在推行工伤保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工伤预防和救助体系的建设,提高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进一步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维护。

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

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

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福建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工伤保险的实施,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工伤保险的管理和监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福建省实行工伤保险制度,适用于福建省境内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工伤保险是国家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对因工作原因致残或死亡的职工给予一定经济保障的制度。

劳动者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四条工伤保险机构是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设立的,负责工伤保险的经营管理、资金积累和风险分担的机构。

第五条工伤保险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展工伤保险业务,及时支付工伤保险金,确保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工伤保险费的征收和使用,应当依法公开、公正、公平,确保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增值性。

第七条工伤保险的管理和监督应当建立健全,加强对工伤保险基金的监督和使用情况的检查考核,做到规范运作,防止滥用和挤占工伤保险基金。

第八条工伤保险机构应当加强工伤保险基金的风险管理,确保工伤保险基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参加工伤保险第九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第十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及时将职工的参保缴费情况报送工伤保险机构,并按照工伤保险机构的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个体工商户在办理工商登记时,应当同时向工伤保险机构申报参保,并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三条个体工商户应当每年按照工伤保险机构的要求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及时报送个人参保缴费情况。

第十四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机构的要求,提供工作场所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第三章工伤保险待遇第十五条职工发生工伤或者因工作原因患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工伤康复费、工伤护理费、工伤补助金、伤残津贴、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

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管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

第三条工伤职工多部位或者多组织器官遭受伤害的,应以治疗所需时间最长部位或器官的期限,依据《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见附件,以下称《分类目录》),确定该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

工伤职工所受伤害未列入《分类目录》的,以临床治愈或伤情相对稳定的时间确定其停工留薪期。

第四条工伤职工施行内固定治疗,在取内固定物时,享有30日停工留薪期。

第五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六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及时将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报送所在单位,申请停工留薪期。

用人单位根据医疗机构诊断和《分类目录》确定停工留薪期,书面通知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并告知其有异议的救济途径和申请延长期办法。

第七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停工留薪期发生争议的,可向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确认申请,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第八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对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不服的,自收到确认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确认。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停工留薪期的确认为最终确认。

第九条停工留薪期期满前15日内,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根据医疗机构诊断,可以向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延长期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确认,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闽政[2011]8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根据国务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精神,对2004年印发的《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四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苏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职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工伤保险费。

卫生、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和省级调剂金制度,并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第六条经办机构根据国家规定的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并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第七条工伤保险费率实行浮动制度。

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必要的风险储备金等因素制定浮动办法。

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经办机构根据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确定用人单位费率浮动档次。

第八条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其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的具体方式执行。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及时向经办机构报送本单位人员情况表和人员增减明细表。

用人单位报送人员情况表和人员增减明细表的次日为参保生效日期。

第十条工伤保险基金用于《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用于工伤保险其他费用的支付。

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预防费用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办法制定我省的具体实施细则。

经办机构所需的管理服务经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认定调查核实经费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列入统筹地区(含省本级)财政预算。

指导全省开展预防所需的宣传培训费用,从省级财政每年给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保险专项业务经费的预算中统筹安排。

工伤保险基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第十一条统筹地区实行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

储备金按不低手统筹地区当年征收工伤保险费一个月的额度筹集。

工伤保险基金历年结余部分并入储备金。

储备金在发生重大工伤事故或当期工伤保险基金不足支出时,由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后使用。

第十二条建立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制度。

各设区的市每年按征收工伤保险费总额的3%上解工伤保险调剂金。

工伤保险调剂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用于各设区的市特大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的补贴、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补贴和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等费用。

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的使用和管理按照《福建省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管理办法》执行。

需要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补贴的,由设区的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等所需费用由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财政部门核准后拨付。

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依法作为工伤认定申请人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受设区市委托的县(市、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或视同工伤认定的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设区的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县(市、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承担工伤认定的具体工作。

第十四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快速工伤认定工作机制,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第十五条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交申请材料。

第十六条工伤认定过程中,申请入主张发生下列工伤或视同工伤情形的,应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二)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提交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或者其他有效证明;(三)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者相关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四)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提交突发疾病死亡证明或医疗机构出具的抢救证明;(五)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有效证明;(六)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以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

第十七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发现已受理的工伤认定案件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决定驳回工伤认定申请。

第十八条建筑施工企业、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聘用的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具备用工主体的发包方为工伤认定决定中的用人单位。

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十九条省和设区市应当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制定劳动能力鉴定规则。

省和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国家和本省劳动能力鉴定办法(规则)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书、检查结果、诊疗病历等材料。

第二十一条劳动能力鉴定费用从统筹地区当年征收的工伤保险费中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具体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手续时,应按规定提交相应材料。

经办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所需的材料,对提交材料齐全的,在30日内予以办理。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或因工死亡职工近亲属办理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手续的,应当向经办机构提交被供养人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出具的近亲属关系证明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材料:(一)被供养人属于孤寡老人、孤儿的,提交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有效证明;(二)被供养人属于养父母、养子女或属近亲属户口簿无法证明的,提交公证书;(三)被供养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交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书。

第二十四条工伤职工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但职工依法自愿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聘用)关系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工伤职工本人书面提出自愿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聘用)关系的;(二)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劳动(聘用)合同而终止劳动(聘用)关系的,或者工伤职工本人书面提出自愿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聘用)关系的;工伤职工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应当与用人单位、所在地经办机构签定终止工伤保险关系书面协议,不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七条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分别计算。

其标准分别按照所在统筹地区最后一次公布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年龄之差以及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一)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五级,每满一年发给0.7个月;六级,每满一年发给0.6个月;七级,每满一年发给0.4个月;八级,每满一年发给0.3个月;九级,每满一年发给0.2个月;十级,每满一年发给0.l个月。

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五至六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低于15个月的,按15个月支付;七至八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低于10个月的,按10个月支付;九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低于5个月的,按5个月支付;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低于3个月的,按3个月支付。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30%。

(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五级,每满一年发给0.7个月;六级,每满一年发给0.6个月;七级,每满一年发给0.4个月;八级,每满一年发给0.3个月;九级,每满一年发给0.2个月;十级,每满一年发给0.l个月。

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五至六级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15个月的,按15个月支付;七至八级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10个月的,按10个月支付;九级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5个月的,按5个月支付;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3个月的,按3个月支付。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30%。

第二十八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