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爬山虎的脚2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课时同步练习6《爬山虎的脚》2附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课时同步练习6《爬山虎的脚》2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课时同步练习-6爬山虎的脚(2)附答案基础积累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一、拼音小关卡。

1.这些箱子太zhàn( )空间了,赶紧搬出去吧!2。

奶奶做棉被的时候,把棉花pū( )得那么jūn yún(),被子用起来一定很舒服。

3.我zhú jiàn( )学会了dié( )被子.二、词语游艺厅。

1、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细丝慢慢变成弯曲..的了。

( )(2)那些叶子绿的是那么新鲜...( )(3)吃了点药,我觉得舒服..多了()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吸引人们的注意.()(2)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 )(3)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积起来。

( )三、句子训练营。

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上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照样子写句子,用上连续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爬山虎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回眸室。

1、爬山虎的嫩叶,不大________,__________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________,看着非常________.由此,我想到了关于绿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仔细看爬山虎的脚,你会想起_______。

理解感悟重点难点,一网打尽.五、精彩赏析阁.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内容

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内容

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内容
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爬山虎是一种常见的攀援藤本植物,其藤茎粗壮,可以攀附在树木、建筑物等垂直物体上。

爬山虎的脚是指其根茎和根系,它们是爬山虎能够牢牢抓住物体并攀爬的重要结构。

爬山虎的脚主要由根茎和根系组成。

根茎是爬山虎的地下茎,它们生长在土壤中,具有很强的抓地力和稳定性。

根茎通常呈现出纤细而有韧性的形态,可以向周围延伸并发出大量的根系。

根系则是由根茎发出的细小的根须,它们像触手一样伸展开来,能够紧紧地附着在物体表面。

爬山虎的脚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和弹性。

它们的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吸盘或毛状结构,这些结构可以与物体表面形成密切接触,并产生粘附力。

这种结构使得爬山虎的脚能够紧紧地黏附在物体上,不易松脱。

同时,爬山虎的脚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应物体表面的微小凹凸,增加附着力的稳定性。

爬山虎的脚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当爬山虎的脚受到损伤或断裂时,它们可以迅速生长新的根茎和根系来修复损伤部位。

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使得爬山虎的脚能够长时间地攀附在物体上,不易脱落。

爬山虎的脚对于爬山虎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提供了支撑和营养的来源,使得爬山虎能够稳定地生长并扩展范围。

同时,爬山虎的脚还可以通过根茎的延伸和根系的分化,产生新的藤蔓,
实现繁殖和繁衍。

总结起来,爬山虎的脚是由根茎和根系组成的,它们具有强大的附着力和弹性,能够牢牢抓住物体并攀爬。

爬山虎的脚对于其生长、繁殖和扩展范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爬山虎的脚,为生物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提供借鉴和启示。

2019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

2019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

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这样背起来就轻松多了。
2.我有些问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 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 有重叠起来”? 因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它的脚,而且爬山虎的脚是一脚一脚往上
爬,爬一步,叶子也跟着往上升,所以它的叶尖一 顺儿朝下,铺得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3.课文中许多句子写得很好,我要把他们抄下来。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 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 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
龙的爪子。
一、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它是什么样子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样子是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3.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爬山虎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脚触着墙,
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
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着墙。爬山虎的每只脚只爬 一下,便巴在墙上不动了,等长出新的脚后再爬一下。
4.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
课文是从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脚的
样子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等方面写爬山虎的。
课文结构 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墙上 房顶上
爬 山 虎 的 脚
刚长出——嫩红
叶子的特点
不几天——嫩绿 长大了——新鲜 样子:像蜗牛触角、蛟龙爪子
抓细 住致 特观 点察
脚的特点
课文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 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 触着墙就“萎了”和触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 “牢固”。这是叶圣陶爷爷经过了长期细致的 观察后才写成的。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学 会观察生活。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完美版)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完美版)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
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入注
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嫩红
嫩绿
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
长刚大了的叶子 长 出 来 的 叶 子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课文是怎么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找出 相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 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 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 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描述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
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 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 脚一脚地往上爬。
读一读,用“ ”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行吗?为什么?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完美版 )
10 爬山虎的脚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完美版 )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
特点。(重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爬山虎的生长环境
2.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3.爬山虎的脚的作用
4.爬山虎的脚的结构
5.爬山虎的脚的仿生学意义
正文
爬山虎,学名为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是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

它生长在山坡、林下、路旁等地,尤其在我国的华东、华南地区更为常见。

爬山虎以其强大的攀爬能力而闻名,这主要得益于它特殊的脚——卷须。

爬山虎的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卷须。

卷须从叶片的基部发出,呈弯曲状,可以紧紧抓住周围的物体,帮助爬山虎向上攀爬。

这种脚的特点在于它的结构。

卷须的顶端有许多小吸盘,这些吸盘可以产生强大的吸附力,使卷须能够牢固地粘在物体上。

爬山虎的脚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脚的攀爬,爬山虎可以快速地占领生存空间,获取更多的阳光和养分。

其次,脚的存在也使爬山虎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无论是山坡、林下还是路旁,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爬山虎的脚的结构十分精细。

卷须的顶端有许多小吸盘,这些吸盘是由细胞构成的。

当吸盘粘附在物体上时,细胞内的压力会发生变化,使吸盘产生强大的吸附力。

这种结构使得爬山虎的脚具有极高的攀爬效率。

在仿生学中,爬山虎的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人们通过研究爬山虎
的脚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到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策略,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例如,通过模仿爬山虎的脚的结构,可以制造出更轻便、更高效的攀爬机器人。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他细心观察,按一定顺序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和
、以及爬山虎是如何往上爬的,最后写爬
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和的关系。
作业布置
1、课后2;
2、背诵2-5段
板书设计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6、爬山虎的脚叶子
生长位置:茎上
特点:细丝
脚颜色:嫩红(灰色)
怎样爬
教学后记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么用“脚”往上爬的。这是一篇常识类文章。这种植物我们很少见过,学生了解起来比较难。因此结合本课特点,我在教学设计时重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课堂中让学生在“读、议、说、画”中认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和个样子,特别“画”更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即使慢生,他也会通过这样一画,记住爬山虎的脚的位置。画爬山虎的脚如何爬的句子,抓住几个动词让学生边读边演示,议一议这几个词的运用,即掀起学习高潮又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又理解课文内容又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6、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怎样把爬山虎的脚和叶子写具体。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
重点:
作者怎样把爬山虎的脚和叶子写具体。
难点:
领悟如何写好一个片断。
教具:
PPT
授课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设疑导入
这节课学生上得饶有兴趣,气氛热烈,这是我想不到的。整节课我觉得一点成功的是:我终于敢大胆放手了。让学生运用远程中的“合作学习”策略,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也在参与者与辅导者的角色中转换,既重视了引导学生解决难点,也积极参与了学生的讨论。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7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7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三)讲读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思考: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脚,想到了什么?3.小结: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会爬的特点,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

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思考: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

2.指名背诵。

(七)总结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八)布置作业1.用舒服、均匀造句。

2.课后3、4题。

(九)板书设计25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生长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初读和研读,掌握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修辞手法,并且能运用。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8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8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8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1一、情境导入,预习沟通〔3〕1. 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了吗?〔指名:爬山虎〕今日我们就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题目,齐读〕2.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什么?〔生答:叶子〕有什么特点?〔生答:绿匀称〕。

〔师随机板书〕3. 这一墙的爬山虎美不美?〔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1.你们知道爬山虎的叶子长得这样茂密,这么美是由于爬山虎哪个部位的功劳吗?〔爬山虎的脚〕是的,今日我们一起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如何写爬山虎的脚的。

二、自主阅读,导学问难〔6-8〕1.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一读。

老师讲解自学方法及要求。

〔a.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5自然段。

b.找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在空白处用简练的话进行概括〕2.生默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3.同学们刚才自学的特别仔细,下面咱们就来小组争论争论。

〔小组争论,综合答案〕三、互动讨论,精读体验〔一〕第三自然段〔12〕师: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小组代表汇报1.〔1〕沟通脚的位置,相机板书: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同时强调“反面”〔a.你从哪句话找到的?〔你能读读这句话吗?〕B.再读这句话,继续查找答案b.其他组补充〕〔2〕〔师板书〕留意“茎”和“柄”的写法,茎字为上下结构,捺要变为点,“柄”是左右结构,留意左窄右宽。

〔师板书,生留意观测并练写:“茎上长叶柄的反面”〕2.〔1〕沟通脚的样子,相机板书: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同时强调“枝状”“细丝”〔学法同上〕〔2〕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说明此时爬山虎的脚〔很松软〕3.沟通脚的颜色,相机板书:嫩红4.师总结:脚的位置、外形、颜色,那就是它的特征。

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爬山虎的特征。

〔随同学复述,师指板书:脚的位置、外形、颜色〕5.爬山虎的脚引人留意吗?〔生答:不引人留意〕,所以叶圣陶老爷爷说以前也没留意到爬山虎的脚。

现在他能把爬山虎的脚描写的那么形象、精确是由于他这次〔仔细观测〕了。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学习内容:《爬山虎的脚》学习班级:四年级学习课时:第二课时老师:陈继云课时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并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体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忆引入1、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什么吗?2、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呢?3、〔PPT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描写的爬山虎,这一墙的爬山虎你们觉得美不美?4、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齐读第二自然段〕5、爬山虎的叶真的是很美很好看,这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一下他描写的《爬山虎的脚》又会有什么特点呢?板书:《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感知“脚”。

1、老师要看一下课前同学们自学的怎么样,是不是也很认真呢?2、检查阅读:小组齐读3、师指导“柄”“茎”“着”的读音4、指名美读第三自然段5、PPT出示第三自然段重点句——齐读6、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些什么?〔或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生举手作答〕7、师整理板书:位置、形状、颜色8、它的脚长在哪里?〔生举手作答〕——师出示PPT图片明确位置。

9、它长什么样子?〔用文中的话说〕你觉得还可能像什么?〔指名说,自由说或讨论说〕〔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0、你看到什么颜色?11、谁能用完好的话把爬山虎的脚表达出来。

〔请两个学生说〕12、生上台画脚。

13、这么柔软的脚是怎么爬的呢?三、细读文段,体会如何“爬”。

1、出示第四自然段。

〔指名有感情读〕2、你又从这一段中知道些什么??〔举手作答,指名说〕师:〔1〕把“巴”改成“贴”好不好?为什么?〔2〕使用了哪些动作的词?2、讨论: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小组汇报结果,师作引导。

6一爬山虎的脚2doc

6一爬山虎的脚2doc
学习程序
1.复习字词和课文,完成基础部分。
2.小组交流
对学:找学习伙伴,互学词语,背诵课文。(约3分钟)
群学:组长组织交流第4小题,互相补充,达成共识。
(约3分钟)
3.班级小展示。
(约4分钟)
【要点部分】
一、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1.探究一: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2.探究二: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
(1)(用“”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句子)。★
2.再读第四自然段,圈出描写爬山虎“爬”的动作的词,并摘抄下来:★★
3.观察图片,借助动词,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4.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爬山虎的脚是怎么变化的?
1.快速读读第五自然段,我能从()、()、
()、()等词体会到爬山虎的脚和墙的依赖关系,并能说说这种关系。★★
学案
点案
【基础部分】
1.我能认真读读下列词语,并听写。(找父母或同学报听写)★
舒服一顺儿均匀重叠空隙叶柄
触角紧贴痕迹牢固逐渐铺平
2.回顾课文,填一填。
我知道课文第一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段写了爬山虎的,第段写了爬山虎的。★★
3.我能熟练地背诵第二自然段,同学是我忠实的听众。★★
4.我能认真地朗读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我知道这几个自然段都是写爬山虎的脚,分别写了脚的、、和。★★
脚: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6爬山虎的脚
课时
第2课时
累计
课时
14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通用6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通用6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通用6篇)【篇一】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教学难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直接导入:大自然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是形形色色的。

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认识爬山虎这种植物。

继续学习《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2、品读课文(一)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1、出示爬山虎叶子的图片,提问:这是爬满墙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个部分?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指名答。

(预设:爬山虎的叶子很多,铺满了墙面。

叶尖一顺朝下,没有重叠的。

)2、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预设:A色美:绿得那么新鲜。

由“嫩红”到“嫩绿”再到“绿得新鲜”。

B形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缝隙。

从“新鲜”和“那么”体会出来的。

“新鲜”就是说叶子水灵,鲜嫩;加上“那么”就说明叶子非常鲜嫩。

从“均匀”体会到叶子分部得很匀称,叶子之间间隔一般大。

看起来叶子很美。

从“一顺朝下”体会到叶子很美。

叶子尖都朝着一个方向,非常有条理,看起来很美。

C动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这么美的叶子,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生齐读。

(2)过渡: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先写叶子呢?(预设:因为叶子靠爬山虎的脚才能够爬满墙。

我们通常会从远处先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走近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脚。

如没人回答则说:我们在这画一个问号,先来看看爬虎山的脚)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1、大家仔细阅读写爬山虎脚样子的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做上标记。

板书:脚的样子:位置、形状、颜色。

(二)《爬山虎的脚》

(二)《爬山虎的脚》

一、《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1、在短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词。

2、从划“”的句子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的观察很(),描写得很()。

3、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

一、形状,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

二、动作,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三、颜色,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

4、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且用“”划出来。

二、《蟋蟀的住宅》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安静——()简朴——()简单——()2.这段话是按从()到()的顺序写的。

3.我们只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很(),还很()。

(完整版)6《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完整版)6《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6.登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目标】:1、学会本课9 个生字,正确读写“登山虎,缝隙,拂过,漾起,叶柄, 曲折,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诵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认识登山虎的特色,理清课文表达次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有感情地朗诵,小组合作研究等方法学习作者的察看方法和表达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留意四周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居心人。

【要点难点】要点:意会作者仔细察看、连续察看的方法。

难点:1、知道登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把察看到的事物详细地、有次序地写下来。

【教课过程】, 那么登山虎到一、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登山虎的叶子,叶子是这样的漂亮底是怎么往上爬的呢?在弄清楚它怎么爬从前,我们得先认识一下登山虎的“脚”。

二、读文绘图,学习“登山虎的脚”师:请小朋友们翻开语文书,翻到第 26 页,认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绘登山虎“脚”的句子,并且用横线画出来。

(一)读文画句要求:默读第 3 自然段,用“——”画出描绘登山虎“脚”的句子。

1.学生读文画句。

2.学生反应句子。

课件出示:登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相同,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登山虎的脚。

3.齐读句子。

(二)读文画“脚”1.师:请小朋友们准备好导学稿,再读句子,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依据这一部分的内容,你来检查一下自己昨天画的登山虎的“脚”能否正确,而后我要请小朋友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2.指名画脚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登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提早画好)。

3.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提出要求:请下边的小朋友们依据内容先检查自己画的登山虎的“脚” 能否还需要改正,再来看看黑板上的“脚”能否画得正确。

①选颜色: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种颜色来画。

预设一:学生选择的是红色说明这位学生认真念书了,并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课题 6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年级四年教者朱冬梅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难点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1)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2)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

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

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教学过程修改意见(3)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学习第一、二段。

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①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②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

(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给课文分段。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

(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①这一段讲了什么?
②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

(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①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②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③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巩固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细丝一()风一()叶子一()暖流一()车厢一()鲜花
十、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