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

合集下载

浅论运动中的能量消耗与营养补充

浅论运动中的能量消耗与营养补充

浅论运动中的能量消耗与营养补充摘要: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不同于安静时,经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应当特别考虑饮食与营养的问题。

本文从运动生理和运动营养的角度阐述了运动中营养素的消耗情况,旨在为运动锻炼的人们提供营养指导。

关键词:营养运动能量消耗0 引言运动过程中机体能量消耗剧增,因此,能源物质的补充是保证机体能量平衡所必需的,同时,在激烈的能量代谢过程中,许多酶、激素、血液有形成分等也参与能量代谢和氧运输,故而许多调节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也伴随着消耗。

运动后首先需要补充的就是能源物质,主要是糖和脂肪。

在静止或日常活动中,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脂肪,而运动时,葡萄糖参与供能,且依运动强度的不同,葡萄糖和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不同,强度越大,葡萄糖供能的比例越大。

如前所述,蛋白质也是供能营养素,但在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并不参与供能,只有在极度饥饿或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极度饥饿、长时间超负荷运动、低糖饮食等),蛋白质也可以分解参与能量代谢。

1 蛋白质补充人体的肌肉是有蛋白质组成的,从事大运动量,特别是从事肌肉力量训练、健美训练的人需要多补充一些蛋白质食物。

正常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克/公斤体重,而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人则需要克/公斤体重。

尽管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高额的蛋白补充剂,但还没有哪一种补充剂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事实上,过多的蛋白补充会使多余的蛋白质参与能量代谢或转化为脂肪,因此,一般正常饮食不需要特别补充蛋白质,即便是肌肉力量训练或健美训练也是如此。

过多地补充氨基酸(蛋白质)也可能存在一些危险,过多的单一氨基酸或一群化学特性相近的氨基酸通常会阻碍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因此,我们过多补充的氨基酸补剂可能不能控制氨基酸的种类构成,这就可能造成机体内氨基酸种类的不均衡而产生毒性。

2 糖的补充对于参加大运动量训练的人,特别是从事长时间有氧运动的来说,碳水化合物的补充是必需的。

一顿正常的饮食中,身体就可以储存1500-20XX 卡的糖原。

运动中的人体能量消耗情况

运动中的人体能量消耗情况

运动中的人体能量消耗情况如果我们不动,每分钟所燃烧的热量大约是1卡。

糖类提供一部分能量,其他则是由脂肪供给。

不管你现在的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你的体内同时燃烧着两种物质:糖与脂肪。

肌肉所需要的能量,如热量的70%是来自脂肪,糖类则占30%。

但是如果过量运动,这种比例则会恰恰相反,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高符合运动不持续太长的时间,脂肪便是最重要的燃料。

在一些体育项目,如短跑和举重中,主要锻炼肌肉的爆发力,因此会产生很多糖酶。

相反,有规律的耐力训练会改善现有的收缩肌纤维。

另外,那些加速体力脂肪燃烧的酶的成长会受到刺激,毛细血管胀大,训练的结果便是身体吸收很多氧气,并且把这些其他迅速地分配到身体地各个部分,这样,便能很长时间地脱离疲劳状态了。

碳水化合物与糖元地代谢在所有持续时间超过7分钟地运动中,氧气起着决定性地作用,因此被称作“有氧运动”。

经过氧气与脂肪缓慢地氧化反应,能够使这种耐力活动坚持很长时间。

有氧系统地训练主要面临着一下的任务:给细胞输送更多的氧气,形成酶细胞来加速脂肪与糖的分解以形成更多的糖元。

虽然脂肪是有氧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燃料,但不是关键的影响因素,糖元的供给限制着耐力运动的进行。

人体组织把碳水化合物氧化成葡萄糖和糖元。

葡萄糖给肌肉、器官和大脑直接提供能量,还可以糖元的形式贮存。

糖元贮存在肝和肌肉当中,只要哪儿需要血糖,糖元便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能量。

肝与糖元的关系就如汽油箱与发动机燃料一样,这个箱子的容积对于受过训练的运动员来说,总共能容700-800克碳水化合物,这些能量对于60-100分钟的高强度耐力训练来说是足够的。

糖元的存贮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经过锻炼的肌肉能比未经锻炼的肌肉贮存更多的糖元,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对这种“超级燃料”的需求量也更少,他们能通过富汗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糖元库的再次充满产生影响。

在训练过程中存贮的碳水化合物不会增加,血糖也将降低,并最终不可避免的成为废物。

不经常运动和体重过重的人在运动时,燃烧的主要是葡萄糖而不是脂肪,因为燃烧脂肪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已经没有了。

简述运动时能量供应过程

简述运动时能量供应过程

简述运动时能量供应过程一、引言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能量供应则是支撑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能量供应的角度出发,对运动时能量供应过程进行全面详细的简述。

二、能量供应的基础1. ATP:细胞内最基本的能量物质,通过ATP酶水解反应释放出能量。

2. 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通过糖原酶水解反应转化为葡萄糖进入酵解途径。

3. 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中,通过三酰甘油水解反应产生游离脂肪酸进入β氧化途径。

4. 蛋白质:通过氨基酸代谢产生ATP。

三、短时高强度运动时能量供应过程1. 磷酸系统:在高强度运动时,ATP需求增加,磷酸系统(即初始ATP和肌红蛋白磷酸)可以快速合成少量ATP来满足需求。

2. 糖原系统:糖原经过磷酸化反应转化为葡萄糖,进入酵解途径产生ATP。

但由于酵解途径产生的ATP速度较慢,只能维持短时间高强度运动。

四、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能量供应过程1. 有氧代谢系统:在长时间低强度运动中,肌肉主要依靠有氧代谢系统来供应能量。

葡萄糖和脂肪经过酸解和β氧化反应分别产生ATP。

2. 糖原系统:在长时间低强度运动中,糖原也可以作为能量来源。

但由于糖原储存量较少,容易耗尽,因此需要补充碳水化合物。

五、爆发力和持久力运动时能量供应过程1. 混合系统:在一些需要既有爆发力又需要持久力的运动中(如篮球、足球等),混合系统(即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共同参与能量供应。

葡萄糖通过无氧代谢产生ATP满足爆发力需求,而脂肪则通过有氧代谢产生ATP满足持久力需求。

2. 营养补给:在爆发力和持久力运动中,营养补给也非常重要。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和修复肌肉,而水则可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六、结论能量供应是运动的基础之一,不同类型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能量供应方式。

短时间高强度运动主要依靠磷酸系统和糖原系统,长时间低强度运动主要依靠有氧代谢系统和糖原系统,爆发力和持久力运动则需要混合系统和营养补给。

了解这些能量供应过程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适宜的锻炼。

运动中的供能系统

运动中的供能系统

专题复习·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人体运动时‎,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增加的情况‎决定于运动‎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来‎源于三磷酸‎腺苷(A TP)的分解,如神经传导‎兴奋时的离‎子转运、腺体的分泌‎活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肌肉收缩等‎。

而最终的能‎量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供‎A TP的重‎新合成。

一、知识归纳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个:①高能磷酸化‎物系统(A TP-CP);A TP-CP供能系‎统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维持‎7.5秒的时间‎,不需要氧气‎,也不产生乳‎酸,时间比较短‎的剧烈运动‎如举重、投掷等一般‎就是动用这‎个系统供能‎的;②乳酸系统(无氧酵解系‎统);乳酸系统是‎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再合成生成‎A TP的能‎量系统。

如果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持续‎33秒的时‎间。

其最终产物‎是乳酸,所以称乳酸‎能系统。

1 mol的葡‎萄糖或糖原‎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可净生成2‎-3molA‎T P。

其过程也是‎不需要氧的‎,生成的乳酸‎可导致疲劳‎。

该系统是1‎min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的运动‎的物质基础‎。

如200 m跑、100 m游泳等。

③有氧系统:有氧氧化系‎统是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其产物当然‎就是二氧化‎碳、水和ATP‎了。

根据肌体的‎供氧情况,糖的氧化分‎解有两种方‎式:①当氧供应充‎足时,来自糖(或脂肪)的有氧氧化‎。

②当氧供应不‎足时,即来自糖的‎酵解,生成乳酸。

乳酸在最后‎供氧充足时‎,一部分继续‎氧化,释放的能量‎使其余部分‎再合成肝糖‎元。

所以肌肉收‎缩的最终能‎量来自物质‎(糖、脂肪)的有氧氧化‎。

运动时,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需氧‎量和摄氧量‎的相互关系‎,当摄氧量能‎满足需要时‎,肌体即以有‎氧代谢供能‎,当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时,其不足部分‎即依靠无氧‎氧化供能,这样将造成‎体内的氧亏‎负,称为氧债。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导读:本文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吉林体育学院长春130022)摘要本文对人体运动时的供能物质.供能系统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为体育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运动能量供应前言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需要消耗能量。

在人们参加剧烈体育运动时,肌肉长时间地收缩和舒张,脏器的活动增强,以及神经系统能量消耗增加,将使运动时总的能量消耗比静息时增加几倍到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从另一方面讲,长期科学训练将使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得到改善,从而为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奠定物质基础。

因此,了解与研究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是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必备的知识。

一肌肉活动的能量及其能量的释放人体运动需要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的来源是自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中的三大营养物质,即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糖及其分子中能量的释放与转移糖是肌肉活动最主要的燃料。

人体糖的存在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第二种是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或脂肪)的氧化分解过程释放出来的。

糖的氧化分解主要有两个途径:(1)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糖酵解;(2)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氧氧化。

在一般条件下,糖主要以有氧氧化的途径分解供能。

糖的代谢方式有氧氧化无氧糖酵解有无O2参与反应有无进行部位线粒体细胞液最终产物CO2 H2O乳酸ATP 生成量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运动的能量供应

运动的能量供应

运动的能量供应前言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需要消耗能量。

在人们参加剧烈体育运动时,肌肉长时间地收缩和舒张,脏器的活动增强,以及神经系统能量消耗增加,将使运动时总的能量消耗比静息时增加几倍到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从另一方面讲,长期科学训练将使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得到改善,从而为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奠定物质基础。

因此,了解与研究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是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必备的知识。

一肌肉活动的能量及其能量的释放人体运动需要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的来源是自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中的三大营养物质,即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糖及其分子中能量的释放与转移糖是肌肉活动最主要的燃料。

人体糖的存在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第二种是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或脂肪)的氧化分解过程释放出来的。

糖的氧化分解主要有两个途径:(1)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糖酵解;(2)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氧氧化。

在一般条件下,糖主要以有氧氧化的途径分解供能。

表1:有氧氧化同无氧糖酵解的对比(二) 脂肪及其燃烧(氧化)脂肪是肌肉活动的另一主要原料。

机体内储备的脂肪量是势能的最大来源。

与其他营养物质比较,可作为能量的脂肪数几乎是无限的。

来自储藏脂肪的实际燃料贮存量大约相当于90000~110000千卡左右。

成年人体内贮存脂肪量的差别很大,且缺乏精确的正常值。

一般成年男子的贮存脂肪量约占体重的15~20%,女子稍高。

脂肪氧化时,.体内首先由脂肪酶催化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随着血液循环至肝脏和其他组织进行再分解。

而释出的脂肪酸进一步氧化释放能量,共全身各组织摄取利用。

脂肪酸彻底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比糖多得多,且利用率也比糖高。

当脂肪酸大量分解时,会产生三种中间物质:乙酰乙酸、B- 羟丁酸和丙酮。

我们将这三种中间产物合称为酮体。

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酮体上升。

这是由于运动时的糖供能不足,脂肪酸利用量增加而又氧化不足的缘故。

8能量消耗

8能量消耗

磷酸能系统


CP中的能量来源于ATP,ATP分子内高能磷酸基 团可转移给肌酸,以CP的形式储存,当ATP数量 被消耗时,这个反应是可逆的。 ATP+C ADP+CP
磷酸能系统
供能特点: 分解供能速度快,重新合成ATP速度最快; 不需要氧; 不产生乳酸; ATP—CP供能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50W /Kg体重, 是三个供能系统中输出功率最高者; 维持供能的时间短,6~8s; 100m、跳跃、投掷、举重等项目主要依靠这个系 统供能。
运动中的能量供能

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三大供能系统及其特点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能

运动中的供能 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ATP是含有三分子磷酸的腺苷,因此称为腺 苷三磷酸,也称三磷酸腺苷。 是体内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在生命活动 中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主要是以ATP为 中心。

小知识
为何说ATP是直接供能物质?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 白的连接和分离所消耗的能量来源与ATP的 水解放能反应。 ATP+H2O ADP+Pi+能量 ATP的水解受pH、离子强度、二价金属离 子和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ATP
单纯靠ATP提供肌肉收缩的能量,只能维持 肌肉工作1~2秒的时间。 ATP和ADP的是可逆的,这个可逆反应中需 要人体的三大供能系统提供能源。
能量消耗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能量消耗及几个相关概念的定义 人体的能量消耗 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能 能量消耗的测定

Definition 定义
能量消耗:机体任何活动过程中所伴随着 的能量的存储,释放,转移和利用等称为 能量消耗。 人体三大供能物质:脂肪,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 特殊能源物质:酒精。

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1,了解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两种供能方式 , 2,了解能量代谢知识与增进健康的基本原理 ,
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 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体内的物质不 断地分解合成,进行着物质代谢. 断地分解合成,进行着物质代谢.物质代谢过 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储存, 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储存,转移与利用的过 程就是能量代谢. 程就是能量代谢.
ATP—CP系统特点 系统特点
①分解供能速度快,重新合成ATP速度最快 分解供能速度快,重新合成 速度最快 ②不需要氧 ③不产生乳酸 供能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50W /Kg ④ATP—CP供能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 供能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 体重, 体重,是三个供能系统中输出功率最高者 ⑤维持供能的时间短
二,运动竞赛前的糖填充
在运动竞赛开始前若干天,通过调整膳食结构, 在运动竞赛开始前若干天,通过调整膳食结构, 使肌糖元含量增加,称糖填充. 使肌糖元含量增加,称糖填充.这对提高运动 能力,取得良好成绩有重要意义. 能力,取得良好成绩有重要意义.
二,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与补充
人体运动时直接消耗ATP,但最终却是消耗糖,脂肪, 蛋白质(主要是糖和脂肪) (一)糖与脂肪供能特点及比例 糖和脂肪是运动中合成ATP的主要来源,但不同持续 时间和强度的运动,两者供能特点比例不相同.糖能 进行无氧酵解和有氧代谢,而脂肪不能无氧酵解,只 能进行有氧代谢.
三种能量供应系统的供能特点的对比
ATP-CP系统 - 系统 代谢方式 能源物质 ATP生成情况 生成情况 代谢速率 无氧代谢 化学能源:CP ATP生成很少肌 中少量少 十分迅速 用于短跑或任何 高功率,短时间 的活动 糖无氧酵解系统 无氧代谢 食物能源:糖原 有限的ATP生成 迅速 用于1~3min的 活动 有氧氧化系统 有氧代谢 食物能源糖,脂 肪,蛋白质 ATP生成很多 慢 用于耐力或长时 间的活动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系统概述.doc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系统概述.doc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系统1.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有三种: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根据运动的强度和时间的长短,每种系统起的作用不同。

人体能量来源最终体现在能量物质ATP (三磷酸腺苷)上。

即:ATP是我们人体利用能量的直接形式,当人体需要能量时,ATP在酶的作用下,脱掉一个磷酸变成ADP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能量提供了我们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的能源,包括:化学能、机械能、生物能等。

(1)磷酸原系统是通过体内的高能物质磷酸肌酸在磷酸肌酸激酶的作用下将高能磷酸键转给ADP,这时ADP结合一磷酸变成ATP。

由于磷酸肌酸在体内的储存量很少,所以它只能提供肌体很短时间的运动能量;(2)糖酵解系统也就是体内糖类(血液中的葡萄糖、肝脏中的肝糖原和骨骼肌中的肌糖原和糖异生途径)在肌体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无氧氧化而产生能量。

同样,由于是无氧酵解,产生的能量也不是很多(一分子的葡萄糖经糖酵解产生3个ATP),但是因为体内的糖原储备比磷酸肌酸要多得多,所以糖酵解可以提供比磷酸原系统更长时间的运动能量;(3)有氧氧化系统顾名思义是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发生的,是机体内最大的能量供应系统,它可以由体内的糖储备(一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产生36/38个ATP)和脂肪分解(一分子的软脂酸氧化分解产生129ATP)来产生。

由于人体氧的供应和利用有其局限性(最大摄氧量),当机体在短时间进行大强度的运动时,氧供应不足,有氧氧化系统不能或只能部分参加机体的能量供应;相反地,在长时间和低强度的运动中,氧供应充足,有氧系统可以成为机体主要的能量供应系统。

(4)尽管机体的磷酸肌酸储备很少,但是它可以马上调动起来,所以在大强度具爆发性的运动开始(7~8秒左右),主要是磷酸原系统提供能量;同时,糖酵解系统也启动起来,它可以提供2分钟之内的大强度运动;如果机体继续维持大强度的运动,糖酵解能量供应也跟不上,机体就因为能量供应不上而运动能力下降了。

专题复习·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

专题复习·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

专题复习·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人体运动时,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增加的情况决定于运动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来源于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如神经传导兴奋时的离子转运、腺体的分泌活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肌肉收缩等。

而最终的能量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供ATP的重新合成。

一、知识归纳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个:①高能磷酸化物系统(ATP-CP);A TP-CP供能系统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维持7.5秒的时间,不需要氧气,也不产生乳酸,时间比较短的剧烈运动如举重、投掷等一般就是动用这个系统供能的;②乳酸系统(无氧酵解系统);乳酸系统是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再合成生成ATP的能量系统。

如果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持续33秒的时间。

其最终产物是乳酸,所以称乳酸能系统。

1 mol 的葡萄糖或糖原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可净生成2-3molATP。

其过程也是不需要氧的,生成的乳酸可导致疲劳。

该系统是1 min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的运动的物质基础。

如200 m跑、100 m游泳等。

③有氧系统:有氧氧化系统是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再合成A TP 的能量系统。

其产物当然就是二氧化碳、水和A TP了。

根据肌体的供氧情况,糖的氧化分解有两种方式::①当氧供应充足时,来自糖(或脂肪)的有氧氧化。

②当氧供应不足时,即来自糖的酵解,生成乳酸。

乳酸在最后供氧充足时,一部分继续氧化,释放的能量使分再合成肝糖元。

所以肌肉收缩的最终能量来自物质(糖、脂肪)的有氧氧化。

运动时,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需氧量和摄氧量的相互关系,当摄氧量能满足需要时,肌体即以有氧代谢供能,当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时,其不足部分即依靠无氧氧化供能,这样将造成体内的氧亏负,称为氧债。

运动时的需氧量取决于运动强度,强度越大,需氧量越大,无氧代谢供能的比例也越大。

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一,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
(一)运动时的直接能源 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 三磷酸腺苷( 高能磷酸化合物 三磷酸腺苷 ) (二)运动时三个供能系统 1,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 系统) ,磷酸原系统( 系统 2,乳酸能供能系统 , 3,有氧供能系统 ,
ATP—CP(磷酸原)系统
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1,了解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两种供能方式 , 2,了解能量代谢知识与增进健康的基本原理 ,
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 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体内的物质不 断地分解合成,进行着物质代谢. 断地分解合成,进行着物质代谢.物质代谢过 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储存, 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储存,转移与利用的过 程就是能量代谢. 程就是能量代谢.
有氧氧化系统
虽然在糖酵解作用中, 虽然在糖酵解作用中,能迅速释放能量并且不 需要氧,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再合成ATP的量是 需要氧,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再合成 的量是 相当少的. 相当少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应充足的 条件下,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下,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 能量, 再合成ATP.这种有氧氧化供 能量,使ADP再合成 再合成 . 能过程,称为有氧氧化系统. 能过程,称为有氧氧化系统.
三种能量供应系统的供能特点的对比
ATP-CP系统 - 系统 代谢方式 能源物质 ATP生成情况 生成情况 代谢速率 无氧代谢 化学能源:CP ATP生成很少肌 中少量少 十分迅速 用于短跑或任何 高功率,短时间 的活动 糖无氧酵解系统 无氧代谢 食物能源:糖原 有限的ATP生成 迅速 用于1~3min的 活动 有氧氧化系统 有氧代谢 食物能源糖,脂 肪,蛋白质 ATP生成很多 慢 用于耐力素是: 影响供能比例的主要因素是: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表1:有氧氧化同无氧糖酵解的对比(二) 脂肪及其燃烧(氧化)脂肪是肌肉活动的另一主要原料。

机体内储备的脂肪量是势能的最大来源。

与其他营养物质比较,可作为能量的脂肪数几乎是无限的。

来自储藏脂肪的实际燃料贮存量大约相当于90000~110000千卡左右。

成年人体内贮存脂肪量的差别很大,且缺乏精确的正常值。

一般成年男子的贮存脂肪量约占体重的15~20%,女子稍高。

脂肪氧化时,.体内首先由脂肪酶催化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随着血液循环至肝脏和其他组织进行再分解。

而释出的脂肪酸进一步氧化释放能量,共全身各组织摄取利用。

脂肪酸彻底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比糖多得多,且利用率也比糖高。

当脂肪酸大量分解时,会产生三种中间物质:乙酰乙酸、B- 羟丁酸和丙酮。

我们将这三种中间产物合称为酮体。

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酮体上升。

这是由于运动时的糖供能不足,脂肪酸利用量增加而又氧化不足的缘故。

运动员在运动后血液中酮体上升较无训练者少,这说明运动员能较多的利用脂肪酸供能,而且氧化比较完善。

但运动结速后的恢复期中,无训练者在肝脏和肌肉中的酮体反而比有训练者高,这说明运动能改善脂肪的代谢和调节(三)蛋白质及其代谢蛋白质是体现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另一物质是核酸)。

其作为能源是非常有限的,仅当热量供应不足时才适当地动用以作为一种不得已的补充。

当人体运动时有15%~20%的蛋白质可提供能量,共产生能量大约30000—40000千卡。

运动训练可以影响机体的氮平衡。

有人曾做这样的实验,受试者在参加训练前日机体处于正氮平衡状态,参加训练第一天就处于负氮平衡,第3~4天负氮平衡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直至参加第11~12天的训练又接近于平衡。

实验结果表明:机体对运动负荷不适应,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蛋白质的需要量也增加,一直到对运动训练逐渐产生适应。

耐力训练后肌肉氧化氨基酸酶类的活性升高,这是蛋白质代谢的酶类对训练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二运动时的供能系统及其供能特点人体运动时的供能系统,依其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ATP—CP(磷酸原)系统、无氧糖酵解(乳酸)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教学设计体育学院08级3班张国瑞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一、学习需要的分析高中阶段是人一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学生应不失时机的加强体育锻炼,为一生奠定身体健康的基础。

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如何做到科学健身,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科学的选择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本节课将介绍有关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知识,是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并结合自身实际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课程。

内容分三部分,教学安排一课时。

第一部分,能量代谢的概念和肌肉内能源物质的名称。

第二部分,能源物质的代谢。

第三部分,能源供应知识在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运动能力等反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三、对学生的分析对高中二年级学生来讲,本节课教学内容中的概念不难理解。

如何引导学生把概念与原理和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使学生知道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指导自身体育实际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四、教学目标的分析﹙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初步掌握能量供应的基本原理,明确在体育锻炼中运用有关能量代谢的意义,从而更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运动能力。

﹙2﹚初步掌握发展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能源物质代谢的基本知识以及能源供应知识的应用。

所以在本课中着重学习以上两部分内容,其他内容作简略介绍。

六、教学策略的设计本节课以讲授法为主,在讲授过程中设立问题,进行提问或学生相互讨论,并利用图表资料,使学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本课内容。

七、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部分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物体要运动就需要能量,作为生命体的人同样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那么我们的身体内有哪些能源物质、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内容“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2、基本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人体运动时,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增加的情况决定于运动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来源于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如神经传导兴奋时的离子转运、腺体的分泌活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肌肉收缩等。

而最终的能量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供ATP的重新合成。

一、知识归纳
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个:
①高能磷酸化物系统(A TP-CP);ATP-CP供能系统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维持7.5秒的时间,不需要氧气,也不产生乳酸,时间比较短的剧烈运动如举重、投掷等一般就是动用这个系统供能的;
②乳酸系统(无氧酵解系统);乳酸系统是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再合成生成ATP 的能量系统。

如果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持续33秒的时间。

其最终产物是乳酸,所以称乳酸能系统。

1 mol的葡萄糖或糖原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可净生成2-3molATP。

其过程也是不需要氧的,生成的乳酸可导致疲劳。

该系统是1 min 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的运动的物质基础。

如200 m跑、100 m游泳等。

③有氧系统:有氧氧化系统是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其产物当然就是二氧化碳、水和ATP了。

根据肌体的供氧情况,糖的氧化分解有两种方

①当氧供应充足时,来自糖(或脂肪)的有氧氧化。

②当氧供应不足时,即来自糖的酵解,生成乳酸。

乳酸在最后供氧充足时,一部分继续氧化,释放的能量使其
合成肝糖
元。

所以肌
肉收缩的
最终能量
来自物质
(糖、脂
肪)的有氧
氧化。

运动时,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需氧量和摄氧量的相互关系,当摄氧量能满足需要时,肌体即以有氧代谢供能,当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时,其不足部分即依靠无氧氧化供能,这样将造成体内的氧亏负,称为氧债。

运动时的需氧量取决于运动强度,强度越大,需氧量越大,无氧代谢供能的比例也越大。

二、例题讲解
1、(2001年全国高考题)运动员在进行不同运动项目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
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m跑、100m跑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
..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解析】根据所给资料分析,马拉松跑中需氧量很大,且乳酸的含量增加不多,因而判定该项运动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供能,因为能量物质借助氧气可以彻底分解成CO2和H2O;400m跑项目摄入氧量显然不能满足身体需氧量,血液乳酸增加显著,说明此项运动主要采取的是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供能;100m跑没有摄入氧,血液乳酸也未见增加,可见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不是此时的主要供能方式,而是由磷酸肌酸分解提供能量。

磷酸肌酸是人体内储备的高能化合物,在100m跑大量耗能、ATP过分减少时,磷酸肌酸可以分解供能。

【答案】A
【评点与探究】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供能的方式有哪几种,且每种供能方式的条件和产物怎样。

同时要善于从所给的数据中分析差别,以从中获得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总结】①本题考查磷酸肌酸水解、无氧呼吸以及有氧呼吸三种方式形成ATP。

要理解ATP是能量代谢的“通货”。

②马拉松跑总需氧量与实际摄氧量差值相对较小,血液中乳酸略有增加,其主要供能方式为有氧呼吸;400米跑两者的差值较大且血液中乳酸量显著增加,可推知主要供能方式为无氧呼吸;100m跑机体未摄入氧,且乳酸又未增加,说明机体未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供能只靠磷酸肌酸水解。

2、登山运动员,随着海拔的升高,血液中含量显著升高的物质的()
A.尿素B.血糖C.乳酸D.氧气
【解析】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氧气的量减少,有氧呼吸强度降低,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运动员登山所需,这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提供部分能量来补充。

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答案】C
3、(2005·上海生物·3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CO2 和H2O,释放的能量也相等
B.运动员在100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有氧呼吸
C.淀粉是贮存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
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

【解析】运动员在进行100m 赛跑时,能量消耗较大,肌肉所需能量部分通过无氧呼吸提供,也可由磷酸肌酸转化提供给ATP;为植物直接功能的物质是A TP;在白天,绝大多数时间光合速率应大于呼吸速率,但当光照强度减弱到一定条件时,光合速率会等于呼吸速率。

同质量的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CO2 和H2O,糖类中所贮存能量相同,最后全部释放的能量也相等。

【答案】A
4、问题: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答案】乳酸和少量ATP
【解析】题目中问的是肌糖原分解产物,那就是第二种乳酸能供能系统在起作用了。

所以产物就是乳酸和ATP。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体内没有有氧代谢过程,只是肌细胞内当时动用是乳酸能供能系统,是没有进行有氧代谢的,所以,肌细胞内产物是没有二氧化碳和水的。

时间稍长的剧烈运动通常会动用A TP-CP和乳酸能两个系统,不过其产物也同样只是乳酸和ATP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