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惜牡丹花》诗词翻译及赏析
![《惜牡丹花》诗词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cb402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3.png)
《惜牡丹花》诗词翻译及赏析《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前言】《惜牡丹花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借写夜晚秉烛赏花,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作者对翰林院中牡丹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表现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无限惋惜。
第二首诗具体细微地刻画了风雨过后落红满地的景象,运用了欲擒故纵、欲说还休的表现手法,极尽强调、渲染之能事,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花惜花之情。
全诗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
【注释】⑴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阶:台阶⑵残:凋谢⑶明朝:明天⑷衰:枯萎,凋谢。
红:指牡丹花。
把火:手持火把⑸窦给事,即窦易直,在元和八年由御史中丞改任给事中。
他家住在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的新昌坊【翻译】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
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拿着火把看牡丹花,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
【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
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
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
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气跌宕回环,语意层层深入。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意:“惆怅阶前红牡丹”,淡淡一笔,诗人的愁思,庭院的雅致,牡丹的红艳,都已历历分明。
“惆怅”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立即将读者引入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
第二句却将语意一转:“晚来唯有两枝残。
”强调到晚来只有两枝残败,读者才知道满院牡丹花还开得正盛。
“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只有将花枝都认真数过,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唯有”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
古人咏牡丹最经典的诗 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
![古人咏牡丹最经典的诗 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1e96904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8.png)
千红万紫斗芳春,羌独生成洁白身。
似厌繁华存太素,甘抛富贵作清贫。
琼葩到底羞争艳,国色原来不染尘。
昨夜月明浑似水,只疑瑶岛集仙真。
此诗是诗人赏牡丹有感而发,这诗就是他的审美观。他认为 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里,牡丹的华丽是美的。而白牡丹洁白素雅, 不贪荣华富贵,不与百花争艳,是真正的不染芳尘的国色天香, 是集琼岛仙气于一身的真正的花王。
葵等数十种。此诗所咏的紫牡丹很像是名种“紫绢”。“紫绢” 瓣薄如绢,色作紫红。
首联“金粉轻粘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极似“紫绢” 秀色。“蝶翅”,形容紫牡丹的花瓣薄如蝶翅,金粉轻沾。花瓣 的颜色,又像是浓抹了丹砂的鹤翎一样洁雅清新。如此俊物,如 此佳色,引出一番比照,几度遐想,引出诗人心旷神怡之余的甜 滋滋的迷惘。
诗一开始,作者即接连提出问题:那名贵天下的洛阳牡丹 (洛阳在黄河南,以牡丹之名贵甲天下,故其牡丹可称水南名 品)何时开、为谁开呢?然后自答,应是为诗人而开,是(上
天)巧妙的安排吧。一个“巧”字,突出了赏花机遇的难得。谢 灵运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此时四者俱来,岂 不是天意的著意安排。由此词人提出应当用宫锦做一个尘障,以 为牡丹遮日障尘,表示了惜花之意。
古人咏牡丹最经典的诗 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
含香含态醉春晖 ——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五) 王传学 唐宋以后,咏牡丹诗词有所降温,不过仍有一些具有特色的 佳作。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紫牡丹三首》(其一),极写紫牡丹之 美: 金粉轻粘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 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 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作好春。 这是元好问《紫牡丹三首》中的第一首。牡丹,素有“花中 之王”的盛誉。据说我国古时牡丹品种极多,多至三、四百种。 有红、黄、紫、白、绿诸色。单是紫色的就有魏家紫、紫绢、墨
有关牡丹花的古诗词
![有关牡丹花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699dc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e.png)
有关牡丹花的古诗词
1.《牡丹》 - 陆游
此花开尽百犹新,百花衫小映宫人。
锦屏簇西秦道路,画楼寒食雨中春。
2.《赋得牡丹花》 - 张署
天地蒙庥春草生,风吹牡丹花过墙。
巧手寻花折得好,嫣红如脂白如霜。
3.《牡丹花》 - 杜甫
群芳过后抄残骨,冷艳沾襟傲世人。
春风吹尽花香在,一片红英何处寻。
4.《咏牡丹》 - 白居易
西子美人三百首,牡丹王后第一香。
吴门秋艳多狂客,春日江南尚稀黄。
5.《牡丹》 - 曾国藩
行尽前湖越,来到了江洲,白瓦纸窗鸟,朱楼红脸花,桃花始报春来到,鸟雀初呈舞。
夕阳藏水林,花羞黄鹂语。
古诗(关于牡丹)
![古诗(关于牡丹)](https://img.taocdn.com/s3/m/78a7380fe87101f69e3195ee.png)
清平调词三首之一【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义解说】看见云彩想起她的衣裳,看见花想起她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露水很浓。
如果不是在群玉山头看见,那也会在瑶台的月下相逢。
清平调词三首之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义解说】一枝红艳的花朵凝结着清香,巫山上云来雨去让人徒然断肠。
想问一问跟汉宫里的哪个人相似,可爱的赵飞燕还得靠艳丽的新妆。
清平调词三首之三【唐】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诗义解说】梅花牡丹美女杨贵妃都让人欢欣,使得君王长时间地带笑观看。
消除了春风无限的怨恨,在沉香亭北依靠着栏杆。
闻王仲周所居牡丹花发因戏赠【唐】武元衡闻说庭花发暮春,长安才子看须频。
花开花落无人见,借问何人是主人。
【诗义解说】听说院子里的花在晚春开始盛开,长安的才子应该一遍遍前来观看。
可是花开花落都没有人看见,请问到底谁才是这里的主人。
赏牡丹【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各,池上芙蓉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义解说】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没有骨干,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花开的季节惊动了整个京城。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唐】刘禹锡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诗义解说】平章宅里有一栏的牡丹花,临到快开的时候却没有人在家。
不要说两京离得不是很远,其实走出春明门就已经远在天涯。
惜牡丹花二首之一【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诗义解说】让人惆怅的是台阶前的红牡丹,到了晚上只剩下残枝上的两朵牡丹。
明天早晨风起之后就会被全部吹落,因爱惜衰败的红花而点着灯火观看。
西明寺牡丹【唐】元稹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诗义解说】花在佛寺的院子里生长,和风吹动着花多像一片紫云。
古诗赏牡丹·此花名价别翻译赏析
![古诗赏牡丹·此花名价别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ed86b54b73f242326c5f28.png)
古诗赏牡丹·此花名价别翻译赏析《赏牡丹·此花名价别》作者为唐朝诗人王建。
其古诗全文如下: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前言】《赏牡丹》是中唐诗人王建居官长安时写的一首以牡丹为题的律诗。
全诗围绕一个“赏”字,通过写牡丹的姿态和开谢,写出了作者赏牡丹的感受,道出了“花时难久驻,赏花当及时,一旦花事了,千金买亦无”的惜花之情。
【注释】(1)这是诗人居官长安时写的一首赏牡丹诗。
全诗围绕一个“赏”字,写自己看牡丹时的审美感受。
(2)名价别:(牡丹)声名、身价都有别于他花。
名价犹声价。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有一俊士,自许史学,名价甚高。
”按:唐人嗜牡丹,到王建生活的中唐时期此风尤盛。
(3)皇都:国都,此处指唐上都长安。
唐韩愈《早春呈张水部》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花柳满皇都。
”益:水溢出器皿,此引申为满。
(4)香遍:香满。
苓菱:《全唐诗》作苓菱。
唐人认为苓即荷花。
唐人李善《文选注》云:“苓,古'莲'字。
”汉代枚乘《七发》云:“蔓草芳苓。
”言其以芳香著称。
菱一名芰,与荷花同是芳香花卉,有词牌《芰荷香》可证。
此句谓牡丹花香四溢,使苓菱相形见拙,羞愧欲死。
(5)红烧:花色红艳如火。
踯躅:指山踯躅,又名红踯躅,山石榴、映山红、杜鹃花。
见《本草纲目》卷一七。
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诗:“高枝濯濯辛夷紫,密叶深深踯躅红。
”(6)软光:柔和的光泽。
细脉:犹言气脉。
此句写牡丹的韵致。
结合历代诗文,细脉多实指细水流,故另作一说,翻译用作细水流。
(7)妖色:艳丽姿色。
白居易《牡丹芳》诗:“减却牡丹妖艳色。
”暖:原缺,据席本、《全唐诗》补。
鲜肤:鲜指新而华美。
鲜肤指娇嫩美丽的肌肤。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赏曹州牡丹诗词
![赏曹州牡丹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13cd6f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4.png)
赏曹州牡丹诗词
曹州牡丹是中国四大名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一些赏曹州牡丹的诗词:
1. 《赏牡丹》——唐代诗人杜甫幽兰秀发香,千朵艳丛芳。
巨萼抱朱蕊,万枝红润凉。
莫言栽培苦,时有似汉阳。
2. 《赏牡丹》——唐代诗人白居易峰巅两朵云,岭畔一丛花。
冷艳可掩日,香红能藏霞。
早开先玉宇,迟落后金车。
此际相思处,携手赏牡丹。
3. 《题牡丹》——宋代诗人苏轼宜喜又宜嗟,花开寂历华。
不求功盖世,但愿色凌霞。
名在冠群品,香因出尘涯。
愿君同此赏,长作两鬓华。
4. 《牡丹》——元代诗人杨亿险雕龙,世间百样奇妍。
惟独牡丹花,天地无双颜。
宁可掌中舞,不作篱头看。
鹦鹉枝头栖,妆点玉楼间。
5. 《牡丹》——清代诗人纳兰性德芳心无限事,情景自繁华。
莺恋牡丹夜,蝶逢芍药花。
十年芳树下,一片怀人遥。
今日倾杯酒,曾无曲终时。
以上诗词均赞美了曹州牡丹的美丽与妍丽,同时也抒发了对牡丹的热爱和心情。
1/ 1。
《牡丹》李商隐唐诗鉴赏
![《牡丹》李商隐唐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e61dac0856a561252d36f6a.png)
《牡丹》李商隐唐诗鉴赏【作品介绍】《牡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咏怀诗。
此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
全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
【原文】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①,绣被犹堆越鄂君②。
垂手乱翻雕玉佩③,折腰争舞郁金裙④。
石家蜡烛何曾剪⑤,荀令香炉可待熏⑥。
我是梦中传彩笔⑦,欲书花叶寄朝云⑧。
【注释】①锦帏(wéi):锦帐。
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
《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
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
②“绣被”句: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句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
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
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
③“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
《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
故舞时玉佩乱翻。
④折:一作“招”。
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
”《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⑤“石家”句:《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
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此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
⑥“荀令”句:荀令即荀彧,字文若,为侍中,曾守尚书令。
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
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
⑦“我是”句:《南史;江淹传》载,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此自诩有才。
⑧叶:一作“片。
”朝云:指巫山神女。
【白话译文】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那美艳的卫夫人。
山东菏泽牡丹诗句经典
![山东菏泽牡丹诗句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ec578a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7.png)
山东菏泽牡丹诗句经典山东菏泽作为中国的牡丹之乡,以其丰富的牡丹资源和悠久的牡丹文化而闻名于世。
牡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直被赞颂为国色天香,被赋予了崇高的象征意义。
下面是一些关于山东菏泽牡丹的经典诗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品味。
1. 清·郑板桥的《菏泽堂风牡丹亭记》中写到:“词章族类,盛推诗赋之都,秀美花朵之甲,菏泽也。
”这句诗表达了郑板桥对菏泽牡丹的赞美之情,将其比作文化的瑰宝和自然之美的代表。
2. 清·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写到:“良窗静室中,一望花开尽。
飞来岂非蝶,舞去不久春。
”这句诗描绘了牡丹花开的壮丽景象,以及蝴蝶嬉戏其中的生动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美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3. 清·袁枚的《随园诗话》中写到:“西施范儿柳絮轻,衫袂香常月满庭。
……玉堂中买千金一笑,十万蓬莱降羽丹青。
”这句诗写到了牡丹花的美艳和芬芳,以及它与其他美丽事物的比喻,表达了牡丹令人痴迷的魅力。
4. 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到:“自缘种子非凡胎,却得常年称美哉。
世间事物难常在,更有谁人到此来。
”这句诗写到了牡丹花的特殊之处,表达了牡丹的美丽和珍贵,暗示了人生短暂和珍贵的道理。
5. 清·纳兰性德的《浪花十首》中写到:“最是菏泽牡丹花,奈何人妒我丹青。
怕上公堂诸佛狰,花前月下一阙声。
”这句诗以菏泽牡丹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矫揉造作的人们的反思,也展示了牡丹花的独特神韵。
6. 清·李渔的《闲情偶寄·辛丑十年五月初四日题牡丹·向塘》中写到:“有色虚冠香脸花,一春何须绣绣花。
晚来典佩芳筵上,气爽胜任凤凰家。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高贵,以及它在盛宴上的独特地位,表达了对牡丹品质的称赞。
以上是一些关于山东菏泽牡丹的经典诗句,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壮丽,还表达了对牡丹文化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菏泽牡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赞颂和艺术创作。
赏花的古诗词
![赏花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ee6604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2.png)
赏花的古诗词1.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代·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 《海棠》-宋代·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 《菊花》-唐代·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 《赏牡丹》-唐代·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代·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6.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宋代·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7.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9. 《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0.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1. 《满庭芳·咏茶花》-宋代·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关于牡丹花的古诗词大全
![关于牡丹花的古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bf039d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b.png)
【导语】牡丹开于暮春初夏时节,此时已百花开尽,使得牡丹更加突出。
由于牡丹的崇⾼地位,关于牡丹的诗词特别的丰富,也有很多⾮常经典的诗句。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牡丹花的古诗词⼤全。
欢迎阅读参考!关于牡丹花的古诗词【篇⼀】 1.《牡丹》唐朝·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乱翻雕⽟佩,招腰争舞郁⾦裙。
⽯家蜡烛何曾剪,荀令⾹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2.《普天乐·咏世》元朝·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好花须买,皓⽉须赊。
花倚栏⼲看烂熳开,⽉曾把酒问团圆夜。
⽉有盈亏花有开谢,想⼈⽣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缺了中秋到也,⼈去了何⽇来也? 3.《思黯南墅赏牡丹》唐朝·刘禹锡 偶然相遇⼈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天教晚发赛诸花。
4.《回中牡丹为⾬所败⼆⾸》唐朝·李商隐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忽相期。
⽔亭暮⾬寒犹在,罗荐春⾹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有⼈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芳菲伴,且问宫腰损⼏枝?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 5.《牡丹种曲》唐朝·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马驮⾦斸春草。
⽔灌⾹泥却⽉盘,⼀夜绿房迎⽩晓。
美⼈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阑。
梁王⽼去罗⾐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6.《裴给事宅⽩牡丹》唐朝·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盘承露冷,⽆⼈起就⽉中看。
7.《惜牡丹花⼆⾸》唐朝·⽩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寂寞萎红低向⾬,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 8.《牡丹芳》唐朝·⽩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蕊绽红⽟房。
千⽚⾚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琪树⽩⽆⾊,王母桃花⼩不⾹。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红光... 9.《赏牡丹》唐朝·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描写花的诗句
![描写花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514510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1.png)
1.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 唐·刘禹锡《赏牡丹》
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 宋·王安石《梅花》
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 《诗经·周南·桃夭》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 宋·林逋《山园小梅》
6.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7.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 唐·元稹《菊花》
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10.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 —— 宋·晏殊《寓意》
这些诗句描绘了从春到冬、从牡丹到菊花等各种花卉在不同季节、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韵味,展现了中国古诗词中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古诗词对花的名称
![古诗词对花的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f6704a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f.png)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绘花卉的诗句,这些花卉名称丰富多样,既有常见的牡丹、桃花、菊花等,也有较为冷僻的梅花、兰花、荷花等。
这些花卉在古诗词中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抒发思念的重要载体。
1. 牡丹: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富贵、荣华。
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中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里的牡丹代表了国色天香的美貌和高贵气质。
2. 桃花:桃花在古诗词中多象征着爱情、美貌和生命的短暂。
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的桃花代表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暂。
3. 菊花:菊花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菊花代表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4. 梅花:梅花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如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里的梅花代表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5. 兰花:兰花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清雅的品质。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里的兰花代表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6. 荷花:荷花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纯洁、高雅的品质。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的荷花代表了诗人纯洁的心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梨花:梨花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纯洁、美丽的少女。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古诗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翻译赏析
![古诗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0d3a8410a6f524cdbf8586.png)
古诗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翻译赏析“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出自文言文《爱莲说》,其含义如下:【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注释】可:值得。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通,空。
直,挺立。
不蔓(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名词作动词,遥远,空间距离大。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
[2-3]【翻译】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与花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与花有关的古诗词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35ae3e6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f.png)
与花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与花有关的古诗词名句如下:
1、唐朝刘禹锡的《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宋代苏轼的《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唐朝韩愈的《题百叶桃花》: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4、唐朝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6、唐朝韩愈《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7、唐代杜牧的《紫薇花》: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8、唐代白居易的《咏菊》: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9、宋代陈与义的《咏牡丹》: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 《赏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 《赏牡丹》](https://img.taocdn.com/s3/m/56836d0e6c175f0e7cd1372b.png)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出典】刘禹锡《赏牡丹》注:1、《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注释: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
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
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
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
无格指格调不高。
郑虔《胡本草》:“芍药,一名没骨花。
”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
芙蕖(qú):荷花的别名。
《尔雅·释草》:“荷,芙渠。
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
” 国色:倾国之色。
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李濬《松窗杂录》:“上颇好诗,因问脩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 脩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上闻之,嗟赏移时。
”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认为此为作者用来喻指革新人士。
“花开”句:说明唐代观赏牡丹风气极盛。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
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
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劚去,曰:‘吾岂效儿女子耶!’”白居易《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京城:一般认为是指长安,但刘锬编的《咏花古诗欣赏》、鲍思陶等编的《中国名胜诗联精鉴》以及谢明等编的《历代咏物诗选读》认为此诗中的京城是指洛阳。
歌颂菏泽牡丹的诗词
![歌颂菏泽牡丹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3cb5bf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7.png)
歌颂菏泽牡丹的诗词
菏泽牡丹,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它的美丽,历经千年,被传颂不衰。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首歌颂菏泽牡丹的诗词。
1.《菏泽牡丹》
菏泽牡丹最可人,花开如锦似绣身。
风吹花香满城飞,万种情怀涌心间。
2.《牡丹》
岗头牡丹最好,妆点秋霞明媚好。
细枝含笑艳满园,繁花似雪白如瑶。
3.《赞菏泽牡丹》
繁花似锦惹人爱,菏泽牡丹最妖娆。
别样风情多奇异,花开满树映晚霞。
4.《菏泽牡丹开满园》
菏泽牡丹开满园,红白相间似霞鲜。
风吹花落如瑶雪,别有一番情怀鲜。
5.《牡丹花下武陵人》
武陵人到牡丹时,万花齐放百般姿。
心中感慨听鸟语,美丽牡丹光辉耀。
以上便是几首歌颂菏泽牡丹的诗词,它们表现了人们对菏泽牡丹的喜爱之情,也展现了牡丹的优美特质。
牡丹花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珍爱美丽的菏泽牡丹吧!。
关于牡丹花古诗词大全
![关于牡丹花古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319b56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1.png)
关于牡丹花古诗词大全
1、《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牡丹》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3、《牡丹花》唐·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4、《牡丹花二首》唐·徐夤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
天纵秾华刳鄙吝,春教妖艳毒豪奢。
不随寒令同时放,倍种双松与辟邪。
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
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5、《牡丹花》宋·董嗣杲
大花香透已春过,莫妙春工点染多。
蜀地锦机裁色样,洛阳土脉蕴中和。
牙牌有字分奇品,金屋无人续艳歌。
明月天津桥上晚,一声不柰杜鹃何。
牡丹文言文
![牡丹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1c0d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9.png)
牡丹文言文关于牡丹的古文篇一牡丹赋舒元舆〔唐代〕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
盖遁乎深山,自幽而著。
以为贵重所知,花则何遇焉?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
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寖盛。
今则自禁闼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
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
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
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未有能赋之者。
余独赋之,以极其美。
或曰:子常以丈夫功业自许,今则肆情于一花,无乃犹有儿女之心乎?余应之曰:吾子独不见张荆州之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
然吾观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赋》。
焉。
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尔,与牡丹何异哉?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吾赋牡丹何伤焉,或者不能对,余遂赋以示之。
圆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
其光下垂,遇物流形。
草木得之,发为红英。
英之甚红,钟乎牡丹。
拔类迈伦,国香欺兰。
我研物情,次第而观。
暮春气极,绿苞如珠。
清露宵偃。
韶光晓驱。
动荡支节,如解凝结,百脉融畅,气不可遏。
兀然盛怒,如将愤泄。
淑色披开,照曜酷烈。
美肤腻体,万状皆绝。
赤者如日,白者如月。
淡者如赭,殷者如血。
向者如迎,背者如诀。
坼者如语,含者如咽。
俯者如愁,仰者如悦。
袅者如舞,侧者如跌。
亚者如醉,曲者如折。
密者如织,疏者如缺。
鲜者如濯,惨者如别。
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
锦衾相覆,绣帐连接。
晴笼昼熏,宿露宵袌。
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
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
或垂然如缒,或烂然如披。
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
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
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乍遇孙武,来此教战。
教战谓何?摇摇纤柯。
玉栏风满,流霞成波,历阶重台,万朵千棵。
西子南威,洛神湘娥。
或倚或扶,朱颜色酡。
角炫红釭,争颦翠娥。
灼灼夭夭,逶逶迤迤。
汉宫三千,艳列星河,我见其少,孰云其多。
弄彩呈妍,压景骈肩。
席发银烛,炉升绛烟。
洞府真人,会于群仙。
晶荧往来,金釭列钱。
关于牡丹和芍药花的诗词
![关于牡丹和芍药花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d440e5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c.png)
【导语】牡丹花是幸福美好的化⾝、繁荣昌盛的象征。
芍药花开了,浓馥的幽⾹溢满着整个花园。
下⾯就给⼤家分享下关于牡丹和芍药花的诗词,欢迎阅读! 【第⼀⾸】:《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乱翻雕⽟佩,折腰争舞郁⾦裙。
⽯家蜡烛何曾剪,荀令⾹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此诗为唐代李商隐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的经典诗句是:“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意思是:我是诗⼈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此句表达了诗⼈的期望。
借物咏怀,表达了⾃⼰和牡丹⼀样的情怀。
梦中的彩笔,题在花叶上的诗句,还有⾼⾼在上的朝云,⽆不体现了作者的⾼远情怀。
【第⼆⾸】:《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
此诗是唐代刘禹锡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的经典诗句是:“唯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
”意思是: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数的⼈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此句表现了诗⼈对于牡丹的⾼度赞赏。
芍药虽然妖娆艳丽,却好像没有⾻骼。
荷花清洁优雅却没有情韵。
唯有牡丹,花开引⽆数⼈竞赏,像⼀个个美丽的⼥⼦,国⾊天⾹。
【第三⾸】:《咏牡丹》 ⼀⾃胡尘⼊汉关,⼗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东风看牡丹。
此诗为宋代陈与义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的经典诗句为:“青墩溪畔龙钟客,独⽴东风看牡丹。
”意思是:岁⽉使我变得衰⽼不堪,今天,我独⾃⼀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此句表现出诗⼈⽆限的惆怅和感慨。
⼗年时间眨眼⽽过,作者已变的⽼态龙钟,等他回到家乡,独⾃⼀⼈观赏牡丹的时候,这种滋味,怕是旁观之客可能感同⾝受。
不由感叹于国破家亡的⽆奈,同时致敬于现代的和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
牡丹吟 宋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 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 百般颜色百般香。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马氏
翠雾红云护短墙, 豪华端称作花王。 洛阳宫里杨妃醉, 吴国台前西子妆。
牡丹 古诗词
俗话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 京城。下面请一起欣赏古诗词中的牡丹花:
牡丹(节选) 唐代:白居易
绝代祇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誇兰。
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
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 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 贵妃娇欲比,侍女妒羞看。
春天,百花争艳,繁花怒放,万紫千红 红烂漫。每年4月优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绝群芳。 国人一向把牡丹看作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 的象征。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牡丹花唤发
出了光彩,让我们心生喜悦,心情明媚。借 这份花开的美好送给一直默关注与相伴的朋 友们!
无题 薛蕙
锦园处处锁名花, 步障层层簇绛纱。 斟酌君恩似春色, 牡丹枝上独繁华。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牡丹有谷雨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的美称, 她被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牡 丹还是我国的国花。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 “国色倾城人竞涌,欢声笑语赞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