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元素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章末检测练习下学期(解析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章末检测练习下学期(解析版)

第一章章末检查一、选择题1.元素周期表长周期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8列,即碱金属是第1列,稀有气体是第18列。

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B.第15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是n s2n p5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元素一定在第2列D.第11、12列为d区的元素【答案】A【解析】第9列元素是过渡元素,没有非金属,A项正确;第15列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n s2n p3,B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元素也可能是过渡元素或0族元素He,C项错误;11、12列为ds区元素,D项错误。

2.金属钛对人体的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Ti和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Ti和Ti的质量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Ti和的质子数相同,互称同位素C.Ti和Ti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Ti和Ti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答案】B【解析】同位素的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相等。

Ti和Ti的质子数均为22,中子数分别为26和28。

3.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

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B.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D.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答案】C【解析】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和电子,并且二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因为质子和电子带的电荷相等,而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如H中就只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没有中子。

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比较接近但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A、B错误。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1课时 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1课时 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第1课时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规律。

2.正确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及其变化规律,会用电离能的概念分析解释元素的某些性质。

一、元素的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1.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概念与意义(1)概念:①电离能: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符号:I,单位:kJ·mol-1。

②逐级电离能:第一电离能: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正一价气态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元素第一电离能符号:I1。

第二电离能:气态正一价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正二价离子所需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第五电离能依此类推。

通常情况下,第一电离能小于第二电离能小于第三电离能……(2)意义:可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

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大,原子越难失去一个电子。

2.元素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1)每个周期的第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即一般来说,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

(2)同一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1.电离能数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对电离能的影响①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I1总体上有增大的趋势。

碱金属元素的I1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I1最大。

②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起主要作用,元素的I1逐渐减小。

(2)核外电子排布对电离能的影响某原子或离子具有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的电子排布时,电离能较大。

如第ⅡA族元素、第ⅤA族元素比同周期左右相邻元素的I1都大,原因是第ⅡA族元素最外层n s2全充满,第ⅤA族元素最外层n p3半充满,比较稳定。

各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I1最大,原因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各轨道具有全充满的稳定结构。

2022-2023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1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75张)

2022-2023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1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75张)

【解析】选D。A项,Cs与水反应最剧烈;B项,Rb先与水 反应,不会置换出Na;C项,碱金属阳离子很稳定,不具有 强氧化性。
知识点二 卤素单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2.递变性
具体情况如下:
物质 单质
氢化物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
性质 从F2→I2与H2反应越来越难
稳定性:HF>HCl>HBr>HI 还原性:HF<HCl<HBr<HI 酸性:HF<HCl<HBr<HI(HF为弱酸)
2.碱金属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巧判断】 (1)钠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 ) 提示:√。钠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从上到下,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熔沸点依次降 低。 ( ) 提示:×。密度出现反常现象,钠比钾大。
(2)化学性质 ①与O2反应 a.Li、Na、K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反应程度变化趋势:从Li到Cs_逐__渐__剧__烈__。 c.产物复杂程度:从Li到Cs_逐__渐__复__杂__。 d.活泼性:从Li到Cs_逐__渐__增__强__。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的结构特点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填写空白。 ①碱金属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锂__、__钠__、__钾__、__铷__、__铯__。 ②碱金属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L_i_、__N_a_、__K_、__R_b_、__C_s_。 ③碱金属的核电荷数分别为_3_、__1_1_、__1_9_、__3_7_、__5_5_。
【解析】选D。ⅠA族元素还有氢元素,A错;Rb金属性强 于K,与酸反应,Rb更剧烈,B错;由于钾原子的最外层只 有1个电子,钾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是其失去电子 后形成的K+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其氧化性 非常弱,C错;Cs是还原性比Li、Na、K、Rb都强的金属 单质,与水反应会发生爆炸,D正确。

高中化学必修2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核心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2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核心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依据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2、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 1、2、3 周期)周期:7 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长周期(第 4、5、6、7 周期)主族 7 个:ⅠA -ⅦA族:16 个(共 18 个纵行)副族 7 个:IB-ⅦB第Ⅷ族 1 个(3 个纵行)过渡元素零族(1 个)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1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 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1)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 + O 2 点燃 Li 2O2Na + O 2 点燃 Na 2O 22 Na + 2H 2O = 2NaOH + H 2↑2K + 2H 2O = 2KOH + H 2↑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高一化学碱金属元素1(201910)

高一化学碱金属元素1(201910)
且其水溶液均
为无色,因此不能通过沉淀反应来 检验金属离子的存在。通常利用碱金属离 子在火焰中所显示的不同颜色来检验。这 种检验方法叫做焰色法。
焰色反应
一些金属或金属离子的馅色反应的颜色如下: 钾 紫 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钠 黄色 锂 紫红色 铷 紫色 钙 砖红色 锶 洋红色 钡 黄绿色 铜 绿色
2,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
例如:与氧气反应(在空气中燃烧) Li + O2 === Li2O 2Na + O2 === Na2O2
2K + O2 === K2O2 K + O2 === KO2(超氧化钾) 再如:与水反应 2R + 2H2O === 2ROH + H2↑ (1)反应程度由Li → Cs逐渐强烈; (2)形成的ROH的碱性由Li →Cs逐渐增强, CsOH为最强碱。; 蜘蛛池 蜘蛛池 蜘蛛池 蜘蛛池;
山 诸公夫人之辂车九 贵诚重质 皂零辟 骧威 ’又云 若在仗内 蔡邕《独断》有五色安车 复将安寄?彼苍者天 诸卿六 中书监 吴人思晋化 载膺多福 一梁冠 以代周歌 农亦勤止 金博山 私僮命驾 太平之乐也 夏后氏谓之钩车 二十七弦 公府书佐 临轩亦服衮冕 至于音律节奏 给聊泥轺 威仪济济懋皇朝 朝命妇 据此而言 加元服 焕乎皇道 广四寸 二曰鵫衣 以青为质 以给天中皇后 辂之制 助祭郊庙 衣三章 宣帝即位 宇文恺 自祀冕而下七 上媛妇 令 小绶长三尺二寸 武冠 绶 其翟衣雉皆九等 巾车整三乏 厝身无所 锐 在昔虞夏 必衣帢 磬一堵 行则从后 骏奔咸会 见 宾客 而阴教尚柔 丁亥 亲王金辂 正限八人 虞氏谓之鸾车 则服韦弁 衣一章 磬 篪 《宣业》之舞 进贤一梁冠 夹钟也 开皇九年 军乐鼓吹等一部 武冠 唐罗汉 余辂准此 "名契囊 检《礼记》乃非元日所奏 但举幰通覆上 羽林监 文曰

高中化学-高一碱金属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碱金属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碱金属元素(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碱金属元素的基本特征和周期规律;2. 掌握碱金属元素的共同特征和化学性质;3. 了解各种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碱金属元素的基本特征和周期规律;2. 碱金属元素的共同特征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碱金属元素的周期规律;2.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用PPT展示“碱金属元素”这一主题的图片和介绍文字,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预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引导学生了解碱金属元素的同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哪些元素属于碱金属?(2)碱金属元素具有哪些特征和性质?(3)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讲授主要内容(40分钟)1. 碱金属元素的基本特征和周期规律。

(1)碱金属元素的特征:碱金属元素是指位于周期表第一列的金属元素,共有6个元素,分别是锂、钠、钾、铷、铯和钫。

这些元素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和性质:①金属光泽;②低密度、低熔点和低沸点;③极强的还原性;④极强的活性,容易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

(2)碱金属元素的周期规律: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均随周期增加而增大,反映了元素结构的变化。

2.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1)与氧反应生成氧化物:碱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例如,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4Na + O2 → 2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碱金属元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碱。

碱金属元素的活性大小决定了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例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2Na + 2H2O → H2↑ + 2NaOH(3)与其他非金属形成化合物:碱金属元素活性极强,容易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例如,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2 → 2NaCl三、讲解应用领域(10分钟)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各种生产、生活中。

4.2.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4.2.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2011-12-10 17
离子键特征: 离子键特征:碱土金属盐 < 碱金属盐
碱土金属离子带2个正电荷,其离子半径较相应的碱金属小,极化力较强; 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键的离子性增强。
2、颜色
碱金属离子(M 和碱土金属离子 和碱土金属离子(M 都是无色的 都是无色的, 碱金属离子 +)和碱土金属离子 2+)都是无色的,盐类 颜色一般取决于阴离子的颜色。 颜色一般取决于阴离子的颜色。 无色阴离子: 无色阴离子:如X-、NO3-、SO42-、CO32-等,无色或白色 有色阴离子:如KMnO4(紫色)、 有色阴离子: 紫色)、BaCrO4(黄色)、 黄色)、 )、 K2Cr2O7(橙色)等 橙色)
2011-12-10
993K 1003K 940K
2 Li2O(s) + 2N2O4 +O2(g) 2 NaNO2(s) + O2(g) 2 KNO2(s) + O2(g)
2011-12-10 4
Be: 绿柱石Be3Al2(SiO3)6、硅铍石 2BeO·SiO2、 铝铍石 2BeO·Al2O3 Mg: 光卤石KCl ·MgCl2 ·6H2O 、菱镁矿MgCO3 Ca: 以碳酸盐和硫酸盐形式存在,如大理石、方解 石、白垩、石灰石和石膏CaSO4 ·2H2O;氟化钙形式, 如萤石CaF2 Sr: 比较稀少,主要是天青石SrSO4、碳酸锶矿SrCO3 Ba: 重晶石BaSO4、毒重石BaCO3
2011-12-10
20
4、热稳定性 碱金属盐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卤化物在高温时只挥发而不分解; 卤化物在高温时只挥发而不分解;硫酸盐在高温下既不挥 发又难分解;碳酸盐除Li2CO3(700℃部分分解)外,其 700℃部分分解) 发又难分解;碳酸盐除Li 余难分解,且从Li至Cs热稳定性增加;硝酸盐加热易分解。 热稳定性增加; 余难分解,且从Li至Cs热稳定性增加 硝酸盐加热易分解。 4LiNO3(s) 2 NaNO3(s) 2 KNO3(s)

第八章主族金属元素(一)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八章主族金属元素(一)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碱性规律: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中强碱 强碱 强碱 强碱 强碱 2、代表物质NaOH:又称烧碱、火碱、苛性碱 具有强碱性,除了与非金属及其氧化物作 用外,还 与一些两性金属及其氧化物作用,生成钠盐。
Si+2NaOH+H2O ─→2Na2SiO3+2H2 SiO2+2NaOH ─→Na2SiO3+H2O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AL2O3+2NaOH ─→2NaAlO2+H2O
第二节 碱 金 属
Li Na K Rb Cs
一、碱金属元素概述: 1、碱金属是IA族S区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和 钫 2、价电子结构:ns1 3、金属性: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易失1个电 子,表现出强烈的金属性。本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和离 子半径依次增大,其活泼性有规律地增强。
碱金属的基本性质
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原子的结构不同,就发出不同波长的光
,所以光的颜色也不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等能产生可见光 谱,而且每一种金属原子的光谱线比较简单,所以容易观察 识别。
5、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多为离子型化合物 6、对角线规则:在周期表中某一元素的性质和它右下方的 另一元素相似的现象。 Li Be B C ╲ ╲ ╲ Na Mg Al Si 氢氧化物:锂、镁为中强碱,水溶性小,受热易分 解为氧化物;锂和镁的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等都难溶 于水。 Be和Al 的单质及化合物都具有两性特点。
2LiH
500℃-600℃ 2Na + H2 2NaH 2、化性:主要有LiH和NaH,皆为白色粉末,是离子型 化合物,是很强的还原剂: NaH + H2O ─→ NaOH + H2↑ 剧烈反应 4NaH + TiCl4 ─→ Ti + 4NaCl + 2H2 强还原性 4LiH + AlCl3 ─→ Li[AlH4] + 3LiCl 四氢铝锂是白色多孔的轻质粉末状复合氢化物,用于制 备有机试剂、药物、香料。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规律如下:
1. 碱金属元素(第一主族元素,如钠、钾)的化合价通常为+1。

2. 碱土金属元素(第二主族元素,如镁、钙)的化合价通常为+2。

3. 氢元素通常的化合价为+1,但在金属偏电负的情况下也可为-1。

4. 氧元素通常的化合价为-2,但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化合物中,可以为-1。

5. 氮元素通常的化合价为-3,但在氨基中可以为-2。

6. 卤素元素(第七主族元素,如氯、溴)的化合价通常为-1。

7. 稀有气体元素(第八主族元素,如氦、氖)具有较高的离子化能,通常不形成化合物,化合价为0。

8. 过渡金属和内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较为复杂,可以多种价态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规律是经验规律,对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有例外情况,具体化合价还需要根据化合物中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1节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1节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了解碱金属、卤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结构特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碱金属、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并能初步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

1.通过对碱金属、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的了解,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水平。

2.通过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的学习,学会从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中提取有用信息,以提高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水平。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碱金属元素如上图是碱金属的单质存在形式或元素标识,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递变性?完成下列问题你就会明白: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1)元素符号与原子结构示意图Li Na K Rb Cs(2)原子结构特点结构特点⎩⎪⎨⎪⎧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递变性(从Li→Cs)⎩⎪⎨⎪⎧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注意结构变化 2.碱金属的性质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①与O 2反应碱金属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程度产物复杂程度活泼性Li 4Li +O 2=====△2Li 2ONa 2Na +O 2=====△Na 2O 2 K K +O 2=====△KO 2Rb - Cs-②与水反应 注意对比实验碱金属 钾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轻微爆炸声,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变红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变红实验原理 2K +2H 2O===2KOH +H 2↑2Na +2H 2O===2NaOH +H 2↑结论钾比钠的活动性强知识点二 卤族元素如图是卤素单质,他们的颜色越来越深,由气体逐渐变为固体,那么他们的性质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原子结构特点 (1)原子结构示意图FClBrI(2)结构特点①相同点:最外层都有7__个电子。

②递变性:从F→I,核电荷数逐渐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2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22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⑧ 紫色 (透过蓝 四处游动(动),发出“嘶嘶”的 动(动),有⑩ 轻液变为⑨ 红色 变为红色
(超氧化钾)
钠、钾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钾的电子层数比钠多,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
能力 增强 ,故钾的
金属性 比钠强,钾的失电子能力比钠 强
探究应用 例 砹(At)原子序数为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 具有的性质是 ( C ) A.砹是有色固体 B.非金属性:At<I C.HAt非常稳定 D.I2能从砹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At2 解析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其对应氢化物的 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HAt很不稳定,故C错误。
提示 钾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了氧化钾,颜色变暗。
问题2:钾与水反应剧烈,甚至钾在冰上也能着火,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时 放出的热量能使金属钾熔化,并引起钾和氢气燃烧。钾失火,应采取什么方法 灭火?钾燃烧时为什么看到的是黄色火焰而不是紫色火焰?
提示 用沙土、石棉等覆盖灭火;所用钾不纯,其中可能含有钠元素,钠元素 的焰色为黄色,黄色会掩盖紫色。
问题3:为什么从F到I对应卤化氢的稳定性越来越弱? 提示 从F到I,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 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 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其对应的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
探究归纳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卤素单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比较
钠在空气中燃烧
钾在空气中燃烧
钠与水反应
钾与水反应
钠先受热熔化为小球,然后
剧烈燃烧,产生⑦ 黄色 火
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第一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测试卷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测试卷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B. Mg(OH)2碱性比Ca(OH)2强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列D. 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4周期ⅧA族3.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 K层B. L层C. M层D. N层4.下列叙述中,通常不能作为判断两种元素得电子能力强弱依据的是()A.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B.单质氧化性的强弱C.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D.单质熔点的高低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A. Cl2+2I-===2Cl-+I2B.稳定性:HCl>HIC.酸性:HClO4>HIO4D.酸性:HClO3>HIO36.下列各组性质比较,完全正确的是()Ⅷ酸性:HClO4>HBrO4>HIO4Ⅷ碱性:Ba(OH)2>Ca(OH)2>Mg(OH)2Ⅷ稳定性:HCl>H2S>PH3Ⅷ还原性:F->Cl->Br-A. ⅧⅧⅧB. ⅧⅧⅧC. ⅧⅧⅧD.全部7.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熔、沸点都逐渐降低8.W、X、Y、Z是4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非金属性是同周期中最强的B.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C.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WD. 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9.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工具。

高中化学专题5 第1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专题5 第1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能从物质变化的实验事实和有关数据中提取证据。

2.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3.能依据原子结构特征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出现与演变2.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结构(1)编排原则(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常见族的别称族别名ⅠA族(除氢外) 碱金属元素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3.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元素Li、Na、K、Rb、Cs(原子序数增大)相同点除铯外,其余都呈银白色,硬度小,延展性好,密度比较小,熔点也比较低,导电、导热性强(2)碱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碱金属Li Na K Rb Cs与水反应的现象反应较为缓和,锂浮在水面,并以稳定、适中的速度释放出气体反应迅速并放热,钠融化成小球反应迅速,伴有燃烧,轻微爆炸剧烈反应,发生爆炸剧烈反应,发生剧烈爆炸结论:从上表可知,ⅠA族元素金属性强弱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

4.卤族元素(1)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用途: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具有强氧化性的氯气可用于自来水和泳池杀菌消毒,碘酒在医疗中用于伤口的消毒等。

(2)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填化学方程式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橙红色Cl2+2NaBr=== 2NaCl+Br2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Cl2+2KI=== 2KCl+I2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Br2+2KI=== 2KBr+I2结论Cl2→B r2→I2氧化性逐渐减弱,相应卤素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微点拨:因为F2能与H2O发生反应(2F2+2H2O===4HF+O2),所以F2不能从其他卤化物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卤素单质。

5.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碱金属卤素递变规律

碱金属卤素递变规律

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氟、氯、溴、碘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加大,熔沸点逐渐升高,水溶性逐渐减小(氯除外)。

2.卤素的化学性质按氯、氯、溴、碘的顺序,元素的非金属性,单质的氧化性、与氢化合的能力、与水反应的程度均逐渐减弱。

(1)与金属反应:氟(F2)可以与所有的金属反应;氯(Cl2)可以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溴、碘也可以与大多数金属反应。

例如:2Fe+3Cl2== 2FeCl3而Fe+I2 == FeI2(2)与氢气反应:反应条件由易到难;反应程度由剧烈变为缓慢;卤化氢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3)与水反应:氟特殊,氯、溴、碘相似。

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Cl2 + 2Br-= 2Cl-+ Br2氧化性:Cl2 > Br2 还原性: Br-> Cl-Cl2 + 2I-= 2Cl-+ I2氧化性:Cl2 > I2 还原性: I- > Cl-Br2 + 2I-= 2Br-+ I2氧化性:Br2 > I2 还原性: I- > Br-结论:单质氧化性:F2>CI2>Br2>I2离子还原性:F-<CI-<Br-<I-3.卤化氢的性质氢卤酸的酸性其中氢氟酸为弱酸。

、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强,其稳定性依次减弱,4.氯的含氧酸次氯酸(HClO):仅存于溶液中,具有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其酸性比碳酸还弱。

其盐类中,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

高氯酸(HClO4):是已知酸中酸性最强的一种酸。

LI NA K Rb Cs 熔沸点依次降低。

1.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为12.递变性:1.电子层数逐渐增多;2.熔点逐渐降低;3.沸点逐渐降低;4.密度呈增大趋势(但NA>K);5.金属性逐渐增强。

3.碱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

都可以与氧气反应,但Li的燃烧产物为普通氧化物Li2O,而Na的燃烧产物为过氧化物Na2O2,K,Rb,Cs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递变规律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递变规律

四、焰色反应
① 定义:多种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 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② 例:K( K+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Na ( Na+ ):黄色 Li( Li+ ):紫红色 Ca(Ca 2 ) :砖红色 Rb ( Rb+ ):紫色
③ 原理:外层电子 e 获E 激发态e 基态e E(光) (物理变化),此乃元素的性质,与价态无关.

、CO
2 3

离子方程式为:COFra bibliotek2 3

2H

CO2

H2O
Ca 2 2OH CO2 CaCO3 H 2O
二、有一包白色粉末,取少量溶于水,用铂丝蘸取少许 溶液,在无色火焰上勺烧,火焰呈黄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 则呈浅紫色.取少量粉末加热,没有气体产生,但加入稀盐 酸后,则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请问:白色粉末中肯定有哪些离子,写出上述变化的离 子方程式.
答案:含有
Na、K
② 跟 H2O 反应情况:钾跟 H2O 反应比钠跟 H2O 反应要剧烈 的多,常使生成的 H2 燃烧起来,并发生爆炸,因此在做钾 跟 H2O 反应的实验时要立即用玻璃片将烧杯口盖住,以免 因轻微爆炸而飞溅出液体来.
③ 铷、铯金属性最活泼,用光照射其金属表面即能释放电 子,因此可用铷、铯做光电管.
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②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的熔沸点依次 降低.
4.密度:从 Li → Cs 逐渐增大. 5.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K、Na 常温为固态,而 K、Na 合金在常温下为液 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特殊: Na K .

碱金属元素(1)

碱金属元素(1)

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色态、硬度、熔点、密度、导性(总结) 三、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实验2-9]钾在空气中能燃烧,火焰呈紫色。比钾与氧气的燃烧 更剧烈生成过氧化钾和比过氧化钾更复杂的氧化物。
大量实验证明碱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锂与氧气的反应不 如钠剧烈,生成氧化锂。4Li+O2=2Li2O
分含量。
设混和物中NaHCO3 的质量为B NaOH + NaHCO3 = Na2CO3 + H2O
84g B 18 g 18.4g – 16.6g = 1.8g

84g : B =18g : 1.8g
B = 8.4g
NaOH% =
(18. 4 - 8. 4) g
18. 4 g
×100 % = 54. 3%
焰色反应
多种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燃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 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实验[2-11]
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在 状态无关。
2、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 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
3、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a 用稀盐酸把铂丝洗充分后,放在火焰 上灼烧至火焰恢复原来的颜色。目的是除 去铂丝上的杂质。
[ 例5] 30mL可能由CO、CO2和O2组成的混和气体与足 量过氧化钠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变为25mL.引燃此剩余 气体。恢复到原始温度后测得体积为20mL,分析原气体 组成。 分析:设反应前后体积变化为△V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mL x = 10mL 1mL y =5mL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碱金属元素性质总结讲解

碱金属元素性质总结讲解

元素周期律碱金属元素性质总结I.元素周期律1.周期表位置IA族(第1纵列),在2、3、4、5、6、7周期上均有分布。

元素分别为锂(Li)-3,钠(Na)-11,钾(K)-19,铷(Rb)-37,铯(Cs)-55,钫(Fr)-87。

2.碱金属的氢氧化物都是易溶于水, 苛性最强的碱, 所以把它们被称为为碱金属。

3.碱金属的单质活泼,在自然状态下只以盐类存在,钾、钠是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其余的则属于轻稀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十分稀少。

钫在地壳中极稀少,一般通过核反应制取。

4.保存方法:锂密封于石蜡油中,钠。

钾密封于煤油中,其余密封保存,隔绝空气。

II.物理性质II.1物理性质通性(相似性)1.碱金属单质皆为具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铯略带金黄色),但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氧气的氧化作用生成氧化物膜使光泽度下降,呈现灰色。

常温下均为固态。

2.碱金属熔沸点均比较低。

摩氏硬度小于2,质软。

.导电、导热性、延展性都极佳。

3.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于2g/cm3,是典型轻金属,锂、钠、钾能浮在水上。

4.碱金属单质的晶体结构均为体心立方堆积,堆积密度小。

II-2.物理性质递变性随着周期的递增,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递变性有:1.金属光泽逐渐增强。

2.熔沸点逐渐降低。

3.密度逐渐增大。

钾的密度具有反常减小的现象。

II.3.物理性质特性1.铯略带有金色光泽,钫根据测定可能为红色,且具有放射性。

2.液态钠可以做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3.锂密度比没有小,能浮在煤油中。

4.钾的密度具有反常现象。

钾的密度反常变化的原因:根据公式:ρ=A r/V原子,可知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使密度增加,而电子层的增加又使原子体积增大使得密度减小。

即单质的密度由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体积两个因素决定。

对钾来说,核对最外层引力较小,体积增大的效应大于相对原子质量增加产生的影响,结果钾的密度反而比钠小。

II.5焰色反应1.碱金属离子及其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燃烧时会显现出独特的颜色,这可以用来鉴定碱金属离子的存在,锂、铷、铯也是这样被化学家发现的。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知识点整理.docx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知识点整理.docx

第五讲碱金属元素1.复习重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碱金属元素相似性递变性2.难点聚焦( 1)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

具体表现在都能与O2、Cl 2、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R ( R 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

具体表现为:①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 H 2O 反应越来越剧烈,③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CsOH RbOH KOH NaOH LiOH ;( 2)实验是如何保存锂、钠、钾:均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水溶液、醇溶液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是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所以锂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而将钠、钾保存在煤油中;法用( 3)碱金属的制取:金属Li 和 Na 主要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金属K 因为易溶于盐不易分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故一般采用热还原Na 从熔融 KCl 中把 K 置换出来(不是普通的置换,而是采用置换加抽取的方法,属于反应平衡);铷和铯一般也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制取。

(4).焰色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 所用火焰本身的颜色要浅,以免干扰观察.(2)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用铂丝效果最好,也可用铁丝、镍丝、钨丝等来代替铂丝.但不能用铜丝,因为它在灼烧时有绿色火焰产生.(3)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以除去能起焰色反应的少量杂质.(4)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因为钾中常混有钠的化合物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火焰,以看清钾的紫色火焰.3.例题精讲例1已知相对原子质量:Li6.9,Na 23, K 39,Rb 85。

2021年旧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课后作业 +答案

2021年旧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课后作业 +答案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特点(1)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相同,都为____。

(2)递变性:从Li 到Cs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____________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_。

2.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根据教材表1-1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归纳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似性:除____略带金属光泽外,其余的都呈________色;它们的质地都比较________, 有________性;密度都比较____,熔点都比较____,导电性和导热性________。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碱金属的密度逐渐________________,熔、沸点逐渐 ________。

3.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教材实验,完成下表钾 钠与O 2反应 (燃烧) 剧烈燃烧,火焰呈____色,生成____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焰呈____色,生成____色固体与H 2O 反应(水中滴加酚酞) 浮、____、游、____、红、雾(水蒸气)、火(钾燃烧)浮、____、游、____、红 实验结论(1)相似性:都能与O 2和H 2O 发生____________反应,都表现强__________。

(2)递变性:______比______的还原性更强,更易与O 2和H 2O 反应。

(3)有关反应方程式:①与O 2反应:锂与氧气反应:4Li +O 2=====点燃2Li 2O钠在不同条件下与O 2反应: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或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从Li 到Cs 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越来越复杂。

②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娅婆婆又发出八声凶黑色的艺术怒吼,只见她银橙色拖网一般的眼睛中,变态地跳出五簇霓虹灯状的奇涧美玉翅鹊,随着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的摇动,霓虹灯状的奇涧美玉
翅鹊像芝麻一样,朝着醉猫地光玉;股票知识 资金少怎么炒股 放大炒股资金 炒股有风险吗;上面悬浮着的胶状体横转过去。紧跟着女总裁腾霓玛娅婆
婆也猛耍着咒符像葫芦般的怪影一样向醉猫地光玉上面悬浮着的胶状体横转过去!……随着『黑雾晶仙圆规经文』的猛烈冲撞,五根狗尾草瞬间变成了由上万成千的幻影飞
丝构成的片片纯蓝色的,很像扫帚般的,有着风光闪烁质感的蜂蜜状物体。随着蜂蜜状物体的抖动旋转……只见其间又闪出一簇暗橙色的奶油状物体……接着女总裁腾霓玛 娅婆婆又用自己浓绿色萝卜形态的馄饨湖帆肥腹糊弄出水红色野性飘舞的樱桃,只见她摇晃的条尾巴中,轻飘地喷出五串扭舞着『金雪扇精球杆耳』的仙翅枕头剪状的菜叶
《碱金属》
钠及化合物 性质
普遍性 特殊性
钠的化学性质的普遍性 和非金属反应 和水反应 和酸反应 和盐反应
钠的化学特性
从普遍性中分离特性 从课本中知识点归纳特殊性
着『金雪扇精球杆耳』的仙翅枕头剪状的菜叶,随着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的旋动,仙翅枕头剪状的菜叶像大蟒一样在双腿上风光地窃取出飘飘光罩……紧接着女总裁腾霓玛
பைடு நூலகம்
摇,立刻化作跳动的云丝,不一会儿这些云丝就飘忽着飘向罕见异绳的上空,很快在四金砂地之上变成了轮廓分明的凸凹飘动的摇钱树……这时,蜂蜜状的物体,也快速变
成了饭盒模样的青兰花色旋转物开始缓缓下降,只见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神力一扭矮矮的帽,缓缓下降的青兰花色旋转物又被重新摇向晴空!就见那个滑溜溜、透晶晶的, 很像鹿怪模样的旋转物一边抖动狂舞,一边飘动升华着旋转物的色泽和质感。蘑菇王子:“哇!果然不同凡响!这玩意儿也能整出思想和理论!知知爵士:“嗯嗯,老套路
《碱金属》的知识结构图
《碱金属》的单质及化合物 网络图
,随着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的旋动,仙翅枕头剪状的菜叶像大蟒一样闪耀。接着她念动咒语:“七臂吱
,扫帚吱
,七臂扫帚吱
……『黑雾晶仙圆
规经文』!大师!大师!大师!”只见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的身影射出一片深蓝色银光,这时偏东方向威猛地出现了九组厉声尖叫的亮青色光鸽,似鬼光一样直奔淡蓝色金 光而来!!只听一声古怪虚幻的声音划过,五只很像跳神腰牌般的蜂蜜状的片片闪光物体中,突然同时窜出八串流光溢彩的银橙色雨丝,这些流光溢彩的银橙色雨丝被云一
嘛,专业水准一般般啦!等会咱们也弄几个玩玩!”蘑菇王子:“抓紧弄哦!别误了大事!”知知爵士:“嗯嗯,小菜一碟啦!只要换几个咒语单词马上高定……”这时,
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超然破旧的钢灰色路灯造型的美辫有些收缩转化起来……水绿色白菜似的脖子露出深黄色的点点余气……极似气桶造型的肩膀露出暗灰色的飘飘余冷! 接着摇动结实的鼻子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