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及说明修订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及说明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许昌二高冯涌单亚坤
教学目标:1,认识气体的共性,掌握气体摩尔体积概念;
2,通过建立“气体模型”研究气体摩尔体积,学习运用“模型方法”。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难点:“气体模型”的建立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大屏幕,体积为22.4L的木盒,香水
关于运用“模型方法”建立“气体模型”的说明:
我们在举办《中学化学史讲座》和编写化学史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化学史、科学史的着作,深刻体会到科学方法....
的创新与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方法应当和知识、能力一样,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
应当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识科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这也是当今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新教材对“气体摩尔体积”内容的处理,渗透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建立“气体模型”,解释了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共性。
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模型方法”内容,明确地将“模型方法”的运用作为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既凸现了科学方法的教学,又使学生对气体的共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是设计这节课的基本思路。
本节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几个实例,如香味的扩散,动画演示液化气气化时体积膨胀约1000倍,热气球升空,氢气球在高空胀破等,说明气体分子的运动,分子间距大,热胀冷缩等气体的特性,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为整节课作铺垫。
第二阶段通过计算1mol气体标况下的体积,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并产生疑问,进而讨论得出分子间距相等的“气体模型”。
再用大屏幕展示出描绘为质点位置固定、等距的“正方体”“气体模型”,以形象地加强、固化“气体模型”概念。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
但是气体分子“位置固定”不能解释香味的扩散,不符合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这样,得出的“气体模型”还要补充、修正,“固定的分子间距离相等”应改为“运动的分子间平均距离相等”。
由此过程可以很典型地说明“模型”建立的过程,特别是强调“模型”来自于事实、数据,并要回到更广阔的实践中接受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建立、完善了“气体模型”,学生认识了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就水到渠成,只需明确了。
这时的练习,既落实了“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又使“气体模型”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了。
第三阶段是应用与扩展。
四道习题既有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直接应用,也有“气体模型”的应用与发展,还有深入应用“气体模型”进行计算,对教材中的数据提出质疑的。
其中将化学家道尔顿发现、提出原子论时所用的材料和思维的过程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批判地扬弃,使学生历史地认识了科学发展的辩证过程。
最后一道题提供了三组数据(各种稀有气体的固体密度、气体密度及其比值),启发学生认识数据的意义,通过比较得出其规律,并综合运用“固体模型”和“气体模型”进行解释,重新认识“气化时体积膨胀约1000倍”。
这道习题思维容量大,留给学生课下思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