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doc
![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5c90a04b73f242336c5faf.png)
2、甬江、椒江、鳌江、飞云江和钱塘江其他支流的洪水调度方案,由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制定。
(×)
3、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钱塘江干流、新安江、浦阳江、东苕溪干流等主要江河的洪水调度。
( √)
4、在非常抗旱期,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 √)
(二)单选题(2题)
1、浙江省的汛期为每年的(A )。
遇有特殊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宣布汛期提前或者延长。
A、4月15日至10月15日
B、5月15日至10月15日
C、6月15日至10月15日
D、7月15日至10月15日
2、每年(A )为本省防汛防台日。
A、4月15日
B、5月15日
C、6月15日
D、7月15日
(三)多选题(2题)
1、钱塘江干流及(ABCD )等重要支流和瓯江、东苕溪干流的洪水调度方案,由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制定。
A、乌溪江
B、新安江
C、分水江
D、浦阳江
2、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防汛防台抗旱中的主要职责包括(ABCD )等。
A、负责本地区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
B、编制防汛防台抗旱预案
C、配合开展农村住房防灾能力调查
D、按规定储备防汛防台抗旱物资。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答案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850e2c04a1b0717ed5dd39.png)
现将最新修改过的“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答案(满分版)下发,请积极组织参与网上答题。
(需要注意的是试题是固定的,但题目顺序是随机改变的。
)一、单选题。
( 共20题 ,共20分,每题1分 )1. (b)是本行政区域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河道的监督管理。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2. (a)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的节约用水工作,并具体负责农业节约用水的指导、协调和监管。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d、省级人民政府3.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1年b、2年c、3年d、4年4. 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c)。
a、水政监察队伍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c、水行政主管部门d、水上公安5. 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c)。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b、海水、淡水c、地表水、地下水d、海水、地下水、WORD资料.雨水6. 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b)。
a、全面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b、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c、预防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d、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7. (d)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a、单位b、个人c、单位或个人d、单位和个人8. 省的汛期为每年的(a)。
遇有特殊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宣布汛期提前或者延长。
a、4月15日至10月15日b、5月15日至10月15日c、6月15日至10月15日d、7月15日至10月15日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WORD资料.10. 日洗机动车规模(c)辆以上的单位应当安装和使用循环用水设施。
五水共治 试题答案..
![五水共治 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dd7145be23482fb4da4c21.png)
一、单选题。
( 共20题 ,共20分,每题1分 )1. 五水共治、()先行a、排涝b、节水c、治污d、供水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1年b、2年c、3年d、4年3. 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人民政府水土保持()和考核奖惩制度。
a、首长负责制b、目标责任制c、末位淘汰制d、招标投标制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5. 我国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c、水利行政主管部门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6. ()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监督管理。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7.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工作,并具体负责农业节约用水的指导、协调和监管。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d、省级人民政府8. ()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a、单位b、个人c、单位或个人d、单位和个人9. 每年()为本省防汛防台日。
a、4月15日b、5月15日c、6月15日d、7月15日10. 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11. 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fb770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f.png)
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相关推荐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文件(一)判断题(2题)1、五水共治即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 )2、“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 )(二)单选题(2题)1、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A )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2、五水共治、( C )先行。
A.排涝B.节水C.治污D.供水(三)多选题(1题)1.治污水,首当其冲,要重点突破。
主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
清三河,就是( ABC )A.治理黑河B.治理臭河C.治理垃圾河D.治理泥沙河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一)判断题(4题)1、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无偿使用制度。
(× )2、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3、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无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
(× )(二)单选题(2题)1、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C )。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B.海水、淡水C.地表水、地下水D.海水、地下水、雨水2、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C )。
A.水政监察队伍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C.水行政主管部门D.水上公安(三)多选题(2题)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 ABD )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B.开源与节流相结合C.开发与保护D.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2、国家对用水实行( AB )相结合的制度。
A.总量控制B.定额管理C.合理使用D.按需供应第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判断题(4题)1、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精品范文】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精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27d52c10a6f524cdbf8507.png)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第一部分 xx省“五水共治”政策文件(一)判断题(2题)1、五水共治即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 )2、“五水共治”是推进xx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 )(二)单选题(2题)1、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A )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2、五水共治、( C )先行。
A.排涝B.节水C.治污D.供水(三)多选题(1题)1.治污水,首当其冲,要重点突破。
主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
清三河,就是( ABC )A.治理黑河B.治理臭河C.治理垃圾河D.治理泥沙河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一)判断题(4题)1、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无偿使用制度。
(× )2、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3、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无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
(× )(二)单选题(2题)1、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C )。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B.海水、淡水C.地表水、地下水D.海水、地下水、雨水2、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C )。
A.水政监察队伍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C.水行政主管部门D.水上公安(三)多选题(2题)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 ABD )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B.开源与节流相结合C.开发与保护D.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2、国家对用水实行( AB )相结合的制度。
A.总量控制B.定额管理C.合理使用D.按需供应第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判断题(4题)1、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五水共治”科普问答试题详解
![“五水共治”科普问答试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7af4d322af90242a895e5c4.png)
“五水共治”科普问答试题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这是大自然赐予浙江人的宝贵财富。
而如今,水,却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充满焦虑。
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景象,狠狠地敲打着人们的神经,激起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叹:“清水活鳞”,何时才不再是梦?1.“五水共治”开展时间?答:2013年底,我省正式启动了“五水共治”行动,发出全面治水的动员令。
2.“五水共治”指的是什么?答:五水共治是: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
(漫画)3.“五水共治”有哪几个步骤?答:路线图是“五水共治、治污先行”。
时间表是三步走:三年(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
4.如何认识“五水共治”的意义?答:“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抓治水就是抓改革、抓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任务迫在眉睫。
从经济的角度看,一方面,“五水共治”可以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必然要求我们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另一方面,“五水共治”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启动一系列公共工程,起到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2014年的改革,要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抓治水完全符合这“四个改起”的要求,符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整改的要求从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现代文明树新风。
如果我们切实从增强全社会的亲水、爱水、保水意识抓起,继而从日常节材、节电、节煤、节油、节粮的良好习惯做起,就一定能掀起一股节约、节俭的新风和正气。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答案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6393214693daef5ff73d9e.png)
现将最新修改过的“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答案(满分版)下发,请积极组织参与网上答题。
(需要注意的是试题是固定的,但题目顺序是随机改变的。
)一、单选题。
( 共20题 ,共20分,每题1分 )1. (b)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监督管理。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2. (a)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工作,并具体负责农业节约用水的指导、协调和监管。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d、省级人民政府3.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1年b、2年c、3年d、4年4. 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c)。
a、水政监察队伍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c、水行政主管部门d、水上公安5. 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c)。
1 / 14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b、海水、淡水c、地表水、地下水d、海水、地下水、雨水6. 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b)。
a、全面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b、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c、预防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d、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7. (d)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a、单位b、个人c、单位或个人d、单位和个人8. 浙江省的汛期为每年的(a)。
遇有特殊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宣布汛期提前或者延长。
a、4月15日至10月15日b、5月15日至10月15日c、6月15日至10月15日d、7月15日至10月15日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2 / 14止造成水污染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10. 日洗机动车规模(c)辆以上的单位应当安装和使用循环用水设施。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aa3f042f60ddccdb38a027.png)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莲山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第一部分省五水共治政策文件(一)判断题(题)、五水共治即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五水共治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二)单选题(题)、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抓有效投资促转型抓平安稳定促和谐抓绿色发展优环境、五水共治、()先行。
排涝节水治污供水(三)多选题(题)治污水,首当其冲,要重点突破。
主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
清三河,就是()治理黑河治理臭河治理垃圾河治理泥沙河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一)判断题(题)、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无偿使用制度。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无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
(×)(二)单选题(题)、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淡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地下水、雨水、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水政监察队伍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水行政主管部门水上公安(三)多选题(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发与保护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国家对用水实行()相结合的制度。
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使用按需供应第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判断题(题)、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水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水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7e714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1.png)
“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水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水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一、以下50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我省作出了“五水共治”重大决策:治污水、防洪水、排水、保供水、抓节水。
并明确提出,要以( )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
A、治水B、防洪C、排D、保供2.“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治污水是大拇指,防洪水、排水、保供水、抓节水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是一个拳头。
省委、省政府绘出了我省“五水共治,( )”的路线图。
A、治污先行B、排先行C、保供先行D、节水先行3.治污水,最主要是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其中“清三河”是指通过重点整治黑河、臭河、( ),基本做到水体不黑不臭、水面不油不污、水质无毒无害、水中能够游泳。
A、脏河B、垃圾河C、污水河4.两覆盖,( )年全省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及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工作实现全覆盖,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
A、2014B、2015C、20165.两转型,就是抓工业转型,加快高污染行业的淘汰落后和整治提升;抓( )转型,坚持生态化、集约化方向,推进种养殖业的集聚化、规模化经营和污物排放的集中化、无害化处理。
A、养殖业B、农业C、畜牧业6.“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 ),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抓治水就是抓改革、抓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任务迫在眉睫。
A、发展B、转型C、改革7.我国现行《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 )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 )代表( )行使。
A、全民…国务院…全民B、国家…水利部…国家C、全民…水利部…全民D、国家…国务院…国家8.我国节水标志是由()组成。
A、水滴、森林、地球B、森林、人手、地球C、水滴、人手、地球D、水滴、人手、森林9.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利用应当符合()要求。
A、防洪B、行洪C、行洪和输水10.( )是水循环的原动力。
五水共治 试题答案
![五水共治 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cad5877f1922791788e835.png)
一、单选题。
( 共20题 ,共20分,每题1分 )1. 五水共治、()先行a、排涝b、节水c、治污 d 、供水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1年 b 、2年 c、3年 d、4年3. 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人民政府水土保持()和考核奖惩制度。
a、首长负责制b、目标责任制c、末位淘汰制d、招标投标制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5. 我国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a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6. ()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监督管理。
a 、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7.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工作,并具体负责农业节约用水的指导、协调和监管。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 d、省级人民政府8. ()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a、单位b、个人c、单位或个人d、单位和个人9. 每年()为本省防汛防台日。
a、4月15日b、5月15日c、6月15日d、7月15日10. 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11. 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标准答案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dec650508763230121240.png)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答案一、单选题1、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A )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2、五水共治、(C)先行。
A.排涝B.节水C.治污D.供水3、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C )。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B.海水、淡水C.地表水、地下水D.海水、地下水、雨水4、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C )。
A.水政监察队伍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C.水行政主管部门D.水上公安5、我国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A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C.水利行政主管部门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6、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 1年B. 2年C. 3年D. 4年7、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模式应采取( C)为主导的复合型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
A.层级治理模式B.区域整合模式C.府际合作模式D.社会治理模式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9、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 A )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五水共治试题与答案
![五水共治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e214a31b765ce05081466.png)
一、单选题。
( 共20题 ,共20分,每题1分 )1. 五水共治、()先行a、排涝b、节水c、治污d、供水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1年b、2年c、3年d、4年3. 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人民政府水土保持()和考核奖惩制度。
a、首长负责制b、目标责任制c、末位淘汰制d、招标投标制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5. 我国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c、水利行政主管部门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6. ()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监督管理。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7.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工作,并具体负责农业节约用水的指导、协调和监管。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 、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d 、省级人民政府8. ( )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a 、单位b 、个人c 、单位或个人d 、单位和个人9. 每年( )为本省防汛防台日。
a 、4月15日b 、5月15日c 、6月15日d 、7月15日10. 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a 、抓深化改革惠民生b 、抓有效投资促转型c 、抓平安稳定促和谐d 、抓绿色发展优环境11. 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 )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试题1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65051bbd64783e09122bfc.png)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试题100 题“五水共治”知识竞赛试题100 题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A、改革开放、创业创新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反腐倡廉、勤政为民2.要坚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A、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B、相信群众,依靠群众C、群众路线,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是态度感情问题,更是()、政治本色问题。
A、党性原则B、执政理念C、政治立场4.能否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
A、党性是否坚强B、党性是否纯洁C、政治是否坚定5.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关系到()。
A、党与群众的关系B、党在群众中的威望C、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6.群众路线是党的()和根本工作路线。
A、生命线B、立党之本C、执政之基7.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有关。
A、追求B、利益C、理念8.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A、治理能力现代化B、发展经济C、清除腐败9.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的集中体现。
A、制度执行力B、发展模式C、国际地位10.以促进()、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改革开放B、经济发展C、社会公平正义1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
A、依靠对象B、力量源泉C、基本力量1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群众首创新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A、尊重人民主体地位B、充分发动广大群众C、坚持党的群众路线13.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A、从实际出发B、人民群众的需要C、从人民利益出发14.不论处在什幺发展水平上,()都是社会平公正义的重要保证。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试卷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eb8266f31b765ce050814c5.png)
鄞江镇中心小学“五水共治”知识竞赛一、单选题。
(答案写在右边的括号内)1、五水共治、先行。
()A.排涝B.节水C.治污D.供水2、一般将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污染源四类。
()A.生活B.噪声C.化学D.固体3、水污染是指。
()A.地表水污染B.陆地水污染C.陆地水和海水污染D.地下水污染4、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洗衣粉。
()A.普通B.多磷C. 无磷D.多用5、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B.海水、淡水C. 海水、地下水、雨水D. 地表水、地下水二、填空题。
1、“五水共治”指的是、、、、。
2、“治污水”,主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
其中“清三河”指的是治理、、。
—1—3、“治污水”的措施主要有“”;推进;做好城乡治理;加强管理。
4、日常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要做下列行为:;;。
5、“防洪水”的措施主要有,提高蓄洪能力;;,提高防洪标准;拓宽、疏浚河道,提高能力。
6、“排涝水”的措施主要有完善规划;完善应急响应预案;强化、;易淹易涝等重点区域;开展工程。
7、“保供水”的措施主要有加强;新建、扩建,推进;全面提升;大力建设和改造,。
8、“抓节水”的措施主要有加大 ,提高;逐步推行,;推广;加快,创建;普及,推进生活节水。
—2—9、您知道吗?下列行为都是在参与、支持“五水共治”工作:;;;;积极和举报各类涉水;参加。
10、您知道吗?下列行为都是在破坏“五水共治”工作成果:在游泳、洗澡;把,将洗衣或厨房废水通过;;在河道。
三、简答题。
你还有哪些节水小窍门?—3—。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https://img.taocdn.com/s3/m/252852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9.png)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五水共治知识竞赛》一、单项选择题1.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个方面的工作。
以下不属于五水共治范畴的是()A. 污水处理B. 河道整治C. 煤矿安全D. 水资源保护2. 五水共治中的“五水”分别指的是()A. 河水、海水、湖水、地下水、雨水B. 河水、海水、湖水、地下水、污水C. 河水、海水、湖水、地下水、冰水D. 河水、海水、湖水、地下水、汗水3. 以下哪项不是五水共治的目标?()A. 水清B. 水安C. 水美D. 水满二、多项选择题1. 五水共治的主要任务包括()A. 加强水资源管理B. 改善水环境质量C. 保障水安全D.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E. 发展水上旅游2. 五水共治的工作原则包括()A. 统筹规划B. 突出重点C. 科学治理D. 社会参与E. 全面开花三、判断题1.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五水共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水清、水安、水美”的水环境。
()2. 五水共治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水资源管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水上旅游。
()3. 五水共治的工作原则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治理、社会参与和全面开花。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五水共治的定义和目标。
2. 请列举五水共治的主要任务。
3. 请简述五水共治的工作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某地近年来积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通过实施河道整治、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地水质得到了改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 请列举该地区在五水共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2. 请分析该地区五水共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3. 请就该地区今后五水共治工作的建议提出两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文件(一)判断题(2题)1、五水共治即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2、“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二)单选题(2题)1、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A )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2、五水共治、( C )先行。
A.排涝B.节水C.治污D.供水(三)多选题(1题)1.治污水,首当其冲,要重点突破。
主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
清三河,就是( ABC )A.治理黑河B.治理臭河C.治理垃圾河D.治理泥沙河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一)判断题(4题)1、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无偿使用制度。
(×)2、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3、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无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
(×)(二)单选题(2题)1、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C )。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B.海水、淡水C.地表水、地下水D.海水、地下水、雨水2、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C )。
A.水政监察队伍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C.水行政主管部门D.水上公安(三)多选题(2题)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 ABD )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B.开源与节流相结合C.开发与保护D.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2、国家对用水实行( AB )相结合的制度。
A.总量控制B.定额管理C.合理使用D.按需供应第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判断题(4题)1、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4、违反环境保护法之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单选题(2题)1、我国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A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C.水利行政主管部门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2、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 1年B. 2年C. 3年D. 4年(三)多选题(2题)1、多人环境污染损害中的复数因果关系的形态包括( ABCD )。
A共同的因果关系B竞合的因果关系C累积的因果关系D择一的因果关系。
2、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BC )。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产使用D.同时验收第四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一)判断题(5题)1、我国法律规定,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废水、污水。
(√)3、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4、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5、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可以设置排污口。
(×)(二)单选题(2题)1、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模式应采取( C )为主导的复合型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
A.层级治理模式B.区域整合模式C.府际合作模式D.社会治理模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三)多选题(3题)1、下列可以作为水污染侵权行为免责事由的包括( AC )A.不可抗力B.第三人过错C.受害人过错D.受害人同意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 AB )。
A.水污染物排放标准B.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C.水环境质量标准D.水污染防治规划3、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ABC ),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
A.企业单位B.事业单位C.个体工商户D.国家机关第五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一)判断题(5题)1、因蓄滞洪区而直接受益的地区和单位,不需要对蓄滞洪区承担补偿、救助义务。
(×)2、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4、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坡顶式结构。
(×)5、河道、湖泊管理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防护,确保畅通。
(√)(二)单选题(2题)1、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 A )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A.谁设障,谁清除B.河道管理单位清除C.水行政主管部门清除D.谁受益,谁清除2、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 A )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A.行政首长B.分管领导C.业务部门D.水利部门(三)多选题(2题)1、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 ABCD )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A.取土B.爆破C.打井D.采石2、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 ABC )。
A.洪泛区B.蓄滞洪区C.防洪保护区D.泄洪区第六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一)判断题(4题)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举报。
(√)2、可以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3、对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4、水土流失地区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个人使用的,应当将治理水土流失的责任列入承包合同。
(√)(二)单选题(2题)1、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 B )。
A、全面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B、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C、预防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D、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2、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人民政府水土保持( B )和考核奖惩制度。
A、首长负责制B、目标责任制C、末位淘汰制D、招标投标制(三)多选题(2题)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工作,( AB )。
A、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B、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C、组织水污染防治宣传D、开展土地使用教育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 ACD )等活动的管理,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
A、取土B、打井C、挖砂D、采石第七部分《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一)判断题(4题)1、《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中的“河道”包括江河、溪流、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
(√)2、钱塘江、东西苕溪、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的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和京杭运河浙江境内段为省级河道。
(√)3、无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两岸堤防和护堤地。
(×)4、河道砂石开采权,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招标等公开、公平方式出让。
(√)5、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查时,必须举行听证会,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二)单选题(2题)1、( B )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监督管理。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2、河道内的病死动物及病死动物产品,( A )应当运送至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A.保洁单位B.丢弃单位C.质检部门D.水行政部门(三)多选题(2题)1、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ABCD )A.建设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厂房等与河道保护和水工程运行管理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B.弃置、倾倒矿渣、石渣、煤灰、泥土、泥浆、垃圾等抬高河床、缩窄河道的废弃物C.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或者高秆作物D.利用船舶、船坞等水上设施侵占河道水域从事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2、采砂规划应当明确( ABC )的区域和可以开采的数量、期限。
A.禁止开采B.限制开采C.可以开采D.暂停开采第八部分《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一)判断题(4题)1、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 √ )2、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 √ )3、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 √ )4、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 √ )(二)单选题(2题)1、( D )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A、单位B、个人C、单位或个人D、单位和个人2、在水库库区保护范围内采挖和筛选砂石、矿藏等活动的,由( B )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A、乡级B、县级C、省级D、国家(三)多选题(2题)1、具有( ABCD )情形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B、畜禽养殖场和农副产品加工单位超标排放废污水的C、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的D、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的2、具有( ABCD )情形的取水不需办理取水许可。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B、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取用少量地表水的C、在城乡供水管网未覆盖的区域,因家庭生活需要取用地下水的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九部分《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一)判断题(4题)1、节约用水规划应当包括节水目标、节水措施、节水设施建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