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一线精品】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川教版优秀公开课件
![【一线精品】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川教版优秀公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af5353b84ae45c3b358cf0.png)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山顶洞遗址 出土的装饰品
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头骨化石及头部复原图
中国晚期智人化石,1933年出土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距今1.8万年。山顶洞 人保留一些原始性状,头骨比较低平,眉弓比较发达。山顶洞人具有较多的蒙古人种特征, 如颧骨较大而且向前突出,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上门齿成铲形等,被看作是正在形成中 的蒙古人种北方型的代表。
埃及 印度
两河流域巴比伦
中国
希腊克里特岛
课堂小结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早期人类
1.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三大人种
从野蛮 走向文明
1.母系氏族公社 2.父系氏族公社 3.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4.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奥巴马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父亲老 贝拉克是生于肯尼亚的卢欧族人,母亲安(Ann Dunham)生于堪萨斯州的威奇托,祖父为英国 殖民统治肯尼亚时期之公务员(公仆)。
奥巴马在2007年2月10日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 美国总统选举。他的竞选纲领侧重完结伊拉克战 争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任 总统。
南方古猿头骨化石
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
南方古猿属于灵长目人科,生活在距今420多万年到100万年前之间。化石主要分布在非 洲的东海岸,包括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从头骨上看,已经具有人和猿的 混合特征。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猿人遗骨化石发现地址之一 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
种族有没有优劣之分?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共20张PPT)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f6e8562b160b4e767fcfc0.png)
(少儿时节 或儿童时代)
原始人采集生活想象画
生产力低下 物质匮乏 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必须 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
氏族——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1.婚姻关系:群婚
母系氏族特点
•
2.血统计算:以母系计算 • 3.生产工具:简单石器 • 4.生产活动:采集、狩猎 • 5.社会地位:妇女起主导作用,首领由 年长妇女担任。(妇女起支配地位) • 6.生活状况:极为艰苦。(共同劳 动,共同生活,平均分配)
人类形成的过程
非洲的南方古猿——人类的直系祖先 距今二三百万年前 距今25万年前 距今5万年前
猿人(人类出现)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山 顶 洞 人
阿 尔 法 卢 人
克 罗 马 农 人
猿人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 什么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
晚期智人出现 三大人种形成时间: (5万年前)
形成的主要原因:
自然环境影响
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
时间: 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后
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
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
系氏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 (进步)
1.婚姻关系:一夫一妻
父系氏族特点
•
2.血统计算:以父系计算 • 3.生产工具:显著提高 • 4.生产活动:农业、畜牧业 • 5.社会地位:男子起主导地位,首领由男 子担任。(男子处于支配地位) • 6.生活状况:后期,私有财产和阶 级产生
C
)。 D.食物 D.易洛魁人
D
)。 C.克罗马农人
3.人类进入氏族时期后,最初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后来发展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f4a21344ad02de80d4d840f8.png)
奴隶社会—人类文明时代的开端
剩余产品 阶级 私有财产 贫富分化
国家(奴隶社会)
野蛮
文明
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 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 中国:黄河流域 古希腊:爱琴海地域(克里特岛)
小结
1、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
早期人类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 中起了决定性因素 3、三大人种 1、母系社会
2、父系社会
从野蛮走向文明
3、奴隶社会的出现(私有 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4、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 的国家和地区
学习与探究
1、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 B ) A.人群 B.氏族 C.部落 D.部落联盟 2、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有许多充满浪漫色彩的人类起源传说,但目前科学界 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 ( C ) A.上帝创造 B.女娲造人 C.古猿 D.外星球 3、目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的直系祖先最早出现在 ( C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D ) A.剩余产品的增多 B.私有财产的出现 C.贫富分化的出现 D.生产力的发展 5、现代人的三大人种中不包括( C ) A.黄种人 B.黑种人 C.棕种人 D.白种人 6、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哪一个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 ABCD ) A.埃及 B.黄河流域 C.希腊的克里特岛 D.两河流域 7、 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是指( A ) A.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B.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C.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由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 人类的祖先是谁?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第十五课 国共合作抗日 第1课 人类 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一课__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一课__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4f962a64561252d380eb6e8b.png)
“完全形成的人”
(能够制造工具进行劳动)
中国山顶洞人 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 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二三百万年前
25万年前
5万年前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由 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 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人。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2、人种的分类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人种)
野蛮
贫富分化
文明
阶级
国家 (奴隶社会)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
①尼罗河流域 ②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③印度河、恒河流域 ④黄河流域 ⑤爱琴海地域
古印度 中国 古希腊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知识点归纳:
早期人类
1.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3.三大人种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差异形成的原因:
人种的形成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 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辨析:
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种族优劣论” 和所谓的“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 你能驳斥他们的观点吗?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二、从野蛮走向文明
1、母系氏族
特点: ①血统以母系计算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群婚) ②在社会生活中,妇女占主导地位 ③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石器是主要生产工具
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原因是: (1)原始社会经济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时期的采集和狩猎。 (2)男子与妇女在劳动中地位的变化,男子在繁重 复杂的劳动中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3)婚姻关系的变化,一夫一妻家庭出现。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67030824ccbff121dd3683a3.png)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科学证明
早期智人阶段的人类化 石,1856年最早发现于德国 杜塞尔多夫附近尼安德特河 谷的一个山洞中。分布西起 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东到 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南到 巴勒斯坦,北到北纬53°线 的广大地区。年代最早的距 今达20万年左右,最晚的距 今约4万年。尼安德特河谷的 尼人化石包括颅骨和部分肢 骨,没有动物化石和文化遗 物共存。法国拉沙佩勒-欧赛 恩茨附近山洞中发现的尼人 为一近乎完整的男性骨架, 是迄今发现的尼人化石中保 存得最完好的一具。尼安德 特人已能人工燃火。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 1、说一说人类是怎样形成的? 并试着列举几例早期人类的代 表。 • 2、现代人类可分为哪几种?说 说自然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 3、人类是怎样进入氏族社会的? 氏族社会分为几个阶段?各有 什么特点。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人类的起源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种族 ■氏族社会 ■课堂小结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神话和传说
女祸,中国神话传说中人类的 始祖。她用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 天等,使人民得以安居。又有传说, 她与伏羲氏是兄妹。
女祸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神话和传说
上帝创造亚当(《圣经》故事壁画)
南方古猿复原像
1959年,在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发现的一个南方古猿的几乎完整的头骨。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南方古猿——露西头骨
南方古猿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露西。1974年, 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成年女性的 骨骼,并以发现当晚播放的甲壳虫乐队的“天上 带着宝石的露西”将她昵称为露西。她生活在大 约318万年以前,并且已经能够依靠两条腿直立行 走或奔跑。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948bd848b307e87101f696bd.png)
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决定性 作用,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_______ 所以劳动创造了人。 4、世界三大人种 体貌 黄种 人、 (1)人类按__特征可分为三大人种,即 _____ 黑种 人。 白种 _____人、_____ 自然环境 (2)人种的形成主要受 _______影响。人种外表的 基本生理 智力 差异并不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优劣 的发展,没有_________ 之分。
第一学习主题
第1 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一学习主题
第1 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3)父系氏族: 农业 和畜牧业 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后,随着_____ _____的 男子承担,男子 出现,繁重而复杂的劳动主要由____ ______ 妇女 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人们的婚姻关 取代了_____ 父系 一夫一妻 系也逐渐固定, ________家庭出现,血统以_____ 计算,氏族首领改由男子 ____担任。男子 ____开始处于社会 父系 氏族。 支配地位,母系氏族逐渐演变成了________ 2、氏族制度的瓦解 财产 和______ 阶级 的产生, 父系氏族后期,由于______ 原始 社会进入 氏族开始瓦解,人类从此由________ 奴隶 ______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3、国家的产生 __________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奥巴马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父亲老
贝拉克是生于肯尼亚的卢欧族人,母亲安(Ann Dunham)生于堪萨斯州的威奇托,祖父为英国 殖民统治肯尼亚时期之公务员(公仆)。 奥巴马在2007年2月10日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 美国总统选举。他的竞选纲领侧重完结伊拉克战 争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6eef925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c.png)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形成的几个阶段的情况:2、掌握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发展学习重点:劳动创造人;学习难点:对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概念的理解导学过程【教材助读】1.目前.大名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韭洲南方占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占猿届丁• “人类直系祖光二2.人类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形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能直立行走,3.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直猿、皿、是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4.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的作用,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即我们通渚所说的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5.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组织是氐晚。
6.在母系氏族社会里,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7.在项盘氏族社会里,男了在经济中也位,婚姻关系相对旭定_,人们开始“既知其倬,又知其父”。
8.父系氏族公社晚期,由于叔㈣之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从野蛮走向文明. 国家也随之产生, 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卬度_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课的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右哪些疑尴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自主探究】1、原始社会是怎样形成的?答:时间:父系氏族晚期: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点》出现刺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 奴隶和统治阶级出现A 国家机构形成2、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答: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自然组成的,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组成的。
【自主训练】1.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有许多充满浪漫色彩的人类起源传说,但目前科学界•般认为人类起源于(C )A.上帝创造B.女姻造人C.占猿D.外星球2.目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的宜系祖先最早出现在(D ) 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优秀教案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064115783e0912a2162aa4.png)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人类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了解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了解原始社会的瓦解过程。
记住最早产生文明的国家和地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
通过图片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通过分析母系社会形成的原因,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教育女生自强自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教学难点:为什么进入奴隶社会就是有了文明?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巨大的进步?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介绍学科情况】1.九年级这学期学的是世界历史。
考试形式为开卷。
上课注意听讲,做好笔记。
2.中考历史总分为50分,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材料题。
导入: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
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板书课题:第1课人类的形成【讲授新课】(一)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
同学们能否讲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学生讲述人类起源的传说,教师总结人类起源的科学说法。
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
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
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
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
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本中学找答案)(1)人类的祖先是谁?(2)猿类进化成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世界上有哪几种人种?人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氏族社会分为哪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三)讨论交流,解决疑难一、人类的形成⒈正在形成中的人提问1:“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什么?形成于何时?提问2:为什么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2.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4a7e7f4b77232f60ddcca137.png)
《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曙光》教学目标专项说明一、目标陈述1、识记与理解了解历史领域的考古知识,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了解他们的形成原因。
说说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及文明史的出现。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人类形成的原因,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及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三大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大量的影画资料及学生活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归纳规律,了解内涵的过程,让学生树立一种历史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讲述远古人类的进化过程,说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
认识人类的进化是人类艰苦探索的过程,是顺应自然变迁保存种族的前进。
同时在历史的演进中体会历史的魅力。
二、目标设计的依据本课作为新课标九年级历史第一课,新课标注重主题与时序结合,主题下分课的体例。
对时序性的重视、主题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呼应,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点。
教材突出了历史发展的空间感,将史前人类作为整个古代亚非文明的导读加以处理,因此本课有提纲携领的作用,充分提示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看待时代发展大势的能力,因此本课中强化了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历史发展脉络。
九年级学生在前两个学年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对历史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比较缺乏对历史知识内在联系,总体认知上的把握,他们的历史知识是零散而纷杂的,不容易形成系统,这对把握历史大势十分不利,本课就是想通过对世界历史开端学习,在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历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整合中步入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更客观的对待历史问题。
三、目标达成的思路和方法老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尤为必要。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2b0c7ce99b89680203d825a6.png)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主备人:田芙蓉参备人:陈孟教学目标记住南方古猿、三大人种的名称、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了解氏族组织的基本状况,理解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观点。
通过神话故事,借助文学的描述,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历史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以正文为纲,从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通过对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作用的了解,认识劳动对人类的进化和原始社会组织形成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世界的教育;通过原始社会组织从母系氏族一父系氏族一奴隶社会不断演进的轨迹的学习,了解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对学生进行人类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历史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劳动创造人,原始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对“从野蛮走向文明”概念的科学理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等。
教学过程师:浮动的尘埃,稀薄的雾气,一个暗淡的蓝点,一颗自身不能发光的行星,它却是人类目前唯一的家园。
那么,谁是我们的祖先?谁最先行走于地球上?谁又是它们现在依然存活的近亲?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早期人类在经历野蛮生活时所受到的痛苦和恐惧,以及在享受自然时的喜悦和欢心。
二、学习新课(一)早期人类师:古老的神话中说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
那么,有谁知道我国乃至世界各民族中流传着哪些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呢?(多媒体展示:图片《女娲造人》和《伊甸园里》)师:《女娲造人》和《伊甸园里》两则神话故事,一则出自中国,一则出自西方,从两则神话中,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两则故事也有许多共同点。
咱们来个限时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多的相同点。
(生: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有创造人的神;制造人的材料都被设想为泥土,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的形象都是按照创造者自身的形象设计的;两则神话都说到人类为什么有男女性别的差异。
九年级历史上册_世界古代史部分1-3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册_世界古代史部分1-3单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fd878f704a1b0717fd5dd3b.png)
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所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1.时间:11世纪前后。
城市为获得自治权,不断进行反对封建主的斗争。
琅城起义是城市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2.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都是当时西欧兴起的著名工商业城市。
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四、拜占廷帝国的败落1、拜占廷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而得名。
2、拜占廷帝国继承古希腊罗马文明,5世纪至6世纪初时一度出现繁荣景象。
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天堂。
3、6世纪上半叶,皇帝查士丁尼为恢复昔日的罗马帝国而频繁用兵,导致民穷财尽。
4、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了延续千年的古老帝国。
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第7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一、希波战争与亚历山大东征1、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波斯入侵希腊,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城邦奋起抗敌,希腊与波斯的战争爆发,史称“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希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最后战败了波斯。
2、亚历山大东征:为夺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侵波斯。
次年,在伊苏斯之战击败波斯皇帝亲率的波斯主力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经过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夺取了埃及和亚洲的大片土地,灭掉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侵给东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二、罗马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1、公元前301年,亚历山大帝国分裂。
在地中海东部形成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等国家。
2、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发动了征服地中海东部的战争。
经过近一个世纪,马其顿王国、希腊、塞琉古王国先后被征服。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主题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曙光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主题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eebcbb9769dc5022aaea0068.png)
《人类的形成和文明的曙光》教学目标专项说明一、目标陈述1、识记与理解了解历史领域的考古知识,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了解他们的形成原因。
说说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及文明史的出现。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人类形成的原因,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及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三大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大量的影画资料及学生活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归纳规律,了解内涵的过程,让学生树立一种历史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讲述远古人类的进化过程,说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
认识人类的进化是人类艰苦探索的过程,是顺应自然变迁保存种族的前进。
同时在历史的演进中体会历史的魅力。
二、目标设计的依据本课作为新课标九年级历史第一课,新课标注重主题与时序结合,主题下分课的体例。
对时序性的重视、主题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呼应,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点。
教材突出了历史发展的空间感,将史前人类作为整个古代亚非文明的导读加以处理,因此本课有提纲携领的作用,充分提示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看待时代发展大势的能力,因此本课中强化了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历史发展脉络。
九年级学生在前两个学年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对历史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比较缺乏对历史知识内在联系,总体认知上的把握,他们的历史知识是零散而纷杂的,不容易形成系统,这对把握历史大势十分不利,本课就是想通过对世界历史开端学习,在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历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整合中步入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更客观的对待历史问题。
三、目标达成的思路和方法老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尤为必要。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课件 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课件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3e94dba300a6c30d229f1b.png)
(1)原始社会经济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 现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时期的采集和狩猎。
(2)男子与妇女在劳动中地位的变化,男子在繁重 复杂的劳动中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3)婚姻关系的变化,一夫一妻家庭出现。
西方: 上帝创造亚当
东方: 女娲抟土造人
人类的祖先是谁? 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怎样? 祖先们为什么要结成群体生活? 假如你回到那个时代,你会怎样生存?
人类的祖先是谁?
南方古猿——露西头骨
虽然我很 丑!可必 须承认我 是你们的 祖先
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怎样? 祖先们为什么要结成群体生活? 假如你回到那个时代,你会怎样生存?
古印度前3000年文明遗址
中国商周时的甲骨文和金文
课堂小结
早期人类
1.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3.三大人种
从野蛮 走向文明
1.母系氏族公社 2.父系氏族公社 3.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4.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学习测评
1.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C )。 A.气候变化 B.自然环境 C.劳动 D.食物 2.人类进入氏族时期后,最初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 , 后来发展为父系氏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群婚
父系氏族男子开始处于支 配地位
农业、畜牧业一夫一妻比比谁的劳动成果多?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
私有财产
野蛮
贫富分化
文明
阶级
国家 (奴隶社会)
WT:奴隶社会军队、监狱、法庭等暴力机关出现,奴隶地位低下,阶 级压迫十分严重,而原始社会人人平等。为何还说这是“从野蛮走向 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
1.根源:西欧出现的萌芽。
2.概况:14世纪首先在兴起,16世纪达到高潮。
3.实质:文艺复兴是反封建、反神学的运动,也是欧洲
第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
4.指导思想:思想(核心):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
5.代表人物
(1)但丁
①身份:诗人,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诗人。
②代表作《》:揭露教会黑暗、歌颂现世生活、批判封建社会。
(2)达·芬奇
①身份:的卓越画家。
②代表作:《》内容: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
6.意义: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促进了人们尽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
成果,孕育了西欧近现代文化,为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
1.原因
(1)根本原因:的发展,迫切要求到东方寻找黄金和市场。
(2)诱发因素:《》激起人们对东方的神往。
(3)直接原因: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控制了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
(4)有利条件:、运用和“”的传播。
2.组织者:、。
(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
3.主要成就
(1)哥伦布:意大利人,1492年,到达(古巴和海地),发现。
(2)达·伽马:葡萄牙人,1497—1498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新航路)。
(3)麦哲伦及船队:葡萄牙人,1519—1522年,第一次,证实
4.影响
(1)对全球化:沟通了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扩大
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对欧洲:促进了的发展。
(3)对亚非拉:引发了西欧人的狂潮。
第16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一、“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先后入侵美洲、非洲、亚洲地区,进行殖民扩张。
2.主要国家:早期的黑奴贸易为、两国垄断,
17世纪中叶以后,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
3.路线:洲——洲(黑奴)——洲——洲。
4.影响
(1)对西欧:使殖民者获得了惊人的财富,为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2)对殖民地:特别是带给深重的灾难。
二、英国的殖民掠夺
1.时间:在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
2.确立殖民霸权:进行殖民争霸战争,英国先后战胜了西班牙、荷兰、法国,18
世纪中期成为海上霸主。
到世纪,英国的殖民地已遍
及世界各地,成了“”。
3.概况
(1)在北美,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个殖民地,并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加拿大
和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
(2)在非洲,英国占领了等地。
(3)在亚洲,疯狂掠夺,并将其变为英国殖民地。
1757年,殖民头子克
莱武率领英军占领孟加拉,开始沦为殖民地;19世纪中期,完
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原因: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2.概况(1)拉丁美洲的独立风暴
①主战场:拉丁美洲中南部。
②主要对象:西班牙。
③领导:(“拉丁美洲解放者”)和。
④结果: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统治,建立了18个独立国家,奠定了拉丁美
洲新的政治格局。
(2)印度反英民族起义:1857~1859年,领导起义,沉重地打击
了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第22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1.条件
(1)物质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思想上,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提出。
(3)阶级上,工人队伍的成长壮大。
2.代表——英国:“宪章运动”
核心:
性质:是世界上运动。
3.意义:表明欧洲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1.马克思
(1)担任《莱茵报》主编,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2)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文阐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
2.恩格斯
(1)在1844年与马克思第一次会面,开始了为科学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的事业。
(2)1848年2月,马、恩联合发表《》。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概况: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在伦敦发表。
3.历史意义: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23课巴黎公社
一、巴黎公社
1.建立
(1)背景①、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②、巴黎人民“三一八起义”获胜。
(2)概况:1871年3月28日成立,等组成公社会委员会掌权。
(3)性质:人类历史上。
2.失败:“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8日)。
3.评价:巴黎公社是伟大尝试,它虽然失败了,但它的
革命精神却鼓舞着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继续进行斗争。
二、《国际歌》的诞生
1.作词:。
2.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