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课
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答谢中书书》
(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③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④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和。
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谢答中书“书”:书信。
【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特殊句式】实是欲界之仙都(判断句)辨析训练课内文言文阅读(一)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11.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12.用原文句子填空。
(4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
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答案解析】10.(2分。
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11.(4分。
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12.(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当枕头,抬头低头看着,四周环顾下来,没有没有书的地方。
《陋室铭》《爱莲说》讲学稿(含答案) (1)
22.短文两篇导学案课题:《陋室铭》备课时间:3.27 授课时间:主备人:李明李莉审核人:李秀荣名人名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教学目标】1、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特点。
2、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第一课时一、预习,读课文,掌握字词解释,作者作品,翻译二、合作交流,解决疑难三、问题前置躬身自修1、解题并了解作者①本文作者()(772-842)字梦得,()代著名诗人。
人们非常熟悉的诗句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本文选自《》。
②陋室即简陋的房子,是作者被贬和州时住的房子。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铭()德馨()鸿儒()案牍()苔痕()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①有仙则名()②有龙则灵()③惟吾德馨。
()④谈笑有鸿儒()⑤往来无白丁()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之劳形()⑧何陋之有()四、小组内互相提问翻译和课文背诵。
第二课时一、走进文本,课文分析,重点探究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文中那句能表明。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3、作者写“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5、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中心)二、合作解疑:存在问题的地方合作解决三,概括提升1,室中环境():。
陋室不陋2、(博学儒雅):。
3、室中生活():。
中心: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突出,表达了作者的节操和的情趣。
四,写法归纳1、(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2、反向立意(写陋室不提陋)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六、达标测试1.铭,是指(),后来成为(),它的特点是()。
《爱莲说》《陋室铭》中考对比阅读复习
对比阅读11一:基础夯实⒈解释词语意思名:出名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无功名的人调:调弄丝竹:管弦乐器乱:使…扰乱案牍:官服文书劳:使…劳累蕃:多濯:洗妖:过分艳丽枝:长枝茎益:更加植:竖立亵玩:靠见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鲜:少宜:应当⒉翻译句子意思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可以远远地观赏,但不能靠近玩弄它二:填空题⑴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陋室和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志向与抱负但也有所不同。
《陋室铭》开头运用类比立论引出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爱莲说》始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来衬托。
莲之爱,引出本文主旨莲,花之君子者也。
⑵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操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态度三:问题探究⒈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写法上的相同之处:托物言志⒉甲乙两文所谈的都是人的品德修养其中思想感情?相同之处是什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相同情感:都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情感现实意义: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更应该注重品德修养,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让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多一些高尚之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⒊甲乙两文都存在言外之意的句子,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试分析它们的言外之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庸俗的官僚们生活的鄙弃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作者对追逐功名利禄,趋炎附势的鄙弃。
⒋《陋室铭》谈到山水《爱莲说》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他们的作用相同吗?为什么?不相同。
《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及说课稿
《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及说课稿【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导读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第一课时《陋室铭》。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2、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⑴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⑵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试读课文,标注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等。
⑶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⑷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2、精读课文,品析语句。
⑴“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⑵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
(幽)⑶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
(雅)⑷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明确: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⑸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⑹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⑺“鸿儒”可否换成“群儒”?明确:不能。
“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3、再读课文,领悟内涵。
(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⑴“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明确: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陋室铭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陋室铭《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篇名篇,以极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这篇文章以贬义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住所,表达了作者对财富与地位的淡漠态度和追求精神生活的主张。
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来比喻自己的住所。
这里的山指的是大山,也可以理解为宏伟壮丽的建筑。
作者暗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并不豪华,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追求真理和卓越品质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作者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进一步比喻自己的住所。
这里的水可以理解为深邃的河流,也可以理解为豪华的装潢。
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不看重外在的现象,而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的丰盈。
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中,作者明确指出他所居住的地方虽然简陋,但内心却充满美德和智慧的气息。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而物质的财富和享受可以被忽略。
最后,作者用“苟余音响于宇内”来表达对推崇精神生活的追求。
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遍整个宇宙,可以理解为他的思想和价值观能对世人有所影响。
虽然自己的环境可能相对狭小,但作者仍然渴望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总结来说,《陋室铭》通过对一个简陋的住所的描绘,传达出作者推崇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的价值观。
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被外在的物质条件所限制,而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心灵和思想,追求真理与卓越。
爱莲说《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曹学圣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了莲花的美丽以及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思考。
文章以华丽的辞藻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文章开篇即以“余莲如此者,咄哉!尔有术与?”来赞美莲花之美。
作者选择了“余”这个词,意味着莲花的美丽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
并用“咄哉”来表达自己的惊叹之情,显示出莲花之美的非凡与卓越。
接下来,作者用“观其外者,菌菌者蔚然匹之;已夫!水之涱涱者藉藉者”来描绘莲花的外貌。
他用“藉藉”来形容水面的浑浊和波动,而莲花则在其中独立高雅,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陋室铭爱莲说》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
《陋室铭》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阅读训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记与欧公言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
”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
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注释、翻译、阅读
七年级下期中后古文三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一)第16课《陋室铭》习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记与欧公言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
”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
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爱莲说__陋室铭_原文__翻译_书下注释
《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1、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3、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陋室铭、爱莲说》重点知识总汇
陋室铭刘禹锡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3.在课文中找出本文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二、重点词语(一)词语解释:名:出名,有名。
灵:神异。
斯: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惟:只德馨:品德高尚。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上:长上。
入:映入。
青:青色。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形:形体、躯体。
乱:使……乱,扰乱。
案牍:官府文书。
劳形:使……劳神伤身。
(二)一词多义1.之无丝竹之乱耳(助词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2.往来往来无白丁(交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3.名有仙则名(出名,有名)名之者谁(命名)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名字)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有名的,著名的)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三)词类活用: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上苔痕上阶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乱,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四)古今异义:1.谈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2.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样子,形状3.孔子云古义:说今义:云彩三、特殊句式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何陋”是前置的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第17课《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案
4.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文章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同学能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但也有一些同学在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方面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文言文中的难点,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同学在课堂上仍然显得比较拘谨,不敢大胆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这一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基本概念。《陋室铭》是刘禹锡借陋室抒发高洁情操的作品,《爱莲说》则是周敦颐以莲喻人,赞美君子品质的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是文言文的经典之作,它们体现了古人对君子品质的追求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陋室铭》中如何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展现作者的高洁情操,《爱莲说》中如何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君子的品质。
第17课《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7课《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陋室铭》文本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句式,分析作者刘禹锡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所表达的高洁情操和不屈精神。
2.《爱莲说》文本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句式,探讨作者周敦颐以莲喻人,赞美君子品质的写作手法。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对文言文词汇、句式和托物言志手法进行了重点讲解。从学生的练习和讨论成果来看,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同学在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时仍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观察和思考,导致写作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素材。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多布置一些观察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短文两篇(《陋室铭》与《爱莲说》)重点知识讲解
短文两篇《陋室铭》原文及译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文言知识积累一、一词多义之:①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名: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②名之者谁?(动词,命名)丁:①往来无白丁(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陋室铭-爱莲说》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两篇短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这两篇短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作者思想感情,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作者思想感情。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翻译:准备课文的白话文翻译,方便学生参考。
3.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料,以便进行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刘禹锡和周敦颐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和选择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013中考复习《陋室铭》《爱莲说》
9、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乊有。它的前 一句:君子居乊。出自《论语 · 子罕》。言外 之意是: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 所居陋室也就不陋了。用它结尾作用:画龙点 睛,总结全文,与开头“惟吾德馨”相呼应,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 操。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 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 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八、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乊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丌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 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 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 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 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一、解释文中红色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多。 2、益:副词,更。 3 、植:树立。 4、鲜:少。 5、亵:亲近而不庄重。 6、宜:应当 7独:只,仅 8、濯清涟而丌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庄 重。 9、丌蔓丌枝:蔓:生藤蔓。枝:长冗枝。丌染: 沾染。予谓菊:认为。花之君子:的,品德高 尚的人。
1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15、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 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丼一个这样的例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 无竹。
《爱莲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水陆草木乊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丌 染,濯清涟而丌妖,中通外直,丌蔓丌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丌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笔记整理及选择题
这是对照过部编版七下教参整理出来的笔记,可以说是囊括《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常考点,不论是老师备课,还是学生背书,直接拿来用即可。
七下《陋室铭》作者:唐刘禹锡选自《刘禹锡集》1.“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体制短小。
2.这是古代散文①中的名篇。
本文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
通过对陋室的描述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文段内容理解: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以类比、比兴②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忘却了房屋简陋。
二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添了光彩。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备注:关于第二层的内容,有2种理解】(1)从两个方面描写陋室:居室环境和日常生活。
①前两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苔痕上阶绿”写室内景物,“草色入帘青”写室外景物。
②后六句写日常生活——情趣高雅,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含对比意味,写出作者不慕名利,远离官场应酬与公务的简单雅致的生活方式。
从侧面写出“陋室不陋”。
无一“德”字,却处处紧扣“惟吾德馨”,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2)从三个方面描写陋室: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苔痕上阶绿”写室内景物,“草色入帘青”写室外景物。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交往人物——学识渊博;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正反两方面写日常生活——情趣高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学生自主梳理重点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句子。
2.指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梳理方案。
3.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能翻译重点句子,深入理解内容和主旨。
复习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过程:一、导人新课: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
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
二、小组活动:活动一:检测课前自主学习情况1、小组交流、展示汇报:具体分工:第1小组推荐通假字,2--3小组推荐《伤仲永》重点词,4-5组推荐《孙权劝学》重点词,6-7组推荐一词多义,8组推荐重点句子2、各个学习小组开火车展示,师生互评。
活动二:当堂检测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抢答)①有仙则名.( 出名) ②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③可以调.素琴( 弹奏)④宜.乎众矣( 应当) ⑤可爱者甚蕃.(.多) ⑥陶后鲜.有闻(.说)2、重点句子翻译。
(学生抢答)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
】活动三:再读文本,理解内容1、朗读课文,结合课题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陋室铭》通过对陋室周围的环境的描写,室主人交往的人和平时生活情趣的叙述,来表达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说,是一种古代议论性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爱莲说》,作者赞美莲的优美形象与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发了作者鄙弃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2、比较《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
相同点:两篇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陋室铭》《爱莲说》两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和意志情趣。
《陋室铭》展示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托物言志《陋室铭》①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类比手法的运用。
用“山”、“水”类比“陋室”,引出主旨句,惟吾德馨③骈散结合,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活动四:课堂检测综合分析选择题:《陋室铭》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不愿追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解析:A (作者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状态。
)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铭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显名。
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
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起伏跌宕,全篇文气畅通;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义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
【解析:C (应把“使内容起伏跌宕”和“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换个位置。
) 】《爱莲说》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作者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
B、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先描写后记叙,第二段先抒情后议论。
C、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D、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解析:B (第一段先记叙后描写,第二段先议论后抒情。
)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夷。
B、文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莲的气质,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解析:D ( 写牡丹是为了反衬莲花,并不是赞美牡丹。
)】三、课堂小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文言文复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落实每个知识点的巩固,确保课内文言文不丢分,争取在中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
四、作业布置:完成《中考宝典》p102--P104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陋室铭》《爱莲说》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学生自主梳理重点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句子。
2.指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梳理方案。
3.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能翻译重点句子,深入理解内容和主旨。
复习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过程:一、我会梳理:课前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要求:课前自主梳理文中的知识点,小组交流,推荐展示学习成果。
)(一)文言词语1.通假字:2.重点词(至少10个,每课5个,并解释词意。
)【示例:藩:多。
】(1)()(2)()(3)()(4)()(5)()(6)()(7)()(8)()(9)()(10)( )3.一词多义(至少2组)老师示例如下名:1)有仙则名()2)名之者谁()3)并自为其名()4)不能名其一处也()之:1)何陋之有( ) 2)无丝竹之乱耳()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水陆草木之花()远:1)香远益清()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贤臣,远小人(疏远)鲜:1)陶后鲜有闻()2)芳草鲜美()益:1)香远益清()2)自以为大有所益()3)至于斟酌损益()(二)应当注意的重点句子(每课两句)(1)原句译句:(2)原句译句:(3)原句译句:(4)原句译句:(三)再读文本,理解内容1、请抓每课的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态度、情感和观点)。
2、比较《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
(四)综合分析选择题方法。
解答本类题时要求学生可从四个方面去分析:1).看选项是否混淆人物,张冠李戴。
即把某人做的事迷惑性地说成另一人做的事。
例如“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明显是错误的,公输没有主动。
2).看选项是否曲解文意,前后颠倒。
例如“文中重点记叙口技艺人的表演,依次写了由两个声响场景组成的一次深夜火警。
这前后两个场景,先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再由动到大静。
”其实火警的描写并没有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再由动到大静。
3).再看选项手法分析,否是牵强附会。
例如“作者用对比手法,将方仲永的童年、青年和老年三个时期进行鲜明的比较。
”文中并没提到三个阶段的对比。
4)最后看选项是否无中生有,曲解观点。
例如《湖心亭看雪》中“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作者并没厌食情结。
课外名句积累:《陋室铭》1.点明全文主旨(总领全篇)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本文描写陋室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从正反两方面表现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爱莲说》(1)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4)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1)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4)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综合分析选择题:《陋室铭》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不愿追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解析:A (作者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状态。
)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铭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显名。
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
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