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因素,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1)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严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生活化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忽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降低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强调对公式、定理等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题海战术,忽视思维训练为了追求成绩,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做题。

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陷入机械操作的误区。

(2)过度依赖教材,缺乏创新意识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使得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刻板。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入,会导致在解决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1)概念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深入解析部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仅仅停留在定义的层面,未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难以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导致解题困难。

(2)忽视概念之间的联系,导致知识孤立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得知识呈孤立状态。

小学数学课堂论文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论文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论文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科学分组是成功的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小组至关重要,能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

在构建合作小组时要注意:1.组合数量要合理: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 人为宜,最好4 人。

2.分组结构要科学:(1)异质分组。

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接受水平、智力水平等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按照好中差一定的比例来进行组员的分配,也就是说一个组内既有优生,又有中差生,组内差异明显,这样更能实现优生带中差生,发挥群体的优势以完成合作学习。

这样分配的各小组势力均衡,水平均等,可以在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

(2)同质分组。

即组内同质、组间异质。

选取同一层次的学生组成等级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认知水平并没太大的差异,但各小组间具有一定的差异。

此种分配方式的优点就在于组内成员水平与能力相接近,学生之间更容易交流与合作,更能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但要注意由于小组差异大,要针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各小组基于自身水平来完成探究,得到自身较大幅度的发展与提高。

3.合理分工要明确:每小组内设小组长一名,负责分配任务,管理讨论时的纪律等本组全面工作;记录员一名,负责记录讨论的结果;检察员负责检查记录员记录的是否正确;汇报员代表小组承担小组讨论成果的汇报。

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也能为全班交流奠定基础,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研究论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研究论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116837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一、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意义所谓的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小学数学学习,主动去分析、探究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合作,达到集思广益、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之效,以提高?W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的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现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步入小学数学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

但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

(1)数学教师滥用小组讨论,缺乏科学性指导,不考虑数学问题的难易程度,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不会提高教学效率,反而降低了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也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2)小组成员随意划分,小组成员间的优势不能形成互补,再加上合作探究时,学生缺乏教师的科学引导,导致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效果不明显,教师教学也未能达到预期要求。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策略1.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优化合作建构合作学习小组科学合理的划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习惯、成绩差异等方面综合考虑小组的划分,并且需要合理搭配,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以使合作小组得以优化。

笔者是采用4人为一单位进行合作小组划分的,组织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组成员采用“一优两中一差”的比例进行划分,目的是让三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

小组成员的位置要做到相邻相近,以便教师随时组织课堂合作小组分析、探究、讨论数学难题,以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组内的明确分工,并依据小组成员的动态发展和综合表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小组合作能够有效进行。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论文10篇【论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论文10篇【论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寻找最适宜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内容,助推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注重探索,充分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内涵,有效避免在合作学习中出现较大的错误或误区,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小组合作;应用新课标对合作学习有着明确的规定:“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变通,以此来快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在校园生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教育的本质则是在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准上加以提升,激发其学习潜力,助推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学校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长远,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的多元化进步;学校以及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甚至是生活情况,明确个体的独特个性和需求,促进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学习和想象的空间。

”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效把握合作学习的机遇,将其学习效果最大化。

现将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分析如下:一、新旧知识的衔接人对新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现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将其进行组合、发散,融合新的知识点,从而达到充分掌握和运用的目标,以此为基础再行接收新的知识。

加之小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其需要一个学习和理解的过程,所以需要将知识牢记在心中时才能实现知识的运用。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的数学下册课本中,第二单元“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复习2的倍数的相关特征,让学生明白只要“个位上是0、2、4、6、8的所有数字都是2的倍数”。

在理解和充分运用2的倍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5的倍数额特征。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论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论文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它是根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设计,旨在改变过去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确实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起着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必须确立的一些理念:一、营造合作情境是前提教学时,要努力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合作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合作。

如教学“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围绕旅游经费的合理收支问题进行预算,在模拟设想中拿出一个最佳的'、最合情理的、最经济实用的经费收支方案。

同学们对此兴致盎然,参与热情高涨,纷纷动手动脑,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兴趣。

教师则边观察边指导,加上一些评价,鼓励进一步合作探究的兴致,从中不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而且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意识。

二、训练合作技能是关键学生只有合作意识是不够的。

因为在合作学习的初期,往往会出现混乱的局面,要么各执己见,争执不休;要么盲目附和,不知补充或否定,使合作流于形式。

这是缺乏合作技巧的表现。

因此在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促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感受成功,享受合作乐趣是保证“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渴望被人尊重与认可,而这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尤为强烈。

”因此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评价,鼓励他们互相督促、互相检查、互相评议、互相补充、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再适当点拨,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由自己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后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而且能使合作、评价形成良性循环。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例文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例文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例文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助学习,学生们能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的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进行讨论、交流,尤其是对数学疑难问题的破解上具有积极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例文篇1浅析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假如学生在课堂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

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收获更多。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很受重视的学习形式,尤其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人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

以下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1. 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意义革新的学习观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应该成为主动掌握知识的主人,而不应成为知识的奴隶。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重视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的角度提出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讨论研究,使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研究,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

同时,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减轻教育情境中不必要的竞争压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尤其是可以促进后进生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2.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1)减少班级人数,编制适当的组数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一个班的人数不能太多,一个班在50人左右、每组约6人,分为7~8组较为适宜,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参与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6篇)

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6篇)

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6篇)【摘要】随着教育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始逐步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合作教学模式一个有效的新模式。

其主要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为目的,组成不同的小团体,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内不断的讨论研究,发现问题与知识的盲点。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在过程中提高了思维创造和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应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教学方法,提高数学的教学水平,因此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在小组内各自分工,相互合作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对于它的定位可能理解不够,往往会忽视了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放任学生随意交流,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好。

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组交流过程中适当的参与到个别组中,及时指正学生的一些偏题现象,抓准切入点是团队合作的重要前提。

同时教师应该给每个小组的同学一个明确的分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准确,大家积极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能够取长补短,避免两极分化。

最后,一个小组内往往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习差的同学积极发言,而某些侃侃而谈不听取其他人意见的,教师也应该适当的出手加以矫正,只有小组内部积极和谐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1]。

二、加强小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一)做好分组的细节工作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基础工作就是做好学生的分组,这决定了小组教学模式的成果,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确定组员的异质性,即每个组内各个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应该有,通过组内学习基础优秀的学生来带动中等和较差的学生,一起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小组讨论时,学习好的学生也会比较比较有权威,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问题也能够及时的解答,相当于组长的角色。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小组合作学习在当今世界的教育理论中是比较受重视的理论之一。

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之后,小组合作学习便普遍开展起来。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参考篇1浅谈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合作学习技能指导与训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技能是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学习活动由学习技能构成,每一种学习活动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具体技能。

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学习是难以进行的。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

下面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熟练掌握合作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小组合作也不例外。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每个成员说出各自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

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二、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10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10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10篇摘要:合作学习的形式目前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已经屡见不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进行合作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合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下面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转变观念,加强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与作用。

1.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可替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着他们。

因此,要促使小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就要与学生主动沟通交流,积极地鼓励学生,使其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与希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使其养成合作的意识,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学生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问题完全地抛给学生,而要随时地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课程学习。

在合作交流结束后,教师要综合学生的观点,并适时地给予引导与点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找到正确的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初探王坦在《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合作学习的含义是:在教学上,利用小组使学生一起学习,使他们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以及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下面我对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科学的方法是合作的利器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分组,有效的分组才是合作学习。

专家研究表明:1.合作小组的成员以4—6人为宜。

2.组员搭配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为了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3.小组成员的”角色互补”,小组内的角色分配要明晰,并要对合作组内的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等角色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

如主持人怎样进行组内分工、怎样综合多数人的意见、怎样督促合作顺利进行?又如每个组员如何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他人发言、如何修正别人意见、如何采纳他人见解……这样,才能确保每组每人在一个平台上展开合作,以利于学习的顺利开展,也才能将新课程追求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成为现实。

——”给孩子一张鱼网,让他们自己去捕获!”二、必要的技巧、合理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学生良好合作技巧的运用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保证,然而学生不是天生会合作,因此,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象,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吸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意见等。

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得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特定的职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小组中,每个职位都是轮流担任的,这样可以增进小组合作意识,增强合作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共2篇).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共2篇).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共2篇)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范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对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如今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而通过小组合作而获取知识的形式逐渐显示出其优势。

该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学习、交流空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小组合作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想要更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效率,需要结合现有问题逐一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现状;策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理都得到不同发展。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上学入门最基础的其中一项课程,学好小学数学是为以后更加深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根基牢固了,应对复杂的课程才能轻松自如,因此,学好小学数学至关重要。

为了让同学们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加透彻,老师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其中分组学习的方法普遍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分组学习的优势通常来说,在小学阶段,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难度系数较高,另一方面,数学是一门单一枯燥的学科,学生在对待数学问题时需要承担更多的学习压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一条生动有效的教学途径来作为缓冲,不仅会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此讨厌数学这门课程。

与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同,通过分组来学习数学知识,除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提供了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数学成绩。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作者:申艳芳 小教一级 峰峰矿区界城教育管理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使置身班集体中原本孤立的个体,在合作问题的“聚集”下,排除个体而群策群力,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

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对他们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一、培育学习小组,逐步掌握合作技巧(一)分阶段培育学习小组的原则。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学习小组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

合作学习为什么强调异质分组呢?这是因为同质分组已被实践证明是弊多利少,它容易养成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的心理,而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我平时在班上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二名是中等生,他们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性格、脾气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

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基本上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

(二)组员编号原则凡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

如何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步、成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呢?组员编号的分组原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

首先,是对“一言堂”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挑战。

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处于课堂的支配地位;同时学生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在平等的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教师也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导演,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理解、认知、质疑、创造、体验、交流和表现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是经过课堂观察发现: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具备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

以上问题的症结所在实质就是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为此我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

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

如:每组3-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其余为监督员,负责监督操作员的操作和记录员的记录。

课题研究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课题研究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50224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本文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一、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合作学习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路子去思维、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怎样学习。

这种方法的学习远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形成了双向反馈的模式。

教师能从合作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拨、引导,使学生顺利地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采用问题提出、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

“引”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然后,教师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自学定标定向,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后,再由学生阅读教材,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数学论文_2.do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数学论文_2.do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数学
论文
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象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绕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

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
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一问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中,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和讨论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为学生搭建自由探究的平台,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根据身边的材料自由探究,自主发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笔者在2006年十月开了这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中学生学习兴奋,积极主动,课后这种利用操作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同行们的认可。

为了深化教学研究,我把这堂课写成案例,旨在与同行探讨教学的新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案例描述如下。

二案例描述(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探索1.同学们想知道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吗?(课件显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2.你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吗?〖设计意图:回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加强三角形与过去学过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课件出示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要知道这条红领巾需用多少布料,该怎么办?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4.首先请你们猜一猜,三角形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学生猜)〖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袋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研究,看谁能利用这些图形动手操作,认真思考,用多种方法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摘要:“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多年。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重要学习方法之一,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当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对合作需求的比重越来越高。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策略,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被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一)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

(二)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自2011年10月始,笔者在探索、研究、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流程为:创设情境、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展示交流、评价体验----巩固练习、点拨提升----达标测试、拓展延伸。

关键词:自主;合作;小组;展示;交流;提升;体验;拓展
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两种有利学生增长技能、提高创新和研究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将这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笔者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模式流程为:创设情境、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评价体验----达标测试、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景,问题导学,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动机。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

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的状态,创设良好的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
积极性有着巨大的作用。

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二年级《平均分》的时候,在教学之初,就用多媒体创设同学们春游的情景,里面蕴涵着该节课学生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
决的数学问题。

这一方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主旨,另一方面也为下面的探索研究准备好了素材。

二、自主探究,经历知识、技能发现与发展的过程;小组合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合作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统计观念、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念的形成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在过程中体验和发展的;应用意识的培养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这些过程目标实现的根本就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就要求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堂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锤炼自己的思想,逐步使自己的经验合理化。

因此,需要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不断的反思。

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二年级“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探究新的算法,每一种计算方法的探索,都是由学生借助于操作小棒,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所得到。

真正体现了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索的过程。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研究,取长补短,相互帮助,从而使自己的思路更广,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多更佳,进而揭示知识规律。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三、展示交流,在接纳与批判中完善;评价体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在课堂上,要把握合适的合作时机,积极营造和谐的合作交流的情境,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争论、倾听与反思,让他们在接纳与批判中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每次合作的契机,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倾听中得到启迪;在需要帮助时,有来自伙伴的援助,让他们既准确又迅速的去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另外,在每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具备感性知识的时候,引导他们合作探究,让他们领略他人思维的策略和方法。

质疑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学生除了倾听别人的发言,博采众家之长的同时,也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批判的接受,而不是盲从。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计算0.67÷0.22=67÷22=3……1,刚开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正确的,只有极少的学生感觉不正确,这里就引起了学生的疑问。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去探究问题的实质,找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展示交流中,老师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予以评价,使他们获得自主探究知识的情感体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途径,使学生对此有所感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
获取主动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探究出多种和最佳算法总结出法则后,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今天我们同学经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究,获取了许多新知识。

大家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这节课探究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如何来探究的?我们有哪些收获?学生通过老师的激励评价,产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愉快体验,更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四、巩固练习,探寻规律,开拓学生的思维;点拨升华,引导建构提高。

在探究、评价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老师要精心设计练习,既让学生更进一步巩固新知、掌握技能技巧,又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有效的新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有效参与,探寻规律,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在老师评价和学生自我总结后,老师组织这样的练习:
1.学生自己出两个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题目,用竖式计算,做完后,互批互改。

2.学生计算:24×63 36×42 12×84 48×21
做完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找出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让学生在巩固笔算的同时,有意识地安排蕴含规律的两组算式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究,学生感到其乐无穷,兴趣盎然,学
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发现这两组是回文算式,每一组两个算式的积相等,还发现
24×63=36×42 12×84=48×21
学生寻找有这样规律的算式,有较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巩固练习中,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

因此,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观察,适时介入指导。

在适当时机,教师对探究和合作的方向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体会拨云见日的感觉,使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统一。

五、达标检测,注意及时反馈;拓展延伸,在实践中求创新。

达标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又是对本节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

这一环节,意在注重课堂40分的教学效果。

数学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探索、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据已知推测未知是这种训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

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

如,教学《找规律》后,我让学生分小组为黑板报设计有规律的花边,为“学习园地”设计有创意的花边,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花边新颖、漂亮,
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规律的知识,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用数学思维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体验在生活中“用数学”带来的乐趣。

在不断的应用中,再去发掘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我认为,采取这种模式实施教学,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合作性,学生成了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和积极的探究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霞编著,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