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ppt课件

合集下载

《韩非子·五蠹》课件

《韩非子·五蠹》课件

五蠹的种类及特点

比喻人过于自信,自大,骄傲自满,不知检讨。

指人的淫欲,不加控制而变得肆无忌惮。

描述人为了享受,追求舒逸,放任自己。

指人的狂热,目的不纯,行为胡乱而不顾后果。
五蠹的危害与影响
1
危害
让人们迷失了自我,无扼杀了人的潜能和生命力,让人逐渐消沉。
3
后果
会让人失去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并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怀疑和迷惑。
如何避免五蠹的产生
1 克制自我
时刻警惕自己的骄傲和自满,不伤害别人,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2 塑造健康心态
化腐朽为神奇,积极面对有可能引起不良情绪的事物,转化为精神上的享受。
3 严格要求自己
不满足现状,不放弃探索和追求,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何处理已经出现的五蠹
反思自我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找出 自己身上的五蠹症状,扎根于 其内部原因,从自身找出解决 之道。
寻求帮助
和朋友、家人或心理医生交流, 寻求支持和帮助,一起排除症 状。
寻找兴趣
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防止 心情低落,对人生充满希望和 信心。
范例分析:历史上的五蠹案例

曹操,魏国时期的权臣,全盛时期,其实力和影 响力无人能比。

刘秀,创立汉朝元年后,早期的劳模被后来的花 瓶皇帝所取代。

西施,春秋时期的美女,据传如果她脱光衣服, 月光也会蒙上脸。
3 五蠹的应用方法
了解五蠹的内涵和特点, 不断努力自我提升,勇于 承担责任,为自己而活, 为社会而活。
《韩非子·五蠹》PPT课件
欢迎来到《韩非子·五蠹》PPT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古老但至今仍然有着 深远影响的经典文献。

《韩非子的思想》课件

《韩非子的思想》课件
分析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反思和 批评观点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 演示
国家利益至上主义
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含义 探讨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意义和定义
韩非子对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阐述
分析韩非子对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详细阐述和相 关观点
知行合一思想
1 知识与行为的关系
探讨知识与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和互动作用
2 韩非子如何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解读韩非子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倡导和实践方法
3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演示
人性本恶思想
人性本恶思想的概念
探讨人性本恶思想的基本含义和理论观点
韩非子关于人性本恶的论述
分析韩非子关于人性本恶的深入论述和思考
结语
韩非子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总结韩非子思想对古代和现代思想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分析韩非子对阴阳家思想的批评和不同观点
法家思想
1
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介绍法家思想的核心特征和重要原则
2
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探讨韩非子在法家思想发展中的贡献和影响
3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演示
强权统治思想
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论述
探讨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观点和 论证
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批判
现实意义与启示
探讨韩非子思想对现实社会和个人的启示和应用
《韩非子的思想》PPT课 件
这是关于古代中国哲学家韩非子思想的PPT课件。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一起来 探索韩非子思想的概述和重要观点。
概述
韩非子简介
了解韩非子的背景和生平
韩非子思想的地位
探讨韩非概述
探究阴阳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
韩非子对阴阳家思想的批判

韩非子政治主张PPT课件

韩非子政治主张PPT课件

政 治 主 张
依法治国
韩非子著作吸收了儒、法、道诸家的 一些观点,以法治思想为中心。他总结了 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 的政治思想体系。 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 须遵法。 尤可称道的是,韩非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 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 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 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谢 谢!
评 价
• 司马迁指韩非子好‘刑名法术’且归本于‘黄老之学’, 司马迁在《史记》评曰:“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 其极惨礉少恩。” • 秦始皇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 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 毛泽东在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时批注道:韩非子师 从于荀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法治、术 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 • 梁启超则提出“只有法家的法治主义 才能救中国”。
主 要 作 品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
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 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 作品。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 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 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 提供了理论依据。
主 要 作 品
• 《韩非子》其中以下列五篇最能代表其思想:
政 治 主 张
唯物主义
韩非子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他认为“道” 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 了“道”才有了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 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 之物,恃之以成。” 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 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 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 之文也。” “理”在韩非看来,就 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 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韩非子《五蠹》优质课件

韩非子《五蠹》优质课件

* 前236年(韩王安二年) 四十五岁
李斯奉秦王命到韩国,促其速降。在这次出使韩国过程 中,会见到十五六年未见的韩非。韩非出示《孤愤》《五 蠹》等篇章,李斯看后,把作品带走,传至秦王手中。韩 王在危急关头召见韩非,“与韩非谋弱秦”。
* 前235年(韩王安三年) 四十六岁
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 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 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派 韩非出使秦国。
法家的思想主张
• 1、趋利避害的人性论→信赏必罚的法治论 • 2、与时偕变的历史观→顺应世事的变法论 • 3、稳定优先的秩序观→加强中央集权 • 4、富国强兵的社会观→崇尚功用、重农抑 商 • 5、天下大治的正义观→赏善罚恶、终在利民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 贵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 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 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 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 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 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 《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 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 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 韩非子简介 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 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 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 “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 “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 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 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 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 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 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 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 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 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 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 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子课件..PPT文档23页

韩非子课件..PPT文档23页

韩非子课件..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源自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韩非子选读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韩非子选读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法家思想
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 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 论依据。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 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 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代封建社会的 政治与法制主体。
韩非子其文
《韩非子》选读
韩非子其人 韩非是战国末期(前475-前 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 集大成者、散文家。 他是韩国的贵族,后世称他为 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 子。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 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 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 《孤愤》《五蠹》等文,这些作 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 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 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 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 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其 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韩非被 迫服毒自杀。
卜氏子妻:
用先王治理天下的制度、方法来治理 当下的社会(按一个久远的模式来裁制 新的现实)和卜氏子妻做新的破被子一 样荒唐可笑。
燕相说郢书:
当今社会上的学者多数都像燕相解说郢 人的信那样来解说古代帝王的话。那么 所谓法先王,又如何能够真正地做到呢?
形象地说明了对古代帝王的话进行 郢书燕说似的猜测的可笑与不可靠。
使其妻为裤 动词,缝制 以郑为亲 以为,认为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动词,担任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目的连词,来
何不试之以足 介词,用
以 乐羊以有功见疑/国以治 介词,因为
故先以其女妻胡君 介词,把
而民悦之/而鲧禹决渎 因果连词,因而 而 折颈而死 连词,表修饰
而身为宋国笑 连词,表转折
古今异义
论事之事,因为之备 根据,替 宁信度,无自信 信自的倒装 不法常可 不效法 桀、纣暴乱 残暴昏乱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治国措施。治理

课文PPT_韩非子选

课文PPT_韩非子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强调法冶,在不枉法的前提下, 自己依靠自己,不逾矩,才最牢靠
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衬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他卖酒时,量酒斤两 很均等准确,对待客人十分恭敬,他酿的 酒十分醇美,酒旗悬挂得很高,然而酒就 是卖不出去,以致于酒变酸了。他觉得很 奇怪,便去询问他所认识的乡里中的长者 杨倩。杨倩说:“你的狗太凶猛了。”
把在宫内窥刺君主的想法告诉外面的同党, 内外勾结,扩大权势,群臣百官因此窃取 了君主的威势。这样的官吏,如果不杀掉 他们,就会扰乱法治;如果要杀了他们, 君主又不能安坐其位,他们占据重要地位, 拥有权势,这些人就是国家的社鼠啊!”
所以权臣掌握权柄,操纵法令,向人表 明,为我卖力的人必定有利,不为我卖 力的人必定有害,他们就是猛狗啊。国 家的大臣像猛狗一样,迎面去咬贤士; 左右亲信又像社鼠一样,窥探君主的想 法,而君主却不觉察。这样,君主怎能 不被蒙蔽,国家又怎能不败亡呢?
占据重要地位,
说明铲不铲除权
映衬
● 拥有权势。
臣,进退两难
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有二解: (1)因此发财了。 (2)因此窃取了君 王的威权势力
第二段课文
段旨
段析 语译
课堂 Q&A
●●

♦ 得到利益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子与韩非子》课件

《管子与韩非子》课件
结论
管子与韩非子各有特色,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我们应当继续弘扬他们 的思想,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韩非子的学说是法家思想的代表,强调法制,反对纵欲放荡。他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管子与韩非子》
管子与韩非在中国思想历史上的地位
管子和韩非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思想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贡献。他们的思 想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并对后人的思考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管子与韩非子》
《管子与韩非子》PPT课 件
《管子与韩非子》
管子简介
管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有深远的影响力。他的学说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以德治国的政治 思想。
《管子与韩非子》
韩非子简介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重视法制,反对纵欲放荡。他提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对中国思想历史产生 了重要影响。
《管子与韩非子》
管子与韩非子的关系
管子与韩非子相互影响与借鉴。虽然他们的学说有所不同,但在推动中国古 代思想发展和对国家的影响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管子与韩非子》
管子学说
管子的学说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出奇制胜的战争思想和以德治国的政治 思要指导。
《管子与韩非子》
韩非子学说

《韩非子·说难》课件

《韩非子·说难》课件

二、背景材料
关于《韩非子》
• 《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 篇,今存。
三、文本内涵解析
• 第一段:讲君主之心难测。 • 第二段:从反面列举游说人主之难:
七种身危,八种忌讳。 • 第三段:从正面论述游说人主应投其寓言故事具体说明无
撄人主之逆鳞的重要性。
五思考与讨论本文反映了封建专制君主所具有的绝对权力说说你如何理解和评价韩非子的观点
《韩非子·说难》
一、文学知识要点
• 1. 先秦哲理散文的成熟形态。 • 2. 严密周详的说理。 • 3. 犀利冷峻的风格。 • 4. 寓言故事的运用。
二、背景材料
关于韩非子
•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 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 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 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 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 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 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 反举浮淫之蠧,而加之于功实
四、文本艺术分析
1.文章风格峻峭挺拔,锋芒毕露,语言犀 利,直言不讳。
2.文章的论说形式多样,有正论,有驳 论,有说解。善于围绕中心议题、抓住 关键和要害进行论述。论证精密周详、 条理分明,说理深刻透彻,语意鲜明直 露,有很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五、思考与讨论
• 本文反映了封建专制君主所具有的绝 对权力,说说你如何理解和评价韩非 子的观点。
二、背景材料
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 武犯禁。寛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 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 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 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蠧》、 《内外储》、《说林》、《说难》十 余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 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 脱。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子课件

韩非子课件

强调法律和制度的作用
重视功利主义
法家认为法律和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 、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手段,主张以 法治国、反对人治。
法家主张以功利主义为原则,认为国 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是最高目标, 反对空谈仁义道德。
主张君主集权
法家认为君主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力, 实行集权制,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 定。
法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主张以德治国, 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韩非子则更注重实际功效和功利主 义,认为仁义不足以治国,强调以法治国,通过法律制度来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儒家提倡君子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 和自我约束。韩非子则更注重君主的权力和统治,认为君主 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通过法律和制度来控制和约束臣民的 行为。
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韩非子的著作与贡献
韩非子留下了《韩非子》这部著作, 共55篇,全面阐述了他的思想体系。
韩非子的思想为秦朝的统一和治理提 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他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著作还对现代法学、政治学等领 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 价值。
01
02
03
效率为先
韩非子重视效率,提倡以 实效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组织纪律
韩非子强调组织纪律,提 倡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助 于提高管理效率。
人才选拔
韩非子重视人才选拔和培 养,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具有借鉴意义。
韩非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社会秩序
韩非子主张维护社会秩序 ,提倡社会和谐稳定,有 助于解决社会矛盾。
韩非子课件
目录
• 韩非子简介 • 法家思想 •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 韩非子与其他思想家的比较 • 韩非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韩非子的思想ppt课件

韩非子的思想ppt课件
21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2)“柄者,杀生之制”
明主驾驭臣下之“柄”:“明主之所导制其臣 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杀 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 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 矣。”
为什么“二柄”具有如此威力?“夫虎之所以 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 虎反服于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 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术者,藏之於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 者也。” 之二,“术”的重要作用
“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 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之三,“术”的主要特点
27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君主独操:“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 隐秘性:“术不欲见。” 之四,如何运用“术”? 就君主自身而言,关键要:“去甚去泰,身 乃无害。权不欲见,素无为也。” 防范“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 术:一曰同床,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 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强,八曰四方。”
(3)申不害。“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 名”,主要讲术。
5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4)《商君书》。“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 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少 好刑名之学”。后“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提倡耕战和以法治国,突出重罚。
(5)韩非子。“综集大成,为法家学术之总 汇”,“韩非综合三家,以君势为体,以法术为 用,复参以黄老之无为,遂创成法家思想最完备 之系统。” 是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形成的最主要推 动者。
《人物志·流业篇》中说:“建法立制,强国富 人(兵),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
章太炎说:“著书定律为法家”。 如果是法家学派的一定会把“法”放在中心 位置。这个“法”是广义的“法”。

国学韩非子PPT课件

国学韩非子PPT课件

• 《韩非子》中的第一把利刃是“法”,法既是 抽象意义的法律法规,也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韩非首先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四个字,他举 例说,赵国上地守令履新伊始,体察民情,行 至石邑山中,见到陡峭如墙、深可百仞的绝壁 山涧,发现一个现象,无论健康人,还是盲聋 残障人、无知婴儿,甚至马牛羊等,没有一个 敢靠近山涧的,因为大家都明白:“入此山涧 必死”。然后他推衍出一个结论,国家的治理 ,也必须有一道最基本的底线,这条触之必死 的底线,就是法。建立并掌握了这个底线,国 可大治。
• 韩非还用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解释历史现象,形成了他的 进步历史观。他以人口增长、利弊权衡、经济发展等作为 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他认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 因循守旧、复古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他用“守株待兔”这 个寓言故事,猛烈抨击顽固守旧的陈腐思想,为推行他的 革新变法主张寻找理论根据。
• 韩非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和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提出了 “质量互变”的看法:“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 之物,族必起于少。……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 大事必作于细。……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
•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尤其突出,他在中国逻辑学史上 第一次提出了“矛盾之说”,给矛盾律提供了正式的称 号。而且他在解说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观点时就比较充 分地论述了矛盾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人有祸 ,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 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 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 ,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 ‘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 这是对韩非以及《韩非子》的一种一般性的传 统理解。
• 而在积极倡导依法治国的当代中国现实背景中 ,当我们崇尚国学、重读经典时,发现《韩非 子》的意义远非如此。《韩非子》对于我们复 兴传统国学、建设法治国家、回应主流思潮乃 至提升人格境界都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下 面我就从一把金钥匙打开国学九扇门、三把利 刃破解法治吏治难题、轴心时代精英与千年伟 人共鸣、一剂良药净化性情灵魂四个方面对韩 非子进行解读。

第七单元《韩非子·子 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36张PPT)

第七单元《韩非子·子 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36张PPT)

第四则故事说明 了一个什么道理?
绍绩昧借醉酒, 表达对帝王响亮的警 示 ,说明“勿以恶 小而为之”的治天下 的道理。
1.5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有的)宦于晋,或宦于荆。 犁锄曰:“假(借)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 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 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祸患) 其不救乎!”
《韩非子·说林上》
翻译:杨子经过宋国东部的一家旅店,住在旅店里。店老板有两个妾, 长得丑的地位高,长得美的地位低。杨抄子问这其中的原因,店老板回 答说:“漂亮的人自认为漂亮,我并不觉得她漂亮;丑的人自认为丑, 我并不觉得她丑。”杨子对学生说:“实行贤德而去掉自认为贤德的思 想,到哪里不会受到赞美呢?”
翻译:曾从子是一位善相剑之人,(客游卫国)卫君抱道怨吴王, 曾从子就说:吴王好剑,我是相剑者,请大王让我去为吴王相剑, 拔出剑给他看,乘机将他刺死。卫君却说:“你这样做并非缘于 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富强,卫国贫弱,你如果真去了,恐怕你 为吴王把这一套用在我身上。”于是就将曾从子逐走了。
第六则故事说明了 一个什么道理?
第十四则故事说明 了一个什么道理?
启示人们不要为了眼前
的小利,而忘掉了维护共
同的根本利益
选文一共用了14个故事,这些 故事可以分为2大类,一类是剖析人 性的弱点,共10例;一类是蕴含着 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共4例。韩 非子或使用散见在史书的例子,或使 用民间的传闻,或独自创作,化抽象 为具体,用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地 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见 识呈现出来,在平实中见神奇,语言 冷峻犀利,韩非之文形成冷峻峭刻、 锋芒毕露的风格。在先秦诸子之文中 自成一家,独具特色。
......
翻译:庆封在齐国作乱而想逃跑到越国。他同族的人对他说:“晋国 近,何不到晋国去呢?” 庆封说“越国远,有利于避难。” 他同族 的人对他说:“改变这作乱的心思,居住在晋国就可以了;不改变这 作乱的心思,即使居住在遥远的越国,难道就可以安宁了吗?”

《自相矛盾》ppt课件全篇

《自相矛盾》ppt课件全篇
你行吗
作业: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自相矛盾的故事,编一个故事,题目为《新编自相矛盾》。
译文
“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穿它。”
“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刺穿。”
“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寓意
寓言中的道理或敎訓
自相矛盾的寓意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自吹自擂,要实事求是。
《自相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_____,讽刺了____中的这种现象。告诫人们说话做事不要_____________

填一填:进攻用( ),防御用( )。( )要( ),才利于攻,( )要( ),才利于挡。



尖利

坚固
一个楚国人( ),先夸口说( ),又夸口说( ),围观的人问他( ),他( )。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刺穿。”一个人反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人回答不上来。
自 相 矛 盾【战国】《韩非子》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的尊称。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 教学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 教学课件(共49张PPT)

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
第一则选文: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孔子 出,子圉入,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孔 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 君。”
【翻译】子圉将孔子引见给宋国太宰。孔 子走后,子圉问太宰对孔子的看法。太宰说: “我见过孔子后,看你就如同蚤虱那么渺小 了。我要把他推荐给宋君。”
【翻译】重的被杀死了,轻的被人怀疑,那 么不是明白事理困难,明白事理之后正确处置 才是困难的。
参考译文
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 》 第二则选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自己量 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主要是要求学生体会《韩非子》故事的丰富和 奇妙。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 年(约前281年—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 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 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 的集大成者。
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 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
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 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画像
《韩非子》 全书
不得志的韩国公子
《韩非子》原本一
《韩非子》原本二
《韩非子》原本三
韩 非 子 《 孤 愤 》 篇
韩 非 愤 而 著 书
重点问题解析
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 》
(1)指出下列蓝字的读音
耒(lěi)
不胜 (shēng)
第二段选文: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 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 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 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教学课件

韩非子教学课件
▪ “道”不是在万“理”之外的另一种规律,“道”就在万“理”之中。 “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解老》)
▪ 韩非第一次把自然界的规律分为“道”和“理”。他说:“理者,成 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解老》)这就是说,“理” 是构成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而“道”是使万物所以成为那个样 子的一般规律。
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a
17
五. 思考
▪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 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 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
a
18
Next Time:董仲舒
▪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
部分
a
19
The End
a
20
a
12
4. 二柄
▪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 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 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二柄》)
a
13
▪ 道与理 ▪ 缘道理
三. 道与理
a
14
三. 道与理
1. 道与理
▪ “道”不是什么精神主宰,没有任何神秘色彩。他明确地讲:“道者, 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合)也。”(《解老》)
▪ “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解老》)
a
15
2.缘道理
▪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妄)意度也。” (《解老》)
▪ “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 (《扬权》)
▪ “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解老》)
▪ “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备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要注意的是 ,“术”与公开的“法”
不同,它是隐蔽的。君主要在不动声色之中就 驾驭着群臣。只要有了这样高深莫测的“术” 和严厉的“法”,国君就能够将一切权力集中, 从而独揽政权。
13
* “法”和”术”都必须以掌握“势”为前提,同 时为“势”服务。
“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 有势之于无势也。”
“术”:指人主操纵臣下的手段,特别指不露声色而辨别 忠奸,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
“势”:指权势,和慎到主张要把政府的权势尽量扩大而 且集中在人主手里,使他成为恐怖的对象,好镇压臣下。
韩非在三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主 张君主治理天下要厉行法治和掌握“术”和“势”
11
厉行法治
施法三原则: • 赏罚分明
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6
二、主要思想主张
* 人性观 ——“性恶论” * 继往开来的法家思想
* 进步的历史观
7
(一)、继承其师荀子的“性恶论”, 但舍弃了其师的“人性改造论”
• 荀子认为,人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恶, 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但通过礼义 可以加以矫正。他认为,圣人也不是天生 的,只要坚持不懈地以礼修身,普通百姓 都可以成为圣人。
——《韩非子·备内》
医生替病人看病治伤,不是因为医生的心地善 良,道德高尚,而是由于诊金的诱惑,所以车匠造 好车子,就希望别人富贵;棺材匠做好棺材,就希 望别人早死。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别人 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
9
面对这样的人性,他认为用道德教化是缘木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鱼,唯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
韩非子
•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 历史上最悲哀的学者 • 结巴的雄辩者 • 权术理论家
1
生平经历 主要思想主张 代表作——《韩非子》
2
一、生平经历
* 前280年(韩釐王十五年) 出生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 “为人口吃,不能道说”
* 前278年(韩釐王十七年) 三岁
秦强大,在七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毗邻的韩国直 接受到秦国的威胁
* 前262年(韩桓惠王十年) 十九岁
此前接连三年秦对韩攻城略地,这一年,秦将白起率 兵攻韩,一下攻取五十城。韩国统治层开始分崩离析,青 年韩非开始上书给韩王
3
* 前257年(韩桓惠王十五年) 二十四岁
“数以书于韩王,韩王不能用”,愤怒于韩王“治国 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功实之上”,于是开始 埋头著述。
5
* 前234年(韩王安四年) 四十七岁
韩非到秦国,上《存韩》书,批评李斯,揭大臣姚贾之短。 由此得罪了李、姚二人,二人在秦王面前说:“韩非,韩之诸 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 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前233年(韩王安五年)
四十八岁
秦王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药,令非自杀。“韩非欲自陈,不
14
* 前253年(韩桓惠王十九年) 二十八岁
投奔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同学有李斯等人。
* 前247年(韩桓惠王二十五年) 三十四岁
韩非和李斯学成,先后告辞老师荀子。韩非返回韩国, 潜心于写作,积之年月,成“五十五篇,十万余言”,李斯 西行入秦。秦国全部占有韩国上党郡。
4
* 前236年(韩王安二年) 四十五岁
“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
——《韩非子·难势》
结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君主如果能够坚 守法度拥有权势就能治理天下,如果背离法度丢下权势则会 使天下大乱。
总之,在“法”、“术”、“势”三者之间,“法” 是根本“势”是基本前提,“术”是执行“法”的 必要方法。三者都是君王统治天下所必须的。
• “法不阿贵”
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而不能偏袒地位高的人,即做到“法 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2
掌握“术”和“势”
* 韩非总结了商鞅只讲“法”不讲“术” 的弊病,指出君主要维护统治,不但需要 “法”还需要“术”。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
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定法》)
• 韩非主张人性恶比荀子更加鲜明彻底。他 认为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人们的行 为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利益,而不是道德。
8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 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 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 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 死也。”
“法者,……赏存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 “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
• 执法严厉
法令的实施,要能够使聪明的人无法狡辩,再勇敢的人也不敢 与之抗争。“使吾法之无赦,犹如涧之必死也,则人莫敢犯 也。” 法令的只有实行严刑酷罚,谁违反了谁就死无赦,人民才会顺 从,社会才能安定。
必待州部之严刑者。“
(《五蠹》)
就这样,从“性恶论”出发,韩非提出了要
实行法治的思想。
10
(二)、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韩非在“性恶论”思想基础上,继承和总结了商 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殃的“法 ”,申不害 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提出法、术、势 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法”:指法令。商鞅主张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 奉法遵令的人无所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
们遵守规则,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促进整个 社会的发展,保证国家的长久治安和社会的稳定。
“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
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
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
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
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
李斯奉秦王命到韩国,促其速降。在这次出使韩国过程 中,会见到十五六年未见的韩非。韩非出示《孤愤》《五 蠹》等篇章,李斯看后,把作品带走,传至秦王手中。韩 王在危急关头召见韩非,“与韩非谋弱秦”。
* 前235年(韩王安三年) 四十六岁
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 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 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派 韩非出使秦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