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森林资源保护与景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山森林资源保护与景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课题名称论林业发展

——武夷山森林资源保护与景区生态环境可持

续发展

一序论

武夷山保护区位于闽赣边界武夷山脉北端,属闽西北隆起带中的邵武—建宁拗陷带,具有地势高,起伏大,多垭口的地貌特征,保护

区内平均海拔1 200m,最高处达2 158m,最低处仅300m高差极为悬殊。河流侵蚀切割深度达500m〜1 000m,沟谷相间,山势雄伟。

武夷山属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海拔 1 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 1 500米以上的有112座, 2000米以上的有7座,主峰黄岗山2158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也是华东大陆最高峰,号称“华东

屋脊”。

本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

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特点。境内以黄岗山为主峰的海拔1800m以上的山峰有34 座,在西北部构成一道天然屏障; 冬季阻拦、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入侵, 夏季抬升、截留了东南海洋季风,形成了本区中

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8.5 〜18?,年平均降雨量为1

486mm〜2 15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 年平均雾日达120d。由于山势陡

峭,群峰林立,既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

了海洋的温暖气流,使这个地区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

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共分布有11 个植被型, 1 5个植被亚型,25个群系组,

57个群系,170个群丛组,其中集中连片的一千多亩保存完好的南方铁杉举世无双,非常珍贵。区内已定名的高等植物种类有267科1028属2466种、低等植物840种。

武夷山的森林资源保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行政保护

阶段(1979——1992年),这个阶段主要依靠政府行政命令的强制保护,建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第二阶段是世遗保护阶段(1992——2001),这个阶段主要是配合世界遗产保护,对森林资源价值的重新评估和认识,1992年开始筹备申请世界遗产,1998 年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1999年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成功;在这个阶段,武

夷山普通民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重大提高,基本上环境保护的概

念已经深入民心;第三阶段是(2002 年至今)这个阶段是森林环境保护概念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结合,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景区

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武夷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保护环

境不再只是单纯的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方式,它还成为了一种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二、本论

(一)武夷山森林资源概况

(二)武夷山森林资源保护

(三)武夷山核心景区生态环境建设

1

徐凯隆

针对武夷山特色的旅游经济的发展特色。展望未来,为了更加合理的运用武夷山的

森林资源,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浅谈一些见解武夷山保护区位于闽赣边界武夷山脉北端,属闽西北隆起带中的邵武—建宁拗陷带,具有地势高,起伏大,多垭口的地貌特征,保护区内平均海拔1

200m最高处达2 158m,最低处仅300m高差极为悬殊。河流侵蚀切割深度达500m〜1

000m,沟谷相间,山势雄伟。武夷山属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海拔1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377 座,其中1500 米以上的有112 座, 2000米以上的有7 座,主峰黄岗山2158 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也是华东大陆最高峰,号称“华东屋

脊”。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随海拔递增,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

带(350-1400m,山地红壤)、针叶阔叶过渡带(500-17000,山地黄红壤)、温性针叶林带(1100-1970m,山地黄壤)、中山草甸(1700-2158 m山地黄红

壤)、中山苔藓矮曲林带(1700-1970m,山地黄壤)、中山草甸(1700-2158m,山地草甸土)五个植被带,分布着南方铁杉、小叶黄杨、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的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岩生性植被群落。常绿阔叶林是本区生长发育最稳定的植被类型,又是中亚热带水平地带性植被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海拔1100米以下的低山区,它们的组成者

2

为四季常绿的阔叶树。壳斗科植物是这种森林中最主要的成员,以甜槠、丝栗栲、罗浮栲、硬斗柯、铁椆等最为多见。其次为樟科的红楠、黑壳楠、黄楠、新木姜子等。还有山茶科和木兰科的紫茎、木荷、厚叶杨桐和深山含笑、假地凤皮、武夷木莲等,均为乔木层中的主要成分。灌木层也很发达,由细齿柃木、短柱柃、马银花、檵木、乌药、红花油茶等主要种类及其他伴生成分组成。草本植物较稀少,主要为蕨类植物芒萁和狗脊。整个群落外貌郁郁葱葱,常年翠绿,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多分布在海拔1100 米以下的山地、丘陵。

针阔混交林在保护区内的分布,在黄岗山海拔110 0〜1350米处较典型。主要以黄

山松等针叶树与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鹃花科等阔叶树种混交。

在黄岗山海拔1350〜1750米范围,可明显看出黄山松、柳杉、南方铁杉等

针叶树构成的针叶林带,面积相当大,自然更新良好。山地矮曲林主要分布在黄岗山海拔1750〜1900米范围内。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降低,风速加大,因云雾多而空气相对湿度大。这种特殊生境条件造成植物

生长缓慢,机械组织发达,株茎矮壮,森林呈矮化现象。木本层第一亚层的优势种为茶条果、江南山柳和南方红豆杉,第二亚层的优势种为小叶黄杨、岩柃和吕

宋荚蒾。山地矮林群落中,落叶树种也占一定的比例。由于林内环境阴湿,苔藓植物繁多,而草本植物不发育,主要是苔草属。

在黄岗山海拔1900〜2158米之间,生境条件显著变化,气温降低,风速加

大,并伴以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乔木树种难以生存,只有草本植物能够适应而形成次生性的亚热带山地草甸。建群种类有禾本科的芒、野青茅、野古草等,伴生植物有地耳草、尖叶唐松草、凤毛菊、千里光、苔草、苦荬菜等。草甸中还常发现有零星分布的黄山松、江南山柳、波缘红果树等,都很矮小。

3

在以上主要植被类型中,常有人工和半人工的杉木林,马尾松林和竹林镶嵌分布。其中一部分是人工种植的经济林,还有一些则是常绿阔叶林被砍伐后形成的次生类型。在大竹岚一带,是竹林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向有“竹乡”之称。其丿、

中方竹、肿节竹和矮竹,均为该地区特有种。杉木、马尾松和毛竹也常与常绿阔叶树共生,形成常绿针阔叶混交林。

保护区中除了丰富的高等植物资源外,还有不少的低等植物,其中有的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仅就真菌而言,大约有几百种之多,它们与高大茂密的森林相依为命,因为全身不含叶绿素,只能靠其它植物供给它们生活养料。保护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