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doc
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分析英汉习语翻译
忻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0URN OF AL XI HOU T ACHE UN VERST NZ E RS I IY
Vo . No. 126 1
F b 00 e .2 1
从 英 汉 语 言 文 化 差 异 分 析 英 汉 习语 翻 译
为王 , 北面为朝” 南尊北 卑的传统 , 们常把南 的方位置前 , , 人
如“ 从南到北 , 南来北往” 等等 , 而英美人理解 汉语 中的“ 南 从 到北 ” 则用 “r o ht suh 来表达 。在汉语 中 ,东风 ” f m nr ot” o t o “ 即 是“ 春天的风” 故有“ , 东风报春” 之说 , 而英 国地处 西半球 , 海
“ 金 如 土 ” 挥 。 1源自 精 神 文化 差异 .体 , 中包括知识 、 仰 、 其 信 艺术 、 法律 、 道德 、 风俗 以及作 为社
会成员 而获得 的任何其 他 的能力和 习惯。 一个 民族 的语 言 ” 与该 民族 的文化存在 着千 丝万缕 的联 系, 互为 渗透 , 相互 依
存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 使用过 程 中形 成 的独 特 的固定 的表
达方式 , 是语言文化的结晶 , 它概括 了人类文 化经验的精髓 。 英汉两种语言 中都有 许多脍 炙人 口的 习语 。它们不 仅 言简 意赅 , 而且妙趣 横生。然而 , 由于两 国的文化形形 色色 , 言 语 多种多样 , 在进行习语翻译 时 , 我们有 必要 了解 双方 的语 言 文化知识 , 而更好 的掌握习语翻译的原则方法 。 从
( 与亚 当一样老 ) 因为亚 当是最 早 的人 类 , 以这一 习语译 , 所 为“ 很久 以前的 ” 。源 自希腊 神话 的 A h l’ el 人联想 cie S e使 l h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习语是人们在日积月累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表达思想的方式,是一种文化沉淀,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广义上习语包括成语(idioms)、短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alisms)、警句(epigrams)、名言录(quotations)、典故(allusions)、俚语(slangs)、歇后语(two-part sayings)等。
下面就探讨一下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根源及一些习语翻译的方法。
1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根源1.1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差异中国位于亚洲大陆,自古汉族人们的生活繁衍主要离不开土地。
土地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
比如:“土生土长”、“卷土重来”、“揠苗助长”、“瓜熟蒂落”。
英国是一岛国,历史上航海捕鱼是英国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习语源于航海事业或与水有关系。
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Still waters run deep(大智若愚)等等。
英语中有不少用鱼来比喻人的习语:a poor fish 可怜的家伙,a cold fish 冷淡的人,a shy fish 害羞的家伙等。
比喻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而英语则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常用“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来描述。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温柔、可爱、美好。
1.2风俗习惯的差异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
从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的翻译
一
-
I 五
川目
的 翻 译
4 06 ) 3 0 4
深受 各 自文 化传 统 的影 响 。 以英 语 为例 : 源 于 《 经 》 习 先 来 圣 的
语 有 :y o y tohfrtoh( 眼还 眼 , e efree, t o o t 以 o 以牙 还 牙 ) 语 出 希 ; 腊传 说 的 习 语 :r nh re 特 洛 伊 木 马喻 “  ̄a os ( r 内部 颠 覆 者 ” 。相 ) 比之 下 , 汉语 来 自历 史 故 事 的 习语 要 多 得 多 , 些 历 史 故 事 大 这 都记 载 于 我 国历 史文 献 中 。 如 : 司空 见 惯 ” 比喻 不 足 为奇 , 例 “ : 语 出 唐 . 《 事 诗 ・ 感 》 “ 故 知 新 ” 温 习 旧 课 , 以更 好 孟 本 情 ;温 : 可 地加 深 理 解 , 出 《 语 》 语 论 。 3社 会 和 自然 环 境 差 异 与 英 汉 习语 . 英 国是 岛 国 , 的 航海 业 一 直 颇 为 发 达 , 它 因此 英 语 中 就 有 大量 与 水 和 航海 有 关 的 习语 。例 如 :e po e S e do e w t k e n ’ h a vr a r e ( 力 图存 ) pa in ( 路顺 风 ) 奋 : l ns l g 一 i ai 。中 国是 以陆地 为 主 的 大 国, 自古 以来 , 国 人 以 农 业 为 主 , 以 习 语 中有 相 当一 部 分 中 所
一
“ 文生 义 ” 望
翻译
文 化 差 异 望 文 生 义
、
前言
“ 语是 语 言 词 汇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习 是语 言 的 民族 形 式 和 各种 修 辞 手 法 的 集 中表 现 ,是 语 言 中的 某些 部分 经 过 长 期 反 复使 用 后 自然沉 积 形 成 的形 式 固定 , 洁 明快 、 意深 刻 的 短 简 寓 语或 短 句 ” 胡 文 仲 , 0 0 。 文 所讨 论 的 习语 是 广 义 的 , 括 ( 20 ) 本 包 成浯 、 俗语 、 谚语 、 后 浯 、 歇 典故 等 。 对 于 英 汉 翻译 者来 说 英 汉 习 语 的对 译 是 一 项 挑 战 , 时 同 也是 增 进 自我 翻 译 修 养 和 英 汉 两 门语 言 素 养 的极 好 机 会 。 由 于 在 自然 与社 会 环 境 、 俗 习惯 、 史 文化 背 景 、 神 生 活 等 风 历 精 方 面 不’ , 同 中西 方 文 化 差 异 很 大 。 如 何 准 确 传 达 英 语 习 语 所 包 含 的 独 特 文 化 内涵 . 再 现 原 作 的 表 现 力 . 往 是 翻译 的 并 往 难点 。 二、 中西 文 化 差异 与 习语 表 达 形式 1风俗 和情 感 差 异 与 英 汉 习语 . 英 汉 民 族 习惯 的不 同 .造 成 两 者对 伺 一 事 物 所 赋 予 的 感 情 色 彩 或 意 义有 所 不 同 。 如 , 国 人 和西 方 人都 有养 狗 的 习 例 中 惯. 西方 人 对 狗有 好感 , 为 它 是 忠 实 可靠 的朋 友 。所 以在 英 认 语 中含 有 “ ” 习语 , 都 没 有坏 的含 义 .例 如 : c y o ( 狗 的 大 . l k g 幸 u d 运儿 ) “ ” 。 狗 在汉 民族 人 民 的心 目 中多 含 有 厌 恶 、 视 的感 情 鄙 色彩 , 关 狗 的 习语 大 都 含 贬 义 。如 :狐朋 狗友 ” 。 有 “ 等 2历 史和 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背 景 差异 与英 汉 习语 . 汉 民族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和 灿烂 的 文化 ,文 化 遗 产 极 为 丰 富, 西方 早 期 资 本 主 义也 有 过 辉 煌 的 文 明 史 。 因此 , 汉 习语 英 特 点 。 于 本 族 语言 的 优 点及 最 能 代 表 民族 的特 色 , 在 熟 悉 对 应 的基 础 上进 行 与 他 民族 语 言的 比较 ,合 理 运 用 本 民 族 语 言 的 特 色 , 能 与 他语 言和 谐 的 地 方 加 以 发 扬 , 对 于 其 主 要 冲 突 将 而 的因 素 , 可 选择 合 理 的 曲折 运 用 , 免 受 其 直 接 影 响 。 曲折 则 避 运 用 不 可理 解 为 错 误理 解 或 者 放 弃 3 对 他 文 化 的 学 习 和 了 解 。 由 于 本 语 言 的 学 习 环 境 和 . 社 会 影 响 . 们 在 实 际学 习 过 程 中 难 免 会 产 生 理 解 的 偏 差 , 人 而 这 种 偏 差 确 实 造 成 相 异 文 化 冲 突 的 重 要 因 素 。 此 , 否 因 能 完 全 理 解 相 异 文 化 的 特 点 和 价 值 . 是 能 否 可 以 解 决 冲 突 的 个 主导 环 节 。 于 他 语 言 的 学 习 , 教 价 值 观 念 的 接 受 及 对 宗 社 会 习俗 的 了 解 , 疑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对 于 可 以融 合 的 他 文 无 化 方 面 , 该 采 取 完 全 接 受 的方 式 , 对 于 相 异 方 面 , 取 应 而 采 辩证 接受方 式 , 为本 民族接受 的 , 取接 纳和灵 活运 用 , 能 采 对 于 不 能 接 受 , 者 无 法 调 和 的 , 可 采 用 曲 折 运 用 。 这 种 或 亦 曲 折 . 样 不 是 歪 曲 理 解 , 是 在 完 全 了 解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冲 同 而 突 转 移 或 者 文 化 代 替 ,即 以 本 民 族 的某 种 相 似 文 化 取 代 他 文 化 的 冲 突 成 分 , 对 于 这 种 相 似 文 化 的运 用 , 该是 双 方 而 应 均可接受 。 4冲 突转 移 或 文 化 代替 。 . 冲突 转 移 ( utrl ieso ) 将 c l a vrin 指 u d 由 于差 异 而 导致 的交 流 制 约 因 素 转 移 于 另一 种 双方 文 化 同 样 蕴 含 , 又不 冲突 的 有 利 因 素上 , 此 避 免 由 于相 异 文 化 产 生 却 以 的 直接 冲突 一 文 化所 蕴 含 的 相似 性 是 冲 突 转移 实 现 可 能 。 文 化代 替 (u u a rpa e e t是 指 将 冲 突 的 因素 因为 不 能 得 到 e h r lc m n ) le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与翻译
南宁职 业技 术学 院学报
J u a f n igP ltc nc o r l n n oyeh i n o Na
2 0 年第 1 卷 第 3 06 1 期
2 0 Vo . 1 0 6 1 1 NO 3 .
o o o e o
英 习文 差 与译 汉语化异翻
霍晓静
( 江苏宿迁学院 外语系 , 江苏 宿迁 )
【 摘
要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仅要译 出原语习
语 的形象 、 喻义, 要译 出其 民族特色和地 域色彩。从语用 的角度 出发, 还 着重论述 了英汉 习语的翻译
语, 即习惯用语 , 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
中形 成 的独特 的固定 的表 达方式 。 文所 本
不可分割。习语 中的文化因素则往往是翻译 中的
难点 。
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 包括成语 , 谚语 , 歇 后语 , 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 习语 。习语在语 言上具有精辟、 生动 、 优美 、 形象 、 通 俗、 寓意深刻等特点。由于地理 、 历史 、 宗教信仰 、 生
活 习俗 等方 面的差异 ,英汉 习语 承载 着不 同的 民族
一
、
英汉 习语互译与文化语境有关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可 以容纳文化的各个方面, 也可以反映文化 的任何内 容, 同时它也受到文化的制约。正如 JrLt a u o n所 i m
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他们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
H i jg UO X a o— i n
( u inC l g,S qa 10 0 i gu hn ) S qa o ee u in2 0 0 ,J n s,C ia l a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探析
20 0 6年 8月
邵阳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 l f ho acU i ri ( o i c ne ora o a yn n esy S ca S i c ) S j v t l e
Au 。 0 6 g. 2 0 V0 . 15 No. 4
俗习惯 、 教信 仰 、 宗 神话 故事 等 方面 的差异 , 汉 习语 子 , 英 英语 中的 bm o 一 词是外 来语 。又 比如 , 汉语 a bo 在
承 载着 不同 的 民族 文化特 色和 文化信 息 , 它们 与文化 的文化 氛 围 中, 东 风” “ 即春 天 的 风 , 而英 国 地处 西 半 传 统紧密相连 , 可分割。在英 汉互 译过程 , 不 习语 中的 球 , 温带 海洋性 气候 , 属北 报告 春天 消息 的却 是西 风 ,
在意义 和 结 构上 都 比较稳 定 的 语 言结 构。它 们 或含 迅速发展 和 大量 产 生 ” 而 英语 中 的同 义 习语 是 “i 。 le k 蓄、 幽默 , 严 肃 、 或 典雅 。不 仅 言 简 意赅 , 且 形象 生 mLhoI ' 象蘑菇一样 )这 是因 为我国盛产 竹子 , 而 1 lO ̄’ s' T ( , 而 动, 妙趣横 生 , 给人 一 种美 的享 受 。由于地 理环 境 、 且中国人 自古 以来就对竹 子有好感 。而英 国不 出产竹 风
第5 卷
第 4期
英 汉 习语 的 文化 差 异及 翻 译 方 法 探 析
杨 璐
(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 , 南 永州 4 50 ) 湖 2 0 6
【 要】 习语是一个国家民族智慧的结晶, 摘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的集 中 反映。文章从地理环境、 风俗
关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与翻译探讨
关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与翻译探讨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语言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习语是一种充满文化色彩的语言形式,它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是反映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习语翻译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文化差异文化是一种社会共同体中的共同思考方式。
在不同的文化中,习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因此,了解文化差异是进行习语翻译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 天气习语2. 社交习语英语中的社交习语非常多,如“How do you do?”(你好吗?),“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等。
这些习语是英语中非常常见的礼仪用语,但在中国,这些习语的使用频率比较少,中国人普遍更多地使用谦虚、客气的表达方式,如“麻烦您了”、“不好意思”等。
3. 食品习语英语中也有很多与食品有关的习语,如“the icing on the cake”(锦上添花)、“to have a sweet tooth”(爱吃甜的)等。
这些习语反映出英国人对食品非常重视,而且很多情况下会使用食品作为比喻。
而在中国,食品的比喻习语也不少,如“一餐打发”、“一碗水端平”等,但与英语不同的是,这些习语中的食品往往是具体的中式菜肴,比如面条、米饭等。
二、翻译探讨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保持习语意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 动态等效原则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应遵循动态等效原则,即尽量使目标语习语翻译后的结果与源语习语意义相同或相似。
因为习语具有文化差异性,所以在进行习语翻译时,要结合文化差异,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确定习语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2. 语境翻译原则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要注意语境的含义和使用。
习语通常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所以在进行翻译时要尽量使翻译后的结果与源语习语在语境上相似。
3. 保留原汁原味的原则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要尽量保留习语的原味,即保持原习语的形式和含义。
关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与翻译探讨
关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与翻译探讨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语言之一,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表达方式。
习语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翻译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英语和汉语习语的共性与差异、文化内涵及其跨文化翻译进行分析探讨。
一、英汉习语的共性与差异英语和汉语都是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与差异。
在习语方面,英语的习语种类繁多,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而汉语的习语则以精炼简洁、形象生动而著称。
在表达方式上,英语习语常常充满诗意和想象,富有寓意和象征意义;而汉语习语则注重形象的生动和语言的传神。
英语中的“the apple of one's eye”和汉语中的“掌上明珠”都是用来形容某人深爱的人或物,但表达方式上却有所不同。
习语的使用频率也有所不同,英语中常用的习语可能在汉语中很少被使用,反之亦然。
在文化内涵方面,英语和汉语习语的表达方式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英语习语常常反映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强调情感表达和个人意识;而汉语习语则更注重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表达方式更加含蓄和内敛。
英语中的“once in a blue moon”表示难得一见,而汉语中的“千载难逢”则表示相同的意思,但却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情感。
在使用习语时,英语中强调形象化的表达,喜欢用生动的词语来描绘具体的画面;而汉语则更注重抽象的表达方式,运用类比和象征手法来表达含义,通过内在的联系来表达外在的意思。
二、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与跨文化翻译英语和汉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深刻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者需要深刻理解源语言习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准确把握其含义和表达方式。
翻译者还需要尊重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巧妙地将源语言习语转化为符合目标语言国家文化的表达方式。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繁 衍 , 们 的 生活 离不 开 土地 。 比喻 花钱 浪费 , 人 大
手 大脚 , 语 是 s e dmo e k tr 而 汉 语 英 p n n yl ewae , i
收 稿 日期 : 0 6 0 — 5 2 0 —50 .
4 历 史 典故 英 汉 两 种 语 言 中还 有 大量 由 、
法 外 , 要 根 据 具 体 情 况 增 加 注 释 、 用 汉 语 成 语 替代 法 等 。 还 使 关 键 词 : 汉 习 语 ; 化差 异 ; 英 文 翻译 ’
英 汉 两种 语 言历 史悠 久 , 含着 大量 的习 语 , 包
是“ 金如 土” 英 语 中有许 多关 于船 和水 的习语 , 挥 。
人 情 风俗 和 文 化 历 史 背 景 , 于 文 字 的这 种 意义 对
d g 你 是一 个 幸运 J ) 等 。形 容人 “ 得 厉 害 ” o( L等 病
用 s k a o ; W eh v o h o g h o i sad g “ a eg tt ru h ted g c
一
肺”“ 、 狗腿 子 ” , 管 近 些 年来 养 宠 物狗 的人 数 等 尽
大 大增 加 , 的“ 位 ” 狗 地 似乎有 所 改变 , 但狗 的贬义 形 象却 深深地 留在 汉语 言文 化 中。而在西 方英语
、
英 汉 习语 中所 反 映的 文化差 异
国家 , 狗被认 为是人 类 最忠 诚 的朋友. 。 英语 中有关 狗 的习语 除 了一 部分 因受 其他 语言 的影 响而含 有 贬 义外 , 部分都 没 有贬义 。在英语 习语 中, 大 常以
世 间 的 一 切 , 此 有 关 的 习 语 很 多 , “ 花献 与 如 借 佛” “ 、 闲时不烧 香 , 临时 抱佛脚 ” 。 等 在西 方许 多 国
英汉翻译中的一些文化差异
5. “马拉松”的妙用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跑是一项体育比赛,这是一个超长距离跑, 全长42公里。 后来又出现了一些运动项目,也就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英语单词。 它们的名字则都和马拉松有关而产生的。 Marathon n.马拉松 ;耐力比赛 walkathon n.长途步行竞赛 talkathon n. 冗长的演说 workathon n.紧锣密鼓的工作 bikeathon n. 长距离自行车赛 telethon n. (由television marathon缩写而成)长期连续电视节目。 所以,以athon后缀的词表示时间持久的活动;运动等。
3. “低头族” 在英语中是怎么翻译的?
新时代产生了一个新词,这个词现在连很多词典都赶不及将它载入。
人们对智能手机过度迷恋,大部分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低头专注在自己 手机上而冷落、忽略身边的人。为了描述这种现象,澳大利亚的 麦考瑞词典 杜撰出了一个新的英语词汇:phub。这个词的构成挺有意思的
英语中 phone 是电话, 另外有个词snub 是个动词“冷落、怠慢”。于是两 个词一组合就成了phub vt. 专注手机而冷落身边人, 而phubbing 自然就名词 化了, 表示“低头玩手机”的状态 ,phubber “低头玩手机的人”,这就是我 们所说的“低头族”了
他负债累累,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 2.I am in deep water, I have to borrow from Wang just to pay Zhang. That's to say, I have to rob Peter to pay Paul. 我深陷困境,我不得不借王家来还张家。也就是说我不得不拆 东墙补西墙。
浅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
们 的 生 活 以航 海 打 渔 为 主 , 在英 语 中则 有 许 多有 关 于 船 和 海
的习语。如“ i n d e e p w a t e r (  ̄ i A严重 困境1 ” 、 “ a l l a t s e a ( 不知所
风俗习惯是一种社会现象 , 它不是个人因素的产物 , 而是
社会 群 体 共 同 创造 的 。 它 受 到 一 个 民族 的 政 治 、 经济、 宗教 、 文 化、 艺 术 等方 面 的影 响 。 一 个 民族 的语 言作 为这 个 民族 的文 化
的 特殊 组 成 部 分 , 必 然 反 映 出该 民 族 的 风 俗 习惯 , 习语 更 是 与
关键 词 : 英语 习语 ; 文化差异 ; 英 语 习语 的 翻译 技 巧
一
、
引 言
2 .生 活 环 境 差 异
.
英 语 包 含 着 大量 的 习 语 , 它们形象生动 、 言简意赅 , 给人
一
生 活 环 境 的不 同 ,使 得 不 同 民族 在 对 同一 事 物 的 认识 上
种 美 的享受 , 也 蕴 涵 着 丰 富 的 文 化 内涵 , 具 有 鲜 明 的 民族 特
族 的 文化 特 色和 文 化信 息 。 不 同 民族 有 着 不 同 的 文化 。本 文 主要 从 环 境 、 风俗 、 宗教 、 历 史等 方 面 的文 化 差 异探 讨 其 对 英 语 习语 形 成 的 巨大 影 响 和 怎样 应 用 直译 、 意译 、 套用、 注释 等 方法 翻 译 英 语 习语 , 以达 到 更好 交 流 的 目的 。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技巧
习语是语 言 中的某 些部分经过 长期 反复使用后 自然沉积而成的形式固定、 简 洁 明快、 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 。英汉两
种语言历史悠 久 , 内容丰 富多彩 , 都拥有 大量习语。但 由于历史 、 地理 、 宗教、 价值 观念等文化 差异 , 在汉语和 英语 中, 形义
完全相 同的习语为数极少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历史文化差异 .
关键词 : 英汉 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技巧 国人信仰的三大宗教 。 他们敬畏的神明是 孔圣人、 佛祖菩萨 、 天爷 、 老 阎王等 。 例如 , “ 时抱佛脚 ”“ 高一尺, 高一丈 ” 临 、道 魔 等 习语都蕴含着三 大宗教哲学 的深刻喻义 。 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 宗教信仰 , 督 基 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 重的痕迹 。 据统 计, 英语 中来 自《 圣经》 的习语多达 7 0多 0 条 。例如 , ridnf i ( f bde ut 禁果) te a o r , l h st o te at 社会精英) 。 fh r e h( 等
语对 习语 中某 个成分进 行补充说 明 。例 如 , 三个臭皮 匠, 过一个诸 葛亮 ” 为 “ 胜 译
T r e c b l ̄ wi h i wi o i e h e o be t t er h t c mb n d s s r a s h g i n ema trmi d . u p s u eL a g t se n . Z h
s o l n i e f h u d e di h ms l t .
、
历 史文化是 指 由特定 的历史进程 和 社会遗产 的积淀所形成的文化。 由此所产 生的历史典 故包含着 极其 丰富 的历史文 化背景 内容 。中国人的典故多源 于《 红楼
4 增 词 法 . 由于 中西方表达方式的差异性, 时 有 为 了符 合 译 入 语 的 表 达 习 惯 , 以增 加 词 可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摘要】中英习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文化差异对于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探讨语言背景和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比较直译和意译的区别,以及文化适应和贴近度这几个方面,分析了中英习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在文章总结了语言翻译中所面临的挑战与策略,强调了学习和运用中英习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英习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为未来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中英习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语言背景、直译、意译、文化适应、贴近度、挑战、策略、学习、重要性1. 引言1.1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中英习语在两种语言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在习语翻译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英习语在表达方式和句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中文习语常采用成语、俗语等固定格式,具有一定的诗意和音韵美;而英文习语则更注重简洁明了和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更强调情感和幽默的体现。
要准确翻译中英习语,需要深入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准确把握习语的含义和内涵,避免翻译成“字面意义”,而应注重传达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
通过对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1.2 翻译方法翻译方法是中英习语翻译的关键之一,也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根据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保持原意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
直译和意译是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直译是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来翻译,而意译则是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习惯来重新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文化适应和贴近度也是翻译方法中重要的考虑因素,要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风格,同时又要符合目标语言和文化的习惯和表达方式,以使翻译更加地通顺和自然。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习语。
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翻译者只有在熟悉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同时,又熟谙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最大限度地完成与原文的交换。
本文论述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英汉习语中西文化差异翻译一、引言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
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
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
二、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论英汉文化习俗差异下的习语翻译差异
论英汉文化习俗差异下的习语翻译差异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本文所指习语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习语形成于使用过程中,经过实践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们有着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
习语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语,汉、英两种语言即是如此。
由于汉、英两族在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成语的形象、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
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一文化习俗的对比1.环境差异习语的形成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的生活以航海打渔为主;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东部,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人们的生活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奢侈浪费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如“安如泰山”、“开门见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
而在英语中则有许多有关于船和海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习语。
而且,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观亦各有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
2.传统习俗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差异是多方面的。
“狗”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等。
而英美民族却把狗看成忠诚的伙伴,常用狗来比喻人。
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not have a dog's chance(毫无机会)”、“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2532020年46期总第538期ENGLISH ON CAMPUS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文/王 蕾典故,其中包含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等。
譬如在英语习语中,“cross the Rubicon”就来源于传统的罗马历史故事,与汉语习语中的“孤注一掷”比较类似,“hang by a thread”则来源于希腊故事,与“千钧一发”的含义接近。
从以上两个习语不难看出,这些英语习语结构是非常凝练的,简单的几个单词就能够表达出深刻的含义,因此在对这一类型英语习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含义进行理解和翻译。
例如,“cat's paw”的字面意义就是猫的爪子,但是在英语习语中具有比喻“被愚弄的人或者事物”的含义。
同样,汉语习语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中国的典籍、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例如比较常见的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习语都是从古典神话中产生的,而在英语习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类型的习语,这也是汉语习语的主要特点之一。
3.宗教信仰。
文化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宗教是一种外在的文化表达现象。
在很多英汉习语中,宗教文化都对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英语习语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基督教具有比较强的联系。
(1)“in the right church,but in the wrong pew ”这句习语的释义为“进了正确的教堂,但是坐错了椅子”,用来比喻做人做事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细节方面具有缺失;(2)“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的释义为“天神会帮助那些帮助自我的人”,与汉语习语中的“自助者、天助之”非常类似,其中的天神正是基督教中的信仰形象。
而汉语习语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国内佛教等宗教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此也诞生了很多与佛教相关的习语,其中包括“借花献佛”(比喻借用他人的物品待客或送人)、“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设法应付)等,足以看出佛教对汉语习语的影响。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
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关。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一度领先
世界, 因此 英语 中出现 了大 量 与航 海 有 关 的 习语 。
如 :ln sin 一 帆 风 顺 ) bten t ei a d p i al g( a i ,e e e dv w h l n
de e 进退 两难 ) A yp ri o ( epsa( , n otnas r 船在 暴 风 tm
本 民族 的语 言 中得到 了相应 的体现 , 特别 是在 习语
语 言 与文化 密不可 分 。语 言是 文化 的载体 , 可 以容纳 文化 的各 个方面 , 也可 以反 映文化 的任何 内 容, 同时它也 受到 文化 的制约 。习语 是语 言在长期 的使用过 程 中形 成 的 独特 的 固定 表 达 方 式 。狭 义
了英 汉 习语 所 反 映 的 民族 文 化 差 异 和 英 汉 习语 具 体 的 翻 译 原 则 和技 巧 。
关键 词 : 汉 习语 ; 英 文化 差异 ; 译 翻 中 图分 类 号 : 09 H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3 47 (060 — 1 1 3 07— 04 .0 ]4 0 6 —0 2
作者简介 : 赵宝山(99 ,男, 肃天祝人 , 17 一) 甘 西北第二 民族学院外语 系教师 。
一
、
引言
习语一 般 都具 有 非 常 浓厚 的 民族 色彩 。很 多 习语 表达 的 内涵 都 是 本 民族 生 活 和本 土人 非常 熟 悉 的事情 。语 言与 文 化 的发 展 与 一个 民族 的地 理 环境 息息相 关 。一 个 国家 的一 些地 理 特 征有 时在
维普资讯
第2 7卷第 4期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与翻译
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 RNA L OF GU IZ HOU UN IVERS ITY OF TECHNO LOG Y(Soci al S cience Edi tion)(Bimonthly)Vol.10No .2April.2008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与翻译高 莹(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 要:成语、谚语、习语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都有着诸多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各自成语、谚语、习语的形成、使用与发展。
英汉成语、谚语、习语分别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
针对中西方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的阐述,旨在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增强处理语言尤其是习语的能力。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汉语英语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09(2008)02-0149-02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含蓄、幽默、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同时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
本文试图借助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差异与翻译作一些探索。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包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试析英汉习语的异同与翻译
试析英汉习语的异同与翻译【论文关键词】习语比较翻译【论文摘要】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大量习语。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首先对英汉习语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进而论述了几种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以期能够对英汉习语的互译有所帮助。
Abstract: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both rich in idioms. Idi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and hav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English idioms with Chinese ones and then introduces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idioms.Key words: idioms; comparison; translation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口语体、谚语、格言乃至一些俚语。
英汉两种语言同属较为发达的语言,故都拥有大量习语。
英汉习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英汉习语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
英汉习语有极强的概括和表现能力,形象生动,寓意深刻,韵味隽永,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1 英汉习语比较1.1 英汉习语的基本共性1.1.1 结构的固定性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如“pull somebody’s leg”(愚弄某人)不可变单数为复数;“by twos and threes”(三三两两)不可按汉语习语改为“by threes and twos”.又如汉语的“去伪存真”不能说成“去假存真”,“三言两语”不能说成“两语三言”,虽然前者和后者意思没有很大不同,但是相沿成习,习惯上人们说的是前者,不是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张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
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美车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
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
这就是Grice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的基础。
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习俗差异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棗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从瞿秋白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r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要结晶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是非曲直原作的面貌。
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
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习语、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义,没有形象意义;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但没有隐含意义。
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
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
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棗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形象的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诗刊熟悉的形象或得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
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
在翻译的方法上,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我们通过对一些翻译理论及资料的学习与实践认为,直译与意译是相对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绝对的界线。
大到一部作品,小到一个句子的翻译都会兼有直译与意译。
一件好的译作总是即有直译,又有意译,直译与决译相结合。
我们认为,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传达原文多种意义的,就直译,如果不能译出原文多种意义,特别是不能准确译出隐含意义的就采用意译。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所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加以具体化。
1、直译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
如Easycome,easy go与汉谚“来得容易,去得快”、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与”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与“身教胜于言传”等等。
相近似的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挥金如土”;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
两个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近似,略有差别,隐含意义相同,形象意义互译。
此类习语直译,保存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保留了原文的风格,译文读者也很容易理解、接爱,是一种最佳方式。
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则直译字央意义。
All roads lead to 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
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再如以下几例:雪中送炭棗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棗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ur“瓜田李下”来自“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译为Neither adjust your shoe in a melem patch,nor your hat under a plum tree。
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2、意译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
如何自然教授在《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中举的一个例子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读者会不明白,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其实它的隐含意义就是“入乡随俗”,若译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则更为形象生动,关于译成以上两者中的哪一个,则要视原文原文体、上下文语境而定。
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汉语“望子成龙…的形象在英译时不能保留,可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又如英语习语a cat on hot bricks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痛苦而狼狈,这个情景和汉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都表示“焦急而狼狈”,翻译时更换了形象,更利于读者的理解。
有些习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而只能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如“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不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这种情况在源于典故的习语中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