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ppt
合集下载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发展教育PPT课件
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
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变化
提供心理发展 教育支持
提供心理发展教育支持
提供正面的身体认知 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技能
提供心理发展教育支持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青春期心理问 题的预防与处
理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建立健康的心理支持系统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发展 教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 提供心理发展教育支持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青春期心理发展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意义
引言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理解青春期心 理变化
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
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
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
关注青春期心 理发展的重要
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青春期心理发展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青春期心理发展对社会健康的影响
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倡导关注和支持青春期心理发 展
总结
总结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 提供心理发展教育支持的有效 策略
总结
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青少年心理发展》课件
《青少年心理发展》ppt课件
目录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青少年认知发展青少年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个性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01
CHAPTER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青少年通常指处于12-18岁年龄段的人群,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责任和期望。
情绪调节能力差
青少年在面对情绪问题时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调节方法,导致情绪失控或持续处于不良情绪状态。
网络依赖严重
青少年在网络使用方面可能因为缺乏自控力,过度依赖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网络游戏成瘾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方面可能因为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网络色情成瘾
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亲子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家庭关系
与同龄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对同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同伴关系
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
师生关系
青少年逐渐掌握更多的社交技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
社交技能的提高
青少年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
缺乏学习动力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方法不当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01
02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所学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脱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与兴趣脱节
目录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青少年认知发展青少年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个性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01
CHAPTER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青少年通常指处于12-18岁年龄段的人群,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责任和期望。
情绪调节能力差
青少年在面对情绪问题时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调节方法,导致情绪失控或持续处于不良情绪状态。
网络依赖严重
青少年在网络使用方面可能因为缺乏自控力,过度依赖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网络游戏成瘾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方面可能因为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网络色情成瘾
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亲子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家庭关系
与同龄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对同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同伴关系
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
师生关系
青少年逐渐掌握更多的社交技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
社交技能的提高
青少年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
缺乏学习动力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方法不当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01
02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所学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脱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与兴趣脱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课件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情绪化
青少年在情感体验上更为敏感,更 容易受到激励和挫折的影响。
社交化
青少年的社交范围扩大,同时他们 也开始了解到"谁是我的朋友"以及" 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激素变化
青春期是激素分泌量急剧变化的时 期,这些生理变化会影响到心理状 态。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
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说,认同他们的角色尤其重要。 Nhomakorabea3
人际关系问题
青少年的社交圈也正在发生变化,他们需要 去了解和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预防情感问题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建立有助于预 防情感问题,如抑郁、焦虑等问 题的发生。
提升学业表现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建立有助于提 高学业表现,增强学习动力。
促进人际交往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建立有助于促 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领您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及如何促进青春期健康 的成长。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定义
1 改变的开始
青春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转变的阶段,在身体、心理、情感和社会角色等方面都存在显著 的变化。
2 心理过渡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了自我认知、自我意识、情感体验和角色认同的转变,这些都 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方面。
学校教育
学校的环境和教学方式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包括课程安排、教练员和学生关系等。
社会因素
社会的文化、价值、信仰,以及青少年所处的社会背景也会影响心理发展。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要问题
1
自我认知问题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课件
VS
性别角色分化
男性和女性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可 能出现明显的分化,更加符合各自的性别 特征。
PART 05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挑战与 应对
压力与焦虑的管理
压力源识别
帮助青少年识别并理解 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源, 如学业、社交关系等。
应对策略
教授青少年应对压力的 技巧,如深呼吸、放松
训练、时间管理等。
智力水平的提升
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在某些认知能力上,如数学和空间能 力,存在性别差异,但并非绝对。
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青少年的智力 水平逐渐提高,达到一生中的高峰。
思维能力的发展
逻辑思维能力
青春期思维能力从具体形 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 变。
批判性思维
青少年开始具备独立思考 和判断的能力,不再盲目 接受信息。
问题解决能力
青少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复杂问题,展现出更 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策略的发展
元认知策略
青少年开始使用元认知策略,如 计划、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
程。
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逐渐 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方法的改进
青少年会根据学习任务和自身特点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记忆的发展
人生目标
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对未来有更明确的规划和 期望。
兴趣与爱好的发展
广泛的兴趣
青少年可能对各种活动和领域产生兴 趣,尝试不同的爱好和活动。
深入探索
随着兴趣的深入,青少年可能会对某 一领域产生特别的兴趣,进行深入学 习和探索。
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分化
性别角色认同
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对 自己的性别有更明确的认识和认同。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式,但水平较低,初三迅速发展, 是重要转折期,高二 辩证思维趋于优势地位,但仍未成熟。
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 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 思维智力品质发展新特点: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 பைடு நூலகம்面化、表面化和盲目性:辨证思维发展趋于成熟但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3)认同性别角色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
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 • 获得真正性别角色,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
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两性出生时几乎无差异,性别心理差异是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 • 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处于传统性别观念到男女平等观念的过渡阶段,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突出特点: a.迅猛(快速发育) b.全面(涉及全身所有系统) c.趋向成熟(20-22岁成熟) d.不平衡(不同步,不协调) e.差异显著(性别、地域、民族) f.生理发育加速现象(当前发展中国家最显著)
●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一般影响(前提、成熟度、差异性) b.特殊影响(成人感、性成熟、行为方式、情绪等)
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 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 思维智力品质发展新特点: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 பைடு நூலகம்面化、表面化和盲目性:辨证思维发展趋于成熟但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3)认同性别角色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
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 • 获得真正性别角色,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
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两性出生时几乎无差异,性别心理差异是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 • 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处于传统性别观念到男女平等观念的过渡阶段,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突出特点: a.迅猛(快速发育) b.全面(涉及全身所有系统) c.趋向成熟(20-22岁成熟) d.不平衡(不同步,不协调) e.差异显著(性别、地域、民族) f.生理发育加速现象(当前发展中国家最显著)
●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一般影响(前提、成熟度、差异性) b.特殊影响(成人感、性成熟、行为方式、情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激素的增多 性器官的发育 性机能的发育
第二性征的出现
男性: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 大、肌肉发达、出现胡须等。
女性:嗓音变尖、体态丰满、颈部和肩 部圆润、平滑,形成很柔和的曲线, 乳房丰满突出,髋宽大于肩宽,皮肤 细腻。
(四)生理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冲击
激
素
青少年自我形
变
象的变化
化
青少年的
身体变化
第七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主讲 刘晓芹
教学内容
1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 青少年生理的发展
3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4 青少年情绪和意志的发展
5
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现象1
根据2005年中国 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 的《中国青少年网瘾 数据报告》,我国网 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 网民总数的13.2%,而 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 群体成为“网瘾重灾 区”。近年来,这一 比率似乎还在增长, 势头令人担忧。
❖ 青少年期心理发
闭锁性
4
社会性
❖生理方面 ❖认知方面 ❖社会方面(社会角色、社会地位) ➢人际地位 ➢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 ➢法律地位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 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女性对月经初潮的反应:害羞、恐慌、新奇、 无所谓等。
男性对遗精的心理反应:害羞、恐慌、新奇、 无所谓等。
3、性意识觉醒
性意识是关于性的心理因素的总称,既 包括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性别的认识,也 包括对自己向往和爱慕异性那种比较特殊 的感觉或体验的领会和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Hurlock) 青春期的性意识分为四个时期: ➢疏远异性的性厌恶期(反感期) ➢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 ➢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青春后期的浪漫恋爱期
表1 中国中学生向往与异性交往的情况
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向往 27.9 33.7 53.5 69.6 79.0 80.6 异性 (%)
(资料来源: 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 “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讨论:你是怎样看待高中生的异性交往?
(1)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教育误区
(1)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 以后的事。
3、头面部的变化
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顶部及两鬓后移, 嘴巴变宽,原来较为单薄的嘴唇开始丰满。
(二)体内机能的增强 1、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
9岁时心脏重量是出生时的6倍;青春 期可达12-14倍。伴随心脏重量的增加,机 能增强,心率、脉搏开始减慢。
2.肺的发育
在整个青春期中,肺活量将比青春期前 增加1倍。
他人对青少年
变化的反应
青少 年心 理与 行为 变化
1、身体自我的发展
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 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芽的部分,涉及 对自己相貌、体格、体能等方面的看法和
评价。
中学时你关注过自己的身体吗?主要关注 身体的哪些方面?
❖陈红等人的研究结果:
(1)青少年身体自我发展总体上呈波动状态, 从12-14岁呈上升趋势,14-16岁直线下降,16 岁以后又有缓慢上升。
朱某被抓住后张某溜回了家。“我不知道该躲到哪儿去, 只能回家钻到被窝里谁也不敢见。”当天下午3时许,民警敲 开了张某的家门,张某穿着睡衣正躺在床上,见民警上门,他 看起来一点也不吃惊,很配合。民警问他犯这么大的事,咋还 能睡着觉?张某说逃跑后很害怕,抢的包也没敢打开,藏在一 个垃圾堆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觉得还是家里安全,索性 回到家躺到床上。
谁救救我的孩子
现象2
过去“女爱红装,男爱酷装”。现在一些 中学生的打扮,着实颠覆了这个传统观念。 女孩子剪了短发穿起素色男装,男孩又喜 欢起了可爱的小饰品,为了穿衣打扮的问 题,家长一说再说,就是不见孩子有变化。 一些细心的父母不禁疑问,难道孩子真的 渴望变成异性吗?
❖青少年期 11、12岁~17、18岁 (11、12岁~14、15岁又称青春期)
2名嫌疑犯均未成年,朱某14岁,张某16岁。
1、(身一高)外形的变化
2、体重
我国城市女生在11至14岁时体重增加最快, 平均每年增长4.4公斤,12、13岁是增长高峰, 14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我国城市男生在13至15岁这段时间,体重增 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5公斤,14岁是增长 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2)相貌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波动幅度较大, 身材特征的满意度最差。
(3)除负面特征外,相貌特征、运动特征、 身材特征、性特征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性比女性更满意;其中身材特征的差异 最大,运动特征第二,相貌差异第三,性 特征的差异第四。
(4)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更满 意。
2、对特等生理事件的反应
案例:逃掉后不知所措 跑回家躲进被窝
朱某与张某约好了一起打球,见面一商量临时决定抢点钱 花。11时,两人在大港一路尾随了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由于 周围人多没敢下手。11时30分左右,两人盯上了一名20多岁的 女青年,尾随她来到楼道内,行至一楼与二楼楼梯拐角处,朱 某用右胳膊勒住女青年脖子,将其摁倒在地上,女青年刚喊了 一声救命,就被朱某照着头猛打了两拳,又踹了一脚,张某拽 下包后,两人赶紧逃走,没想到刚出楼道就碰上了警车。
3.肌肉力量的发展 8岁前肌肉增长缓慢 8-12岁时开始加快 15-18岁时增长最快 30岁时达到高峰
4、大脑的发育
在青春期开始时,脑的形态和结 构的发展基本成熟,虽然还有一定 的增长,但青春期脑的发育重点, 已转移到机能方面。
(三)性的发育与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 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 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 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 收容教养。
矛盾性的体现: ①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② 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③ 勇敢和怯懦的矛盾 ④ 高傲和自卑的矛盾 ⑤ 成熟(否定童年)和幼稚(眷恋童年)的矛盾 ⑥ 性意识增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
第二性征的出现
男性: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 大、肌肉发达、出现胡须等。
女性:嗓音变尖、体态丰满、颈部和肩 部圆润、平滑,形成很柔和的曲线, 乳房丰满突出,髋宽大于肩宽,皮肤 细腻。
(四)生理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冲击
激
素
青少年自我形
变
象的变化
化
青少年的
身体变化
第七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主讲 刘晓芹
教学内容
1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 青少年生理的发展
3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4 青少年情绪和意志的发展
5
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现象1
根据2005年中国 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 的《中国青少年网瘾 数据报告》,我国网 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 网民总数的13.2%,而 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 群体成为“网瘾重灾 区”。近年来,这一 比率似乎还在增长, 势头令人担忧。
❖ 青少年期心理发
闭锁性
4
社会性
❖生理方面 ❖认知方面 ❖社会方面(社会角色、社会地位) ➢人际地位 ➢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 ➢法律地位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 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女性对月经初潮的反应:害羞、恐慌、新奇、 无所谓等。
男性对遗精的心理反应:害羞、恐慌、新奇、 无所谓等。
3、性意识觉醒
性意识是关于性的心理因素的总称,既 包括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性别的认识,也 包括对自己向往和爱慕异性那种比较特殊 的感觉或体验的领会和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Hurlock) 青春期的性意识分为四个时期: ➢疏远异性的性厌恶期(反感期) ➢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 ➢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青春后期的浪漫恋爱期
表1 中国中学生向往与异性交往的情况
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向往 27.9 33.7 53.5 69.6 79.0 80.6 异性 (%)
(资料来源: 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 “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讨论:你是怎样看待高中生的异性交往?
(1)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教育误区
(1)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 以后的事。
3、头面部的变化
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顶部及两鬓后移, 嘴巴变宽,原来较为单薄的嘴唇开始丰满。
(二)体内机能的增强 1、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
9岁时心脏重量是出生时的6倍;青春 期可达12-14倍。伴随心脏重量的增加,机 能增强,心率、脉搏开始减慢。
2.肺的发育
在整个青春期中,肺活量将比青春期前 增加1倍。
他人对青少年
变化的反应
青少 年心 理与 行为 变化
1、身体自我的发展
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 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芽的部分,涉及 对自己相貌、体格、体能等方面的看法和
评价。
中学时你关注过自己的身体吗?主要关注 身体的哪些方面?
❖陈红等人的研究结果:
(1)青少年身体自我发展总体上呈波动状态, 从12-14岁呈上升趋势,14-16岁直线下降,16 岁以后又有缓慢上升。
朱某被抓住后张某溜回了家。“我不知道该躲到哪儿去, 只能回家钻到被窝里谁也不敢见。”当天下午3时许,民警敲 开了张某的家门,张某穿着睡衣正躺在床上,见民警上门,他 看起来一点也不吃惊,很配合。民警问他犯这么大的事,咋还 能睡着觉?张某说逃跑后很害怕,抢的包也没敢打开,藏在一 个垃圾堆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觉得还是家里安全,索性 回到家躺到床上。
谁救救我的孩子
现象2
过去“女爱红装,男爱酷装”。现在一些 中学生的打扮,着实颠覆了这个传统观念。 女孩子剪了短发穿起素色男装,男孩又喜 欢起了可爱的小饰品,为了穿衣打扮的问 题,家长一说再说,就是不见孩子有变化。 一些细心的父母不禁疑问,难道孩子真的 渴望变成异性吗?
❖青少年期 11、12岁~17、18岁 (11、12岁~14、15岁又称青春期)
2名嫌疑犯均未成年,朱某14岁,张某16岁。
1、(身一高)外形的变化
2、体重
我国城市女生在11至14岁时体重增加最快, 平均每年增长4.4公斤,12、13岁是增长高峰, 14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我国城市男生在13至15岁这段时间,体重增 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5公斤,14岁是增长 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2)相貌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波动幅度较大, 身材特征的满意度最差。
(3)除负面特征外,相貌特征、运动特征、 身材特征、性特征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性比女性更满意;其中身材特征的差异 最大,运动特征第二,相貌差异第三,性 特征的差异第四。
(4)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更满 意。
2、对特等生理事件的反应
案例:逃掉后不知所措 跑回家躲进被窝
朱某与张某约好了一起打球,见面一商量临时决定抢点钱 花。11时,两人在大港一路尾随了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由于 周围人多没敢下手。11时30分左右,两人盯上了一名20多岁的 女青年,尾随她来到楼道内,行至一楼与二楼楼梯拐角处,朱 某用右胳膊勒住女青年脖子,将其摁倒在地上,女青年刚喊了 一声救命,就被朱某照着头猛打了两拳,又踹了一脚,张某拽 下包后,两人赶紧逃走,没想到刚出楼道就碰上了警车。
3.肌肉力量的发展 8岁前肌肉增长缓慢 8-12岁时开始加快 15-18岁时增长最快 30岁时达到高峰
4、大脑的发育
在青春期开始时,脑的形态和结 构的发展基本成熟,虽然还有一定 的增长,但青春期脑的发育重点, 已转移到机能方面。
(三)性的发育与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 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 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 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 收容教养。
矛盾性的体现: ①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② 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③ 勇敢和怯懦的矛盾 ④ 高傲和自卑的矛盾 ⑤ 成熟(否定童年)和幼稚(眷恋童年)的矛盾 ⑥ 性意识增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