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6个成功的并购案例分析
6个成功的并购案例分析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
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利制度和企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并购过程中,某一或某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获得相应的受益,另一个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取这部分控制权。
产生并购行为最基本的动机就是寻求企业的发展。
分析一些并购成功的案例,学习他们得到可借鉴之处,并加以运用。
一、吉利并购成功案例分析:看吉利如何“蛇吞象”近日,因2010年高调收购悍马一举成名的四川腾中重工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掌门人疑似失联,企业或已破产,一家大型的民营工业集团也许就此陨落。
慨叹之余,人们不禁想起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另一起海外并购案——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蛇吞象”完美大戏。
四年来,从当日的步履艰难到今时的游刃有余,从当初外界赤裸裸的质疑到今日的赞许有加,吉利用心经营了一场“农村穷小子与欧洲公主”的“跨国婚姻”,在中国海外并购史上上演了一出“蛇吞象”完美大戏。
纵观国内外,企业意图通过并购的手段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跨区域、跨产业甚至是跨国的“勇士”很多,但是“烈士”更多,太多的企业书写着一个个“铁血并购”的教训。
跨国并购更是难以摆脱“70%失败”的魔咒。
在这个魔咒下,中国汽车行业的小个子吉利是如何成功逆袭的呢?“成功的并购”如何炼成深谋远虑的战略设想。
并购是企业实现战略意图的重要举措,任何一次并购,企业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实施这次并购”?即并购的必要性,并购行为应该服务于企业战略。
对于这个问题,吉利早在并购沃尔沃的前8年就给出了答案。
2001年,掌门人李书福曾经预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10年内将倒闭。
次年,李书福萌发了收购世界品牌沃尔沃的梦想。
2004年,李书福提出了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转型的战略构想,陆续开发出多款中高端车型产品,逐步进军商务车和高端车。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会选择进行并购。
而要想让并购成功,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并购目标,进行合理的谈判,以及完成整个过程中的后续整合工作。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一、国内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万科并购雅居乐2016年,万科通过增发股份买下了雅居乐15.32%的股份。
这是国内房地产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通过并购,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大力发展住宅市场。
2、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3%股份。
Supercell是一家独立游戏开发公司,其游戏《荒野行动》和《碧蓝航线》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次收购,不仅加强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地位,也进一步扩大了腾讯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3、蒙牛并购深圳明基鸡2013年,蒙牛通过并购深圳明基鸡开创了家禽养殖领域与乳制品加工领域的强强联合。
这不仅有利于蒙牛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全产业链,也帮助深圳明基鸡更好地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
二、国际并购成功案例1、阿里巴巴投资Lazada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以13亿美元的价格将Lazada的股份从原来的51%提高到83%。
Lazada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均有业务。
此次并购的成功,有助于阿里巴巴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地位。
2、乐购与协和2005年,美国零售巨头乐购以10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第二大零售集团家乐福协和百货的股份。
这一大型并购案加强了乐购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其进入亚洲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
3、克莱斯勒与菲亚特2014年,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以68亿美元购买了克莱斯勒的剩余股份,那时候克莱斯勒还是美国最后一家仍旧独立运营的汽车公司。
克莱斯勒与菲亚特的合并为两家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业务机会,包括共享技术、合并高效、优化运营,并最终提高了绩效。
中国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 腾讯收购腾讯音乐2016年,腾讯收购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这一收购让腾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互联网音乐市场的领导地位。
在此之前,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等竞争对手一直在激烈竞争,通过这一收购,腾讯得以将资源集中在自身优势的业务上,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2.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了饿了么,这一行动被视为阿里巴巴布局新零售的重要一环。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得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地位,并与美团等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竞争。
3. 万科收购绿城2015年,万科收购了绿城中国的一部分股权,这一收购让万科在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通过此次收购,万科与绿城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了一系列高品质的住宅项目。
4. 百度收购爱奇艺2010年,百度收购了爱奇艺,这一收购让百度在视频领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爱奇艺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之一,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内容资源,百度通过收购得以加强自身在视频领域的实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5.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通2008年,中国移动收购了中国铁通,这一收购让中国移动得以涉足固网宽带市场。
在此之前,中国铁通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分割固网宽带市场,中国移动的进入打破了这一格局,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6. 美团点评收购摩拜单车2018年,美团点评全资收购了摩拜单车,这一收购让美团点评在出行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此之前,摩拜单车与ofo等竞争对手一直在激烈竞争,通过这一收购,美团点评得以将资源集中在自身优势的业务上,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7. 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2016年,滴滴出行收购了优步中国业务,这一收购让滴滴出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出行市场的领导地位。
优步中国作为当时中国市场份额第二的出行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司机资源,滴滴出行通过收购得以加强自身在出行领域的实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8. 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2019年,苏宁易购全资收购了万达百货,这一收购让苏宁易购得以进一步扩大其在零售市场的布局。
十大经典并购案例
十大经典并购案例在商业领域中,并购案例是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话题。
下面将介绍十个经典的并购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领域,展示了并购对公司和市场的影响。
1. 美国康卡斯特收购迪士尼1996年,康卡斯特以660亿美元收购了迪士尼,这是当时最大的媒体并购案例。
这一交易促使康卡斯特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和传媒公司之一,也为迪士尼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2. 微软收购领英2016年,微软以268亿美元收购了领英,这是微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这一交易使微软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在专业社交网络和人才招聘领域的业务,增强了其在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3. 贝尔兰德收购莱雅2016年,法国奢侈品公司贝尔兰德以1250亿欧元收购了美国化妆品公司莱雅,这一交易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奢侈品行业并购案例。
这一收购使贝尔兰德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之一,拓展了其在化妆品和美容市场的份额。
4. 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3.85亿美元收购了新浪微博的股份,这一交易加强了阿里巴巴在社交媒体和在线广告领域的地位,也为新浪微博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5. 谷歌收购YouTube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这一交易被认为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谷歌进一步巩固了在视频内容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其广告业务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6. 惠普收购康柏2002年,惠普以250亿美元收购了康柏,这一交易是当时硬件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也扩大了其在企业市场的份额。
7. 联合利华收购莫尼塔2010年,联合利华以10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食品公司莫尼塔,这一交易是食品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联合利华进一步拓展了在北美市场的业务,也加强了其在零食和冰淇淋领域的竞争力。
8. 联合利华收购海飞丝2005年,联合利华以22亿美元收购了宝洁旗下的海飞丝品牌,这一交易是个人护理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国企业并购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成功案例。
这些并购案例不仅对当事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1. 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计算机巨头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次并购使得联想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之一。
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的技术和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敢于冲破国界壁垒,积极扩大海外业务的勇气和实力。
2. 海尔收购施泰德电器2017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约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施泰德电器公司。
这次并购让海尔获得了施泰德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全球领先的品牌知名度。
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约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在线外卖平台饿了么。
这次收购使得阿里巴巴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国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通过与饿了么的合作,阿里巴巴在在线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4. 美的集团收购库卡机器人2017年,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以约4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次并购使得美的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进库卡的先进技术,美的集团加速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步伐,提高了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效率。
这些经典的中国企业并购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实力和决心。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不仅能够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和实力,还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不断崛起,相信未来还将涌现更多成功的并购案例,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企业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大全1.南京新百收购英国老牌百货4月3日,江苏民企三胞集团在伦敦收购英国福来莎百货(House of Fraser)89%的股份,成为这家有165年历史英国最大零售企业之一的连锁百货公司的新主人。
此次收购是民企首次在英国收购零售业品牌,也是中国零售企业在海外最大宗收购。
未来民企利用国外品牌争夺国际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关键词:海外收购2.步步高并购南城百货100%股份5月11日,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购广西南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收购资金总额高达15.7亿元,为近年国内零售行业最大的并购重组案。
关键词:做实“西南”3.华润万家成功收购Tesco乐购5月29日,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华润万家成功收购外资品牌TESCO乐购,合资双方将组成多元化零售合资公司,TESCO将其中国业务及现金注入合资公司,基于此,华创持有合资公司80%的股份,TESCO持有合资公司20%的股份。
Tesco内地的135家门店统一改为“华润万家”,“乐购”品牌在中国不复存在。
关键词:从此再也无“乐购”4.物美砸14亿收购中国百安居70%股权12月22日,物美集团与英国翠丰集团签署正式协议,物美以1.4亿英镑(约合14亿元)收购中国百安居70%的股权。
收购完成后,翠丰集团仍将持有百安居30%股份。
此次收购事件在零售业内可谓跨度最大,收购完成后,主要外资家居连锁品牌在中国基本“玩完”。
关键词:外资家居纷纷玩完5.永辉第四次增持中百12月18日,永辉超市与中百集团双双发布公告称,永辉超市再度增持中百集团。
第四次增持行动之后,永辉超市持有中百集团的股份比例已达到20%。
未来不排除继续增持中百集团的可能性。
永辉超市继续增持武汉中百的动力,或还来自于其二股东牛奶国际,未来要占领华中市场,联合中百这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算明智之选。
关键词:并购整合上的“一进一出”让永辉长袖善舞6.三线房地产开发商佳源集团收购五星电器12月初,百思买正式宣布将五星电器卖给佳源集团,三线房地产开发商——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因收购五星电器一夜成名。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股份或资产,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案例屡见不鲜。
下面列举了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
1.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先正达公司,合并后的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之一。
2. 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2018年):阿里巴巴以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高德地图,进一步完善了阿里巴巴的数字生态系统。
3.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进一步加强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4.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5. 耐克收购Converse(2003年):耐克以3.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onverse,使耐克进一步巩固了在运动鞋市场的领先地位。
6.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塔(2014年):中国移动以27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铁塔,实现了电信和通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7. 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1991年):德国大众汽车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8. 美国百事可乐收购全球统一饮料(2010年):百事可乐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统一饮料,进一步巩固了百事可乐在全球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9. 中国平安收购香港汇丰(2011年):中国平安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汇丰控股,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平安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10.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2017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进一步拓展了亚马逊在零售业的业务范围。
以上是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竞争力而进行的并购行为。
近十年公司并购案例
近十年公司并购案例那我就给你唠唠近十年一些比较出名的公司并购案例哈。
一、滴滴和优步中国。
1. 故事背景。
滴滴和优步中国在网约车市场那可是打得火热啊。
滴滴在国内发展得风生水起,各种补贴大战,吸引了超多用户。
优步呢,作为国际上的网约车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也想分一杯羹。
2. 并购过程。
这两家公司竞争的时候,都在拼命烧钱,给司机补贴、给乘客优惠券啥的。
到后来呢,可能都觉得这么耗下去不是个事儿。
于是在2016年,滴滴就把优步中国给并购了。
这一并购可不得了,直接就整合了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两大巨头。
之后呢,滴滴在国内的网约车市场那地位就更加稳固了,市场份额蹭蹭往上涨。
二、美的收购库卡。
1. 故事背景。
美的那可是咱国内家电界的大佬啊,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呢,就想着往智能制造领域拓展。
库卡呢,是德国的一家机器人制造企业,技术超牛的。
2. 并购过程。
在2016年,美的对库卡发起了收购。
美的花了不少钱把库卡收入囊中。
这一收购啊,美的就一下子进入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这个高大上的领域。
美的可以利用库卡的先进技术来升级自己的生产制造,说不定以后美的的工厂里都是库卡机器人在忙碌地工作呢。
三、迪士尼收购福克斯。
1. 故事背景。
2. 并购过程。
2019年迪士尼完成了对福克斯的收购。
这一收购让迪士尼的影视资源库变得超级庞大。
以后迪士尼就可以把福克斯的那些超级英雄角色和自己的米老鼠、唐老鸭啥的放在一起玩了。
比如说可以让X战警和复仇者联盟在一个电影里并肩作战呢,想想就很刺激。
而且迪士尼还能通过整合福克斯的资源,在电视、流媒体等领域有更大的话语权。
四、美团收购摩拜。
1. 故事背景。
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那是相当厉害,什么外卖、酒店预订啥的都搞得有声有色。
摩拜呢,是共享单车界的先驱者,那时候满大街都是摩拜单车的橙色身影。
2. 并购过程。
在2018年,美团收购了摩拜。
美团这一招挺聪明的,因为共享单车也是本地生活服务的一部分啊。
通过收购摩拜,美团就可以把自己的业务线进一步拓展,用户可以在美团的平台上不仅订外卖、订酒店,还能骑摩拜单车了。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可以帮助企业加速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下面列举了十大经典的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和促进市场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也是中国首个跨足国际市场的IT企业,这次并购重组帮助联想集团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董明珠收购格力电器2016年,董明珠发起了对格力电器的收购,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此举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股权激励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2014年,阿里巴巴以60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这次并购使得阿里巴巴得以进一步拓展视频娱乐市场。
美的收购库卡2016年,美的以43亿美元收购瑞士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使得美的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及机器人制造商之一。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5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这次并购促进了腾讯在游戏市场的崛起。
长城汽车收购戴姆勒股份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花费近10亿美元购买了戴姆勒的股份,这次并购重组将长城汽车带入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行列。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百货2021年,京东以28.6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旗下的百货业务,此举有助于加快京东的线下扩张。
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18年,阿里巴巴以近40亿美元收购盒马鲜生,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
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以近30亿元收购南光集成电路,这次并购是中国芯片制造行业的一次里程碑式事件,也是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智能工厂2019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以2.14亿欧元收购了德国智能工厂,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三一重工在全球市场的扩张。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一、中国化纤重组收购中南建股份中国化纤是我国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中南建股份则是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
这次并购重组旨在实现两个行业的横向整合,提升协同效应。
通过并购,中国化纤不仅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二、京东公司收购多点Dmall京东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而多点Dmall则是电商行业的新兴力量之一。
京东公司通过收购多点Dmall,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借助后者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京东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加快公司的发展步伐。
三、中粮集团收购美源众邦中粮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而美源众邦则是国际上知名的乳制品企业。
收购众邦可以帮助中粮集团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出口量,并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中粮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业务。
四、宝钢集团收购沙钢集团宝钢集团和沙钢集团分别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两大巨头。
这次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交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五、中国石化收购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这次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合并两大企业的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公司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六、阿里巴巴收购菜鸟网络阿里巴巴是我国电商行业的巨头,而菜鸟网络则是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菜鸟网络,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够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
这次并购旨在加强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七、中国南车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分别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两大巨头。
通过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交流,提高整体竞争力。
八、格力电器收购新风股份格力电器是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新风股份则是新风系统的领军企业。
并购成功案例
并购成功案例
并购成功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谷歌收购YouTube:谷歌于2006年以亿美元收购YouTube,这是当时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YouTube成为谷歌旗下子公司,并继
续保持独立运营。
谷歌通过YouTube扩大了自己的广告业务,同时YouTube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之一。
2. 埃克森美孚收购XTO Energy:埃克森美孚于2009年以350亿美元收购XTO Energy,这是当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通过收购XTO Energy,埃克森美孚扩大了自己的天然气业务,并成为全球领先的天
然气生产商之一。
3. 百威英博收购SABMiller:百威英博于2016年以710亿美元收购SABMiller,这是全球啤酒行业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SABMiller是全球第
二大啤酒制造商,收购完成后,百威英博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之一。
这些案例表明,成功的并购需要仔细的计划和执行,包括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确定合适的交易结构、管理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以及确保符合监管要求等。
企业并购案例
案例1:海尔激活“休克鱼”从1991年起,海尔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资产从几千万元迅速增长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其中,海尔内部认为购并红星是所有购并中最成功,所以这里的案例分析主要以它为对象,并在部分内容涉及海尔对顺德爱德的购并和整合。
1995年7月4日,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后,更名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从而使它成为海尔梅洛尼洗衣机有限公司之后海尔集团下属的第二个洗衣机子公司。
其后,采取了一系列整合活动,海尔自己将之称为“以企业文化激活休克鱼”。
这里有些数据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红星被购并后第三个月里(1995年9月),就盈利2万元,10月盈利7.6万元,11月盈利10多万元,12月一个月盈利150多万元,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该公司洗衣机销量,已从1995年7月份的全国第7位上升为1995年底的第5位;全国市场占有率增长3.7%。
截止到12月底,该公司1995年出口洗衣机8.2万台,创汇1230万美元,位居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
顺德爱德的情况也比较好,在1996年7月时,原公司已经完全停产。
从1997年5月28日,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到1997年底完成产量10万台,实现利润260万元。
并购可以理解为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通常意义上二者之间没有严格个意义区别。
从兼并的狭义角度考察,兼并与收购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
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指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为一体,而后者则并非合为一体,仅仅是一方对另一方居于控制地位而已。
兼并相当于我国《公司法》中的“吸收合并”。
但从兼并的广义角度考察,收购也可以被看作是广义兼并行为的一种,并且学术界和实业界都习惯于将兼并与收购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来使用,简称为并购,英文缩写为M&A,泛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以控制其他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从而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并购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常见的一种手段,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降低成本等多种目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并购的过程和影响。
1. 美国康卡斯特收购NBC环球。
2011年,美国康卡斯特公司以30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NBC环球。
这一并购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不仅因为交易金额之巨,更因为这一并购对娱乐产业格局的影响。
康卡斯特作为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收购了拥有大量热门电视节目和电影作品的NBC环球,使得康卡斯特在娱乐产业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为康卡斯特带来了更多的内容资源和市场份额。
2.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005年,中国的联想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一并购案例被认为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外国科技巨头的重大事件。
通过这一收购,联想获得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知识产权和销售网络,使得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3. 谷歌收购YouTube。
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这一收购案例被认为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之一。
通过收购YouTube,谷歌获得了视频分享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得谷歌在视频广告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4.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
2016年,中国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39亿美元收购了在线视频平台优酷土豆。
这一并购案例标志着阿里巴巴进军数字娱乐产业的重要一步,通过收购优酷土豆,阿里巴巴拥有了丰富的视频内容资源,加强了在数字娱乐领域的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并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降低成本等多种目的,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1.大众收购保时捷这是一起标志性的并购案例。
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保时捷,成为上市公司。
大众汽车集团以此实现了产品线和品牌的拓展。
收购后,两家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保时捷提供了高档车型技术,大众汽车集团则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通过这次并购,联想不仅拓展了国际市场,也增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先进技术和全球销售网络为联想带来了市场份额的增长和竞争优势的获得。
3.美邦服饰收购拉夏贝尔美邦服饰是中国最大的女装品牌之一,2024年通过收购拉夏贝尔,实现了高端市场全方位覆盖。
美邦服饰通过并购拉夏贝尔,获得了拉夏贝尔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渠道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服装市场的地位。
4.腾讯收购苏宁电商业务2024年,腾讯以48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15%的股权。
此次并购使得腾讯进一步打入电商领域,加强了腾讯和苏宁在互联网和零售领域的合作。
腾讯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互联网资源,与苏宁共同发展电商业务,优势互补,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5.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24年,阿里巴巴宣布以90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在外卖市场上取得重要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在O2O领域的竞争力。
双方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平台整合和资源优势互补,为阿里巴巴在餐饮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企业并购重组案例,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战略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找到资源和市场的共同点,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企业并购成功的经典事例
企业并购成功的经典事例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以及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总体趋势势不可挡。
经济格局演变趋势的重要标志便是席卷全球的企业并购浪潮,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并购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中国石油并购Addax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8日宣布,以每股52.8加元的价格成功完成对Addax公司的要约收购,交易总金额达83.2亿加元(约合75.6亿美元)。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一笔成功交易。
中石化海外权益原油产量每年将因此增加约700万吨,原油总产量将因此增加16.7%。
二季度数据显示,Addax公司平均原油产量为14.3万桶/日,约合700万吨/年,其中尼日利亚的权益油占72.2%。
根据初步开发方案设计,公司近期产量将达1000万吨/年以上。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2:联想并购IBM PC联想并购IBM PC,时间:2004年12月8日,并购模式:“蛇吞象”跨国并购。
联想以12.5亿美元并购IBM PC业务,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18.5%股份),同时承担IBM 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
联想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
联想当时年营业额30亿美元,且试图自己走出去,但无起色。
而IBM PC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但亏损巨大,只好选择剥离PC业务。
并购难点:1.面临美国监管当局以安全为名对并购进行审查,以及竞争对手对IBM PC老客户的游说;2.并购后,供应链如何重构。
最新挑战: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悬殊的企业团队和市场。
典型经验:1.改变行业竞争格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2.把总部移至美国,选用老外做CEO,实施本土化战略,很好地把握了经营风险; 3.先采取被并购品牌,再逐渐过渡到自有品牌发展。
前景预测:目前还算顺利,未来有喜有忧。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3:中航并购奥地利FACC公司从中航工业收购的首家海外航空制造企业奥地利FACC公司获悉,归于中航工业西飞旗下之后,FACC公司财务状况迅速好转,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实现扭亏,而且再获波音、空客总额3亿美元的续约合同。
企业并购的成功策略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的成功策略案例分析近年来,企业并购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旨在实现规模扩大、资源整合、降低成本以及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
然而,并购交易并不总是能够取得成功,其中存在着种种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并购案例,来总结企业成功的并购策略,并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案例一:谷歌收购YouTube2006年,全球领先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分享平台YouTube。
这次并购被认为是一次巧妙的战略举措,谷歌将Youtube的用户网络与其自身的搜索引擎整合,进一步提升了其在线视频广告市场份额。
谷歌在并购后保持了YouTube的独立运营,这一策略使得用户持续增长并赢得用户的口碑。
通过并购,谷歌成功地扩大了其在线媒体业务,并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地位。
案例二:迪士尼收购漫威在2009年,迪士尼以约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漫威娱乐公司,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并购案例之一。
迪士尼将漫威的知名品牌和热门角色融入其传媒帝国中,并有效地促进了品牌的整合。
迪士尼除了改编漫画为电影等传统作法外,还将漫威的人物角色推广至公园、娱乐节目等领域,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通过迪士尼的广泛推广和精心打造,漫威漫画与电影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也加深了消费者对漫威品牌的认可度。
案例三: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大约20亿美元收购了盒马鲜生,这是一家以线下超市和新零售为主的公司。
这次收购战略被视为是阿里巴巴在线上线下整合中的一次成功尝试。
通过收购盒马鲜生,阿里巴巴进一步拓展了其电商业务,并将线下实体店和线上购物整合在一起。
阿里巴巴与盒马鲜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选择。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并购的成功策略。
首先,企业在选择并购目标时应注重战略契合度,确保双方具有互补性以及可以实现资源整合。
其次,成功的并购需要注重品牌整合和推广,将并购目标的知名品牌与自身业务相结合,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企业并购与重组的成功案例
企业并购与重组的成功案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并购和重组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成功的案例不仅为其他企业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同时也展现了企业并购与重组的潜力与成功之道。
1. 腾讯收购Supercell腾讯是中国互联网巨头,其收购Supercell这一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Supercell是一家芬兰游戏公司,其打造出了全球热门的游戏《英雄联盟》和《部落冲突》。
腾讯以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upercell,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开发者之一。
这次收购成功的原因在于腾讯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地位和对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
腾讯利用自己在中国市场积累的用户资源和运营经验,帮助Supercell进一步扩大了全球市场份额。
同时,这个案例也展示了跨国企业并购的潜力和好处。
2. 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而盒马鲜生则是一家以线下实体店为基础,融合线上线下的新零售食品超市。
阿里巴巴于2017年收购了盒马鲜生,这一并购案例为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展零售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盒马鲜生,不仅获得了全新的线下实体店渠道,也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食品零售领域的地位。
同时,盒马鲜生也借助阿里巴巴丰富的资源和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这一案例展现了企业并购对于产业整合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3. 谷歌和Android的合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的成功离不开其与Android的合并。
Android是一款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2005年,谷歌收购了Android,并将其打造成为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领导者之一。
通过与Android的合并,谷歌得以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也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
这一案例体现了企业并购对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重要性。
企业并购与重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成功案例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经验和智慧。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案例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案例
1.中国南方电网:2016年,中国南方电网成功收购巴西国家电力公司CPFL Energia,成为中国电力行业在海外最大规模的并购案。
此次收购使中国南方电网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力公司。
2.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2018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与中国建筑材料集团重组,成立中国建材化工集团,此次重组也是中国国内建材产业的最大重组。
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公司:2016年,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公司与中国远洋集团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此次重组使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远洋集装箱航运企业。
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2018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与中国化学工业集团重组,成立中国石化集团,使中国石化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2019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合并,成立中国海油集团,此次合并也是中国能源行业的一次重大整合。
- 1 -。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1.联合利华收购高露洁:2000年,英国联合利华以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高露洁。
这次合并是当时消费品行业最大的交易之一,也是跨越大西洋的重要并购案。
通过这次收购,联合利华和高露洁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成本的降低。
2.阿里巴巴收购天猫: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收购了中国最大的B2C网站天猫。
通过这次收购,阿里巴巴实现了在B2C领域的快速布局,并且提高了在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力。
同时,阿里巴巴和天猫的业务能够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3.特斯拉收购太阳能城:2024年,特斯拉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太阳能城,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
通过这次并购,特斯拉能够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和资源,加速发展太阳能市场,并提供一体化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4.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2024年,迪士尼以7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的大部分资产。
通过这次收购,迪士尼得到了21世纪福克斯的电影和电视制作业务,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娱乐产业的影响力。
这次并购案还促使其他媒体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和整合。
5.万科与恒大的重组:2024年,中国房地产巨头万科和恒大集团宣布进行股权和资产交换。
这次重组旨在实现双方规模、资源和市场份额的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由于管理层之间的分歧和业绩下滑,最终该交易没有完成。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企业并购重组的不同形式和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能够实现规模优势、资源整合、风险分散、市场扩张等多项利益,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然而,并购重组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整合困难、管理层协调等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需要慎重分析和决策。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合并两家企业的资源和运营。
并购的目的可以是获取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或进入新的市场。
下面将介绍几个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
1. 强生(Johnson & Johnson)收购泰国义美(Yixing Yanmei):2024年,美国跨国医药和生命科学公司强生决定收购泰国义美公司。
泰国义美是泰国最大的肾透析设备制造商之一、通过这次并购,强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肾透析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
此举有助于强生在泰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扩张,并增加了其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
2. 路虎(Land Rover)被印度塔塔(Tata)收购:2024年,印度塔塔汽车集团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路虎和捷豹(Jaguar)品牌。
跨国汽车品牌路虎在被塔塔收购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而塔塔集团在并购完成后成功实现了针对路虎品牌的运营改进,将其变成了一个成功盈利的企业。
这个并购案例展示了从财务和运营层面成功重塑了一家企业的可能性。
3. 肯德基(KFC)收购必胜客(Pizza Hut):1997年,美国连锁快餐公司肯德基收购了另一家连锁餐饮公司必胜客。
这个并购案例将肯德基和必胜客两个知名品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Yum! Brands集团。
Yum! Brands集团后来还收购了更多的连锁快餐品牌,如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百胜中国(KFC、必胜客中国等)。
这个并购案例成功地实现了品牌整合,形成了一个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连锁餐饮企业。
4. 新浪(SINA)出售微博(Weibo)股权给阿里巴巴集团:2024年,中国互联网公司新浪出售了其旗下微博社交媒体平台的新浪微博股权给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通过这次收购成为新浪微博的最大股东,增强了其在社交媒体领域的竞争力。
同时,新浪在出售股权后也获得了资金和资源,可以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和战略发展。
这些企业并购案例展示了并购成功的不同路径和效果。
并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业务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新加坡汇亚集团收购南京机轮酿造集团酿化总厂基本情况介绍新加坡汇亚集团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新加坡福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其下属全资企业,其产品主要以食品为主。
新加坡汇亚集团经营领域十分广泛,涉及房地产、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它的主要业务之一是投资业务,从事企业并购、出售、重组等。
从2001年1月起,开始与南京酿造集团接触,经过历时6个月的艰苦谈判及尽职调查,于2001年7月收购了南京酿造集团属下的最大的一个企业酿化总厂。
新加坡福达集团新加坡福达集团成立于己于1995年,成立时总部设在香港,是新加坡汇亚集团的全资附属企业。
福达集团成立时主要从事投资业务,1996年9月成功收购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开平广合腐乳有限公司及贵州凤辣子有限公司。
至此,福达集团涉猎了部分调味品、非调味品的生产及销售,建立了自己相当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2001年7月,收购南京机轮调味品有限公司,继续向调味品行业挺进。
福达集团涉及了食品行业的两大类型,调味品、非调味品类。
这两大类别在生产经营、技术质量方面差异很大,不利于公司专业化战略的实施,于是集团决定出售非调味品类企业。
在集团整体战略的指导下,相继出售了深圳银鹰干货有限公司、上海新景西餐有限公司,开平嘉士利果子有限公司。
对调味品类企业,则实行扩建,集团继续投资南京机轮调味品有限公司和贵州凤辣子有限公司。
图4-1:集团组织结构图南京酿造集团主营产品或服务:机轮牌酱油、涮料、干调粉;涮料火锅料 企业经济性质: 国营企业 经营模式: 生产型公司注册地: 南京市 注册资金:人民币 8000 万元 员工人数: 1100 人公司成立时间:1958年营业额:2000万元 (2000年)南京机轮酿造集团有限公司酿化总厂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成立于1958年,生产销售江苏省着名品牌“机轮牌” 系列调味品。
它是南京机轮酿造集团的主体企业,它的生产销售额占集团公司80%以上。
1992年后,在国外品牌和迅速成长起来的国内品牌的冲击下,调味品(包括酱油)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南京机轮牌酱油的销售受到巨大冲击,经营每况愈下,2000年公司的销售额只有1500万元,由于食品行业是微利行业,总厂出现巨额亏损,大部分工人的工资被拖欠,企业营运资金紧张,周转困难。
由于体制的影响,企业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多年来没有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没有资金进行广告促销,也无法进行产品改造、设备更新,南京市政府决定将该企业出售。
图4-4:南京机轮酿造集团有限公司酿化总厂架构并购过程 一、自我评估集团选择了并购方式实现其发展战略后,首先对自己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集团详细研究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估。
1、行业及公司类型:快速消费品的食品行业,是低附加值、微利行业。
本集团经营的酱油产品主要是高端产品,主要面向中、高层收入者,相对来说,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购买力较强,产品在这些地方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虽然目前还未上中国调味品企业50强,但已接近,同时企业在高价位产品中,知名度极高。
2、销售额及利润率味事达公司2000年近亿元, 2001年前半年已达近2亿元(预计2001年年销售额会超过4亿)。
公司税后利润率接近8-10%,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3、财务能力:企业具有足够的财力,有充足的现金流量,企业自身至少可以筹资1个亿,如果加上集团(特别是新加坡汇亚集团)的筹资能力,并购一个大型企业没有财力问题,再加上企业融资能力不错,与大银行关系较好,信誉较高。
企业财务结构良好,资产负债率近40%,企业抗风险能力强。
4、地域特点:酱油行业地域性特点不明显。
5、管理优势及研发能力具有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及运作模式。
收购目标企业,可以移植这些资源,获得整合协同效应。
集团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并与很多食品研发机构密切合作。
6、营销及运营战略集团拥有全国销售网络,覆盖20个省市,它在全国设有六大区(东、西、南、北、中、东南),分管各区域销售。
如果集团能成功收购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酱油企业,将极大促进集团在东区销售,迅速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并购后集团可将一部分生产能力移植到目标企业,有利于公司拳头产品进入东部地区。
经过以上分析,集团对目标企业进行定位:拟并购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资产规模在2—3亿元左右的酱油企业。
二、成立并购团队福达集团成立了庞大的并购团队,这几乎可以说集团的精英组织。
集团内部:项目收购小组组长:集团运营执行董事:Tony Siu(技术、营运专家)副组长:集团CFO: Cherry(财务专家、证券师))组员:笔者(财务)、刘宏伟(管理)、王春发(律师)、唐俊(谈判)、张正义(评估策划)、曾耀(人事、整合)、陈兰(政府协调)、李立(秘书)集团外部(主要是中介组织):聘请有职业律师、注册会计师、财务顾问、投资专家,、政府官员顾问。
同时还聘请了着名的企业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
三、目标搜寻集团并购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报刊杂志、同业推荐、中介机构)。
最后,集团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这是集团惯用的手法,即与政府关系密切,通过政府推荐收购目标企业,如前面提到的集团收购开平三企业就是采用的这种途径,而且这种具有政府关系的收购会得到政府很多支持,不仅表现在收购过程中,更表现在收购后的持续经营中),将目标锁定在南京机轮酿造集团有限公司酿化总厂。
四、尽职调查项目并购小组列出了详细的《调查清单》,主要内容包括调味品行业分析,企业成立及历史沿革,财务、会计资料,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劳资关系,企业营销情况,产品线,生产加工制造和作业分配,研发等情况。
然后根据《调查清单》,对项目小组人员进行分工,逐一调查,弄清楚了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管理制度、或有负债等。
表4-4: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表4-5:利润表财务状况说明:公司从1999年开始出现亏损(约120万元),该年无利润分配。
2000年经营状况急转直下,销售额全年只有1500万,加上高启的销售成本和经营费用,公司亏损达1130万元,集团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公司采取了许多挽救措施,如增大广告、促销投入,但无济于事。
截止200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继续下滑,只有600万元,亏损712万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到目前为止,累计亏损达1962万元。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所有者权益、负债平分秋色。
公司流动资产2850万元,流动负债3100万元,流动比率<2(正常公司为2), 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公司速动比率为73%,远远低于1,公司必须变卖长期资产归还短期负债。
公司资产质量欠佳,固定资产只占原值的三分之一,设备很陈旧。
公司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为24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 227天, 资产流动性极差,变现时间长,公司坏帐压力大,存货积压严重。
.项目小组还专门对目标公司法律及政策、税务事宜进行了专项调查。
法律及政策方面:1、对中国(特别是江苏省及南京市地方性法规及惯例)关于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深入了解,就并购是否与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做分析调查,如是否符合中国对外资的开放政策制度(包括行业选择限制、区域选择限制、股份拥有限制,目前,这些限制已逐步取消),以确认并购的合法性。
2、对目标公司过去的有关法律事项作出调查和评价,以确定目标公司过去法律问题不会影响收购后新公司的发展。
3、了解本次收购产生新的法律问题及其对收购完成后新公司的运营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及时消除法律隐患。
税务方面:1、由税务主管部门执行的税收检查情况2、是否存在有争议的税收问题3、适用的税率及其它税收考虑五、设计并购方案由于集团前几次并购都采取了绝对控股的合资方式,但在整合运营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不得不全资收购。
因此,这次并购直接进行全资并购。
经董事会批准,采取现金分期付款方式收购南京机轮酿造集团有限公司酿化总厂。
收购方董事会确定: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代表新加坡福达集团进行收购。
集团首先对本次并购的成本与收益运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法进行了概算。
这次测算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1、分析预测和历史趋势的对比(增长、利润率)2、分析收购的协同效应带来成本节约(行政及一般费用、毛利)的收益潜力及逐年的收入增长率3、估计收购对近期盈利和增长的影响4、对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的影响5、充分征求了投资银行及税务专家意见概算公式:E=PAB-PA-TC TC= C1+C2(4-1)式中:C1:并购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C2:收购价款,T C:并购总成本,PAB:并购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A表示A公司作为单独的法律实体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E:并购收益。
如果E大于零,则并购可行;否则就不可行。
P=NPV/(Rs-g) (4-2)式中:RsA:公司净利润率,NPV:基年现金净流量, g:净利润率年均递增率, P: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本次并购估算情况:1、假设:经营期:30年; 净利润率收购前味事达为RsA=9%, 收购后整体为RsAB=11%; 2002年现金净流量味事达为NPVA=45,000千元, 两间公司合并为NPVAB=75,000千元; 净利润率年均增长收购前后均为g=%2、C1 =10,000千元;C2=75,000千元;TC=85,000千元;PAB=714,285千元PA=529,412千元; E=99,873千元>03、这仅代表理论数据,况且收购后不可能立即正常经营,至少2—3年才可能趋于正常,未来可变情况较多,净利润率、增长率也很难预测。
六、并购谈判首先,集团对目标企业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计算评估价值,共分三步:1、预测现金流量CFt =St-1(1+gt)×Pt(1-Tt)-(St-St-1)×(Ft+Wt) (4-3)式中:CF——现金流量,S——年销售额,g——销售额年增长率,P——销售利润率,T——所得税税率,F ——销售额每天增加1元所需追加的固定资本投资,W——销售额每天增加1元所需追加的营运资本投资,t ——预测期内某一年度。
2、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Ki ×bi(4-4)式中: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i ——各单项资本成本,bi——各单项资本所占的比重。
3、计算现金流量现值,估计购买价格TVa =∑FCFt/(1+WACC)t+Vt/(1+WACC)t (4-5)式中:TVa ——并购后目标企业价值,FCFt——在t时期内目标企业现金流量,Vt——t时刻目标企业的终值,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测算结果(理论值)为:64,177千元,经修正(包括考虑停产期、非正常经营期、风险系数、通货膨胀、国家利率变动、并购费用等因素影响)为:61,000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