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报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报警器》实验说明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地震现象。
2)了解地震报警器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地震生存自救的能力
二、实验重点:
了解地震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知道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三、实验器材与认知:
1、知识点:
A、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B、地震报警器:
主要是在地震发生时,在破坏力强烈的地震波到来之前,提前起到提醒和警示,使人们能够争取到求生的时机!
2、实验器材:
塑料盒1套、电池盒1个、小底座2个、蜂鸣器1个、发光二极管1个、塑料管2根、带铜丝的极片2套、细铜丝1根、玻璃球1个、彩贴2片、双面胶1条、泡沫底板2块、导线2根
四、实验步骤
1.把导线穿入塑料管内,一端留出适量长度;再把带铜丝的极片插入塑料管,并把留出的导线和极片连接(另外一根塑料管同样操作)
2.把蜂鸣器和二极管用双面胶固定在塑料盒上,并把二极管上的的导线通过塑料盒中间的圆孔穿出
3.分别用双面胶把两个小底座固定在塑料盒两端有孔的地方,并把导线通过底座和盒子上的小孔穿出
4.把电池盒上的正极(红色导线)和二极管上的导线(红色导线)连接,二极管上的负极和黄色塑料管内穿出的导线连接
5.电池盒上的负极和绿色塑料管内穿出的导线连接,并用双面胶把电池盒固定在塑料盒内,装上电池。
6.合上塑料盒,并用泡沫底板把塑料盒两端封上
7.折弯2根带铜丝的极片,调整之间的距离,注意上端的极片是孔是对着操作者的,是和下端的极片的孔是呈垂直状态的
8.把细铜丝通过下端的极片上的孔,系在上端的极片上,把玻璃球系在铜丝的下端,注意铜丝在静止的时候是正好在下端极片孔的中间位置
9.为了美观好看,贴上美图贴片,简易的地震报警器就完成了。
注意:蜂鸣器、发光二极管是有正负极之分的,正极(红线)是一定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接,否则他们就不能工作。
五、知识拓展
1、地震报警仪的原理:
利用了垂体摆动力学原理和物理声光电磁运动原理。当地震仪受到震动时,垂体发生摆动并带动悬垂的裸线间接的接通未闭合的电路系统,蜂鸣器与二极管便同时工作,发出“嘟、嘟”报警声音和出现红灯闪烁警示,提醒人们及早防震避灾。
2、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一般分为9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如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震级为8级。
3、地震之最
A、震级最大: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B、中国震级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级地震
C、死亡人数最多的是中国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人
D、地震损失最大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损失金额估计在1220亿至2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00亿元到1.5万亿元)之间
六、注意事项
此产品是锻炼孩子动脑动手能力的,帮助孩子理解垂体摆动动力学原理和物理声光电路原理,并不能当作地震来临的专业报警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