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核电厂环评报告简本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则1.1项目由来清干河流域地处鄂西山区,位于长江三峡南岸。
由于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兴建,清干河观音堂(175 m高程)以下河段将要被三峡水库回水淹没,剩下河段长36km,集水面积507km2,天然落差406m,水能理论蕴藏量3万余千瓦。
1993年原秭归县水电局会同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清干河流域进行了整体规划,编制了《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报告》,提出了沿干流修建升坪(两级两期工程)、黄岩、观音堂三级水电站的开发方案。
1993年省水利厅对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编制的《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报告》进行了批复。
在此基础上秭归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室于1998年9月编制了《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项目建议书》。
目前,规划开发的三级水电站的项目中升坪电站一期、二期、黄岩电站已建成投产。
2004年观音堂水电站作为最后付诸实施的项目便顺理成章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通过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程序并受省秭归县水务局委托,金浪勘察设计(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前期及设计工作。
按照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暂行规定》(1996)的要求,金浪勘察设计于2003年6月下旬编制完成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属于第一类,即“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4年4月省秭归县电力公司书面委托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承担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在接受委托后,随即组成项目组,在对现场进行踏勘和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省环境保护局于2004年6月19日在秭归县主持召开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评审会议,并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
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_工作报告.doc

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_工作报告3.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登记卡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准备环境影响报告的项目)项目名施工单位(盖章)工地规划指导者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邮件地址环境保护部填写接收日期编号国家环保总局系统解释本验收申请报告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制定。
本报告是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必要材料之一。
施工单位应在正式申请验收前至少两个月按要求填写报告。
表格中未涵盖的内容可通过附加页面进行补充。
在封面上,施工单位应加盖公章。
国家批准的项目本报告一式6份,省级批准的项目本报告5份。
本报告主要送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经正式批准后送有关部门备案。
7.核建设项目是核设施建设项目和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的统称,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放射性伴生矿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和处理。
该项目不是核建设项目,该建设项目竣工后的环境保护验收合格。
参考使用此格式,但不要仅填写核建设项目的表格蓉。
8.如果验收涉及机密项目,必须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
表1建设项目名称行业权威行业类别建设项目的性质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搬迁(用√表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当临时和批准号批准机关:批准时间:批准号:初步设计审批权限、审批时间和批准号批准机关:批准时间:批准号:总投资估计为1万元。
环保投资为1万元。
实际总投资为1万元环保投资为1万元。
废水处理投资1万元,废气处理投资1万元噪声治理投资1万元,固体废物治理投资1万元。
生态、绿化投资1万元,其他治理投资1万元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环保设施设计单位环保设施建设单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单位建设项目开工日期(年、月、日)建设项目试运行日期(年、月、日)年运行时间(小时)注:环保投资包括绿化投资。
表2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主要产品名称和年产量(用于核燃料加工和铀矿冶,分别按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填写;核电厂应满足年发电量;填写研究反应堆的运行时间;对于同位素生产反应堆,填写操作时间和同位素生产的总活性;填写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时间(小时)和垃圾处理能力;对于放射性伴生矿物,填写主要产品名称和年产量,使用常用计量单位):主要原辅材料(包括水、电、天然气和煤——包括厂区生活和供热,需用单位为公用单位)的名称和年需求量表3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物输出流程图(框图):表4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图(框图):表5废水测试列表注:厂界噪声为距厂界一米处的噪声测试结果(可附监测布局图)。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甘肃省卓尼县洮河扭子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建设单位:卓尼县汇能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苏州合巨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一九年五月目录前言 (1)1、总论 (3)1.1后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3)1.1.1后评价目的 (3)1.1.2评价指导思想 (3)1.1.3评价工作重点 (3)1.1.4评价时段 (4)1.2编制依据 (4)1.2.1法律、法规 (4)1.2.2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5)1.2.3导则、规范 (6)1.2.4其他相关资料 (7)1.3环境影响后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7)1.3.1 评价内容 (7)1.3.2 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 (8)1.3.3 环境功能区划 (10)1.3.3 评价标准 (12)2、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16)2.1设计过程回顾 (16)2.2建设过程回顾 (16)2.3环评历程回顾 (16)2.3.1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16)2.3.2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 (16)2.3.3环评批复及其落实情况 (19)2.4验收过程回顾 (22)2.4.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过程回顾 (22)2.4.2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内容 (22)2.5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23)2.5.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23)2.5.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33)2.6环境监测情况 (38)2.6.1环评阶段监测情况 (38)2.6.2验收阶段监测情况 (39)2.6.3后评价阶段监测情况 (39)2.7公众参与调查情况 (39)2.7.1环评阶段公众意见收集调查情况 (39)2.7.2验收阶段公众意见收集调查情况 (40)3、建设项目工程评价 (41)3.1建设项目概况 (41)3.1.1基本情况 (41)3.1.2流域规划概况 (41)3.1.3工程任务、规模与运行情况 (42)3.1.4工程特性 (44)3.1.5工程建设内容 (45)3.1.6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49)3.1.7库区淹没及移民安置 (49)3.2工程建设实际环境影响 (50)3.2.1工程占地产生实际影响 (50)3.2.2土石方开挖弃渣实际影响 (51)3.2.3施工营地环境影响 (53)3.3工程运行产生实际环境影响 (53)3.3.1生态环境影响 (53)3.3.2河道水文、泥沙实际影响分析 (55)3.3.3水环境实际影响 (57)3.3.4大气环境实际影响 (58)3.3.5声环境实际影响 (58)3.3.6固体废物实际影响 (58)3.3.7环境风险实际影响 (58)3.3.8对保护区产生实际影响分析 (59)4、区域环境变化评价 (62)4.1区域环境概况 (62)4.1.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62)4.1.2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67)4.1.3洮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概况 (70)4.2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变化情况评价 (73)4.3污染源变化情况评价 (77)4.4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评价 (77)4.4.1陆生生态环境变化评价 (77)4.4.2水生生态环境变化评价 (79)4.4.3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评价 (89)4.4.3水环境质量变化评价 (91)4.4.4声环境质量变化评价 (96)5、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 (97)5.1环境保护措施设计目标 (97)5.2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 (97)5.2.2施工期环保措施有效性评估 (99)5.3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 (101)5.3.1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01)5.3.2运营期环保措施有效性评估 (104)5.3.3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有效性评估 (105)6、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110)6.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110)6.1.1工程永久占地环境影响分析 (110)6.1.2施工营地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10)6.1.3料场和渣场回顾性调查 (110)6.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111)6.2.1大气环境分析 (111)6.2.2水环境影响分析 (111)6.2.3固废排放分析 (111)6.2.4声环境影响分析 (111)6.2.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112)6.2.6水文情势的影响预测验证 (114)6.2.7环境风险分析 (118)6.3对洮河自然保护区、洮河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预测验证 (119)6.3.1对洮河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预测验证 (119)6.3.2对洮河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预测验证 (123)6.4累积环境影响分析 (124)6.4.1对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累积影响 (125)6.4.2对减水河段累积影响 (125)6.4.3对水文情势累积影响 (125)6.4.4对水生生物累积影响 (126)7、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 (127)7.1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措施 (127)7.2后期跟踪计划 (127)7.3完善改进措施环保投资 (128)8、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 (129)8.1工程基本概况 (129)8.2实际环境影响及措施有效性评估 (129)8.2.1施工期实际环境影响及措施有效性评估 (129)8.2.2运行期实际环境影响及措施有效性评估 (130)8.2.3对保护区实际环境影响及措施有效性评估 (132)8.3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133)8.3.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134)8.4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措施 (137)8.5结论 (137)附件:附件1:《甘肃省卓尼县洮河扭子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委托书附件2:甘南州环境保护局文件附件3:发改委批复附件4:环评批复附件5:水保批复附件6: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附件7:危废处置协议附件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附件9:危险废物台账记录附件10:生态流量台账记录附件11:应急预案备案表附件12:检测报告附件13:关于卓尼县汇能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单位变更的说明附图:附图1.3-1 后评价范围图附图1.3-2 地表水功能区划图附图1.3-3 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2.5-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布局图附图3.1-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3.1-2 洮河河段流域梯级开发平面布置图附图3.1-3 洮河河段流域梯级开发纵剖面图附图3.1-4 工程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1-5 引水枢纽平面布置图附图3.1-6 厂房平面布置图附图3.3-1 本工程与洮河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图附图3.3-2 本工程与洮河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图附图4.2-1 本项目环境敏感点点位图附图4.4-1 扭子水电站工程区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2006年)附图4.4-2 扭子水电站工程区植被分布图(2006年)附图4.4-3 土壤侵蚀图(2019年)附图4.4-4 土地利用现状图(2019年)附图4.4-5 植被类型图(2019年)附图4.4-6 本项目大气、地表水监测点位图附图4.4-7 本项目噪声监测点位图前言扭子水电站地处甘肃省卓尼县境内,位于洮河中上游。
生态环境部关于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阶段)的批复-环审〔2020〕87号

生态环境部关于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阶段)的批复正文:----------------------------------------------------------------------------------------------------------------------------------------------------关于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阶段)的批复环审〔2020〕87号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受理审查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阶段)(B版)的请示》(苏核发〔2020〕107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是在田湾核电站1至4号机组所在场址上继续建设的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阶段)格式和内容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和内容》(HJ808-2016)的要求。
报告书编制依据充分,采用的评价标准合适,所执行的标准级别明确;放射性源项分析合理;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辐射影响和事故工况下的放射性后果满足《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的要求;环境保护设施完备,具备运行后的环境监测和流出物监测能力。
按照审评意见修订完善后的《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阶段)》,可以作为该项目的审批依据。
我部原则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的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开展下一阶段工作。
二、根据流出物排放的相关标准要求,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的流出物年排放量如下:气载流出物中,惰性气体为9.09×1013Bq、碘为6.45×108Bq、粒子为7.16×107Bq、碳-14为8.5×1011Bq、氚为5.37×1012Bq;液态流出物中,氚为5.37×1013Bq、碳-14为6.2×1010Bq、其余核素为2.46×1010Bq。
水电站环评简本

立洲水电站环评简本1前言木里河是雅砻江中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以北的沙鲁里山脉。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4年4月编制完成《四川省木里河干流(上通坝~阿布地)水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见附件2),2004年7月编制完成《四川省木里河干流(上通坝~阿布地)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相关部门审查(附件3)。
受四川华电木里河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6年1月启动了立洲水电站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2006年6月编制完成《四川省木里河立洲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6年9月顺利通过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审查(审查意见见附件6);于2006年10月开始进行立洲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并于2007年5月提出了《四川木里河立洲水电站可行性研究中间成果》供专家咨询。
为了指导立洲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于2006年7月编制了《四川省木里河立洲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2006年11月,并委托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专家对该大纲进行了咨询。
我院根据《四川省木里河立洲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其咨询意见的要求开展了外业调查工作有:2006年10月委托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评价区域陆生生物、水生生物进行现场调查,并于2007年2月提交相关的调查成果;2006年11月委托凉山州环境监测站对评价区域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并于2007年4月提交相关的调查监测成果(附件7)。
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受建设单位委托,对立洲水电站评价区的文物和压覆矿产情况进行调查,并分别于2007年4月和2007年5月提交《木里河梯级水电站建设工程文物考古调查评估报告》、《四川省木里河立洲水电站建设工程压覆矿产资源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加强立洲水电站工程施工前期环境保护工作,2007年6月,建设单位委托我院开展了立洲水电站“三通一平”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模板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建设单位全名称并盖章)
年月
环境保护部制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签名或盖章):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人:
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
评价单位(盖公章):法人代表(盖章):环评项目负责人:
表1项基本情况
表2放射源
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
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7 / 177 / 17
表4射线装置
8 / 178 / 17
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说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
核电环境评估报告

核电环境评估报告1. 引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然而,由于核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环保问题,特别是废物处置问题,核电在一些地区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本报告旨在对核电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全面客观地评估核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2. 核电的环境影响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营会对环境产生多重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放射性物质排放核电厂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氚、铯、锶等。
这些物质的排放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但是,通过合理的放射性物质控制和处理技术,可以将这些排放物的浓度和危害降至最低。
2.2 废物处理核电厂产生的废物主要包括核燃料废料、放射性固体废物和放射性液体废物等。
这些废物的处理和储存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合理的废物处理技术和设施是保障核电安全运营的前提。
2.3 水源污染核电厂通过使用大量的冷却水,对周围水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废水排放可能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核电厂应采取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2.4 生物多样性保护核电厂建设过程中所占用的土地和水域,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核电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评估生态环境状况,采取适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3. 核电环境评估方法核电环境评估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环境影响评价(EIA)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核电厂建设和运营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
通过EIA,可以明确核电厂建设和运营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环境风险。
3.2 环境风险评估(ERA)环境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核电厂可能产生的意外事故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ERA,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和风险等级,为应对意外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3.3 生态风险评估(ERA)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估核电厂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市政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汇报书(简本)深圳市宗兴环境保护科技有限企业受宜昌高新投资开发有限企业委托开展对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市政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现根据国家及地措施规及规定,并经宜昌高新投资开发有限企业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旳基础上,深入修改完善。
1.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宜昌高新投资开发有限企业建设地点: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共包括五条都市主干路,分别为双河路(东站路~茶场路)、东站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双河路)、花溪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双河路)、白岗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双河路)和东山三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双河路)。
双河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西起东站路延伸段,设计起点桩号SK0+000,坐标(X=3396123,Y=537763),东至茶场路,设计终点桩号SK3+170 ,坐标(X=3395561,Y=540676),设计长度为3170m,都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程、绿化工程等。
东站路延伸段整体呈南北走向,南起峡州大道,设计起点桩号K0+000,坐标(X=3395890,Y=537427),北至双河路,设计终点桩号K0+445 ,坐标(X=3396181,Y=537757),设计长度为445m,都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双幅路,路幅宽度36m。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管网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花溪路延伸段整体呈南北走向,南起峡州大道,设计起点桩号K0+000,坐标(X=3395619,Y=538248),北至双河路,设计终点桩号K0+500 ,坐标(X=3395870,Y=538325),设计长度为500m,都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双幅路,路幅宽度44m。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管网工程、箱涵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核电站环评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新)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一总则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结合我国核电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导则。
2. 本导则规定了核电厂营运单位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的拟建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应包含的内容和标准格式。
如果报告书的编写大纲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可,其内容已为申请核电厂厂址审批、申请核电厂建造许可证、反应堆首次装料提供了充分依据,则具有不同书写格式的报告书也是可以接受的。
3. 本导则适用于各种热中子堆型的陆地固定式核电厂。
4.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营运单位必须在申请核电厂厂址审批、申请核电厂建造许可证、反应堆首次装料和核电厂退役等四个阶段前分别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导则只规定了前三个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标准格式,核电厂退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标准格式另有专门的导则规定。
(1)申请审批厂址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阶段报告书中,应提供足够的环境资料,特别是关于厂址周围区域人口分布、工业交通状况、自然资源与生态、气象、水文以及地质地震等资料。
该报告书可以在资料调研、现场踏勘、以及利用参考电厂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
这个阶段评价的重点,是从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通过研究厂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判定所选厂址的适宜性。
并根据厂址的主要环境特征,对核电厂的工程设计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申请厂址批准书。
(2)申请建造许可证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阶段报告书中,通过就地调查和(或)实验的手段,提供核电厂所在地和可能受影响地区的实测环境资料。
提供核电厂源项的设计参数、核电厂废弃物质的设计排放量和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资料,进而评估核电厂的潜在环境影响。
这个阶段评价的重点,是论证厂址和核电厂的工程设计能否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从设计上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得到落实,申请核电厂建造许可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034

废气 治理 噪声 治理
固废 治理
其他
格栅机、栅渣收集池建设遮盖棚,出渣口半密闭 设施;污泥浓缩池、调节池等加盖密封 风机等地面设备安装在专用的房间内,并采取减 震措施;风机安装消声器,选用低噪声的提升泵 格栅机下方设栅渣收集池 1 个,容积不低于 1.0m3,栅渣日产日清;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 清运
1550×950×850,整机功率 N=2.1KW
13 在线监测系统
/
五、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数量 1套 2台 1台
2 1
1 80m3 410 套 2台
1套
1套 3套
备注 1用1备
/ / /
COD、氨氮、 总磷
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5
本项目为场镇污水处理站及管网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中鼓励类第三十八条第 15 款:“三废”综合 利用及治理工程。
场镇附近地表水体为南面的深洞沟,属于龙潭河流域的一级支流杨家河的
上游水体,场镇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不仅影响场镇的美观,还对所属流
域的地表水体造成较大污染影响。
国务院 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
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了能更好的发
展和推进场镇建设,保护区域地表水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万
2、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有污水处理站1座,设计规模100m3/d,占地面积为1亩(约 667m2),构筑物占地面积367m2,设计配套管网总长为654.01m。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表 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厂区总占地面积
NEPA-RG1(1988)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

NEPA-RG1(1988)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NEPA 一RGI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Content and forma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1988年8月1日发布1988年8月1日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目录一总则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第一章概述1.1 项目名称和建设性质1.2 建设规模和规划1.3 建设目的1.4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依据第二章厂址与环境2.1 厂址地理位置2.2 人口分布2.2.1 80 公里内的人口分布2.2.2 厂址附近的重要居民点和人口数2.2.3 流动人口2.2.4 居民的年龄构成及饮食习惯2.3 土地利用及资源概况2.3.1 工业、交通、军事和文化设施2.3.2 居民点和农牧场2.3.3 副业生产及陆生资源概况2.3.4 水产资源及水生态概况2.4 气象2.4.1 区域气候和当地的气象条件2.4.2 联合频率2.4.3 混合层高度及扩散参数值2.4.4 厂址气象观测2.5 水文2.5.1 地表水2.5.2 地下水2.5.3 洪水2.6 地质、地震2.6.1 地形地貌2.6.2 地质特征2.6.3 地震烈度级别和区域稳定性2.7 居民健康状况2.8 噪音第三章电厂3.1 厂区规划及平面布置3.2 反应堆和蒸汽一电力系统3.2.1 概述3.2.2 燃料元件性能的描述3.2.3 汽轮机和冷凝器的描述3.2.4 反应堆一蒸汽发生器系统3.3 电厂用水和散热系统3.3.1 电厂取排水系统3.3.2 用水3.4 输电系统3.5 工程安全系统3.5.1 安全壳系统3.5.2 裂变产物去除和控制系统3.5.2.1 工程安全设施的过滤系统3.5.2.2 安全壳喷淋系统3.5.2.3 裂变产物控制系统3.6 放射性废物系统和源项3.6.1 放射性源项3.6.2 放射性废液系统及源项3.6.3 放射性废气系统及源项3.6.4 放射性固体废物系统及源项3.6.5 乏燃料暂存系统3.7 化学物质排放3.8 生活废物3.9 放射性物质运输第四章电厂施工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4.1 土地利用4.2 水的利用4.3 施工影响的控制第五章电厂运行的环境影响5.1 散热系统运行的影响5.1.1 物理影响5.1.2 生物效应5.1.3 散热设施的其它影响5.2 正常运行的辐射影响5.2.1 照射途径5.2.1.1 气态途径5.2.1.2 液态途径5.2.1.3 其它途径5.2.2 剂量计算5.2.2.1 气态途径5.2.2.2 液态途径5.2.2.3 年辐射剂量汇总5.3 其它影响5.4 退役第六章电厂事故的环境影响6.1 电厂放射性事故6.1.1 事敌描述和事故源项6.1.1.1 事故描述6.1.1.2 事故源项6.1.2 事故后果计算6.1.2.1 事故大气弥散条件6.1.2.2 事故剂量6.1.3 事故后果评价6.2 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6.3 其它事故第七章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7.1 运行前的环境监测7.2 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方案7.3 运行期间流出物监测方案7.4 质量保证计划第八章户址筛选8.1 候选厂址比较8.2 推荐厂址第九章电厂建设和运行的效益分析9.1 利益分析9.2 代价分析9.3 效益分析第十章结论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一总则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一86),按照(86)国环字第00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84)城环字第510号文《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国核电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导则。
核电站环评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新).

一总则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结合我国核电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导则。
2. 本导则规定了核电厂营运单位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的拟建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应包含的内容和标准格式。
如果报告书的编写大纲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可,其内容已为申请核电厂厂址审批、申请核电厂建造许可证、反应堆首次装料提供了充分依据,则具有不同书写格式的报告书也是可以接受的。
3. 本导则适用于各种热中子堆型的陆地固定式核电厂。
4.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营运单位必须在申请核电厂厂址审批、申请核电厂建造许可证、反应堆首次装料和核电厂退役等四个阶段前分别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导则只规定了前三个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标准格式,核电厂退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标准格式另有专门的导则规定。
(1)申请审批厂址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阶段报告书中,应提供足够的环境资料,特别是关于厂址周围区域人口分布、工业交通状况、自然资源与生态、气象、水文以及地质地震等资料。
该报告书可以在资料调研、现场踏勘、以及利用参考电厂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
这个阶段评价的重点,是从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通过研究厂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判定所选厂址的适宜性。
并根据厂址的主要环境特征,对核电厂的工程设计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申请厂址批准书。
(2)申请建造许可证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阶段报告书中,通过就地调查和(或)实验的手段,提供核电厂所在地和可能受影响地区的实测环境资料。
提供核电厂源项的设计参数、核电厂废弃物质的设计排放量和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资料,进而评估核电厂的潜在环境影响。
这个阶段评价的重点,是论证厂址和核电厂的工程设计能否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从设计上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得到落实,申请核电厂建造许可证。
(3)申请反应堆首次装料和运行许可证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阶段报告书中应根据所建核电厂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其中关于环境保护设施(含应急设施)的建造性能、质量,以及那些在申领建造许可证时尚未完成但规定在试运行前完成的工作成果和现在的环境状况,预测核电厂运行后的环境影响。
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尊敬的委托方: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题目“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所编写的文章。
本报告对发电站建设及运营期间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分析,旨在客观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引言发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其建设与运营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发电站建设与运营过程的可持续性,需对其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二、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1. 地球物理环境评价在发电站周边范围内,进行了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水、土壤质量等地球物理环境的评价。
评估结果显示,发电站建设并不会对地球物理环境产生明显的破坏与污染。
2. 空气质量评价发电站在运营期间,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气排放,影响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
基于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扩散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和实地取样,得出了对空气质量的评估结果。
为了减少废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应采取适当的污染物控制措施,如高效过滤设备、优化燃烧工艺等。
3. 水环境影响评价发电站建设与运营期间,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发电站周边水文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结果显示,发电站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然而,仍需采取相应的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措施,确保对水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4. 生物环境评价发电站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对周边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通过对周边生态系统的调查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合理规划与管理下的发电站对生物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三、环境影响应对策略基于前述评价结果,为使发电站的建设与运营能够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需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 引入先进的治理和净化设备,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
2. 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将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
3. 严格监测发电站运营过程中的噪音,合理安排运行时间与维护保养,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湖北核电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项目名称: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束国刚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904 号目录第一章概述1.1 核电厂概况1.2 建设目的1.3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1.4 评价标准第二章厂址与环境2.1 厂址地理位置2.2 人口分布2.3 土地利用及资源概况2.4 气象2.5 水文2.6 地质地震2.7 环境质量现状第三章电厂3.1 厂区规划及平面布置3.2 反应堆和蒸汽-电力转换系统3.3 电厂用水和散热系统3.4 输电系统3.5 专设安全设施3.6 放射性废物系统和源项3.7 化学物质排放3.8 生活废物3.9 放射性物质运输第四章电厂施工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电厂运行的环境影响5.1 散热系统和其它非放射性因素的环境影响5.2 正常运行的辐射影响第六章电厂事故的影响6.1 最大可信事故辐射影响6.2 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6.3 其它事故6.4 制定和实施应急计划的可行性第七章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7.1 运行前的环境监测7.2 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7.3 运行期间流出物监测第八章厂址筛选第九章电厂建设和运行的效益分析第十章公众参与第十一章结论第一章概述1.1核电厂概况浠水核电厂规划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一次规划,分批建设”的模式,一期工程(一、二号机组)建设两台AP1000核电机组。
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初步拟定于2013年5月31日一号机组主体工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单台机组建设周期为56个月,两台机组间隔8个月,第1台机组商运时间为2018年1月,第2台为2018年9月。
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投资方,并委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前期工作及设计工作。
本报告书对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一、二号机组)两台AP1000核电机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1.2建设目的(1) 建设浠水核电厂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2) 符合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能源战略;(3) 满足湖北省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4) 优化湖北省的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5) 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6) 是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及提高发电企业效益的重要举措。
1.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导则;(2)相关管理和技术文件。
1.4 评价标准1.4.1 放射性影响评价标准(1) 正常运行工况(包括预计运行事件)下的剂量约束值浠水核电厂的规划建设规模为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考虑到二期工程两台机组建设,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所受剂量的管理目标值为0.12mSv/a。
(2) 最大可信事故条件下的剂量限值按《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XX)5.9款规定,在发生选址假想事故时,考虑保守大气弥散条件,非居住区边界上的任何个人在事故发生后的任意2h 内通过烟云浸没外照射和吸入内照射途径所接受的有效剂量不得大于0.25Sv;规划限制区边界上的任何个人在事故的整个持续期间内(可取30d)通过上述两条照射途径所接受的有效剂量不得大于0.25Sv。
在事故的整个持续期间内,厂址半径80km范围内公众群体通过上述两条照射途径接受的集体有效剂量应小于2×104人·Sv。
(3)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浠水核电厂低放废水排放对下游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影响评价,其放射性指标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限值:— 总β放射性1.0Bq/L。
1.4.2 非放射性影响评价标准(1) 河流水质浠水核电厂的排水口位于长江,根据《浠水县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目前厂址排水口长江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标准。
(2) 污水浠水核电厂的生活污水将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的部份中水可用于厂区绿化,其余中水和冷却塔排污水均向长江排放,排放水中主要项目的控制值为:a)悬浮物:70mg/Lb)BOD5 :20 mg/Lc)CODcr :100 mg/Ld)氨氮:15 mg/Le)总磷:0.5mg/Lf)石油类:5mg/L(3) 噪声浠水核电厂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中的Ⅲ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4) 电磁辐射浠水核电厂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和《高压交流架空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的相关限值:第二章厂址与环境2.1 厂址地理位置浠水核电厂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马畈村,厂址地处浠水河下游,距武汉市直线距离80km,距黄石市23 km,距黄冈市黄州区31km,距浠水县城所在地清泉镇10km。
具体地理位置见下图2.1-1。
浠水核电厂图2.1-1浠水核电厂地理位置示意图核电厂的非居住区按在非居住区边界上公众选址假想事故条件下的辐射剂量满足相关的剂量准则,结合厂址附近的地形特征暂定为两台机组半径700m范围的包络区域。
目前,该区域范围内主要为山地和部分耕地。
此外,电厂业主将在浠水核电厂厂址周围设置5km范围的规划限制区。
2.2 人口分布浠水核电厂厂址半径80km评价区范围内,截至2006年年底的总人口数为10016872人,按评价区面积计算,平均人口密度为498人/km2,低于浠水县同期(2006年)人口密度527人/km2,高于湖北省同期平均人口密度325人/km2。
厂址半径5km范围内的人口总数为29072人,人口密度为370人/km2,离厂址最近的自然村为厂址NW方位0.3km处的马畈村八组一组,有人口140人;最大居民点是厂址SE方位0.9km处许畈村二组,有人口356人。
厂址半径5~15km范围户籍人口在千人以上的行政村共有115个,其中最大的居民点是浠水县城城区,位于厂址NE方位约10km处,有人口63700人,其次是杨叶镇杨叶村,位于厂址SW方位约14.3km处,有人口4760人。
根据《核电厂厂址选择及评价的人口分布问题》(HAD101/03)中推荐的人口密度分类法评价,浠水核电厂厂址基本为厂址为Ⅱ~Ⅲ类厂址。
浠水核电厂位于湖北省浠水县境内,经济相对较落后,流动人口以流出为主,多为外出打工、劳务、经商为主,流入人口极少,主要是由于结婚嫁娶引起的。
2.3 土地利用和资源概况(1) 工业企业和外部人为事件—工业企业和当地发展规划浠水核电厂厂址半径15km范围涉及鄂城区的杨叶镇和燕矶镇,目前杨叶镇的工业主要以特钢模具、码头物流、建筑建材和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燕矶镇工业以金刚石刀具产业、船舶制造业石材加工业为主导。
没有生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的企业。
在浠水县规划中,清泉镇被定位为一级中心城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鄂东重要的建材和化工中心及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其发展规划为:建立各类市场体系、商贸金融体系和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建材、化工、机械加工、食品饮品等新型工业,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浠水核电厂与当地发展规划相容,有条件设置半径5km的规划限制区。
— 外部人为事件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的固定危险源主要为兰溪油库,位于兰溪镇永保村,距厂址SW方位约7km。
有8个油罐,其中4个2000 m3的油罐,4个1000 m3的油罐;兰溪乙炔厂,位于兰溪镇西谭坳街,距厂址SSW方位约4.5km,乙炔的正常储量只有500瓶左右;黄冈市天然气工程长输管线,从胡家湾厂址北面约4km处经过。
上述设施不会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公路、铁路和长江航道危险品运输主要为油品运输,不会构成威胁浠水核电厂安全的外部人为事件危险源。
(2) 交通浠水核电厂附近公路交通较为方便,其中省道罗兰线从厂址东南方向穿过,离厂址最近的直线距离约1000m;大广北高速(大庆至广州),最近处距厂址西南侧约4km。
铁路京九线从浠水穿境而过。
浠水火车站位于厂址NE方位约7.5 km处,浠水站属客货三级站,交通便利。
浠水县境内航道有长江、巴河、浠河。
浠水港现有港区3个,分别是:巴河港(位于厂址WNW方位约14km处)、兰溪港(兰溪位于厂址SW方位约7km处)及散花(位于厂址S方位约20km处)。
厂址半径80km范围内无民用机场,在厂址4km范围内无航线或起落通道经过。
厂址进厂道路和应急道路均从S202省道引接,胡家湾进厂道路长约0.35km、应急道路长约0.37km,公路交通比较便利。
(3) 文化和其它设施浠水核电厂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涉及到的区域内没有大型文化设施和大的医院、疗养院等,区域内的各行政村一般设有小学或教学点、幼儿园和卫生所,乡镇所在地设有中学和卫生院。
卫生所一般有1~2个医务人员,2到3张病床。
卫生院一般有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医务人员及病床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主要旅游景点有:闻一多纪念馆、浠水文庙博物馆、天然禅寺和城山。
其中闻一多纪念馆坐落在厂址NE方位约13.2km处的浠水县清泉寺遗址,浠水文庙博物馆位于厂址NE方位约11.0km处的清泉镇,天然禅寺位于浠水县散花镇与丁司垱镇交界的泰春山,城山位于厂址WNW方位约14.0km处的巴河镇。
(4) 陆域资源和地表水环境厂址15km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
浠水县全县有荒山、林间隙地、草场2073ha。
成片草场植被群落各具形态,主要为早中生短禾科类。
优势种有白茅、红茅、荩草、桔草、野青茅,其次为芝草、野竹、狗芽根。
野生中草药品种有120余种,引进中草药品种13个,观赏植物有120个品种。
厂址地处丘陵地区,属于有林地,植被良好。
厂址区域现为林地、灌木丛和农田。
厂址附近区域没有珍稀陆生资源和保护性生物。
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0年1月进行的调查,厂址附近的长江观察到浮游植物54属,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最多,有20属,其次是硅藻门。
调查江段原生动物5种,轮虫18种。
大型浮游动物种类主要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在本次调查水域共发现浮游甲壳类动物共有10种,均为常见种类。
调查区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约11种属。
调查发现调查区内长江干流第一优势种为鲫,第二优势种为鲤;肉食性大型鱼类翘嘴鲌成为第三优势种。
厂址附近(排水口下游)设有长江黄石“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距厂址较远,主要保护对象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重要经济鱼类及其产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