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8篇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优秀8篇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篇一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
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
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呢?孔夫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又到底是怎样的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用孔夫子的说法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比如我们大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不可能意见都一致,君子会很平和的跟每一个人都能交流,但是他会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不会苟同别人。
小人没主见,别人一说什么好像都对,但是还经常跟人打起来,叫做同而不和。
君子好处事,但你很难取悦于他,但他对人了解是非常准确的,能够量才用人。
而小人难处事,你却很容易取悦于他,但他对人却常常是求全责备。
于丹教授认为,孔夫子描述的这个现象它远吗?这肯定不是远古的事,这一切现象其实今天就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你要把这个标准想明白的话你会发现,孔夫子给了我们一个考察人品的标准。
孔夫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戒色,中戒斗,老戒得。
少年时为何要“戒色”?中年时又为什么要“戒斗”?老年时“戒得”指得又是什么?于丹教授在这一讲——《君子之道》中将为我们详细讲解这三戒的内容和它对人生的重要影响。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
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百家讲坛论语于丹全集
百家讲坛论语于丹全集1、百善孝为先,孝为行、敬为心。
2、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美德。
3、道理本身就是什么不关键,但表达方式很关键;最近的人最受伤严禁。
4、对父母要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顺者为孝;真正爱父母就是要尊重和包容他所有的习惯。
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7、父母之年、不容无人知晓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8、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
1、搞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回去解决缺憾。
2、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3、没道德约束的坚强就是世界上最小的灾害;坚强有时候就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自信心与镇静。
4、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心灵的勇敢。
5、君子泰而不恃、小人骄而不泰;不容并无傲骨、不容存有豪气;君子之恃,自豪的就是内心的风骨。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人生非常有限,把非常有限的情感回到最必须采用的地方。
3、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4、非爱犯罪行为——以快乐的名义,对最为亲近的人展开的非爱性劫掠。
5、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
6、在其位、求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世界上不失锦上添花,只失雪中送炭。
7、慎于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言寡尤、行寡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修己以敬——修练自己,维持细致谦卑的态度;修己以安人——修练自己以安顿别人。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1、以诚待人、言而有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信誉是你行走于世最基础的保障。
3、人之后生也的直、罔之生也幸而宽免:君子人生顺达,而小人的人生也可能将免遭祸害,但只是九死一生而已。
4、信誉对每一个人来讲,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人品的高下,诚信是一块试金石。
于丹论语经典语录心得感悟句子
于丹论语经典语录心得感悟句子于丹对于论语的学习,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有自己的感悟。
下面给大家分享的于丹论语经典语录,希望能帮到你!1、《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2、"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3、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
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
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
4、真正的和-谐:它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5、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
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
6、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7、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8、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9、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10、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于信仰。
11、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
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12、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于丹 论语 处世之道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
1.以德报怨何如?何以报德?一直到员以德报德用正直面对人生的浪费用率直坦然面
对这一切!把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心灵环境的荒芜也不意味着那种仇恨面对一件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过于不及
2.有分寸。
最恰当得距离是彼此不伤害又有温暖。
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
看到不好的事
就制止,不听就算了!保持距离!
3.亲人之间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非爱行为。
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抢夺!真正的爱是分离的爱,
让孩子真正独立!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不能过于密集!平等合理性尊重每一个人!
花未全开月未园。
适度最好!
4.对待工作也有分寸要把握。
不在其位不默契证,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做你的不该做的事!
积极的立场去解读!义最重要!
5.言行的适度!积极做事,要敏锐!慎言,总有不得当!多听,少了很多抱怨!见得多就不
迷惑!多看心中的迷惑就少!小心翼翼慎行!
6.言寡尤行寡悔。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懂礼节。
做好自己可以帮助别人。
8.躬身自省。
修自身。
乐观,光明。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优秀9篇)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优秀9篇)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一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
《论语》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却透着大道理。
寒假里我又一次拜读了这本书,不仅有不同的感触,更是受益匪浅。
于丹教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亲切而温暖的孔夫子,让本以为莫测高深的《论语》变得通俗易懂。
更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该努力的方向:一、多些“仁恕”“仁恕”是孔子儒家理论中最精髓的东西。
于丹教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恕,就是宽容的力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对于教师,就是要将心比心地理解学生,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关爱学生,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业上的进步,知识的积累,身体的健康,更要全方位地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关心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
爱学生就要本着平等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他们足够的宽容与理解,体谅他们的烦恼与苦闷,肯定他们的进步与成长,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尊重,那么他们将来也一定会是一个充满爱心,尊重他人的人。
二、寻找“快乐”于丹教授写到,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能力的。
一个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心无限深刻地发现内心。
孔夫子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
《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
于丹教授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于内心相连,对此我深有同感。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人们都在拼命为了丰厚的物质生活而努力打拼。
作为教师,我也向往富裕的生活,但我更享受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8篇)学习于丹论语篇1最近一直在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其实从小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虽然在填鸭式的教育中我们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甚至于觉得《论语》是很深奥的东西。
但是看完于丹的这本《论语》心得,我才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
于丹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对于丹的《论语》心得,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曾经问老师,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
这怎么样?孔子说,这很不错。
但还不够。
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
这个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
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
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不过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也许,这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确实很难做到,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积极的心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
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可以获得成功的人。
于丹《论语》心得课件
05
总结与展望
《论语》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论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对于中华文化的传 承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
在传承《论语》的同时,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论语》进行创新 性的解读和应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语》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价值
03
《论语》的核心思想
仁爱与人际关系
仁爱
孔子认为仁爱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建立和谐 人际关系的基础。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对他人的关爱 和尊重,提倡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人际关系
孔子认为人际关系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倡建立 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张以诚信、宽容、谦逊的态度来处理人 际关系。
道德与修养
道德
孔子认为道德是个人修养的核心,是 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在《论语》中 ,孔子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以 道德为行为准则,以道德来约束自己 的行为。
修养
孔子认为修养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 要途径,主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 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以达到君子 的境界。
政治与治理
政治
孔子认为政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主张以德治民,提倡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诚信、公正的态度 处理政务。
人才培养
企业可以通过汲取《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出更多 优秀的人才。
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公共道德建设
借鉴《论语》中的道德观念 ,政府可以加强公共道德建 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 社会责任感。
社区建设
通过汲取《论语》中的“仁 爱”思想,社区可以加强居 民之间的互助和关怀,营造 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3篇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3篇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3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于丹论语心得txt1000字(10篇)
于丹论语心得txt1000字(10篇)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txt,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000字。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它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优秀文化,它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反复品读的优秀思想。
《论语》的主旨是以仁、义、礼、智、信、仁、爱五大类,分别阐释了仁、义、礼、智、信、仁、爱这五大类的精髓。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对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来说是一个多么的有用,多么的可信,这是多么的重要。
于丹论语心得txt(范文):1《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它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优秀文化,它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反复品读的优秀思想。
《论语》的主旨是以仁、义、礼、智、信、仁、爱五大类,分别阐释了仁、义、礼、智、信、仁、爱这五大类的精髓。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对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来说是一个多么的有用,多么的可信,这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现在所学的就是《论语》,它的主要精髓就是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里,多学习一些其他的东西。
我们现在是和平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这些东西。
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很忙,不能没有时间,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多看一些好的书籍,多看一些文学名著,让自己能够在这些名著中,有所成长。
我们现在学习的是《论语》,它的意义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这些方法。
学习孔子有一种精神,那就是:不求学有多长远,但求无过于精。
孔子这种精神,我们不但要在工作中做到,更应该做到。
学习孔子不能光满足于现状,而应该要脚踏实地的去学,要学有所用。
我们要学习孔子对我们的这种精神,把学习当作自己事业来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习知识,学习做人。
我的理解:孔子在学习和做人方面,给了我很多启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们应该学习这个道理。
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对于我们的知识没有很好的运用,只是停留在“好之者”的位置,而不是一直做这样那样的事。
《论语》告诉我们,孔子的思想和我们一样,对于我们人生而言,都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经济来解决。
于丹论语心得精选八篇
于丹论语心得精选八篇篇1:于丹论语心得1.《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2.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3.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4.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5.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
6.人首先要能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身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7.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他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8.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不错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
9.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遗憾。
10.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11.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过去,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12.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3.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情,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14.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15.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自身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
16.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身做不到的事。
17.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18.能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坚持自身的的观点。
19.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
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身要懂礼节。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800字(32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800字(32篇)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800字(精选32篇)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800字篇1近日拜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后,感触颇深。
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一种处理领导关系、同事关系的心态,是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读到于此,想到曾经读过的《菜根谭》,两者皆有: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
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
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正所谓性定菜根香。
书中有一段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分析,很是经典。
神于天,圣于地。
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很多的规则和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区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
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
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
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
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是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教材的学生,他们一样东西还没懂另一样东西就要学了,这边刚学会,那边又忘了。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2篇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2篇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
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
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
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
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
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
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于丹论语心得(优秀9篇)
于丹论语心得(优秀9篇)于丹论语名著心得篇一从我们咿呀学语开始,论语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从小学开始朦朦胧胧地诵读,到初中的耳熟能详,到高中的一知半解,论语可以说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但我们却从来没能真正了解它的意义,就像每天见面时都打招呼的朋友,但也仅仅是打了招呼,只是眼熟罢了。
而在机缘巧合之下,我选修了张老师的《论语》和孙老师的《传统文学修养》,这两门课促使我重新拿起论语,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老朋友,重新认识了皮囊之下的有趣灵魂。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对论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从简单的伦理道德规范深入到了人心和人性的本质,在探查到本质之后我才感到耳目一新,恍然大悟。
人心由本性心和世俗心构成。
本性心是指孝悌之心、诚心、反省之心,它重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体现;而世俗心则是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苦与乐的并存。
这点醒了我,在深入理解《论语之前》,我从未想要认真考虑人的本心是怎么一回事,我甚至一度怀疑人性本恶,而老师们的讲解点醒了我,让我明白了我看待问题的局限性,我只是看到了人的世俗心,而没有看到人的本性心,我只看到了人性后天之恶,却没有看到人性先天之善,感谢老师纠正了我狭隘的观点。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本性心和世俗心的论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是在劝说人们保持本性,去追逐更高等级的美德;《论语》中也有很多关于世俗心的论述,“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世俗心的美丑善恶便体现出来,有人从世俗之恶,巧言令色,甘为小人,有人从世俗之善,孝顺善学,志为君子。
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世俗中人,不是什么超脱世外的神仙圣人,人的世俗心和本性心是一体的,我们在看待人时不能将这两心割离开,不能过分的只强调本性心或者世俗心,否则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人。
李翱的《复性书》中讲道:“人之所以为圣人之,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堕也。
”其中“性”就是指人之本性心,“堕”就是指人之世俗心。
于丹论语君子之道读后感_作文1950字_读后感作文_
于丹论语君子之道读后感于丹《论语》(四)君子之道。
这章主要讲如何做一个君子,能够称为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
下面小编为您带来于丹《论语》第四章君子之道的读后感心得,欢迎阅读!于丹论语君子之道读后感篇1“君子周而不比”,这话不太好理解,当代李泽厚根据朱熹的注解,作出解释:“君子普遍厚待人们,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
然后,余秋雨犹觉得这样翻译还是不够通俗,引用坊间更简单的翻译来说事: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说到这里时候,就稍微跑一下题,谈谈“传播的学问”。
以我们的文化水准,要想了解浩如烟海的浩瀚经典,或者各门学问,能力和精力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有人做“学问的传播”工作。
事实上,在平某看来,2520xx年前,祖宗们已经把学问作完了,或者,道理已经发现完了,后人们,只需结合当代语言语境,进行解读解释而已。
比如一部《论语》,朱熹为啥要注释?就是论语传到宋代的当下化(古代人的古文水平也一直在下降,到了民国,为适应社会,自然而然白话文了,另一个解读经典,都离不开当下的语境。
),今天这份工作,于丹在做。
学问的传播,是多种方式多种角度的,也一定是结合当下的,《西游记》的传承,放在当下的传承就是把他影视化,通过当下影视的传播形式来传承,而不是固守着三百多年前的文本不变。
返回头来说“君子”。
余秋雨说,前面几项谈怀德,德风,还是成人之美,谈的都是大原则,明白了大原则,却不见得能具体处理。
因此“周而不比”说的就是君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老余款款道来:人们进入群体,常常因生疏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自然会着急物色几个朋友,这很正常。
但是,接下来就有鸿沟了:有些人会把这个过程当作过渡,朋友的队伍渐渐扩大,自己的思路也愈加周全,这就在人际关系上成了君子;但也会有不少人把自己的朋友圈当作小小的“利益共同体”,与圈子之外的多数人明明暗暗地比较、对峙。
时间一长,必然延伸成一系列窥探、算计和防范。
显然,这就成了小人行迹。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5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是作者于丹对《论语》这本经典文化的深度解读和思考的产物。
她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从哲学、人生智慧和道德伦理等方面对《论语》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解读。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个人修养与品德提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于丹论语心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作者对于《论语》的独到解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主要以言语和行为事件为内容,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思想和理念。
然而,在这些短短几言几语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准则。
作者通过丰富的例子和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论语》中的各种道德和伦理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
她引用了很多生动的故事和比喻,使得原本看似晦涩的经文变得平易近人。
通过作者的解读,我对于孔子及其学说的理念和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其次,我对于《于丹论语心得》所阐述的个人修养和品德提升的观点深感赞叹。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更注重物质追求和个人利益,我们很容易忽略了对自己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关注。
《于丹论语心得》则呼吁人们应该注重个人修养和提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作者通过对《论语》中“仁”的深入解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呼吁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同时,作者还提到了“礼”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非常有启发性,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修养。
再次,《于丹论语心得》还对于当代社会中遇到的一些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对于不同案例的分析和解读,作者提出了很多富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例如,作者讨论了权力与道德的关系,强调了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道德品质,以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此外,作者还对于当下流行的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一些批判性的观点,如利益刺激下的道德沦丧和人际关系紧张。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500字(通用6篇)
于丹论语心得500字〔通用6篇〕于丹论语心得500字〔通用6篇〕于丹论语心得500字篇1手中的于丹的《论语心得》勿勿看完了,合上书,再看看本上摘抄的符合自己心境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想想以前自己总觉得《论语》有点高深,或是有点枯燥。
读过这本书后,我也认为《论语》确如于丹老师所讲,不是高不可及的,而是用一种简单的道理,传授给我们生活的态度和智慧。
《论语》中的句子,经于丹老师讲解,更加易懂而适用了。
有些是点悟了思想中的困惑;有些鼓励了自己求学的动力;有些那么告诉我们要如何进步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些真谛,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关于学习,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于丹老师也告诉我们,真正尊崇学问的人,学习是为了人类的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了到老。
由此我也想到了尹建莉老师教育书籍中写到的,关于学习古诗应有的态度。
她说让孩子背诵古诗,不是让她在人前夸耀,而是让她能体会诗中的韵味,诗中的美妙意境。
这段时间,我和女儿正在一起学习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虽然我没让女儿在人前夸耀,可有时我也会看看自己背了多少首诗,我想我不该去究其量,而应该求其质。
书中更多讲叙的是关于进步自身修养,生活的智慧,每一处于丹老师都有很精彩的见解。
我想要再次的阅读,去体会那其中的智慧。
也因于丹老师的讲叙,让我也想去学习《论语》,学习其中的智慧,这些会让增加我的学习动力,也会让我的思想有新的认识。
于丹论语心得500字篇2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最早风行一时的时候,我便想拜读了。
可书一买回来,趁着热劲,读了不到一半,便搁置了下来。
忽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又想到了她的书。
便又翻出书想静静的品读一下。
读书的过程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过程。
论语向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前年的传统美德和个人修养的魅力所在。
主要以教化人的品质道德为主,里面还掺入了一些佛家的禅论。
教人要"仁",即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世间万物和事。
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精选5篇)
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精选5篇)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篇1)最初知道“孔子”其人,是在“批林批孔”、“读书无用”那个年代,当时的大街小巷、机关、学校无处不见“打倒孔丘”的标语,但对其“腐朽”的儒家思想只是模模糊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后来有机会读到《论语》,却也只是零零碎碎地读,对其中精深远遂的思想未能体味,更对那些个“之乎者也”提不起兴趣而束之高阁。
直到看了央视《百家讲坛》,于丹老师以其清新流畅的风格,散文般和缓优美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为我们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语》解读后,我买来了《于丹论语心得》。
近日休假在家,有时间静心阅读了这本书,读后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有一种心灵的触动。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录。
孔子的儒家思想,备受历朝历代君主的推崇,也一直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就是在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仍然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
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朴素平和、谦虚贤达,博学睿智,平易近人,时时为我们传递着一种博大、仁爱和快乐。
于丹老师用其独到的眼光和快乐的感悟解读《论语》中深刻而又广博的人生哲理,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分别阐述自己的心得,如“《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也就是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
于丹老师讲了个小故事: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
于丹《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完整版)
于丹《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于丹《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于丹《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话外音: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
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论语中交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
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交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容一切的人。
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
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赏的。
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
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匮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像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啊,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丹论语》读书心得
包家店镇学校张兆凤
于丹教授用了许多浅显的故事,把一部《论语》说得通俗易懂。
她认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教授认为,《论语》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书中的"头花"、"日本茶师"这两个故事让我明白:也许我们无力快速改变学生的成绩,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心境!这个学生终于会做一道题了,而不是他还有两道题不会做怎么办。
我们早就听说过标签效应的试验,被教授随便说说的所谓"天才"孩子,最后果真成为优秀的人才,而没有被指明的那些孩子却发展得很平庸。
可见让学生在心灵深度充满阳光、自信,那是何等的重要。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心中有一颗太阳,那样你的学生才会沐浴充足的阳光,健康成长。
于丹教授认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就是我们教育的智慧。
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会对学生提出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
这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提倡"仁者爱人","有教无类",所以他对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出身贫苦的学生都不歧视,确实做到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且孔子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当仁,不让于师",这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宽大的怀抱,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
正因为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之间有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孔子的教学态度是非常谦和民主的,经常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呼唤民主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平等的重要性,教学民主化也同样得到提
倡。
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肯定学生的正确方面,不轻易给学生伤害性或压抑性批评,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奋学习。
于丹教授认为"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有什么事老搁在心里放不下,对人对己的为害就可想而知了。
《论语》讲了"仁者不忧",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就像我们客观的生活中:遭遇失业呀、婚变呀、朋友背叛呀、亲人离去呀,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
这对你算大事还是小事?这个没有客观标准。
"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算是大伤还是小伤?如果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药、老看着;"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大小伙子,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一直都不知道。
"所以,其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拉拉大小伙子,这件事情靠我们的修炼就能做到。
《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
仁恕为核心,这是孔夫子儒家理论最最精髓的东西。
除了"恕"
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就是"爱人"。
去关爱别人就是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原来生活中这么简单就能获得快乐,何不去实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