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一生坎坷,忧国忧民的杜甫。 2、学习本课诗歌中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 3、把握诗歌反映的主题,体会诗人深沉
的情感。
自学完成
1、了解杜甫——我心中的杜甫。 2、《月夜》一诗中,杜甫身处长安,为
何开句却是“今夜鄜州月”? 3、诗中“湿”、“寒”二字写思念之久,
又含思念之深,请分析其中含义。
走进杜甫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 (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 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 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 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 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 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 他所投奔的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 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 州舟中。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 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 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 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 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 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 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 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 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 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划线三个句子中,运用了什么相同的手法
人同此心,一旦想起家来,不管身处何地, 或赶上什么季节,也不论是远去西南,还是孤灯 为伴、冬至之夜抱膝枯坐,亦或凭栏凝愁,那魂 牵梦萦之处,总是亲人的关注与乡情的呼唤,只 不过他们,没有在诗中用语言直接表达他们的内 心感受,而是通过形象的思维,设想在家的亲人, 远在天涯的佳人对自己的惦记,从而曲折委婉地 传达了这一份人间最深沉、最真挚的亲情。
参考: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 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 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 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 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 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使思念之情更 深一层。
3、诗中“湿”、“寒”二字写思念之久, 又含思念之深,请分析其中含义。
参考:从全篇看,“独看”、“双照”为 诗眼。“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 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 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涵其 中;“双照”兼有回忆和希望:感伤“今 夜”夜色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 希望寄予不知何时的“将来”。这两个诗 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
扩展阅读
白居易《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 东流。
感悟杜甫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支交响乐队,那些充满 才华的诗人们每个人都奏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 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秀丽, 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百度文库禹锡的清俊,柳 宗元的简淡,韩愈的险怪,李贺的冷艳,白居 易的轻俗,李商隐的雅艳……而无疑,李白是 这场交响乐演奏中飞扬最高、飘扬最远的一支。 杜甫呢?所幸有了杜甫,他为这支队伍压住了 阵脚。
一个“湿”字,一个“寒”字,写出妻子 望月之久,雾湿云鬟,月寒玉臂,以月光 的清冷衬托出妻子的思念之深以至夜不能 寐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 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
思考讨论
古代诗话中有“诗眼”的说法,所谓“一 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 眼”就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 请指出《月夜》的“诗眼”,并加以分析。 (课后练习二)
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时(756),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 杜甫去投奔肃宗,结果被叛军俘获,抓到长安, 因官职卑微,未被囚禁。此诗写于次年三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 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 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 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 载。当年六月,安史叛军 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 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 (今陕西),寄居在羌村。 后来离家北上,不幸被叛 军所俘,掳往长安。 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 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 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2、《月夜》一诗中,杜甫身处长安,为何 开句却是“今夜鄜州月”?
1、了解一生坎坷,忧国忧民的杜甫。 2、学习本课诗歌中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 3、把握诗歌反映的主题,体会诗人深沉
的情感。
自学完成
1、了解杜甫——我心中的杜甫。 2、《月夜》一诗中,杜甫身处长安,为
何开句却是“今夜鄜州月”? 3、诗中“湿”、“寒”二字写思念之久,
又含思念之深,请分析其中含义。
走进杜甫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 (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 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 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 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 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 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 他所投奔的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 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 州舟中。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 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 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 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 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 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 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 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 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 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划线三个句子中,运用了什么相同的手法
人同此心,一旦想起家来,不管身处何地, 或赶上什么季节,也不论是远去西南,还是孤灯 为伴、冬至之夜抱膝枯坐,亦或凭栏凝愁,那魂 牵梦萦之处,总是亲人的关注与乡情的呼唤,只 不过他们,没有在诗中用语言直接表达他们的内 心感受,而是通过形象的思维,设想在家的亲人, 远在天涯的佳人对自己的惦记,从而曲折委婉地 传达了这一份人间最深沉、最真挚的亲情。
参考: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 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 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 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 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 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使思念之情更 深一层。
3、诗中“湿”、“寒”二字写思念之久, 又含思念之深,请分析其中含义。
参考:从全篇看,“独看”、“双照”为 诗眼。“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 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 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涵其 中;“双照”兼有回忆和希望:感伤“今 夜”夜色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 希望寄予不知何时的“将来”。这两个诗 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
扩展阅读
白居易《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 东流。
感悟杜甫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支交响乐队,那些充满 才华的诗人们每个人都奏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 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秀丽, 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百度文库禹锡的清俊,柳 宗元的简淡,韩愈的险怪,李贺的冷艳,白居 易的轻俗,李商隐的雅艳……而无疑,李白是 这场交响乐演奏中飞扬最高、飘扬最远的一支。 杜甫呢?所幸有了杜甫,他为这支队伍压住了 阵脚。
一个“湿”字,一个“寒”字,写出妻子 望月之久,雾湿云鬟,月寒玉臂,以月光 的清冷衬托出妻子的思念之深以至夜不能 寐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 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
思考讨论
古代诗话中有“诗眼”的说法,所谓“一 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 眼”就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 请指出《月夜》的“诗眼”,并加以分析。 (课后练习二)
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时(756),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 杜甫去投奔肃宗,结果被叛军俘获,抓到长安, 因官职卑微,未被囚禁。此诗写于次年三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 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 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 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 载。当年六月,安史叛军 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 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 (今陕西),寄居在羌村。 后来离家北上,不幸被叛 军所俘,掳往长安。 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 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 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2、《月夜》一诗中,杜甫身处长安,为何 开句却是“今夜鄜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