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课件 (1)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37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1f1c740066f5335b812127.png)
太阳直射
极昼极夜
4、读下图,按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① 找出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热带:__2_3_._5_0S至_2_3_._5__0N;
① 找出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热带:__2_3_._5_0S至_2_3_._5__0N;
北温带:___2__3_0.N5至______0N6;6.5
南温带:___2__3_0.S5至______0S6;6.5
北寒带:_____6_60N.5至______0N;90
南寒带:____6_6_0.S5至______0S9;0
4、读下图,按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②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___热_带__ ,出现极 昼、极夜现象的是___北_寒__带和___南_寒__带。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线起来。
4、地球自转产生
现象。
顺时针
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
概念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旋转中心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24小时(一天)
产生的现象
产生昼夜更替、时差
2、地球的公转
观察比较
1. 地球的运动状态有何不同?
2. 你认为何种运动状态可以代表地球的真实状态? B
3.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
日期 太阳直射 点
6.22 北回归线
9.23 赤道
12.22
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情况 节气 (北半球) (北)
全年最高 昼长夜短 夏至日
居中
昼夜平分 秋分日
全年最低 昼短夜长 冬至日
3.21 赤道
居中
昼夜平分 春分日
太阳高度昼长短,四季变化因此来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40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584fe5763231126fdb1186.png)
昼夜长短的变化
读图回答。
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图
(1)全球各地春秋分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2)北半球各地夏至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3)北半球各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要点(1) [读图说明]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要点(2) [读图分析]北半球各地夜大在于昼长,
越往北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要点(3) [读图归纳]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
1.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越长 , 北极附近出现 极昼 现象。 2.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且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附近出现 极夜 现象。 3.春秋分日:全球昼夜 平分 。 4. 赤道 上全年昼夜平分。
三、季节更替
1.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 ,季节更替现象不明显。 2.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 。 3.中纬度地区: 四季 更替明显。
2.右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 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 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2)此时,90°E的区时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262021/7/262021/7/26Jul-2126-Jul-21
地 理 (中图版 ·必修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62021/7/262021/7/26Monday, July 26, 2021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地理意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62017f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5.png)
四季的形成与划分 在北半球通常: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 12·1·2月为冬季。 南北半球相反:春↔秋,夏 ↔冬
3 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地球公转不仅使同一地点 在一年中产生季节的变化,还 使不同纬度的地方在同一时间 内获得太阳的热量产生差异。 人们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 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 带和南寒带等五带。
太阳直射点离物体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 太阳直射点离物体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
正午物影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1.夏至日-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垂直于地面, 物影长度为0,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影长一年中最短,南半球各地正午物影达一年中最长; 2.冬至日,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垂直于地面, 物影为0,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物影达一年中最短,北半球各 地正午物影达一年中最长。 3.春分日-太阳直射在0°,0°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影长 为0,并且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越来越长。
地轴总是朝一个方向倾斜。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垂直于地面的点
读课本P19图1.21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观察 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什么特点或规 律?
图示
3月21日前后:春分
太阳直射_赤__道___。
北 半 球 的 春 天
6月22日前后:夏至
北
半
球
的
夏
天
太阳直射_北__回__归___线__。
演示昼夜更替现象
④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人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5413ed000b1c59eef8c7b4a4.png)
夜弧
赤道 黑 夜
晨 地球是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
昏 线
太
白
阳 昼弧
天
光
线
晨 昏 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D)
A.一个恒星日
B.24小时3分56秒
C.23小时56分4秒 D.24小时
2、若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会出现
(B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年 C.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半年 D.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要比现在小
4月11日。
(1)则甲的时间为: A
A.3时 B.9时
C.15时 D.12时
N
(2)北京时间是:D A.10日8时 B.10日20时
甲·
C.11日20时 D.11日8时
120°E
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
1.求地区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 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即“东加西减”。 3.如果存在交通位移,计算时要考虑时间的消耗。 4.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 日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 天。
第三节
课标
1.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意义:昼夜更替、 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偏移
2地球的公转特征及其意义:昼夜长短 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探究1 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探究2 地球自转的周期
15º 0º 15º 30º 45º
180º
湘教版 地理必修1第2章 1.3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共23张PPT)
![湘教版 地理必修1第2章 1.3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c15219a26925c52cc5bfe6.png)
昼半球和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是针对地 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而言的,它们都是地球 的一部分,各占地球的一半。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 (1)原因: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②地球在运动中,地球的自转。 (2)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意义: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使白昼增温和夜晚降温的幅度不 至于过大,保证了地球生命的生存。
01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本节重点: 1,昼夜交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2,地转偏向的原理及应用 3,地方时与时区的计算
知识梳理: 1,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速度(特征) 2,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现象和晨昏线(晨昏线特点和晨昏线判
断方法) ②地转偏向:特点、规律、原理
地球自转
地转偏向力
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
大小
当维度相同时,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当物体水 平运动速度一定时,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北半球
指向运动方向右侧,使物体向右偏
规律 南半球
指向运动方向左侧,使物体向左偏
赤道
不受影响
地转偏向力记 忆方法
注意: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 方向
地转偏向 力原理的 应用
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称为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 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太阳日和恒 星日
1,太阳日以太阳 为参照,相当于地 球上的点下一次看 到太阳的周期。 (因为地球饶日所 以会多转) 2,恒星日以遥远 的恒星为参照
自转线速度
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圈所在的面始终于太阳光垂直 (2)晨昏圈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3)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4)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经线交点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 (1)原因: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②地球在运动中,地球的自转。 (2)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意义: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使白昼增温和夜晚降温的幅度不 至于过大,保证了地球生命的生存。
01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本节重点: 1,昼夜交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2,地转偏向的原理及应用 3,地方时与时区的计算
知识梳理: 1,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速度(特征) 2,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现象和晨昏线(晨昏线特点和晨昏线判
断方法) ②地转偏向:特点、规律、原理
地球自转
地转偏向力
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
大小
当维度相同时,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当物体水 平运动速度一定时,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北半球
指向运动方向右侧,使物体向右偏
规律 南半球
指向运动方向左侧,使物体向左偏
赤道
不受影响
地转偏向力记 忆方法
注意: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 方向
地转偏向 力原理的 应用
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称为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 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太阳日和恒 星日
1,太阳日以太阳 为参照,相当于地 球上的点下一次看 到太阳的周期。 (因为地球饶日所 以会多转) 2,恒星日以遥远 的恒星为参照
自转线速度
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圈所在的面始终于太阳光垂直 (2)晨昏圈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3)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4)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经线交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教学课件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6e19d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9.png)
2、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自转
昼夜温差不 至于过大
有利于生命有机 体的生存和发展
影响人类作息
3、晨昏线
(1)概念: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 昼半球
夜半球
(2)晨/昏线判断
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 晨线,由昼进入夜为昏线。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
动动手
实验准备:投影仪、地球仪
实验过程: 打开投影仪,让光线水平照 射地球仪,调整地球仪的位 置,让地球仪完全处于投影 仪的光照之中。逆时针转动 地球仪,观察地球仪的明暗 变化。
一、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的成因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光,太阳只能照亮地 球表面的一半
(2)对水流的影响
知识体系 昼夜交替
原因 周期 晨昏线
自转的 意义
时差
地方时 区时 日期变更线
地转偏向力
课堂练习
1 当太阳直射在120ºE经线上,121ºE 的地方
时是( B)
A. 12时
B. 12时4分
C. 11时56分 D. 12时15分
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 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 (西五区区时)8月18日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机 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回 答以下两题。
规律: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经度每隔15°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相差4分钟
难点
地方时的计算 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
利用经度差,确定时差(经度差:同号 相减,异号相加)(时差=经度差÷15〫 /h)或者(时差=经度差×4分钟/1〫)
小试牛刀
已知 120˚E 地方时为 7日 22:00,求125˚E 和165˚E 的地方时?
《地球的运动》课件
![《地球的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9a1f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d.png)
天文现象
要点一
总结词
天文现象是指发生在宇宙空间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彗星 、流星、月食、日食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天文现象是由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而产生的。例 如,彗星是一种长尾巴的星体,它们的轨道非常长,当彗 星进入内太阳系时,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轨迹和尾巴;流 星是宇宙中的尘埃颗粒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的现象;月 食和日食则是由于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导致的。这 些天文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宇宙和探索未知的机会。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时间参
考。
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对农 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
气候变化
地球运动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 异,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气候 带。
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01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生物多样性
地球运动产生的气候和环 境变化,促进了生物多样 性的形成。
03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 向东。
04
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使地球 各处受太阳辐射的时间 不同。
地球公转
01
02
03
04
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旋 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周 的时间为365.25天,即一年
。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意义:产生四季交 替现象,使地球各处受太阳辐
日出日落
总结词
日出日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 自转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
VS
详细描述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 这个轴心是地球上北极和南极之间的连线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我们能够看到太 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就是日出 和日落的现象。同时,地球自转的速度并 不是均匀的,因此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在不 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会有所不同。
陈仓高中地理必修一1[1].3-3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时区和区时课件1
![陈仓高中地理必修一1[1].3-3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时区和区时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bcba56064a7302768e99395c.png)
桃江七中
刘勋国
• 在下列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中,若阴影部 分表示2008年8月8日,此刻能正确表示北 京奥运会开幕式时日期范围的是( )
桃江七中
刘勋国
方向
西
东
(极点上空看 N--逆 S--顺)
地 球 的 自 转
周期 速度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极点为零 极点为零
角速度-------全球相同 线速度-------赤道最大
熟悉世界著名大城市所在的时区 北京:东八区 开罗:东二区 伦敦:零时区 莫斯科:东三区
东京:东九区
悉尼:东十区
纽约、华盛顿:西五区 (东部时间) 旧金山、洛杉矶:西八区 (西部时间)
C、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或120°E经线的地方时
D、国际标准时间:
零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E、夏令时:
有些高纬度和中纬度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夏季较 长的白昼时间,实行日光节约制,在每年夏半年,把全国 的钟表拨快一小时或者半小时,称为夏令时.
高考回眸
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 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 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 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 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 据此回答下题。 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 D ) A. 29日10时9分 C. 27日12时9分 B. 27日11时9分 D. 28日11时9分
六、日界线
F、日界线
人为规定 的国际日期变 更线 (180°经 线); 自然日界 线(0:00所在的 经线)。
日期的变更:
(1)先确定180°经线 (日界线)的位置。 (2)按地球自转方向 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 西加”的原则。 (3)注意越过日界线计 算日期时,要注意月份 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 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 年份的变化。 (4)确定某一日期所占 比例时除确定180°经线 外,还要找到“零”时 对 应经线。
1.3 《地球的运动》课件-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课件-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3a760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1.png)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平面图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1.21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夏至 6月22日前后
●
●
春分 3月21日前后
次年春分
●
秋分
3月21日前后
●
9月23日前后
●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1日 前后
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周而复始。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 转?“天转” 似乎更符合人类的直觉。 古人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动,这是曾在欧 洲长期盛行的“地心说”的观点。
思与学——是天转还是地转?
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多 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哥 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 同时又不断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日心 说”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
图1.21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
夏至日:昼长夜短
图1.21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①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一段时间, 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② 春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太阳光 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太阳直射赤道)分别 形成春季和秋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的生活也受到 地球自转的影响。
时间差异
图1.18 昼与夜
地球自转的意义
活动:探究时间差异如何计算
时差推算
1天
自转一周
24小时
自转360°
陈仓高中地理必修一1[1].3-2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传产生的地理意义之晨昏线的判读和地转偏向力 课件1
![陈仓高中地理必修一1[1].3-2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传产生的地理意义之晨昏线的判读和地转偏向力 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a49c682e4b35eefdc8d3335c.png)
复习导入
地球上的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和昏线各占一半。晨昏线把地球表面平均分成 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 是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半圆线叫昏线。
晨 线
昏线 N
球夜 夜 半 半 球
昼 半 球
太 阳 平 行 光 线
S
图中的红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判图技巧
• A.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 • B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桃江七中
刘勋国
A B E
D
C
昏 AB:——线;BC:晨 线 ——
F
晨 昏 DE:——线;EF:——线
应用
2、可以判断晨昏线
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6点→晨线 18点→昏线
⑤南、北纬度相同的地点昼长和夜长互为相反
精练回眸: 1、根据左图在右图中画出晨昏线;
N
北 岸
堆积岸 (凸岸)
桃江港
资江
南 岸
侵蚀岸 (凹岸)
北半球
B A
河水冲刷力大于 地转偏向力,港 口应建在左岸。
河口沙洲(或沉 积岛)最终与河 流堆积岸相连河口沙洲 (或沉积岛) Nhomakorabea港口
北半球
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③方位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应用
7、可以判断昼夜长度
①在昼半球内算出昼弧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为该 地的昼长,该地的夜长等于24-昼长。 ②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③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④相同纬度的昼长相同。
方向
1.3 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课件绝对经典
![1.3 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课件绝对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62442b3cf111f18582d05a0d.png)
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
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
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
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返回 39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3)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 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北极还是南极来确定,“北逆南顺”;如果没有标注南极或
北极,则默认上端为北极,地球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下图
中地球自转方向均为逆时针,说明地球的上部是北极点,从
而确定地球的公转方向也为逆时针。
返回 2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返回 2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
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
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返回 35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返回 36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3.链接拓展——太阳高度日变化的描述 (1)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 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
返回 2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应用闯一关]
1.(2012·邯郸调研)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
(3)题。
返回 2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1)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湘教版必修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33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3a567ce009581b6ad9eb11.png)
3.不能熟练运用其基本特征做相应 的练习;
4.不理解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问题解决
一、知识拓展— —经纬网
➢纬线和经线主 要特点的比较
➢经度和纬度 的划分
➢经纬网的应用
❖经线和经度 东经116°或116°E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
的半圆
❖经线特点 1. 是半圆 2. 长度相等(约2万千米) 3. 指示南北方向 4、变化显示为东西方向 5.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 分为两半。
B.180°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的界线
C. 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几条重要的纬线
应用:
A. 0°纬线
划分南、北半球;
B.30°60°纬线
划分高中低纬度
C. 23.5°和66.5°纬线 划分五带;
即学即练
90°
135°
180°
结论 在北极图上,图 的正中心是北方,图
45° A C N 60°
8.图中,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 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 B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概况, 即方向、周期和速度,并且复习了 初中学的经纬网,还学习了昼夜交 替、地转偏向力。
课后作业
1.熟悉本课主要内容(知识点); 2.完成固学案作业; 3.自主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3. 地球自转周期; 4. 掌握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5.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现象
(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
问题展示
1.不能熟练判读经纬线,并认识几 条重要的经纬线;
4.不理解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问题解决
一、知识拓展— —经纬网
➢纬线和经线主 要特点的比较
➢经度和纬度 的划分
➢经纬网的应用
❖经线和经度 东经116°或116°E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
的半圆
❖经线特点 1. 是半圆 2. 长度相等(约2万千米) 3. 指示南北方向 4、变化显示为东西方向 5.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 分为两半。
B.180°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的界线
C. 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几条重要的纬线
应用:
A. 0°纬线
划分南、北半球;
B.30°60°纬线
划分高中低纬度
C. 23.5°和66.5°纬线 划分五带;
即学即练
90°
135°
180°
结论 在北极图上,图 的正中心是北方,图
45° A C N 60°
8.图中,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 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 B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概况, 即方向、周期和速度,并且复习了 初中学的经纬网,还学习了昼夜交 替、地转偏向力。
课后作业
1.熟悉本课主要内容(知识点); 2.完成固学案作业; 3.自主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3. 地球自转周期; 4. 掌握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5.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现象
(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
问题展示
1.不能熟练判读经纬线,并认识几 条重要的经纬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54张PPT).ppt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5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8ac9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f.png)
(12月22日前后)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3 地球的运动 [2020版](共65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3 地球的运动 [2020版](共6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3230c5a417866fb84a8eca.png)
66°34′ N
N 90°N
23°26′ N 0°
23°26′S
重庆30°N
30°
90°
6月22 日
3月21 日
9月23 日
66°34′S
S 90°S
12月22 日
H重庆=90°-[30°-0°]=60°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夏至日 [6月22日]
66°34′ N
N 90°N
重庆30°N
23°26′ N
23°S
90°S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冬夏至日新加坡[赤道0°]的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多少?
23°26′S 0° 23°26′N 30°N
12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6月22日
50°N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23°26′S
0°
10°N
23°26′N
N
L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
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整个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
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The movement of direct sunlight
太阳直射点
Subsolar point
太阳直射点 地心
太阳光
地球
黄赤交角
Obliquity of the ecliptic
地球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23˚26’
黄道平面
北极星 地轴
A 夏至
6月22日
D 春分
3月21日
155˚W
55˚×4分钟/度=220分钟=3小时40分钟 12:00+3:40=15:40
地方时——春分日 [3月21日];秋分日 [9月23日]
2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___个时区, 每个时区占___个 经度,以该时区__的___作为整个 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___,又称___。 • 2、一般而言,位于同一时区内的各地,采用___的时区; 不同时区的各地,采用 ___的区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 差___个小时。在同一日期内,___。 • 3、你发现区时和时区的区别了吗?
且当0时经线向西离180°经线越近,“今天”范围越大。
返
(5)若180° 经线的时间为t时,则地球上“今天”的范围 t t 占24,“昨天”的范围占1-24。
返
• 加油!! • 为月考好好准备!! • 高中的第一次考试,我要认真准备!!!!
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返
[技法一招鲜]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
1.顺口溜记忆法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2.“左右手”演示法
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
如图所示,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
返
one 问题引领
• 清晨你看到的第一缕阳光,在地球的另一边 可能是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吗? go • 是否可以让时间停留在清晨的06:00钟? • 下雨天,当你转动伞柄时,雨滴是怎样飞出 去的?那咱们不停自转的地球上,水平运动 的物体会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力的作用吗? go
返
two 自学探究
昼夜交替 1)地球自转导致
第二步:求两地的时区差。
①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则用大号减去小号即得时区差; ②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把两地的时区号相加即得时区差。 ("同减异加":时区符号相同,则相减;时区符号不同,则相加。)
第三步:代入公式计算。
①结果大于0小于24,说明未知地和已知地为同一天,这个结果就是钟点数;
返
(2)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返
(3)日期范围:
地球上新一天开始于0时所
在经线,随0时经线西移,“今天”
的范围逐渐扩大,“昨天”的范围
逐渐缩小,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
(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区,如上图所示:
返
请注意
在计算不同日期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时,若用直线或
极地俯视图直观表示新旧两天的面积比,则效果很好。如
1.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0°经线所在的时区(7.5°W以东到7.5°E)叫中时 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 东十二区,向西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合并为一个时区即 东西十二区;同一时区使用相同的区时,即各时区中央 经线的地方时。
2.区时的计算
• (1)基本原理: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整;任意两个时区间
相差几个时区,时间就相差几个小时。 小时(东加西减,东西判断如下图)
• (2)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1
• (3)计算步骤
• 第一步:根据时区确定两地的东西相对位置关系,谁在东侧,谁的 时间早。 • ①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时区号大的在东侧,其时间早; • ②若两地均为西时区,时区号小的在东侧,其时间早; • ③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东时区的时刻总比西时区 的时刻早。
返
第三讲
• 寻根究底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___ 区时
——时区和区时的来历
由于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时,一般来说,东边先看到日出,则 地方时较早,西边后看到日出,则地方时较晚。因此,经度相同, 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一般来说,东早西晚。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通信、运输等方面由于时差带来的矛盾日 益突出,需要统一时间和换算时间。1884年的国际子午线大会,通 过了时区划分方法,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把全球划 分为如下图所示的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 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就是这个时区的区时。
现象。 地球自转偏向力
的作用,
(2)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 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
(3)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 经度 ①地方时:不同 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相差 4分钟 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 差 。(计算引导)
返
there 合作解疑
• 由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 由图,顺地球自转方向,弧 A点由黑夜进入白昼,故弧 AB 上的点进入白昼,故为 BC为晨线。 晨线。同理,弧BC为昏线。
返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1)自转轴:
地轴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逆时针 方向旋转如
从北极上空俯视,呈 下图甲所示 (2)方向: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俯视,呈 下图乙所示
顺时针 方向旋转如
返
返
(3)周期:
返
代表含 义
参照物 遥远恒
时间长度
自转角度
意义 自转真 正周期 日常所 用
第二步:求两地的经度差。 ①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减; ②两地分别在东、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第三步: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 4分钟。 第四步:代入公式计算。 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 点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 西减"。
返
返
go
展 开 看 一 看
five 小试牛刀
• 你坐飞机于上海当地时间10月1日17时由我国上海 (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历时14 小时,到2日3时 • C、10月1日15时 D、10月1日3时
• 答案:C
• 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个位和十位 均为0)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 其他都是平年。闰年的2月有29天。例如:1996年 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而平年二月有28天,1900 年不是闰年,1997年是平年。
新的课堂结束了 可爱的你又有了新的收获!
返
1.地方时的计算
(1)基本原理:同一时刻地球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 相差4分钟。 (2)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 度差。 (3)计算步骤 第一步:根据经度确定两地的东西相对位置关系。 ①若两地均为东经,经度数值大的在东侧; ②若两地均为西经,经度数值大的在西侧; ③若两地分别在东、西经,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为物体的偏转方向。
返
返
①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 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 原 理 应 用 ②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③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④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逆应用) 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图:
下图所示:
返
(1)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则全球属于同一天。
返
(2)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相对(即与0°经线重合),则全
球新、旧两天范围相等。
返
(3)若0时经线位于东经度,则全球“今天”范围小于“昨天”, 且当0时经线向东离180°经线越近,“今天”范围越小。
返
(4)若0时经线位于西经度,则全球“今天”范围大于“昨天”,
A
恒星 日 星
23时56分4秒
360°
B
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59′
返
(4)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 速度均为
角速度
15°/小时 减小 ;赤道最大,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极点为0
返
[特别关注]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所在纬线圈的半径成正比,半径 越大,线速度越大。同一纬度(两极除外)的高山和地球同 步卫星,都相当于是延长了自转的半径,线速度大于同纬 度其他地区或对应地面的地点,但角速度相同,均为 15°/小时。
返
原来是这样的啊
返
(2)区时的计算: 总体原则:“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 相差1小时。 计算三步走:定时区-----求时差----求区时 ①计算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小数部分“四 舍五入”。比如新加坡 go (注: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②求时区差:方向相同,两者相减;方向相反,两者相加。
返
• 时区(time zone):地球上使用同一个时间 的区域。(指区域) • 区时(zone time):地球表面按经度每跨约 15°划分为一个时区,每时区内统一采用 中央子午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区时。 (指时间)
返
there 合作解疑
• 全球怎样划分时区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返
four 展示点评
②结果为负数,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晚一天,把这个负数加上24即得钟点数,
但日期要减一天;
③结果大于24,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早一天,用这个数减去24即得钟点数, 但日期要加一天。
第四讲
日期的变更
(1)日期变更线有两种(如下图):
返
①自然界线:指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经线,其位置不固
定,可以是任何一条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自该线向东至
返
one 问题引领
• 大型国际机场经常有3-4个时间显示,比如北京 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东京时间, Why???? • 2001年9月11日8:50分美国纽约世界贸易 大楼遭到恐怖袭击,我国观众在9月11日10: 00的晚间新闻头条看到该新闻,你知道此时 该恐怖事件已过去了多长时间吗?
返
two 自学探究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
且当0时经线向西离180°经线越近,“今天”范围越大。
返
(5)若180° 经线的时间为t时,则地球上“今天”的范围 t t 占24,“昨天”的范围占1-24。
返
• 加油!! • 为月考好好准备!! • 高中的第一次考试,我要认真准备!!!!
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返
[技法一招鲜]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
1.顺口溜记忆法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2.“左右手”演示法
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
如图所示,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
返
one 问题引领
• 清晨你看到的第一缕阳光,在地球的另一边 可能是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吗? go • 是否可以让时间停留在清晨的06:00钟? • 下雨天,当你转动伞柄时,雨滴是怎样飞出 去的?那咱们不停自转的地球上,水平运动 的物体会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力的作用吗? go
返
two 自学探究
昼夜交替 1)地球自转导致
第二步:求两地的时区差。
①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则用大号减去小号即得时区差; ②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把两地的时区号相加即得时区差。 ("同减异加":时区符号相同,则相减;时区符号不同,则相加。)
第三步:代入公式计算。
①结果大于0小于24,说明未知地和已知地为同一天,这个结果就是钟点数;
返
(2)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返
(3)日期范围:
地球上新一天开始于0时所
在经线,随0时经线西移,“今天”
的范围逐渐扩大,“昨天”的范围
逐渐缩小,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
(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区,如上图所示:
返
请注意
在计算不同日期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时,若用直线或
极地俯视图直观表示新旧两天的面积比,则效果很好。如
1.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0°经线所在的时区(7.5°W以东到7.5°E)叫中时 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 东十二区,向西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合并为一个时区即 东西十二区;同一时区使用相同的区时,即各时区中央 经线的地方时。
2.区时的计算
• (1)基本原理: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整;任意两个时区间
相差几个时区,时间就相差几个小时。 小时(东加西减,东西判断如下图)
• (2)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1
• (3)计算步骤
• 第一步:根据时区确定两地的东西相对位置关系,谁在东侧,谁的 时间早。 • ①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时区号大的在东侧,其时间早; • ②若两地均为西时区,时区号小的在东侧,其时间早; • ③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东时区的时刻总比西时区 的时刻早。
返
第三讲
• 寻根究底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___ 区时
——时区和区时的来历
由于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时,一般来说,东边先看到日出,则 地方时较早,西边后看到日出,则地方时较晚。因此,经度相同, 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一般来说,东早西晚。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通信、运输等方面由于时差带来的矛盾日 益突出,需要统一时间和换算时间。1884年的国际子午线大会,通 过了时区划分方法,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把全球划 分为如下图所示的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 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就是这个时区的区时。
现象。 地球自转偏向力
的作用,
(2)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 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
(3)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 经度 ①地方时:不同 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相差 4分钟 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 差 。(计算引导)
返
there 合作解疑
• 由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 由图,顺地球自转方向,弧 A点由黑夜进入白昼,故弧 AB 上的点进入白昼,故为 BC为晨线。 晨线。同理,弧BC为昏线。
返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1)自转轴:
地轴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逆时针 方向旋转如
从北极上空俯视,呈 下图甲所示 (2)方向: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俯视,呈 下图乙所示
顺时针 方向旋转如
返
返
(3)周期:
返
代表含 义
参照物 遥远恒
时间长度
自转角度
意义 自转真 正周期 日常所 用
第二步:求两地的经度差。 ①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减; ②两地分别在东、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第三步: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 4分钟。 第四步:代入公式计算。 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 点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 西减"。
返
返
go
展 开 看 一 看
five 小试牛刀
• 你坐飞机于上海当地时间10月1日17时由我国上海 (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历时14 小时,到2日3时 • C、10月1日15时 D、10月1日3时
• 答案:C
• 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个位和十位 均为0)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 其他都是平年。闰年的2月有29天。例如:1996年 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而平年二月有28天,1900 年不是闰年,1997年是平年。
新的课堂结束了 可爱的你又有了新的收获!
返
1.地方时的计算
(1)基本原理:同一时刻地球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 相差4分钟。 (2)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 度差。 (3)计算步骤 第一步:根据经度确定两地的东西相对位置关系。 ①若两地均为东经,经度数值大的在东侧; ②若两地均为西经,经度数值大的在西侧; ③若两地分别在东、西经,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为物体的偏转方向。
返
返
①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 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 原 理 应 用 ②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③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④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逆应用) 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图:
下图所示:
返
(1)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则全球属于同一天。
返
(2)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相对(即与0°经线重合),则全
球新、旧两天范围相等。
返
(3)若0时经线位于东经度,则全球“今天”范围小于“昨天”, 且当0时经线向东离180°经线越近,“今天”范围越小。
返
(4)若0时经线位于西经度,则全球“今天”范围大于“昨天”,
A
恒星 日 星
23时56分4秒
360°
B
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59′
返
(4)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 速度均为
角速度
15°/小时 减小 ;赤道最大,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极点为0
返
[特别关注]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所在纬线圈的半径成正比,半径 越大,线速度越大。同一纬度(两极除外)的高山和地球同 步卫星,都相当于是延长了自转的半径,线速度大于同纬 度其他地区或对应地面的地点,但角速度相同,均为 15°/小时。
返
原来是这样的啊
返
(2)区时的计算: 总体原则:“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 相差1小时。 计算三步走:定时区-----求时差----求区时 ①计算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小数部分“四 舍五入”。比如新加坡 go (注: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②求时区差:方向相同,两者相减;方向相反,两者相加。
返
• 时区(time zone):地球上使用同一个时间 的区域。(指区域) • 区时(zone time):地球表面按经度每跨约 15°划分为一个时区,每时区内统一采用 中央子午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区时。 (指时间)
返
there 合作解疑
• 全球怎样划分时区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返
four 展示点评
②结果为负数,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晚一天,把这个负数加上24即得钟点数,
但日期要减一天;
③结果大于24,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早一天,用这个数减去24即得钟点数, 但日期要加一天。
第四讲
日期的变更
(1)日期变更线有两种(如下图):
返
①自然界线:指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经线,其位置不固
定,可以是任何一条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自该线向东至
返
one 问题引领
• 大型国际机场经常有3-4个时间显示,比如北京 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东京时间, Why???? • 2001年9月11日8:50分美国纽约世界贸易 大楼遭到恐怖袭击,我国观众在9月11日10: 00的晚间新闻头条看到该新闻,你知道此时 该恐怖事件已过去了多长时间吗?
返
two 自学探究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