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导论结课论文
经济导论课论文
![经济导论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73fc9ef524ccbff12184a1.png)
经济导论课论文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导论课已经结束了,在这九周的课程中,让我对高考志愿选择的经济学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初选择经济学,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在我高一的时候,我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是经济,这是因为我看了相关介绍,数学英语擅长的人适合经济学,而且我自己本身一直对经济学情有独钟,在高考分数出来以后,我就一直以专业比学校更重要为原则,不管大家如何比谁的学校更好,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参考比较,我被安大经济学录取,我是幸运的,所以一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学好经济学。
通过这几周几位老师认真的讲课,出色的为我们介绍经济学及门下三个专业,我对经济学有了深入了解。
下面就来谈谈我眼里的经济学大类。
首先: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点:1.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科基础和经济理论功底。
与其他专业相比,本专业所选课程是经济学的基础和主干课程,知识体系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和工具的普遍适用性特征。
比如政治经济学课程,管理学高数等课程开设。
2.综合性特征明显,有利于专业学习的深度推进,以及广度的拓展。
与经济学科其他专业相比,本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本专业涵盖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呈现“一体两翼”的显著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或向其他交叉学科延伸学习。
3.涵盖面广,学科渗透性强,能适应多领域的人才要求。
与经济学科其他专业相比,本专业“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加上毕业实习和实践环节的训练,是培养人才具有非常广泛的适应力和发展潜力。
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经济学培养目标——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需要,有宽厚的综合性知识,以及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熟练的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向经济学有关的领域拓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部门以及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实用型高级人才。
它的培养规格也需要了解一下1.培养层次经济学专业培养能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培养现代经济分析基本技能的高素质经济管理和经济研究人才。
现代经济学理论----小论文
![现代经济学理论----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932a71ddccda38376bafc4.png)
现代经济学概论平时作业在大学校园里,看到几乎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部苹果手机,校园外iphone也当之无愧摘得“街机”的桂冠。
可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为什么在iphone的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之下,消费者的需求数量还是如此之高?仔细回想,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主要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Iphone价格居高、学生收入基本为零、其他类型手机价格低廉、电子产品一定时间以后会降价都在否定上述现象的发生的合理性,唯一能解释上述现象的只有消费者偏好这一因素。
我想消费者之所以会对iphone有着疯狂的爱恋,大概是因为iphone能使他们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包括身份、财力、品味、地位等方面。
消费者在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时,往往选择能使自己获得最大满足感的分配方式,在经济学中称之为消费者均衡。
不容忽视的是还有相当大的一批消费者没有选择使用iphone,而是选择了价格较为低廉的手机,但是当问及对苹果手机的态度时,很大部分人都表示自己无力购买,并希望将来能够购买iphone。
此时联想到消费者预算约束曲线,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不是一位空想主义者,当收入不能满足某种高层次的收入效用时,他必须放弃这种不现实的消费均衡组合,将其收入用于低层次的收入效用。
由此可知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满足感的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必须在自己的购买能力范围之内。
在微观经济学中,商品的价格是在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而且价格机制也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
由此可以预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也会增强,对苹果手机的需求量会增加,我们看到苹果公司在中国的生产量也在逐步增加。
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精选五篇)
![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0139f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a.png)
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现代金融学发展论文一、金融问题中的不确定性研究在21世纪以前的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关注的是企业中的投入产出效率问题,由于当时资本市场化程度低,很少有人专门研究与资本决策有关的问题,尽管如此,还是有些研究成果对以后金融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大的贡献是资金时间价值概念的提出。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不确定性概念的认识,进入30年代以后产生了大量对金融决策问题的研究成果,同时这些成果又积极推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与发展。
在本文以下部分简要概述与评价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不确定性研究在资产定价领域中的应用1.证券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整个金融分析的框架中,不确定性概念的引入是具有重大作用的。
最早Kenes(1936)和Hicks(1939)提出了风险补偿的概念,认为由于金融产品中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应该对不同金融产品在利率中附加一定的风险补偿。
随后,Von Neumann(1947)应用预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了解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选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Markowiz(1952)发展起了证券组合理论,他认为投资者选择证券组合时关注的只是未来现金流的均值与方差。
他假设投资者的预期效用符合二次分布或者是多项式分布。
Markowiz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不确定的前提下,最优的投资决策是分散化持有。
Tobin(1958)认为投资者出于自身流动性偏好的不同选择收益与风险的均衡。
这进一步完善了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
在资产定价领域另一著名的理论模型就是资本定价模型(CApM),Sharp(1994)和Lintner(1995)用公式简明地表述了资产组合的价值与无风险利率以及资产的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
Black(1972)推出了即使在不存在无风险资产的情况下,Sharp和CApM公式仍然成立,只是无风险利率被包括整个市场上所有资产的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代替。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e3f097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4.png)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导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的学科。
它涉及到个体、企业和政府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利益。
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的消费和生产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经济学对于政府的决策制定、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个人的生活选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包括供给和需求、边际效用和成本、市场结构和竞争力等内容。
其次,我们将探讨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包括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环境政策以及劳动市场政策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分析经济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包括消费决策、职业选择、金融投资以及家庭规划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将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各种经济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对经济学有一个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挑战。
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探讨,更是对实际经济现象的分析和研究。
经济学家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政策和经营战略。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对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依据;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为政府提供就业政策的制定建议。
总之,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在实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经济学还对于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平分配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经济学可以帮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经济学也关注着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问题,通过调节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手段,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现代经济学通论》导论
![《现代经济学通论》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ff353c1d0b4c2e3f57276350.png)
• 法国重农主义学派首先将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 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他们将农业看作是 创造纯产品的领域,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 一个系统理解。
• 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由威 廉· 配第创始、亚当· 斯密集大成、大卫· 李嘉图 最后完成。古典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和庸俗两 种成分,沿着这两种成分发展,产生了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
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有如下特点:
– 首先,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产。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 服务领域提供的服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 会属性。
– 其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任何生产都是连续不断的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 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
– 这本教科书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和规律,曾经在一段时间广泛流传于包括我国 在内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
•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的经济体制改 革,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大大推动了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其中 有三大理论突破:
新制度经济学派依靠的概念是交易成本、产权、意识形 态等。 以往的经济学多以市场行为分析为主,市场的运作被假 定为无成本的过程。 与此相反,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注重人的行为分析,发 现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这种交易成本单靠市场机制是 无法克服的。 因此,新制度学派提出以一定的制度安排来降低交易成 本的必要性。
• 上述分析层面的区别决定:西方经济学更 为关注的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则更为关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 系。 • 这两个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差异,但它们 都有不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不能简 单地肯定一个否定一个,也不宜将二者合 二而一。
安徽大学经济学学科导论期末论文
![安徽大学经济学学科导论期末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d4ad6027d3240c8447efa2.png)
经济学学科导论小结年级:****级专业:经济学类班级:经济*班姓名:***学号:********我在今年的高考中以文科***分的成绩考入了安徽大学经济学类专业,本专业包含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专业,实行大类招生。
在大学本科阶段一年级统一学习相关专业。
在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在大二上学期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主意向细分专业。
学院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了为期五周的“经济学学科导论”的启航工程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专业和选择专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本专业的了解有很大的提高,对一年之后的专业选择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也使得我对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一:对本专业的认识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前身为安徽大学经济系。
1988年成立经济学院。
目前学院下设五个系即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财政学系和统计学系,有6个本科专业即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税务。
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和经济学类高校教师四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拥有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其中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世界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财政税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现代金融研究中心、新徽商成长研究中心和兴泰金融租赁研究中心等七个学术研究机构和科研平台。
学院目前拥有教育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政管理实验室、税务仿真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现代财经创新实验室等五个教学平台。
学院还拥有企业制度创新团队、农村改革与制度演化创新团队、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创新团队等五个校级创新团队。
学院目前拥有教职工100人,专业教师81人,行政人员19人。
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18名。
具有博士学位20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2人。
经济学导论论文精编版
![经济学导论论文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57627655270722192ef7b1.png)
经济学导论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经济学导论论文摘要: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关键词:经济学学科分类经济活动关于“经济”的释义有很多种,从古代《晋书殷浩传》:“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的经世济民到现代的工、农业经济以及经济发展方式所代表的一国的国民经济,“经济”这一概念经过了历史的涤荡,终于形成一门以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领域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社会科学。
而经济学导论就是对什么是经济学和怎么样学习经济学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通过短短的几节课,我不能说对经济学有多么深刻的认识或者有多么精到的见解。
在此,我来浅谈下我对经济学初步的认识。
大多数人会把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想的很窄,但是事实上,经济学所关心的主题不是货币,而是行为。
它是一门行为科学,研究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行为。
经济学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它表现的是一种理性的激情。
对经济学的定义有许多,但我们不需要把一切都搞的明白透彻。
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前非要对它进行精确地探究,那么恐怕我们连走路也学不会,因为在你学习走路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学习它。
对于经济学,我们更多的时候在用直觉体验着它,而不是逻辑分析。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经济问题。
关于经济学的学科分类,就从宏观上讲,分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即我们现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经济史。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个术语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年在《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与推动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以1936年凯恩斯的名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为标志。
起初,我一直以高中里我对经济学的认识来看待宏观经济学,我当时认定宏观经济学无非就是政府运用“有形的手”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弥补市场经济的弊端,来达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现代经济学论文
![现代经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6d3d4d2b160b4e767fcf36.png)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文/ 田国强(德克萨斯A&M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近些年来,不时看到有人从研究方法到结论对现代经济学大肆进行批判,否认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并宣称要创造出自己的经济学。
但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往往只给出了观点,既没有明确的前提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也没有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既拿不出周密可靠的数据做依据,又不引用基本的经济理论,随随便便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将所谓“自己创新的观点”的作用无限放大。
另外,我们还不时听到有人耸人听闻地宣称:自己或某人的理论对现代经济学造成了冲击,他们往往用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来否定现代经济学。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以及学生。
不少人还以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只能用来研究规范市场制度安排下的经济问题,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以及它的分析框架和适应范围持怀疑、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能用现代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经济及其转型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西方经济学” 一直是“现代经济学”最流行的代名词。
许多人直观地认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仅适用于“西方” 社会,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研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东方”经济学,甚至“中国特色” 的经济学。
持有这些观点和说法的学者中还有一些著名的“海龟” 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海外留学背景,使得他们的观点更具有误导性。
笔者认为,其实是这些人对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没有弄清楚,不知道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
这些观点和说法误导了不少人,特别是对现代经济学还不太了解的人。
并且,由于相对其他学科,经济学与经济社会更休戚相关,甚至会影响到经济政策的制定,因而非常有必要正本清源,讨论清楚。
当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市场制度,而大多外文教科书的作者和读者对象都生活在市场经济制度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中,这些教科书一般也不讨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理论导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6dc6c61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1.png)
现代经济学理论导论现代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人们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行为,探索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本文将介绍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并探讨其在解决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一、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起源现代经济学理论起源于18世纪,主要受启发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斯密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自由市场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在古典经济学阶段,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逐渐形成,并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20世纪,现代经济学理论发生了重大转变,出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等新的理论流派。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通过市场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强调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重视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三、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现代经济学理论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的行为。
其中包括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的决策过程,市场平衡的达成等。
此外,还涉及到资源分配、效率和市场失灵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它关注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因素。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总产出”、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供应和利率等。
四、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走势的工具。
在政策制定方面,现代经济学理论为政府提供了依据。
例如,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宏观经济学理论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利率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学类论文(5篇)
![经济学类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e6867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5.png)
经济学类论文(5篇)经济学类论文(5篇)经济学类论文范文第1篇依据笔者多年的微积分课程教学体会,目前微积分教学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
课时少,内容多,老师受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约,往往忙于赶进度,不易照看到同学的感受。
课堂教学仍旧是老师讲、同学听的模式,同学没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没有真正融入教学过程,同学与老师主客体倒置,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同学学学数学的爱好,肯定程度上挫伤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材偏向于纯数学的理论和计算,同学得到的是一大堆的数学定理、公式,缺乏直观的演示,导致同学对微积分这门课程产生畏难心情。
缺乏数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同学学习微积分的目的不明确,为学微积分而学微积分,很多同学学完微积分后不会详细应用,从而造成同学的学习爱好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微积分学习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
尤其是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对高校毕业生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数学的教学工作必需跟上时展的步伐。
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的缘由。
2.1从教学内容方面看目前的微积分教材非常注意理论的严谨性。
微积分的教学内容和体系长期以来基本沿用过去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模式,以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
从内容绽开的层次看,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例题'固定模式,过分强调了形式倾向严格化的东西,如极限的定义等,注意严密的规律推理和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微积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应是直观化和形象化。
理论介绍缺少实际背景的铺垫。
课堂上同学的思维总是被按部就班地朝着固定的方向引导,往往重视理论学问而忽视了其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
这使同学感到微积分课程特别抽象,特别难学,特别神奇。
2.2从教学方法方面看目前大多数微积分的教学,出于对理论性和学问体系的严谨性考虑,教学方法仍显得抽象而陈旧,讲课中往往过于注意学问的系统传授而忽视了学问的产生和应用背景;偏重符号演算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从直观(主要来自应用和美感)和问题背景方面的引导。
经济学类导论论文.doc
![经济学类导论论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e6b944ff941ea76e58fa0442.png)
经济学导论论文经济学类一班赵永康在经过了几个星期关于经学科的导论内容的学习之后,我对经济这门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强烈的情感。
同时,在军训时,我们的导生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内容。
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之前,我对于经济这个专业的认识是十分朦胧的。
尤其是这个类字,我们都知道,经济是国家的命脉,谁也不能忽略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
于是,我怀着对于未来的美丽憧憬选择了经济专业。
从录取通知里,我得知经济只是这个专业的总称,它具体包括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三个系别。
通过几个星期的学习,我知道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有以下一些:17世纪的重伤主意,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19世纪上的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和就历史学派,19世纪下的新历史学派、边际效用学派和新古典主义(马歇尔、庇古),20世纪上的制度学派、瑞典学派、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而是世纪下的公共选择学派、菲莱堡学派等等。
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分出了马克思主意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
同时,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对于处于不同阶级的经济学家,对于同样的社会现象,往往有不同的观点,研究时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统一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以有限的资源满足众多的欲望时怎样合理的选择.马克思的理论经济学,亦称政治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至于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的应用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如农业、工业、商业等)、或涉及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如经济计划、财政、货币、银行等)、或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如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其相应的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上的各种经济现象,探究经济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界经济概论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导论论文 范文
![经济学导论论文 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a1b24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5.png)
经济学导论论文范文IntroductionEconomics is a social science that studies how individuals, businesses, governments, and nations make choices on allocating scarce resources to satisfy their unlimited wants. It is a broad discipline that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micro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behavioral economics. In this paper, we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key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of economics,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s in society, and explore som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facing economists today.Key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of EconomicsEconomics is based on a few key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that help explain how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make decisions about what to produce, how to produce it, and for whom to produce it. The most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economics is scarcity, which means that resources are limited but wants are unlimited. This leads to the need for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to make choices about how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Another important concept in economics is opportunity cost, which refers to the value of the next best alternative forgone when a decision is made. For example, if a student chooses to spend an hour studying for a test instead of watching TV,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studying is the enjoyment that could have been derived from watching TV.Supply and demand are also key concepts in economics. Supply refers to the quantity of a good or service that produc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sell at a given price, while demand refers to the quantity of a good or service that consum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buy at a given price. The intera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determines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of a good or service in a market.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s in SocietyEconomic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ociety by helping to understand and address important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For example, economists study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nflation, un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provi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Economics also helps us understand how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make decisions about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savings, and how governments make decisions about taxation, spending, and regulation.Economics is also important for businesses and policymakers, as it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behavior of consumers, producers, and markets. By analyzing economic data and trends, businesses ca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pricing, production, and expansion, while policymakers can use economic analysi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policie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Challenges Facing Economists TodayDespite its importance, economics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 andcriticisms in the modern world.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is the complexity of the global economy, which is interconnected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This makes it difficult for economists to accurately forecast economic trends and outcomes, and to design effective policies to address economic issues.Another challenge facing economists is the limited scope of economic models and theories. While economic theorie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make decisions, they often oversimplify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behavior and do not account for factors such as emotions, social norms, and politics. This can lead to inaccurate predicti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Additionally, economics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its emphasis on market efficiency and growth, while neglecting important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For example,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s often fail to account for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pollution and resource depletion. Economists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ing the need to in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onsiderations into their analysi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ConclusionIn conclusion, economics is a valuable and important discipline that helps us understand how individuals, businesses, governments, and nations make decisions about allocating scarce resources to satisfy their unlimited wants. By studying key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such as scarcity, opportunity cost, supply and demand,economist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economic issues and inform decision-making at all levels of society. Despite facing challenges and criticisms, economics remains a powerful tool for analyzing and addressing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in the modern world.。
经济类的论文六篇
![经济类的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786b3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c.png)
经济类的论文六篇经济类的论文范文1(一)缺乏课堂争论氛围,同学主体地位不强案例教学强调同学的参加性、主体性、主动性,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交互式教学方式。
在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成人同学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同学缺乏理论学问储备,学问面较窄,习惯于被动接受学问,接受案例教学有肯定的难度,主动加入案例争论与分析的乐观性不强,导致课堂缺乏争论氛围,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
加之部分老师缺乏对同学主体性的把握,没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阻力,不注意课堂争论与沟通,使同学处于被动地位。
(二)缺乏系统性、有用性经济学案例教材及编写的专业体系经济类课程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素材,然而,目前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案例几乎都是源自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缺乏适合本土化、有用性、有针对性的经济案例教材,有些案例时间跨度长,内容陈旧过时,导致同学在理解上往往缺乏感性熟悉,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经济类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部存在必定的联系,同学的学习就是要构建课程的内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学问体系。
因此,案例教学要遵循理论性与系统性的结合,然而,在案例教学的实际中,经济类课程的案例的编写经常是孤立的,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
(三)缺乏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案例教学对老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对案例教学完全掌控,成为有效的指导者和推动者,乐观引导同学,让同学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思索分析。
案例的选择和组织尤为重要,从目前电大开放教育的案例教学来看,部分老师对案例教学的把握肤浅,没有对案例进行严格的筛选,案例的选取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老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不够,案例的导入缺乏设计,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沟通与沟通,对同学的分析争论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评价和总结,无法达到课堂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经济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开放教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在经济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发挥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和完善案例教学应用水平,体现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a5f435376baf1ffc4fad73.png)
经济学导论结课论文内蒙古农村牧区土地流转学生姓名武志远学号6051213215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法学班级17-2指导教师王学剑目录一、摘要 (1)二、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草牧场流转 (1)三、农产品价格变动与土地草牧场流转 (1)四、农民收入水平与土地草牧场流转 (2)五、内蒙古农村牧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六、健全土地草牧场流转 (3)七、总结 (4)一.摘要:土地草牧场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也只有合理流动,才能真正体现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
所以,土地流转是必然趋势。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农村土地牧区草牧场流转的主要流转因素及土地草牧场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草牧场流转,健全土地、草牧场流转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牧区草牧场流转承包经营权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创新:第一次是1950年以后的土地改革,其主要贡献是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归为公有;第二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规定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土地承包经营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农民的心愿,使我国的农业摆脱了长期停滞、农产品长期严重短缺的困难局面。
二.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对土地草牧场流转的影响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所必然出现的现象。
2007年内蒙古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248.67万人,2008年为255.25万,比2007年增加6.58万人,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是呈正比的。
从另一个方面讲,内蒙古工业和城市产业规模小,就业环境不宽松,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民进城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低,转移就业能力较差,要想在城里打工取得比经营土地更好的效益存在很大困难。
多数农民仍然一边务农,一边打零工维持生计。
经济学导论论文六篇
![经济学导论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d7466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9.png)
经济学导论论文六篇经济学导论论文范文1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中曾经是一枝独秀,特殊是在高校教育中一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改革滞后,加上同学共性不断彰显,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同学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境地。
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必需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本文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首先,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分析,解答的是“应当怎样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很简单落入“说教陷阱”,使同学产生抵触心情和逆反心理,而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同学之间的争论和老师的引导,有利于消退同学在价值推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质疑,这对于消退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具有乐观的促进作用。
其次,政治经济学是规律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同学始终保持留意力集中,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使同学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
每位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的老师都知道,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随着讨论视角的拓宽揭示的问题越来越深刻,而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前面的学问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留意力集中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在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新旧学问有机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同学保持留意力集中,而且有利于同学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再次,政治经济学理论性很强,相对比较抽象,实际教学只能以老师讲授为主。
因此,如何对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边际调整成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而言,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由于:首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多少问题、在哪一章节设计问题、实行什么样的模式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都由老师掌控,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适合于对传统老师讲授法进行边际调整。
其次,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老师通过细心设计问题,引导同学思索问题、分析问题,可以促使同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转变传统讲授方法中同学被边缘化的弊端。
经济学导论论文
![经济学导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dfb79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8.png)
经济学导论论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的影响无处不在。
从我们购买一杯咖啡的决策,到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经济学?它又为何如此重要?经济学,简单来说,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和需求。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里。
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但人们的需求却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增长的。
比如,地球上的石油储量是有限的,但我们对石油制品的需求,如汽油、塑料等,却持续增加。
这就导致了资源的稀缺性,而经济学正是要研究如何在这种稀缺的条件下做出最优的选择。
在微观经济层面,个人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个人需要在有限的收入下决定如何消费,是购买更多的食品还是更多的娱乐产品?企业则需要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例如,一家手机制造商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竞争对手等因素,来决定推出何种型号的手机、定价多少以及生产数量。
在宏观经济层面,政府需要关注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政府通过制定财政政策(如税收和支出)和货币政策(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等目标。
经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个人决策。
了解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比如,通过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的了解,我们可以决定是将钱存入银行还是投资于股票市场;通过对供求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在购物时选择更合适的时机和价格。
其次,对于企业来说,经济学是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工具。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成本结构,以确定最优的生产和定价策略,提高竞争力。
例如,当市场需求下降时,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优化产品结构或者开拓新市场来应对。
再者,经济学对于政府制定政策至关重要。
现代经济理论
![现代经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14fe8365901020207409ca4.png)
大学生消费决策分析——以心理账户为视角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沈阅2015111280摘要:心理账户是一种个人、家庭或组织对经济活动进行关注、编码和评估的认知操作系统,其否定了“理性人”假设,是“有限理性”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和运算规则对于大学生消费决策有深刻的影响,这对于研究大学生理性消费教育的途径,促进大学生合理消费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心理账户;非替代性;运算规则;大学生消费决策The Decisio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C onsumptionBased on Mental AccountingAbstract:Metal Accounting is a set of cognitive operations used by individual, family or organization to focus on, code and evaluate financial activities. It denies the 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 it i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model”. The non-fungibility and operation rules of mental accounting have a deep impact on the decision-ma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which is valuable to find the ways to educate them how to consume rationally.Keywords:Mental Accounting, Non-fungibility, Operation Rules, Decision-ma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0前言在本学期《现代经济理论》的课程中,老师围绕着行为金融学的主题带领我们认识并探索这片以前从未涉及过的领域。
经济学类导论课论文
![经济学类导论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de1727af45b307e87197b8.png)
经济学类导论课论文经济学类三班陶雨程I01114203不知不觉,来大学已经快要一个学期了,通过将近一个学期时间的专业课学习,让我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经济学类专业分为金融、财政、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经济学四个子专业,每一个专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有太多的机遇和挑战,怎样顺利抓住生活所赋予你的每一个成长和成才的机会,怎样坦然面对并克服生活所施加给你的一次次考验,根据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这之前,你必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才能对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准备。
经济学学科导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道路。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
世界经济的实践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上升。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包括金融保险、会计审计、税务中介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将加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外资银行、保险、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我国,中外企业对有关金融专业人员的需求将大量增加。
经济学导论论文
![经济学导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24022bd5bbfd0a785673ce.png)
经济学导论论文经济学导论论文也谈学习经济学导论的重要意义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0802班胡鑫(2021012719)“什么是经济学?怎样学习经济学?”这些问题对于我们非经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以回答。
但是,这些难题对我们同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吸引着我们去了解它、认识它并学习它。
于是,我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郑重地选择了“经济学导论”这门课。
关于“经济”的释义有很多种,从古代《晋书·殷浩传》:“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的经世济民到现代的工、农业经济以及经济发展方式所代表的一国的国民经济,“经济”这一概念经过了历史的涤荡,终于形成一门以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领域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社会科学。
而经济学导论就是对什么是经济学和怎么样学习经济学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下面,我将从大学生素质教育、知识结构以及就业和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谈谈学习经济学导论的重要意义。
(1)学习经济学导论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促进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格局中,高校主要是以大类文理教育为主,从而培养专门类人才。
然而,在社会飞速变革的今天,如果我们单单掌握了一门孤立的科学知识,又如何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责任呢?现实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终生学习。
也就是说除了努力学好自身的专业知识,要尽一切可能的拓宽学习渠道,丰富知识内涵,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在茫茫学科中,供我们选择的太多太多,对我来说经济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每天日常生活中行为,哪一件不与经济息息相关?国与国之间,经济合作、共同发展、贫富差距,哪一样国家行为能离得开经济的伴随?在人类面临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时候,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可以不去了解经济,不去学习一门如此重要的学科?时代要求我们学习经济学并且得学好经济学!在高等教育中,经济学导论课程的开设,让大学生们有了更好的渠道去全面了解学习经济学。
现代金融市场学结课论文
![现代金融市场学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c1597c7fd5360cba1adb6b.png)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风险投资是通过投资高风险的应用高科技成果的项目群,培育其快速成长,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等方式撤出投资,实现所有者权益变现,取得高额投资收益的投资行为。
它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制约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因素,结合国际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现状;原因;对策一、风险投资的基本理论1.风险投资与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投资高风险的应用高科技成果的项目群,培育其快速成长,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等方式撤出投资,实现所有者权益变现,取得高额投资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风险投资机构是风险投资市场的主体,风险投资机构从募集风险资本开始,搜寻、调查、筛选投资项目,制定投资方案,对投资进行监督、管理,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撤出投资,把本金及实现的利润分配给投资者。
风险投资操作程序为:项目评估和选择→谈判和签订投资协议→培育风险企业→实现投资收益。
2.风险投资的特征风险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投资对象多为处于刚成立或增长迅速、潜力很大、风险也很大的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第二,投资方式主要是股权性投资,通常占被投资企业10%-49%的股权,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投资目的不在于获得利息或红利,而在于投资对象的市场评价达到较高水平时,通过股权转让活动,一次性的为带来尽可能大的市场回报,即取得中长期资本利得;第三,投资周期较长。
投资期限至少在3-5年以上,一般都经历了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第四,投资风险高。
风险投资一旦成功,就会获得极高的回报率。
但是,当风险投资成功时,其他厂商的仿冒会使风险投资达不到预期的盈利目标,风险投资失败时,所有的损失又都由风险投资者自己承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原因分析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含义是指: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我国货币政策最近执行的的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为使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所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优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
2015年以来,受外汇流出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同时,"股市波动"等影响流动性供求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加大了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压力。
针对流动性形势变化,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灵活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下行、引导和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发挥了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市场利率适当下行,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
根据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低位运行等宏观形势,2015年以来,先后五次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分别累计下调1.25个百分点,至4.35%和1.5%;先后九次引导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较2015年初下降160个基点,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下降。
同时,更加注重短期利率稳定,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疏通利率传导。
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加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和调节。
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SLF,探索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并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适时调整SLF利率。
通过MLF投放中期基础货币,发挥MLF利率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和FSB、G20对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总结,人民银行从2011年正式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其核心内容是金融机构适当的信贷增速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以及自身资本水平。
总的看,该机制在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维护金融宏观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起,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从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情况、定价行为、资产质量情况、外债风险情况、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
此外,通过引入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提高个别银行人民币购售平盘交易手续费率等方式对外汇流动性进行逆周期动态调节,平抑市场顺周期行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以上海自贸区模式为基础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2016年初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和相关地区注册的企业和27家金融机构实施,目前已扩展至全国范围。
四是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保持总量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的同时,对一些市场力量不愿参与但从国家战略上亟待发展的领域,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一些边际上的作用,通过适度的"精准滴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五次实施定向降准,享受定
向降准政策的机构占比超过98%,对中小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准备金率,鼓励支农支小。
同时,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的定向支持作用,将抵押补充贷款(PSL)的对象由国开行扩大至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并扩展支持的范围,创设扶贫再贷款,构建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
这些措施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棚户区改造、扶贫、重大水利工程、地下管廊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015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标志着我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取消,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2015年8月11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校正了中间价与市场汇率之间的偏离,中间价的基准作用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汇率更加趋近合理均衡水平,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2015年12月11日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和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引导市场转变汇率观察视角。
自2015年9月15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实施平均法考核,同时采取小步审慎推进的做法,在初期辅以日终透支上限管理,为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提供缓冲机制;全面推开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将其全部县支行纳入改革范围,符合条件的将享受优惠准备金率。
六是及时采取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
2015年年中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两次快速下跌。
第一次是6月中旬以后股市大幅下挫,为防止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及时采取了降息措施,并提供了流动性支持,6、7月份M2增速分别跳升了1个和1.5个百分点。
第二次是今年1月份沪深股指再度大幅下跌25-30%,为防止恐慌、促进市场稳定加大了流动性投放,也在一定程度上使M2增速有所加快。
从全球来看,这种为稳定市场而被动注入流动性的做法虽属无奈,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就像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说,货币政策很难对资产泡沫做事前的准确判断,无非是在事后从金融稳定角度提供一些流动性支持,以缓解泡沫破灭造成的经济后果。
”【1】
以上分析【1】摘自《2015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主要特点的回顾》——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因为分析地比较详尽,比起我自己这个门外汉写要好得多,所以就放到这儿了。
从中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在整个社会运转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中国这样一艘巨轮是不可能在世界舞台上站得住脚跟的,国家随时面临着崩盘的影响。
本学期通过学习现代经济学,开拓了自己思维视角,惊叹不了解经济学就不了解这个社会运行的法则,实在是庆幸选修了这门课。
事实上这学期所学习的具体内容并不重要,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学习和转变,这也是老师在第一节课就一直强调的。
学习了经济学最大的改变就是会习惯性的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一个价值衡量,考虑投入产出比,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句话,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虽然课程短暂,但却受益匪浅,最后老师给的这个选题,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因为时间关系,后面的宏观经济学部分内容没办法再进行学习,不过通过对这个选题的资料搜集和研究分析,一样的加强了自己对这方面的理解,不得不说李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感触还有很多,就不再占过多篇幅了,这段启蒙经济学经历实在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