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录病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解RNA:DNA中间体中的RNA链
切割前体蛋白 使病毒DNA与细胞DNA整合 使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 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 反式激活蛋白,激活HIV基因的转录 调节mRNA的剪接和促进mRNA转运至细胞质 提高HIV的复制能力和感染性
病 毒 的 复 制
分 型
*HIV-1:分M(main)、O(outlier)、 N(new)3个组,进一步又分 不同的亚型。 *HIV-1:M组的9个亚型(A-D、F-H、J 和K)及数种重组亚型在全球流 行,不同地区流行的亚型及重 组亚型不同。 HIV-2 和 HIV-1 的 O 组和 N 组主要局限于西 非等地。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传染源: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 * 主要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方式,性 活跃人群(包含同性恋和异性恋者)是高危 人群。 2. 血液传播:输血、血制品、器官移 植、注射等方式传播,静脉毒品成瘾者是高 危人群。 3.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 等方式传播,其中胎儿经胎盘感染最多见。
我国的传播特点
* 吸毒、性传播和采供血途径传播并存
* 经性传播途径呈上升趋势
* 自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致病机制
*主要感染细胞: CD4+ 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 突状细胞、神经细胞等。
*引起机体免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的进行性损伤。
致病机制
*细胞受体:
CD4分子 辅助受体 CCR5与CXCR4
CD4+T细胞表达大量CD4分子和CXCR4
致病机制
*HIV借助于gp120与上述细胞受体结合,
gp41融合肽暴露,介导膜融合,使病毒 侵入细胞。
*受感染的CD4
T细胞被溶解破坏,T细胞 数量的进行性减少和功能丧失,导致免 疫功能缺陷。
*HIV损伤CD4 T细胞的机制:
(CD4 T细胞表达大量CD4分子和CXCR4) ①导致CD4 T细胞融合,最终导致细胞的溶 解; ②CTL对CD4 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抗体 介导的ADCC作用,NK细胞的杀伤作用; ③诱导CD4 T细胞细胞凋亡; ④HIV复制产生大量未整合的病毒DNA,抑 制细胞正常的生物合成; ⑤HIV可作为超抗原激活大量CD4 T细胞。
反转录病毒
反转录病毒
一组含有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的RNA病毒。 *对人致病的反转录病毒主要有: 1.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为成人 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体。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人类 艾滋病的病原体。
共同特性
①球形,直径为80~120 nm,包膜表面有刺突。 ②基因组有两条相同的单正链RNA,病毒体含 反转录酶和整合酶。 ③复制有独特的反转录过程,病毒DNA整合到 细胞DNA中,构成前病毒。 ④具有gag、pol和env 3个结构基因和多个调 节基因。 ⑤宿主细胞受体决定病毒的组织嗜性,成熟病 毒以芽生方式释放。
自美国 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 来, HIV 在全球的传播速度惊人。根据联合
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6年11月
21日共同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已达3950万。 我国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群 体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HIV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AIDS患者常发生的恶性肿瘤:
Kaposi's sarcoma
免疫性
*细胞内病毒的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反应 * 细胞免疫可限制病毒感染,但不能完全清
变 异 性
* HIV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的高度 变异性,HIV的反转录酶无校正 功能、错配性高是导致HIV基因 频繁变异的重要因素。
抵 抗 力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 *一般化学消毒剂处理10~30 min,可 灭活病毒。 * 高压灭菌 121 ℃ 20 min ,或者煮沸 100℃ 20 min均可灭活病毒。 *病毒在20~22℃液体环境下可存活15 天;在 37 ℃ 可存活 10 ~ 15 天 ;在冷 冻血制品中须68℃加热72 h才能保证 灭活病毒。
基因组:单正链RNA,有3个结构基因以及 6个调节基因;两端有LTR。
HIV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基因 结构基因 gag 编码蛋白 p24和p7 p17 pol 反转录酶 蛋白质的功能 衣壳蛋白和核衣壳蛋白 内膜蛋白 有反转录酶活性和DNA聚合酶活性
RNA酶H
蛋白酶 整合酶 env gp120 gp41 调节基因 rev Nef tat Tat Rev Nef
2006年全球新增HIV感染者430万, HIV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
2006年根据最新评估结果,中国现有HIV感染者约 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2006年12月1日,是第19个世界艾 滋病日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一、生物学性状
1. HIV的形态学特征
球形、包膜表面有刺突(含有 gp120和gp41)。
核心含两条相同的正链 RNA基 因组和包膜外的核衣壳蛋白(p7)、 衣壳蛋白( p24 ),并携带反转录 酶、整合酶和蛋白酶。
*gp120
病毒的表面糖蛋白,与病毒吸附
有关,有中和抗原位位点,能刺激机
体产生中和抗体,易发生变异,有利
于病毒逃避免疫清除。
*gp41
为跨膜蛋白,介导病毒包膜与宿
主细胞膜的融合。
*单核-巨噬细胞(表达少量CD4分子,
其辅助受体为CCR5趋化因子)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感染后不 被溶解,长期携带HIV,使病毒向其 他组织播散。
临床特点
*潜伏期长,大约10年左右。 *临床感染过程分为4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约2~3周 2.无症状潜伏期:10年左右 3.AIDS相关综合征:开始出现症状 4.免疫缺陷期:典型AIDS期——合 并机会致病菌感染和 AIDS 相关恶性肿瘤。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HIV-1 于 1983 年从一例淋巴腺综合症患 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出。
*分类:反转录病毒科(Retraviridae)
慢病毒属(Lentivirus) * 型别:有两型 HIV-1:大多数AIDS由HIV-1引起。 HIV-2:主要在西非和西欧流行。
AIDS——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