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读后感
《关键对话》读后感(精选10篇)
《关键对话》读后感《关键对话》读后感《关键对话》读后感(精选1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键对话》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对话》读后感1何为关键对话?符合三个特点:一、双方观点有很大差距;二、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三、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
遇到关键对话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两种行为,作者称它们为傻瓜式选择,既当面反对和沉默逃避。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关键对话呢?对话高手首先是关注内心,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原则,要想解决双方的问题,只能先从自己开始,你要询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想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例如,我不想我们双方争吵偏离问题而导致我们关系破裂,我的目的是想听对方的观点,然后寻求能够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通过审视内心的真正目的,这时候的你就开始懂得理性思考问题了,即使对方表现得很暴躁或者沉默逃避,这时候你也可以冷静地思考如何把对话拉回正轨。
那么,我们先要营造安全氛围,对方出现傻瓜式选择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这次对话感到不安全。
那么如何营造安全氛围呢?首先你要暂停对话,思考自己的目的,然后尊重对方(即使对方说了很多与你相异的观点)这时候,就要分三步走的方式来营造安全氛围。
第一步,道歉。
第二步,对比说明。
何为对比说明,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否定部分和肯定部分,具体到实际的话就是,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老总汇报;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这一步做得好,可以一下子提高对话的安全氛围。
第三步,创建共同目的。
这个又分为四小步:①积极寻找共同目的;②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③开发共同目的;④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
上述的都是以在关键对话中自己冷静理性为前提的,那么如何让自己摆脱傻瓜式选择呢?首先还是要先审视内心,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读后感
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读后感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所需。
焦点解决取向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强调将学习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并激发其思考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在学校教育中运用焦点解决取向的优势及实践经验。
1.2 文章结构本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目的以及结构。
第二部分将简要介绍焦点解决取向的定义、原理和发展历程,以便读者对该教育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
第三部分将详细探讨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包括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以及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
第四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实例分析与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焦点解决取向来提升学校教育的效果。
最后,第五部分将总结本文的观点和建议,并展望焦点解决取向在教育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分析与案例探讨,提供具体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阐述焦点解决取向对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旨在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焦点解决取向并引起对其应用价值的思考。
本文还将预测焦点解决取向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趋势,并提供教育改革路径探索建议。
2. 焦点解决取向简介2.1 定义和原理焦点解决取向(Solution-Focused Approach)是一种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常用的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问题的解决和达成目标,而不是过分强调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过去的错误。
该方法通过积极倾听、提问和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激发被指导者或学习者内在潜力,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改善行为。
焦点解决取向认为每个人都拥有某种程度上已经存在的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专注于发掘并利用这些资源。
它强调对成功经验和积极方面进行关注和扩大,通过提供支持、鼓励参与和设置可实现的目标来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
关键对话读后感
关键对话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叫《关键对话》的书,真是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书里讲了好多关于怎么处理重要且棘手的交流场景的方法和技巧,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次关键对话。
那是一次家庭聚会,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起,本来应该是其乐融融的场面,可没想到却因为一个话题闹得有点不愉快。
聚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只是聊聊家常,问问彼此的近况。
可不知道怎么的,话题突然就转到了我的工作上。
我刚毕业没多久,工作还在起步阶段,不算特别稳定,也没取得什么大的成就。
我姑先开了口:“哎呀,你这工作可不行啊,挣得又少,又没什么前途,赶紧换一个吧!”她这话说得特别直接,一点情面都没留。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有点不舒服,但还是尽量保持着微笑说:“姑,我这工作刚起步,总得给我点时间发展不是?”可我姑不依不饶:“时间?你都毕业多久了,还没点起色,你看看那谁谁家的孩子,跟你差不多大,现在都月入过万了!”我一听这话,心里的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我心想,这能一样吗?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怎么能这么比呢?但我还是强忍着怒气,试图跟她解释:“姑,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都不一样,我这行业需要积累经验,不能急功近利。
”然而,她根本不听,继续在那数落我,说我不听老人言,将来肯定要吃亏。
这时候,整个气氛变得特别紧张。
其他人有的在劝我姑别说了,有的则在一旁默默不吭声。
我感觉自己的脸在发烫,心跳也越来越快,脑子里一片混乱。
就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书里说的一些方法。
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先冷静下来,然后试着从姑的角度去理解她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想,她可能也是出于关心我,希望我能有更好的生活,只是表达方式不太对。
于是,我调整了一下语气,平和地说:“姑,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担心我以后过得不好。
但您可能不太了解我这个工作的具体情况,其实我在这个岗位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自己的规划。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完这些话,我姑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2021心得体会]《关键在问》心得体会范文
[2021心得体会]《关键在问》心得体会范文前言2021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的经历与成长,我不禁有着许多感慨与思考。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而《关键在问》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启示和思考的方向。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其中的原则应用到生活中。
1. 真正倾听《关键在问》这本书以一个强调“提问”的角度来谈论沟通与思考的力量。
书中指出,真正倾听他人的思想和观点,是建立有效沟通和深入思考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忽视了与他人的交流与理解。
而只有真正倾听他人,才能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获取更广阔的视野。
在2021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尝试践行倾听的原则。
我与同事、朋友进行交流时,鼓励自己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
通过倾听学习,我发现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在学术研究和项目合作中,也通过与他人的沟通,获取到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2. 强化提问能力除了倾听外,书中还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并且引导他人思考。
书中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问题模式,如“为什么”、“如何”、“是否”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提问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开始在学习和工作中,注意思考问题的质量和深度。
在团队讨论和会议中,我尝试提出有针对性、引导性的问题,以促进团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问题的解决思路更加清晰,团队的合作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3. 理解他人视角《关键在问》还强调了理解他人视角的重要性。
通过认真倾听和深入提问,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观点。
这不仅能够提高沟通效果,还可以为自己的思考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尝试着去理解他人的视角。
当遇到冲突和分歧时,我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从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和情感。
关键对话》读后感(3篇)(共6页)
《关键对话》读后感(3篇)[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关键对话》读后感1这个月读的一本书是《关键对话》,是由一位宝弟大力推荐的,读完后感觉对工作和生活都相当实用。
在很多人看来,对话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但关键对话,可是一点儿都不简单。
什么是关键对话?比如:你认为自己已经早该被提拔了,去找上司谈一谈关于升迁的问题,但在谈话发现他认为你并没有准备好;或者,你在召开会议时,有下属针锋相对,当场指出你的问题所在;再者,与爱人关于老人赡养和儿女教育问题产生意见争执等,这些都是关键对话。
之所以这么说,是指因为它可以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如果你不会正确应对关键对话,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比如:面对团队中消极怠工的同事,你选择愤怒指责,双方互不相让,大吵一场,结果反而让合作被迫中断等等。
想一想,这种类似情景是否曾发生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些时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会变得很糟糕,会情绪激烈,冲着对方大喊大叫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说出一些事后会让我们后悔的话。
那么,这种关键对话问题如何解决呢?书中提出掌握两大原则即可圆满地解决。
一、做到从“心”开始。
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
即我希望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目标。
关键对话会往往会让人产生激烈的情绪。
事实证明,在激烈情绪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即沉默不语或是愤怒爆发。
全然忘记了本来对话的目的是要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找到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赢道路。
如果,偏离了预定目标,怎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呢?所以,必须在对话过程中牢记自己的目的,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这个大方向,这样就能保证我们在关键对话中获得一半的成功。
当你意识到对话失控时(开始陷入沉默和有暴力倾向(想跟别人吵架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动机,问自己几个问题:(1)“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2)“我希望这次对话为自己、为对方、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怎样的目标?”(3)最后,问自己“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二、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即让对方毫无心理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
读书心得 《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读后感
读书心得《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读后感这本书是国际引导大师“乔·尼尔森”50年教育实践与研究之倾心力作。
我为什么被吸引?文章首先谈到了我们教学中存在充满挫败感的故事和关于教学的矛盾问题。
无论走进全世界任何一位教师的办公室,你都能在一片嗡嗡声中听到各种充满挫败感的故事和关于教学的矛盾问题。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他们为什么不能更深入地思考,从而发展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高阶思维能力呢?他们为什么缺乏动力,去学习我们想让他们学习的内容?他们为什么学不会怎样与其他人一同学习或好好相处?; 文章还谈到了教师中存在的挫败感。
在这些办公室里,还充斥着其他的挫败感——耗费时间的备课、漫长而无效的教职工会议、与家长之间困难的沟通,以及与其他教师之间的误会;与此同时,家长、学生、学校管理者也都在为相似的问题苦恼着。
还有教师的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还面临着各种压力:我们要向更多的学生、彼此差异更为显著的学生教授更丰富的内容,但与此同时,给他们的资源和支持却又在不断减少。
面对这些更为紧迫的现状,我们必须寻找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工具。
这些不就是我们身边的林林总总吗,这些状态好真实啊!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文化事业学会文化事业学会(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ICA)在四十年的工作中,基于对人们处理信息的研究和观察的基础上开发完善了一种方法。
而这本书就是为了与我们老师、学校管理者、家长、学生分享这一工具——焦点讨论法,以便帮助我们解决上述种种问题。
作者谈到了这种方法的好处种种,让我感觉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方法。
作者说它是一个用于设计和引导讨论的实用方法,它可以用来引导儿童和成人的学习,可以为学习注入现实生活的意义,可以令沟通更为深入有力,可以在个人和团体层面解决问题。
这个方法也可以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有效的逻辑框架,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考。
总的来说,使用这一方法可以做到:拓展思考力和学习力、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让团体沟通更为有效、避免和解决矛盾问题、增强教学评估的有效性。
《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为大家的《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对话》是会计领军第三次集训推荐的书目,也是之前在心理所学习时,一位后现代心理学流派老师推荐过的书。
跨专业学习心理学专业带给我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芒格曾在《穷查理宝典》中强调过多元思维模型,他认为,“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铁锤的人来说,每个问题都像钉子,这是一种灾难性的处世方式,人们应该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模型。
”其中心理学也是多元思维模型之一。
快速开展的社会人们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分工协作的组织中,往往不是专业能力强就可以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尤其是冲突情境下怒怼还是认怂都不是明智之选,对话能力成为了一个社会人情商上下的表达。
但作为“谨言慎行、敏于行而讷于言”文化教导下成长起来的一些人,从“道”上缺少这种思维,加之此“术”学校不教,如果周边再无环境熏陶,对话能力势必弱些。
社会上君子有理讲不清,小人无理却占上风的情形并不少见,但对话本身是经过刻意练习可习得的一套功夫,虽不一定能巧如舌簧,但也不必笨嘴拙舌。
《关键对话》提供了一种解决关键场景尤其是冲突场景的原那么和方法。
初读此书的朋友建议在读完序言和目录后直接翻到第11章第192页,这张关键对话联系表是本书的纲,通过这张表我们可提纲挈领掌控全书脉络。
《关键对话》概括了七个原那么,第一从心开始,第意观察,第三保证平安,第四控制想法,第五陈述观点,第六了解动机,第七开始行动。
每个原那么后面跟着相应的对话技巧、关键问题以及相关案例。
其中,注意观察和保证平安是环境方面的原那么,从心开始、控制想法是约束自己的原那么,了解动机是关注对方的原那么,陈述观点,开始行动那么是适用于双方的原那么。
此书作为实用类书籍,用于指导对话实践还是大有裨益的。
焦点解决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读书心得随笔
高效教师:焦点解决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读书心得随笔焦点解决是一种心理咨询技术,但它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焦点解决不仅能在咨询室中帮助来访者开启新旅程,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奇妙作用。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跟孩子站在一起解决问题;相信每个人都更好,相信每个人都能更好,相信相信的力量!一定要相信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样的状态。
焦点解决首要问题变技能。
我们认为孩子没有问题,孩子只是缺乏技能,比如:孩子上课总是插话,那么孩子缺乏的是讲话前先举手的技能。
孩子们需要学习“举手”技能。
每个孩子都不愿意谈论自己的问题,但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学习新的技能。
合作与互助。
当我们明确了需要学习的技能之后,我们一起探讨怎样合作,怎样相互帮助。
老师问:“孩子们,我们应该怎么相互帮助。
让我们更快地学会这个技能呢”?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们每个组安排一个组长,如果本组的同学没有举手就说话,把他名字记下来”。
老师又问:“记下来,然后呢”?孩子很认真地回答说:“然后就扣成长卡”。
老师说:“谢谢你这么大声清楚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们再听听,还有其他想法吗”?又有孩子举手:“老师,可以不要组长,就谁都可以看到不举手的同学,就报告老师”。
这时又有同学也想到了办法,急不可耐地说:“老师,如果每个人都报告老师,那老师太忙了,我觉得还是组长记吧,记下来以后,就让他抄写生字”。
当我们问孩子怎么相互帮助的时候,孩子们想到的是怎么监督,然后怎么惩罚。
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在班级感受到的是什么呢?他们学到的又是什么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与其花很多精力去追究为什么会这样,不如努力去想想,我们的期待是什么?我们每天送孩子到学校,坐在教室里,我们期待孩子们在这里能够掌握语文、数学、英语这类学科知识之外,我们同样还期待,孩子们能够在教室里,在与同龄人相处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育良好的品格。
比如:宽容、友善、合作、互助……看清这些期待之后,我们还值得去想想,我们可以怎么做?可以做些什么?关注正向须与坚定规则并行。
关键对话的读书心得
关键对话的读书心得最近读了《关键对话》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关键对话时刻存在,比如和上司讨论升职加薪,和伴侣讨论家庭财务规划,或者和团队成员讨论重要项目的推进方向等等。
这些对话往往决定着事情的走向和结果,处理得好,一切顺利;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引发冲突,造成不良后果。
书中首先让我深刻认识到关键对话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某些对话是关键对话,从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
比如在工作中,与同事因为一个方案的不同看法而争论,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交流,可能不仅影响方案的推进,还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
而在家庭中,关于孩子教育方式的讨论,如果不能心平气和地沟通,可能会引发夫妻之间的矛盾。
关键对话的特点通常是观点差异大、情绪激烈、结果影响重大。
在这样的对话中,人们很容易陷入情绪化的反应,失去理智。
比如当我们觉得自己的观点被否定时,可能会立即反驳,甚至提高音量,试图压过对方。
然而,这样的反应往往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关键对话呢?书中提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和技巧。
保持冷静是关键的第一步。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开始激动时,要学会深呼吸,暂时停顿一下,让自己的情绪先稳定下来。
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清晰地思考,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与客户谈判时,如果对方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条件,让我们感到不满,这时候不能马上发脾气,而是先冷静下来,想想如何有理有据地回应。
其次,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也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在激烈的交流中,我们会忘记最初的目的,只是一味地想要争个输赢。
比如和家人讨论装修风格,可能说着说着就变成了互相指责对方的审美有问题,而忘记了最初是为了共同打造一个舒适的家。
所以,时刻牢记对话的目的,能让我们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学会倾听也是关键对话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真正的倾听不是简单地听到对方的话语,而是要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要给予对方充分的表达机会,不要打断,并且通过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表示关注和认同。
《关键在问》读后感
《关键在问》读后感《关键在问》读后感范文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2本书,一本是《盖洛普优势识别器》,希望每位老师能够通过阅读和测试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更好的工作与,另一本是《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每位老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利用寒假空闲时间,我先阅读了《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这本书。
记得去年曾经参加过学校的一次培训,当时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书《性评价行动建议200条》,通过老师的讲解、小组交流与学习,当时收获颇大,对“O-R-I-D”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次,当我读起《关键在问》这本书,对“O-R-I-D”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O-R-I-D”分为四个层面。
客观性层面:处理信息和感官的觉察;反应性层面:有关个人的反应和联想;诠释性层面:意义、重要性和含义;决定性层面:关注解决方案。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考虑这四个层面,设计出符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客观性问题、反应性问题、诠释性问题和决定性问题。
书中讲了很多案例,选取了不同年级、不科供读者学习,对于如何应用焦点讨论法提供了帮助。
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书中的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们很多教师或培训师都在工作中形成了干预和打断的习惯。
我们接受的培训是去更正、充实和修正发言者的观点。
焦点讨论不是要教授内容,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引导讨论时,需要站在“无知”的立场上,保持自己的开放性。
当教师用讨论的方式来“找出”自己已知的答案时,学生就不会参与。
他们只会一言不发,等着教师告诉他们答案,而不会冒犯错的风险。
他们只能学会在考试中照搬教师的答案,很少能把所学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联想自己的教学,何尝不是如此,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但却不知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力,甚至把学生套入了传统教育的牢笼。
课改一直在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每位教师要做课堂的引领者,帮助学生提高自己。
虽然我们每位教师都明白课改的精神,也知道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时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书籍《关键对话》的反思
书籍《关键对话》的反思《书籍〈关键对话〉的反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话无处不在。
然而,并非每一次交流都能顺利进行,尤其是那些涉及重要议题、观点分歧较大或是情绪较为激动的关键对话,往往充满挑战。
最近读了《关键对话》这本书,让我对沟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
书中指出,关键对话通常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对话双方的观点存在很大差异。
比如在团队讨论项目方案时,成员们可能对项目的方向和执行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其次,对话伴随着高风险。
这可能是关乎个人职业发展的晋升面谈,也可能是决定企业未来走向的战略决策讨论。
最后,对话双方的情绪往往较为激烈。
当我们的利益或立场受到威胁时,激动、愤怒等情绪很容易涌上心头。
回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次关键对话,那是与一位同事关于工作分工的讨论。
当时,我觉得自己承担了过多的任务,而对方却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对话中,我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声音逐渐变大,语气也变得强硬。
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彼此的关系变得紧张。
从那以后,我们在工作中的配合变得不再那么顺畅。
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在关键对话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
是为了解决问题、达成共识,还是仅仅为了发泄情绪?如果是前者,就需要保持冷静,以理性的态度去沟通。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的目的本应是合理调整工作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被情绪左右,最终偏离了初衷。
同时,书中强调了观察对话氛围的重要性。
在交流过程中,要时刻留意对方的表情、语气和肢体语言,感知对方的情绪状态。
当发现气氛变得紧张或者不友好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比如,通过道歉、表达理解或者暂时停止对话等方式,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下来。
另外,学会倾听也是关键对话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很多时候,我们在对话中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忽略了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真正的倾听不仅是听到对方说的话,还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情感。
当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时,往往更愿意敞开心扉,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关键对话》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关键对话》读书心得体会《关键对话》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键对话》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键对话》读书心得体会1看完《非暴力沟通》之后,紧接着就来看了《关键对话》。
初读一点之后,感觉两者聚焦的点略有区别,前者是在一个更广义的范畴上解决问题,后者更加聚焦于特定的一种对话;然而再仔细想想,会出现暴力情况的场景其实正是这种关键对话的场景,此时往往我们的大脑不再思考,而靠本能行事,更容易造成暴力行为。
感觉有一点点递进的意思,更多的应该还是互相印证。
第一章主要是在揭示什么是关键对话,它们往往有三个特点:1.双方观点背道而驰;2.对话具有较大风险;3.双方情绪激烈。
主要在阐述其重要性,为什么我们会应对不好这种情况,以及争取应对后我们能获得什么。
第二章告诉我们需要摆脱“傻瓜式选择”(即要么倒出良药苦口的实时激怒对方,要么为了保全面子违心地接受错误的决定)的困扰~营造安全氛围,让双方向共享观点库中添加信息,加强沟通真实想法,让意识更统一,行动更有力。
第三章,正确认识自我,从“心”开始,这章的重点在于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你唯一能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在有可能有暴力行为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并拒绝“傻瓜式选择”。
虽然书中多次表明确实有“傻瓜式选择”之外的选择,并且这种方法可以习得,但总还是会有一点担心自己是不是能学会,总有点觉得这是一种很难学会的技巧~嗯,非常期待后面的内容!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安全”在对话中的重要性,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畅所欲言;而营造安全的氛围首先就是需要觉察,需要注意观察,观察别人的状态、觉察自己的状态,用以确认现在的氛围是安全的、可以正常交流的。
观察也正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我们必须首先发现问题,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第五章教我们如何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在觉察到对话出现问题时暂停对话。
读关键对话心得体会
读关键对话心得体会关键对话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关键对话,人们可以在沟通中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并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我最近参加了一场关键对话的讲座,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学到了在关键对话中要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
无论面对多么激烈的意见冲突,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并尽量摆脱情绪的干扰。
只有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关键对话中,情绪化的争吵只会加大分歧,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其次,我发现在关键对话中,倾听是至关重要的。
当我们真正倾听对方的观点时,我们才能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打破自己的偏见,并且更好地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经常性地打断或中断对方会破坏沟通的氛围,使得对话变得无用。
此外,关键对话还需要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同时,要善于换位思考。
我们应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同时要尊重他人的观点。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对方的立场,并且更加具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
在关键对话中,我们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分歧。
最后,我认识到关键对话需要时间和努力。
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去沟通。
关键对话并非一蹴而就,有时可能需要多次对话才能达成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并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沟通方式。
通过参加关键对话的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关键对话不仅适用于个人关系,也适用于组织和团队之间的沟通。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沟通中更加注重关键对话的技巧,以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达成共同目标。
总结起来,关键对话是一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沟通和解决分歧的技巧。
通过保持冷静客观、倾听他人、表达自己并换位思考,我们可以在关键对话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对话读后感
关键对话读后感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话场景,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却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而《关键对话》这本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有效沟通的新大门。
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和技巧,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在关键对话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被情绪所左右。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和老板的一次谈话。
那时候,公司正在考虑一个重要的项目方案,而我和老板在某些细节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我当时心里特别着急,觉得自己的想法明明是对的,老板怎么就不理解呢。
于是,我的情绪开始逐渐升温,说话的语气也变得有些冲。
“老板,您这样决定真的不行啊!”我着急地说道,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度。
老板皱了皱眉,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那你说说为什么不行?”我一股脑地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倒了出来,根本没有考虑老板的感受和反应。
结果可想而知,这次对话不欢而散,项目方案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进。
后来读了《关键对话》,我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犯了多大的错误。
在那种关键对话中,我没有先冷静下来,而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我应该先倾听老板的想法,理解他的顾虑,然后再以平和的态度阐述自己的观点。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是,书中强调要明确对话的目的。
这让我想起了和家人的一次争论。
那是关于假期安排的讨论。
我特别想去海边度假,放松一下心情。
可父母却觉得去山区游玩更能亲近大自然。
“我就是想去海边,吹吹海风,多舒服啊!”我固执地说道。
父母也不甘示弱:“山区空气好,还能锻炼身体。
”我们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
结果吵得面红耳赤,好好的假期计划也没定下来。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们能明确这次对话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假期计划,而不是非要争个谁对谁错,或许结果就会不一样。
我们可以先一起商量各自的需求和期望,然后寻找一个折中的方案。
通过阅读《关键对话》,我明白了在关键对话中,营造安全的氛围是多么重要。
有一次,朋友向我倾诉他工作上的烦恼,我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只是随口附和着。
《关键对话》读书心得范文3篇
《关键对话》读书心得范文3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键对话》读书心得3篇,希望对你有用,仅供参考!《关键对话》读书心得1人生从年青经历中年,不同阶段,不同困惑,20岁的我,因为有较强的侃技也算是交友广阔,算是若干年导游生涯给我人生带来的诸多益处之一。
30岁的我发现朋友聚会聊天,我依旧能谈笑风声,可到了官方性质的谈话时却黔驴技穷,为此我很是烦脑。
因学生时没有选修过《心理学》这方面我明显落于人后的,心里建设性的书也买了不少,但都比较理论与枯燥,苦寻改善之法而不得。
目前的工作环境很考验人的沟通能力,不管在自己的'团队中还是平行的团队中沟通,近一年内,公司因进行合规化治理,作为财务建设的领头人,关键对话无处不在,自己经常陷入暴力或沉默中。
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例如本人就为直女型,平日随性谈话,直来直去,更多的在意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明白,而不会多思考用何方式方法去表述。
追求过多的是方便高效的解决问题,很多场景,与人商讨问题时,明明是一场友善的开场,后因意见不合,变成愤怒攻击,或感到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选成沉默。
事后回顾,想着为什么因为自己有理而变的咄咄逼人。
为什么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准确而从不在意别人内心的感觉。
为什么本想抱有美好的目标结局就走向歧路。
我总是对自己说,如果我的生活及工作的环境都是一群有着是同一价值观,同一文化熏陶,同一理想的人有多好,沟通起来不用这么费劲,因为至少理论相同,只是使用方式不同,大家都会相互理解,无需在争辩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就如财务与财务沟通,很多的在于相互理解,争辩的前提是“辩辩出真理”,争辩过后而是达成思想共识,并乐于论道。
但社会总不是按你的想法了存在着,人类本就有差异性,在不同文化不同理想的社会中存续,就会要学会与不同文化不同理想的人进行的沟通。
要从这困局中跳越出来,必须要找到好的方法。
去年在凡登读书会接触了《关键对话》,于是购书入手,如今当成《圣经》膜拜。
4读《关键在问》第一章
4读《关键在问》第一章
第一章《在学校中运用焦点讨论法的重要性》
本章内容阐述了焦点讨论法的四个思维层次(ORID):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决定性层面。
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能发挥诸多作用,总的来说有五个方面。
一、拓展思考力和学习力。
不仅能引导抽象思维能力,还能培养清晰思考的能力和设计课堂讲授的逻辑结构。
二、让学习变得很有意义。
焦点讨论法为包括学习应用在内的教学设计提供一种结构;可用于处理遗漏的信息,增进沟通。
这一点阐述中,举到的科学课实验用焦点讨论法的四个维度来阐述,我也有看到STEAM课程的例子,还有如今学习的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的成分。
三、让团队沟通更为有效。
焦点讨论法构建共同的理解和尊重。
从澳大利亚的白人教师不满原住民孩子的行为为案例,由行为到感受,再到探讨行为背后文化的差异,最后作出决定,尽力弥合文化差异。
采用焦点讨论法用一种互相尊重的方式来解决误会。
四、避免问题、解决冲突。
采用焦点讨论法的四个层次解决冲突,让我想到了《非暴力沟通》里的八字箴言: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五、评估并承担学习的责任。
焦点讨论法可以是学生承担起做决定的责任,从而协助学生、老师和家长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重拾这本书,仔仔细细看这本书中的案例,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感性问题到理性问题,再到决定,再落实到行动,是一种讨论方法,也是一种行动步骤。
对《关键谈话》心得体会
对《关键谈话》心得体会看完本书反思了许多,回想起自己以前一些失败对话,要不沉默不语,要不冲冠一怒,结果让自己陷入被动或尴尬局面,给沟通带来障碍,白白丧失了一些机会,自己也明白这样做不好,但一直不知道如何来具体调整,而本书给指出了一些具体的原则和方法让我们能够有效掌握关键对话,通过每一次成功的关键对话来强化我们的组织,巩固我们的家庭,改善人际关系。
书中提出了问题和方法:什么是关键对话?面对事物,一旦出现高风险,观点分歧,情绪激动,这种情况就上升到关键对话中了。
我们在紧张或者危及的情况下会突然短路,会做出两个选择,开打或者逃跑,这是源自远古的本能反应,太正常了。
但就是这样的本能反应让血液流向四肢而大脑供血不足,不能使我们冷静的进行事物判断,接下来便是暴走,互相伤害。
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呢?对关键对话如何处理才能继续进行有效沟通,最终实现谈话目标?首先我们要有个信念“百分百尊重,百分百坦诚”。
出现关键对话时,首先暂时放弃当前对话,给对方营造安全环境,等对方觉得安全之后在重新回到对话中来。
沟通的前提条件是有效,无效的沟通最终只能不欢而散,或者产生矛盾。
本书中对于如何意识到关键对话,还给出了类似情绪管理的方法,以及不断反思审视对话内容等方法。
这次对话我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这次对话我希望与对方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这次对话之后我希望为我们两的关系达成什么目标?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应该怎么做?反思自己,做为一个少言寡语的人,除了必要的交谈,很多的想法都憋在心里,很少跟人沟通,慢慢的连表达自己都不会了。
但近期的经历让我发现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沟通才能解决,一味的逃避,忍让,等待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糕。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有意改变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但光有意向,没有方法可能会走弯路,没想到运气还不错,公司读书会荐了这本书,让我系统的进行了了解,学习到了沟通的很多技巧,对我很有帮助。
暑假读书笔记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读后感
暑假读书笔记《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读后感感谢学校对教师的关怀,在假期中给我们准备了这样一本好书让我们来进行自我提升。
通过阅读我发现该书是一本通过引导者的精细策划来带动参与者发散思维总结经验的工具书。
坦白说,在短短的假期中能够完全读懂一本三百多页的,充斥着各种外文引著的工具书确实难度很大。
但是从中得到一些体会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帮助,至于书中的理论性知识和系统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不断体悟。
通过阅读该书,我初步了解了焦点讨论法,它描述的是O(客观现象)、R(感受)、I(领悟)、D(行动),也就是观感悟行,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这种思维方式时,既简单又复杂。
如何选择焦点,也就是通过设置问题来描述客观现象是使用该方法的关键之处。
这也是该方法需要一个精心的引导者的重要原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也许大家会觉得十分困难,但是书中提到了一个理论基础使我对该命题有了新的认识,就是螺旋式课程。
这个理论表述的是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只要拆分的当、表述合适,也就是螺旋式阶梯搭的巧妙都能够使理论基础很低的人群能够明白和了解。
书中举例,外国学者认为也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小学生明白流体力学。
我不知道这个命题是否得到过验证,但是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这也就回到了这本书的标题“关键再问”,也就是关键在于问题设置,也就是螺旋式阶梯的搭建,也就是引导者的精心准备。
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我们充当的或者说致力于充当的就是这个角色,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借助头脑风暴的力量充分讨论形成经验以供大家借鉴和指导行为,然后帮助学生形成类似的思维方式,这也就要求我们对自身水平应该不断地加强,同时应具备责任心。
因为要组织一场焦点讨论需要精心的准备和长期的策划,否则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引导。
所以不断地深入发掘客观现实生活并加以总结提炼是一个恒久的非常繁复的工作,如果缺乏恒心、耐心、责任心是无法进行的。
《关键提问》读后感1000字_初三优秀作文
《关键提问》读后感1000字_初三优秀作文这本书是一本畅销书,但它其实是哈佛大学院长在2021年发表的一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也就是詹姆斯E.瑞安,詹姆斯E.瑞安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第十一任院长,作者自己介绍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擅长去提出问题,甚至一度让父母亲头痛,后面劝说他去当律师,知道长大之后,担任律师助理,法学教授等职务,更是将提问这个专长与爱好发挥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就像我们问了好多问题,但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如果你苦苦追求,却还是找不到答案。
那么这本书,或许能帮助我们换个视角。
有的问题你回答不了,不是因为答案难找,而是问错了问题。
有的时候,提出了合适的问题,答案也就自然出来了。
而《关键提问》这本书,就教会了我们怎样对自己的人生,提出正确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算好问题呢,作者认为,问题的好坏要视情境而定,但有5个问题是一切有效对话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以下五点:1.等等,你说什么?向对方进一步寻求解释,用来帮助自己和他人梳理想法,加深理解。
2.不知道用来追问和求知,发现新事物,建立伟大洞见。
3.我们能不能至少用来寻求妥协和尝试,打破僵局。
4.我能帮什么忙?用来表达尊重,鼓励他人面对问题。
5.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用来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目标的核心,甚至可以帮助你做出生活中重要的决策。
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些都是简单的问题啊,很普通,谁不会问呢,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在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真正正确的运用到了这些提问。
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却忽略了答案是由问题导出的,问题不对,答案再正确也于事无补。
当我们与对方意见相左的生活,我们很可能不会直接问:等等,你说什么?而是直接用情绪化的方式,起冲突,进而争论不休。
面对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我们也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去探究为什么,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回避与推脱,而不去想,我们是不是至少可以从简单的尝试开始。
关键提问读后感
关键提问读后感作者:詹姆斯·E.瑞安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通过问题形成和加深的。
好问题不仅能引导他人决策,也能帮助自我突破认知。
何为好问题?在詹姆斯·瑞安看来,问题的好坏要视情境而定,但有5个问题是一切有效对话中不可或缺的:1.“等等,你说什么?”——用来帮助自己和他人梳理想法,加深理解。
2.“不知道……”——用来发现新事物,建立伟大洞见。
3.“我们能不能至少……”——用来打破僵局、超越分歧、达成共识。
4.“我能帮什么忙?”——用来表达尊重,鼓励他人面对问题。
5.“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用来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目标的核心。
在哈佛大学20XX年的毕业致辞中,教育研究生院院长瑞安用这5个问题诠释了有效沟通的智慧。
这本书正是源于此。
书中充满了许多幽默、动人的小故事,并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的视角说明,如何用这5个问题作为一切理解和进步的开始。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答案。
答案的好坏是由问题决定的。
如果你不会提问,那就从这5个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吧!关键提问在线阅读地址关键提问读后感第(1)篇速读,大约20-30分钟即可。
本书强调的五个问题,适用于工作、生活等方面“等等,你说什么?”是一切理解的源泉。
“不知道…为什么(能不能)…?”是一切好奇心的根源。
“我们能不能至少……”是一切进步的起始。
“我能帮什么忙?”是所有美满关系的根基。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能帮助你触及生活的核心。
我认为前面4个问题可以进化“等等,你说的是不是…..的意思?我理解的对吗?”“我想知道……为什么……;不知道……能不能……”,在问题中加上主语和动词,更容易保持我们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心“我们至少可以去尝试……能不能……”,在有分歧的时候,时刻要想着对话与沟通的目标,找到彼此的共性在问“我能帮什么忙”之前,我们也得想好自己能帮什么忙。
启发:其实我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不够确信和明晰,这也就影响了“作用力”的发挥,所以特别欣赏那些从很早开始就知道自己会去向哪里的人,他们都像小太阳一样耀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心得《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
校中的应用》读后感
这本书是国际引导大师“乔·尼尔森”50年教育实践与研究之倾心力作。
我为什么被吸引?
文章首先谈到了我们教学中存在充满挫败感的故事和关于教学的矛盾问题。
无论走进全世界任何一位教师的办公室,你都能在一片嗡嗡声中听到各种充满挫败感的故事和关于教学的矛盾问题。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
他们为什么不能更深入地思考,从而发展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高阶思维能力呢?
他们为什么缺乏动力,去学习我们想让他们学习的内容?
他们为什么学不会怎样与其他人一同学习或好好相处?
文章还谈到了教师中存在的挫败感。
在这些办公室里,还充斥着其他的挫败感——耗费时间的备课、漫长而无效的教职工会议、与家长之间困难的沟通,以及与其他教师之间的误会;与此同时,家长、学生、学校
管理者也都在为相似的问题苦恼着。
还有教师的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还面临着各种压力:我们要向更多的学生、彼此差异更为显著的学生教授更丰富的内容,但与此同时,给他们的资源和支持却又在不断减少。
面对这些更为紧迫的现状,我们必须寻找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工具。
这些不就是我们身边的林林总总吗,这些状态好真实啊!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
文化事业学会文化事业学会(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ICA)在四十年的工作中,基于对人们处理信息的研究和观察的基础上开发完善了一种方法。
而这本书就是为了与我们老师、学校管理者、家长、学生分享这一工具——焦点讨论法,以便帮助我们解决上述种种问题。
作者谈到了这种方法的好处种种,让我感觉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方法。
作者说它是一个用于设计和引导讨论的实用方法,它可以用来引导儿童和成人的学习,可以为学习注入现实生活的意义,可以令沟通更为深入有力,可以在个人和团体层面解决问题。
这个方法也可以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有效的逻辑框架,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考。
总的来说,使用这一方法可以做到:拓展思考力和学习
力、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让团体沟通更为有效、避免和解决矛盾问题、增强教学评估的有效性。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我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作者所获得的这个极富价值方法。
原来这个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如“艺术形式方法”、“讨论法”、“焦点讨论法”,等等。
这一方法包括“O-R-I-D”四个层面。
简单的说,这一方法依次涉及四个思维层面:客观性层面(Objective):处理信息和感官的觉察;
这一环节可提出问题、困难,描述人物事件行为,事件的发生等。
让学习者与外部世界相遇。
提出关于事实、外部现实或印象的问题。
反应性层面(Reflective):有关个人的反应和联想;
这一环节是回忆、联想、说出自己的担心,感受。
让外部世界与自己的内部经验相联系。
唤起个人对信息反应的问题。
诠释性层面(Interpretive):关于意义、重要性和含义;
思考主题、思想,事件的原因。
发现其中的意义、价值、重要性、含义的问题。
决定性层面(Decisional):关注解决方案。
思考“怎么办”的问题,就是基于以上过程得出结论或做出决定。
这四个步骤其实就是遵循了人类认知的内部过程:知觉、反应、判断和决定。
读下去,发现书中包罗了多门学科的实例,每个例子中都是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角度来设计,确实很便于理解和应用。
我觉得这本书的“问”和我们的“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观不谋而合。
同时,我感到这本书和萨提亚的思想,还有《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听孩子才肯说》的观点异曲同工。
我理解的“会问”就是,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共情、让学生在倾诉中自我梳理,自己就能明辨是非,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不禁对自己处理过的一次学生的打架事件进行了回顾。
当我面对怒气冲冲的学生,没有进行直接的评判,而是先让他俩平复心情。
之后我问:发生了什么,你们对事件的看法是什么,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你们觉得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怎么做最好?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契合书中提到的“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决定性层”的四个方面呢?
读书明理,读书促进思,读书使我坚定了曾经的自我行为。
愿我们都能做“会问”智慧的教师。
感谢国际引导大师“乔·尼尔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