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图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课件
第二节 地图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第三节 地形图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 品课件目录
0002页 0069页 0140页 0195页 0252页 0309页 0311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图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中图版初一地理上册地图(共55张PPT)
第二讲 地图
思考:我国的政治中心城市是?它在我国的 地理位置又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地图及三要素
思考:什么是地图?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构 成?
一、地图及三要素
1、地图的含义
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 不同符号、颜色等表示的图形。
一、地图及三要素
2、地图的三要素
结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 ×放大(或缩小)到的倍数2
思考:比例尺相同的情况下,图幅面积和实 地面积有何关系?
一、地图及三要素
3、地图上的比例尺
⑧比例尺、图幅面积与实地面积的关系
对于较规则图形:
(比例尺)2=
图幅面积 实地面积
700 600500 100 00
100
800 600400 200 00
200
问题:上面两幅图中那幅图的比例尺更大?
700 600500 100 00
100
700 600 500 100
00
100
问题:上面两幅图中那幅图的比例尺更大?
一、地图及三要素
3、地图上的比例尺
⑨经纬网图与比例尺大小
在经纬网图中,比例尺大小由图幅面积和实地范 围共同决定,实地范围取决于经纬网格所处的经 纬度和所跨的经纬度。
⑥比例尺的缩放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倍,新比例尺=原比例尺 ×1/n 将原比例尺缩小1/n倍,新比例尺=原比例尺 ×(1-1/n)
结论:缩小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缩小到的 倍数
图B 图A
问题1:若A图比例尺放大到2倍得到B图,则B图 图幅面积变为A图的多少倍? 问题2:若A图比例尺放大2倍得到B图,则B图图 幅面积变为A图的多少倍?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地图教案 (1)
4000000 80000000教师小结:比例尺是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比例尺分数的含义,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步骤4:阅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完成任务三——比较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3分钟)任务三:在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上,你发现了什么?(1)观察: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2)完成下表结论: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 ,内容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 ,内容 。
教师小结: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小详、小大略”来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读图分析等方法,学生掌握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步骤5:关注钓鱼岛——读PPT 上钓鱼岛与台湾省基隆市、冲绳岛地图,完成任务四 ——计算实地距离。
(3分钟) 任务四:计算钓鱼岛到基隆以及到日本冲绳岛的实地距离:(1)公式:比例尺=已知:钓鱼岛到基隆的图上距离为1.9厘米;钓鱼岛到冲绳岛的图上地距离为4.2厘米; (2)计算:实地距离=比例尺: (3)钓鱼岛—基隆:钓鱼岛—冲绳岛: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图 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 0 100km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学会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实地距离。
步骤6:请同学小结地图上的第一种语言——比例尺(1分钟)。
步骤7:学习地图上的第二种语言——方向(15分钟)教师展示PPT 上三种地图:1、一般地图;2、指向标地图;3、经纬网地图;(1分钟) 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一般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完成。
(1分钟)教师讲授三种地图判读方向的方法(3分钟):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指向北方;3、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任务五——学习使用一般定向法(2分钟):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图上找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判断:(1)呼和浩特、包头分别在鄂尔多斯的什么方向? 结论:(1)(2)使用的定向方法是什么? (2)任务六——学习使用指向标定向法(2分钟):在校园平面图上找到学校东门、博艺楼、体育馆:判断:(1)学校东门分别在博艺楼、体育馆的什么方向? 结论:(1)(2)学校东门大致在体育馆的什么方向? (2)任务七——学习使用经纬网定向法(2分钟):在加拿大地图上找到:怀特霍斯、温哥华、尼皮贡:判断:(1)怀特霍斯大致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 结论:(1)(2)温哥华大致在尼皮贡的什么方向? (2)步骤8:学习地图的第三种语言——图例(5分钟):任务八——阅读课本18页图1.25,识记地图上常用图例,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记情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图》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是学生接触地理学习的入门课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地图的种类、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习惯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地图,对地图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地图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方法的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会影响他们对地图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习惯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地图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2.难点: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使用地图的积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案例,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历史地图等。
2.准备地图使用方法的讲解资料。
3.准备与地图相关的趣味故事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故事或实例引入地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一位探险家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如何迷失方向,从而引出地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的种类。
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历史地图等。
同时,简要介绍地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操作地图,了解地图的使用方法。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图》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图的种类、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尚未养成,地图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提高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图的种类、特点,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图,善于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2.难点:地图的阅读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图意识。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地图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地图阅读方法。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地图使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历史地图等。
2.制作课件,展示地图的阅读方法。
3.准备地图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图的种类、特点,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地图,分析地图的内容,讨论地图的使用方法。
4.巩固(5分钟)出示地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地图解决问题?展示:学生收集的地图相关资料。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完成地图练习题,选择一张地图进行深入研究。
8.板书(5分钟)地图的种类、特点、使用方法。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共40张PPT)
3、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1)帮助我们直观的了解和判断已知方向某一区间的地势起情况 。
( 读2图)思帮考助我:们下了列解各野点外考能察够时看观到测房点屋的通有视哪情几况个。?
图2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 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10-11题。
10.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
低而缓 小
小于200 无一定标准
低而平
四周高, 中间低
小
小
2、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
(1)山地:众多山体的统称,包括山 岭和山谷。海拔较高,一般在500M 以上,起伏较大,坡度较陡。
注意:地面高低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 示, 山岭组成山脉,山脉组成山系。
(2)丘陵:海拔较低,一般在500M 以下,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3)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F处宜发展以 种植业 为主的农业, G处发展 林果业 业为主。为什么?
F处地势低平,位于河流下游的冲积扇(平原)上,土层肥厚, 灌溉条件好;G处是山坡,发展林果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高
低
高
低
通视情况: 1、凸坡:从山 顶看不到山脚; 2、凹坡:从山 顶可以看到山脚
三、陆地地形剖面图
1、陆地地形剖面图
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个方向的直线(一般称剖面线),所画出来的垂 直断面图称为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 况。
36°N
2、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
海拔(米) 1000
高原
500
山地
200 0
0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形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形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能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知道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活动,会绘制等高线。
能够根地形图的颜色识别地势的高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中国地形的多样性,地势特点中,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地理优越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2、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三、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等四、教学准备:课件,中国地图、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等五、教学时数: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等高线与地形图一)、情景设计导入新课1、导语: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2、揭示课题:地形图二)、读书识图讨论交流活动1:探究海拨和相对高度1、读课文、读图并讨论什么是海拨和相对高度2、提示:带着以下问题读书识图:①什么是海拨?②什么是相对高度?③它们的计量单位是什么?④我国海拨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在哪儿?3、课件解读①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②原因是: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③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④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4、学生展示讨论的成果5、小结:①.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③.我国海拨最高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最低是吐鲁番盆地-154.31米;活动2:探究陆地地形1、读课文、读图并讨论有哪些陆地地形,各有什么特点?2、提示:带着以下问题读书识图:①什么叫地形?②有哪几种地形?③每种地形有什么特点?3、课件解读1)、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形成山脉。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三节 地形图说课 教案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三节地形图说课课题(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三节地形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第三节《地形图》。
下面我就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予以说明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地形图》是在学习了地图三要素后,学习如何把地面上高低起伏的地势,表现在一张平面地图上。
本节课主要包括“陆地地形”和“等高线地形图”两部分内容。
五种地形类型这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基础知识。
地形图是富有《地理学》专业特色的一种地图,学会判读地形图是地理学习的基本和必备技能,也是初中地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重要载体之一。
从七年级(上)册书来看,位于第一章的最后一节,是“地球与地图”部分知识的收尾,是对《第二节地图》的延伸与应用,承上启下,地位至关重要,尤其会直接影响“第三章《中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的学习及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区别海拔和相对高度;明确陆地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技能目标:能在地图上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五种地形类型;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各地形部位,且学会区别“山谷和山脊”;情感目标:明确地形图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激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和等高线地形图;难点: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乡镇中学,学生较胆小,接触信息较少。
但初一新生对新课程总是好奇的,依据其心理年龄特点,具有模仿性强,活泼好动,注意力在20-25分钟集中,感性思维强的优势。
其空间想象刚起步,读图能力仍比较薄弱,读图训练接触较少。
因此本节课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读图。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本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宗旨本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解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讲练结合法等。
1、等高线。
由海拔引出等高线,通过视屏(演示法)让学生体会等高线制作过程及原理。
第一章第二节 地图 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共37张PPT)
第二节 地 图
原始地图就像图画一样,将山川、道路、树木如 实地画出,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在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总在不断地观察、 理解、描述、概括他们所发现的世界,逐渐地,地图 成为地面变化和历史变迁的忠实记录者。
图示为马王堆出土的
西汉地图,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 地图。图的方位是上南下 北,长宽各96厘米,主区 部分的比例尺根据推算, 约在十五万分之一至二十 万分之一间。已有统一的 图例,绘有山脉、河流、 居民点、道路等。
A .甲在乙的正北方
B .丙在丁的正西方
C .甲在丙的正西方 D .丁在乙的正西方
丙
30°E
甲
N
丁
150°W
乙
8.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别:
(1)图中D在C的 正南 方向 (2)图中A在D的 正西 方向
(3)图中B在A的 东北 方向
第二节 地 图
145°W
180°
第二节 地 图
0°
175°E 145°W
第二节 地 图 视频资料
第二节 地 图
• 既无经纬网又 无指向标的地 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 有经纬网的地图:
根据经线定南北方向, 沿纬线定东西方向。
第二节 地 图
• 比例尺:
第二节 地 图
视频资料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
第二节 地 图
电子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电 子 地 图 的 应 用
视频资料
第二节 地 图
复习与巩固:
一、单选题
1.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上海至贵阳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 际直线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复习课件
(陡1),流B、速C快两。条第河(流2)在题山,区A流山峰速高较度快为的6是75米,E位河于。海拔300米的等 (高2)线上山,峰二A与者E相点对的高海度拔为相37差5米。第(3)题米,。B、C、D三地海拔都在 关闭 (1(30)10米)右以B 图下所,示但城D地市更最平有坦可开能阔,是可在利左用图土B地、面C、积D更三大地,中且的D地位于地两发 展河(起交2)来汇3的7处5。,原水因源充是足,交通便利,最。容易先发展为城市。第(4)题, ((4)3)城D 市地中形铁平路坦的,延河伸流方交向汇处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答出1条即
根据指向标可判定铁路呈南北方向延伸。 可)
(4)南北方向
解析 答案
谢谢
图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
经线圈
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知识建构导图
地图的用途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上的方向 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地
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球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和 地
地图 地图的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地 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最弯处指低的是山脊,指高的是山谷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要点复习
一、区别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特点
纬线
经线
图示
形状 纬线都是圆(除极点外) 经线都是半圆
长度
就同一半球而言,每条纬线 长度都不相等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
经线
划分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 20°W 和 160°E 构成的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图——地图上的方向教案中图版
- 地图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利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
-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地图寻找目的地和规划行程
九.课堂
1. 课堂评价
- 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概念、坐标系统和方向判断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技能提升:学生将提高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地图软件和其他工具进行方向的判断和比例尺的换算。他们也将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将培养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将发展地理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分析和综合地图信息,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将树立正确的地理人地观念,认识到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关注地理信息的意识,并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地图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和意义。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对地图的学习将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欲望。通过地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关注度,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图》【 教案】
《地图》本节教材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在地图上辨认方向,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认识多样的地图等。
教材用“地图的途”和“地图的方向”展开,旨在落实学生对地图技能的掌握,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知识与技能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4.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方法获取地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树立地理与社会全局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第一课时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提问: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提问: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提问: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学生:缩小了10倍提问: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提问: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第1章 地球和地图》PPT课件 (2)
北半球
南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2、经纬网的作用
(1).确定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经度、纬
度)
• ①经度数值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度, 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为西经度。
• 1W② 南80纬增0 度大(西数为经值南本初)由纬00 南度(东向 。经)北1E增800大为北纬度,9N0由0从的北下是00往北向上纬增大
A:1:400万用另外两种表达方式
B:0 800千米另外两种表达方式
返回
比较大小
1
1
40000000
800000000
NEXT
比例尺小 比例尺较小 比例尺较大
NEXT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大
小
详
小
大
略
返回
方 一般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 向
经纬网定向法
北
西
东
南
返回
S
标明北纬(N)或南纬 (S),赤道(0°)除外
著名 经纬 线
区域 划分
经线 0°、180°、 20°W、160°E经 线
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极点
20°W~160°E为东半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球
低中高纬的划分;
160°E~20°W为西半
球
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B、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和特点认识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丘陵
海拔在200~ 500米之间、崎岖 不平的地形区。
高原
较大范围的、
较平坦的、海拔 在500米以上的 地形区。
山地
最新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第2节 地图》精品教案 (11)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2.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教学准备: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想有的是什么呢?那么地图有哪些种类,用途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不再顾虑去陌生的地方。
二、新授提出问题导入:挂出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学生活动:1、观察着两张地图有什么不同;2、每个小组讲讲自己观察的结果;3、学生试着总结一下规律启发学生:观察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包括范围的大小、地图内容的详略。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
板书:一、比例尺的大小讲解:比较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就要将其转换成分数式,这时分子都是1,若分母大比例尺就小,分母小比例尺就大。
世界地图的比例尺小,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提供的“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小组讨论这两幅图的比例尺、范围、内容有什么不同,并填写表格。
讲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所示范围、内容详略关系:比例尺所示范围内容反映比例尺愈大愈小愈详细比例尺愈小愈大愈简略过渡:地图上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学生活动:利用教材提供的“北京城区地图”,量算从文化宫到美术馆的直线距离;提问:地图上两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比较容易,量算曲线距离呢?学生活动:1.量算图中河流的曲线距离2.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量算曲线距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提问过渡: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了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黄山导游图)2、我想知道美国在哪,应该选择什么地图?(世界地图)3、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观光,他住在北京站附近,想去颐和园,不知道要乘什么车,怎么办?(买一张北京交通图)承转: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二节地图(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1、比例尺的比较及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地图上的图片
教学难点
地图家庭新成员的广泛用途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过程
一、探索活动
完成课本P13探索活动内容。(要求:组内互助)
1.在图中查找大观园和中国美术馆所在的位置?
2.判断大观园在中国美术馆的什么方向?
3.找出大观园到中国美术馆最近路线?
(三)利用地图查找信息
1、地图的分类
按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多种地理事物的一般特征。
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两种地理事物的主人特征。
按表示区域分:世界图、大洲图、半球图、国家图、省图、县图
(展示相应的地图加深学生理解)
2、查找信息
确定并获取你所需要的地图;
认真看地图的图例;
具体查找你需要的信息。
(二)地图的图例
自主学习:阅读P17课文,找出什么是图例?什么是注记?
图例定义: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什么是标注: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活动:熟记P18图例,自主熟悉,组内成员互考。
活动: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准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多个不同的图例,请学生起来说出每个图例的名称,看哪个学生记得最多,适当鼓励。)
第1章第二节《地图》(第2课时)
主备人:主讲人:
内容
节次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比例尺的比较及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地图上的图例。3、会 Nhomakorabea地图查找信息。
4、了解地图家庭的新成员它们的广泛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地 图
原始地图就像图画一样,将山川、道路、树木如 实地画出,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在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总在不断地观察、 理解、描述、概括他们所发现的世界,逐渐地,地图 成为地面变化和历史变迁的忠实记录者。
图示为马王堆出土的
西汉地图,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 地图。图的方位是上南下 北,长宽各96厘米,主区 部分的比例尺根据推算, 约在十五万分之一至二十 万分之一间。已有统一的 图例,绘有山脉、河流、 居民点、道路等。
电子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电 子 地 图 的 应 用
视频资料
第二节 地 图
复习与巩固:
一、单选题
1.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上海至贵阳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 际直线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 1:300 B. 1:300 000 C. 1:3 000 000 D. 1:30 000 000
第二节 地 图
图例和注记
1.图例: 地图上通常都有各种符号,它们是用来简
略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对这些符号含义的 说明就是图例。 2.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 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 数字,都叫注记。
图例和注记对地图 的重要意义
定向越野图
第二节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世界政区图 比例尺较小 显示范围大 内容较简单
第二节 地 图
中国政区图 比例尺较大 显示范围小 内容较详细
利用经纬网比较面积大小和比例尺大小: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 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 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 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就 越小;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 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 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图家族的新成员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图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形式的地图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 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旅游、出行、参观 等活动。请看下面一些地图,你能指出它们的不同用 途吗?
第二节 地 图
遥 感 影 像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卫 星 云 图
第二节 地 图
导游图
帮助我们了解旅游景区的景点分布情况。
第二节 地 图
天 气 预 报 图
交通图
第二节 地 图
自己驾车外出,我们可以查看交通地图,以便选择最佳行车路线。
城市图
第二节 地 图
帮助我们查寻出行目的地或乘车路线等信息。
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上的方向 2.地图的比例尺 3.地图上的图例
2.按照1厘米代表500千米的比例尺绘一幅中国行政区划图,图幅边框 的长度和高度不得小于
A. 110厘米×100厘米 B. 10厘米×11厘米
C. 6厘米×5 厘米
D. 10厘米×8 厘米
3.将1厘米代表180千米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新图的比 例尺是
A . 1:18 000 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0千米
第 1 章 地球和地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
1. 学习 目标
1. 地图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 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 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4. 比例尺的大小 5. 如何利用地图查找信息?
第二节 地 图
生活中的地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以下地图 你知道它们的用途有哪些吗?
南极点
:
西 南
正 西
方
A
2.地图上的比例尺:
第二节 地 图
视频资料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
第二节 地 图
归 纳:
(1)线段式比例尺: 画在地图上,单位长度为1厘米,并注明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10 0 10 20 30 40 50千米
上图所示比例尺可理解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 米,即10000米,即1000000厘米。因此该地图与实际距离的 比为1∶1000000。
②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 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 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第二节 地 图
营地 南极点
A
练习:上图中,营地在A点的什么方向?
第二节 地 图
营地
答
案
第二节 地 图
1.地图上的方向
辨别地物的“四面八方”。
第二节 地 图
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第二节 地 图
视频资料
第二节 地 图
结 论: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 (2)有指向标的地图 (3)有经纬网的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1)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的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2)文字式比例尺: 直接在地图上用文字写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多少千米。 (3)数字式比例尺:
在地图上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图上距离 与实地距离的比。
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比较:
第二节 地 图
比较下列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第二节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比较下列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小和内容的详略。
向。
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
根( 据2 指) 向有 标指 定向 方标 向的 。地
图 :
第二节 地 图
(3)有经纬网的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根据经线定南北方向,沿纬线定东西方向。
2.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基本规律: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 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地 图 中 的 主 要 图 例 示 例
地图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节 地 图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都过着男耕女织的日
子,他们很少离家远行。而那些远离家园、出外探险 的人们,通常都是渔夫、猎人和牧民,他们凭着本能 的方位感,能准确地返回原位。后来,随着人们活动 范围的不断扩展,仅靠直觉来辨别方位已远不能满足 人们外出远行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密切地关注大 自然,他们观察鱼儿、鸟儿的迁徙,河水、海水流动 的方向以及风向,最重要的是,他们观察到太阳、星 星、月亮这些天体的运行,用它们来辨别方向。逐渐 地,人们开始将收集到的信息刻在白桦树皮、黏土板 或者绢帛上。地图就是在这种生活需求和实践的基础 上开始了最初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