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工业催化剂的设计
合集下载
工业催化剂的制造方法课件
测定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了解催化剂 的光学性能和电子结构。
核磁共振谱(NMR)
测定催化剂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了解催化剂的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合情况。
CHAPTER
04
工业催化剂的应用实例
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
尾气处理催化剂主要用于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有 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等。
尾气处理催化剂通常由贵金属(如铂、钯、铑 )或其氧化物制成,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尾气处理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 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这些方法能够确 保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石油工业中的裂化催化剂
01
裂化催化剂在石油工业中用于将重质油裂化为轻质油,如汽油 和柴油。
02
裂化催化剂通常由酸性组分(如硅酸铝、沸石)和活性组分(
如铂、钯、镍)组成。
裂化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包括混合法、浸渍法、热熔融法等,这
03
些方法能够确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合成氨工业中的铁基催化剂
铁基催化剂是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用于将氮和氢转化为氨。
铁基催化剂通常由铁氧化物、铁硫化物或铁盐制成,以降低合成氨的反应 温度和压力。
铁基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热解法等,这些方法 能够确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工业催化剂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从最早的天然催化剂到现代的高效催化 剂,其发展与工业生产和科技进步密切 相关。
VS
详细描述
早期的天然催化剂如木炭、石头等被用于 酿酒、制醋等简单的化学反应。随着化学 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研制具有更高活性 和选择性的工业催化剂,如铂、钯等金属 催化剂和硅酸铝、分子筛等非金属催化剂 。现代工业催化剂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涉及石油化工、制药、环保等多个领域。
核磁共振谱(NMR)
测定催化剂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了解催化剂的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合情况。
CHAPTER
04
工业催化剂的应用实例
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
尾气处理催化剂主要用于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有 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等。
尾气处理催化剂通常由贵金属(如铂、钯、铑 )或其氧化物制成,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尾气处理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 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这些方法能够确 保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石油工业中的裂化催化剂
01
裂化催化剂在石油工业中用于将重质油裂化为轻质油,如汽油 和柴油。
02
裂化催化剂通常由酸性组分(如硅酸铝、沸石)和活性组分(
如铂、钯、镍)组成。
裂化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包括混合法、浸渍法、热熔融法等,这
03
些方法能够确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合成氨工业中的铁基催化剂
铁基催化剂是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用于将氮和氢转化为氨。
铁基催化剂通常由铁氧化物、铁硫化物或铁盐制成,以降低合成氨的反应 温度和压力。
铁基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热解法等,这些方法 能够确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工业催化剂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从最早的天然催化剂到现代的高效催化 剂,其发展与工业生产和科技进步密切 相关。
VS
详细描述
早期的天然催化剂如木炭、石头等被用于 酿酒、制醋等简单的化学反应。随着化学 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研制具有更高活性 和选择性的工业催化剂,如铂、钯等金属 催化剂和硅酸铝、分子筛等非金属催化剂 。现代工业催化剂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涉及石油化工、制药、环保等多个领域。
第十章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2.催化剂设计的 一般程序
1.程序框图
Dowden 建议的催 化刑设计 程序框图
2.设计范例
例: 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醛(一步法)多相催化剂
设计程序
(一) 靶反应(目的反应)
CH4+O2=CH2O+H2O △H○r (298K) =-321.3kJ/mol △G○r(298K)=-296.6kJ/mol 反应为放热,热力学可行,甚至高温下也有 较大的转化率
氧的插入活性也是一种弱的氧化活性,参 照样本:Sc3+、Ti4+、V3+、Cr3+、Fe2+、Zn2+、 Zr3+、Nb3+、Mo6+。
如:CoAl2O4、NiAl2O4、ZnTiO4等
(八) 推荐的催化剂
根据上述分析,设计者推荐用于制备筛选 的活性样本为: 弱脱氢活性样本:Fe3+、V3+、V5+及Ti4+ 氧插入活性样本:Sc3+、Ti 4+、V 3+、Fe 2+、 Zn 2+、Zr 3+、Nb 3+、Mo 6+ 最后推荐的候选催化剂材料: 单氧化物: TiO2、V2O3 混合氧化物: TiO2+MoO3、ZnO+V2O3 复氧化物: Fe3O4、ZnTiO3、钼酸铁
10.3.计算机辅助催化剂设计简介
数据库
NIST化学动力学数据库 CATDB催化剂设计数据库 专家系统
ESMDC专家系统 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
(二) 热力学分析
(三) 分子反应机理
可能的分子反应机理
(四) 表面反应机理分析
甲醛生成的表面反应机理
(五) 反应通道的鉴别
由表面反应机理假说出发,所需的反应 通道已可确立。按所需的反应通道完成靶反 应,则可知所设计的催化剂,必须是有助于 氧的插入,并且有弱的脱氢功能,但同时具 有抑制强的氧化以及脱氢的功能。
工业催化之第10章工业催化剂的设计
11
§10.1.2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主要组分的选择依据: 1) 根据有关催化理论归纳的参数; 2) 基于催化反应的经验规律; 3) 基于活化模式的考虑
12
一、根据有关催化理论的参数
1. d特性百分数 -- 在成键轨道中d轨道所占的百分率 金属的d特性百分数越大,表明电子留在d带中的 百分数越多,也就表明d带中空穴越少。金属的d特性 百分数与其催化活性有一定关系。 在金属加氢催化剂中,d特性百分数在40%-50% 之间为佳。如乙烯在各种金属薄膜上的催化加氢,随 d特性百分数增加,加氢活性也增加,Rh > Pd > Pt > Ni > Fe > Ta。
13
表 部分过渡金属的d 带空穴值和d 特性百分数
2. 未成对电子数 过渡金属的未成对电子在化学吸附时,可与被吸 附分子形成吸附键,-- 催化活性的根源
14
3. 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和脱出功 由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和脱出功来判断电子得失的 能难易程度,进而了解适合于何种反应。 n 型半导体, ZnO 、 TiO2 、 MoO3 、 Fe2O3 等,电 子导体。H2、CO等还原性气体,在吸附时它们把电 子给与氧化物,所以在n型半导体上容易吸附; p 型半导体,Cu2O 、 NiO 、 CoO 等,带正电荷的 空穴导体。O2在p型半导体上容易吸附,需要从氧化 物中得到电子,使O2变为O-,p型半导体的金属离子 易脱出电子而容易生成O15
2
引 言
工业催化剂的开发研究分两种情况:
1) 全新工艺过程开发的催化剂 2) 在已有催化剂的基础上加以更新改造
3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单位、生产厂家和设计研制者之 间,着重考虑的问题各不相同
使用单位 – 催化剂促进反应的功能及其使用性能; 生产厂家 – 将催化剂作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兼顾用
§10.1.2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主要组分的选择依据: 1) 根据有关催化理论归纳的参数; 2) 基于催化反应的经验规律; 3) 基于活化模式的考虑
12
一、根据有关催化理论的参数
1. d特性百分数 -- 在成键轨道中d轨道所占的百分率 金属的d特性百分数越大,表明电子留在d带中的 百分数越多,也就表明d带中空穴越少。金属的d特性 百分数与其催化活性有一定关系。 在金属加氢催化剂中,d特性百分数在40%-50% 之间为佳。如乙烯在各种金属薄膜上的催化加氢,随 d特性百分数增加,加氢活性也增加,Rh > Pd > Pt > Ni > Fe > Ta。
13
表 部分过渡金属的d 带空穴值和d 特性百分数
2. 未成对电子数 过渡金属的未成对电子在化学吸附时,可与被吸 附分子形成吸附键,-- 催化活性的根源
14
3. 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和脱出功 由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和脱出功来判断电子得失的 能难易程度,进而了解适合于何种反应。 n 型半导体, ZnO 、 TiO2 、 MoO3 、 Fe2O3 等,电 子导体。H2、CO等还原性气体,在吸附时它们把电 子给与氧化物,所以在n型半导体上容易吸附; p 型半导体,Cu2O 、 NiO 、 CoO 等,带正电荷的 空穴导体。O2在p型半导体上容易吸附,需要从氧化 物中得到电子,使O2变为O-,p型半导体的金属离子 易脱出电子而容易生成O15
2
引 言
工业催化剂的开发研究分两种情况:
1) 全新工艺过程开发的催化剂 2) 在已有催化剂的基础上加以更新改造
3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单位、生产厂家和设计研制者之 间,着重考虑的问题各不相同
使用单位 – 催化剂促进反应的功能及其使用性能; 生产厂家 – 将催化剂作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兼顾用
工业催化PPT教学课件
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发展中 里程碑
• 1935年8月我国化工的先驱吴蕴初先 生建成上海天利氮气厂生产出液氨, 吴先生还创办了天厨味精厂(1923)、 天原电化厂(1929)和天盛陶器厂 (1934),以及范旭东在天津创办的 永利碱厂,这些化工原料的生产推动 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 合成氨工业的巨大成功推动了化学工 业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化学工 程基础理论工作,如化工热力学、化 学工艺学、工业催化等。氨合成催化 剂的研究与改进已经尝试10万多个配 方,至今仍是催化界研究的方向
本课程基本内容催化材料催化材料aaddbbccee催化剂制备与表征技术各类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工业催化剂发展简史催化作用基本原理催化反应催化反应动力学动力学能源环境催化催化新材料催化新技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催化作用与催化剂第三章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第四章各类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第五章环境保护催化与环境友好催化第六章未来能源和燃料工业用催化技术第七章新材料合成用催化技术和具有突异催化性能的新材料第八章生物催化技术第九章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第十章工业催化剂的设计第十一章工业催化剂的评价与宏观物性的测试第十二章催化剂表征的现代物理方法简介本课程基本内容教材
.
4
第一章 绪论
课程的主要任务 工业催化的发展简史 催化发展新领域 当前催化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
5
绪论
•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掌握催化作用的基本规律,了解催化过程的化学 本质和熟悉工业催化技术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并能够 将新型催化剂开发原理运用到资源的化工利用、化学 制药、环境保护、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
②筛选出具有工业价值的熔铁催化剂。Karlsruhe大学当时宣布的催 化剂为锇(Os)和铀(U),既昂贵又不好操作。Haber的同事Mittasch经 过2500多种配方、6500多个实验筛选出高活性、高稳定性和长寿命的合成 氨熔铁催化剂(主要为Fe-Al-K多组元成分)。
第10章--稀土催化剂
子中间物。
10.1.2催化裂化剂的发展
❖ (1) 随着催化裂化工艺的发展,裂化催化也 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两者相辅相成。早期 使用的是天然白土催化剂,后发展为无定 形硅酸铝催化剂,20世纪60年代,沸石裂 化催化剂开发成功,使石油催化裂化走向 了沸石催化裂化的新阶段,随着沸石催化 剂的应用,稀土也作为一个组分引入到裂 化催化中。
❖ 1、氧化反应
2CO O2 2CO2 4HC 5O2 4CO2 2H2O
2NO 2CO 2CO2 N2
4HC 10 NO 5N2 4CO2 2H2O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概况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是随着汽车排放标
准的日益严格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59年 在美国加州,首次颁布了控制汽车排放污染 物的立法,并于 1975年率先将净化催化剂应 用于汽车工业。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 期,由于汽车排放法规中只要求控制CO和 HC,出现了“两效”催化剂, 即氧化型催化 剂,该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以贵金属铂或钯为 主,将尾气中的HC和CO同时氧化,从而降低 了HC和CO的污染物排放。
❖ (4)含稀土的工业催化剂大多只含较少量的 稀土,一般只用作助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中 的次要成分。
稀土元素显示的特征几乎都与其4f电子相关。 与催化剂有关的特征:
(1)在基于4f层未成对电子引起的顺磁结构 而产生的邻-对位氢转位反应中,转移反应速 度常数与催化剂的磁能平方成正比,顺磁性 的Dy2O3,Er2O3的反应速度常数大,反磁性 的La2O3小。
(3)稀土氢Y(REHY)型催化剂 (4)新型重油裂化催化剂Orbit-3000和
Comet-400 (5)金属钝化剂 ❖ 1)、国外工业使用钝Ni剂的主要类型 ❖ 2)、国内研制并工业使用钝Ni剂的主要类型
10.1.2催化裂化剂的发展
❖ (1) 随着催化裂化工艺的发展,裂化催化也 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两者相辅相成。早期 使用的是天然白土催化剂,后发展为无定 形硅酸铝催化剂,20世纪60年代,沸石裂 化催化剂开发成功,使石油催化裂化走向 了沸石催化裂化的新阶段,随着沸石催化 剂的应用,稀土也作为一个组分引入到裂 化催化中。
❖ 1、氧化反应
2CO O2 2CO2 4HC 5O2 4CO2 2H2O
2NO 2CO 2CO2 N2
4HC 10 NO 5N2 4CO2 2H2O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概况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是随着汽车排放标
准的日益严格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59年 在美国加州,首次颁布了控制汽车排放污染 物的立法,并于 1975年率先将净化催化剂应 用于汽车工业。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 期,由于汽车排放法规中只要求控制CO和 HC,出现了“两效”催化剂, 即氧化型催化 剂,该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以贵金属铂或钯为 主,将尾气中的HC和CO同时氧化,从而降低 了HC和CO的污染物排放。
❖ (4)含稀土的工业催化剂大多只含较少量的 稀土,一般只用作助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中 的次要成分。
稀土元素显示的特征几乎都与其4f电子相关。 与催化剂有关的特征:
(1)在基于4f层未成对电子引起的顺磁结构 而产生的邻-对位氢转位反应中,转移反应速 度常数与催化剂的磁能平方成正比,顺磁性 的Dy2O3,Er2O3的反应速度常数大,反磁性 的La2O3小。
(3)稀土氢Y(REHY)型催化剂 (4)新型重油裂化催化剂Orbit-3000和
Comet-400 (5)金属钝化剂 ❖ 1)、国外工业使用钝Ni剂的主要类型 ❖ 2)、国内研制并工业使用钝Ni剂的主要类型
第10章工业催化剂制备和使用
⑤导晶沉淀法 导晶沉淀法借助晶化导向剂(晶种)引导非晶形沉淀转化
为晶形沉淀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最近普遍用来制备以廉价 的水玻璃为原料的高硅钠型分子筛,包括丝光沸石、Y型、X 型合成分子筛。
2019年12月4日2时59分
24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 沉淀法 (8)沉淀法的分类
⑥水热合成法 在常温常压下水溶液的沉淀理论,形成沉淀粒子的因素是
2019年12月4日2时59分
22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 沉淀法
超均匀沉淀法制备硅酸镍催化剂。 先将硅酸钠溶液放入混合器,再将 20%的硝酸钠溶液慢慢倒至硅酸钠溶 液之上,最后将含硝酸镍和硝酸的溶 液慢慢倒于前两个溶液之上。立即开 动搅拌机使其成为超饱和溶液。放置 数分钟至几小时,便能形成超均匀的 水凝胶式胶冻。用分离方法将水凝胶 自母液分出或将胶冻破碎成小块,经 水洗、干燥和焙烧即得所需催化剂。 这样得到的催化剂其结构与由氢氧化 镍和水合硅胶机械混合制得的催化剂 是不同的。
2019年12月4日2时59分
14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 沉淀法 (5)pH值 沉淀法常用碱性物质作沉淀剂,沉淀物的生成在
相当大的程度上受pH值的影响。
Al3+ + OH-
pH<7 Al2O3·mH2O 无定形胶体 pH=9 α-Al2O3·H2O 针状胶体 pH>10β-Al2O3·nH2O 球状结晶
2019年12月4日2时59分
20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 沉淀法 (8)沉淀法的分类 ③均匀沉淀法和超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是在沉淀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此 试剂可在溶液中以均匀的速率产生沉淀剂的离子或 者改变溶液的pH值,从而得到均匀的沉淀物。如在 铝盐中加入尿素,加热到363-373K,溶液中有如下 反应,并生成均匀的Al(OH)3沉淀:
为晶形沉淀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最近普遍用来制备以廉价 的水玻璃为原料的高硅钠型分子筛,包括丝光沸石、Y型、X 型合成分子筛。
2019年12月4日2时59分
24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 沉淀法 (8)沉淀法的分类
⑥水热合成法 在常温常压下水溶液的沉淀理论,形成沉淀粒子的因素是
2019年12月4日2时59分
22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 沉淀法
超均匀沉淀法制备硅酸镍催化剂。 先将硅酸钠溶液放入混合器,再将 20%的硝酸钠溶液慢慢倒至硅酸钠溶 液之上,最后将含硝酸镍和硝酸的溶 液慢慢倒于前两个溶液之上。立即开 动搅拌机使其成为超饱和溶液。放置 数分钟至几小时,便能形成超均匀的 水凝胶式胶冻。用分离方法将水凝胶 自母液分出或将胶冻破碎成小块,经 水洗、干燥和焙烧即得所需催化剂。 这样得到的催化剂其结构与由氢氧化 镍和水合硅胶机械混合制得的催化剂 是不同的。
2019年12月4日2时59分
14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 沉淀法 (5)pH值 沉淀法常用碱性物质作沉淀剂,沉淀物的生成在
相当大的程度上受pH值的影响。
Al3+ + OH-
pH<7 Al2O3·mH2O 无定形胶体 pH=9 α-Al2O3·H2O 针状胶体 pH>10β-Al2O3·nH2O 球状结晶
2019年12月4日2时59分
20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 沉淀法 (8)沉淀法的分类 ③均匀沉淀法和超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是在沉淀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此 试剂可在溶液中以均匀的速率产生沉淀剂的离子或 者改变溶液的pH值,从而得到均匀的沉淀物。如在 铝盐中加入尿素,加热到363-373K,溶液中有如下 反应,并生成均匀的Al(OH)3沉淀:
《工业催化剂设计及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催化剂设计及开发》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工业催化剂设计及开发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atalysts
课程编码
CHM120621010
开课院部
化学工程学院
课程团队
工业催化剂设计与开发教学团队
学分
1.0
课内学时
16
讲授
16
实验
0
上机
0
实践
M1
2
讲授
2
自学/其他
11
3.4
3.4工业催化剂的放大效应
工业催化剂制备原料及制备工艺的选择;工业催化剂开发过程中的不同规模放大效应。
M1
1
讲授
1
自学/其他
12
第4章
第4章典型石油化工过程催化剂开发实例
本章重点难点:各类工艺过程反应原理、催化剂设计。
/
/
/
/
13
4.1
4.1烃类水蒸气转化制氢催化剂设计与开发过程
3
图书|《石油炼制工程》,徐春明,扬朝合,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ISBN:978-7-5021-16986-2.
4
图书|《催化剂基础及应用》,季生福,张谦温,张彬侠,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ISBN:978-7-122-11215-6.
30%
A-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流程图画图规范,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B-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流程图画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C-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流程题画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D-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流程题画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工业催化剂设计及开发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atalysts
课程编码
CHM120621010
开课院部
化学工程学院
课程团队
工业催化剂设计与开发教学团队
学分
1.0
课内学时
16
讲授
16
实验
0
上机
0
实践
M1
2
讲授
2
自学/其他
11
3.4
3.4工业催化剂的放大效应
工业催化剂制备原料及制备工艺的选择;工业催化剂开发过程中的不同规模放大效应。
M1
1
讲授
1
自学/其他
12
第4章
第4章典型石油化工过程催化剂开发实例
本章重点难点:各类工艺过程反应原理、催化剂设计。
/
/
/
/
13
4.1
4.1烃类水蒸气转化制氢催化剂设计与开发过程
3
图书|《石油炼制工程》,徐春明,扬朝合,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ISBN:978-7-5021-16986-2.
4
图书|《催化剂基础及应用》,季生福,张谦温,张彬侠,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ISBN:978-7-122-11215-6.
30%
A-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流程图画图规范,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B-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流程图画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C-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流程题画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D-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流程题画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
第10章催化重整
第十章 催化重整
1967~1979年,美国Chevron 公司开发出了铂-铼双金属
重整催化剂。其突出优点就是催化剂的活性高,容炭能力 强,稳定性较高,因而可以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低的氢 分压下操作,催化剂还能保持良好的活性,汽油的辛烷值 与产率、芳烃与氢气的产率均比较高。自此以后,各国相
继又开发了铂-锡、铂-铱等系列催化剂。
显的贡献。
34/161
第十章 催化重整
正构烷烃异构化的结果: 在催化重整条件下,烷烃异构化不会使产品的辛烷值有 显著提高。 烷烃异构化反应不能提高辛烷值的原因: 重整的高温反应对于生成高辛烷值的多支链异构烷烃不 利。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异构烷烃的辛烷值明显下降,
C7以上的异构烷烃对辛烷值的贡献较小。
kJ/mol -6.1 -7.1 -7.0
KP 1.4 1.3 0.8
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反应也是浅度的放热可逆反应,此反应 的平衡常数也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显著减小。
32/161
第十章 催化重整
表10-2-5 不同温度下正己烷异构化产物的平衡浓度(摩尔分数) 温度/K 正己烷 2-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 2,2-二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298 0.013 0.071 0.025 0.84 0.054 400 0.061 0.16 0.075 0.61 0.092 600 0.19 0.27 0.15 0.29 0.104 800 0.26 0.28 0.18 0.18 0.096 RON 24.8 73.4 74.5 91.8 104.3
15/161
第十章 催化重整
重整反应与催化剂再生部分:
经预处理后的原料进入装置后,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至 490~525℃,在1~2Mpa下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从反应器出来的反应产物经过换热后进入分离器,气相 为含氢气75~90v%的气体;液相为含芳烃30~70%的 重整汽油,其RON高达90以上。 对于连续重整,分离出油气后的催化剂进入再生器中进
第10章 工业催化剂设计
组装尺度
毫米尺度 微米尺度 纳米尺度
重要的过渡金属d%值列于下表(表10-2)
不同金属加氢活性的顺序如下 Rh>Pd>Pt>Ni>Fe>W>Cr>Ta
加氢活性与d%的关系见下图(图10-10)
10.2.2.2 活性组分的负载 常用方法:理浸渍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等
根据具体反应类型的不同,可以选用活性非均匀分布
10.2.2.3 载体的作用及功能
(3)候选物的优化及候选库的改进
(1)候选库的设计与合成法
薄膜沉积法、溶液合成法 (2)快速灵敏的鉴定方法,能进行较快地评价 光谱技术:红外热普技术(IR-themography) 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技术(LIFI)
共振强化多光子离子化技术(REMPI)
光热偏转技术(PTD) 质谱技术:四极子质谱计技术(QMS)与气体敏化法相结 合的技术
10.1.3 催化剂次要成分设计 主要成分催化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加入次要组分, 一般量很少,但效果却很大 主要有:助催化剂、抑制剂、隔离剂等等 次要组分设计方法分类
(1)对症下药法
烃的异构化催化剂不希望酸性太大导致产物裂化——加碱 (2)机理研究法 弄清机理,精细调节——不容易搞清机理
10.2 催化剂类型设计法 10.2.1 块状金属催化剂 (1)熔融态金属催化剂 (2)骨架金属催化剂
载体组成能强烈影响金属的活性 金属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成为SMSI (1)如载体不迁移(高于500℃热处理时) 强相互作用发生在金属粒子与载体间——金属组分在
载体表面上分散开,以环岛状负载(见10-12a)
(2)如金属熔点高且载体迁移 强相互作用表现为金属被载体氧化物润湿——金属粒 子被包封(见10-12b)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
2019/12/15
5
催化劑主要組分的設計
1. 根據有關催化理論的參數進行考慮 (2) 半導體費米能級和脫出功
n型半導體是電子導電。H2、CO等還原性氣體,在 吸附時它們把電子給與氧化物,所以在n型半導體上 容易吸附。如ZnO、TiO2、MoO3、Fe2O3等。
p型半導體是帶正電荷的空穴導電。O2在p型半導體 上容易吸附,因為需要從氧化物中得到電子,使O2變 為O-,p型半導體的金屬離子易脫出電子而生成O-。 如Cu2O、NiO、CoO等。
解離吸附(以O-和O2-形式參與表面過程)。 乙烯在Ag催化劑上的環氧化反應:
產生的原子氧催化副反應: C2H4 6O 2CO 2 2H 2O 6C 2H4 6O 2 6C 2H4O 6O
所以環氧乙烷的收率為6/7,86%左右;CO2收率為1/7,14% 左右。
2019/12/15
對化學吸附而言,催化反應要求吸附不能太強,也不 能太弱。
金屬的d特性百分數與其催化活性有一定關係。在金屬 加氫催化劑中,d特性百分數在40%-50%之間為佳。如乙 烯在各種金屬薄膜上的催化加氫,隨d特性百分數增加, 加氫活性也增加,Rh > Pd > Pt > Ni > Fe > Ta。
2019/12/15
工業催化劑的設計
成英之
催化劑設計的總體考慮
催化劑設計:根據合理的程式和方法有效地利用未 系統化的法則、知識和經驗,在時間上和經濟上最 有效的開發和製備新催化劑的方法; 1)要進行熱力學分析,指明反應的可行性,最大平 衡產率和所要求的最佳反應條件,催化劑的經濟性 和催化反應的經濟性,環境保護等; 2)分析催化劑設計參數的四要素:活性、選擇性、 穩定性/壽命、再生性。 3)催化反應過程與催化劑化學性質有關;而傳質傳 熱則與物理性質有關,要兼而顧之。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金属氧化物上,如 Cr2O3 、 Co3O4 、 NiO 、 ZnO 等, 在400℃下经真空干燥除去表面氧化物的羟基,使金属离 子暴露,常温下可使H2非解离吸附。 H-H Zn
2018/10/8
O
12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3.基于反应物分子活化模式的考虑 (2) O2的活化:非解离吸附(O2-形式参与表面过程);
2018/10/8
2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1. 根据有关催化理论的参数进行考虑 (1) d特性百分数:在成键轨道中 d轨道占的百分率称 为d特性百分数。
金属的 d 特性百分数越大,表明电子留在 d 带中的百分 数越多,也就表明d带中空穴越少。 对化学吸附而言,催化反应要求吸附不能太强,也不 能太弱。 金属的d特性百分数与其催化活性有一定关系。在金属 加氢催化剂中,d特性百分数在40%-50%之间为佳。如乙 烯在各种金属薄膜上的催化加氢,随d特性百分数增加, 加氢活性也增加,Rh > Pd > Pt > Ni > Fe > Ta。
由于金属M对H的亲和力强,可使饱和烃发生脱氢反应。 有时在相邻金属上吸附的C-C发生氢解。 饱和烃分子在超强酸的金属氧化物作用下,脱出 H- , 自身以正碳离子形式活化。
2018/10/8
14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3.基于反应物分子活化模式的考虑 (5) 不饱和烃分子的活化: 依酸性催化剂、金属催化剂
解离吸附(以O-和O2-形式参与表面过程)。 乙烯在Ag催化剂上的环氧化反应:
2CO2 2H2O 产生的原子氧催化副反应: C2H4 6O 6C2H4 6O2 6C2 H4O 6O
所以环氧乙烷的收率为 6/7 , 86% 左右; CO2 收率为 1/7 , 14% 左右。
2018/10/8
7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1. 根据有关催化理论的参数进行考虑 (2) 半导体费米能级和逸出功 气体分子在表面的吸附也可以看成是增加一种杂质, 以正离子态被吸附的 CH3+、 C6H5+可以看作能给出电 子的施主杂质;以负离子形态吸附的 O2- 、 O- 等可接 受电子的气体可看作是受主杂质。 理论指出,对许多涉及氧的反应,p型半导体氧化 物最活泼,绝缘体次之,n型半导体氧化物最差。
2018/10/8
3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1. 根据有关催化理论的参数进行考虑 (2) 半导体费米能级和逸出功 由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和逸出功来判断电子得失的难 易程度,进而了解适合于何种反应。 半导体催化剂是使用很广泛的非化学计量的氧化物, 非化学计量往往是由杂质或缺陷所引起的。如: 合成气制甲醇催化剂:ZnO-Cr2O3-CuO 丙烯氨氧化催化剂:MoO3-Bi2O3-P2O5/SiO2 丁烯氧化脱氢催化剂:P2O5-MoO3-Bi2O3/SiO2 二甲苯氧化制苯酐催化剂:V2O5-TiO2-K2O-P2O5/SiO2
2018/10/8
19
催化剂次要组分的设计
催化剂次要组分主要是助催化剂,也可以做为抑制剂 或隔离剂,但不包括载体。 1. 助催化剂的种类与功能
(1) 助催化剂/助剂: 负责调变催化剂主要成分的催化性能,自身没有活 性或只有很低活性的物质,以少量 ( 通常低于总量的 10%) 加入催化剂后,与活性组分产生某种作用,使 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寿命等性能得以显著改善。 如合成氨铁催化剂中的 Al 2 O3 和 K2 O;合成环氧乙烷 银催化剂中的CaO或BaO。
2018/10/8
13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3.基于反应物分子活化模式的考虑 (3) CO的活化:CO解离能为1073kJ/mol,分子相对稳定。
在 Pd 、 Pt 、 Rh 上温度高达 300℃保持分子态吸附;若为 Mo、W、Fe在常温下也能使CO解离吸附。 (4) 饱和烃分子的活化:金属和酸性金属氧化物都可以 活化。
2018/10/8
22
催化剂次要组分的设计
1. 助催化剂的种类与功能
(2) 助剂的种类与功能: b)调变性助剂:改变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引起许多化学效应 和物理效应。 对金属和半导体催化剂而言,调变性助剂可以引起催化剂 电导率和电子逸出功的变化。所以调变性助剂又可称为电子 性助剂。调变性助剂有时可以使活性成分的微晶产生晶格缺 陷,造成新的活性中心。 判断调变性助剂的常用方法:调变性助剂使化学吸附强度和 反应活化能都会发生改变。化学吸附强度的变化表现为吸附 等温线的不同。 例如合成氨催化剂中K2O就是调变性助剂。
2018/10/8
18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4.催化剂主要组分设计实例-丙烯脱氢环化生成苯催 化剂的设计
丙烯在氧化物表面可以脱氢生成 - 烯丙基物种,再而反应 生成丙烯醛或己二烯。我们要设计的催化剂是由己二烯环化 脱氢生成的苯,所以应选择可以同时吸附两个 - 烯丙基并同 时得到两个电子的金属氧化物,其间金属离子被还原。 从周期表中找到Sn2+/Sn4+、Ti+/Ti3+、Pb2+/Pb4+、Bi3+/Bi5+及 In+/In3+ ,考虑其它因素,可以最后选取 Bi 系和 In 系为催化剂 的主要成分。
2018/10/8
4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1. 根据有关催化理论的参数进行考虑 (2) 半导体费米能级和逸出功 n型半导体是电子导电。H2、CO等还原性气体,在 吸附时它们把电子给与氧化物,所以在 n 型半导体上 容易吸附。如ZnO、TiO2、MoO3、Fe2O3等。 p型半导体是带正电荷的空穴导电。O2在p型半导体 上容易吸附,因为需要从氧化物中得到电子,使O2变 为 O- , p 型半导体的金属离子易脱出电子而生成 O- 。 如Cu2O、NiO、CoO等。
2018/10/8
21
催化剂次要组分的设计
1. 助催化剂的种类与功能
(2) 助剂的种类与功能: a)结构性助剂: 有效的结构性助剂:不与活性组分发生反应形成固溶体; 应为很小的颗粒,具有高度的分散性能;有高的熔点。 判断结构性助剂的常用方法:用比表面判断,结构性助剂 的存在使催化剂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结构性助剂的加入不改 变反应的活化能。 合成氨铁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小晶粒形态的 -Fe ,其活性 很高,但不稳定,短时间内就失活。在制备过程中若加入少 量 Al2O3 就可使其活性延长。原因是 Al2O3 在多孔 -Fe 微晶结 构中起到隔膜作用,防止铁晶粒的烧结,避免了活性表面的 下降。 CO 选择化学吸附实验表明, Al2O3 在催化剂中主要分 布在颗粒外表面上,并且还发现,在873K下退火,不加Al2O3 的-Fe晶粒显著增大,加Al2O3的-Fe晶粒大小不变。
2018/10/8
6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1. 根据有关催化理论的参数进行考虑 (2) 半导体费米能级和逸出功 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引入杂质,在满带和空带之间出 现新的能级。如果新的能级靠近导带,其上的电子受 热激发能够跃迁至导带,成为 n型导电。这样的能级 称为施主能级。如新的能级更靠近满带,由于其能够 接受满带中跃迁来的价电子,成为p 型导电。这样的 能级称为受主能级。
和碱性催化剂而异。 a) 酸性催化剂以H+与不饱和烃分子加成为正碳离子,后 者在高温下一般发生 β位置C-C键的断裂,生成裂解产物; 也有可能发生 -CH3 基的移动,进行骨架异构化。这两种 都是以三元环或四元环为中间物:
2018/10/8
15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3.基于反应物分子活化模式的考虑 (5) 不饱和烃分子的活化: a) 酸性催化剂以H+与不饱和烃分子加成为正碳离子:
2018/10/8
9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2. 基于催化反应的经验规律 (1)活性模型法:对于某一类催化反应或某一类型的催化
反应研究,常常得出不同催化剂所显示的活性呈现有规 律的变化。
2018/10/8
10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2. 基于催化反应的经验规律 (2)
2018/10/8
23
催化剂次要组分的设计
2. 助催化剂的设计
(1) 针对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出现的问题,利用科学知识和催化 理论设计助催化剂:
如烯烃异构化反应中常会生成裂解产物,这就需要 调节所用催化剂的酸性质,使其酸中心减少,这可通 过添加碱性物质实现。又如同是烯烃的反应,如果目 的产物是芳烃,由于完全氧化都会生成一定数量的 CO2,生成 CO2 比生成其它产物需要更多的氧,所以 添加不利于氧吸附的助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 CO2的生成,提高反应选择性。
2018/10/8
17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4.催化剂主要组分设计实例-丙烯脱氢环化生成苯催 化剂的设计
(1) 热力学计算表明反应是可能的; (2) 丙烯转化为苯的可能反应过程:
涉及脱氢、二聚和环化三个过程,而且每步中都发生脱氢反 应。因此催化剂设计时可以将脱氢过程作为设计催化剂主要 考虑依据,兼顾二聚和环化过程。 (3) 考虑氧化物催化剂:参与反应的吸附物种在表面吸附的强 度适中。
还有可能低温下进行烷基加成反应:
在H2O存在下还有可能反应生成醇:
2018/10/8
16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3.基于反应物分子活化模式的考虑 (5) 不饱和烃分子的活化:
b) 金属催化剂活化主要起催化加氢反应。 c) 碱性催化剂活化主要是使烷基芳烃进行侧链烷基化:
d) 非典型酸碱性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不饱和烃的活化 可能是-键合型的络合活化:
2018/10/8
5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1. 根据有关催化理论的参数进行考虑 (2) 半导体费米能级和逸出功
费米能级Ef是表示半导体中电子的平均能量。逸出 功 是把一个电子从半导体内部拉到外部变成自由电 子时所需的最低能量。从费米能级到导带顶的能量差 即为逸出功。本征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在禁带中间; n 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在施主能级与导带底之间; p 型 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在满带顶与受主能级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