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_张希民

合集下载

美国60年代反主流文化与嬉皮士相关资料反文化运动

美国60年代反主流文化与嬉皮士相关资料反文化运动

美国60年代反主流文化与嬉皮士相关资料反文化运动概述:“反文化”运动是指美国60年代在青年人当中流行的以反战和反主流文化为特征的一种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

第一次将“反文化”归结为以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青年人抗议运动为特征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海沃德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Hayward)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斯扎克。

他于1969年出版的《反文化的诞生:反思技术社会及其年轻人的反叛》一书,在嬉皮辍学者和学生中的激进分子这两个分裂的群体中间找到了契合点,那就是反文化,亦即反抗以技术为主体的工业化社会。

在他的定义中,反文化运动是指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运动,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通常,人们把那些激进的青年学生主张用激进手段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运动称为“新左派运动”,而把那些中途辍学、以期通过吸毒、放纵等方式进行的文化反叛,称为“反文化”运动。

在此,姑且将60年代发生在政治及文化领域的反抗运动统称为“反文化运动”。

这首先是因为,对主流文化、对现存制度的不满与批判,对妇女、对少数民族处境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是这两种运动的共同特征,而他们又源出于同样的历史背景。

其次,从成员构成上看,很难在两者之间明确区分。

不少反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同时也是新左派运动的成员。

⏹反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爱、正义、自由和和平。

就运动本身而言,它包涵以下几方面内容:⑴民权运动;⑵反战和平运动;⑶文化反抗运动,即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抗一切现存文化的运动。

⏹反主流文化定义:反主流文化是指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抗争的文化,具体讲,是指的是当代西方社会中所产生的与传统的西方社会理性文化发生冲突矛盾的各种现代文化。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 movement)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文化、社会和政治运动。

这一运动的特点是对社会传统价值观和权威体制的质疑和拒绝,提倡自由、平等和反对战争。

美国反文化运动以青年人为主要参与者,通过音乐、服饰、文学、电影和艺术等手段展现出来,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未来的文化发展。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冷战的紧张局势,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平等问题都使得美国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裂和紧张。

随着经济繁荣和大众媒体的普及,年轻人开始对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产生怀疑,他们渴望自由、平等和和平。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反文化运动迅速兴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一股强大力量。

美国反文化运动以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摇滚乐是反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队如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门与清、吉米·亨德里克斯等都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象征人物,他们的音乐词曲都传达了反传统、反战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

狂热的歌迷和大型音乐节如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等都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重要活动。

美国反文化运动还通过服饰、文学、电影和艺术等形式来表达其观点。

一些知名的作家如杰克·凯鲁克、威廉·斯蒂里特、汤姆·罗宾斯等都以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反文化运动的思想。

电影如《美国拳王》、《骑马与炸药》等也展现了当时的反文化氛围。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则以他标志性的波普艺术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影响持续至今。

在70年代初,反文化运动的主张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和采纳。

一系列社会政治改革如种族平等、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等都受到了反文化运动的影响。

反文化运动的一些价值观念如追求自由、平等和和平等也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宝贵财富。

美国反文化运动以其反传统、反战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一场社会革命。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一股社会运动,与当时的主流文化形成鲜明对立,强调反对传统的权威、军事工业复杂体以及社会的种种束缚。

该运动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音乐、文学、艺术、电影、时尚等。

它不仅在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文化与社会。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和社会主义学生联会,但真正发展壮大是在60年代后期的越战时期。

当时,越南战争及其带来的社会剧变使很多年轻人开始对传统价值观持怀疑态度,他们开始质疑政府、媒体和权威体制,表达自己对战争、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和环境问题的愤怒。

音乐是美国反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音乐,如摇滚乐、嬉皮士音乐和蓝调,表达了年轻人反对战争和社会不公的各种情绪。

动荡的社会氛围激励了很多音乐人以及乐队去创作和表演,例如披头士乐队、鲍勃·迪伦、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卡特·史蒂文斯等。

这些音乐家以他们的音乐和歌词与当时的年轻人建立了深厚的共鸣,成为运动的象征和发声器。

文学和艺术在美国反文化运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作家和诗人通过他们的作品探索了自由、性解放、意识扩展和对抗社会不公。

其中包括艾伦·金斯堡、杰克·凯鲁亚克、汤姆·罗宾逊、魏尔德·阿拉考夫和伊凡·艾克曼等。

他们的作品鼓励人们寻找自由和自我实现,并对社会问题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

电影也是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时期,独立电影制片公司崛起,它们的作品减少了对商业化和传统故事结构的依赖,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经验。

这些电影通过新的电影语言和另类的故事叙述方式,传达了大众不能接受的观点和价值观。

著名的电影包括《现代启示录》、《秘密生活的达戈》和《黄昏之旅》等。

除了音乐、文学和电影,时尚和社会活动也成为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年轻人开始穿着与主流社会不同的服装,表达他们的个性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拒绝。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 Movement)是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兴起的一场社会运动,它对美国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场运动涉及到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以及对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批判。

在这场运动中,年轻人成为了主要的参与者,他们试图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创新。

以下将简要介绍美国反文化运动的特点、影响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特点主要包括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对权威和权力的怀疑,以及对社会制度的批判。

这场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和学生,他们拒绝接受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

他们倡导和平与爱,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性解放和精神自由。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代表性符号包括持续的和平示威、嬉皮士(Hippie)文化、民权运动等。

在政治上,美国反文化运动与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等并肩而行,成为了当时政治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之一。

他们对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介入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坚持和平抗议、反战游行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行动来推动政府对外政策的改变,以及对社会制度的改革。

在文化上,嬉皮士文化成为了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代表性符号之一。

嬉皮士主张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拒绝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生活方式。

他们追求和平、爱与和谐,通过音乐、艺术和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成为了他们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

美国反文化运动对美国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场运动加速了美国社会的变革和创新。

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呼吁人们对自由、和平、平等和个性的重视。

这场运动推动了美国的政治变革。

他们的反战抗议活动最终促使了美国政府对越战政策的调整,提高了公众对战争的批判意识。

这场运动促进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

嬉皮士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使美国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促进了各种民间文化的兴起和传播。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股社会文化运动,它挑战了主流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这场运动涉及音乐、艺术、文学、政治、性别和种族议题,深刻地改变了当时美国社会和文化的面貌,对世界各地的社会运动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披头士乐队、鲍勃·迪伦、吉姆·莫里森等知名人士,他们成为了这场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反文化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繁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年代。

许多年轻人开始质疑传统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政治体制,他们渴望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

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也为反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音乐是反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摇滚乐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代表音乐。

音乐家们在歌词和表演中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披头士乐队、鲍勃·迪伦、吉姆·莫里森等音乐界的知名人士,以其反叛的态度和前卫的音乐风格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代言人。

艺术也是反文化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抽象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和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了对传统美术观念的挑战,他们追求新的艺术语言和方式,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文学作品也在反文化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肯·凯西的《骑风者》、艾伦·金斯伯格的《超文艺心灵探索》等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批判,反映了这一时期年轻一代对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的不满。

政治活动也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在越战时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对政府的战争政策和社会不公,他们通过示威游行和抗议活动表达了对政府的不满和对和平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和平与爱”的口号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标志。

性别和种族议题也是反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在这场运动中,女性和少数民族开始发声争取平等权利,他们对传统的家庭模式和社会规范提出质疑,主张性别平等和种族和谐。

评_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_嬉皮士文化研究_

评_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_嬉皮士文化研究_

书 评评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张聚国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

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反叛运动与其他社会运动,如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新左派运动等相互交织,对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提出质疑和挑战,对美国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学者把青年人的反叛运动划分为政治上的和文化上的两支,前者即新左派运动,参与此运动的青年人试图跻身美国的政治生活并改变它;后者即反正统文化运动(亦称反主流文化运动),运动的参与者试图脱离美国社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恩铭教授的新著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一书,所涉及的正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反叛运动的文化维度###反正统文化运动。

作者在吸收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运动的参与者嬉皮士为核心,对反正统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嬉皮士的反抗形式与特点、历史意义与遗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者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他们研究的重点侧重于反正统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

而王恩铭的新著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对美国嬉皮士文化进行全面研究的学术专著&。

这本书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作者的切入点新颖而巧妙。

首先从词源学上对反正统文化的斗士###∋嬉皮士(这个概念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指出∋hippie(在英文中喻指∋一个明白的人(、∋一个知道的人(,而不是汉语译文∋嬉皮士(隐含的∋嬉皮塔里(、无拘无束之徒。

真正的嬉皮士们都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认为自己理智健全、头脑清醒,清晰地认识到了美国现代社会已经病入膏肓。

因此,他们试图发起一场运动,唤醒尚处于沉睡中的人们,帮助他们走出这个∋病态社会(,来∋创造一个新世界((第3#5页)。

这一概念的界定可谓切中肯綮,提纲挈领,即刻帮助读者∀∃%&温洋:反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群###嬉皮士!,美国研究!1988年第4期,第95#96页。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文化运动,它对社会传统价值观和权威体系提出了挑战,标志着美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该运动在政治、文化、艺术、音乐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对美国以及全球的社会风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反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

60年代初,美国正值越战时期,政府的军事干预和对内给予的限制引发了年轻人对传统体制的不满和反抗。

在这一时期,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社会不公问题也愈发凸显,激发了年轻人对社会变革的迫切渴望。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反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成为了年轻一代挑战权威和传统的力量。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表现为政治运动,还体现为一种革命性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一运动提倡个人自由、民主平等、反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鼓吹和平、爱与和谐的社会关系,号召人们重新审视对社会结构和权威的态度。

在政治方面,美国反文化运动激发了人们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越战时期,许多年轻人反对政府对越南的军事干预,投身反战运动,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呼吁结束越战,保障世界和平,这种抗议形式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文化方面,美国反文化运动推崇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和批判态度。

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开始表现出对传统艺术和文学形式的不满,采用更自由和变革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来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类内心的真实感受。

披头士乐队的音乐和歌词鼓舞了年轻人的心,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象征;反文化运动还催生了摇滚乐和嘻哈音乐等流行文化现象,塑造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

在生活方式方面,美国反文化运动提倡一种更自由、更开放的生活方式。

对传统道德规范和家庭结构的质疑,以及对自由恋爱、性解放和反传统婚姻观念的倡导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之一。

一些人还选择放弃城市生活,走向乡村,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和环境破坏。

美国反文化运动是一场对社会传统和权威的全面挑战,它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问题和文化认同的深刻思考。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运动涉及到了文化、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它的主要目标是反对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并呼吁个人自由、和平以及人类的真实与坦诚。

这场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社会。

通过战争的经历,人们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质疑,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意义感到失望,他们希望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重新定义自己和社会的标准。

反文化运动的象征性事件可以追溯到1964年的伯克利校园里的自由演讲运动。

这场运动开始于一次抗议校方限制学生在校园内自由发表演讲的集会,最终演变成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呼吁个体主义和政治改革。

此次抗议活动奠定了反文化运动的基础,以及与当时其他反叛运动的联系。

在这场运动中,青年学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他们对传统社会的规范和权威发起了强烈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理念。

他们反对战争、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和核武器,并呼吁更多的个人自由和政治改革。

他们也注重环境保护,拒绝使用化学制品和人工材料,主张实现自然和谐。

音乐和艺术是这场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媒介。

嬉皮士文化的兴起和摇滚乐的流行成为青年们表达自我和反抗传统社会的重要方式。

披头士乐队、鲍勃·迪伦和吉米·亨德里克斯等音乐人成为运动的象征,并通过他们的音乐和歌词传达反文化的理念和态度。

反文化运动还涉及到了性革命。

青年们对传统的婚姻和性行为观念提出了挑战,并倡导开放的性关系和性解放。

这种对传统道德的反叛引发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和争议,但也为后来的性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美国反文化运动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鼓励人们重新思考自己和社会的立场。

它为个人自由、和平、环境保护和性解放等议题提供了平台,并为后来的民权运动、女性解放运动、环保运动等社会运动奠定了基础。

尽管这场运动并没有在政治上实现所有的目标,但它为美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社会之一。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又称为“嬉皮文化”或“反主流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一场文化革命。

这场运动挑战了当时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对后来的美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源于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60年代初期,美国社会仍然受到严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约束。

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普遍保守,对性、种族、宗教及政治等议题存在较大的禁忌。

而在这个传统价值观念框架下,一些美国人对这种保守的社会风气感到不满,开始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也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紧张局势,使得人们对政府和社会制度提出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年轻人开始站出来,积极参与并推动反文化运动的兴起。

他们主张自由、平等和和平,拥护个性和多样性,反对战争和歧视,拒绝生活在传统的社会规范中。

这些年轻人被称为“嬉皮士”,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传统观念的反叛,包括服饰、音乐、艺术、文学、性自由、非暴力抗议等等。

音乐是美国反文化运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摇滚乐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代表音乐,从布鲁斯、迪克西兰、民谣音乐到现代摇滚乐,这些音乐形式在当时都被视为“叛逆”的象征。

乐队比如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鲍勃·迪伦等也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音乐和歌词传达了反文化运动者的观念和情感,激励了一代年轻人的追求自由和梦想。

除了音乐,文学和艺术也对美国反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嬉皮诗歌运动”通过诗歌形式诠释了反文化者对社会矛盾的关切和对自由的追求。

文学作品作家比如肯·凯西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亨利·米勒的《销魂的世代》等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而在艺术方面,一些画家和雕塑家也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文学和艺术,它还激发了年轻人的政治参与。

反文化运动者积极参与了抗议活动,如和平游行、民权运动等,表达对越南战争和种族歧视的不满。

试析以反正统文化为旗帜的美国嬉皮士运动

试析以反正统文化为旗帜的美国嬉皮士运动

试析以反正统文化为旗帜的美国嬉皮士运动——基于美国文化多元性的论述[摘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美国社会的典型变形时期。

不管从国内还是国外环境都有可能促成美国新生文化的产生。

此时,更多的年轻人把握着年轻的社会,随之变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着整个美国文化。

以嬉皮士为代表的反正统文化运动悄然而生。

这场运动不仅仅颠覆了美国传统社会的观念,还对整个世界的主流价值思想作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反正统文化嬉皮士运动美国文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美国嬉皮士运动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

王恩铭在《美国嬉皮士运动-对正统文化的反抗和颠覆》一文中,从对反正统运动的对正统文化的反作用上入手,阐述了嬉皮士运动的作用。

赵利娟的《平等的考验-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与民主党政府》则是从政治角度考虑嬉皮士运动在其政治革命和美国社会运动中的影响和地位。

宁光霞的《嬉皮士运动的形成与消亡浅析》阐述了嬉皮士运动的始末,更加全面的展示了嬉皮士运动的来龙去脉。

同样,也有学着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嬉皮士运动在整个美国社会的位置。

孔淑华的《探寻人性的复归-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嬉皮士运动》从存在主义去分析反主流文化,从而解释人性的复归之路。

罗望阳的《嬉皮士文化没落对美国20世纪70年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这篇文章则是整体上把握对其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代表着新生代的美国,需要嬉皮士的反正统文化。

一、反正统文化反主流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以特有的方式对主流文化中诸如工作伦理、功利个人主义、性压抑、科技至上论等观念的反叛。

它与同时发生的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冲击美国社会的巨大浪潮,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与当时的美国的社会动荡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美国青年学生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等社会运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

以往国内学者研究六十年代美国文化时强调掀起“反正统文化”运动的美国青年对资产阶级主流价值观的反叛精神。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主要由年轻人组成,对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规范进行了激进的批判和拒绝。

这股运动以自由、个性、和平、反权威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人对生活的掌控和对社会不公正的反抗。

该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20世纪后半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力。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在这个时期,一批年轻的自由主义者和知识分子开始崇尚非主流文化,这反映了他们对当时社会中习俗和精神世界的怀疑。

他们通过与主流文化相抵触,寻求个人解放和自我实现。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革,如民权运动、越战抗议、性革命等等,这些事件推动了反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年轻人开始批判和拒绝传统的社会与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他们对于权威和机构的怀疑,以及对社会不公正的愤怒,催生了一系列的抗议活动和行动。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象征之一是嬉皮文化。

嬉皮文化以拒绝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为核心,追求心灵自由、亲近大自然、倡导和平与爱。

嬉皮士通过音乐、诗歌、艺术和嬉皮服饰等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批判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他们主张和平反抗战争,倡导性解放和平等权利,并致力于推动社会变革。

反文化运动还抬头了女性主义运动,强调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平等地位。

女性主义者要求平等的工作、教育和家庭权利,呼吁反对男性主导的权力结构。

这一运动的影响深远,推动了女性在各个领域的地位的提高,并为后世的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美国反文化运动还涉及到一系列的反对和抵抗,例如黑人权利运动、性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等。

这些运动共同诉求社会更加平等、开放和包容,他们对抗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对权威的批判,展示了不同群体共同追求公正和自由的力量。

美国反文化运动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文化革命和社会运动,目的是推翻传统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

这个流行文化运动始于西海岸,新的文化形式——唱片、电影、电视等开始影响了美国年轻一代。

他们反对传统的文化,拒绝接受主流的价值观,追求一种新的、更加自由的文化及生活方式。

反文化运动的特点是反抗社会制度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拒绝传统的道德标准,反对外在的控制和规范,要求自由和个性。

在这个运动中,音乐、服装和性解放成为了它的标志,同时还涉及到种族平等、反战和环保等议题。

在这个时期,音乐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象征。

当时,像披头士、滚石和吉米·亨德里克斯等歌手和乐队的音乐,以及伍迪·古斯汀和鲍勃·迪伦等若干个民谣歌手也开始成为反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年轻人通过音乐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在音乐会上,年轻人在一起唱歌、跳舞,享受共同的经历,并为新的生活方式而感到高兴和幸福。

服装也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重要标志。

年轻人不再穿着传统的衣服,而是穿着牛仔裤、草裙和T恤等简单自然的衣着,反映着反抗传统、反对社会制度和学术规范等思想。

此外,反文化运动也强调了性解放和性别平等。

反文化运动中的年轻女性开始抛开束缚,追求性别平等,要求自由和个性。

他们提出女性主义的观点,开始对传统的家庭结构、性角色分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反文化运动中也有一些政治因素。

与该运动旗帜鲜明的反对战争运动相似,其激进的政治立场也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众多反战示威中,首要的是越南战争反战运动。

许多年轻人认为,这场战争是违背人权和道德的,已经成为了无休止的暴行。

反战示威者要求结束这场战争,同时还主张和平和民主等基本问题,这也成为了整个反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反文化运动也在探索环保议题。

反文化运动中的年轻人对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成立了许多环境保护组织,为环境保护发出了强烈的呼声。

这与美国70年代燃油危机的爆发相呼应,人们意识到环境必须得到关注和保护。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也被称为六十年代文化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

这场运动掀起了社会风气的巨大变革,主要关注的是反对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和传统制度,并试图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和政治改革。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时期。

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并没有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例如种族不平等、性别歧视和冷战带来的社会焦虑等。

反文化运动的兴起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

反文化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包括嬉皮士文化、民权运动、越战抗议和性革命等。

嬉皮士文化起源于旧金山,在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

嬉皮士以反对主流社会和道德观念为特点,倡导个人主义、和平与爱以及对于艺术和音乐的追求。

民权运动也对美国反文化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运动中,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群体开始积极争取平等权利,包括消除种族隔离、结束种族歧视和争取选举权等。

民权运动的成功激发了其他群体争取权益的动力,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重要因素。

越战抗议也是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标志之一。

随着美国卷入越南战争,一些年轻人开始反对战争,认为它是一场非正义战争。

他们抗议战争的方式包括示威游行、学生运动和纳税抗议等。

这种反战情绪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一部分,也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行动。

性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呼吁性别平等、性解放和反对传统的性道德观念。

性革命的象征包括使用避孕药物和安全套的普及、性别角色的重塑和同性恋权利的争取等。

美国反文化运动还产生了一系列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

艺术和音乐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重要工具和表达方式。

音乐节和摇滚乐成为了年轻人聚会的场所和象征,同时也是宣扬和平、反战和自由的载体。

一些知名的音乐团体如披头士乐队和门多萨的吉米·亨德里克斯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反文化运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而是由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思潮组成。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极具标志性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也诞生了一场被称为反文化运动的社会现象。

美国反文化运动在当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其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美国反文化运动是一场由年轻人主导的社会运动,这场运动主张反对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同时也反对当时的政府政策和社会制度。

这场运动席卷了整个美国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和平,并且希望能够打破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和歧视现象。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繁荣之后,开始出现了衰退。

这种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了社会的不满情绪的激增,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美国也被卷入了越南战争,这场战争导致了大量美国年轻人的死亡和伤残,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战争的质疑和反对。

这些因素促成了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和平与爱”,这一理念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年轻人们通过反抗传统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观念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也倡导了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这场运动中,音乐、艺术、文学成为年轻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载体。

摇滚乐、嬉皮艺术、嬉皮文化等都成为了这场运动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在美国反文化运动中,嬉皮士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代表性人物。

他们拒绝传统的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追求自由和平等,崇尚大自然和艺术,鼓吹反对战争和暴力。

他们通过各种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如举行抗议活动、举办音乐节、进行公共演讲等。

嬉皮士的思想和行为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也影响了当时的美国政治和文化。

美国反文化运动也对美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国民权运动和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提出了挑战。

反文化运动也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越南战争,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场战争的结束。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场被称为“反文化运动”的浪潮,它是一种反传统、反权威和反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运动。

美国反文化运动起源于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不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影响以及反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密不可分。

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包括种族歧视、越战问题、性别歧视、环境污染等。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进行质疑,他们不满于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渴望有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反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主要特点美国反文化运动具有明显的特点,其中包括对传统权威的挑战、对社会规范的质疑、对个人自由的追求等。

在这一运动中,年轻人成为了主要的参与者和领导者,他们以和平、反暴力的方式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美国反文化运动还提倡拒绝消费主义,强调自给自足和简朴生活的重要性。

在文化方面,这一运动崇尚摇滚乐、嬉皮士文化、艺术实验和性解放等,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影响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文化风向,也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发展。

美国反文化运动推动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包括性别平等、种族平等、反战运动等。

这一运动对传统价值观和权威结构产生了挑战,激发了人们对新思想和文化形式的探索和创新。

美国反文化运动还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激发了世界各地年轻人对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向往。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美国反文化运动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创作成为了反文化的象征和领袖。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包括摇滚乐巨星鲍勃·迪伦、嬉皮士文化代表艾伦·金斯伯格、女权主义先驱格蕾丝·索尔、反战运动领袖约翰·列侬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

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反文化运动010911121 刘健红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的规范。

这一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环境影响,其表现方式也是及其多样,并且这场激进的运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青年反文化运动 60年代嬉皮士反文化运动是指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运动,运动的主体是青年们。

它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权利运动等政治方面的“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有人将这场运动称为“嬉皮士运动”或“美国的文化革命”,而探究美国的这场反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如火如荼的展开是与其国际国内背景离不开的。

一、反文化运动的背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建国以来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与苏联的冷战、越南战争泥潭的深陷、约翰·肯尼迪总统的遇刺、国内民权运动的兴起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发达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基督教新教伦理精神的衰落等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加剧了青年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尤其是在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之后,使人们的梦想破灭。

并且对于从1964年起的越南战争,很多年轻人是及其厌恶的,在他们看来国家的想法就是把他们从学校直接送向战场。

所以对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越战和征兵是最令人恐惧的事情。

因此反文化运动的爆发与越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在1968年美国更深入地卷入越战之后,反文化运动才发展至高潮的。

20 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在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民权运动领袖领导下,美国黑人以非暴力的方式,对美国的种族歧视与隔离制度展开了广泛的斗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立法上的成果。

然而法律上的平等并不代表事实上的平等,在教育、住房、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黑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运动从非暴力群众行动直接走向城市造反的新高潮,黑人群众逐渐意识到,光是依靠法院斗争,并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平等权利。

“反主流文化运动”改变美国

“反主流文化运动”改变美国

“反主流文化运动”改变美国作者:李伟来源:《检察风云》2020年第17期如今的美国社会遭逢多事之秋:新冠肺炎疫情、黑人民权运动、两党选战……美国《芝加哥太阳报》近日发表专题报道指出,这是一段特殊的时期,与20世纪60年代有相似之处。

彼时,美国爆发黑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随之而来的是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左派运动”,以及反抗形式多样的“反主流文化运动”。

在那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理念的年轻人——“嬉皮士”。

他们采取一些方式做出反抗,包括风靡美国的摇滚乐、性解放、群居村,等等,使得主流社会深受震撼,并不得不作出调整,从而促进了社会变革。

回顾那段历史,美国人发现,一切运动和反抗方式的背后,都背负着其历史渊源和现实矛盾。

或许多年之后,当前的这个动荡期对美国人的人生观、家庭观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所产生的影响也会显现出来。

如果我们能重返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社会能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呢?在许多城市的大街上,我们会看见蓄长发、留长须、穿花衣的小伙子,看见穿牛仔裤、蹬皮靴、系宽皮带的女孩子。

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的男女青年群居点,有人大声朗诵《嚎叫》这首诗,有人在读《在路上》这部小说,也有人在吸大麻、看色情片。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校园,我们会看见学生们集会、辩论,呼吁平等,反对越战,甚至有学生抢占教学楼,实施罢课。

在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的反战示威游行中,有4名学生被国民警卫队枪杀。

我们会遇见来自英国利物浦的四个年轻人——名为“甲壳虫”的乐队,美国人为他们的演唱所倾倒,畅销唱片《我想握住你的手》掀起的“披头士热潮”蔓延全国。

在纽约州小镇伍德斯托克,连续4天举办摇滚音乐节,40万人蜂拥而至。

他们大多是年轻人,不修边幅,穿着奇装异服,甚至有人赤身裸体。

他们听演讲、欣赏音乐、跳舞、说俏皮话,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欢度这些日子。

由于人太多,交通、卫生间、食品供应都出现问题,但大家都兴高采烈,没有怨言。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_张希民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_张希民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青年大规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青年们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规范,企图实践他们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理想。

这场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反主流文化运动因何而发?采取哪些方式?对美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简单予以剖析。

一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一场紧缺时代的传统文化与丰裕时代新文化的文化内战”。

二战后,美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50年代经济高涨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60%的美国人跨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

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繁荣程度举世无匹。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战结束时,美国国民年人均消费为1350美元,1960年达到1824美元,增长了35%。

到1956年,81%的美国家庭有了电视,96%的家庭有电冰箱, 67%的家庭有真空吸尘器,89%的家庭有洗衣机。

生活水平的节节上升和社会强有力的消费导向,迅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无限度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超前消费蔚然成风,二战后的美国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消费社会。

“婴儿潮”一代是“丰裕社会”的宠儿。

战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生育高峰——“婴儿潮”,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4000万人降生,占全国人口的20%。

“婴儿潮”一代基本上是在电视机前、在成堆的玩具中享受着电烤箱和微波炉食品长大的一代,被置于前所未有的充满纵容与溺爱的家庭环境中。

历经大萧条时代的父辈,竭尽所能给予自己的子女物质上的满足。

60年代,“婴儿潮”一代大多进入青年。

年轻人追逐新潮的特点,使他们不仅仅被动地适应市场,接受商品,而且还创造时尚,甚至领导商品消费的新潮流,一种新的青年文化悄然形成。

汽车、电视、唱片、摩托车、时髦服饰、流行音乐,都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以对消费和享乐的追求不断冲击着强调节俭、自律的传统价值体系,“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趋于瓦解:人们不再认为勤俭持家是美德,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美国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思潮和社会运动。

它以对传统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批判为特征,挑战当时的权威结构,并提倡个人自由、平等、和谐、反对战争、贫困和种族歧视。

美国反文化运动起源于60年代初的加利福尼亚,主要集中在旧金山的海湾区和纽约市的格林威治村。

这一时期,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使得社会中产阶级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经济资源来追求个人自由和探索新事物。

他们开始质疑传统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社会关系,寻求一种更加自由、平等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几个重要的社会变革事件。

是种族平等运动的兴起。

非裔美国人的平权运动和民权法案的通过,为反文化运动提供了激励和动力。

是越南战争的持续进行。

反对战争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中心议题之一,年轻人们开始质疑战争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并且积极参与反战示威和抗议活动。

性解放和女性权益运动也对反文化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女性开始要求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且对传统的性观念提出质疑。

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核心特征是个人自由和对权威的怀疑。

年轻人们开始寻求自我实现和价值观念的独立,拒绝束缚和规范。

他们追求个人境界的开拓,通过探索药物、音乐、艺术和性解放等方式来实现个体自由。

他们通过音乐、文学、电影和艺术来传达他们的观点和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符号体系。

美国反文化运动还涉及到一系列政治和社会课题,例如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和平主义和环境保护等。

运动中的活动家和思想家们积极参与社会运动,通过争取权益和改革来推动社会变革。

他们的行动和观念对后来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产生了长远影响。

他们还对整个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例如对音乐、时尚和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美国反文化运动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和挑战。

一些人认为,运动中的自由主义和反传统观念对社会稳定和道德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

他们担心运动中的药物滥用、追求短暂快乐的个人主义、道德混乱和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破坏。

浅论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浅论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浅论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瞿张婷
【期刊名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3()5
【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阶段,同时也是个丰富多彩的时代。

60年代美国青年反主流文化运动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见物不见人”的认同危机,尤其是青年,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物质丰富的社会现实产生冲突和矛盾;反过来,运动又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场运动的形式、成因、最后消逝的原因及意义,对其有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反思。

【总页数】3页(P78-80)
【关键词】60年代;反主流文化运动;嬉皮士;认同危机
【作者】瞿张婷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12
【相关文献】
1.为何反主流——对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成因的分析 [J], 赵子剑
2.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摇滚乐 [J], 袁铭泽
3.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与《麦田里的守望者》 [J], 杨旭
4.“反主流文化运动”改变美国 [J], 李伟
5.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J], 张希民;熊俊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青年大规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青年们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规范,企图实践他们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理想。

这场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反主流文化运动因何而发?采取哪些方式?对美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简单予以剖析。

一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一场紧缺时代的传统文化与丰裕时代新文化的文化内战”。

二战后,美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50年代经济高涨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60%的美国人跨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

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繁荣程度举世无匹。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战结束时,美国国民年人均消费为1350美元,1960年达到1824美元,增长了35%。

到1956年,81%的美国家庭有了电视,96%的家庭有电冰箱, 67%的家庭有真空吸尘器,89%的家庭有洗衣机。

生活水平的节节上升和社会强有力的消费导向,迅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无限度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超前消费蔚然成风,二战后的美国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消费社会。

“婴儿潮”一代是“丰裕社会”的宠儿。

战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生育高峰——“婴儿潮”,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4000万人降生,占全国人口的20%。

“婴儿潮”一代基本上是在电视机前、在成堆的玩具中享受着电烤箱和微波炉食品长大的一代,被置于前所未有的充满纵容与溺爱的家庭环境中。

历经大萧条时代的父辈,竭尽所能给予自己的子女物质上的满足。

60年代,“婴儿潮”一代大多进入青年。

年轻人追逐新潮的特点,使他们不仅仅被动地适应市场,接受商品,而且还创造时尚,甚至领导商品消费的新潮流,一种新的青年文化悄然形成。

汽车、电视、唱片、摩托车、时髦服饰、流行音乐,都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以对消费和享乐的追求不断冲击着强调节俭、自律的传统价值体系,“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趋于瓦解:人们不再认为勤俭持家是美德,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

以清教为本源的传统工业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这一文化矛盾成为隐伏在繁荣背后导致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深层次的原因。

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于美国社会的转型期。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期。

随着工业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庞大的机器世界和自动化程序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和惶惑不安。

在这个社会里,机器主宰着一切,生活的节奏也是由机器来调节的。

能源和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工作的性质,技艺被分解为简单的操作步骤。

人、材料、市场都是为了生产和分配商品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世界里,人的待遇跟物件没有什么不同。

人成了工业生产中的“奴隶”,从事着机器和自动化程序“命令”下的重复性操作,无法在工作中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精神需求被忽视。

物质的高度繁荣无法使机械式工作后满怀压抑感的人们愉悦起来,他们更渴望身心愉快、新奇探险的感觉。

60年代的美国人普遍信奉“感觉好,就干”、“做你自己想做的事”等享乐观点,积极追求新的精神和文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成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的温床。

60年代,美国社会在经历了战后50年代的经济繁荣后,潜在的不安因素几乎全部爆发了出来。

黑人要求改变不平等现状,反对种族歧视,民权斗争轰轰烈烈;新“左派”青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青年造反风起云涌;妇女要求打破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社会理念,女权运动如火如荼……60年代美国群众运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

与此同时,暴力暗杀不断发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著名人物都在60年代被暗杀者的子弹夺去生命。

在富裕社会中出生和成长的这一代人,面对眼前的社会,突然发现繁荣民主的美国并非尽善尽美,它充满了偏见、不平等、甚至腐化和堕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观念突然颠倒了过来,他们追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意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

1964年,美国国会批准了东京湾决议案,美国开始直接投入对越战争。

在此后的10年,越南战争问题在美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

新闻媒体对越战的大量报道不断把战场上的情景生动地展示在美国人民面前,越南战争给参战的美军和美国人民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

越南战争更是把“婴儿潮”一代人直接拖入战争。

60年代,“婴儿潮”一代已开始步入青年,成为美国的巨大兵源。

1967年美国进行征兵制改革,规定不再缓征研究生和大学生。

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毕业后将被直接送往越南前线。

越南战争引发了学生大规模的反战活动,60年代末,这场学生反战运动把当时的整个美国社会引向了“反主流文化”方向。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出了问题,他们要进行反抗,拯救美国。

“婴儿潮”一代公开彻底地宣告了他们同美国主流文化模式的决裂。

他们不再遵循传统价值观念,沉湎于毒品,提倡“性自由”。

他们一面设法逃避兵役,一面高呼“做爱,不要战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

二摇滚乐、吸毒、性革命、群居村、奇装异服、东方宗教等都成了60年代美国青年反抗和拒绝主流文化的斗争方式。

摇滚乐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开始叫“节奏与布鲁斯”,当时还完全是黑人自己的音乐。

1952年,克利夫兰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雷德为白人观众播出了第一支“节奏与布鲁斯”音乐,称这种音乐为“摇滚”,这种音乐在那些厌倦了缺乏性感,多愁善感的民谣的青少年中很快流行开来。

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摇滚乐,主要反映一些单恋的痛苦、孤独和寂寞,内容比较苍白。

虽然有一种对社会的含糊敌意,表达的主题并不那么鲜明,60年代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摇滚音乐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配上音乐的青年反主流文化的声明,成为反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鲍伯·迪伦成了新文化英雄。

在黑人民权运动高涨的时期、古巴导弹危机期间,鲍伯·迪伦创作演唱的《随风飘荡》、《牛津城》、《战争的主人》、《大雨将至》等歌曲,可谓年轻人期待已久的圣歌。

鲍伯·迪伦利用歌曲将黑人民权运动、校园言论自由运动、反战运动的各色人种和各类团体魔术般地联结在一起。

摇滚与革命似乎越来越亲密无间。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将摇滚乐推向高潮。

8月15日,在纽约的伍德斯托克,四十多万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冒着倾盆大雨,踩着泥泞的场地,彻夜狂欢。

他们用吸食毒品、赤身裸体、性反常等方式表达对社会的反抗,对爱、自由、和平的渴望。

摇滚乐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音乐本身,反映着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它“以一种不同的独特方式代表了60年代文化”。

性革命:按照反主流文化的逻辑,新教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两性关系的道德准则,正常的婚姻关系理所当然地在他们反对之列。

60年代前,人们因为害怕丢脸或怀孕而对过早的性行为存有戒心。

1960年春天,一种新型口服避孕药——异却诺酮—炔雌醇甲醚片投放市场。

“避孕药给旧标准带来了新的转机:那些与很多人发生过性关系的,并不见得是‘坏女孩’,反而是那些不这样去做的人,才是受了压抑的‘刻板’之人。

”越来越多的人把性行为从家庭生活的传统关系中分离出来,性爱标准经历了一场革命。

作家兼编辑诺拉·埃弗恩以其亲身经历概述了60年代的性革命,一开始我还有种“50年代纯洁后遗症”:“第一个和我发生关系的男人,我爱他并想和他结婚。

第二个和我发生关系的男人,我爱他但不想嫁给他。

到了第三个男人,我想我可能是爱上他了。

”这场革命的显著表现是同性恋。

同性恋一直被视为荒谬和病态的,不为主流社会所容。

他们一旦暴露身份,便可能会因此失去工作、朋友甚至家庭。

很久以来,同性恋的活动长期处于地下状态。

这种状况在1969年6月开始发生了变化。

1969年6月27日警察对纽约格林威治村克里斯托弗大街石墙酒吧发起袭击,引起了同性恋的抗议。

同性恋高呼“同性恋权力”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

这一事件是同性恋运动的转折点,标志了相对沉寂的同性恋运动时代的结束和同性恋权利解放运动时代的开始。

吸毒: 60年代,大麻、致幻剂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在青年中广泛使用,服用含有LSD的毒丸成为中产阶级青年成人仪式的一部分。

60年代青年相信,应付这个动荡、让人迷惑的社会,毒品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有人因为害怕被征入伍而用毒品来缓解心理的紧张,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国士兵则借助毒品克服对战争和死亡的恐惧。

吸毒不仅是他们逃避现实的手段,更是他们感受自我存在和生活意义的途径。

他们利用毒品“探索心灵的奥秘”,“体验各种神奇的力量”,“看到声音,听到颜色”。

60年代美国青年吸毒之风日盛,据美国《新闻周报》报导,1969年,美国57所大学中有31.1%的学生沾染过毒品。

群居村:为了反抗社会、抗拒传统,在“回到史前”和“寻找友谊”等口号的引导下,60年代群居活动在美国兴起。

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旧金山的衿树岭地区、洛杉矶的日落带和纽约的东村,后来遍及全国。

群居村里崇尚返璞归真的生活,实行财产、子女乃至性爱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环境保护。

群居村的成员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王国,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美国,但我们不属于美国”。

进入70年代,由于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商业文明对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侵蚀以及运动本身的局限,反主流文化运动消失了。

三60年代反主流文化运动是社会转折年代美国青年挑战传统工业文明政治统治和价值规范,为正在来临的后工业社会探索一种完美社会模式的乌托邦社会实验运动。

这场运动对美国社会及其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直接间接地推动了美国的社会改革,推动了美国社会制度的进一步民主化。

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冲击了战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使人们对“富裕社会”和“福利国家”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

它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批判,促使人们关注社会问题。

它以反战活动沉重打击了美国政府的侵略扩张政策,加速了外交政筒上的重大转变。

这场运动,推动和影响了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保运动、同性恋运动以及美洲印第安人权利运动发展。

其次,如同经济领域的自由放任和政治领域的自由民主一样,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使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也具有自由放任的性质。

贝茨1973年在他皀著作中写道:美国的社会的确是比较放任的,而且这种放任是以各种吀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其中包括对性生活的态度愈来愈放纵,愈来愈松弛,无论从公众的态度上,从立法、文学艺术中,从舞台和银幕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随意放任也表现为对过时的法律和旧俗的谴责……甚至可以说,随意放任现象也反映在对个人衣着、癖好和生活作风的无拘无束态度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