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精神及启示

合集下载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李媛媛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西汉司马迁曾经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也,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可谓至圣也!”与圣人地位相适应,《论语》成了中国人的圣书。

汉代以来,《论语》成为读书人必读之书。

南宋朱熹将《论语》收入《四书》,到元代被定为科举用书,《论语》更为学子所倚重。

在古人心目中,《论语》是修身治国的宝训。

北宋名将赵普原先读书不多,晚年常读《论语》,手不释卷,从中领悟理政决策的道理,因而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

毋庸置疑,《论语》无论是作为我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还是作为封建社会私塾教育必授的教科书,必然有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价值。

其中有关学习、修养、从政、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论语》一书,内蕴丰富,给予后人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或许正因为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往往忽略了它在教育思想上的独到意义。

在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波起云涌的今天,学习《论语》的教育思想,挖掘《论语》的教育精华,对深化和推进我们的教育改革,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特别是对改进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一、孔子的道德观孔子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人,道德之鼻祖。

道德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他把立志、克己、笃行、改过、自省、迁善作为学生道德养成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孔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习惯、道德自觉、道德责任、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论语》曾提到,教育的四大板块分别为文化、行为、忠义以及诚信,其中文化指的是学生应掌握的文化典籍,例如《诗经》、《春秋》等,而行为、忠义、诚信则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言行处事,也就是德育,可见道德教育的地位。

本文以《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主线,研究了教育内容、原则及方法。

一、从《论语》看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相对于文化教学而言,孔子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在智育的教学中潜与默化的培养学生道德行为。

《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说的是做人在家应该尊敬父母(重孝道),出门应该尊敬兄长,为人处世应该谨慎谈吐,应该注重信用,与众人和睦相处,与仁德较高的人为友,如果以上都做到了,仍有余力就用来了解、掌握各种文化知识。

又如,•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这句话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岀远门求学、做官,即便要出远门,也应该制定远游的目标,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处。

在这句话中,孔子注重教导子女了解自己对父母的责任。

•不远游”需要在父母在在世的情况下遵守,也就是说父母健在时,陪伴父母并且赡养父母属于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子女应该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力所能及条件下,子女应该照顾父母的起居、通过农耕、家事、工作去赡养父母,避免远游造成父母担忧。

后半句说明,如果子女一定要出远门,但并没有合理的出行规划,势必会造成父母的牵挂,这与孝道是相违背的,因此要注重“游必有方”。

这里体现的是对父母的责任。

由此可见,孔子在教育内容上除了•诗、礼、乐”之外,更注重道德、品行的培养。

二、从《论语》看教育原则在教育原则上,孔子认为应有的•诗、礼、乐”不能少,道德教育也应强调,而在原则上需注重适当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举一反三,思想上不可停滞不前。

若在教育中发现学生思想停滞,需适时开导,不可一味嘲笑、放弃。

教育原则要求在最适合的时候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傅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它文字简约,义理深刻,影响深远,是中国古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它蕴涵着厚重的智慧和思想,浸润和涌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的命脉。

《论语》中论述了做人、治学、治国诸多方面的理论,其中孔子最重要的仁、礼思想、教育思想、人才观,是儒学的基本范畴,是探讨人生价值,追求高尚的道德人生的基本内容和人我关系的最高准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一、孔子学说中的仁”、礼”思想在孔子《论语》中,仁”、礼”思想是儒学的基本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理想人格的最高体现就是圣人”,在孔子看来,圣德之人是一种崇高博大的审美境界。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是说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无论是圣人、智者、勇者和仁者有着共同点,就是都贯之以仁,智者又叫知之者”知仁而求;勇者又叫好知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又叫乐之者”乐仁而安仁。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圣人之智(圣智)、圣人之勇(圣勇)、圣人之仁(圣德)是孔子对理想的仁”之追求。

他追求的仁” 是将心性升华至一种世界精神理性的境界。

可见,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追求一生的最高道德标准。

孔子对仁”的价值追求和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孔子对待人的态度是:任何人都应该成仁”和达仁”,若诚意地去求仁”就可达到仁”的境界。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求仁”,即追求自身道德的终极完善。

《论语》中更多地强调人的内在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它是礼”的观念的一个发展。

《论语》中孔子的仁”的价值内涵,指的是仁”是情感的自得。

孔子强调人如何达到理想之仁”,仁的精神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倡导的仁”就是爱人” 由爱人”推导出孔子对社会与民众的关注,对整体人类与社会发展之间实现共同和谐的深深关切。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

———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三章)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

”(《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

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

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十八章)。

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他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为女死矣。

”曰:“子在,何敢死。

”(《先进》第二十三章)。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

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

”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

”(《为政》第二章)。

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简介《论语》是中国古代四书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代表,孔子对于教育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论语》中的相关片段,探讨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孔子的教育理念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内功深厚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敦品格培养人德:孔子注重培养学生们优良品德和正确道义观念,倡导仁爱、礼貌、诚信等价值观。

3.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孔子主张通过实际操作、反思总结和社会实践来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

孔子的教育实践1.弟子问答式授课:孔子善于运用问答式授课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性思维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个别指导与启发式教学:孔子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并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3.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孔子四方游历,向各国君王传播自己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教育制度。

孔子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1.强调品德培养对于学习成果及作用:强调品德、道德素质对于个人成功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2.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孔子注重个别指导和启发式教学,提醒我们在当代教育中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为其提供良好成长环境。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孔子注重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这一理念仍然非常适用于今天强调综合素质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

结论通过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个人修养、品德培养和实践经验的重视。

他强调一个人应该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起,注重学以致用的教育方式,并积极推动个别指导和启发式教学。

这些理念与方法不仅在古代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的现代教育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论坛幸福生活指南14幸福生活指南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李晓春吉林省农安县烧锅镇中心小学 130217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作,是孔子及其弟子重要言行的记录,其中包含了孔子很多的教育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和 “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点很实用,可以说对现代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当今现代教育仍然有很深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正本清源,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脉络,经过辩证分析,去粗取精,从中发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更好的做到“古为今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引言《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形式的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

《论语》中保留着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

所以对论语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

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 有教无类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普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

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

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的孔子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塑造价值观念以及指导现实生活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阐述《论语》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并探讨其对现实意义产生的影响。

1. 仁爱与人伦孔子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仁爱与人伦道德,认为人应该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谐相处。

在如今多元化世界中,“仁”的概念对构建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需要培养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之情,追求互助共赢的合作精神。

这样,社会融洽稳定,个体与社会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2. 学而优则仕《论语》中强调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通过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来实现人生的成功。

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都是追求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3. 谦逊与修身孔子主张谦逊自省,反对自负傲慢。

他认为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是建立在内心谦逊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谦逊态度,不断反思自己并以此为动力去面对挑战。

4. 和谐共存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社会和谐与君臣之间的关系。

他主张国家需要有良好的治理方式,并重视君王与臣民之间的互动。

这种思想对于当代政治管治、社会秩序以及民众权益都具有指导意义。

5. 小结《论语》作为一部古代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思想核心观念并给予我们现实生活启示。

通过仁爱与人伦、学而优则仕、谦逊与修身以及和谐共存等方面,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价值,助力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

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因此,研究和学习《论语》中的孔子思想是非常有意义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摘要:本文试图从《论语》中,所映衬出来的孔子诸多的教育思想入手,对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自古官学少大师”的原因等予以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以期可以指出孔子教育思想本身对当今教育实践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中庸之道自古官学少大师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序言《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在此,我们避之其它不谈,单述孔子的教育原则及教育思想。

虽然,《论语》不能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全部的反映,但也基本上可以对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核心予以简单的概括了。

在对《论语》中,孔子的相关思想予以概括与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本身进行梳理和概述。

一、《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

当时,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已得到确认,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政治上,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在思想意识上,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都有发展。

时代变化给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深刻的影响。

并且,在这种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沾染之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复古的两重性的特点。

二、《论语》及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一方面,以它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其中不乏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的言论;另一方面,又通过对人物神情语态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

而作为《论语》描述的中心的孔子,书中自然有着大量关于他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及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如《文心雕龙征圣》中的“夫子风采,溢于格言”等。

《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3)

《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3)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二、对老师的要求《论语》中有关教学的言论极多,表明了孔子对于教师的要求甚高,而其中的许多要求对今天的教师依然有指导作用。

本文把孔子对老师的要求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孔子要求教师承认教育对象有差别的事实,进而要求教师悉心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逐个了解学生的品格、智力、才干等。

在孔子看来所谓学生并不只是受教育者,而是一个能与传道者结合在一起的实体。

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即在真理面前,老师不应让学生屈服于自己。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做到不完全凭借人为的规定来判断师生的名分。

他更加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不要谦让甚至有时候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为政篇》)。

孔子对学生主体地位如此重视,如此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当时等级深严的社会是难得可贵的。

孔子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使他能够获得学生的尊敬。

由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主体,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慎重。

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患,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思义。

”(《季氏篇》)孔子认为这“九思”对教师非常重要,只有遵守了才能慎言、慎行,做到充分重视学生。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做到因材施教。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即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这是孔子在智力上认识到不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

他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授教时就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这在孔子与子贡的谈话中可得知。

子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公冶长篇》)颜渊能“闻一知十”,端木赐只能“闻一知二”,此外“闵子待侧,喑喑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先进篇》)这些都是孔子在教学时发现的。

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之道

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之道
3.见贤思齐,以多问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效法的人,选择它的优点而学习,看到它的缺点而自我检查自己如有就予以改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的内容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立志要高远,行为要坚守道德,要富有仁爱精神,娴熟地掌握技艺”。
“道、德、仁、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他提出的教育学习的内容。“志于道,据于德”体现了精神思想方面的要求,“依于仁,游于艺”体现了生活处世方面的要求,由此可看出孔子倡导的是全面的学习,既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也包括精神思想的提升,这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就体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学习需要向他人学习,需要交流、探讨,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我们不能嫉妒而是要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优点、长处我们不能打压而要努力学习、弥补,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不能自卑而要奋起直追、努力超越。
4.勤奋有恒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学习也具有选择性,学习歪理邪所、迷信谬论,不仅不能促使自己进步,反而会毒害自己,是自己走向歧途,危害他人和社会,一次在学习是要对说学知识进行筛选,吸收那些有益的知识,摒弃那些歪理邪说、谎言谬论。
3.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已经学过的要经常温習,这样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就可以为人师了。”
一、什么是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思想、观点,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体现这一重要精神的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是有坚实的哲学基础的,这基础便是他提出的人性论的观点。

“人性论”常常是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问题、表述教育主张的逻辑起点。

孔子首先认识到教育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一天赋平等的人性论。

所谓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这一论断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刚出生时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既然人的先天素质很接近,而教育在塑造理想人格上起了重大的作用,只要你具备了一个正常人的素质,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并通过自己努力和教育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有其相通之处。

应该说,“有教无类”的主张闪耀着朴素的教育机会均等的光彩,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

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面向全体”的教育主张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很大。

宏观层面来讲,根据《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微观层面上讲: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育的权利,这里的教育不是停留在上学这一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不管学习好与坏,学生都应当接受平等的教育。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把目光着眼于每位学生身上,不要局限于部分优等生的身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每位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材。

二、孔子的教育目标:君子儒、德才兼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家,孔子明确地提出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修的“君子”。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1. 引言1.1 概述《论语》是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进行解析,旨在深入探讨其核心观点,并探讨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孔子的背景和受到的影响因素。

其次,我们将详细解析《论语》中体现出来的核心思想,包括仁爱思想、礼制观念和中庸之道等。

然后,我们将探讨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中对个人修养、家庭关系和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思想的剖析,深入理解他所倡导的道德准则与人生智慧,并利用这些思想为当代读者提供启示和引导。

同时,探讨孔子思想在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应用,以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本文还将通过反思与对比,探究孔子思想在政治伦理和国家发展中的潜力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作用。

2. 孔子的背景与影响因素2.1 孔子的生平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鲁国的一个贫穷贵族家庭,但并没有因为出身低微而放弃追求自己理想的机会。

孔子拥有深厚的学问和卓越的才能,在当时的社会上备受尊敬。

2.2 背景与时代背景分析:孔子所处的时代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分裂割据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内乱,人民遭受着腐败和政治混乱带来的苦难。

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孔子对于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自己独特而有深远意义的思考。

2.3 孔子思想受到的影响因素:孔子在形成自己思想体系过程中接触、吸收了众多前辈先贤思想,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改进和发展。

他深受周代文化与传统儒家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当时其他各种学派思想的冲击和启示。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教师的启示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教师的启示

《论语》是孔子的著名著作,记录了他的思想、言行和语录。

在这部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可以从中汲取启示,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首先,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里仁》)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认为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建立友谊,而友谊则可以帮助人们培养仁德。

这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成为仁人,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德行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其次,从《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教育应该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里仁》)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信念的驱使,而信念则是建立在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的。

这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教育,而不应该把学生当成一个空白的纸张,去把我们自己想要传递的东西塞进去。

再次,从《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而如果只停留在学习的层面,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只停留在思考的层面,就会无所适从。

这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应该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

最后,从《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教育应该建立在道德基础上。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廉洁之志。

”(《论语·雍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认为立大事的人不仅要有超凡的才华,还要有廉洁的志向。

这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我们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总的来说,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对我们当代高校教师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论语读后感1《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编传而成的,记载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书。

读过这本书可以看出,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与做人等很多方面的问题,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家。

因此他在书中也总结了他的教育思想,主张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在学习上的主动。

这一点与现在的教学方式很相似,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并且启发学生。

《论语》虽然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一部书,但它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这本书的语言简洁,篇幅短小精悍还特别注意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使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论语》还善于用修辞手法来记载孔子的言行,以此宣传孔子的思想与主张。

这比单纯的说教更生动形象,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并接受。

作为青少年,读了这本书,对我的学习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多启发。

它的教育思想与做人做事的主张也都很符合当代的社会生活。

《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

论语读后感2在寒假期间,我看了《论语》这本书,看完后,我有许多感想,还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论语》是的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讲了: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一些对人有用的话。

如:关于如何做人,君子的人品和性格,如何学习,如何治国,对弟子的教育……总共分为二十篇。

有学而篇,为政篇,卫灵公篇,子罕篇,先进篇……读了这本书后,我有许多感想。

这本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信誉,否则没人会信任你,你什么都做不了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列子。

我爸爸的朋友陈一则一点都不守信,如果你叫他帮你做什么事,他很快就会答应,可是过了三天,他肯定什么事都不会帮你做。

从《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概述《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本文将以《论语》为依据,探索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伦道德、政治治理和教育等方面。

他强调个体修养和社会秩序,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观点。

1. 仁爱之道孔子认为“仁”是至高无上的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爱和善行的记录,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禁止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2. 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倡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通过修身来管理家庭,通过治国来净化社会,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他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礼仪之道孔子非常重视礼仪,认为礼仪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规范和秩序。

他强调在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中遵循适当的礼仪,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礼仪的教导。

孔子的教育观孔子被尊为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慧。

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 教学相长孔子主张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他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水平,同时也需要理解学生,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2. 知行合一孔子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他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追求道德修养与学术知识的统一。

3. 个性化教育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能力,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进行。

他鼓励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和方法。

结论通过对《论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他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在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实现自我完善,注重礼仪之道规范人际关系。

孔子强调师生相长、知行合一和个性化教育等原则,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人格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人格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人格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人格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孔子是思想家,自有其夺目光辉;孔子还是教育家,更有其人格魅力。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其人格可从《论语》中见出。

下面我们仅从《先秦诸子选读》中“当仁,不让于师”这一主题单元如下短文来作些分析:一、宽厚民主,襟怀坦荡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他与学生之间,不存在师道尊严。

他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

他所实施的教育是民主教育,而专制教育。

他认为仁义所在,学生可以反对老师。

二、关爱学生,真心细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伯牛患的病不是通常的病。

当是麻风病,是种慢性传染病,可使患者手足、面部以及眼发生残畸等等。

半个世纪以前这种病尚是不治之症。

患此病者常常遭人嫌恶。

可是孔子对伯牛却毫不鄙弃。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这里“问”不是通常的询问的意思,而是探问、问候、慰问。

伯牛不愿见人,所以孔子透过窗户亲切地握着他的手。

这个细节,透露了孔子对伯牛的无限关爱。

孔子当时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前一句是感叹:“死亡,这是命啊!”后两句则反复感叹道:“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前后三句感叹,流淌着孔子对伯牛的深情。

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是鲁国人,是孔子盛赞的学生。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反复赞叹与高度推许。

颜回死的时候还很年轻。

“噫”是感叹声,就好比说“唉”。

“天丧予”意思是老天要了我的命,可见孔子极度的悲痛,显得诚挚真切。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智慧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智慧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智慧育才分校张秋玲看周勇教授说《论语》,谈孔子与教学,其实就是跟随他的脚步,他的思想,进行一次特别的旅行。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我从《论语》中看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

一、待人以诚,了解学生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先进》)这四个学生先分别介绍一下。

首先,高柴是一个较迂的人。

他不懂得适可而止地自我控制,根据记载,他的父母过世,他的孝心使他无法控制自己,悲痛得哭干了眼泪,继而流出血来。

孔子对他说,孝顺父母是对的,但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而应该适可而止,然后奋发图强,让父母亲因为有你这个孩子而感到安慰。

孔子能一下子找到安慰高柴的出发点,又激励了他要努力向上而不必沉沦,与他对学生平时的细心观察了解是分不开的。

其次,“参也鲁”,鲁是迟钝。

迟钝的学生也有个好处,因为他会很努力。

你学一遍就会,他学十遍,你学十遍就会,他学一百遍。

所以很多人特别喜欢曾参。

曾参后来传《孝经》,而《论语》中称他为曾子。

儒家许多经典是靠曾子及其弟子传下来的,因为他老老实实地把书读好、教好了。

接着,“师也辟”,师就是子张,辟代表偏激。

子张在孔子的学生当中确实个性较为孤僻、激烈,不太能与人沟通,有些志大才疏。

最后,“由也喭”,由是子路,喭是粗野。

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可看出,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是相当的了解的。

有此作基础,他的教育才能施展开来。

二、天赋有别,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

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孔子,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设立私学,“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但一般平民百姓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文化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

孔子恐怕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学生中大多出身贫贱。

为什么穷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因为孔子收费十分低廉。

《述而》篇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脩,即干肉,十条为束,“束”即十条干肉。

这是古代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但这礼物是微不足道的。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

孔子设立私学而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有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

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值得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私立学校的办学者们学习的。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孔子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他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可能是孔子的首创,至尽仍被视为经典之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等,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乐学”思想。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运用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颜渊就曾感慨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

“启发式”是“乐学”的前提,“乐学”是学习的最佳境界。

孔子弟子能达到三千人之多,且“贤者七十二”,这与他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乐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反省当代许多人奉为法宝的“苦学”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点什么?三、“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他也确实是这样实践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精神及启示
一、有教无类
仁者爱人。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话是说的关于“爱人”的思想。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最明确的答复,但所谓爱人,并非“兼爱”或“泛爱”,而是“爱之”和“尊之”。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谦而行,泛爱众而亲仁”,要首先做到“孝悌”,在孝悌之外,还要注意“立人”,“达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就是说在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提高别人的道德修养。

由于“仁”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是爱人,是对人的尊重,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之一,便是“有教无类”,是把教育从贵族和奴隶主普及到平民中去,达到“人人皆可为尧舜”。

只有把人的思想提高到“仁”的更高标准,才能真正爱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要真正达到“仁”的要求,在教师方面,那就是要抓住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在学生方面,就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方能“克己复礼为仁”。

“有教无类”,反映在教育对象上,也就是在招收弟子时要广开学路,广招生徒。

二、因材施教
《论语·先进篇》有一段记载: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经孔子一番鼓励,他们就各自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晒之。

“求,你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侯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粤,咏而归。

”夫子唱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哲后。

曾哲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晒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这样,随意座谈之后,孔子也就顺其自然地掌握了子路等学生的志向了。

三、学以致用
孔子主张教育为政治服务,把教育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手段。

这在孔子的言语中有着明确的表述。

《论语》中记载:“或谓孔子曰:‘子贡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思是说:其用孝梯教育人,从而施加影响于当政者,“是亦为政”了,未必一定要亲自参政。

因此,孔子提出了“君子学以致其道”的口号,认为“君子”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掌握“道”。

即孔子倡导的“仁道”,为人之道和治国之道,君子学而得道后,则“学而优则仕”而“君主之仕也,行其义也。

”这就是孔子的学而得道,得道而仕,仕而行道的教育思想。

四、“修已”与“明伦”
《论语》有很多有关孔子的“修已”与“安人”的人道学说,而“修己”为“安人”之本,“修己”的核心是“求仁”。

孔子以“仁”为人之本,“仁者,人也。

”“仁”是人的本质规定,是人所以为人者。

孔子对人的肯定反映了他对人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看来,初生的人只是一个自然人,生理意义上的人,还
不是真正的人。

自然人必须经过一番锤炼改造,即“修已”,才可以转化为真正社会的人。

而“修已”实质上便是“求仁”。

如果说“修已”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那么,“求仁”便是这核心的核心。

明伦: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欲正名份,必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为君的应该合乎“君道”,为臣的应该合乎“臣道”,为父的应该合乎“父道”,为子的应该合乎“子道”。

即后来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明友有信。


五、教与学
《论语》中教与学思想可用“教学相长”一词加以概括。

孔子认为学生可能有胜于教师之处。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提倡弟子应该“当仁不让于师”,他认为学生应对教师的教有所反应,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本如之何也已矣。

”做教师的,要经常温习故业,在温习旧的知识当中去探求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的这些思想,后经《礼记·学记》篇用教学相长一词加以概括,成为儒家教育中有关教学原则的重要思想。

启示:
1、辨析“有教无类”,促进教育发展。

当今我们正在实施的新型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必须使教育普及化,努力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扎扎实实地组织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摒弃其阶级性及时代局限,改造和吸收其中敢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胆进行革新的精神和教育要向社会下层开放、努力扩大教育面的进步思想,便可以成为我们在实施教新型教育的思想来源之一。

2、抓住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思想源于传统而又高于传统。

因材施教的现代化就是根据现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资质,施以相应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类有用之才。

从此意义上来讲,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不同质地的人都得到发展。

因此,因材施教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教育的必然延续,也是今天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3、扎实掌握理论,务求学以致用
当代教育更提倡学以致用,在“用”字上下功夫。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

首先要求“学”的内容的全面性,即我们当前实施的教育,应该不光教会学生数理化,而且要教会学生文史哲;不光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还要加强其人文素养;不光要提高其智能水平,而且要完善其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全面的发挥,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4、提倡修已安人,培养道德素质
孔子的“修已安人”的道德学说对于当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素质教育的内容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这四大素质,在这四大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和统帅,它影响和决定了其它三大发挥作用的水平和方向,并为其提供精神支持。

因此,道德素质是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和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

必须大力提倡和加强道德素质的教育,这就是《论语》中教育思想对我们的重要启迪。

5、坚持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当代教育尤其强调个性化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应体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这样,教师的教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充分了解学生,向学生学习的过程。

向学生学习,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强调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教师的主导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指导”、“引导”与“疏导”的作用,而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在,他们应是积极主动地去配合教师的教学,深刻领会教师的教学内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被动地人云亦云。

因此,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中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各自所处的位置,双方应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