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设计 《虞美人 李煜》
课件设计《虞美人 李煜》
讨论:这首词和李煜同时所作另一首《浪淘沙》
各抒发了怎样的个人情感?又分别说出了哪些人生 共通体验?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文中哪个字最能概括全词的感情
往事之叹
↑
亡国之恨 ↖
↙
→ 离家之痛 ↘
思乡之苦
人生迷惘
写愁的诗句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
思考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 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 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 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 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问题: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实写还是
虚写?能否改为“农田瓦肆应犹在,只是百 姓改”?
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
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课外拓展
古代诗歌中独具特色的意象
想想: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
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 夜思》)
“月”: 思乡怀念 亲人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 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 以,“问”在情理之中。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
《虞美人》创作背景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 南唐灭亡后李煜被俘期间。此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永恒 与人生的短暂无常的尖锐矛盾,抒发了作者亡国后顿感生 命落空的悲哀。
问题二
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李煜的 其他作品中是否也有出现?它们有何象征意义?
问题三
李煜在词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些手法对表 达词的主题有何作用?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体会
分享一
在阅读《虞美人》时,我深刻感受到了李煜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 ,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奢靡。
反映南唐士人心态
词中透露出作者对南唐命运的忧 虑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反映了 南唐士人在国家衰亡之际的无奈
与感伤。
体现南唐文化特色
词中运用了大量南唐时期的典故 和文化元素,体现了南唐文化的
独特魅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展了楚辞、汉赋等古典文学传统
01
李煜的词作在形式上继承了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传统,同时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一
通过学习《虞美人》,我们可以借鉴李煜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的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写 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应用二
李煜在词中所表达的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可以引发我们对自身 处境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应用三
学习古代诗词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通过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美妙之 处,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
修改和完善
李煜在创作完成后,对这首词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完美地表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虞美人》赏析
此词抒发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词中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帝王生活的怀念与留恋,以及悲痛、凄楚的感情。
愁绪满怀
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关于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人认为作品表达了李煜对亡国的悲愤之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关于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人认为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其表现手法较为简单,艺术价值不高。
艺术争议
内容争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人》的演绎与传播
1
2
3
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将《虞美人》的情感和意境传达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韵味。
人生无常
作为曾经的国君,李煜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深的担忧。这首词中,他表达了自己身为国君却无法保护国家的痛苦和无奈。
忧国忧民
对比手法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春花秋月”的对比,“小楼昨夜”与“东风”的对比等,使词的表达更加鲜明、生动。
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春花和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但它们总会凋谢和消失,正如人生中的美好时光总会过去。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李煜简介《虞美人》创作背景《虞美人》赏析《虞美人》的影响与评价《虞美人》的演绎与传播
目录
李煜简介
生平和家世背景:李煜生于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虽为中主第六子,但因其长兄太子弘冀在959年因病去世,故李煜实际上为次子。李煜的生母钟氏是中主第七女庆奴的胞姐,故李煜与中主同辈。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完整版
通过今昔对比,突显了作者对逝 去岁月的无尽思念。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传达了 作者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怀
想。
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 的易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 深刻思考。
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 感慨。
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作 者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时光 匆匆的无奈。
不同版本《虞美人》对比研究
要点一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东风荡飏轻 云缕》
此词写暮春时节主人公登高怀人,上片写暮春景色,下片写 登楼远望,抒发怀人念远之情。全词以清丽的语言、悠扬的 韵调、明快的节奏、动人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恋人 的怀念之情。
要点二
冯延巳《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 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 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 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 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 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Biblioteka 02《虞美人》文本解读
原文欣赏与注释解析
原文欣赏
全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李煜对逝 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 无奈。文字优美,感情真挚,表达了 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注释解析
通过对词句中的难点字词进行注释,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例如,“春花 秋月何时了”中的“了”字,表达了作 者对无尽离愁的感慨。
05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欣赏
李煜其他脍炙人口的诗篇推荐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01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
李煜的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提升了词的艺术品位,使 词成为一种能够表达深沉情感和人生体验的文学样式。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
1 2 3
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虞美人》既继承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又开启 了宋词繁荣的新时代,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
独特的审美价值
李煜的词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表现力,呈 现出一种凄美而悲壮的美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 值。
欧阳修及其《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此词通过作者层层加深地渲染感情,表现出女主人公的伤春之情
柳永及其《雨霖铃·寒蝉凄切》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 状
关于《虞美人》的争议与讨论
01
《虞美人》中的“愁”字如何理解
有人认为“愁”字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
追求真挚情感与深邃意境
李煜的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这也启示当代读者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要注重真挚情感 和深邃意境的追求。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李煜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01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
之思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02
THANKS
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和课堂安排进行调整和补充。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朗读及字词注释
全文朗读
播放《虞美人》的朗读音频,引导学 生跟读,感受词作的音韵之美。
字词注释
对词中的生字、难字进行注音和解释 ,帮助学生疏通文意,如“砌”、“ 潺潺”、“阑珊”等。
虞美人李煜ppt优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李煜简介 • 《虞美人》的创作背景 • 《虞美人》的赏析 • 《虞美人》的影响 • 总结
01
李煜简介
李煜生平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 。
李煜的生平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为皇子、南唐国君和亡国之君的时期 ,第二阶段是作为阶下囚的时期。
音乐价值
美学价值
该词所表达的美学思想,如对自然美 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影响了后人 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该词被谱成多种曲调,成为流行于乐 坛的经典歌曲,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现代的启示
01
02
03
情感表达
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 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启 示现代人要珍惜当下,勇 敢表达自己的情感。
语言特色
平实自然
李煜的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却能直抒胸臆,表达出深沉的 情感。如“春花秋月何时了”这 句,语言平实却意蕴深厚。
韵律和谐
词的韵律和谐优美,每句话的节 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这 种韵律和节奏感增强了词的艺术 表现力。
04
《虞美人》的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价值
《虞美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 刻的情感内涵,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 人墨客,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创作过程
李煜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借景抒情等,使 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也借鉴了前人的诗词,使得自己的作 品更加丰富、有内涵。
03
《虞美人》的赏析
主题思想
忧愁之情
李煜在《虞美人》中表达了自己深沉的忧愁和哀思,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 的无奈。这种情感贯穿全词,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虞美人李煜》课件
详细描述
李煜在创作这首词时已经成为了俘虏,身处异国 他乡,现实的处境让他无法回到过去的美好生活 中。整首词充满了无奈和痛苦的情感,同时也展 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04
《虞美人》的艺术特色
词的韵律与节奏
总结词
李煜的《虞美人》在韵律和节奏上表 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词具有音乐 美感。
详细描述
该词采用平仄和韵律规则,形成优美 的节奏感。每个句子末尾的押韵使整 首词和谐统一,读起来抑扬顿挫,富 有音乐性。
词的意象与意境
总结词
李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意境,将读者引入一个情感深沉、思绪万千的世界。
详细描述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情感象征,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 回首月明中”等,构建出一个凄美、哀婉的意境,令人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哀愁 和无奈。
历史教训
李煜的命运和人生选择也告诫 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 迷于享乐和安逸。
文化传承
《虞美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一部分,应当得到传承 和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
赏。
THANKS
感谢观看
05
《虞美人》的影响与评价
后人对《虞美人》的评价
01
02
03
高度赞誉
许多人认为《虞美人》是 李煜的代表作,词中展现 了他超凡的文学才华和深 刻的人生感悟。
情感共鸣
该词情感真挚,触动了许 多读者的内心,使他们产 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艺术价值
该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 价值,其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为后世所传颂。
李煜的困境
《虞美人》的创作背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煜创作了《 虞美人》,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深眷 恋,对命运的不甘,以及对美好往昔 的追忆。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
《虞美人》作为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和传承。
创作启示
该词为后来的文学家和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启 示,成为文学创作的经典范本。
情感表达方式
《虞美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影响了后人对人生、 情感和社会的思考,成为文学表达的一种典范。
《虞美人》的地位与价值
历史地位
《虞美人》在李煜的创作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李 煜晚期作品的代表,反映了他在亡国之痛中的内心世界。
详细描述
这首词中,李煜通过描绘月亮、花、水等自然景物,将读者 引入一个凄美的场景。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词人的情感,还 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语言的优美
总结词
李煜运用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虞美人》独特的韵味。
详细描述
李煜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词中的用词精准,富有音韵之美,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文学价值
《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在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刻 性和普遍性,能够引起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 共鸣。
社会价值
《虞美人》不仅是一首文学佳作,还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 ,它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性的复杂,能够引发人们对人 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06
总结与感悟
对《虞美人》的理解与感悟
情感表达
李煜的创作风格
李煜的创作风格主要有“婉约”和“明 朗”两种风格。
李煜的“婉约”风格主要表现在他的词 中,他善于运用细腻柔婉的语言来描写 宫廷生活和爱情,如《菩萨蛮》、《相
见欢》等。
李煜的“明朗”风格主要表现在他的诗 中,他善于运用清新明快的语言来描写 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如《渔父》、《
春江花月夜》等。
李煜虞美人完美版ppt课件
01引言Chapter诗人李煜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
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虞美人》背景及意义本次课程目的与要求01020304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虞美人》原文呈现全文展示重点词句标注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逐句翻译与解读意象分析分析词中出现的意象,如“春花秋月”、“往事”、“流水”等,探讨这些意象在词中的作用和意义。
整体结构梳理与特点总结特点总结结构梳理总结李煜《虞美人》的艺术特点,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等,并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03艺术手法探讨Chapter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意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意象塑造象征意义情感表达技巧分析直接抒情间接抒情04主题思想阐释Chapter爱情主题及其内涵挖掘描绘浓烈的爱情情感李煜的《虞美人》以爱情为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展现爱情的无奈与哀怨作品中透露出作者对爱情无法挽回的无奈和深深的哀怨,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爱情的苦涩和沉重。
爱情的超越性李煜在《虞美人》中,将爱情升华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地,表现出对永恒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时代背景对作品影响探讨乱世背景对作品情感基调的影响01文化交融对作品风格的影响02个人经历对作品创作的影响031 2 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作者其他相关作品比较阅读05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Chapter中国古代爱情诗词概述《诗经》中的爱情诗01唐诗中的爱情描写02宋词中的爱情绝唱0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念比较中西方爱情观念差异古代与现代爱情观念变迁不同民族间的爱情文化差异当代社会中爱情观念变迁思考互联网对爱情观念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的爱情挑战爱情教育的缺失与重要性06课程总结与回顾Chapter介绍了李煜的生平事迹、南唐时代背景及其文学创作背景。
《虞美人李煜》优质课(25张PPT)课件
后期词则多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 词风疏朗。
恰问只雕故小往春
似君是栏国楼事花
一能朱玉不昨知秋
江有颜砌堪夜多月
春几改应回又少何
水多 犹首东 时
向愁 在月风 了
东
明
流
中
——
虞 美 人
李 煜
1.把握节奏 :
2.找出韵脚: 了、少、风、中、 在、改、愁、流
押韵特点: 两句一换韵
3.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 低沉、凄凉
春 花 秋 月 何l 时 了? 往 事 知 多l 少。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l ,故 国 不 堪 回l首 月 明 中。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
只 是 朱 颜 改。问l 君 能 有 几 多 愁l?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l 流!
l
春花秋月-如烟往事 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已改朱颜 3、以乐景写哀情 4、比喻、夸张、设问
望
花车还昨多 月如似夜少
江 南
正流旧梦恨
春水时魂风马游中如上 Nhomakorabea龙苑
别
时独
罗
浪 淘
容自
衾帘
流易 莫 梦 不外
沙
水见 凭 里 耐雨
落时 栏 不 五潺
花难 , 知 更潺
春。 无 身 寒,
天 去 限一 是 。春
像他一般的,毅然,稳健而儒雅的端立着。此刻,
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感动,夹杂着隐隐的酸涩。
•
——《若无李重光》
我见过你的如画江山
——走进李煜的《虞美人》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 词人 信仰:佛教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
05
结束语
对李煜的评价
才华横溢的诗人
李煜是南唐后主,他的诗词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词帝” 。
悲剧命运
尽管李煜在诗词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但他的命运却是悲剧性 的。他经历了国破家亡,被俘后遭受屈辱,最终因一首《虞 美人》而遭毒杀。
对《虞美人》的评价
情感深沉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词 中表达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情感真挚动人。
艺术手法
象征与隐喻
李煜运用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暗示 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进 一步强化了诗歌的哀婉情感。
对比手法
李煜通过对比“往事知多少”与 “小楼昨夜又东风”,展示了过 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 差,增强了诗歌的张力。
语言特色
修辞运用
李煜的修辞手法多样,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音韵节奏
这首诗的音韵节奏感强烈,通过押韵和平仄的运用,使得诗歌在朗读时具有强 烈的音乐美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04
《虞美人》的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激发创作灵感
李煜的《虞美人》以其独特的艺 术魅力,激发了后世许多文人的 创作灵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
典之作。
推动词的发展
《虞美人》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标志着词这种文学形式 的成熟和高度发展。
李煜的创作风格
李煜的创作风格主要有两个阶段:早 期的唯美主义和后期的沉郁哀婉。
李煜的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 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 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 材广阔,含意深沉。
早期的李煜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 绮丽柔靡;后期则多反映亡国之痛, 题材扩大,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意 境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 花 秋 月 图 小 楼 东 风 图
故 国 往 事 图
合作探究
• 1.全词表达主旨的一个字就是“愁”, 请说说词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个 “愁”字?请至少写出三种手法。(6分) • 2.请从修辞、情感等角度鉴赏“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列举 运用此手法写愁思的其它名句。(5分)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 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 粹的眼泪。”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朗读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煜相关档案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信仰:佛教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南唐 中主第六子。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 成就最为突出。 作品: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 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 丽。 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 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人事变化无常 往事 故国 朱颜改
移情入景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 实 小楼 “物是” 虚 东风 (自然永恒) 明月 景 往事 故国 雕栏玉砌 朱颜 一江春水 “人非”
(人生无常)
情
实景:春花秋月 虚写:回忆往事 上片 眼前景物:登楼远望 虚写:回忆往事
“何时了 ” “知多少” 往事之叹 悲 时光消逝 “又东风” 恨 亡国之恨 “不堪回首”
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剧照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相关文学知识。 2.抓关键意象,把握情感,熟读 成诵。 3. 学习对比、虚实结合、比喻等 表现手法的运用。
虞 美 人
虞美人
词牌名,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 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 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 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 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 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 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 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2.请从修辞、情感等角度鉴赏“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列举运用此手法写愁思的 其它名句。(5分)
比喻、夸张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水喻愁。本句化抽象为具体,把无形的愁思化在 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愁思之多而 绵长,“暗恨”变为“明愁”,有不顾一切的感情 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试列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自主学习
•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 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4分) •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 体指什么?(4分) •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表 现了什么意味?(4分)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 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 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 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 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 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愁
“应犹在” 故国凄凉 “人事非” 思乡之痛 下片 物是人非 比喻 发问:愁思如水 “向东流” 愁 虚写:雕栏玉砌 朱颜已改
不变的 “外物”
物是人 非之痛
巨变的 “人事”
对比
永恒的 “春花秋 月” 年年到来 的“东风” 今非昔比的 “往事” 不堪回首的 “故国” 已改的 “朱颜”
应犹在的 “雕栏玉砌”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 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 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 三年后七月初七,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 美人 》词,并令歌姬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 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 之作。
——李清照《武陵春》 •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 限似侬愁。 ——刘禹锡的《竹枝调》
•
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柳、以山、 以风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铸就 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见 “愁”是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态 的。
拓展阅读鉴赏: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 般滋味在心头。
•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 达他的什么情感?其感情基调是什么 ?(4分)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 指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
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
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
存安全感的需要。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
“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
“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
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
展示评议
1、全词表达主旨的一个字就是“愁”,请说说词 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个“愁”字?(至 少三种手法)(6分)
提示:从选取的景物、意象,对比、虚 实结合等手法,比喻等修辞;紧扣“愁” 字进行分析。如下板书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板书
自然永恒不变 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
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