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税收负担率的计算方法
一般纳税人税负的计算

一般纳税人税负的计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一般纳税人税负的计算税负及税负的计算(一)增值税税负率是应纳税额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关系,其用公式表达为:增值税税负率=增值税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上面的公式可以演变为: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三、税负控制:我们已经知道,税负率是税务局给我们的一个比率,它是已知的;在日常的工作中,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也是已知的。
因此,增值税税负的控制,事实上就是控制取得进项税额发票的多少,或者你虽然取得了很多的发票,但是只可以抵扣多少。
现以服装、包袋为例,征税税率为17%,税负率为%。
来计算并控制进项的取得情况。
(1)计算购进取得的进项金额占销售的比例:应缴纳的税额占征税率的比率为:%÷17%=20%。
也就是说,企业每销售100元,应该有20元要全额征税。
(2)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占征税率的比率为:(17%%)÷17%=80%(即100%-20%)。
也就是说,企业每销售100元,可抵扣80元的购进原材料或接受劳务的金额。
因此,企业应当以销售收入的80%取得进项发票,并参与抵扣。
其他企业不同的税负也可以根据以上的算法计算出应取得的进项税额。
2、多取得的进项如何处理由于取得防伪开票系统可以在90天内参与抵扣,因此多取得的进项税额可以先不参与抵扣,而在不超过90天的时间内参与抵扣。
将这部份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计入“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当月账务处理为:借:原材料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下月抵扣时账务处理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税负及税负的计算(二)4.税负={【内销收入×增值税税率-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本期留抵税额+外销收入×退税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100%。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企业税负率是指企业在营业收入中应缴纳的税金占比,是衡量企业税负情况的重要指标。
计算企业税负率的公式如下:税负率 = 税金 / 营业收入 100%
其中,税金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缴纳的各项税费总额,营业收入是企业在同一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总额。
在具体计算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企业税金的计算范围应包括各类直接税、间接税以及附加费等。
直接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间接税包括消费税、关税等;附加费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应将这些税费合计作为税金的数值。
2. 营业收入的计算需要包括企业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企业主营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包括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等。
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合计作为营业收入的数值。
3. 税负率的计算结果一般以百分比形式呈现。
将税金的数值除以营业收入的数值,然后乘以100%即可得到税负率的百分比值。
企业税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利润水平。
税负率过高可能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影响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税负率过低则可能会减少税收收入,影响国家财政的健康发展。
企业和政府都需要对税负率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控,以实现税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会计经验:税负是什么意思-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税负是什么意思?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税负是什么意思?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税负就是实际缴纳的数款占收入的比例,税负是指实际计缴的税款占相对应的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
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在中国,依据税目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筵席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烟草税等等,国家的这些种类繁多的税收收入的总和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用GDP来代表)的比值,就构成了我们全国的税负水平。
微观上的税负,就是单个纳税人的实际税负负担,包括个人与单个企业,这儿税负承担的主体是实际负税人,不是名义纳税人,负税人即最终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与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
即,税负率=本年累计应纳税额/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不含税)x100%。
税负高说明企业效益好,利润高,企业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
税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有哪些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税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有哪些
税负是指税收与税基的比例关系
企业的税负以公司的利润税收负担,可以分为宏观税收负担与微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负指国家地区税收总量,以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来讲宏观税收负担的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经济规模结构;(2)税收政策;(3)征管水平。
微观税负针对某纳税人、某个税种,或者某项业务应纳税务以及税基的比例。
一家企业税收负担受到产品结构、管理效益、税收政策等较多因素的影响,对企业来讲,经营者关心的是整体税负。
w=c+v+t+m
w价格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v、t都是企业必须要支付的成本
企业的税收风险和法律风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纳税人应该切实履行防范法律风险,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对投资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使企业税收负担保持合理稳定的比例,保持可持续发展。
企业税负的计算方法:
如:税收负担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资源税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
入)×100%
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

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税务系统给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注:进项转出中不包括外销收入乘征退税率差而转出的部分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内销销项+免抵退销售额×征税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出口退税企业的税负率计算:目前对于出口型生产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分二种情况:1、期初进项留抵数中有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报退税的进项留抵在内,且数额较大,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新批的出口企业受一定条件限制,前十三个月不能申报出口退税,其金额放在留抵进项中体现。
且到年末仍有留抵,其留抵数的计算应为上年末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数-下年度1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本期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0,此时期初留抵直接影响到下年度的税负率,此时当年实际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全年销售收入(内外销之和)*17%-当年进项)/全年销售收入。
2、对于不受上项因素影响的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有二种: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免抵额+应纳税额)/全年销售收入。
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
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或: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这是针对“出口企业有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也可以说总结为:应交税金/销售额以上计算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期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留抵数-下期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出口企业税负一、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OO%。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企业税负率是指企业所要承担的税收占其利润的比例。
计算企业税负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税务方面的负担程度,从而合理规划财务策略。
以下是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税负率计算公式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的公式得出:
税负率 = 纳税额 / 利润
其中,
纳税额是指企业所需缴纳的税费总额;
利润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净收益。
在计算税负率时,需要确保纳税额和利润的单位是相同的。
注意事项
在使用以上税负率计算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纳税额的计算应包括所有应缴纳的税费,例如所得税、增值税等。
应排除掉任何非税收相关的费用。
2. 利润的计算通常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的。
需要注意将报表中的各项费用进行正确分类,并排除掉与税收无关的费用。
3. 税负率的计算结果通常以百分比形式呈现。
应用范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范例,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企业税负率的计算:
假设某企业在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净利润为100万元,需要缴纳的税费总额为30万元。
该企业的税负率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税负率 = 30万元 / 100万元 = 30%
,该企业的税负率为30%。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能够帮助企业了解税务负担的程度。
通过计算税负率,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财务策略,优化税务方面的决策。
理解和应用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将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税负率要怎么计算

企业税负率要怎么计算
税收负担率,是指负税⼈所负税款占其全部收⼊的⽐率。
在负税⼈与纳税⼈相同时,税收负担率等于实际税率,在负税⼈与纳税⼈不相同时,只有负税⼈有税收负担率,纳税⼈的税收负担率为零。
税收负担率有成⽐例的、累进的、累退的三种形式。
⽐例的税收负担率是负税⼊所负税款占其收⼊的⽐率不随收⼊变化⽽变化,例如企业所得税;累进的税收负担率是负税⼈所负税款占其收⼊的⽐率随收⼊的增加⽽增加,例如个⼈所得税;累退的税收负担率是负税⼈所负税款占其收⼊的⽐率随收⼊的增加⽽下降,中国⽬前没有累退的税⽬。
实际税收负担率,指纳税⼈在⼀定时期内实际交纳税额占实际收益的⽐例。
在课税对象与实际收益相等时,实际税收负担率就等于税收负担率。
只有当课税对象与实际收益不相等时,实际税收负担率才与税收负担率不相等。
例如我国农业税的课税对象是常年应产量⽽不是当年实际产量。
因此,农业税纳税额与常年应产量之间的⽐例为农业税的税收负担率,⽽税额与当年实际产量的⽐例则为实际税收负担率。
注:纳税⼈和负税⼈
1.纳税⼈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负税⼈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
在税负不能转嫁条件下(如所得税及各类财产税),负税⼈也就是纳税⼈;在税负能够转嫁的条件下(如增值税、消费税),纳税⼈如果能够通过⼀定途径把税款转嫁出去,负税⼈并不是纳税⼈,这时的负税⼈,就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
2.纳税⼈是由国家税法规定的,⽽负税⼈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
在⾃然经济中,负税⼈主要是从事⽣产经营活动并占有剩余产品的农民;在市场经济下,则包括⽣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劳动⼒所有者及消费者。
全面税负率计算公式

全面税负率计算公式税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它是衡量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和负担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面税负率是指所有税种(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对GDP的影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税收负担的综合体现。
计算全面税负率的公式如下:全面税负率 = 直接税收 + 间接税收 / GDP。
其中,直接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直接征税;间接税收包括消费税、关税等间接征税。
全面税负率的计算涉及到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政策、经济结构、税收体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全面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
税收政策是影响全面税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政策直接决定了税收的规模和结构。
一般来说,税收政策越宽松,税收规模越小,全面税负率就越低;反之,税收政策越严格,税收规模越大,全面税负率就越高。
因此,税收政策的调整对全面税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经济结构也是影响全面税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经济结构对税收的依赖程度不同,从而影响了全面税负率的高低。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那么其对间接税收的依赖就会更大,全面税负率也会相应较高;而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那么其对直接税收的依赖就会更大,全面税负率也会相应较低。
税收体制是影响全面税负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体制直接决定了税收的征收和管理方式,进而影响了税收的规模和结构。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体制相对完善,税收征管效率较高,那么其税收规模相对较大,全面税负率也会相应较高;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体制相对滞后,税收征管效率较低,那么其税收规模相对较小,全面税负率也会相应较低。
除了上述因素外,全面税负率的计算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和投资日益频繁,国际税收政策的协调和税收竞争的加剧也对全面税负率产生了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降低税收来吸引外资,从而降低了全面税负率;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则通过提高税收来保障公共利益,从而提高了全面税负率。
税负率的理解与运用

税负率的运用与计算税负也称为税收负担率。
是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目前税收管理上用的最多的是增值税税负和企业所得税税负,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这项内容,我们在实际账务操作过程中一般来说只要掌握这两个税负,那么大的方向就不会错到哪里去了。
一、税负率是怎么计算呢?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增值税税负率=增值税应纳税额/销售收入,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也就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卖出100元产品他要交多少税。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1、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2、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3、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4、税负就是税收负担率,是纳税人对应税期间的应纳增值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但如果是出口企业或免税企业,主要把出口收入和免税收入按应税税率算出销项税加入计算就纳增值税税负率=(内销的销项税额+出口销售收入*0.17-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内销收入+出口收入)二、销售收入包含哪些内容呢?1、正常的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收入2、正常的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的销售收入3、开具出口通用机打发票的销售收入4、不开票收入(包括视同销售收入)三、进项税额的内容有哪些呢?一般的进项税额1、产品对应的相应的材料的进项税额2、与经营相关的水、电、煤、汽等能源的进项税额3、物流、运输的进项税额4、各种包装物的进项税额5、修理、修配的进项税额6、进口材料的海关完税凭证特殊的进项税额1、机器设备的进项税额2、汽车的进项税额3、营改增后的相关服务的进项税额(参展费用等4、其他不是产品直接相关的进项税额四、哪些情况会出现零负申报?一般正常经营的企业不太会长期出现零负申报,除非这个企业刚刚成立,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开始投产后,销售额还不是很大。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税负率是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和纳税评估时的一个主要评价指标。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中的计算方法,税负率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
在实务操作中,有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的企业,计算公式则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内销收入+外销收入),该计算方法计算简单,取数容易,直观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的实际税收负担情况(以下称该方法计算出来的税负率为实际税负率)。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材料成本都相同、发票开具和取票情况都正常的情况下,实际税负率也是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时高时低,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之间有高有低,相互之间不可比,降低了实际税负率指标的评估价值。
造成实际税负率波动大,可比性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因素:
1、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不论当期材料是否实际耗用,只要购进入库并认证通过便可抵扣,不体现会计核算中销售与成本的配比性原则,存货的变动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2、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企业单证收齐才计算免抵退,免抵税额的产生类似于政府会计中的收付实现制,实现销售与收齐单证有一定的时间差,单证收齐的进度快慢也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为体现增值税税负率这个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克服实际税负率波动大、可比性差的缺点,就必须消除以上两个因素对实际税负率的影响。
我们根据增值税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计税原理和。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企业税负率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缴纳的税金总额占其税前利润的比例。
它是衡量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负担程度。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企业税负率 = 税金总额 / 税前利润下面将详细介绍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1. 税金总额的计算税金总额指的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内需要缴纳的各类税费的总额。
一般来说,税金总额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各项税费。
企业税金总额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税法规定和企业的纳税情况来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企业会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和纳税基数,按照相应的公式来计算各项税费的金额,然后将各项税费加总得到税金总额。
2. 税前利润的计算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的经营收入减去经营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收入。
税前利润是企业实际盈利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税负率的关键数据。
企业税前利润的计算通常需要从企业财务报表中获取相关数据。
一般来说,税前利润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税前利润 = 经营收入经营成本费用其中,经营收入可以通过销售额、服务收入等来计算;经营成本包括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等;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3.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有了税金总额和税前利润的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企业的税负率了。
将税金总额除以税前利润,即可得到企业的税负率,计算公式如下:企业税负率 = 税金总额 / 税前利润例如,某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的税金总额为100万元,税前利润为600万元,该企业的税负率为:企业税负率 = 100 / 600 = 0.1667即,该企业的税负率为16.67%。
企业税负率是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负担程度。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是税金总额除以税前利润。
通过计算企业税负率,可以了解企业在税收方面的情况,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

⼀般纳税⼈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增值税税负率是反映增值税⼀般纳税⼈增值税负担⽔平的⼀个重要指标,也是税务机关在⽇常管理和纳税评估时的⼀个主要评价指标。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中的计算⽅法,税负率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
在实务操作中,有免抵退出⼝货物销售的企业,计算公式则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内销收⼊+外销收⼊),该计算⽅法计算简单,取数容易,直观反映增值税⼀般纳税⼈当期的实际税收负担情况(以下称该⽅法计算出来的税负率为实际税负率)。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材料成本都相同、发票开具和取票情况都正常的情况下,实际税负率也是同⼀企业的不同期间时⾼时低,⽣产同⼀产品的不同企业之间有⾼有低,相互之间不可⽐,降低了实际税负率指标的评估价值。
造成实际税负率波动⼤,可⽐性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因素:1、增值税实⾏购进扣税法,不论当期材料是否实际耗⽤,只要购进⼊库并认证通过便可抵扣,不体现会计核算中销售与成本的配⽐性原则,存货的变动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2、免抵退办法出⼝货物的企业单证收齐才计算免抵退,免抵税额的产⽣类似于政府会计中的收付实现制,实现销售与收齐单证有⼀定的时间差,单证收齐的进度快慢也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为体现增值税税负率这个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克服实际税负率波动⼤、可⽐性差的缺点,就必须消除以上两个因素对实际税负率的影响。
我们根据增值税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计税原理和免抵税额的计算⽅法,同时根据会计上对销售确认的权责发⽣制原则和收⼊与成本之间的配⽐性原则,设计了⼀种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法(以下称该⽅法计算出来的税负率为虚拟税负率)。
虚拟税负率依据当期的免抵退办法出⼝货物销售额和进料加⼯免税进⼝料件⾦额计算出虚拟的销项税额和虚拟的进项税额,并且当期准予扣除的进项税额(包括虚拟的进项税额)仅限与已实现销售(且有的货物相对应的那部分进项税额,剔除变动的存货所对应的进项税额。
财务各项比率公式

一、税负率:税负率=应缴税金÷不含税销售收入×100%1、增值税税负率(1)、小规模的已经统一定为按3%缴增值税了,小规模的税负率就是3%了。
(2)、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销项增值税-进项增值税)÷不含税销售收入×100%2、所得税税负率:所得税税负率=应交所得税÷不含税销售收入×100%二、毛利率:毛利率=(不含税销售收入-不含税销售成本)÷不含税销售收入×100%三、成本率:成本率=不含税销售成本÷不含税销售收入×100%四、费用率:费用率=费用÷不含税销售收入×100%1、工资费用率=工资÷不含税销售收入×100%2、水电费用率=水电费÷不含税销售收入×100%不再一一枚举了,费用率就是这样计算的。
五、保本点:就是不赚也不亏的那个销售额,保本销售额=费用总额÷毛利率六、存货周转率(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说明:存货平均余额=(存活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接下来举个例子本司给客户的报价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14%来进行的,即进价100元的东西,卖114元,如此分析:1、毛利率=(114-100)÷114=12.28%,2、应交增值税为114×17%-100×17%=(114-100)×17%=2.38元,增值税税负率=2.38÷114=2.08%通俗地将上面的内容理解为以下两条公式:1、毛利率=(售价-进价)÷售价×100%2、税负率=(售价-进价)×17%÷售价由以上两式推得:税负率=毛利率×17%[/B]由此,如果已知一个企业的税负率为3%,即可推出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在17.6%,则推出该企业的成本率为82.4%。
税负是怎么计算的

税负是怎么计算的?税负是怎么计算的?简单的说,税负就是税收造成的负担,税负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一年)已交税金除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说负率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税率的4%(商业)或6%(工业);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会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负率其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缴税金/销售收入*100%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1 农副食品加工 3.502 食品饮料 4.503 纺织品(化纤) 2.25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6 建材产品 4.987 化工产品 3.358 医药制造业 8.509 卷烟加工 12.5010 塑料制品业 3.50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12 金属制品业 2.20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18 商业批发 0.9019 商业零售 2.5020 其他 3.50税负怎么计算??比如:月底交税前对经理要求要多少企业税负率计算目前一般指增值税: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销售收入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销售收入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企业增值税税负率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税负计算公式

税负也称为税收负担率。
是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如果每个月都进项大于销项,那你要提交一份有关这种情况的说明。
说明你是因为材料或者产品的库存增加而引起的,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能够说明原因就行,但是前提条件是你的各项材料、电费等成本项目都很正常。
[编辑本段]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税负即税收负担。
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
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
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
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税负就是税收负担率,是纳税
人对应期间的应纳增值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但如果是出口企业或免税企业,主要把出口收入和免税收入按应税税率算出销项税加入计算就纳增值税,如果有进
料加工的话,还要考虑这部份的税金,具体公式如下: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免\退税收入—适用税率—(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期初留抵期末留抵以及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
×17%)]/(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以上公式是通
用的,如果是业务简单的公司,上式中没有涉及的就是0税负了。
另外对于免税及出口企业来说,运费税,城建税依然要扣,抵税比例为6%,应计入公式中。
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

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税务系统给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注:进项转出中不包括外销收入乘征退税率差而转出的部分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内销销项+免抵退销售额×征税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出口退税企业的税负率计算:目前对于出口型生产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分二种情况:1、期初进项留抵数中有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报退税的进项留抵在内,且数额较大,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新批的出口企业受一定条件限制,前十三个月不能申报出口退税,其金额放在留抵进项中体现。
且到年末仍有留抵,其留抵数的计算应为上年末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数-下年度1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本期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0,此时期初留抵直接影响到下年度的税负率,此时当年实际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全年销售收入(内外销之和)*17%-当年进项)/全年销售收入。
2、对于不受上项因素影响的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有二种: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免抵额+应纳税额)/全年销售收入。
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
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或: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 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这是针对“出口企业有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也可以说总结为:应交税金/销售额以上计算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期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留抵数-下期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出口企业税负一、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 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OO%。
个税的真实负担率计算公式

个税的真实负担率计算公式个税是指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
个税的真实负担率是指个人实际缴纳的个税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个人税收负担程度的重要指标。
计算个税的真实负担率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税率、税前收入、扣除项目等,下面我们来介绍个税的真实负担率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
个税的真实负担率计算公式如下:真实负担率 = 个人实际缴纳的个税 / 可支配收入。
其中,个人实际缴纳的个税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的个税总额,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减去必要的生活支出后剩余的可支配部分。
影响个税真实负担率的因素主要包括税率、税前收入和扣除项目。
首先是税率。
税率是个税的基本参数之一,不同的税率会直接影响个税的负担率。
通常情况下,税率越高,个税的真实负担率也会越高。
因此,税率的大小对个税的真实负担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次是税前收入。
税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股利、利息等。
税前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了个人应缴纳的个税额度,从而影响了个税的真实负担率。
一般来说,税前收入越高,个税的真实负担率也会越高。
最后是扣除项目。
扣除项目是指国家规定的可以在计算个税时减去的项目,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
这些扣除项目可以有效降低个人应缴纳的个税额度,从而降低个税的真实负担率。
因此,扣除项目的多少也会对个税的真实负担率产生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税的真实负担率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个人家庭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个人收入增加,税负也会相应增加;而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个人收入减少,税负也会相应减少。
个人家庭状况也会对个税的真实负担率产生影响,比如有无子女、是否有赡养老人等都会对个税的真实负担率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个税的真实负担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综合考虑税率、税前收入、扣除项目以及宏观经济环境、个人家庭状况等因素,才能准确计算个税的真实负担率。
宏观税收负担率计算公式

宏观税收负担率计算公式
宏观税收负担率是指全社会税收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也称为总税负率。
计算公式如下:
宏观税收负担率= 全社会税收收入/ GDP ×100%
其中,全社会税收收入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等。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税收负担率只是一个总体指标,不能完全反映个人或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
具体的税负水平还需考虑税收征收方式、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负担率的计算方法
税收负担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税收负担率的计算方法是用企业当年应纳各项税款的总额(不包括个人所得税)除以企业当年实现的各项销售收入与各项营业收入之和,再乘以百分之百,就得出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率。
企业可以用这个指标计算企业总体的税收负担率状况;可以连续计算几年的税收负担率;也可以用当年的税收负担率指标与其它同行业或国家宏观的税收负担率指标进行比较,就能清楚地看出企业的最佳理想纳税水平的高低。
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率高并不代表企业纳税出现异常。
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企业税收负担率高是企业销售业绩增长带来的;换一个角度讲,税收负担率高也说明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没有开展或者开展得没有效果,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很好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资源税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100%
总而言之,综合税收负担率,是在宏观层面考察一国的税制情况,各税种的税收
负担率是在微观层面考察纳税人税收负担是否正常,各自的衡量目标不同,故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案例】
如果2002年某一家企业纳税是1,000万元,其销售额是1亿元;2003年它的销售额增长到2亿元,经过纳税筹划以后,企业的各项税收共1,500万元,那么该纳税筹划有没有效果呢?
如果从绝对数上理解,企业2002年上交1,000万元,2003年上交1,500万元,税收绝对值增加,但这其中存在相对负担减轻的客观事实。
如果2002年企业销售额为1亿元,上交税收1,000万元,那么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是10%;2003年销售额1亿元,上交税收750万元,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是7.5%.这样,税收负担率从10%下降到7.5%,属于税收负担相对减轻,企业所进行的纳税筹划也是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