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黄河的资料
有关黄河的资料介绍水文特征

有关黄河的资料介绍水文特征大河,全球第六大江河,我国第二长河,是华夏文明最关键的起源地,我国尊称其为“母亲河”,下边是我给你梳理的黄河的资料介绍,期待对你有效!黄河简介大河,我国北边江河,约长5464千米,水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千米。
全球第六大江河,我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云贵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子山的扎曲,锦东庭园的卡日曲,和二十八宿福建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型。
自东向西各自流过青海省、四川、甘肃省、甘肃、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及山东省9个省(自治州),最终注入渤海湾。
大河上游以山坡地为主导,中上游以平原区、丘陵地形为主导。
因为江河中区流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而带入了很多的细沙,因此它也被称作全世界含砂量数最多的江河。
可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线给人类发展史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是华夏文明最关键的起源地,我国尊称其为“母亲河”。
每一年都是会生产制造类似十六亿吨细沙,在其中有十二亿多吨注入海洋,剩余四亿多吨长时间留到黄河下游,产生丘陵地貌,有益于栽种。
黄河历史变化大河的创造、问世、发展趋势受限于地史期限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造成的地质构造为外营力,以水文水利自然地理标准下自身造成的腐蚀、运送、沉积为内营力。
在成河的历史时间全过程中,健身运动不断,开拓创新。
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与黄河下游的细沙沉积在远古时代地质时期就在开展,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危害与日俱增。
依据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趋势环节: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十万年)古黄河问世发展期。
晚更新世(距今十万年~一万年)大河产生深海水体。
历史时期大河在上中游平原区流域,河堤也曾经历演化,有的变化还非常大。
如内蒙古自治区河套流域,1850年之前磴口下列,关键分成两只,北支为流行,走阴山下称之为乌加河,南支即今大河。
1850年香山嘴往北乌加河中下游堵塞断流约15千米,南支遂变成流行,北支已变成后套灌溉工程的退水沟。
【黄河简介及资料】关于黄河的资料和诗句

【黄河简介及资料】关于黄河的资料和诗句黄河自古被誉为母亲,可见黄河的宽阔与厚爱。
自古文人也多为黄河作诗吟诵,有关黄河的诗句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一、有关黄河资料黄河简介黄河,是中国北部的一条大河,全长共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是世界的第五大长河,中国的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是以山地为主,中下游是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及发展。
历史变迁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
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
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
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
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
我所了解的黄河 资料

黄河资料1长度:5464 千米源头海拔:4800 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52443 平方公里源头: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别称:塞上江南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1.2~1.3米。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主要支流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黄河资料2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
燧(suì)人氏、伏羲(Xī)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黄河资料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
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
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
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
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资料4长期以来,黄河存在着洪水威胁、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等严重问题。
黄河流域自然概况资料

流域自然概况1.自然概况及特点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
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4.2万km2)。
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3%。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西部属青藏高原,北邻沙漠戈壁,南靠长江流域,东部穿越黄淮海平原。
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66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800mm~1000mm;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如宁蒙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旱灾频繁,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遍及数省、连续多年的严重旱灾,危害极大。
流域内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面积约15.6万km2。
流域北部长城内外的风沙区风蚀强烈。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阻碍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也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在。
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量324 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
再加上邻近地区的供水需求,水资源更为紧张。
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t,平均含沙量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
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t(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kg/m3(1977年)。
黄河水、沙的来源地区不同,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及洛河、沁河地区,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
有关黄河的资料简单的介绍

有关黄河的资料简单的介绍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真是个了不起的家伙。
她蜿蜒曲折,像个顽皮的小孩,时而温柔,时而暴躁。
想象一下,黄河的水流从青藏高原出发,一路奔腾,经过大山大水,最后汇入渤海。
她的水啊,黄澄澄的,像是大地的脉搏,带着无数的故事。
听说,黄河全长5464公里,真是个长途旅行者,走过多少城镇和村庄,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像个老爷爷,把故事讲个不停。
黄河的水给了无数农民朋友希望,滋润着两岸的土地,种出香甜的粮食。
嘿,谁不想在黄河边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呢?不过,黄河可不是光会给你送水,偶尔她也会发发脾气,像个任性的孩子,洪水一来,村子被淹,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人们为了治理她,真是煞费苦心啊,各种堤坝、疏浚工程,像是在跟她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说到黄河,还得提提她的文化底蕴,简直丰富得像个百宝箱。
古代诗人们都爱在黄河边吟咏,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句。
李白、杜甫,都在她的怀抱中找到了灵感。
黄河的奔腾声,仿佛在低声吟唱,提醒我们要珍惜这片土地。
再加上,黄河流域可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古代的农耕、手工业都在这儿发芽,简直是历史的摇篮,令人感慨。
黄河的生态问题也不能忽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沙漠化都让人忧心忡忡。
河里的鱼儿少了,岸边的柳树也不再挺拔,真是让人心痛。
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黄河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事,人人都要参与。
就像我们都应该给母亲多一点关爱,黄河也需要我们呵护。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条母亲河继续滋润我们的土地,延续她的生命。
黄河就像一位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也教会我们如何珍惜。
她的美丽、她的历史、她的故事,无不让人心生敬畏。
即使她偶尔闹脾气,我们也得学会包容。
黄河的伟大,不仅在于她的奔腾与宽广,更在于她承载的文化和情感。
就像老话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要懂得与自然和谐共处。
希望未来的日子里,黄河依然能以她的宽广胸怀,滋养这片土地,带给我们无尽的希望与梦想。
黄河的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全长:黄河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²,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流经地: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
黄河流经地形: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上中下游划分:上游—河口—中游—桃花峪—下游历史变迁: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
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
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1]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
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
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
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
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
有关黄河的资料 (3)

有关黄河的资料一、黄河概述黄河,又称中国母亲河,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亚洲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沱沱河口,总长约5464公里。
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二、黄河历史黄河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明的摇篮。
自古以来,黄河一直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地。
然而,由于其泥沙淤积和频繁的洪水,黄河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灾害。
据历史记载,黄河的堤坝曾多次决口,造成大面积的洪灾和人员伤亡。
为了更好地控制黄河的洪水和泥沙淤积问题,中国历代各朝代都进行过大规模的治理工程。
其中最有名的是明清时期的“引黄入海”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使得黄河的水位得以控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流经的地理环境多样,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再到平原地带,呈现出明显的地理特征。
1. 青藏高原段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这一段属于青藏高原地区。
这里地势较高,河水湍急。
由于地势较高,冰雪融水和降雨形成的河水较多,所以黄河在这段流程中的水量较大。
2. 黄土高原段黄土高原是黄河流经的主要段落,它覆盖了陕西、山西等地。
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较低,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这一区域经常受到黄河的泥沙淤积,因此黄色的河水是黄河的标志。
3. 平原段黄河的最后一段是平原段,流经河南、山东等地。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黄河在这一段的水量较小,但泥沙含量依然很高。
由于地势平坦,黄河的洪水往往造成严重的灾害。
四、黄河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黄河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1. 黄河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许多灿烂的文化。
黄河文化是指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包括黄帝文化、陶寺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遗址和文物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黄河的资料

黄河的资料黄河简介: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最著名的瀑布: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最壮观的瀑布.壶口瀑布在宜川县城以东35公里,吉县城西45公里处的秦晋大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有关黄河的古诗:《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关的谚语:【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
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成语:【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关于黄河的神话传说: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
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
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
黄河资料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流经9个省,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的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
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7毫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望洋兴叹】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
他站在黄河岸上。
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
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黄河流域自然概况(已标注重点)资料

流域自然概况1.自然概况及特点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
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 4.2万km2)。
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3%。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西部属青藏高原,北邻沙漠戈壁,南靠长江流域,东部穿越黄淮海平原。
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66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800mm~1000mm;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如宁蒙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旱灾频繁,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遍及数省、连续多年的严重旱灾,危害极大。
流域内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面积约15.6万km2。
流域北部长城内外的风沙区风蚀强烈。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阻碍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也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在。
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量324 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
再加上邻近地区的供水需求,水资源更为紧张。
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t,平均含沙量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
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t(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kg/m3(1977年)。
黄河水、沙的来源地区不同,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及洛河、沁河地区,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
关于黄河古往今来的资料

关于黄河古往今来的资料黄河,位于中国,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的源头在中国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全长约5464千米。
黄河是中国的七大河流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中国的母亲河”之称。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经的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是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流域的灌溉农业系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黄河也是中国最具挑战性的河流之一。
由于黄河的泥沙含量很高,河床容易淤积。
在历史上,黄河经常发生洪水,造成严重的灾害。
黄河的洪水是中国古代四大灾害之一。
为了控制黄河的洪水,中国历史上进行了多次治理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代工程师郭守敬设计的“大堤工程”,这个工程有效地保护了黄河流域的农田和居民。
黄河也是中国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黄河的水被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黄河的水量逐渐减少,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黄河。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以减少对黄河的压力。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动了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善农业灌溉系统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来保护黄河。
总的来说,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黄河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包括洪水和水资源的压力。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黄河,并推动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将继续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关于黄河的资料简介水文特征

关于黄河的资料简介水文特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东南端,向东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8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80.3万平方公里。
黄河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在出水量、悬移质含量、输沙能力和年际变化等方面。
首先,黄河的出水量非常大。
黄河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河流,每年输送的水量约为59亿立方米,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黄河发源地附近有丰富的雪水和冰川水源,加上流经的地区水资源丰富,所以其出水量较大。
其次,黄河的悬移质含量较高。
黄河的流域面积广阔,经过灌溉农田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后,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含量较高,严重影响了水的透明度。
另外,黄河流域内地貌起伏较大,河床上有大量的砂砾,使得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使其水色呈现黄色。
黄河的输沙能力也非常强大。
由于黄河流域地势平坦,河床比较平均,水流湍急,进而形成了较大的输沙能力。
黄河是世界上输沙最多的河流之一,每年输送约2.3亿吨沙砾,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之一。
此外,黄河的年际变化较大。
黄河的水文特征受到多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其年际变化较为显著。
例如,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黄河的降水量和水量,造成其年际变化。
另外,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和农田灌溉,也会对黄河的水文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
尽管黄河的水文特征较为复杂和多变,但黄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黄河沿岸有丰富的农田和水资源,多种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形成于黄河的流域中。
然而,由于过度的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开发,黄河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保护和管理好黄河的水资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黄河的水文特征的年际变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产业基地之一,许多城市和农田依赖于黄河的水资源。
因此,黄河的水文特征变化直接关系到农田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等方面。
关于黄河的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 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 ,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 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 要作用。
为了保证长安、洛阳、开封等京都的供应,黄河中下游的水运开发历史也很悠久。
大禹治水的功绩,也包括治理黄河,大河上下,几乎到处都有大禹的"神工"。春秋战国以后,治河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留存下来大量珍贵的史料。
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修筑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 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 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 《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 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 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 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关于黄河的资料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关于黄河的资料第二个资料一、世界第五长河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
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
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
《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
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
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
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枣、黄荆条等生长。
黄河的资料

黄河的资料黄河简介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地理环境】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两岸地形平缓排水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地,湖泊多;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波,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流域概况】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有关黄河的资料

2、源头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长度 5464 千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3500多年前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华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所以汉族人民都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为黄帝(也称炎黄)的子孙。当时的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称这一带为“中华”。后来,华族的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二字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初中黄河知识点总结

初中黄河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起源于中国西部的青海省,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等七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全程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
二、流域特点1. 黄河流域地势起伏大,河道崎岖不平,自上游至中游为高原干旱河道,下游则为平原河道。
2. 黄河流域气候干燥,降水不足。
黄河上游为高原气候,大部分时间为干旱天气;中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下游为暖温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
3. 黄河水量大,泥沙含量高,是世界上泥沙输送量最大的河流,有“中华母亲河”之称。
三、历史变迁1. 中国古代的“五大河”之一。
黄河盛行水患,历史上频繁改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农田破坏,被称为“中国悲哀的母亲河”。
2. 黄河在中国文明史上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称“中华母亲”,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3. 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太白山论坛》、黄河决堤、黄河水患、八年抗战等。
四、对人类的意义1. 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支撑着千千万万的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
2. 黄河沿线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是中国小麦、玉米和棉花的主要产地,黄河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仓库。
3. 黄河上的水利工程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临汾灵宝水库、三门峡水库等,对改善水土条件,减轻水患,提高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就是对黄河的基本知识的总结,希望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来深入了解黄河,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与文化。
黄河的资料

料
黄河(Yellow River)——世界上含 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中国的母亲 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 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黄河流程 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 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 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 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基本资料:
长度5464 千米,源头海拔4675 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 流域面积 752442平方公里,源头 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 界点:旧孟津。发源地:巴颜喀拉 山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 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 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 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 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 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 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 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 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 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 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 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自然特征
黄河--诗句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 • • • •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俗语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一碗河水半碗沙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资料

黄河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约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7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
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全靠大堤约束,它因而被称为“悬河”。
诗句: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2)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谚语(俗语):1)黄河百害,惟富一套;2)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3)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4)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5)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跳进黄河洗不清;6)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7)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8)天下黄河富宁夏;9)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成语: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
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黄河地理知识PPT

感谢观看
演讲人:
三、忧患的黄河上游Leabharlann 荒漠化严重 凌汛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形成“地上河”,引起洪涝断流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 → → 土质疏松
暴雨
地势低平
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河床
植被破坏
流速减慢
地 上 河
断流的原因
• 天然来水量少 • 工农业生产和人口生活用水量大 • 黄河径流从土质疏松的地方下渗 • 近几年,由于大气增温,地面蒸发强烈,黄河径流水路长,在途中减少量逐
黄河
演讲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黄河远上白云间 跳到黄河洗不清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海
黄河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甘
青海
宁 夏
甘 肃
四川
山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上游景观
源头:河水不深,水流平缓、清澈 龙羊峡以下:水势湍急、汹涌 进入宁夏平原后:水流平缓
中游景观
资料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每立方米的河水中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上达到570千克。古 人称黄河是“一碗水,半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 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黄河水系图
河口
渭河
孟津
中游:泥沙含量大增,支流较多
下游:水流平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在河床中,成为“地上河”
⑵黄河凌汛分布河段:
上游兰州到内蒙古磴口附近;下游郑州 花园口到入海口两个河段。
河套平原 宁 夏 平 原
山东境内
⑶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于黄河的资料
民间故事:
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
亲看不起他,就让他百步之内射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
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现在滚滚的黄河.
神话传说: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
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历史人物:
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诗句: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
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
唐代刘禹锡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
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
喜边尘、今度还静。
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
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
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
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
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
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歌曲:
《保卫黄河《黄河颂》《黄河怨》《我们是黄河泰山》《黄河黄》《黄水谣》《黄河船夫曲》《大黄河》《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船歌》《远看黄河一条线》《黄河水长流》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