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2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2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一、概念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二、发生暴力行为原因评估1.精神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最高。

这主要是与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状态、冲动和意识障碍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中认真评估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和精神状态,对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非常重要。

2.心理因素:个体在早期心理发育过程中,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或性格形成期处于暴力环境容易采取暴力应对方式。

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暴力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的,内在学习是实行暴力行为时的自我强化;外在学习是对角色榜样的模仿,如父母、同伴、娱乐界偶像等。

此外,特殊的处境、某些功能性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的人有暴力倾向。

3.生理因素:智力低下、内分泌失调、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改变、疾病、药物、脑外伤等。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是导致暴力行为的因素。

如对成员、同辈、媒体或周围人们不良行为方式的模仿会增加暴力倾向,尤其是从暴力行为中获益之前后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炎热、拥挤、嘈杂、冲突、缺乏交流也可引发暴力行为、精神科病人如果在病房聚集一起、过分拥挤、处于被动、封闭式管理、天气炎热等环境因素中时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

三、暴力行为发生征兆评估1. 行为评估:早期兴奋行为,如不能静坐、来回起动、击打物体、握拳、下颌或面部肌肉紧张;一些具有暗示性的语言,包括对真实或想像的人与事进行威胁,或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较大并具有强迫性等,护士要警惕病人兴奋激动表现,加强防范,尽可能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

2. 情感评估:随着暴力倾向的增加,病人情感的光奋也逐步升级。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因此,精神科护理保同需要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1.行为: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

一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

2.情感: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激动和心不在焉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

3.语言:患者在出现暴力行为之前可能有一些语言的表达,包括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大并具有强迫性等。

4.意识丧失: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也提示暴力行为的可能发生。

评估工具:预防:1.合理安置,环境安静、宽敞、明亮,避免不良刺激2.注意观察病情,掌握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如睡眠障碍及月经期均可以是暴力行为发生的先兆。

及时发现与处理。

3.减少诱因:态度和蔼,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供治疗及护理前,充分地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同意,尊重患者,不与其发生争执;避免患者参与一些竞争性的工娱活动,如下棋、打蓝球等。

4.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如捶沙袋、枕头、棉被、撕纸、做运动等,无法自控时,求助医护人同帮助。

同时,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并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相信自己有控制行为的能力。

5.控制精神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实践证明,长期或短期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的发生。

6.注意沟通交流方式:对待否认有病、拒绝接受治疗的新入院患者,避免使用命令性言语,切忌言语动作简单生硬、态度应和蔼、语气温和,从关心、关爱、体贴的角度,迎合患者的心理,让患者能接纳信任护士,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暴力行为的护理

暴力行为的护理

表达关心 取得配合
适当 运用
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暴力行为控制后,要重建病人的心理行为方式,这是对病人暴力行为的长期治疗性处理 原则,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行为重建。
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01 评估暴力行为与激发情景的关系
02 寻找暴力行为与激发情景之间联
系的突破点
03
建立新的行为反应方式
04
个体化的设计,建立良好的
情节设定
患者黄某,正在进行输液治疗时, 受幻觉影响,突然扯掉输液针头, 手持输液器与针头,威胁护士送他 回家,否则将对周围所有人实施严 重暴力行为
发生时的处理:
大胆 机智
镇静 果断
护理人员在处理暴力行为发生时应注意:
发生时的处理:
寻求帮助
有效 控制局面
巧夺危险 物品
行动 果断迅速
心理疏导 保护性约束
预防:
(七)加强人员培训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能力, 对暴力行为准确的评估能力, 保护自己的能力, 对暴力行为及时干预的能力, 熟练掌握保护性约束等专科技能.
发生时的处理:情境模拟
时间
某日下午09:30
分组讨论后抽选1个小 组现场进行模拟干预
地点
精神科封闭式病房,治 疗大厅
人物
患者黄某,男30岁,精神分裂症
躁狂发作病人在 急性躁狂状态下可发生
病理 严重的暴力行为。抑郁发
作①病人因担心白己的罪恶
因素 连累亲人或者自己死后无
人照顾而感到可怜,即可 出现杀死亲人、再杀死自
己的扩大件自杀。
病理因素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 所致精神障碍
酗酒躁者狂可发引作起病暴人力在行为, 急酒性依躁赖狂病状人态突下然可戒发酒生,亦 严可重使的病暴人力易行激为惹。、抑激郁动发或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1. 安全风险点
1.1 患者暴力行为
患者可能因疾病、情绪等因素产生暴力行为,护士在接触患者时可能受到威胁。

1.2 感染风险
护士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各类病原体,存在感染风险。

1.3 身体伤害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因为搬运患者、操作设备等活动而导致身体伤害,如脊椎损伤、扭伤等。

1.4 工作压力
护士由于工作负荷大、时间紧迫等原因,可能经常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暴力行为防范机制
医院应建立患者暴力行为防范机制,包括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2.2 加强感染防控管理
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感染防控制度,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培训,加强护士对感染防护知识的了解和培训。

2.3 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备
医院应根据护士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场所情况,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设备,如护腰带、操作工具等,减少身体伤害的风险。

2.4 建立健康管理机制
医院应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包括定期体检、心理辅导和压力释放等,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保障其身心健康。

3. 总结
医院护士岗位存在患者暴力行为、感染风险、身体伤害和工作压力等安全风险。

为了减少以上风险的发生,医院应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建立暴力行为防范机制、加强感染防控管理、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备和建立健康管理机制。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健康宣教ppt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健康宣教ppt

护理措施 (三) 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评估暴力行为与激 发情景的关系,以 及行为发生时间、 地点、原因及表现。
建立新的行为反应 方式,使患者正确 评估自己的行为
02
01
寻找暴力行为与激 发情境之间的联系 的突破点,使两者
最终脱钩
03
安排患者参加工娱 治疗,建立良好的 人际交流、应对及
处理技巧
04
谢谢大家!
1 精神症状
幻觉(命令性幻听) 妄想(被害妄想)
躁狂状态 意识障碍
Hale Waihona Puke 2 心理学特征心理发展:
情感剥夺,暴力环境
性格特征:
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情绪不稳定、易产 生挫折感;缺乏自信心、人际交往差
3 诱因:环境等。 4 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工作、婚 姻状态、暴力史。
(二)暴力行为的征兆评估
行为: 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一 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 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 肌肉紧张等。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 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 害及严重后果。因此,精神科护理保同需要对患者的暴 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提问 2 : 暴力冲动行为是怎么形成的?
二 护理评估
1 4
2 3
(一)危险因素的评估
1 精神症状 2 心理学特征 3 诱因 4 人口学特征
三 护理诊断
有对他人实行暴力的危险: 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因素有关。
有自伤的危险: 与幻觉、妄想有关 。
四 护理措施 (一) 预 防 暴 力 行 为
减少诱发因素 去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做好心理护理 缓解期治疗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摘要】目的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方法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潜在的或已发生的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最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结果实施安全措施以来,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大大的减少。

结论用心做好护理工作是预防住院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最好办法。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1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1. 1 生物学因素1. 1. 1 性别和年龄年青男性和中年女性患者。

1. 1. 2 躯体疾病、颅脑损伤、内分泌代谢紊乱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

1. 2 心理社会因素1. 2. 1 性格特征由于患者是集中治疗,彼此之间常因一些琐事导致对对方不满;躁狂症患者的过分挑剔等,从而发生口角、争吵、打斗等。

1. 2. 2 环境因素居住条件不好、拥挤、噪音、人际关系紧张,会增加心理压力,易产生烦躁、冲动行为。

1. 3 疾病因素受精神症状影响,如被害妄想、命令性幻听的支配,认为有人将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或伤害;或有人命令自己先发制人。

1. 4 患者家属因素对患者态度冷淡、漠不关心、不重视患者、不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1. 5 护理人员因素对患者态度简单生硬、训斥、嘲讽、怠慢等造成患患者的反感,亦可诱发暴力行为。

2 暴力行为的临床表现2. 1 暴力行为发生前的表现激动、不满、表情愤怒,语速增快,无理要求增多,过分挑剔、抗议,过分关注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或歪曲事实,活动增多、坐立不安等。

2. 2 发作期表现冲动、伤人、大喊大叫、谩骂等。

3 预防措施3. 1 改善服务态度患者入院后,护士应态度和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消除患者的敌对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2 加强责任心护士在岗时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对患者的病史,精神症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患者入院后要知道其姓名、诊断、治疗、用药情况、护理要点,要详细了解病情,掌握其既往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方式、使用何种工具。

校园防欺凌和暴力预防和处理制度

校园防欺凌和暴力预防和处理制度

校园防欺凌和暴力预防和处理制度在校园中,学生们应该能够安全地学习和成长,而不必担心欺凌和暴力的问题。

为了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和和谐,学校制定了防欺凌和暴力预防和处理制度。

一、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欺凌和暴力的发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学校进行了全员培训,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明确了欺凌和暴力的定义以及预防方法。

其次,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认知和健康的心态。

此外,学校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处理流程如果学生遭遇欺凌或暴力行为,学校将按照以下处理流程进行干预和处理。

当学生发现欺凌或暴力行为时,应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或校园安全办公室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据。

学校将会对此进行认真调查,保护受害学生的隐私和权益。

如果欺凌或暴力行为属实,学校将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责令道歉、停课、留校察看等。

同时,学校将对施暴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行为。

三、合作机制校园防欺凌和暴力预防和处理制度需要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学校将与家长建立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园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和保护学生的安全。

同时,学校还将与社区警务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校园安全工作的开展。

只有全体师生齐心协力,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综上所述,校园防欺凌和暴力预防和处理制度是学校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举措。

学校将坚决打击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让校园成为一个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地方。

愿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一)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措施对有多次或恶性暴力行为史或现在具有某些暴力行为征兆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1、适宜的环境:将患者要安置在安静、宽敞、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关掉音响、电视等可能产生的噪音,减少环境的刺激作用。

2、减少诱发因素: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吸烟、打电话、吃小零食;提前或退后一些打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项目,如留取检验标本、注射、处理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等;暂不安排这类患者参加竞争性的工娱疗活动;不与患者争执等。

3、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明确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设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的暴力意图;告知患者觉得无法自控如何求助等。

4、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保证药物的供给;把患者可能的暴力倾向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医疗处理。

(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1、寻求帮助: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出现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员帮助,以便能尽快控制场面。

2、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维持周围环境的安全与安静。

3、解除武装:以坚定、冷静的语气告诉患者,将危险物品放在一旁,然后将其移开,同时向患者解释此物品是暂时保管,以后归还,以取得病人信任;如语言劝说无效,一组人员转移病人注意力,另一组人员趁其不备快速夺取危险物品。

4、转移病人:将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减少外界干扰。

5、身体保护:患者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时,可采用保护性约束方式协助患者控制自己。

保护过程中需告知其约束的目的、陪伴在旁与其谈话,以降低其焦虑。

6、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如氟哌啶醇,地西泮(安定)等肌注来控制患者的情绪,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反应.。

医院护士如何有效处理暴力行为的教程

医院护士如何有效处理暴力行为的教程

医院护士如何有效处理暴力行为的教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医院护士面临越来越多的暴力行为威胁。

为了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护士们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暴力行为。

本文将为医院护士提供一些应对暴力行为的实用技巧和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有效的沟通是预防和处理暴力行为的关键。

护士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积极的互动,包括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解释医疗程序。

通过与他人保持积极,尊重和关怀的沟通,护士能够降低冲突的发生和升级的风险。

二、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医院护士应该时刻保持高度警觉,意识到暴力行为可能会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学习身体语言和情绪管理技巧,以及了解可能引发暴力行为的迹象。

三、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医院应该为护士提供全面的暴力行为处理培训和指导,以增强他们的技能和自信。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暴力行为、如何适应暴力行为、应对恶劣环境的策略等。

此外,医院还可以定期模拟暴力情境,让护士们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实际演练,以增强应对能力。

四、建立报警机制和安全规范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报警机制和安全规范,确保护士在遇到暴力行为时能够及时报警求助。

这些报警设备应该方便易用,同时与警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以便能够快速响应。

五、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可以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来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的不满和冲动行为的发生。

定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提供适当的解释和关怀,以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六、采取适当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医院护士应该学会通过风险评估来判断患者或家属是否有可能表现出暴力行为。

在评估结果显示存在潜在风险时,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加护理人员的陪同,安排安全人员进行监护等。

七、合理利用法律和制度保护护士应当了解自身的权益和法律保护,合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面临暴力行为时,护士可以及时报案,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和保护医疗环境的安全。

总结: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医院护士频繁面对各种暴力行为的威胁。

医院护士如何有效处理暴力行为的教程

医院护士如何有效处理暴力行为的教程

医院护士如何有效处理暴力行为的教程在医院工作的护士经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其中之一就是处理暴力行为。

患者或他们的家属可能因为焦虑、恐惧或其他情绪问题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因此,对于医院护士而言,学会有效处理暴力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些帮助护士处理暴力行为的实用指南。

一、保持冷静与沟通遇到患者或家属的暴力行为时,护士首先需要做到保持冷静。

护士要明白,暴力行为通常是出于情绪的冲动,因此争吵或加入争执只会加剧情况。

相反,护士应该以平和的态度与暴力行为者进行沟通,试图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

在沟通时,护士需要选择合适的语气和措辞,避免激怒对方。

护士可以倾听对方的诉求,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当前医疗状况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有效的沟通,护士能够减少紧张和冲突,从而更好地应对暴力行为。

二、寻求支持与合作在遇到暴力行为时,医院的工作人员要保持团结与合作。

护士可以随时寻求其他工作人员的支持,确保自己的安全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有其他护士或医生在场,他们可以提供帮助,共同努力缓解紧张局势。

同时,护士还可以与医院的安全人员合作,在必要时立即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干预。

安全人员通常接受了专门的培训,能够有效地处理危险情况,并确保医院的秩序和安全。

三、保持个人安全在处理暴力行为时,护士需要时刻保持个人安全。

护士应该遵循医院的安全政策和程序,并熟悉紧急按钮、报警装置等紧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当暴力行为升级时,护士可以立即寻求帮助并触发报警系统。

此外,护士还应该学会一些自卫技巧,例如如何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暴力行为者的攻击等。

保持警惕,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可以帮助护士提前预防可能的危险。

四、记录与反思对于每起暴力事件,护士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

记录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事件经过和处理方式等。

这些记录是日后处理和追踪暴力事件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分析和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此外,在处理完暴力事件后,护士也应该进行反思。

暴力行为护理常规

暴力行为护理常规

一、暴力行为护理常规(含预防和处理)
(一)观察要点
1.征兆行为: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目露凶光、下颚紧绷、呼吸
增快、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

2.语言方面:威胁他人,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妄想性言语。

3.情感方面:愤怒、敌意、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情感不稳定。

(二)预防措施
1.做好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加强巡视,掌握病情动态变化,交接班。

2.加强护患沟通,尽量满足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平静低沉的声
音、简短的词句与患者交流,保持足够的交往距离,力求消除患者暴力的想法。

3.保持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管理好危险物品。

4.及时准确保证药物治疗。

5.给予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如体
育锻炼、听音乐等。

6.协助患者进行行为方式重建,如各种行为治疗和生活技能训练等。

(三)发生时的处理
1.寻求帮助,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集体行动。

2.暴力事件发生后,应尽快疏散其他患者,控制局面,确保患者安全。

3.解除武装,以坚定、冷静的语气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若语言制止无
效,一组人员转移其注意力,另一组趁其不备快速夺下危险物品。

4.当其它措施无效时,遵医嘱予隔离或保护性约束,加强监护与巡视,约束时
按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护理。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处置措施2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处置措施2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一、概念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二、发生暴力行为原因评估1.精神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最高。

这主要是和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状态、冲动和意识障碍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中认真评估和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和精神状态,对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非常重要。

2.心理因素:个体在早期心理发育过程中,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或性格形成期处于暴力环境容易采取暴力应对方式。

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暴力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的,内在学习是实行暴力行为时的自我强化;外在学习是对角色榜样的模仿,如父母、同伴、娱乐界偶像等。

此外,特殊的处境、某些功能性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的人有暴力倾向。

3.生理因素:智力低下、内分泌失调、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改变、疾病、药物、脑外伤等。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是导致暴力行为的因素。

如对成员、同辈、媒体或周围人们不良行为方式的模仿会增加暴力倾向,尤其是从暴力行为中获益之前后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炎热、拥挤、嘈杂、冲突、缺乏交流也可引发暴力行为、精神科病人如果在病房聚集一起、过分拥挤、处于被动、封闭式管理、天气炎热等环境因素中时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

三、暴力行为发生征兆评估1. 行为评估:早期兴奋行为,如不能静坐、来回起动、击打物体、握拳、下颌或面部肌肉紧张;一些具有暗示性的语言,包括对真实或想像的人和事进行威胁,或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较大并具有强迫性等,护士要警惕病人兴奋激动表现,加强防范,尽可能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

2. 情感评估:随着暴力倾向的增加,病人情感的光奋也逐步升级。

精神科暴力冲突应急预案

精神科暴力冲突应急预案

为保障精神科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应对精神科暴力冲突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精神科病房内发生的各类暴力冲突事件。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主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成立应急小组,由精神科医护人员、安保人员、心理治疗师等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三、预警与预防1. 加强患者入院评估,重点关注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定期开展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对暴力冲突的能力。

3. 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消除潜在暴力因素。

4. 加强病房安全管理,确保患者活动区域安全。

四、应急响应1. 发现暴力冲突迹象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暴力行为进行制止,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3. 将患者带离暴力现场,隔离观察,防止暴力行为扩散。

4. 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

5. 保护现场,收集证据,为后续调查提供依据。

五、善后处理1. 对暴力冲突事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2. 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包括责任追究、培训改进等。

3.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

4. 向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事件处理情况。

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具体措施如下:1. 当发现患者有暴力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同时通知安保人员。

2. 将患者安置于监护室内,检查室内环境,清除危险物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

3. 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心理状况。

4. 查找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

5. 发现患者自伤、伤人、毁物等暴力行为时,应立即予以制止,制止时要注意避免激惹患者。

呼叫同事协助,将患者安置于监护室暂时隔离,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同时通知医生处理。

防止老人发生暴力行为预案(养老院版)

防止老人发生暴力行为预案(养老院版)

防止老人发生暴力行为预案
一、防范措施:
理人员勤巡视房间,对情绪和活动异常老年人要多观察,并做好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
向上级领导报告。

动与老年人沟通,了解老年人的诉求,满足其合理的要求。

解老年人的病情及心理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暴力行为倾向。

稳定老年人的情绪,
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做好记录。

二、应急处置
1.如遇老年人发生暴力行为,在场工作人员应尽力及早制止,及时上报相关领导,追查原因及诱因,视情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单间隔离或专人看护或适当约束等。

2.通知医生诊治,遵医嘱用药,或根据具体情况通知家属,要求转院或出院。

3.自伤或伤及他人身体及性命,毁坏公物,攻击性行为突出,造成严重后果
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注意保护现场,协助公安机关处理。

3、处置流程
在场工作人员应尽力及早制止并及时上报科区主任、护士长和主
管领导
护理部主任、护士长认真追查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
措施
通知医生诊治、遵医嘱用药,或根据具体情况通知老年人和家属转院或
出院
造成严重后果的,注意保护现场,根据院领导指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协助公安机关处理。

患者暴力攻击防范处置操作规程

患者暴力攻击防范处置操作规程

患者暴力攻击防范处置规程1.目的精神障碍患者在精神症状及各种因素影响下,可能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给患者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性影响,因此平时工作中应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及终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2.标准2.1认真做好暴力风险评估工作。

护士长及当班护士要评估患者暴力风险程度,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明显标识。

2.2掌握病情,安置患者。

对有高风险患者安置到一级病室,严格床头交接班,24小时有护士重点看护,限制患者活动范围,保证患者活动在护士视线范围之内。

2.3识别精神症状或躯体疾患,了解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指导。

2.4主动沟通,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接触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惹患者。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提供希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感,明确告知暴力行为造成的后果。

2.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控制暴力行为。

及时发现暴力行为的先兆,将患者与其他患者隔离开,避免相互影响。

当有暴力行为发生时,护士要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评估环境,疏散围观患者,移除危险物品,有效运用精神科暴力管理技能与技巧(缓和激化、脱身法、控制与约束法)处理患者的暴力行为。

2.6每日进行常规安全检查,保证环境安全。

2.7积极与主管医生沟通,尽快控制精神症状,降低患者暴力风险。

2.8加强住院患者的组织管理,安排丰富的工娱活动,充实患者住院生活,使其旺盛的精力达到应有的宣泄,转移分散其冲动意图。

3.定义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是指精神障碍患者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破坏某一物体的攻击行为。

暴力攻击行为有语言暴力、肢体暴力、精神暴力三种。

4.指南《精神科暴力管理技能与技巧》5.流程患者暴力行为处理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器质性障碍,药物依赖等 常见。
3
一、护理评估
(一)危险因素的评估:
1.精神症状: 幻觉(命令性幻听) 妄想(被害妄想) 躁狂状态 意识障碍
4
一、护理评估
(一)危险因素的评估:
2.心理学特征: ? 心理发展:情感剥夺、暴力环境 ? 性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情
绪不稳定、易产生挫折感;缺乏自信自尊 、人际交往差
性语言 情感 愤怒、敌意、异常焦虑、异常欣快、缺乏;
记忆力损坏;无力改变自身现状
8
二、护理诊断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针对他人
9
三、护理措施
(一)预防措施 :
?注意交流技巧 ?监督服用药物 ?加强环境管理 ?开展健康教育(认知、行为)
10
三、护理措施
(二)发生时处理措施:
? 寻求帮助 ? 控制场面 ? 解除武装 ? 隔离与约束 ? 身体保护 ? 药物治疗
11
三、护理措施
(三)行为重建:
? 评估靶行为与激发情境的关系; ? 寻找强化联系的突破点; ? 建立新的行为方式; ? 评价疗效
12
预防暴力行为 的护理措施
XX病区
XX
预防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
?暴力行为的概述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 (三)护理措施
2
预防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
? 暴力行为(violence):直接伤害另一 人的躯体或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攻击 行为,如伤人毁物。
? 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高! ? 分裂症,躁狂症,人格障碍,
5
一、护理评估
(一)危险因素的评估:
3.诱因:环境等 4.人口学特征:
年龄、性别、婚姻状态、 工作、暴力史
6
(二)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行为评估 ?情感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7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内容*
先兆 不安的来回走动;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绷紧; 行为 呼吸增快,突然停下来 语言 威胁性言语;大声喧哗;强迫他人注意;妄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