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
乙醛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
乙醛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1.采样方法1.1采样容器:使用清洁干燥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容量至少为50毫升。
1.2 采样体积:根据需要,将适当的乙醛气体样品通过采样袋或注射器收集到采样容器中。
1.3采样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乙醛生产、使用或储存区域进行采样。
1.4 采样频率:根据实际需要,可按照固定时间间隔或固定体积进行采样。
2.样品前处理2.1 样品运输:将采样容器妥善包装,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泄漏或污染。
2.2 样品储存:将采样容器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3 样品处理:在测定前,将采样容器中的气体样品通过惰性气体(如氮气)推出,并导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3.仪器校准3.1色谱柱: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如硅胶、聚乙二醇等),根据乙醛的沸点选择合适的柱温。
3.2 检测器:使用FI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ECD(电子捕获检测器)等合适的检测器。
3.3 标准物质:使用已知浓度的乙醛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
4.定量方法4.1 峰面积法:通过测量乙醛峰的峰面积,并使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
4.2 外标法:将乙醛样品处理后,与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一起进样,根据峰的对比进行定量。
5.定性方法5.1保留时间:通过比较已知标准物质和样品的保留时间来进行定性。
5.2 谱图解析:根据乙醛的特定波峰和波谷进行定性分析。
可参考相关的光谱图库进行解析。
6.谱图解析通过观察乙醛的色谱图,可以观察到乙醛的特定峰形和保留时间。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识别,可以确认乙醛的存在。
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其他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如烃类、酮类等,这些物质的峰形和乙醛不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乙醛的存在。
7 结果报告(这部分可能因实际需求而不同)7.1结果展示:将乙醛的测定结果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包括峰面积、保留时间、定量结果等。
7.2结果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对乙醛的浓度、纯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和结论。
7.3结果应用:根据测定结果,为生产、使用或储存乙醛的企业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分析方法一、引言
热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和分析各种有机物及其他物质。
它可以测定水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
近年来,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水质控制、食品安全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二、原料准备
1、水样:采用干净水样,其中苯含量约为0.5~1.5μg/l,甲苯含量约为1.2~3.0μg/l,二甲苯含量约为0.8~2.4μg/l,硝基苯含量约为0.8~2.0μg/l。
2、采样器:采样器应使用液体冷冻采样器 (Inertloop TM、Gasprotector TM)。
3、检测器:采用极谱检测器,使用硅油加热器加热并且确保温度的稳定。
4、柱管:苯、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需要采用限制柱管,柱管以石蜡为载体,它包含硅油、塑料、烃类和其他成分,其中硅油有助于将混合极性分子在柱管中分离。
三、实验步骤
1、采样:将水样放入液体冷冻采样器中,然后稳定温度,用调节器控制水样的流量,并将水样混合在柱管中。
2、标定:将苯、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样品里,以便进行定标。
3、分析:使用热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的含量,检测结果将用曲线图的形式显示出来。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
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气
相色谱分析中,定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定量方法。
下面将介绍气相色谱的几种常见的定量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内标法。
内标法是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通过内标物质与待测成分的响应因子相等来进行定量分析。
内标法可以减少仪器的误差,提高定量的准确性。
内标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其次,外标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定量方法。
外标法是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来进行定
量分析,首先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外标溶液,然后测定它们的峰面积或峰高,绘制标准曲线,最后根据待测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在标准曲线上进行定量分析。
外标法适用于对待测成分浓度较高的样品,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另外,面积归一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方法。
面积归一法是通过将待测成分的
峰面积与内标物质的峰面积进行比较来进行定量分析。
面积归一法适用于待测成分浓度相对较低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除了上述常见的定量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定量方法,如标准加入法、内标
比法等。
这些定量方法在特定的分析场合下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内标法、外标法、面积归一法等几种
常见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样品类型和分析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为您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定量方法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
1
色谱法定量的依据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检测器的响应 信号(色谱峰的峰面积或峰高)与进入检 测器组分的量成正比。
即:mi = fi Ai 或 mi = fi hi 式中:mi-组分的量 fi-比例常数 这就是色谱法定量的依据。
2
1 . 峰面积 A 的测量方法
(1)峰高 h 乘半峰宽 y1/2 法
内标法待测组分含量计算式如下(由前可推得):
ωi =
ms f ' iAi f ' sAs 100
m样品
(各符号意义同上)
内标法中常以内标物为基准,即:f 's = 1 , 也可用峰高代替峰面积,做法同上。
12
D. 注意事项
a. 内标物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b. 加入的内标物量与试样中待测组分量相
b. 外标法也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分析,操作 简便,计算简单,但分析结果准确性取决 于操作条件的稳定性和进样的重现性。
❖ mi、ms用质量单位时,f 'w称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 mi、ms用摩尔为单位时,f 'M称相对摩尔校正因子 ❖ 注意:应用中一般地略去“相对”两字,但是意义
要明确;校正因子可以查文献,也常实际测定。
7
质量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
• 准确称取一定量待测组分的纯物质和标准物 质的纯物质混和后,取一定量(在检测器的 线性范围内)在实验条件下注入色谱仪,出 峰后分别测出两者峰面积,由前式可求得校 正因子。
(5)自动积分法 • 将记录仪与自动积分仪连接,可直接准确、快
速地测出峰的面积。 (6)以峰高代替峰面积定量法 • 当各种实验条件严格保持不变时,一定进样范
围内色谱峰的半峰宽不变,即可用峰高代替峰 面积定量,特别对于狭窄的峰,较面积定量法 更为准确。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测定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可以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基于样品分离和检测原理的分析技术。
在这种方法中,气体样品首先被进样器注入到气相色谱仪中。
然后,样品被分离成不同的组分,每个组分以不同的速度通过色谱柱。
对于测定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步骤:
1. 准备色谱柱:选择适合分离目标化合物的色谱柱,如毛细管柱或填充柱。
2. 样品进样:将待测气体样品通过进样器引入气相色谱仪,通常是通过注射器或者气体采样袋。
3. 色谱分离:样品在色谱柱中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分离的效果受到色谱柱的选择和操作条件的影响。
4. 检测器检测:通过相应的检测器对分离的组分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红外检测器(IR),热导检测器(TCD)等。
5. 数据分析:根据检测器的输出信号,对各个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和识别。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气相色谱方法参数和分析条件会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分析之前,最好参考专业的分析方法、标准或者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总的来说,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体分析的可靠技术,适用于测定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目标组分。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氯苯的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氯苯的方法氯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工业和化学制品中。
它具有挥发性和易挥发性的特性,能够释放出有毒烟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开发一种高效、准确的测定氯苯含量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氯苯的方法。
一. 实验原理1.气相色谱(GC)技术气相色谱(GC)是一种基于分离原理的分析技术。
该技术利用气体作载体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在GC分析中,混合物经加热后,被送入一根长的分离柱,该柱内填充有吸附剂或不同类型的分离柱。
根据各组分相对亲和力的强弱,它们将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柱,并被吸附在柱内。
然后,这些组分被分离收集并检测。
2.质谱(MS)技术质谱(MS)是一种将离子化化合物分析的技术。
在MS分析中,化合物被离子化后,它们的离子被引导到质谱仪中。
在质谱中,离子通过质量分选,被分离成由离子的质量所组成的谱图。
根据这些离子所形成的特征峰谷,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质量及其结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技术是将GC和MS联用在一起的分析技术。
GC-MS能够同时提供高分辨率的分离和物质的特定分子质量信息,使得该技术能够有效地用于定量分析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二. 实验步骤及方法1. 样品处理取一定量溶液样品并通过吸附管进行处理。
使用吸附管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
使用吸附剂通常是一个附着在固定相上的材料,而固定相是一种能够吸附和保留化合物的粉末。
样品在吸附管中通过一定的时间,以便吸附剂能够去除干扰物。
2. GC-MS分析将经处理后的样品通过GC-MS进行分析。
在GC-MS分析过程中,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将样品分离并排列成GC图谱。
然后通过MS技术检测GC图谱,并用计算机生成结果。
3. 数据处理将通过GC-MS获得的分析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可以通过各种数学工具,例如标准曲线和统计分析。
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工具可有效地分析并确定样品中的组分。
三. 实验结果本方法能够检测到氯苯,混杂物的干扰对结果影响较小。
气相色谱法―内标法(精)
气相色谱法—内标法一、什么叫内标法? 怎样选择内标物?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谁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台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此时,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台物作内标,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而不必遵循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二、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的比值?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渗漏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检测器非线性等。
气相色谱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 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
性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定量测定样品中特定化合物的含量。
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步骤如下:
1.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包括样品提取、浓缩、清洁等步骤。
2. 样品注射: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以定量的方式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注射器是气相色谱的关键组件之一,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注射方式完成。
3. 色谱柱:将样品注入色谱柱中,色谱柱是分离化合物的关键组件。
常用的色谱柱有毛细管柱和填充柱两种。
4. 气相载气流动:将气相载气通过色谱柱,推动样品组分在柱中分离。
常用的气相载气有氮气、氢气和氦气等。
5. 检测器检测:在样品组分分离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质谱检测器(MS)等。
6. 数据处理:根据检测器输出的信号,通过色谱仪上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结果计算和分析,得到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时,需要有适当的标
准品进行校准和定量。
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法是常用的定量方法。
总结起来,气相色谱含量测定通过样品预处理、注射、柱分离、气相载气流动、检测器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特定化合物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基本参数测定及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化后各试样组分在色谱柱中 气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使组分在两相中进 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固定相对组分的吸附和溶解 能力不同,造成各组分的流动速度不一样,经过一定 长度的柱子后,达到彼此分离,相继流出色谱柱,进 入检测器,记录仪将检测信号绘制出谱图,据此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
SG =
u2FCAi u1mg
(m),u1为记录仪走纸速率(cm/分), Fc为柱后流速(ml/分),Ai为组分的色谱峰面积(cm2),mg为进入检 测器的样品量(mg)
3.定量测定(归一法)
用微量注射器吸取0.5ul的苯和环己烷的混合样品,由进样口收速注入, 按下秒表,分别记下各峰的流出时间tR1和tR2,求得tR1’和tR2’ ; 再分别吸取 0.20ul纯样品(纯苯,纯环己烷,测得tR苯 ,tR’,tR环 和tR’ 环,根据测定的保 留值进行定性,即确定混合样品中对应的色谱峰,同时确定测量处混合样 品中各组分的峰面积值,查出各种样品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fi . 根据下式 计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tR’ = tR-tM
VR’= tR’ Fc
b.半峰宽和理论塔板数
在记录纸走速一定时,进一定量的苯,用尺子量出峰高h,并测量峰 高一半处的峰宽值,即半峰宽△1/2,通过下式得到理论踏板数n:
n = 5.54(tR/ △1/2)2 C.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
热导池检测器是浓度型检测器,可以将实验得到的各项带入下式:
不可以调的太大,否则容易烧坏钨丝。 5.半小时后开启记录仪,衰减器置于1/1位置,调节平衡和调零电位器,使
记录仪针在零点附近,待基线走稳后进样。 6.进样前进一步检查温度是否在所需控制的温度点上。 7.仪器使用完后应将各种开关复位,将恒温室门打开,让其冷却,再关总
气相色谱仪的测定原理
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技术,其原理是将混合物分离成单独的化合物,然后通过检测这些化合物的相对浓度来确定它们的含量。
气相色谱仪的原理是将混合物分离成单独的化合物,然后通过检测这些化合物的相对浓度来确定它们的含量。
这种技术是通过将混合物注入到柱子中来实现的,柱子中填充了一种称为固定相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与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它们分离开来。
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步骤:
1. 样品的制备:首先将需要分析的混合物制备成气态样品,通常需要将样品加热,使其变成气态。
2. 样品的注入:将气态样品注入到气相色谱仪的柱子中。
3. 分离:柱子中填充了一种固定相材料,当气态样品通过柱子时,会与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混合物分离成单独的化合物。
4. 检测:分离后的化合物通过柱子后,会进入到检测器中,检测器会测量每种化合物的相对浓度。
5. 数据分析:通过比较每种化合物的相对浓度,可以确定混合物中每种化合物的含量。
详细工作原理:
1. 柱子的选择:柱子的选择对气相色谱仪的分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柱子材料和填充物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分离。
2. 检测器的选择:检测器的选择也会影响气相色谱仪的分析效果,不同的检测器可以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3. 样品的预处理:在进行气相色谱仪分析前,有时需要对样品进行一些预处理,例如提取、浓缩、净化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分离和分析。
气相色谱实验—内标法测定正丁醇的含量
气相色谱实验(2)内标法测定正丁醇的含量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毛细管色谱柱操作要点;2.学习启动、调试气相色谱仪的主要步骤和方法;3. 学习归一化法和内标法测定组分含量;4. 了解内标法的定量原理以及选择内标物的原则。
预习要点:1.毛细管色谱柱的特点;2.归一化法、内标法及校正因子;实验原理: 对于试样中少量杂质的测定,或测定试样中某些组分时,可采用内标法定量,用内标法测定时,需在试样中加入一种物质作内标,而内标物质应符合下列条件:1、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物质2、峰的位置位于被测组分附近3、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于被测组分相近4、加入的量于被测组分相近选择适宜的物质作为欲测组分的参比物,定量加到样品中去依据欲测组分和参比物在检测器上的响应值(峰面积或峰高)之比和参比物加入的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参比物又称内标物。
内标物应是原样品中不存在的纯物质,该物质的性质应尽可能与欲测组分相近,不与被测样品起化学反应,同时要能完全溶于被测样品中。
内标物的峰应尽可能接近欲测组分的峰,或位于几个欲测组分的峰中间,但必须与样品中的所有峰不重叠,既完全分开。
内标物的量应与欲测组分相近。
当试样中有的组分不出峰,或有的峰难以定性,或只要求测定试样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时,可用此法定量。
分析时先将试样准确称重,再加入适量的内标物准确称量,混合均匀后即可取样进行色谱分析,出峰后分别测得内标物与欲测组分的峰面积,并按下式计算欲测组分的含量:%i W =%100 Wf A W f A S S S i i (1) 式中:W i %------欲测组分的百分含量;A i 、A s ------分别为欲测组分及内标物的峰面积;f i 、 f s ------分别为欲测组分及内标物的重量校正因子;W S 、W----分别为内标物及试样质量;校正因子可查手册或通过实验测定。
在内标标准曲线法中,一般都加入相同的内标物量,标准溶液和被测试样也都取固定量,因此f i m s /f S m为一常数,则式(3-21-2)可简为作标准曲线时,先将被测组分的纯物质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取固定量的标准溶液和内标物,混合后进样,绘出色谱图,用峰高乘半峰宽求出其峰面积。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实验十气相色谱归一化定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要点2、了解气相色谱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3、进一步熟练掌握根据保留值,用已知物对照定性的分析方法4、掌握用归一化法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峰面积百分比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等。
峰面积百分比法适用于分析响应因子十分接近的组分的含量,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均出峰。
归一化法定量准确,但它不仅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均出峰,而且要求具备所有组分的标准品,以便于测定校正因子。
内标法是精密度最高的色谱定量方法,但要选择一个或几个合适的内标物并不总是易事,而且在分析样品前必须将内标物加入样品中。
外标法简便易行,定量精密度相对较低,而且对操作条件的重现性要求较严。
本实验采用归一化法。
定量分析的依据:被测组分的质量与其色谱峰面积成正比。
即峰面积A的测量:;f i为比例常数,是定量校正因子,一般色谱手册中提供有许多物质的相对校正因子,可直接使用。
定量分析的步骤:第一步,先进行定性分析:化合物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一确定的保留值,故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对已知样品和待测试样进行色谱分析,分别测量各组分峰的保留值,若某组分峰与已知样品相同,则可认为二者是同一物质。
从而确定各个色谱峰代表的组分。
第二步,归一化法测定含量:若试样中含有n个组分,且各组分均能洗出色谱峰,则其中某个组分i的质量分数为W i可按照下式计算: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无关,操作条件对结果影响较小;缺点是试样中所有组分必须全部出峰,某些不需要定量的组分也要测出其校正因子和峰面积。
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GC-9790气相色谱仪(温岭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FID;毛细管柱,微量进样器2、试剂:己烷,庚烷,辛烷,壬烷四、实验步骤1、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流程(1)开启:a、开启载气N2钢瓶的阀门;b、将气体净化器打到“开”的位置;c、打开色谱仪的电源;d、打开色谱工作站;(2)实验条件如下:柱温100℃,汽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80℃;N2流速:45mL/min;H2 40mL/min;空气:450mL/min;纸速:10cm/min(3)待检测器FID温度达到的时候,开启H2钢瓶的阀门及打开空气源的电源,点燃FID;(4)运行程序一次并用丙酮进样清洗色谱柱;(5)进样,运行;(6)结束时,再用丙酮进样清洗色谱柱,设置程序。
《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0521气相色谱法
052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系采用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物质或其衍生物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各组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气相色谱仪,由载气源、进样部分、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进样部分、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温度均应根据分析要求适当设定。
(1)载气源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氦、氮和氢可用作载气,可由高压钢瓶或高纯度气体发生器提供,经过适当的减压装置,以一定的流速经过进样器和色谱柱;根据供试品的性质和检测器种类选择载气,除另有规定外,常用载气为氮气。
(2)进样部分进样方式一般可采用溶液直接进样、自动进样或顶空迸样。
溶液直接进样采用微量注射器、微量进样阀或有分流装置的气化室进样;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或自动进样时,进样口温度应高于柱温30~50℃;进样量一般不超过数微升;柱径越细,进样量应越少,采用毛细管柱时,一般应分流以免过载。
顶空进样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供试品中挥发性组分的分离和测定。
将固态或液态的供试品制成供试液后,置于密闭小瓶中,在恒温控制的加热室中加热至供试品中挥发性组分在液态和气态达到平衡后,由进样器自动吸取一定体积的顶空气注入色谱柱中。
(3)色谱柱色谱柱为填充柱或毛细管柱。
填充柱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玻璃,内径为2~4mm,柱长为2~4m,内装吸附剂、高分子多孔小球或涂渍固定液的载体,粒径为0.18~0.25mm、0.15~0.18mm或0.125~0.15mm。
常用载体为经酸洗并硅烷化处理的硅藻土或高分子多孔小球,常用固定液有甲基聚硅氧烷、聚乙二醇等。
毛细管柱的材质为玻璃或石英,内壁或载体经涂渍或交联固定液,内径一般为0.25mm、0.32mm或0.53mm,柱长5~60m,固定液膜厚0.1~5.0μm,常用的固定液有甲基聚硅氧烷、不同比例组成的苯基甲基聚硅氧烷、聚乙二醇等。
气相色谱定性和色谱柱效的测定
农药残留检测
色谱柱效的测定对于检测食品中的 农药残留至关重要,可以提高检测 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确保食品中农 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营养成分分析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色谱柱效的测 定也用于营养成分的分析,如脂肪、 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以评估食品的 营养价值。
实际应用中气相色谱定性与色谱柱效的结合使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性分析与色谱柱效的相互影响
定性分析结果影响色谱柱效评估
通过对比不同色谱柱在相同条件下的定性分析结果,可以评估色谱柱效的优劣。
色谱柱效的提高有助于改进定性分析
不断改进色谱柱的填料和制备技术,可以提高色谱柱效,从而改进定性分析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色谱柱效的方法与技巧
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根据待测物的性质选择合 适的固定相,是提高色谱 柱效的关键。
定性分析与色谱柱效的关联
定性分析依赖于色谱柱效
色谱柱效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因为只有高 效的色谱柱才能确保样品中的各组分得到有效的分离,从而 准确地进行定性分析。
色谱柱效与定性分析的分辨率
分辨率是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效的色谱柱能提高分 辨率,使样品中的组分更好地分离,便于定性分析。
控制操作条件
如温度、流量和进样量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色谱柱 效,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维护色谱柱
定期清洗和再生色谱柱, 可以保持其高效性能,延 长使用寿命。
04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空气质量检测
土壤和沉积物分析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可以用于检测空气 中的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如苯、 甲苯、二甲苯等,以评估空气质量状 况。
质谱定性
气相色谱法测定标准程序
气相色谱法测定标准程序1.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标准程序,规范检验操作。
2.范围:适用于所有需用气相色谱仪进行的检验操作。
3.职责:检验人员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仪器的组成:本仪器主要有氮气瓶、氢气瓶、空气瓶、净化器、进样器、气相色谱柱、FID检测器、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5.气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按国家技术监督局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的要求作定期检定。
6.仪器的使用6.1样品的处理:气相色谱法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399℃。
样品是液体时,可直接进样,但太浓时,应用互溶的溶剂稀释样品到合适的浓度,或者采用较小的初始样品量,太稀时,应增加分析样品的进样体积,或者浓缩样品;样品是固体时,可先选用适当的溶剂使之溶解。
6.2开机6.2.1首先逆时针打开氮气钢瓶总阀门,调节分门压力为0.4~0.6Mpa。
6.2.2检查好220V交流电源,确认无误后,即可。
打开气相色谱仪的电源开关,当屏幕上显示出气相色谱仪型号后,表示自检通过,即可设柱箱温度:按“柱箱”、“初始温度”、输入数字后再按“键入”;设进样口温度:按“进样器”、输入数字后再按“键入”;设检测器温度:按“检测器”输入数字后再按“键入”;如需程序升温,按“程序”、“初始温度”、输入数字后再按“键入”,“初始时间”输入数字后再按“键入”“升温速率”输入数字后再按“键入”“终止温度”输入数字后再按“键入”“终止时间”输入数字后再按“键入”。
按“起始”键各温控对象开始升温。
6.2.3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打开空气瓶开关阀,调节压力调节阀使压力表压力指示在0.3~0.5Mpa。
打开氢气瓶开关阀,压力在0.3~0.4Mpa,稳定后,打开总流量调解阀,旋至4.0,用点火器点火:为方便点火,可将总流量调大,然后点火,待点着火后再慢慢地把总流量调回分析所需的流量值,准备灯亮后,即可测定。
6.2.4 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的操作6.2.4.1打开工作站开关和计算机开关,在计算机上打开在线色谱工作站。
气相色谱法甲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甲醇的测定一、样品采集和保存1. 采样容器:使用清洁干燥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容量至少为50ml。
2. 采样位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如酒厂、发酵工厂等。
3. 采样方法:将样品直接倒入采样容器中,并加盖密封。
4. 样品保存:将采样容器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二、样品前处理1. 样品过滤: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样品,去除杂质。
2. 样品浓缩:将过滤后的样品用氮气吹干,再用甲醇定容至10ml。
3. 样品转移:将浓缩后的样品用微量进样针进行进样。
三、色谱柱选择1. 极性色谱柱:选用极性硅胶柱或聚酰亚胺柱,以适应甲醇与其他物质的分离。
2. 非极性色谱柱:选用非极性硅胶柱或聚甲基硅氧烷柱,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四、检测器选择1.FID检测器:甲醇的响应值高,FID检测器适用于甲醇含量的定量分析。
2.ECD检测器:适用于检测含有电子捕获基团的物质,如有机氯农药等。
五、载气选择1. 氮气:适用于大多数有机物的分析,流速稳定,成本低。
2. 氢气:适用于含氧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的分析,流速较难控制。
3. 氦气:惰性气体,可用于保护色谱柱和检测器,流速较难控制。
六、温度控制1. 进样口温度:通常设置为250℃,以使样品完全汽化。
2. 色谱柱温度:根据所使用的色谱柱类型和样品性质设置,一般采用程序升温方式。
初始温度可设为40℃,然后以每分钟1℃的速度升温至150℃。
3. 检测器温度:通常设置为250℃或略高于进样口温度,以保持检测器的灵敏度。
七、定量方法1. 内标法:加入已知量的内标物,通过比较内标物和甲醇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
2. 外标法: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作为外标,通过比较待测样品和标准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
3. 峰面积法:通过测量甲醇峰的面积,根据标准曲线进行定量。
4. 峰高法:通过测量甲醇峰的高度,根据标准曲线进行定量。
八、干扰因素排查1. 样品基质:对于复杂的样品基质,如酒类、饮料等,可能会对甲醇的测定产生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
1.打开氢气,氧气,氮气,调节出口压力及色谱仪各路气体压力;
2.打开主机电源;
3.设置合适的工作温度,按确认键开始升温;
4.打开电脑,进入色谱工作站系统,进入基线显示状态;
5.温度升到预定值后,设置合适的桥流电压;
6.用点火器对准氢焰,听到啪的一声,点火成功;
7.此时氢焰和桥流的输出基线有波动;
8.当基线稳定时,选择标样采集,打开标样气瓶,用注射器取适量
标准气体,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进样孔内,推入标准气体,待检测完毕后再测定一次标样,取两次平均值保存;
9.选择样品测定,输入相关样品参数,点击样品测试,用注射器取
适量的待测气体,将待测气体推入仪器中,检测样品相关气体含量,记录数值.
注意事项:
1.每次开机前,需要检查气路系统地密封性能,以防止漏气;2.仪器工作时应将检查器机箱盖板盖好,否则烧毁元器件;3.仪器电源要有良好的接地线;
4.仪器长期放置不用时要保持仪器定期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