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 精美课件(统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c80e52cfc789eb162dc844.png)
这三段话共同的表达特点是什么?
这三段话都是通过烘托、渲染的方法 来表达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试着运用 烘托、渲染的表达方法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第2课时
乡村美景图
欣赏了这几组乡村画面,你 有怎样的感受?
乡村四月
四月是什么季节? 农历四月是春末夏初的季节,正
是农忙季节。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 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奶牛挤奶、 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把 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运用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 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
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 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 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我会积累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说一说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这段话描写了印度的泰姬陵纯白的奇迹 之美,作者季羡林只描写了一种纯白色就表 达出对印度泰姬陵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这是朱自清写的《绿》中的一段话。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 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 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 浓了。
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 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
动态描写
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生动地写出了小艇在水 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 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公开课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2f1fb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8.png)
交流平台
说一说:本单元课文中哪 些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单元的课文运用静态描写 和动态描写,展示了世界各地丰 富多彩的美丽画卷。
➢ 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景物 的动态美与静态美。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 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 力,还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表现了古 老水城的静寂。
◇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 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 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通过描写动物安静下来 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 场的静态美。
➢ 选择一个情景,照例句的样子写一写。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选取情景后,联系生活想一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 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 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 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 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 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 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指的是农历四月, 正是初夏时节。
➢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意。
山原:山坡田野。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刚刚。 了:结束。
➢交流诗意。
诗意: 郁郁葱葱的树木遍布山野,水光映 照着天光,河川一片洁白。在杜鹃的声声 啼叫中,细密的雨丝像烟雾一样弥漫。乡 村的四月很少有清闲的人,才结束了养蚕 种桑等工作,又去田里插秧了。
• 这个情景里有哪些景物? • 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 在写这个情景时,应该重点突出静态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课件PPT(完整版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课件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2c64740740be1e650e9aa6.png)
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 散场后的静寂。 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语文园地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 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 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 城市的繁忙,把荷兰牧场的动、静之美 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园地
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 静态描写
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 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
意 境
用对比的形式写出了梅雨潭的绿,这种
之 美
“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语文园地
翁卷,字续古,南宋诗人,
擅长作田园诗。工诗,为“永 嘉四灵”之一。有《四岩集》、 《苇碧轩集》等。
语文园地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 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 的蒙蒙细雨中。乡村的四月 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 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语文园地
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 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 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 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
动态描写
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生动地写出了小艇在水 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 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材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dd137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c.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材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成语、俗语、谚语等词汇,提高语文素养;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仿写句子,提升写作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语、俗语、谚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掌握;阅读分析能力的提升。
教学重点:词语积累;句子仿写;课文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讲解成语、俗语、谚语等词汇,让学生进行积累和应用。
3. 语文知识点: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句子仿写,掌握修辞手法。
4. 阅读与欣赏:精选美文进行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习作指导: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重要词汇,标注成语、俗语、谚语等。
2. 语文知识点:展示句子仿写、修辞手法等例题。
3. 阅读与欣赏:列出美文,标注重点内容。
4. 习作指导:列出写作要求,提示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积累五个成语、三个俗语、两个谚语,并解释其含义。
(2)仿写两个句子,运用修辞手法。
(3)阅读一篇美文,进行阅读分析。
(4)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杯弓蛇影、对症下药。
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人心齐泰山移、知足常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课件(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53dcd3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7.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趣味成语、诗词欣赏、阅读理解四个部分。
具体涉及第三单元的词语盘点,对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词语进行巩固;趣味成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成语的用法;诗词欣赏,带领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阅读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能正确运用成语,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的运用,古诗词的理解,阅读理解的技巧。
2. 教学重点:本单元重点词语的掌握,成语的正确运用,古诗词的欣赏,阅读理解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板书工具。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词语,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巩固记忆。
3. 趣味成语: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应用。
4. 诗词欣赏: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词,分析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5. 阅读理解:讲解阅读理解的技巧,通过例题分析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本单元重点词语,标注词性。
2. 趣味成语:列举几个常用成语,注明含义和用法。
3. 诗词欣赏:展示一首古诗词,标注关键词和意境。
4. 阅读理解:列出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重点词语,并造句。
(2)用所学的成语编写一个故事。
(3)阅读一篇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 答案:(1)略。
(2)例:小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从不骄傲,总是虚心向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PPT电子课件(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PPT电子课件(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a1002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6.png)
词句段运用
练一练,学运用
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已经枯黄,可当中却盛开着五 颜六色的野花。树,开始落叶了,可那枯黄的叶子像美丽的 彩蝶从空中飞落下来,慢慢地慢慢地铺成了一条路,踩上去 软绵绵的,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哦,秋天本是黄色的!
日积月累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词句段运用
练一练,学运用
从“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词句段运用
这段话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放学 后校园的热闹非凡。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找规律。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 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语文园地七
第1课时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课件(30张)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课件(30张)](https://img.taocdn.com/s3/m/7ee9a5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f.png)
①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 ,惯 例句的样子写一写。 ②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想一想: ①可以描写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②引导学生确定仿写重点:这三个情景,分别应该侧 重哪一方面来写呢?
“放学后的校园”应重点写出景物的静态美,“群鸟飞过 湖面”“火车进站之后”应重点写出景物的动态美。
群鸟飞过的湖面
鸟儿们轻轻展翅就掠过了平静的 湖面。朝阳开始慢慢从东面水面上升 起,水面上金波荡漾。
火车进站之后
晚上,火车站灯火光辉,一盏盏彩 灯把火车站装扮得漂亮得不能再漂亮了。 不一会儿,传来一阵火车鸣笛声,火车进 站了,随后,一大波人冲出出站口,寻找 着自己的亲人,瞬间人声沸腾。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 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宋]翁 卷
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③〔子规〕杜鹃鸟。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④〔了〕结束。
诗意:
山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 与天光相互辉映。姻雨蒙中,杜鹃声 啼叫,大地片繁华昌盛的景象。四月 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 的事又要去插秧了。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 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曲折的河道中, 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慢慢沉寂,只见月亮的 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 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描写的是埃及金字塔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 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 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 好像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劳了。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 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 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648fac76eeaeaad0f3301d.png)
小结
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 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 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 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 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 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 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 动的乐趣。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 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 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 石。你被裹在一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 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选自季羡林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描绘的是印 度泰姬陵的美丽景象。季羡林在原文中称泰姬陵是“白色 奇迹”“琼楼玉宇”“只应天,上有”,教材中的节选段落 主要抓住大理石进行描写,体现泰姬陵色彩的“白” 。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 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圈里
静
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写一写 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放学后的校园
下课铃一响,同学们都赶紧收拾书包,难以抑制住心中的 喜悦和激动。
瞧,有几位同学趁着这个时候,勾肩搭背地准备去踢足球、 打篮球。可有的同学却不去打球,而是焦急地等着家人的到来, 在门口来来回回地踱方步。爸爸妈妈来时,就像人突然回到了 家一样,情不自禁地扑上去,与父母一起离开。还有的同学则 是自己背着书包,不慌不忙地走回家去。不知不觉我的视线落 在了一个站着不动的同学身上,她站在外面望着夕阳,好像在 想着什么,给人一个思想者的背影的感觉……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 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 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 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 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 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 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 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 “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57694b2cc58bd63186bdc8.png)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 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意
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
境
之 色描写,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
美 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七
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中多处运用静态描 写和动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 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今天我们就 再来探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吧!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词句段运用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示例:刚放学的热闹情景早已消失不见,仿佛还能听 到楼道的说话声,笑声和各种各样的声音,不一会儿,整 个校园是寂静无声,连被秋风吹起的杨树叶的沙沙声都能 听见,操场上空荡荡的杳无人迹。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说说下面的句子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 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交流平台
回忆本单元的课文,想一想,哪些文章里使 用了动态和静态的描写。请你找出这些句子,小 组交流一下吧!
பைடு நூலகம்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 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还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表 现了古老水城的静寂。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秀优质课件部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秀优质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a01e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7.png)
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秀优质课件部编版一、教学内容1. 诗歌:《舟过安仁》分析诗句意境和表达手法体会作者情感2. 讲读:《牧场之国》学习文章篇章结构掌握文章中优美词句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舟过安仁》。
2. 学会分析诗句意境和表达手法。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理解《牧场之国》篇章结构。
4.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诗句意境和表达手法;理解《牧场之国》篇章结构。
2. 教学重点:背诵《舟过安仁》;掌握文章中优美词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山水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新课内容:(1)学习《舟过安仁》a. 朗读诗歌,体会诗节奏和韵律。
b. 分析诗句意境和表达手法。
c. 背诵诗歌,感受作者情感。
(2)学习《牧场之国》a. 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篇章结构。
b. 选取文章中优美词句,进行讲解。
c. 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舟过安仁》作者:杨万里表达手法:寓情于景、对比映衬2. 讲读《牧场之国》作者:未知篇章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舟过安仁》。
(2)分析《舟过安仁》中表达手法,并举例说明。
(3)阅读《牧场之国》,绘制文章思维导图。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本。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诗歌和文章理解程度较高。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色诗歌。
(2)阅读其他描绘自然风光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是诗歌《舟过安仁》表达手法分析,是文章《牧场之国》篇章结构理解,以及作业设计深度和广度。
一、诗歌《舟过安仁》表达手法1. 诗句意象: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新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 教学课件
![新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cc62d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png)
第二十页,共二十九页。
这两组句子都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颜色特点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第一组句子中, 景物都沐浴在金 色的光晖里。
第二组句子中, 景物都闪耀着纯 白的光晖。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两组句子都突出地强调了某 一种颜色。读完句子后,我对这 两处景物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词句段运用
◎ 下面的语句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 景照样子写一写。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 不知看哪处好。
动态描写 写小船行驶时速度很快。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 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 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之 后”重点应写出景物的动态美。
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为什么要这样 写呢?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从喧闹到平静,这是放学后的 校园和白天校园的不同之处。
“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之 后”这两个情景中,“热闹”的 过程是其特点,应该重点写。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放学后的校园 示例:刚放学的热闹情景早已消失不见,仿佛还能听 到楼道里的说话声、笑声和各种各样的声音,不一会儿, 整个校园是寂静无声,连被秋风吹起的杨树叶的沙沙声 都能听见,操场上杳无人迹。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开始写一写吧!
仿写完成后,小组内轮流读一读, 互相评一评。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
◎ 读一读,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 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 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 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 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
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 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 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 呀。——那醉人的绿呀!
【作者简介】 翁卷,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南
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 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多抒写秀 丽山川及真挚友情,崇尚平淡自然的风格, 以白描为主要表现手法;诗风清苦。
【古诗大意】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
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 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 农民都开始忙起农活,没有人闲着;刚刚 结束了采桑养蚕的事,又要插秧了。
语文园地七
❋交流指导
本次交流的内容是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 静态美,从而更好地感受课文中所写景物的 独特魅力。
❋交流展示
《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穿过一座座 形式不同的石桥”“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 倒退”这些语句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 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高大的石 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 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我会写:湖水平静得没有一丝波 纹,如明镜一般。忽然一群鸟从远处 飞来,它们飞得那么低,有几只斜着 身子掠过湖面,尾巴偶尔点了一下湖 水,那小圆晕投放到湖中。
我会写:“呜——”一声汽笛响后, 火车进站了。旅客们提起行李,纷纷向 车门移动。站台上熙熙攘攘,热闹极了, 行李箱擦着地面发出“哐哐”的声音, 下车的乘客高声谈笑着,匆匆忙忙地往 出站口走;准备上车的乘客手持车票, 急匆匆地寻找自己的车厢。
❋我的拓展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mínɡ fēi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zhào
lán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我发现:第一段话从视觉的角 度,描写了夕阳映照下的极具色彩 的景物,表现了色彩、光线给人带 来的感受,加上光与影的刻画,呈 现出一种立体的画面感。
我发现:第二段话从色彩的角 度,描绘了眼前所见的泰姬陵实景。 周围那一片纯白,让作者联想到自 己被“网牢了”。反复手法的使用, 强调了泰姬陵带给人视觉上的震撼 人心的美感。
读一读,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 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 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 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 成的。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 纯白色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 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 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 网牢了。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 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些语句描写了夜晚戏 院散场后万物静寂的场景,体现了威尼斯 的静态美。阅读时关注这些语句,就能更 深入地感受到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既繁华又幽静的独特魅力。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 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 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 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 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我发现:第三段话写梅雨潭绿得浓淡 相宜、明暗和谐。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 将梅雨潭的绿与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 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相比较,突 出表现了梅雨潭之绿的奇异、醉人。而且 综合运用反问、联想的手法,融情于景,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 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 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 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的湖面 火车进站之后
我会写:放学的铃声响起,同学 们陆陆续续地从教室里走了出来,安 静的校园立刻变得喧闹起来,追逐嬉 笑的声音瞬间充满了整个校园。没多 久,操场上空荡荡的,校园又恢复了 宁静,只听见树叶在风中哗啦啦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