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状态维护—局部放电紫外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电力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研究

电力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研究

电力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研究电力设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然而,由于电力设备长时间运行,设备的老化、磨损和损坏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而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将会对设备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

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中。

一、局部放电的基本概念局部放电,是指由于电弧放电、气体放电、液体放电等导致的局部电荷积累,以及电弧、气体等放电引起的局部电场闪络放电。

它是导致电力设备老化和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变压器中的绕组局部放电,容易导致金属氧化等发生,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分类1. 感应耦合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检测电场感应信号来识别局放,包括电磁波法、电容法、感应耦合法等。

其中,电磁波法是使用高频信号,通过接收电磁波信号中的信息来判断设备状态,相较于其他方法,电磁波法不需要接触设备,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2.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检测超声波信号来识别局放,通过探测器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和所测得的反射听到设备存在缺陷或局部放电,因此可以进行设备的诊断和故障排除。

3. 光学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该技术利用相机或 CCD 相机捕获的光学图像来对局部放电进行诊断,其中,一些技术也可以进行光谱分析。

近年来,该技术在配电设备的监测和检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虽然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电力监测和故障诊断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准确度有限: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准确度可能受到如温度、湿度、外部电场干扰等因素影响。

2. 信息获取困难:据有限的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设备,很难获取全面和准确的设备信息。

3. 检测设备、设备成本高:需要专门的仪器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相较于一般的设备检测,其检测设备的成本非常巨大。

四、展望局部放电技术的不足也是其发展的机遇。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研究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研究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研究摘要:为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进行高效、准确、安全的在线监测,提出紫外成像检测法。

分析了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紫外成像原理,针对成像设备捕捉到的紫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经研究提出中值滤波改进算法作为图像预处理算法,小波变换法为两者的融合算法。

根据紫外图像特点,选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在融合后的图像中准确判断出电力设备的放电程度和放电位置。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可实现对局部放电的快速判断和定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局部放电;紫外检测;电力设备;图像融合;边缘检测0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系统也在快速发展,电网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也越来越重要。

由于电力设备一般都处于室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绝缘损坏、老化等现象,局部放电也会随之产生。

局部放电能加快对电力设备绝缘的破坏,降低绝缘寿命,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局部放电发生的同时会辐射出光波,紫外成像法正是一种通过探测局部放电辐射出的紫外光信号,进行电力设备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的新兴技术[1-2]。

利用阳光紫外线中存在的日盲区,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地将放电位置和放电强度在图像中显示出来。

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电力设备表面局部放电、电晕放电、绝缘状态等,并能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形成有效互补,提高对电力设备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1 紫外成像检测原理高压设备发生电离放电时,会辐射出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电磁波。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0~400 nm,阳光中也含有紫外线,但由于臭氧层的吸收,最终到达地球的紫外线波长都在280 nm以上,低于280 nm的区间成为日盲区[3]。

局部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波长有一部分在280 nm以下,即处于日盲区中,可以通过检测此波段的紫外线来判断局部放电状态,同时避免阳光的干扰。

图1为紫外成像系统原理图,信号源被背景光照射后产生的混合光进入到成像设备,通过紫外光束分离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信号增强放大后进入到可见光镜头,在可见光相机中形成可见光图像;另一部分则通过“日盲”滤镜,过滤掉日盲区以外的光线,进入紫外镜头,并在紫外相机中形成紫外图像。

变电站检测中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

变电站检测中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

变电站检测中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摘要:受到电场、电高压影响,处于该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将会出现绝缘性能降低的情况,进而增加设备损坏风险。

因此,目前可借助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对设备绝缘状态进行判断。

本文主要以变电站检测作为研究重点,具体对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局部放电;带电测试技术引言: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将会由于安装缺陷,内部绝缘问题而导致损坏情况,特别是处于电场、高电压环境下,将会增加电气设备运行风险,不仅会导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击穿、损坏,形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应高度关注电气设备问题,强化对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1.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1.1技术内容结合局部放电,电气设备多会出现发光、发热等情况,并且能够支持电磁波完成能量传播,结合以上特点,通过应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可有效完成信息收集工作,并进一步对信息进行分析,有利于对设备局部放电水平予以检测。

该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即暂态对地电压检测法(TEV)、超声波检测法(UT)[1]。

1.1.1TEV法借助TEV法,可围绕开关柜,对局部放电情况进行查看。

当发现存在局部放电情况时,借助电磁波信号,能够使外部空间被泄露,并使柜体对电压信号进行接应,在检测完成后,该部分电压信号即为暂态对地电压。

正常而言,在检测过程中,可选择金属柜体合适位置处,将TEV传感器附着其中,并逐步检测缝隙、观察窗,并进一步对排气口进行检测,设备可自动显示检测结果。

该方法便捷度较高,可适用于大规模电气设备中,相关国家规定,如果该方法检测结果高于20dB,则视为异常情况,需要工作人员及时予以处理。

1.1.2UT法UT法主要用于对空气放电状况予以检测,在出现局部放电情况时,可观察到开关柜发生明显震动情况,并借助声波方式,完成能量传播工作。

在检测过程中,借助UT传感器,能够有效完成超声波信号采集工作,并进一步转化为电信号,并对检测结果予以显示。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变压器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而变压器则是作为电力系统的“心脏”,承载了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角色。

因此,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也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局部放电是导致变压器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局部放电进行在线监测及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一、局部放电局部放电是指发生在固体或液体电介质内部的不连续放电现象。

在发生放电时,由于放电强度很高,会导致电介质的局部损伤,从而使介质的绝缘能力下降。

因此,长期的局部放电斑点将会逐渐扩大,导致绝缘能力的进一步下降,最终导致变压器故障。

二、局部放电监测技术局部放电监测技术是指通过仪器设备及传感器等手段对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

根据监测的范围不同,局部放电监测可以分为两种:全局监测与局部监测。

1. 全局监测全局监测是指对整个变压器进行监测。

其优点是可以获得全局范围内的变压器的状态信息,包括变压器内油的质量、温度、湿度等。

但是,全局监测需要采用多个传感器进行监测,因此监测精度低,难以判断问题的具体位置。

2. 局部监测局部监测是指对变压器部分区域进行监测。

其优点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获取变压器产生放电的位置,从而对问题点进行诊断和处理。

当前主要采用的局部监测技术有电磁波、超声波、红外线和化学传感器等。

三、局部放电在线诊断技术当局部放电监测到问题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处理,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局部放电在线诊断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频域模板法频域模板法是指将变压器内的信号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把谐波和基波分离出来。

通过分析频率分量的变化,可以得到变压器故障的位置和性质。

2. 照相及成像技术照相和成像技术是利用高速相机和CCD摄像机采集变压器外壳上的微小放电信号,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放电现象进行诊断,并进行故障分析。

3. 电学参数法电学参数法是通过评估变压器的电学参数变化,比如介质损耗因子、介质电阻率等,诊断变压器的状态。

变电站建设中的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

变电站建设中的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

变电站建设中的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变电站建设中,变压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们起着电压变换和能量传输的核心作用。

但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变压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甚至损坏。

为了及时发现变压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着重介绍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一、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意义1.了解设备健康状况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是通过测定变压器绝缘介质中存在的局部放电情况,来判断变压器绝缘状况的试验方法。

通过对变压器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可以了解变压器绝缘状态的健康状况,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2.预防设备损坏如果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局部放电现象,这意味着变压器的绝缘系统发生了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就会进一步发展变成全面放电,导致变压器绝缘击穿损坏,造成严重后果。

通过局部放电试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护和保养,从而降低设备损坏的风险。

3.延长设备寿命定期进行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

1.直流电压法直流电压法是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试验中,通过在系统中施加直流电压,通过检测绝缘油中产生的气体来判断放电状况。

通过观察和分析放电特征,可以判断变压器绝缘状况。

1.新设备的验收在变压器新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必须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以保证设备的绝缘状态符合要求,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和可靠。

3.事故处理和维修一旦变压器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事故处理和维修。

局部放电试验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快速找到故障根源,准确判断设备的绝缘状况,为维修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4.研究和改进通过对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为设备运行状态的研究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不断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分析

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分析

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7T03:02:39.83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6月11期作者:廖怡怡[导读] 变电站为了准确检测高压电器设备的局部放电情况,采用多轴平行摄影同时采集可见光、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多频谱视频廖怡怡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广西南宁市 530007摘要:变电站为了准确检测高压电器设备的局部放电情况,采用多轴平行摄影同时采集可见光、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多频谱视频,故障位置定位由三点定位法确定,分析了部放电检测技术。

关键词:高压电气设备;变电站;局部放电由于运行环境的广泛影响,高压电气设备容易受到过度爬电和意外放电。

这些干扰不仅会电网内瞬间杂波,而且会对电网设备和操作产生短期影响。

但是局部放电是电气设备微小故障典型例子。

从安全检修窗口的理论上讲,窗口是系统故障与相关事件之间维护状态的理想起点。

当变压器局部放电能够快速检测时,高压装置的状态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三点定位法1.基于倾斜摄影三点定位方法。

应用于超低空遥感方面,广泛应用于勘探技术研究,在倾斜摄影,例如电力系统的智能巡线,为电力系统的线性测量和数据分析,例如无人机挂载倾斜摄影的电力线用于更精确的定位和劳动密集型测量。

借助于倾斜摄影探头,提供了更精确的探针坐标和以毫米级表示的更精确的最终结果。

由于微小电弧通常小于1厘米,并且在可见、红外、紫外光的频率范围内具有物理特性,因此使用倾斜摄影在频率范围内定位微小电弧非常重要。

多轴平行摄影为超视觉光谱中的平行摄影提供技术支持。

三摄像头的集成监控模块可以通过CMOS传感器模块的平行轴镜头提供,如可见、红外、紫外光。

该模块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控制系统,特别是见光摄影可以识别电弧放电的辐射可见部分。

红外摄像机检测温度的局部瞬时变化,而紫外线摄影检测电弧放电时的紫外线部分。

2.基于声纳定位原理。

噪声探针早期用于采集设备噪声信息,早期部署微振动特性。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电气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包括发电厂、变电站、电力设备、电机等设备,在其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材料破损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局部放电现象。

局部放电是指电气设备中出现的电弧放电或电晕放电现象,其产生会引起电器设备表面局部区域的电场强度集中,进而导致电气设备损坏甚至故障。

为了及早发现和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一、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电气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监测,可以检测到设备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从而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电气设备的放电信号进行检测与分析,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

常见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有:1. 空气式检测法:该方法通过检测放电产生的声音信号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

利用专用传感器接收和放大放电产生的声音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判别。

由于声音信号的传播速度比电信号快,因此可以很快地得到检测结果。

2. 红外热成像法:该方法通过检测设备表面的温度变化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会导致设备表面温度的升高,在红外热成像仪的监测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设备表面的温度变化。

3. 高频电流法:该方法通过检测设备内部电源线上的高频电流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会引起电源线上高频电流的变化,利用高频电流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可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

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电气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在发电厂、变电站中的电力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电力行业: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设备中,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通过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浅析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与技术研究

浅析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与技术研究

浅析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与技术研究电气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由于压力、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局部放电现象。

局部放电广泛存在于变压器、电缆、开关设备等各类电气设备中,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测和修复,会对设备长期运行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本文将对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行分析。

一、局部放电检测技术1. 空气超声波检测法空气超声波检测法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它通过声波检测技术,无损检测变压器、电缆等主设备的局部放电缺陷。

利用空气超声波传播到局部放电缺陷处时,由于其传播路径被阻断,形成了驻波,使信号产生幅度增益,从而检测到局部放电信号。

2. 热像仪检测法热像仪检测法是利用红外辐射技术测量设备表面温度的方法,通过检测设备表面温度异常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

局部放电缺陷通常会引起局部放热,造成设备表面温度异常升高,通过热成像技术可以发现这种异常的温度增加,进而识别设备局部放电现象。

3. 遥感技术检测法遥感技术通过远程观测设备局部放电缺陷的电磁辐射情况,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

这种技术不需要接触设备,可以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进行检测,避免了对设备造成额外影响,但需要一定的观测距离和观测角度。

1. 局部放电机理研究局部放电的机理研究是理解和控制局部放电行为的关键,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导致局部放电的机制以及局部放电与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

目前,局部放电机理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电场、介电损耗、材料表面特性等方面。

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研究是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技术的改进和智能化方面。

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设备的故障诊断能力和检测精度,还能够促进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三、结论与建议。

紫外检测法用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

紫外检测法用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

紫外检测法用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1.1概述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电力系统向大容量、超高压和特高压方向发展,对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电力设备是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元件,其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电气设备绝缘材料多为有机材料,如矿物油,绝缘纸或各种有机合成材料,绝缘体各区域承受的电场一般是不均匀的,而电介质本身通常也是不均匀的,有的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绝缘体,如气体一固体复合绝缘、液体一固体复合绝缘以及固体一固体复合绝缘等。

有的虽是单一的材料,但是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会残留一些气泡或其他杂质,于是在绝缘体内部或表面就会出现某些区域的电场强度高于平均电场强度,或某些区域的击穿场强低于平均击穿场强,因此在某些区域就会先发生放电,而其他区域仍然保持绝缘特性,这就形成了局部放电。

在电场作用下,导体间绝缘仅部分区域被击穿的电气放电现象称为局部放电。

对于被气体包围的导体附近发生的局部放电,可称之为电晕。

局部放电可能发生在导体边缘,也可能发生在绝缘体的表面或内部,发生在表面的称为表面局部放电,发生在内部的称为内部局部放电。

实践证明局部放电是造成高压电气设备最终发生绝缘击穿的主要原因,故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监测尤为重要。

局部放电对电气设备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由于放电产生的局部发热、带电粒子的撞击、化学活性生成物以及射线等因素对绝缘材料的损害。

虽然局部放电能量很小,但在运行电压作用下长期发展,最终会导致绝缘击穿,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甚至造成电力设备运行时出现故障造成供电中断,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我国曾对1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统计表明,50%的事故是匝间绝缘事故;1971-1974年我国对170台6kV及以上的电机事故进行统计,发现绝缘事故占60%,对1984-1987年间的发电机事故调查表明,定子绕组绝缘击穿和相间短路占定子事故的48.4%。

面对电力系统口趋完善的保护措施,要求提高对设备的在监检测能力,对不同的电力设备制定出有效的测试及判断标准,在事故发展初期提出改善措施,以保证高压设备的运行安全,节约维修费用。

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技术

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技术

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技术随着电气设备的发展,变压器作为重要设备已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变压器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因使用环境,老化等原因导致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情况,却会造成设备运行不稳定,缩短设备寿命,影响可靠性甚至加速设备失效。

因此,掌握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技术尤为关键。

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原因放电现象存在于变压器的内部绝缘介质中,或绕组、油中等不同介质之间及它们与隔离结构之间等电介质不匹配处的缺陷中。

导致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优化设计不佳,工艺管理不当2、介质老化3、外部瞬态过电压4、劣化的污秽程度5、施工和运输中对设备造成的损害6、设备的磨损和老化7、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和位移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技术变压器局部放电的检测与诊断技术是目前变压器电气维护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随着红外成像、超声波、红外及紫外荧光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变压器局部放电的检测与诊断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电容法将测试对象与一对带有校准电容的电极相连接,检测器将向被测对象电加压,通过监测被测对象上形成的电容充电/放电过程以及放电过程中形成的脉冲信号,得到被测对象内部局部放电的存在与程度。

2、超声波检测法通过超声波探伤技术,即向变压器传递超声波信号,并分析接收到信号的波形、强度和速度,判断是否存在放电现象。

凭借其不破坏性、高效、可靠的特点,成为现今变压器维护领域中检测局部放电的重要手段。

3、红外热成像法该技术利用显著的温度升高作为局部放电的精确指示器,在检测的过程中通过摄像机记录被测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并通过反映出来的温度分布图像判断被测装置是否存在放电现象。

4、紫外荧光检测法该方法基于荧光试剂在 UV 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度与被测物中的电气现象强度成正比的特性,而将其用于变压器瑕疵的检测。

该建议可以对变压器大规模、远距离地进行整体检测,较为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述评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述评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述评一、概述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是指在设备绝缘部分发生的非贯穿性放电现象,它可能引发设备绝缘性能的逐步恶化,最终导致设备故障。

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基本原理、常见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电测法发展到声学、光学、化学等多种方法,这些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局部放电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易受干扰、检测距离限制等。

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精度和稳定性,是当前电气设备维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局部放电的基本概念和产生机理,然后详细阐述了各种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展望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电气设备的安全维护和故障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1. 局部放电的定义与重要性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是指在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内部或表面,由于电场强度超过局部区域绝缘介质的耐受极限,导致电荷发生非贯穿性的、局部化的瞬间释放现象,而未形成贯穿整个绝缘介质的完整电弧放电。

这种放电活动通常发生在绝缘缺陷部位,如气隙、杂质、裂纹、纤维束间隙、电极边缘不平整处等,其能量远小于整体绝缘击穿所需的能量,不会立即造成设备的运行中断。

局部放电的发生是绝缘性能退化的重要标志,长期持续的局部放电活动会对绝缘材料造成累积性损伤,逐渐降低其电气强度,最终可能导致绝缘故障甚至灾难性的设备故障。

局部放电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评估电气设备绝缘状况和预测潜在故障的极为关键的指标。

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体现了局部放电检测对于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早期预警作用:局部放电往往在设备绝缘出现初期缺陷时即已发生,而这些缺陷可能尚未引起明显的电气性能下降或温度异常。

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检测与处理

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检测与处理

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检测与处理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对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运行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压器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故障隐患,如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是指在绝缘介质中发生的局部电击放电现象,其会导致绝缘系统的损坏,从而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局部放电的检测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与处理的常见方法与技术。

一、局部放电检测方法1. 离线检测方法离线检测方法是指在变压器停电的情况下,通过对绝缘油进行化验分析,以及拆卸检查变压器内部绝缘结构等方式来检测局部放电。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全面地了解变压器内部的情况,但其劣势是需要停电拆卸变压器,工程量较大且周期较长。

2. 在线监测方法在线监测方法是指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变压器的状态,以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

常用的在线监测设备有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热像仪、电气参数监测装置等。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对变压器进行连续监测,实时掌握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局部放电的存在,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局部放电处理方法1. 绝缘材料更换与维修当发现变压器存在局部放电时,首先需要对局部放电的位置和程度进行准确判定。

对于放电严重的部位,可以采取更换绝缘材料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恢复绝缘的完整性。

对于放电较轻微的部位,可以进行维修处理,修复局部绝缘的破损或损坏。

2. 放电源排除局部放电的发生往往与放电源的存在有关,因此,在处理局部放电时,需要排除可能导致放电的来源。

比如,对于变压器绕组间的局部放电,可能是因为绕组绝缘造成的,此时可以采取绕组干燥处理的方法,去除绕组的湿度,减少绝缘击穿的可能性。

3. 绝缘性能提升提升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是预防和处理局部放电的有效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在绝缘表面涂覆绝缘漆或胶漆来提高绝缘表面的绝缘性能,从而减少绝缘介质的老化和破损。

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与识别技术

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与识别技术

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与识别技术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设备,承担着电能传输和配送的关键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环境因素、电力质量问题以及设备自身的老化等原因,变压器存在着局部放电现象。

局部放电不仅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可能引发事故,因此局部放电的监测与识别技术对于保障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局部放电监测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局部放电监测的核心,主要用于采集变压器内部的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等。

通过传感器的部署,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变压器内部的电信号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局部放电现象。

2. 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采集到的电信号需要进行信号处理,以便提取出局部放电的特征。

常见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滤波、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

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局部放电信号与其他干扰信号进行有效区分,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局部放电监测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与存储,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识别。

现代化的变压器监测系统通常采用远程终端单元(RTU)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云存储技术进行数据的长期存储和备份。

二、局部放电识别技术1. 特征提取技术局部放电信号具有一定的时域和频域特征,通过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可以获取到与局部放电相关的特征参数。

常见的特征提取技术包括能量特征、频率特征和脉冲特征等。

2. 模式识别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是局部放电识别的核心内容,主要通过对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统计学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等进行局部放电的识别。

常见的模式识别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模糊集等。

3. 实时监测与诊断系统通过将局部放电监测与识别技术应用于实时监测与诊断系统中,可以实现对变压器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该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和诊断结果,并及时报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局部放电监测与识别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与维护

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与维护

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与维护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中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电力的传输和分配任务。

然而,由于电力电缆长期运行,存在着自身固有的问题,比如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是指电气设备中局部位置因电气应力过高而导致的电击放电现象。

它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局部放电的检测与维护变得至关重要。

一、局部放电检测1. 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方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电缆中的局部放电情况。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检测、红外热像检测、雷电冲击法等。

其中,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探测超声波的传播与反射情况,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局部放电源。

2. 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监测技术是局部放电检测的一种常见手段。

通过安装传感器在电力电缆中,可以实时感知电缆的温度、电流、电压等参数,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当局部放电产生时,传感器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信号,并发送警报,以便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二、局部放电的维护1. 清洁维护局部放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缆表面的污秽导致了电气应力的集中,从而引发电击放电。

因此,定期对电缆进行清洁维护是必要的。

清洗时应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和工具,避免对电缆造成二次损伤。

2. 防潮绝缘电缆的绝缘层在局部放电问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提高电缆的绝缘性能和抗击放电能力,可以对电缆进行防潮绝缘处理。

常见的方法有涂覆防潮剂、加装防潮层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的局部放电问题。

3. 故障排除与修复在局部放电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及时排除故障并进行修复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局部放电检测,可以迅速定位故障点,然后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修复时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4. 定期检测除了针对局部放电进行定期检测之外,还应该对整个电力电缆系统进行定期检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减少局部放电发生的可能性。

结论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与维护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紫外成像检测中图像处理技术的运用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紫外成像检测中图像处理技术的运用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紫外成像检测中图像处理技术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11-09T07:39:22.40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8期6月作者:李晓云[导读] 为加强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问题的精准监测,李晓云国家电投集团青海黄河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摘要:为加强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问题的精准监测,本文主要利用紫外成像检测法中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问题的监测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通过阐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紫外成像原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成像设备对捕捉到的紫外图像以及其他可见光图像进行研究分析。

并根据分析反馈结果,合理确定电力设备放电程度以及放电位置。

这样一来,基本上可以完成对局部放电问题的精准判断与定位,实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紫外成像检测;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前言:随着我国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电力线路以及相关设备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

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各生产行业对于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问题予以了高度关注。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多数电力设备长期放置在室外环境当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绝缘损坏以及老化等一系列问题。

当这些问题表现过于明显时,很有可能会引发局部放电现象。

一般来说,过度的局部放电现象可加速电力设备绝缘损坏程度,并严重缩短绝缘寿命,会对设备安全运行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最主要的是,局部放电现象会辐射大量光波,容易对环境安全以及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目前,为加强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问题的监测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主动利用紫外成像检测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完成对电力设备表面局部放电以及绝缘状态的监测管理。

1 紫外成像检测原理分析高压设备发生电离放电问题时,会伴随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问题出现。

其中,紫外线可涉及的波长范围为100nm至400nm之间。

因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受到臭氧层吸收作用影响,最终可到达地球的紫外线波长一般多处于280nm及以上。

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

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

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学不断进步,电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和创新。

带电检测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停电检测方式,且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非常全面地反映出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使人们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关键词: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引言局部放电作为一种脉冲放电,会在变电站设备内部和周围空间产生一系列的光、声音、设备和机械的振动等物理现象和化学变化。

这些伴随局部放电而产生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可以为监测电力设备内部绝缘状态提供检测信号。

目前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停电检测方法在变电站设备状态检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1.1 脉冲电流法(电荷法)脉冲电流法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IEC-60270为IEC正式公布的局部放电测量标准。

脉冲电流法测量系统实际测量的结果是外部电路因感应电荷重新分布而形成的脉冲电流。

又称电荷法。

脉冲电流法经检测阻抗或电流传感器,检测试品回路中出现的脉冲电流(脉冲电压),并通过注入的标准电荷标定得出试品视在放电量(电荷)。

1.2 GIS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当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出现绝缘缺陷时,在外加的高压电场作用下,电子将被剥离(原子)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做加速和减速运动,形成局部放电脉冲。

由于电子运动的速度的变化,放电通道对外要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向GIS腔体两侧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电磁波将在GIS的不连续处经历反射和透射,信号能量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当电磁波传播到局部放电传感器(接收天线)处,通过耦合从传感器中将输出一个电压信号,并被存储和分析。

该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信号传输衰减慢、现场该频段干扰小、不受机械干扰、可以实现快速定位。

1.3 超声法声波的产生也是开关柜局部放电的明显特征。

简析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

简析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

简析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摘要:目前,对于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手段主要以耐压试验为主,其中主要包括了直流耐压和交流耐压两种形式,而目前社会上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交流变频串联谐振的耐压方式。

而通过学术界的研究发现,采取耐压试验进行检测并不能保证能为电网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局部放电作为一种脉冲放电,会在变电站设备内部和周围空间产生一系列的光、声音、设备和机械的振动等物理现象和化学变化。

这些伴随局部放电而产生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可以为监测电力设备内部绝缘状态提供检测信号。

目前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停电检测方法在变电站设备状态检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局部放电及其带电检测技术概述1.1局部放电概述在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在电场的作用之下,只有部分区域发生了放电,并未将施加电压的导体之间进行贯穿,我们将该种现象称之为局部放电。

究其原因,局部放电现象主要是由于局部电厂畸变或者场强剧中,从而导致的绝缘介质局部范围内的气体放电或击穿所造成的。

通常情况下,局部放电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带来很严重的危害。

局部放电往往会带来局部发热、射线、带电粒子的撞击或者化学活性生成物等,从而给绝缘材料带来一定的危害。

局部放电作为一种脉冲放电,其会在电力设备的内部或者四周等位置产生一系列的声、光、电和机械的振动等物理、化学现象和问题。

1.2常用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概述目前应用在电力设备中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主要有超声波、高频、特高频以及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

其中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主要是指频率介于300-3000MHZ区间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判断的一种检测方法,和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类似的是,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检测频率是介于20-200kHz。

当法生局部放电的时候,在接地的金属表面将产生瞬时地电压,这个地电压将沿金属的表面向各个方向传播,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通过检测地电压实现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判别和定位。

浅谈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 王磊

浅谈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 王磊

浅谈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王磊摘要:电力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能源,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需求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因此,变电维护等只有不断引进新技术,及时发现与解决系统潜在问题,才能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带电检测不需要停电即可检测出故障,目前多种带电检测技术在变电运维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维护运行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1变电运维中带电检测技术优势与传统在线监测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带电检测技术只在短时间内进行带电检测,因此能在设备运行时完成检测,无需停止设备运行。

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带电检测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势:可实现不断电检测,不影响设备运行,避免由于设备停电造成的损失,保证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避免设备检测维修和运行间产生矛盾,即使在设备运行时也能及时排查、消除故障隐患,此外,因部分设备老化较为严重,所以进行高压测试时有可能发生故障,而带电检测则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可将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作为依据,对检测的时间进行灵活安排,既不会影响设备运行,又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2变电运维中常用的带电检测技术2.1红外线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对设备测温。

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局部温度升高过快,采用红外线成像技术进行检测可及时发现这一问题。

但红外线自身的穿透能力较差,可能无法发现复杂电气设备内部的故障问题,对故障发生位置距离设备表面较远时,还需使用其他检测技术进行检查。

2.2暂态电压脉冲检测技术在设备的局部放电过程中伴随着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可以通过检测设备传导到地面,进而产生暂态电压脉冲。

利用这种现象,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对变电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可以有效发现开关柜、配电网和环网柜等部分的故障问题,开关柜局部放电现场检测过程。

使用电压传感器捕获电压时间差,可以用来确定局部放电的具体发生位置,并对其放电强度和频率进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设备状态维护—局部放电紫外检测技术由于电力需求日益增加,使得电力设备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所承受的电气压力与日俱增,设备使用的寿命往往取决于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

电力设备由于运转操作、使用年数、使用频度及使用环境等影响,会逐年发生裂化,进而发生故障或事故,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的人力从事设备维护及研究故障预测的诊断技术。

早期变电所设备维护采用事后维护,即发生故障后才进行修理。

后来发展为预防维护,即事先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大修或更换零件,以防止突发事故。

近而采用预知维护,从设备外部发觉异常征兆,事先预知其严重性,在未发生故障前予以处理。

变电设备维护检测方法一, 方法簡介变电设备是由机械、电气、化学等系统组合而成,因此用多项试验来分析设备的异常情况。

一般变电设备预知诊断维护技术都先利用不停电方式检测设备有无异常,如发现异常状况再进一步作停电检测。

电力公司现行不停电检测方式(Non-outage Tests)包括:1, 红外线测温(Infra-red Emissions);2,部分放电检测(Partial Discharge);3, 油中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Oil Analysis);4, 震动分析(Vibration Analysis);5, 有载分接头切换器检测(Tap Changer/ Selector Condition);6, 箱体状态(Tank Condition);7, 油中含水量分析(Water Content Analysis);8, 紫外线电晕检测(Ultraviolet Emissions)。

总体而言,变电设备不停电预知诊断监测系统的技术障碍在过去几年来已经逐渐克服,而且价格也逐渐降低,然而准确性与成本效益仍然是各电力公司考虑的主要因素。

变电设备维护方式也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定期维护(Time Based Maintenance, TBM),也是传统维护作业方式,依据设备制造商或电力公司规定的维护周期,定期实施维护作业,人力花费较多且要安排停电作业;另一种方式为状态维护(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CBM),可在不停电情况监测设备运转状态,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实施维护工作,可减少工作停电及维护人力,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二、不停电预知维护目的:1,评估设备使用状况2,减少维护费用3,预估设备使用寿命4,提升工作人员安全5,收集第一手资料,积累数据三、不停电预知维护技术:1,应用多重技术(Multi-Technology )2,资讯整合技术(Information Integration)3,决策与行动(Decision Making & Action)四、部分放电检测变电设备的绝缘体存在微小洞隙、劣痕或其他弱点时,受电场的影响就会加速游离而产生部分放电现象。

由于在两电极间并未构成桥式完整连续性放电,而仅在电极间的一部分形成微小放电,故称为部分放电。

由于部分放电现象在微小的空间内会产生能量损失及热量,导致绝缘材料的裂化,长时间后导致绝缘破坏,造成设备故障而影响供电品质。

部分放电的定量性测试有两大主流,欧洲与日本多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IEC 60270标准所推荐,测量部分放电脉波的放电电荷量而以PC(pico coulomb)值表示。

美国与加拿大则多用美国国家电机制造协会(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 NEMA)的标准,测试无线电干扰电压(radio influence voltage, RIV),而以μV表示,部分放电经常会伴随声音、光、热、化学反应,可通过仪器测量等现象来判断部分放电。

紫外线电晕检测一、紫外线电晕检测电晕放电(corona)是一种局部化的放电现象(localized discharge),是由于绝缘系统的局部电压应力超过临界值所产生的气体电离化(gaseous ionization)现象。

因此,电晕放电一般是指存在导体表面的气体放电现象,当带电体表面电位梯度超过空气的绝缘强度(约30 kV/cm)时,会使空气游离而产生电晕放电现象,特别是高压电力设备,其常因设计、制造、安装及维护工作不良而形成电晕放电问题。

目前商业化的紫外线电晕影响仪器是针对紫外光谱进行侦测,通常用来检测被测物电晕或表面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以发现电晕放电问题。

一般在室内晚间没有太阳光的干扰下,效果显著。

在白天有太阳光干扰的环境下,必须采用含特殊滤波技术的检测仪器,针对太阳盲光(Solar-Blind)波段240~280nm进行感测,使电晕放电检测工作避免受到太阳辐射的干扰。

另外,双频谱影象机器使用阳光盲带UV滤波器技术,同时侦测电晕影象及周围环境视觉影象,可应用于侦测及定位高压电力设备的电晕。

其中视觉通道用于定位电晕,紫外线(Ultraviolet, UV)通道用于侦测电晕。

紫外线电晕成像检测电晕放电的实际案例如下图片:由于电气的电晕放电是在UV频谱范围内,且电晕放电的温度梯度很小,无法用红外线成像作测量,因此,使用UV原理测量有其优势。

紫外成像仪器具有下列优点:1,用侦测阳光盲带的电晕法,因此不受环境的阳光辐射影响。

2,UV侦测器有较高的灵敏度,即使微弱的UV信号也可侦测出,可在白天显示影象。

3,受环境干扰小,可在白天、下雨天、浓雾下作测量。

4,可应用于影象及紫外线双频谱摄影机。

未来紫外技术检测缺陷,很有应用前景与潜力。

二、紫外检测技术具体应用随着电力系统的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负荷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中使用的各种类型的高压设备的损坏、故障也不断增加,相应对预防性维护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输供电线路和变电站配电等设备在大气环境下工作,在某些情况下随着绝缘性能的降低、出现结构缺陷,或表面局部放电现象,电晕和表面局部放电过程中,电晕和放电部位将大量辐射紫外线,这样便可以利用电晕和表面局部放电的产生和增强间接评估运行设备的绝缘状况和及时发现绝缘设备的缺陷。

目前,可用于诊断目的的放电过程的各种方法中,光学方法的灵敏度、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最好。

即采用高灵敏度的紫外线辐射接受器,记录电晕和表面放电过程中辐射的紫外线,再加以处理、分析达到评价设备状况的目的。

预防,减少设备发生故障造成的重大损失,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1、检查发现劣化绝缘子(陶瓷、复合、玻璃绝缘子)的缺陷、表面放电和污染;2、导线架线时拖伤、运行过程中外部损伤(人为砸伤)、断股、散股检测。

导线表面或内部变形都可产生电晕;3、电力工程质量检测(安装不当、接地不良等);4、检查高压设备的污染程度。

污染物通常表面粗糙,在一定电压条件下会产生放电,如绝缘子表面因污染会产生电晕。

导线的污染程度、绝缘子上污染物的分布情况等,都可以利用该技术有效的进行分析;5、运行中绝缘子的劣化以及复合绝缘子及其护套电蚀检测。

绝缘子的裂纹可能会构成气隙,绝缘子的劣化导致表面变形,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产生放电。

当绝缘子表面形成导电的碳化通道或者侵蚀裂纹时,合成材料支柱式绝缘子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形成碳化通道或者裂纹以后,绝缘子的故障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会在短期内发展成绝缘子击穿事故。

利用紫外成像技术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发现支撑绝缘子的内部缺陷,可在一定灵敏度、一定距离内对劣化的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和护套电蚀检测进行定位、定量的测量,并评估其危害性;6、高压产品的绝缘缺陷检测。

紫外成像的检测结果还可为电力产品的绝缘诊断与寿命预测提供大量信息,可以建立综合档案资料,以便更好的诊断分析;7、高压变电站及线路的整体维护。

传统的放电异常判别方法有听声音(包括超声波故障检测)和夜间观察放电等。

由于很多设备的放电并不影响其正常运行,所以听声音的方法无法排除干扰因素和主观因素,且受检测距离的限制。

如果绝缘设备在夜间发出可见光,放电已经十分严重了。

很多事故正是在绝缘设备未见可见光放电的情况下突然闪络击穿引起的。

8、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端部和槽壁电晕放电检测;9、寻找无线电干扰源。

高压设备的放电会产生强大的无线电干扰,影响到附近的通讯、电视信号的接收等,使用紫外成像技术可迅速找到无线电干扰源;10在高压电器设备局部放电试验中,利用紫外成像技术寻找或定位设备外部的放电部位,以及设备内部和外部放电,或消除外部干扰放电源,提高局部放电试验的有效性。

三、以色列OFIL公司—全球顶尖的紫外检测仪器SuperB紫外电晕成像仪是由以色列Ofil 和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共同研发的最新系列,用于检测和定位高压设备电晕、电弧和局部放电。

它作为预维护和诊断工具可以使用于输供电线路和变电站配电设备上。

它独特的技术使得可以在明亮的日光下观测到电晕现象。

它多种灵活的特性可以在不同形式下使用——航空器、车载式和手持式。

它的高灵敏度和可靠性使得该设备已经在全球上百家高压实验室、研究院和服务机构使用。

EPRI对SuperB进行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和现场测试,使得SuperB成为了电力设施预维护必不可少的工具。

现在EPRI推出了由Andrew Phillops博士编撰的“架空输电线路电晕和电弧检测指南”。

以色列OFIL公司紫外成像技术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中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0fil公司2006年推出最新系列产品:SuperB 型,适用于常规巡检;Rom型,机载系统,适用于直升飞机检测;Ranger 型,车载系统,适用于汽车巡检;Rail型,适用于铁路电气检测;Classic 型,适用于电机定子的检测。

SuperB紫外成像仪有两个通道:紫外线(UV)和可见光。

UV通道用于电晕成像,可见光用于拍摄环境(绝缘体、电流器、导线等)图片。

两中图片可以重叠生成一幅图片用于同时观察电晕和周围环境情况。

因此,它可以检测电晕并清楚地显示电晕源的精确位置。

UV通道工作波段采用太阳盲区UV-c中的240-280nm波段,该波段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

在太阳盲区波段臭氧吸收太阳光辐射,阻止其进入地球,因此电晕信号可以在白天获取并成像。

UV通道的特殊紫外滤镜由Ofil发明,具有较大的光收集区域,FOV为50 x 3.750。

四、OFIL公司紫外成像仪技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