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和探讨一些关于西方经济学中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和范围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职责和政策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资源分配、税收政策、市场失灵等经济问题。
公共经济学的范围包括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公共选择理论、规制经济学等多个方面。
二、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指满足公众需求且不易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的经济产品和服务,例如国防、法律制度、公共教育等。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分配资源。
因此,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三、资源分配的调节作用资源分配是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到经济效率和公平正义的平衡。
公共经济学探讨政府如何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支出和社会福利事业来调节资源的分配。
在资源分配中,政府需要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税收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项重要工具。
公共经济学研究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财富,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不当的税收政策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和经济效率下降。
五、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因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因素而无法达到效率的情况。
公共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规制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秩序。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税收激励等手段引导市场行为,提高经济效率。
六、公共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公共经济学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主要探讨公共政策的原理和效果,建立模型和框架来评估政策选择的影响。
实证研究则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评估现实政策的效果和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结语:公共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涵盖了公共产品与服务、资源分配、税收政策、市场失灵等多个方面。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版)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版)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学科概述第二节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三节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一节公共经济学概述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与特征(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特征1、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
2、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公共经济行为。
3、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二、政府与基本的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1)主体的选择不同,政府内部的经济主体有三类:非市场主体部门、市场主体部门、准市场主体部门.(2)不同产品的选择不同:政府生产的产品有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市场产品.2、如何生产?(1)选择生产主体;(2)选择生产技术.3、为谁生产?这其实是一个有关公共产出的利益分配问题。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1、重商主义的公共财政思想。
2、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3、古典学派的公共财政思想资料(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是: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富。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高关税率限制商品进口,防止金银外流,保护本国对外贸易,促进国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商品出口,限制商品进口,通过贸易顺差换回大量金银货币。
资料(2)重农学派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先驱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F·魁奈、杜尔哥。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的法国,由于封建王朝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农业极度衰落,税制紊乱,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人民负担沉重,法国的财政经济面临严重的危机。
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农业,要财源茂盛,增加财政税收收入,必须发展农业,从而将其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西方的经济学研究中又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科学。
它以公共部门的公共事务活动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解决公共部门的“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特殊矛盾。
也就是说,如何优化公共经济资源配置的问题是公共经济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2、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的经济行为。
经济学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某种社会或领域中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为主,揭示该社会或领域经济的运动、变化特点和规律;另一类是研究某种社会或领域经济要素之间的经济技术关系,在于探寻经济效益的规模和途径。
3、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公共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比较成熟后发展起来的,二者在研究内容上没有交叉性,但有两个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
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最大化进行分析。
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市场竞争机制、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边际理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理论等也在公共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
4、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原因,探索被闲置资源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实现经济增长。
微观经济主要靠价格调节,宏观经济主要靠非价格调节,或者说靠代表集体意志的政府来调节。
所以,宏观经济行为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的经济行为,即公共经济学的内容。
5、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1、首先有助于明确中国的财政改革的目标和政府职能的定位。
因为政府职能不清,财政规模就失去了依据,财政分权到什么程度就没有了标准。
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无疑是解决了我国经济转轨中的财政改革走向问题,或者说财政模式定位问题。
第三章公共经济学
2.公共(gōnggòng)产品的需求 和供给
有效(yǒuxiào)提供公共产品的条件:每个消费者的 边际私人收益之和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并且都等 于边际社会成本。
精品资料
价格
D D=DA+DB
DB S
DA P
PB S
PA
Q
D
公共产品数量
图 2-3 公 共 产 品 的 需 求 与 供 给
精品资料
三、 纯公共产品提供的局部均衡 (jūnhéng)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 品(或生产要素)供给(gōngjǐ)与需求达到 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精品资料
(一)庇古模型(móxíng)
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 是英国著名(zhùmíng)经济学家,剑桥学 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出生在英国一个军人 家庭。青年时代入剑桥大学学习。最初的 专业是历史,后来受当时英国著名 (zhùmíng)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影响,并在 其鼓励下转学经济学。毕业后投身于教书 生涯,成为宣传他的老师马歇尔的经济学 说的一位学者。
精品资料
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简称“威-林模 型”)重在说明,公共产品的供应是由社会 中的个人经过讨价还价和磋商(cuōshāng) 来确定的。其最佳条件,是每个人所愿意承 担的成本份额之和等于1。威-林模型与现 实联系更为密切,对以后的公共选择理论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
精品资料
B所 支 付 的 税 收 的 比 重
精品资料
二、公共产品的供给——垂直相加 对于公共产品来说:
Q D Qid
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出来,任何人都可以消费它,不管是否出于 本人的愿望,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个人从 公共产品中获得的效用却不一样(yīyàng),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不 一样(yīyàng)。收入高的人一般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全社会对 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应由不同个人意愿支付的价 格加总得到 。
公共经济学
1.公共经济学的特点: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有缺陷为理论前提,以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为核心内容,以私人经济运行法则与公共决策过程相结合为基本方法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公共经济以公共部门为主体(2)公共经济以弥补市场缺陷为目的(3)公共经济受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约束3.公共经济的职能:(1)参与资源配置(2)协调收入分配(3)促进经济稳定4.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应达到这样一种状况,无论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也就是说,经济运行所达到的效率已经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善必须以另一些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
5.公关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1)私人不愿提供公共产品(2)私人部门不愿矫正外部效应(3)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6.收入分配公平论(1)功利主义:社会福利水平就是社会总效用,等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之和,追求分配公平就是追求每个社会成员效用之和的最大化(2)罗尔斯主义:社会福利水平不是所有社会成员效用的简单加总,追求分配公平就是要改善社会上处境最糟的那些人的福利水平,使他们的效用最大化。
7.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1)非竞争性:对于既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等于零(2)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无法将哪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因而在经济上不可行。
8.低效率(配置低效率和X-低效率)(1)配置低效率:处于攻击者地位的官僚系统,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多的征税却很少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质量恶劣。
(2)X-低效率:官僚系统缺乏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动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的现象。
9.纯公共产品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各社会成员消费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应等于生产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10.公共选择:政治领域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公共经济学概论
第一专题公共经济学概论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一般而言,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
二是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十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特点。
近现代社会存在三类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混合经济: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3.资源配置的原则(1)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标准。
帕累托最优--在给定现有资源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2)公平原则: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两个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在取得效率时,常常没有公平,而追求公平往往以损害效率为代价。
对于某一具体的法律制度,其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要由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来决定。
4.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公共产品失灵;外部效应;垄断性失灵;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失灵;经济周期性波动。
5.为什么说公共部门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市场机制的缺陷难以自我调节和修复,弥补市场失灵可能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这个外部力量就是公共部门(政府)的作用。
(一)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优势明显。
(二)公共部门有助于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三)政府部门能够抑制垄断、鼓励竞争。
(四)公共部门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7章 公共经济学
点是由于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厂商处于亏损 状态,可能导致厂商退出。
▪ (2)限价规制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对部分商品或 服务规定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的价格规制。
▪ (3)费率规制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对公用事业、 公益事业、自然垄断等部门提供的公众性服务的 收费项目,规定收费标准、收费结构的价格规制。
Q----商品或服务量; FC----固定成本,即厂商 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所发生的与商品、服务数量 无关的成本。随着厂商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数量 的增加,单位商品或服务分摊的固定成本呈下降 趋势。如下图1.
VC----变动成本,即与厂商生产商品、提供服务 数量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如下图2.
▪ TC----总成本,即厂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固定 成本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之和,TC=FC+VC.如下图3. AC----平均成本,即厂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发生的总成 本与产品或服务数量之比,AC=TC/Q. MC----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引起的总成 本增量,如下图4.
1993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在《政府采购 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一书中指出造成垄断行业效率低下 的原因是激励机制的扭曲。垄断行业大量存在信息不对称 和道德风险,必须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基本原 理,为政府设计一套独特的激励机制。
▪。
▪ 3. 社会规制
1992年日本著名规制经济学家植草益在 《微观规制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社会性规制。植 草益认为对公共物品和非价值物品的提供进行社 会性规制,一方面可以减少或消除外部性,另一 方面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佩尔兹曼在《迈向规 制的更一般理论》一文中,通过构建静态 模型分析了影响规制的诸多因素,完善了 施蒂格勒的论断。
公共经济学
中间投票人:对提案或公共产品需求规模持中间立场的投票人。
(3)双峰偏好
(4)投票悖论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2)物价稳定: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
内涵:PPI和CPI相对平稳;CPI上升幅度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幅度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
3)充分就业:意味着一国经济资源(劳动力与劳动力相结合的物质条件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3.公共物品低效率的模型
(1)哈丁的公共事物悲剧
(2)“囚徒困境”博弈
三、公共产品的私人部门生产
1.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必要性
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政府失败”。
2.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可能性
3.私人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特点
(1)私人部门生产的一般是准公共产品。
(2)准公共产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比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3、宏观调控的基本特点
(1)在管理形态上,宏观调控以总量管理为主
(2)在管理对象上,宏观调控以价值管理为主
(3)在管理手段上,宏观调控以参数调节为主
(4)在管理方式上,宏观调控具有间接性
(5)在管理过程上,宏观调控呈现出动态性。
第五章: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概述
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财政政策,就是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的总称。
特点:竞争性是指对于任意给定的私人产品的产出水平,增加额外的个人消费,该产品必然带来产品成本的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大于零。
公共经济学
官僚们不追求公共机构的利润,官僚们 所追求的是高薪,特权,权力和恩惠等, 而这些都是与财政预算的规模正相关的. 由于中间投票人的意愿在实际生活中是 难以准确地显示出来的,因此,官僚们 总会不断扩大预算规模,造成公共产品 的生产过剩,而公共产品过剩就是国家 机构太大的同义语.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有两方面 的研究成果:一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二是对 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 1,对投票制度的分析,主要包括了投票规则, 阿罗不可能定理中的投票悖论,单峰偏好定理, 打分投票制,投票交易,中间选民理论等.
观点:政府官僚机构中, 观点:政府官僚机构中,并不存 在竞争. 在竞争.这种竞争当然是指提供 同种公共产品的竞争. 同种公共产品的竞争.缺少竞争 意味着缺少刺激, 意味着缺少刺激,从而降低公共 部门服务的效率. 部门服务的效率.
(三)制度安排
认为采用新的制度安排可以克服外部性,其代表人是新制度学 派的D.诺斯.诺斯认为:无论外部成本和收益何时存在, 它们都无助于市场产生最有效的结果,而一些允许对所有的 成本与收益进行计算的(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外部的,即社会的) 新的制度安排将会增加社会总净收益.外部性所以存在,是 因为在现有制度下无法获取潜在的利润或者无需承担成本; 如果改变现行制度,外部性就可以内在化.例如专利制度的 制定与实施就起到了将外部效应内在化的作用,可以大大刺 激技术创新活动.征税或补贴
简言之,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经济行 为,以及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广义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 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也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研究财政支出. 第二层次是研究财政收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三层次是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和 必要性.
第4章 公共经济学
特征的产品。
▪ 准公共产品,即具有不完全的非排他性、非竞争 性特征的产品,包括公共资源和俱乐部产品两种 类型。公共资源一是具有公共性,即具有向任何 人开放的非排他性;二是有限性,即无限制的向 任何人开放,必然引起拥挤性使用甚至掠夺性开 发。俱乐部产品的供给规模总是受到技术和其他 客观条件的限制。
▪ 纯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 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决定了应该由政府通过公共 财政支出,组织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并向社会提供。 纯公共产品还区分为全国性纯公共产品和地方性 纯公共产品。
▪ (2)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 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准公共产品一般由公共 部门与私人部门联合供给。
▪ 准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A:私人部门生产,政 府购买并供给。
▪ 2. 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析
▪ 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不能排除任一消 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因此私人部门不愿意生 产并供给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只能由公共部门生 产与供给。
▪ 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相关。
引入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进行公共产品的 供给分析。下图中横坐标Q表示公共产品的数量, 纵坐标P表示公共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假设某一 公共产品只有A和B两个消费者,DA,DB分别表 示A、B的需求曲线,则该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 线D=DA+DB.当该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为QA时,只 有B愿意缴纳税收;因此该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 曲线D在G点出现拐折。
dPC d (C / S )
1 dC
MC dS dS 2 • dS
S
在E点,又有MB
MC,
则:dPB dS
1 2•
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概论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公共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问题,还强调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等。
经济外部性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对非交易双方有影响的效应,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指不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供给,例如国防和环境保护。
信息不对称则意味着市场交易中买方和卖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
市场失灵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
二、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
社会选择理论研究了集体决策过程中的选择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阿罗-斯瓦奇定理。
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无法有效供给的问题。
外部性理论则探讨了市场交易中的外部效应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政府干预措施。
三、公共经济学的政策应用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府在公共经济学中扮演着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市场监管和经济稳定等角色。
例如,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引导和调节市场行为。
在收入再分配方面,政府通过社会福利、教育和医疗保障等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
此外,政府还通过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环境保护等措施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公民利益。
四、公共经济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公共经济学也在不断演进。
当前,公共经济学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治理成为公共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则给公共经济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议题,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数字经济。
公共经济学
公共收入规模和构成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政府分配政策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包括: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选择、政府规制、最优税收理论和税制设计。
简述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p7)答:两者关系: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
公共经济学必然包括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二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两者区别:财政学侧重于对政府财政收支形式和过程的研究,尤其是对财政收入予以更多的关注。
公共经济学重视政府财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并特别强调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分析。
简述公共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何谓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答:市场失灵:是由于现实中市场体制无法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要求,因而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是市场失灵。
政府失败:是描述现实政府与理想政府的差距,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过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的这样一些情况。
(p17)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公共部门与市场组织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混合经济的运行环境中,是市场自发调节和国家干预结合的产物。
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双重压力下,使公共部门和市场组织产生了要有效合作的关系。
而且,公共部门也存在着一般市场主体要解决的“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经济问题。
5、以国有企业为例,如何理解公共部门的基本经济问题?公共部门存在着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政府与市场有效合作从效率的角度讲,政府应提供公共物品,而市场应主要提供私人物品。
非常重要的是,市场展开的前提——产权的明晰和保障,需要通过政府来维护。
同样从效率的角度,政府的干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失灵的解决。
但是,一方面,政府自身存在着改进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政府在现实中也是有缺陷的。
从公平的角度讲,如果对市场自然形成的分配结果不满意而需要加以再调节的话,必须由政府来进行。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所以公共经济学应该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释之一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公共部门的外延: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国际组织。
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公共部门的外延(1)政府。
略(2)公共企业。
公共企业一般是指政府拥有的以提供公服务为宗旨的企业,但也包括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部分非国有企业。
(3)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只盈利组织和政府组织之外的公益组织,是以执行公共事务为目的而成立的组织。
(4)国际组织。
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跨国界的组织,它们所从事的许多活动都有公共性,但它们的活动不属于政府活动。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释二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和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两大类。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政府及其附属物。
即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实体。
①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③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④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节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公共经济学有新、旧公共经济学之分。
旧公共经济学就是财政学;新公共经济学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经济学。
一、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从它一诞生起就与国家、政府联系在一起。
威廉·配第在1662年出版了《赋税论》,把国家经费分为6个项目:(1)军费(2)官员俸禄和司法费用(3)宗教事务经费(4)大学及其他学校费用(5)孤儿赡养费和无工作人员的生活救济费(6)修路架桥费用和其他公共福利费用配第在这本书中分析了上述6项国家经费增加的原因,人民对赋税的反对和税收征课的办法,以及国家筹集资金的方式和手段,从而开创了西方财政学的先河。
公共经济学原理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 分配资源和实现社会效益的情况。
1.3.1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市场失灵原因: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非交易方产生的影响。正面外部性是指一方的行为 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负面外部性是指一方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消极的影响。 由于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导致资源分配偏离社会最优。
负外部性
外部性原因: 信息不对称、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外部性解决 措施:税收、 补贴、法规、 产权界定等
2.3 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的定义:政府
01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
进行的财政活动
公共财政的目标:提高
02 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
长,实现社会公平
03
公共财政的原则:公平、
效率、稳定、发展
公共财政的职能:资源
1.3.2 政府干预措施: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采取有限且有针对性的干预 措施来修正市场失灵的情况,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纠正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规 制和合同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问题。例如, 对产生负面外部性的行为征收税收,或对产 生正面外部性的行为提供补贴。
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可以提供公共物品,以 填补市场无法提供的空缺。这包括基础设施 建设、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等领域。
04 配置、收入分配、经济
稳定、宏观调控
03 公共经济学的应 用领域
3.1 公共物品供给
1 公共物品的定义: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2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政府提供、市场提供、混合提供 3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国防、教育、医疗等 4 市场提供的公共物品:道路、桥梁、公园等 5 混合提供的公共物品:电信、电力等 6 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一导论1 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 公共部门的三个层次第一层:中央政府第二层:广义的政府第三层:统一公共部门3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模型化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第一章1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效率、公平、稳定2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和经济3 帕累托最优:在给定现有资源的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具体含义:市场经济下:在市场经济下,资源的配置以货币为媒介,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自动流向收益最高的领域,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中的帕累托最优能否实现,取决于政府的计划能否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帕累托最优通过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而实现帕累托改进:是指由一部分人利益的改善引起的群体利益的改善,而且任何人的利益都没有受损。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一种变革使受益者所得足以补偿损失者的损失,这种变革就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4 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5 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六)公共产品失灵、外部效应、垄断性失灵、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失灵、经济周期性波动寻租:通常指那些通过公共权力参与市场经济从而谋取非法收益的非生产性活动。
逆向选择:是指市场的一方不能察知市场另一方的商品的类型或质量时,在市场中大量的劣货会排挤好货并最终占领市场的过程。
道德风险:指的是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利益。
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6 解决外部效应的两个途径:政府干预、市场机制政府干预:管制、庇古税(用于纠正外部效应影响的税收)、补贴市场机制:科斯定理:只要解决了财产权的界定好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为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或者说,其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为弥补市场缺陷,在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约束下从事的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以公共部门为主体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之和。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公共企业部门公共经济以弥补市场缺陷为目的,市场缺陷指单靠市场机制自身的作用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
公共经济受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的约束公共经济学的性质: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学科性质,即它是一门边缘学科,政治学、经济学、财政学构成其核心,同时涉及到管理学、法学、统计学乃至心理学等领域。
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内容: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效率的实现条件可以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直接给出,表达式为MSB=MSC其中:MSB是社会边际收益MSC是社会边际成本MSB≠MSC,说明经济活动存在改善的空间当MSB< MSC时,需要减少产出。
当MSB>>MSC时,需要增加产出。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率地分配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出现的条件是P=MPB=MPC=MSB=MSC均衡条件被破坏的情况下。
其中:MPB是私人边际收益MPC是私人边际成本表现形式1.公共产品2.分配不公平3.经济发展失衡——失业与通货膨胀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发展职能外部效应的概念某些企业或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业或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的现象,换而言之,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外部效应类型:生产的正外部效应,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起源:市场机制论与所有制论外部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无效率正的外部效应→供给不足负的外部效应→供给过量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外部边际成本MEC外部总成本TEC社会边际效益MSB(假设个人的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效益,则此时MSB就是需求曲线)私人边际成本MPC社会边际成本MSC= MPC+MEC需求曲线是社会边际收益曲线(MSB),供给曲线是私人边际成本曲线(MPC)。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公共部门经济活动1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的是社会作为那个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具有的特征:1)整体性2)集中性3)强制性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来界定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正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
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1)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活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发展3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a 资源配置职能:原因:1)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外部效应的存在3)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b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自发的市场经济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4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MSB:社会边际效益,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消费量而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测定。
MSC:社会边际成本,人们对某种物品或物品的生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增加的资源耗费的价值,以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测定。
MSB=MSC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第二章外部效应1什么是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负的外部效应: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事例:纸张生产——污染环境——第三者成本(利益受损)正的外部效应: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共经济学的四大特征特征(选择)
(1)宏观性-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
(2)实用性-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3)多样性-本质上是经济学的分支,但同时又受到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其他非经济学科的影响和渗透。
(4)可探索性-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具有可探索性。
2、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选择)
公共经济学把政府看成一个经济活动主体,该主体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生产和消费。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研究目的同样适用于公共经济学。
例如公共经济学把税收看成政府的成本与价格通过财政收支的研究来弄清纳税人的每一笔开支是否实现了福利最大化。
3、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选择)
凯恩斯的有效需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强调国家干预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与私人市场经济具有互补性的公共经济的理论与宏观经济学之间有更深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宏观经济学中寻求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都与公共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高公共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公共经济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4、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选择)
福利经济学主要围绕着①公共利益问题②公平收入分配问题③社会福利问题三个命题进行研究。
而作为分配政策的制定者的政府,必须干预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这也是公共经济学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福利经济学为考察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并且福利经济学中的分析法在公共经济学的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5、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选择)
公共经济学是对财政学的继承,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要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它与它与财政学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又是对财政学的发展,它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创新与开拓。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比财政学要宽。
在研究方法上,财政学主要偏重实证分析,分析政府是如何进行收支的;公共经济学则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的分析方法,融入了规范分析,均衡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以及博弈的方法。
在和其他相关的学科的不断融合与渗透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应用结合起来。
6、帕累托最优:是指如果任何一种改变现状的资源配置方式或措施都会使其中一方遭到损失,那么原来的方式就是帕累托最优。
()
7、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的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果
8、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
1.个人自由和社会原则的矛盾
2.现实中的经济运行不能满足完全竞争的假定
3.某些领域不适合一般竞争均衡分析
4.完全市场假定不成立
5.信息不完备或信息不对称
6.存在不完全均衡,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
7.存在外部效应
8.公共物品是市场无法自行供给的
9、市场失灵的主要内容:
10、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有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
享有它的效果,并不随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11、纯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的区:
私人产品: 它们能够分割开来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
公共产品: 消费者每个人可按其意志,消费量为Xn+j的公共产品,即不可分割的。
12、私人产品:它们能分割开来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
13、公共产品的特征(集体消费,共同受益)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
这是指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便有众多的受益者共同消费这一商品,要将其中任何一个人排除在对该产品的消费之外是不可能的或无效的。
(2)消费者的非竞争性(non-rivaleness)。
这是指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任何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机会和消费数量。
其边际成本为零。
(如:国防和灯塔)
(3)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这是指一种公共物品一旦提供给某个人,就不可能阻止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或者要想禁止其他人消费这种物品至少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如:公共道路,公园)
14、纯粹的公共产品:同时具备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三个特征的产品。
15、准公共产品:不完全具备三个特征的产品,可称为“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不纯公共产品”
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
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
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 a.公益物品。
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
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实行企业核算的自来水、供电、邮政、市政建设、铁路、港口、码头、城市公共交通等,也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围。
16、俱乐部产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私人会所等。
17、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某种事情产生了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18、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或没有为此承担应有的成本费。
19、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20、外部性的纠正:通过制度把社会收益或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成本,即内部化。
(1)政府部门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2)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
21、因此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问题):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不论产权归谁,自由市场机制总会找到最有效办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2、垄断
23、马歇尔困境:是指选择规模经济,就可能丧失竞争活力:要竞争活力,就不能要规模经济的这一两难困境。
24、蛛网波动
25、相机抉择
26、逆向选择:是因为信息的事前不对称引起的,即签订合同或从事交易之前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某些特征被隐藏,所导致的相关经济主体作出的与交易另一方期待截然相反的选择。
例:二手车市场
27、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才发生的,它对应的是隐藏行为,即签订合同之后的不可观察的行为,这些行为同样是合同另一方所不愿意看到的本来可以避免的行为。
例:医生与患者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
28、起点公平:主张起点公平的人认为,不仅竞争过程中规则要公平,而且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该公平。
如果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竞争的起点是公平的,那么分配的结果即个人拥有的收入份额之间的差距将比单纯的公平小,但差距仍然存在。
在规则公平的情况下,个人收入收入份额的差距来源于:
(1)天然禀赋的差别,即参与竞争之前所拥有的财富,以及智力和体力上的区别;
(2)选择上的差别,即使个人拥有同样的生产要素如何运用这些生产要素,如何在不同的方案之间进行选择仍会有所不同。
起点公平主张消除第一种原因所造成的的分配结果差别,但承认第二种原因所产生的收入分配差别。
从某一个单独的过程来看,起点公平似乎是对规则公平功能的个补充,但若从一个连续的过程看,起点公平则是对规则公平的否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点公平最终将导致结果公平
29、结果的公平:结果公平强调生产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的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从结果公平观念来看,公平指的是个人收入份额的均等。
公共经济学将结果公平作为收入份额分配理想状态。
这是因为规则公平实际上主张以交换的方式进行收入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它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不能构成效率之外的一个独立目标。
起点公平似乎介于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之间,但是从实质上来看,它只能归结于结果公平。
因此,只有结果公平才能够形成与效率并列的一个独立的判断标准。
30、贫困指数: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这就需要确认某一个收入水平作为贫困线。
31、基尼系数:根据劳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被称为基尼系数。
32、政府促进分配公平的措施
第一,税收-转移支付制度。
第二,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政策,克服生产要素市场存在的问题,即通过市场中介影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消除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提高就业率。
第三,通过累进的个人财产所得税的分配以及对以财
产私有权为基础所获得的收入征收累进所得
税,减少以不平等的财产权为基础所产生的收
入分配悬殊现象。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