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基础学案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并借助课文中的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为解答 翻译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考点突破 掌握常见文言句式 7 大类型 类型一 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 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在判断判断句时,首先看其标志。 (见下表)
其次,对无标志判断句,要看其谓语是不是名词或 名词性短语。如“秦,虎狼之国”,“秦”是名词,“虎狼 之国”是名词性短语,对主语“秦”做出判断。
的时势。 (3)每次州郡下令征召他,他总是称病不去。
【参考译文】 仲长统,字公理,是山阳高平人。年少时爱好学习, 广博涉猎书记,擅长言辞。20 多岁时,(仲长统)在青州、 徐州、并州、冀州附近游历学习,和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 与众不同。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向来喜欢名士, 招揽四方游士,四方游士多归附于他。
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
居清旷以乐其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3)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解析:(1)该句省略了主语“仲长统”,“游学”后省
略介词“于”以及省略了“与(之)交友者多异之”的
答案:C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答案:(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用威严的
盛怒来震慑他们,他们最终也只是苟且以求免于刑罚却 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却不会在内心诚服。
(2)老虎和犀牛从木笼中逃了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 子里毁坏了,这应是谁的过错呢?
即学即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 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 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学案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学案【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这一考点知识面较广,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
通过对近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来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仍然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没有就句式单独设题,而是将这一知识点设置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中,通过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来检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考生在做文言文翻译时必须注意其中是否有特殊句式这一知识点。
【答题方法】一、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
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判断,古汉语常常不用“是”来表判断。
主要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1)用“者……也”表判断。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如: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一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考点细化: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三复习要求: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常见句式知识;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根底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例题1: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那么""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例题2: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那么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认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认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例题3: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案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案第一章: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判断句1.1 教学目标:了解判断句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判断句的结构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判断句表达意思1.2 教学内容:判断句的定义和分类判断句的结构和成分判断句的用法和例句1.3 教学步骤:1. 引入判断句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判断句的定义。
2. 讲解判断句的结构和成分,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提供一些判断句的例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4. 进行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判断句进行表达。
第二章:古汉语的特殊句式——被动句2.1 教学目标:了解被动句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被动句表达意思2.2 教学内容:被动句的定义和分类被动句的结构和成分被动句的用法和例句2.3 教学步骤:1. 引入被动句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被动句的定义。
2. 讲解被动句的结构和成分,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提供一些被动句的例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4. 进行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被动句进行表达。
第三章: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省略句3.1 教学目标:了解省略句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省略句的结构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省略句表达意思3.2 教学内容:省略句的定义和分类省略句的结构和成分省略句的用法和例句3.3 教学步骤:1. 引入省略句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省略句的定义。
2. 讲解省略句的结构和成分,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提供一些省略句的例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4. 进行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省略句进行表达。
第四章: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倒装句了解倒装句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倒装句表达意思4.2 教学内容:倒装句的定义和分类倒装句的结构和成分倒装句的用法和例句4.3 教学步骤:1. 引入倒装句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倒装句的定义。
2. 讲解倒装句的结构和成分,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提供一些倒装句的例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4. 进行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倒装句进行表达。
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所谓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有差异的古代汉语常用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省略句、倒装句,还有一些固定结构。
古汉语复句也应注意,它所用的关联词语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而且经常用“意合法”,稍不注意,就可能把关系搞错。
前些年对这方面内容的考查较多的是单项命,近几年这方面内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整体阅读中。
可以说,虽在考纲及考试说明中已删除了这一考点,但文言文整体阅读与文言翻译考点复习离开了对文言句式的把握就无以落实。
一、典型例句解析(一)判断句:辨析判断句要记住一般判断句的格式和一些常用的表判断的词语。
判断句的类型: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指出下列句中表示判断的词语标志或其他标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老师啊,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柳敬亭,是扬州泰州人。
3、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也)这是地势高低不同的原因。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
5、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马超、韩遂还在关西,是曹操的后患。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应当立为太子的,是公子扶苏。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这就是岳阳楼的壮观景象。
8、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者也)(五人)就是现在在墓中堆叠在一起的(那五个人)。
9、梁父即楚将项燕。
(即)梁父就是楚江项燕。
1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这实在是事关存亡的危急时刻啊。
11、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皆)这三个人,都是贫穷的读书人。
1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者------也,必)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13、刘备,天下枭雄。
(无标志,靠语意判断)刘备,是天下的大英雄。
14、秦,虎狼之国,(无标志的判断句)不可信。
(不,表否定判断)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
15、人非生而知之者。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岳阳楼记》)
三、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格式。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 4、“中心词+之+定语”格式。
张衡传》)
注意: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 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倒装句
一、谓语前置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用“之”把宾语提前,加重语气。 ④ 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 “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是”是提宾的标 志,不译。
之良将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天下者,高祖天下。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二、“者”“也”都不用,“……,……”式。
刘备,天下枭雄。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秦,虎狼之国。
(《赤壁之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左传•襄公八年》)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郑伯克段于鄢》)
④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表示动作对象的 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 是……”和“唯(惟)……之……”等格式。 “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唯余马首是瞻。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年》)
(《冯婉真》) (《左传•宣公十五
1、动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用“之”把宾语提前,加重语气。
现代汉语句式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句式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句式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现代汉语句式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现代汉语句式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2. 现代汉语句式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现代汉语句式之间的转换。
2. 现代汉语句式在语境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的句式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句式特点,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介绍现代汉语句式的种类:- 简单句- 复合句- 单句- 复句2. 讲解每种句式的结构特点:- 简单句:由一个主谓词组构成,结构简单。
- 复合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谓词组构成,结构复杂。
- 单句:只有一个主谓词组,句子结构完整。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谓词组构成,句子结构完整。
3. 分析句式运用方法:- 简单句:直接陈述事实或表达观点。
- 复合句:通过多个主谓词组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复杂的思想。
- 单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 复句:结构复杂,表达丰富。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句子,要求学生判断句式种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句式结构特点。
3.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现代汉语句式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句式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句式之间的转换:- 简单句与复合句的转换- 复合句与单句的转换2. 分析句式在语境中的运用:- 句式在表达情感、强调重点等方面的作用- 句式在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运用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句子,要求学生进行句式转换练习。
文言句式教案
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 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 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1)、用助词“者”和“也” 表示判断 :……者……也 , “者”是停顿,“也”表示判断语气。或“者”、“也” 兼用,或单用“者”,或只用“也”。有以下几种格式:
……者:兵者,凶器。 ……也:夫战,勇气也。 ……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者,……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2)在主谓间用“即、乃、 则、皆、本、诚、亦、素” 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 强语气。“乃”“则”“即” 有“就是”之意 。“非” 、 “匪”表示否定。
①吾乃梁人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 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负赵
(3)用“见”或“见……于……”表被 动
(4)用“于”或“受…… 于……”表被动
①不能容于远近 ②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
之众,受制于人。 ①洎牧以馋诛。 ②是时屈原既疏。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类型的被 动句的判定,可以结合语境进行判定。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 ①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 ②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 ③疑问副词:岂、独、其等。 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 子讲解。
文言文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比白话文多见。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 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 ⑦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落脚点:翻译题、选择题翻译的程序: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一、用“者”、“也” 表判断。
1、“……者,……也”式。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者”和“也”不必译出。
)(1)、陈涉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蔺列传》2、“……者,……”式。
(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1)、粟者,民之所种。
《论积贮疏》(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也”式。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传》(2)、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4、“……者也”式。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式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1)、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爱莲说》(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第三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二)被动句 ——看清关键词,翻译成“被”的意思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主语是谓语动词 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 要有以下形式:
①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 ②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
①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 译文: (皇上)立即命人召唤公主进宫,让她站 (在)台阶下,不正 眼看她。 ②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 译文:哪里有小叔子得病,不前往探视 (他 ), (你)却去看戏的道 理!
③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文:只是叶子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 因是什么呢?是水土条件不相同啊。
要点一 文言文句式 8 大类型 判断句 | 被动句 | 省略句 | 主谓倒装句 | 宾语前置句 | 定语 后置句 | 状语后置句 | 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 ——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 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三)省略句 ——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 有五种形式:
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 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 之心。
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 而得天下之心。 译文: 文王真仁慈啊! 不看重方圆千里的土地而请求废除炮烙之 刑。文王真聪明啊!献出方圆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的人心。
7.“„„孰与 (若 )„„”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
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 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 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 “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如: 吾孰与 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文言句式-教案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及其具体类型;2、学以致用,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链接翻译下列画波浪线的句子,并指出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
1、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
”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
”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
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2009年天津卷《管子·小匡》译文:桓公说:“管夷吾亲自射我,射中了带钩,几乎使我丧命,现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吗?”鲍叔说:“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这样做的。
您只要赦罪而让他回国,他将同样为您效力。
”桓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鲍叔说:“您可派人到鲁国去要回他。
”桓公说:“施伯是鲁国的谋臣。
他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肯放回给我。
”2、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
(疾,憎恨;摄,传唤。
)——2009年上海卷《沈周》译文:有一个郡守征召画工绘画房屋的墙壁。
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
有人劝沈周拜访一些权贵来免除(征召),沈周说:“去服役,是义务,拜访权贵,不是再次受辱吗?”最终服役回来。
3、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
——2010年江苏卷《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译文: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嫁给了我,归,古代女子出嫁称作归),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用出嫁时的衣裳装殓。
敛,通“殓”,指给死者穿衣入棺),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
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
死后,用出嫁时的衣裳装殓了她,可以知道我的贫困了。
4、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
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案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案【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案目标:1 考点阐释;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针对练习。
重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学会翻译。
课时:4课时。
教法:学案导学。
准备:学案。
第一课时目标:1 考点阐释;2复习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3针对练习。
重点:把握四种句式的特点,学会翻译。
内容和过程一【考纲解读】《2013年湖南省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包括5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B级(识记)(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
“句式”属于语法范畴。
.(2) “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二、命题趋向和应试对策:1、湖南省2008-2013年高考试题对文言句式考查情况:2013年湖南卷翻译题(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4分)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
恐怕不是办法吧!2012年湖南卷翻译题(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3分)【答案】(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2010年湖南卷翻译题(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4分)【答案】(1)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2009年湖南高考翻译题③“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2008年翻译题②“然吏民犹疑其不胜( )而自诬”分析得出:①湖南卷没有单独命题,主要是结合文言翻译进行考查。
②主要考查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固定结构。
③涉及一句或两句,不可能三句都涉及。
④2014年高考预测:考判断句、省略句,涉及一句。
4+第三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二 词类活用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
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
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 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 . 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 ①锻炼:打铁。
• 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 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 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 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 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 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 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 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 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
使„„变弱 诸侯恐惧, 会盟而谋弱 赏心悦目 . . . 秦。 先破秦入咸 生死肉骨 . 阳者王之。 .
动用法
③名词使动
→削弱
用法
使„„为王
四、意动用法 1.形容词意动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还可以表示主
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 或特征。 2.名词的意动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后跟宾语时,它就可以表示附
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 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
3.名词使动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 样的意思译为“使(让)„„”。
常见类型
译释
例句
相应成语
①动词使动
用法 ②形容词使
外连衡而斗 . 破釜沉舟 使„„争斗 . . 诸侯。
能穷也。 . ③动词用作 逃跑的人,此 追亡逐北, . 继往开来 . . 名词 指逃兵 流血漂橹。 ④形容词用 坚固的铠甲; 将军身披坚 . 激浊扬清 . . 作名词 锐利的兵器 执锐。 .
2025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第四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案
第四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命题分析通过对近年高考文言翻译题文言句式考查的梳理,我们认为,今后高考对文言文句式翻译的考查有以下值得关注的地方:还应会加大句式考查的分值;范围上,应没有什么变更,还是考查《2024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科规定的句式;形式上,几种句式结合在一起考查的题型可能会增加;可能还会加大对倒装句、固定句式的考查力度;考查重点上,对几种句式的综合考查将会是一个热点。
走进高考【P】例(2024·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行。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特殊句式的标志及类型2.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教学重难点:辨别特殊句式的类型并掌握翻译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内容中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翻译题中,因此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二.句型介绍: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
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三.分类说明:1.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2.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有标志(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3.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2)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4.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3)介词宾语前置《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4)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5.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6.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7.疑问句式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
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8.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石之铿然有声者。
(3)中心语+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语+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9.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四.巩固训练:1.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2)居则曰:“不吾知也。
”(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6)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7)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计其数。
(8)秦王不怿,为一击缶(9)三岁贯汝,莫我肯顾(10)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2)竖子不足与谋!”(1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4)“臆!微斯人吾谁与归?”“(15)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16)时人莫之许也(1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8)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3.下列固定结构如何翻译?(1)表示疑问例词释义例句(含出处)何以……?“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何所……?“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奈何……?“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如……何?奈……何?“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孰与……?“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安……乎?“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独……耶?“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⑵表示反问例词释义例句(含出处)何……哉(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何……为?何以……为?何故……为?“何辞为?”(《鸿门宴》)“秦则无礼,何施之为?”(《之战》)“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夫晋,何厌之有?”(《左传• 公三年》)如之何……?“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荷丈人》)“君子于役,如之何不思?”(《君子于役》岂(其)……哉(乎,耶)?“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岂为死君乎?” (《之战》)安……哉(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不亦……乎?不……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非……欤?“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顾……哉?“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劝学》)独……哉?“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乎?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少年中国说》)庸……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⑶表示感叹例词释义例句(含出处)何其……也!“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左传》)直(特)……耳!“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寡人之于役也》)惟……耳!“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一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亦……哉!“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何如哉?“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⑷表示揣度例词释义例句(含出处)无乃……乎(欤) “求,无乃尔是过欤?”(《季氏将伐颛臾》)得无(微)……乎?“若辈得无苦贫乎?”(《王忠肃公翱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其……欤?“其可怪也欤?”(《师说》)……庶几……欤?“吾王庶几无疾病欤?”(《庄暴见孟子》)⑸表示选择例词释义例句(含出处)与其……孰若……?……孰与……?与其……宁(可)……与……无宁……“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欤(耶)抑……欤(耶)?“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其……其……也?“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⑹其他例词释义例句(含出处)无以(亡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之谓也《诗经》:“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非惟……抑亦“非惟时,抑亦人谋也。
”(《诸葛亮传》)尚……况……“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所“荆轲有所待。
”(《荆轲刺秦王》)无所“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诗》)所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是以,是故“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何以“如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传》)何为、何其“若何为生我家?”(《原君》)“明日何其多。
”(《明日歌》)安有……乎?“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炳烛而学》)虽……犹……“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论积贮疏》)虽……则……“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指南录>后序》)谓……为……“公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指南录>后序》)特……耳……“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读孟尝君传》)五.熟记特殊的句式。